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人格综述
性别心理差异与双性化人格
据贝姆对美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约1/3的人是男女兼具型者
大部分的研究认为双性化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 较少的心理疾病,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 双性化的人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受欢迎 有人解析(方俊明 1996),双性化人格是一种 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 性和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 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既独立 又合作、既豁达又敏感、既自信又谨慎、既热 忱又成熟。我国古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静如 处子,动如脱兔。表明了对这种人格的赞赏。
的焦虑表现在失败和成功两个方面。
Horner把这种心理障碍称作“逃避成功的动机” (motive to avoid success, MAS),或成功恐惧 (fear of success, FOS)
Horner用故事完成测验(是一种投射测验) 施测于大学的男女学生。
安妮(或约翰)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第一学期 的期终考试之后,安妮(或约翰)的成绩,高居全 班第一名。请按照你个人直觉的想法,描述一个故 事,用以说明安妮(或约翰)对自己取得名次后的 心理感受,以及此后可能演变的情形。 研究者让男性受试者写约翰,让女性受试者写安 妮。 结果发现,女性受试者以消极心态描述安妮者,有 65%;而男性受试者以消极心态描述约翰者,则只 有10%。
女性还有一些其他反应:如考试分数打错了, 安娜其实不是班里的第一名;安娜实际上是男 孩,只是错给男孩起了女孩名,或者安娜的婚 约就此告吹,因为她比她的未婚夫工作表现出 色;安娜下一学期结束时成绩就掉下来了等。
双性人格综述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综述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一、双性化的概念和历史概念: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历史:1964年A.S.Rossi 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1】 1974年bem编制Ben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验研究开,随后十年出现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Ben和 Spence的两种不同理论假设展开。
其中Ben 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强调两性气质相互调和或相互削弱的作用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她后期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2]进一步强调了双性化者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特点。
Spence和Helmreich的研究注重个体内部稳定的行为倾向及两性特质的占有水平的差异他们坚持双高模式强调两性特质的独立效应。
国内关于双性化研究开始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是对一些理论的探讨后来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从性差研究的不同角度证明人格双性化是在对两性性别角色良好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Bem的性别图示理论。
二是注重双性化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3】三是有关双性化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年龄影响的问题,在双性化的人格结构方面国外研究了许多不同年龄组样本后发现,在有关双性化的许多研究性量表中BSRI的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
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适应性更强的人格类型。
两性边界的模糊正是世界潮流的一个总体趋势,中性偶像的出现正反映了社会文化的转型,双性化教育也日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 双性化;双性化教育一、双性化人格的由来双性化(Androgyny)是希腊语词根andro(男)和gyn(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较悠久,弗洛伊德(Sigmund.Freud)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最早明确提出.双性化概念的是Rossi(1964),他认为.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Ban)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ans'SexRoleInventory)。
二、什么是双性化人格双性化人格是这样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
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并不是持续并强烈地认为自己同异性是一致的,而是同时对两种性别角色的特征加以包容和认可。
根据双性化模型的量表的分型来看,双性化人格是指在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
三、双性化人格的影响近些年,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具有很多优点: 他们十大主要特质是:自尊、诚挚、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竞争心强、有怜悯心、忠诚、可靠、个性极强。
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明显优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双性化的个体自我概念更加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更高的社会适应性;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双性化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更能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信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为人热情,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反应,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性格。
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
• 性别角色行为
– 传统的男性化—女性化(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 形成的) – 桑德拉· 贝姆提出双性化
高 女性化 低
双性化 男性化
高
女性化 双性化模型 无差别
低
2
男性化
2013-5-15
双性化
• 发展心理学角度
– 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 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 特征”(珍妮特· 希伯雷· 海登,B· 罗森伯格, G· 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 (Elle Pile Cook,1985);
• 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 女性在职业生活中与男性产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受到职业环境中男性工作心理特征的间接影响, 同时通过观察和学习达到与职业相匹配的心理及行 为要求。
