2011浙江卷语文现代文阅读-第9车厢详尽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项专题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项专题解析D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
“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
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
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iiu”订户选择文章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
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刷。
“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这种新形式为重构报纸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对广告商而言,个性化报纸使他们有可能实现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使广告效益最大化。
“niiu”还实现了网络媒体与印刷行业之间的新合作,推动“网际”印刷技术的发展。
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niiu”给了我们一个网络时代报纸生存的全新答案。
5.下列有关“niiu”报纸的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根据读者从网上选择的不同内容编成的报纸B.根据读者不同阅读习惯而选择不同纸张形式的报纸C.由订户自己主编内容、网站排版和印刷的报纸D.利用了新科技、新理念,既旧又新的报纸【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的能力,能力等级C(分析综合)。
【解析】从文中所述“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句可推知,报纸内容并非订户自己主编的,排版是系统自动的,而印刷则是由专门的公司负责。
6.下列对“niiu”模式可能产生的效果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它让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竞争与对抗中实现了互动、互补和共赢。
外国小说2011——2014
2011年浙江卷第9车厢作者:【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题目突兀,设置悬念,让人联想到第9节车厢会发生的奇怪之事。
题目是小说的叙事线索,暗示小说深刻的主题思想。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开篇,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故事开端:写“怪事”发生,火车竟没有前三节车厢,为下文第9接车厢发生的怪事做铺垫。
写人们的“怒气”,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故事发展:“我”写讽刺小品,收到读者来信,自然引出下文“去拜访”时所听到的故事,情节发展水到渠成,真实可信。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人称转换,以“这位读者”的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让人感觉比较客观公正,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情节进一步发展:“怪事”又出现,“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再设悬念,逐渐将故事推向高潮。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第九节车厢知识讲解
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学作品阅读第九节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
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
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
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第九节车厢doc资料
第九节车厢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学作品阅读第九节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
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
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
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第9车厢阅读答案.ppt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 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 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 “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 成了对照。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 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 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 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 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 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 到解决,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 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 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开放性的, 可以从负任心、管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 不能离开文本。
• 《第9车厢》阅读答案
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 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 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 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 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 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 历,有什么作用?(3分)
• 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 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 叙述效果。 • 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 有什么效果?(3分)
•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 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 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 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 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 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 离,更具客观性。