2013-5-15 7
双性化
争议
对于双性化是否从各个方面都优于男性化和女性 化倾向,当前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有研究发现,具有过多异性性别特征的儿童,往 往处于被同伴拒绝的边缘,自尊水平较低。 教育专家认为,“双性化”并不等同于“男女无 别”,双性化教育应该是顺着孩子先天的性别倾 向来引导他,让男孩和女孩首先认同自己的典型 性别倾向,乐于做一个男孩或女孩,然后再从学 习异性特质中受益。
• 中性化
– 根据本姆的双性化理论,一个人的性别倾向可以分为 四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中性化。本姆认为: “中性化”可以说是“无性化”,是社会性别最不突 出的一类群体,它没有显著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2013-5-15
4
双性化
• 形成原因
– 荣格的阿尼玛、阿尼姆斯学说和对立性别理论 – 儿童时期潜意识中的双性化倾向 – 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 女性进入职业场所 – 大众传媒 – 计划生育政策
双性化人格
有关双性化人格的文献综述马海花(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2010级 12010240916)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得出启示:应该实行“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1.双性化人格的界定“双性化”是希腊语Androgyny的词根andro(男)和gyny(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
双性化人格的最原始意义源自“双性同体”,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和“雌雄同体”等,一般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雄同株或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者。
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
[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
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特征,并按不同情况需要而作不同的表现;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 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与合群性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2] 双性化是最理想的角色模型。
2.双性化的分类2.1 从统计角度来看,双性化模型可以分成两种: 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从统计角度来看,双性化模型可以分成两种: 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在考察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对个体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时, 如果效应的总和等于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主效应的总和, 而不存在交互作用, 则该双性化模型是可加的; 如果除了主效应外, 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则该双性化模型属乘法模型。
关于双性化的人格
所以综合国内外对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研究 可发现,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有三个优点: 一是允许表达异性特征,具备双性化人格 的男人虽然具有某些女性特征但他们的独 立性却没有受到影响。二是富有同情心, 有教养。三是自尊心强
研究还表明,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有着更积极 的归因模式:即将成功归为稳定的内部因素, 将失败归与不稳定的外部因素。此外双性化者 更富有创造性,自尊感较高,更独立,善于处 理各类环境中的事物,自我效应良好。
需要指出的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看, 双性化人格是这样一种综合的人格 类型: 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 女性的兴趣、 能力和爱好, 尤其是心理 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上 的两性错位和异性癖。
国内的双性化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选取对安徽蚌埠医学院学生的的调查中发 现:双性化人格比例不足1/4,说明我国双性 化的人格特质的人少于美国,这个可能是由 于两国的文化,经济,传统等因素造成的。 我国是一个受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影响久远的 国家,社会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人们的心理 及思想。
2004年 王学研究发现: 2004年,王学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的 个体结合了男性和女性心理素质的优点, 个体结合了男性和女性心理素质的优点, 在行为、习惯、学习、 在行为、习惯、学习、就业等方面都有 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 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具 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自信心强, 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自信心强,情绪 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 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有和谐的人 际关系,是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 际关系,是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
2003年 张莉研究发现: 2003年,张莉研究发现:双性化者的心理健 康问题与男性化相比无显著差异感, 康问题与男性化相比无显著差异感,感情用 顺从、通融。 事、顺从、通融。双性化特质类型者较之其 他三种,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 他三种,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 自我评价更为积极;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 自我评价更为积极;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 最低是未分化。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 最低是未分化。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 双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双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中 国双性化者的人格特征中人际能力具有很强 的本土特点,创造性突出, 的本土特点,创造性突出,但无明显的独立 性。双性化者的男性度较女性度与其人格的 相关较大
女性双性化人格浅析
(9 0 19 )、郑树文 ( 9 5 19 )对大学生双 性化人格进行 了调查研 究,邹 (0 1 和 马莹 ( 0 1 20 ) 2 0 )对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 杨锦 ( 06 20 )、王佳宁 (0 6 20 )、赵 永乐 (0 7 20 )等 人也对双性化 人 格进行 了探讨 。然而 ,在大多数 公共卫 生学、心理 学等学科中,研究 的重点是在于双性化性别角色 的形成 、影响 因素 、心理学 阐释 的调查 与分析,并没有深人地分析双行化在 日常生活中所体现 的社会与文化。