•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表现 力的品味。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景物描 写的作用主要有: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四、突出主 题。五、烘托人物形象。在本文里,主要 是二点。但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作答而 无法得到高分。
最新第九节车厢
第九节车厢------------------------------------------作者xxxx------------------------------------------日期xxxx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学作品阅读第九节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
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
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
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推荐】赏析第九车厢-精选word文档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赏析第九车厢篇一:201X浙江卷语文现代文阅读-第9车厢详尽解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内容提示1)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句数限制)两句话)”我(内容提示2)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第九节车厢阅读题及答案
第九节车厢阅读题及答案第九节车厢阅读题及答案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2011浙江卷语文现代文阅读-第9车厢详尽解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内容提示1)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句数限制)两句话)”我(内容提示2)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第9节车厢阅读答案
第9节车厢阅读答案第9节车厢阅读答案第9车厢是一篇课外阅读课文。
小编收集整理的第9节车厢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第九车厢阅读理解
第九车厢阅读理解简介《第九车厢》是一部以推理为主题的小说,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创作,于1987年首次出版。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日本的一列火车上,故事的核心事件围绕着车厢里的一起谋杀案展开。
小说透露出明显的悬疑氛围,读者需要通过推理破解谜题,揭开真相。
故事梗概主人公是一位有着丰富推理经验的侦探,他的名字叫做加贺恭一郎。
在某个夜晚,加贺乘坐了一列开往乡下的夜间列车。
在车厢里,他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人,女人苍白的脸上带着苦闷的表情。
加贺对此感到好奇,便主动搭讪。
经过一番交流后,女人向加贺咨询一个问题:她的前夫因杀害儿童被判有期徒刑,但她却坚信丈夫是无辜的。
她请求加贺调查此案,并找出真凶。
加贺被激发起探案的兴趣,答应了女人的请求。
随着调查的深入,加贺逐渐发现了一些线索,这些线索似乎与女人的前夫确实没有关联。
但是,加贺同时也意识到,在这次谋杀案的调查中,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和谜团。
为了查明真相,他开始审查车上的每一位乘客,包括列车员和其他乘客。
具体情节不在此赘述,但是整个故事都紧紧围绕着车厢内的谋杀案展开,每个乘客都有着自己的秘密和动机。
最终,加贺侦破了谋杀案,揭示出了真相,并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整个故事充满了悬疑和紧张的气氛,读者在阅读中也能充分感受到侦探的推理能力和角色之间的心理对决。
人物分析与心理描写小说中的主要角色有加贺、女人、列车员以及其他乘客。
其中,加贺作为侦探兼主人公,有着聪明敏锐的推理能力,善于洞察别人的心理。
他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一个观察者和解谜者的角色,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推理,逐渐揭开事件的真相。
女人是故事中另一个关键角色,她不仅有着一个悲伤的过去,还怀着对前夫的怀疑和对真相的追求之心。
女人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她的复杂性和坚定的信念,读者可以通过她的眼睛窥探到一些细节,深入了解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列车员和其他乘客也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和心理状态,他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真正的凶手,或者是对事件有重要线索的人,这增加了故事的悬疑性和可读性。
【最新文档】阅读答案:《第 9 车 厢》(201X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答案:《第 9 车厢》(201X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201X•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第 9 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
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解析(已打印)
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给.(jǐ)予毛坯.(pī)强劲.(jìng)人心惶.(huáng)惶B.山崖.(yá)霎.(shà)时掳掠.(lüè)沁人心脾.(pí)C.馄饨.(tun)不屑.(xiè)嫉.(jí)妒令人咋.(zhà)舌D.神甫.(fǔ)订.(dìng)正烙.(lào)印摄人心魂.(hún)1.C(C项“令人咋舌”的“咋”应读“zé”。
“咋”有三种读音:zá、zé、zhā。
但zá、zhā两音只用于方言,平时并不考,zé音用于书面语,唯一只有“咋舌”一词。
)【解析】本题考查都是常见字的读音,其中“给、劲、咋、烙”都是多音字。
这些常见字在必修教材中都出现过,学生并不生疏。
“霎时”的“霎”、“嫉妒”的“嫉”、“神甫”的“甫”容易造成习惯性误读。
此题考查“注音有错误的一组”,难度比“注音正确的一组”有所降低。
“馄饨”是最常见的一种面食,“饨”一般读轻声,间或也重读,读音为tú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B.货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
/兹收订金伍百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
(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
/领衔浙江,独占鳌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2.D(A项“闲熟”应为“娴熟”,“娴”与“熟”同义,是“熟练”的意思。
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201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题, 共计 15 分)1、(3分) CC项,“咋”应读zé。
2、(3分) DA项,“闲”为“娴”;B项,“肄”为“肆”,“百”为“佰”;C项,“粘”为“沾”。
3、(3分) DA项,“纵令”,表假设,与下文“也”搭配。
B项,“浓重”,(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C项,“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D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不能用于对待自己。
4、(3分) BA项,缺介词,“得到”前加“以”;C项,成分残缺,在“药品”后加“的价格”;D项,“由于”与“所以”不能搭配,“事件”成分多余,应去掉。
5、(3分) C上文都在讲文白相济,并且两次提到白话中加入文言会产生好的效果,余光中的意思就是白话文为根本,文言文做辅助。
A项背离文段主旨,B项“见真求新”缺乏依据,D项缺乏对文言作用的概括。
二、其它 ( 本大题共 2 题, 共计 9 分)1、(4分) (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
(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
(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它的人去。
(4)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的心去。
(5)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的人去。
(6)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
(7)云聚,风散;风聚,雨散;雨聚,虹散;虹聚,画它的人去。
解析:例句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顶真即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做下文的开头,这是完成该题的关键。
内容上通过几个相关联的几个事物,表达惆怅的感情。
2、(5分) (1)购买就等于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2)①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第九车厢》评析(2011浙江高考文章)
“第9车厢”是什么----《第九节车厢》点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作品对现实多有讽刺,因此,在苏联曾被列为禁书。
1984年,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在电视“笑声”栏节目中,表演了自己的作品《第九节车厢》——注意,是表演而不是发表,一时,声名大作。
随着苏联的解体,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作品也流传开来,受到欧美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重视。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继承了俄罗斯文学大师戈果理、契科夫等的优秀传统,故事荒诞,语言幽默,生活中的细节细末,折射出社会中大是大非,本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中没有,社会中却存在的故事。
若从文学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角度来思考,联系苏联1984年前后的社会现实,或者说,联系人类某些荒诞的但却有着某种共性的社会实践来研究,或许《第九节车厢》的寓意也就不难明白了,或许我们在哈哈大笑之后,也会留下两行无奈而心酸的泪水了。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 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按:买的是第二节车厢的票,居然没有第二节车厢,按常理这是不可能的事,换言之就是“反常”,暗合后文“正常人”“思维正常的人”的提法。
正常的人遇上了不正常的事。
正常的一、二、三节车厢没有了,正常的“第四节”车厢变成了不正常的首节车厢了,正常的次序破坏了,一片混乱,人们无所适从。
】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 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案:这种找法,即正常又不正常。
反复“寻找”的心态是正常的,但1到3 号车厢,按常规不应在“后面”和“中间”。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按:指挥者的指令是错误的,他不了解下情,他没有调查管辖范围内的真实情况。
第九号车厢阅读理解
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
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
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
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列车在下一个站停3分钟。
买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排起了队准备上前一节第9车厢(前一节第9车厢停的地方正好离车站入口近)。
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学作品阅读《第九节车厢》赏析
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学作品阅读《第九节车厢》赏析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
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
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
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九号车厢阅读答案
九号车厢阅读答案九号车厢章大伟是一名现役军人,他刚结束一个月的探亲假,坐火车回部队。
火车一路疾驰,章大伟无心留意窗外的风景,脑海里满是离别时妻子不舍的神情,以及襁褓中女儿那粉嘟嘟的笑脸。
“战友,你好!”一个着警服的汉子急匆匆地走过来,打断了章大伟的思绪。
警察看了一眼章大伟身上的军装,一脸焦急地说:“我是乘警长黄明,九号车厢出现一群劫匪,我们需要你的支援。
”“什么?走!”匪情如军情,章大伟想都没想,就随黄明赶了过去。
穿过乱哄哄的狭窄通道,好不容易赶到八号、九号车厢连接处,只见十余个蒙面匪徒挥舞着明晃晃的砍刀,吓得瑟瑟发抖的乘客极不情愿地把现金、首饰扔进匪徒手中的提包。
车厢的两端,各有两名持枪的乘警。
“住手!不然就开枪了!”乘警的呵斥,匪徒们充耳不闻。
黄明侧身对章大伟说:“这是一群惯匪,知道我们怕伤及群众不能开枪,所以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乘警长,你想办法联络对面的同志,让他们到后面几节车厢寻找现役军人。
”章大伟在部队是侦察连连长,面对如此危急的场面,依然临危不乱,“你先稳住劫匪,我去去就回。
”章大伟回身走向最前面的一号车厢。
他站在车厢中间声如洪钟:“我是侦察连连长章大伟,一群劫匪在九号车厢公然抢劫,凡是当兵的跟我来!”话音刚落,一名少尉、一名中士挤出了人群。
紧接着,二号车厢找到一名士官,三号车厢有两个中尉,四号车厢、五号车厢……八号车厢里,没有军人,却站出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我是退役军人华兵,算我一个!”章大伟回到九号车厢时,身边已聚集了十二名穿着各式军装的军人。
有陆军的、海军的、武警的,甚至还有消防战士,可谓是诸兵种大合成。
而车厢的另一头,也聚集了近十名军人。
二三十名军警从天而降,劫匪们始料未及,顿时手足无措,对峙不到一分钟,纷纷丢下砍刀投了降。
章大伟指挥大家两人一组擒拿匪徒,最后一个领头模样的刀疤脸,章大伟和华兵正欲押解,哪料刀疤脸瞬间掏出一把匕首,向华兵当胸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章大伟迅猛出击,刚劲的右掌如铁钳一样卡住刀疤脸的手腕,其手上的匕首应声而落。
第9车厢 阅读答案
(浙江卷)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浙江卷语文现代文阅读-第9车厢详尽解析未2014-10-15 11:21:(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内容提示1)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句数限制)两句话)”我(内容提示2)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
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
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
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
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事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本文有修改)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题目分析:属于“夸”题,从结构、内容、手法三方面考虑。
答题思路:首段作用要知道,尤其是小说首段作用,先从“交代了……”、“渲染了……”、“提示了……”三方面考虑,然后再考虑有没有作铺垫、引出下文、与后文作对照。
如果有手法,按照手作情中答,有内涵挖内涵。