等 品质 。然而在 以机械操 作和 脑力劳动为主的现代社会 中,男性粗犷 及如何通过 自己的性别表演来建构 自身的双性化人格认同 ? 的本性被逐渐消 磨,和 平的环境,也抑制 了男性的刚强和雄风 。而现 二、理论视 角:性别 角色、双性化人格 、性别表演、荣格理论
代女性则逾越 了性别的体力障碍 ,广阔的社会发展空 间使女性变得 理
克瑞斯和勒文基于图像也是社会符狭义的社会符号学只把语言看做社会符号受其影响传统语法号的观点将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延伸到图像这一符号资源上认为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都是单纯从语言的角度对语篇进行阐释元功能理论是任何符号交际系统所应具备的理论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然而
文 化 论 坛 女 性 双 牲 化 人 格 浅析 、研究源起:
在人们 的刻板 印象 中即认为男性是具有坚 强、自信、能干、理智、
在本论 文中,将 以 “ 荣格 的理论 ”为分析工具,从性别表演、双
成就动机等 高等 品质,而女性具有敏感 、柔弱 、重感情、被动 、顺从 性化人格 内在的联系在 日常生活 中摆脱 性别 形象的 “ 污名化 ”标签 以
性化 。本文 中所 阐述的 “ 双性化 并不是人们概念 中的中性人,而是 萍 (9 9 19 )对女大 学生双 性化人格及其影响 因素进行 了研 究,马锦华
儿童双性化人格研究进展
儿童双性化人格研究进展作者:陈静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3期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儿童身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双性化指的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即协调能动性与合群性相结合。
双性化人格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和趋势。
创设“双性化”教育,培养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
针对双性化人格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寻找出该研究新的领域与展望未来。
1 双性化涵义目前双性化指的是男性化和女性化平衡,既包含了男孩的独立、果断等理性情感,又具有女孩的细腻、温柔等感性情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人都是双性人,是男人和女人的结合体,所以很多人在竭力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回归完整。
一个人既是男人又是女人,从医学角度看,一个人都是有雌雄激素的,只是每人体中含量不同,表现出的特征不同。
从心里角度看,双性化人格是综合性人格,个体中既具有男性又具有女性的一些心理特征,比如能力、动机、需要、性格、兴趣等,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或优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并不是生理上的两性错位(易性癖),更绝非一般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
为此,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双性化”成果,以便从社会性别视角,为促进教育公平、性别公正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2 双性化的影响因素2.1 生物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性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每个人体内的基因编码不同导致的,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人类遗传的原型意向可能造成一种特殊的偏向某一方向发展的人格。
基于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一个人可能生来就有外倾或内倾的强烈的倾向,他可能注定要成为情感型而不是思维形的人,他的阿尼玛原型或者阴影原型可能在犬性上就比较强或比较弱,因此在人格表现上会自然的带上独特的色彩。
”因此,每个人的基本特征易于向哪个方向发展似乎是决定了。
2.2 环境与教育直接影响作用双性化发展受家庭教育影响。
双性化人格与妇女解放-文档资料
双性化人格与妇女解放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我大学时期非常喜爱的小说,工作后的科研方向转向当代英国文学后,这部小说一度被置之高阁。
十年后重读这部小说,除了重新感受了奥斯丁那“无比轻快的笔触”所揭示的她所生活的那个可笑而又可爱的世界,那个充满矛盾又不乏和谐与希望的世界外,更多了一层思考:随着年岁渐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对小说中的女性的性格特征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无论在哪种文化中,个性和社会特征总是依附于各种性别,人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和教育。
传统的男性角色应当刚强、自立和进取,而柔弱、依赖、温顺则属女性角色的规范,这反映了性别角色是社会按照人的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
但是,是不是遵循传统的性别角色,人、尤其是女人就一定会得到幸福呢?曾经遭遇两次世界大战烽火洗礼的当代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一个人,如果是个纯粹的男人或是个纯粹的女人,那将是天大的不幸。
无论何人。
都应当是一个具有女人味的男人或具有男人味的女人。
”也就是说。
从女性方面来讲,脆弱、无助、缺少自信心和竞争力,只是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女性气质无法使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某些“超常”的妇女则同时具有独立、自信、理性等一贯被定型化为男性所特有的特质。
这种双性气质,或者说双性化人格,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重点正是《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说双性化人格。
《傲慢与偏见》主要描述了贝内特家里嫁女的故事。
贝内特太太有五个女儿,都在待嫁的年龄。
其中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贵公子达西的爱情故事则是小说的主线:达西与伊丽莎白最终分别克服了“傲慢”与“偏见”,有情人终成眷属。
出身并不高贵、外貌也并不十分美丽的伊丽莎白是怎样得到达西的青睐并使之辛苦追求呢?她到底拥有怎样的性格气质呢?小说中的伊丽莎白是个“开朗活泼、苦中作乐、机智敏锐、学识渊博”,同时说话又有点儿尖酸刻薄的姑娘。
用俗不可耐的贝内特太太的话来讲,“别的女儿哪个都比她强得多:就比如说,简比她要漂亮有魅力;莉迪亚的脾气也比她要温柔有耐心……”。
双性话人格
双性话人格“双性化人格”指人的性格里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中性化”概念侧重形象,两者存在分离与契合。
【关键词】双性化;中性化;性别;电视选秀。
“双性化人格”指人的性格里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中性化”概念侧重形象,两者存在分离与契合。
“中性化”一词的流行始于2005年“超级女声”的播放。
2005年李宇春以小巧的五官、硬朗的脸庞、接近男性的声线、高大却无曲线的身材以及干净俊朗、帅气洒脱的气质开启了“中性化潮流”的大门。
2006年出现了尚雯婕、刘力扬、厉娜、许飞等一大批造型中性化的女孩。
2009年因绵羊音备受争议的曾轶可也是以中性化的形象示人。
2010年“花儿朵朵”再刮中性风,花儿十强中,中性风基本占了半壁江山。
“中性化”率先以女性男性化的方式,成为一个时尚的概念,并逐渐确立为一种新的前卫风向标。
“女性男性化”只是中性化潮流的一个表现方面,几乎是在同时,“男性女性化”的趋势也悄悄发迹了。
2006年东方卫视开办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打造了不同“款式”的中性美男:有羞涩型的、颓废型的、温柔型的、忧郁型的等等,其中选手向鼎甚至被冠以“男版李宇春”的头衔。