整理思路,会发现开头这段文字提示了下文主要故事的内容,为后文作了铺垫;揭示了这类现象的普遍性;与后文的主要故事形成对照,强化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标准答案:1、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2、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3、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12.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50字)题目分析:这属于“发”题,找到空格的上下文,分析填空要素。
答题思路:找到空格的上下文(见绿体字),提示1我们可以看出空格里一定要填跟开头故事有关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个来信者一定提到了类似的经历。
提示2可以看出空格里的内容一定有来信者的邀请,否则不会用“正好”这个词。
另外,空格里的内容标明了是两句话,填写的时候要注意句数限制。
标准答案(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题目分析:此题分两问,第一问非常简单,千万不要忘记作答,这是送分题。
第二问属于夸题,要知道第三人称的作用:客观。
答题思路:第一问第三人称是送分题,不作解释。
第二问要答上第三人称的作用:客观。
另外,注意此题比较新颖的地方在于它问都不是通篇的人称,而是中间的主体部分,这个时候就要结合上下文来找区别,也就是要跟开头结尾的第一人称作一下区别的阐释,即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标准答案:第三人称叙述。
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2、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题目分析:属于“夸”题,主要夸环境描写的作用,从结构、手法、内容三方面考虑,有什么答什么。
答题思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最重要的结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一定要考虑到,“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内容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也是经常考的作用是暗示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或是心情,此处是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另外,这段环境描写出现在故事的结尾,要注意和文章的结尾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此处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名的已成泡影的旅行构成了对照。
标准答案:1、“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2、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3、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名的已成泡影的旅行构成了对照。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分析:属于“发”题,结合主要故事去发,扣住一点或者两点去展开谈。
标准答案(示例):1、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
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2、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
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附2.2011年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评卷随感2011高考浙江卷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并无出人意料之处,分值29分,两篇阅读,一篇论述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日本核灾难,一篇文学作品类是俄罗斯小说《第九车厢》,选文较有时代感、新鲜感,但文章难度不大,题型也是考生熟悉的。
下面我不详谈每个题目,而想简略谈谈考生在现代文阅读答题中反映出的几个普遍的老问题。
这些问题概而言之,即:理解能力弱、表达能力差、应试能力不强。
一、理解能力很弱。
就是说,如果你给一位接受过12年语文教育的高中毕业生一篇文字简短但有一定意蕴的文学作品,你不要吃惊,他很可能基本读不懂文本,也读不懂题目,他可能既无法体会文本的基本意蕴,更无法对文本意蕴作个性化解读。
2011浙江卷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文是一篇近似“黑色幽默”文学的俄罗斯小说《第九车厢》,突出对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外国小说鉴赏》部分的考查。
小说情节很简单,由“我”的一次荒唐的乘车经历引出一位基辅读者的一次更荒唐的乘车经历,旨在揭示现实生活的普遍存在的荒谬以及所谓“正常人”的僵化思维的可怕。
但从答题中可以看出,至少三分之一的考生无法读出这篇小说的深层的讽刺意味,而只能看到表面上的铁路工作的失误;不少考生还用说教的口吻把矛头指向对“我”的批评,呼喊“宽容”,主张“乐观”云云;还有大量考生混淆情节,竟会把两次乘车经历混为同一次列车,自作聪明地挖掘车厢事件的“真相”,甚至完全分不清小说、小说中的“我”以及那位讲故事的读者谁是谁。
因为对主旨思想无法把握,这些考生在涉及小说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描写技巧、探究等等相关题目时,整体上皆不尽人意。
我想起高考前我给学生做过的一篇外国小说阅读《一局台球》(都德),许多学生竟把小说中那位不顾民族战争胜负、只在乎自己打球输赢的将军理解成“沉着冷静”的伟大人物。
在试卷讲评后,有位很认真的学生小王还指出小说中的一个细节“将军胸前有很多勋章”向我质疑,我告诉她:“勋章和品格无关,读小说也好,生活中也好,我们不应根据勋章而应根据这个人的行为而且把这个人的行为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来判断这个人的伟大或卑下。
”学生狐疑地看着我,我于是无语。
又有一位很有悟性的学生小龚来问我说:“老师,我觉得高考阅读应该都是正面导向的吧,这样批判揭露类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大吧?”我反问她:“你没发现即便我们教科书上学过的大多数外国小说其实也都带有深度批判或反思性质吗?你觉得批判揭露的就是负面导向?”学生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却忽然心烦,便不再言语。
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薄弱,本质上是社会体验肤浅、人生感悟苍白、思维习惯机械。
而我面对的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一群青年啊,他们能把复杂的数理化学得很好,为什么就是不能理解承载着丰富思想的语言文学呢?但我们能责备这些青年吗?他们都是在正常教育下长大的正常人啊。
文学是人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靠解剖麻雀、分析文章技法、精讲细练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开放式阅读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于功利化反而达不到功利化的目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一点症结,但我们似乎都还没有办法解决。
语文阅读的衰落实在是一个特殊时代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二、表达能力差。
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主观表述题都存在答题不规范问题,或者语病,或者语言干巴,或者话语一大堆却不着边际。
有半数以上考生不能准确区分并使用“铺垫”和“伏笔”、“衬托”和“对比”等术语。
在答题中,我还看到不少考生用“乌龙事件”来形容“第九车厢”事件,这是误用“乌龙”一词了。
第12题要求考生补写“基辅读者”来信内容,部分考生甚至连通信人称都分不清。
至于错别字更比比皆是,我看到最多的是把“伏笔”写成“浮笔”,把“铺垫”写成“辅垫”,还有“称托”、“离普”、“踫到”、“感同深受”等等。
即使那些阅读得分很高、语言能力较强的考生也很少有不写错别字的。
在现代文阅读评卷中,出现病句、错别字之类,评分准则上是不扣分的,但事实上,就阅卷老师的人之常情来讲,语句不通、条理不清而又卷面潦草的还是不可能不影响得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