无独有偶,同年《我型我秀》节目中的师洋在海选时就顶着假发反串蔡依林,把阴柔、可爱、性感、妩媚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众多粉丝的支持。
2010年,“快乐男声”开赛以来女性化打扮的男生层出不穷,一名叫刘著的男生,其容貌、着装、说话、唱歌都酷似女性,甚至引发了现场评委“安妮玫瑰”对于他身份的几度质疑,“伪娘”一词也因他疯行于网络。
随着中性风的刮起,学术界对中性化现象的研究热情也日益高涨,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位学者给“中性”一词下个严格的学术定义。
笔者认为,从人文意义上来看,中性主要是强调行为方式和个体形象的去性别化特征,尤其体现在装扮方面。
女性男性化,除了没有胡子、胸毛外,举手投足趋于男性特征,包括言谈、着装、身材、长相等;男性女性化,身材纤细、面部白净、胡须稀少、化妆美容、穿戴配饰、腔调柔软、阴柔过剩,缺乏阳刚之气。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现状分析及建议综述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研究综述摘要: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里,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界定,将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一个有良好适应性的人应该具有刚柔相济的双性化人格特征。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双性化”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然而,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拥有男性特质的男性与拥有女性特质的女性具有最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这种模式把女性局限在女性化角色上,把男性局限在男性化角色上,无疑限制了个体的发展。
又因为大学是性别角色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缺乏关注,培养双性化人格的思想没有得到普及。
所以针对上述状况,分析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从问题中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
一、双性化人格的概观(一)双性化人格研究史在心理学上,双性化人格又称双性化或者两性化,是指在同一个体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是指优秀方面的男性和女性心理特征。
自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以后,荣格提出了“阿妮玛原型”和“阿妮姆斯原型”,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964年,罗西首次提出“双性化”这一概念,认为双性化是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贝姆根据双性化人格的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订了贝姆性别角色调查量表(BSRI),用这一量表测试,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成为这一领域研究最早,获得成果最为突出的心理学家。
大量研究都表明了双性化人格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现状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
尤其是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与长处。
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特征,并按不同情况需要而作不同的表现。
双性化现象解读及其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启示
双性化现象解读及其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于1977年提出“向双性化”的概念。
双性化是指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此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在心理特征上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共同优点和长处。
本文将对双性化现象进行阐释,并将对由双性化现象引起的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些冲击和反思进行讨论。
一、关于双性化的阐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双性化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
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于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他发现人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
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
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
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是提出男女兼性的主要代表人物’她于1977年提出“双性化”的概念。
“双性化”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它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在心理特征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某些优点和长处。
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沉稳、敏感、热情、成熟等男女两性都具有的特征。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性别角色的双性化不等同于所谓的男性缺乏男子气、女性缺乏女子气,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别错位和一些生物属性上的缺陷和疾病。
自从“双性化”这个名词被提及,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双性化研究的高潮,那么,双性化究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人类没落的标志呢?对此,有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同一个单一维度的两极,而男性或者女性仅仅属于两极中的一端。
而且人们通常将具有男性气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这两个人群看做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女大学生双性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
女大学生双性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文/冯治中 严 峰规律,进行组合和编排。
按目前的平面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为了使整体实施计划尽可能地与企业接轨,笔者确定的项目是婚纱摄影平面设计制作。
婚纱摄影是一个面向企业需求的实战演练。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高效率地进行项目的策划与实施等。
通过这个项目的制作,让学生真正踏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行列,并争取成为这一领域从业人员中的佼佼者。
2.平面设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满足企业的需要对用人企业来说,需要的是对项目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与处理的设计人才。
然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工作环境、工作节奏、产品意识、工作协调等方面不适应,综合职业能力不强,无法及时适应岗位的要求,无法完成工作项目,达不到“上手快、能干活、干好活”的企业要求。
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即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定位教学目标,拟定课程项目,把教学知识点分散到各个项目中,既要教会学生技法,还要教会学生做项目,培养贴近、贴紧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意识。
3.平面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平面设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是从实际项目入手,提高了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变得主动而投入,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的大转变。
对计算机平面广告及应用专业12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其中112人赞成这种教学方法。
在反馈的意见中,认为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能够很容易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应学的知识,又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获得了探索的乐趣;操作技能得到大力提升,参加各种技能比赛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另外,笔者还对6个用人单位进行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单位反馈信息表明,平面设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培养的毕业生用得上,操作能力强,适应新岗位快,与领导及同事关系融洽,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
在苏州婚庆产业越来越被看好的形势下,结合市场需求,在婚纱摄影平面设计这个领域,通过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实施项目教学,学生能够以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式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双性化人格是什么意思
双性化人格是什么意思!~性别是最基本的一种分类标准,它把人分为两大阵营——男性和女性。
如我们前面介绍,男性与女性在智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既来自脑生理方面的影响,也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而值得重视的是,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不能说明二者孰优孰劣。
事实上,男性与女性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
他们各自的特点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
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取得成就,女人绝非是天生的弱者。
也许有人说,既然男女两性各有所长,那么,如果将两性的优势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岂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了吗?这种想法看似异想天开,但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日常的生活,就会发现,男性与女性的特点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些女人在建筑、工程方面颇有建树,有些男人在言语方面有惊人的才华,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她)可能兼具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因此,根据生物学的特征简单地将人分为两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罗西在1964 年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认为人身上既可能有男性化特征,也可能有女性化特征,当男性化特征高时称为男性化型个体,女性化特征较多称为女性化型个体。
如果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在一个人身上都表现得较多时,就称为双性化个体;而当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表现得都比较少时称为未分化个体。
这种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划分,不是考虑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而是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依据体质、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
从行为表现上来讲,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男性和女性,男女的性格特征是混合交织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再是非此即彼的排他关系。
这一观点为理解和认识两性的性别差异开辟了新的视野。
当人属于典型的男性化型或女性化型个体时,会抑制很多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
而典型的双性化的人,则会更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行为,因而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
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利于该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人格,又称“双性化”或两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男人)和gyne(女人)。
“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1](P300);与其它“单性化”规训相比较,它能让拥有者更好地在社会化中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发展潜能。
为此,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双性化”之成果,以便从社会性别视角,为促进教育公平、性别公正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一、国外研究概况(一)研究双性化的理论源起国外较早开始双性化的研究。
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于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他发现人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
弗洛伊德(Sigmud .Freud)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
瑞士心理学家容格(Carl. Gustar. J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进步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人们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
由于生理差异是先天的,所以人们试图通过改变社会性别来提高妇女的地位。
为此,一些专业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来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
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2]。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比例研究综述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比例研究综述
隋长羽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双性化指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
近年来,双性化人格特质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近年国内的研究中关于双性化比例分布进行梳理,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双性化比例分布问题。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双性化比例的分析寻求相应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培养双性化人格的途径和方式。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隋长羽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双性化人格与女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的建构与培育
2.双性化人格与女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的建构与培育
3.幼儿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综述
4.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5.幼儿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初中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摘要】随着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理论深入研究,大量事实证明,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
双性化人格是同时具备男女两种性别的长处和优点,也能更好的调节个体,快速适应各种环境。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更是性别决策的关键期,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双性化人格的教育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初中生双性化人格培养共生课堂1.双性化人格的概念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姆,他设计第一个双性化特质人格的心理量表(BSRI),贝姆用此表测量75名大学生,结果显示:约有32%的同学具有双性化人格,从此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
还将人的性别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四种类型。
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是罗西,他认为一个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
弗洛伊德曾提出“潜意识双性化”概念即“对人类而言,不存在纯粹的男性和纯粹的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学上还是在生物学意义上都找不到的”[1]我国对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研究的基础上,如张玉琴、李美华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性别角色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必经过程,贯穿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个时期[2]2.双性化人格培养的意义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抓住初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双性化人格,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西方就对双性化人格角色培养早有研究,在1980年人们就发现双性化个体不仅具备两性心理方面的优点,而且在社会适应能力和主观幸福感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卢勤采用修订的(Bem)性别角色量表,对学生进行实施研究结果显示: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佳。
[3]丁·布洛卡提出的青春期性别角色发展的三阶段中的最后一个阶段,14-15岁左右的孩子开始相信自己性别角色的标准,运用性别角色原则设法超越社会规则,试图建立健全的双性化人格。
荣格人格双性化理论的当代解读
的文化传承到今天 ,无疑会对社会 审美风气产生影响。 2社会 转型推动性别角色转变 。中性化风潮 的盛行和社 .
性 作为精神的一种整合力量 , 能够潜在 的把一切意识和 潜意
特点 ,往往会被投射到别人身上。 人格面具和 阴影是相互对应 的原型意象。 人们倾 向于掩 盖我们 的阴影 , 同时修饰和装扮我们 的人格面具。从心理分 析角度来说 ,当我们把 自己认同于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时 , 我们 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在传统社会中 , 女性被 要求温柔 贤淑 , 其女性特质 的面具得到发展 , 而身上 的男性特质被压 抑到阴影当中。而在现代社会 ,面对激 烈的竞争 , 女性只有
一
气爆棚的花美男金希澈等等 ,这种 “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 是雄雌”的流行风潮大行其道 , 大有模糊两性 之间差别的趋
势。 ( )中性化盛行的原 因 一
个人表现在外部的那种得到社会认可的 , 并且能和一个人
应怎样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 的观念相一致的人格 。 人格最
外层的人格 面具掩盖了真 我, 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 , 按着别
识的人格过程内容和特性都结合在一起 , 使之组成一个有机
会发展是紧密相联 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 , 社会 对人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从男性方面来讲 , 由于高新技术 的
发展和机器使 用的普及化 , 体力劳动 的相对减少 , 男性在体
力方面的优势 日益减弱。而风度翩翩 , 有涵养 的男士则更容 易受到女性 的喜欢 ,工作上 也更容易得到 认同。所以 , 男性
解释 中性化 风潮盛 行的原 因及正确认识 中性化现 象具有重要 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综述
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
一、双性化的概念和历史
概念: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历史:1964年A.S.Rossi 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1】 1974年bem编制Ben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验研究开,随后十年出现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Ben和 Spence的两种不同理论假设展开。
其中Ben 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强调两性气质相互调和或相互削弱的作用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她后期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2]进一步强调了双性化者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特点。
Spence和Helmreich的研究注重个体内部稳定的行为倾向及两性特质的占有水平的差异他们坚持双高模式强调两性特质的独立效应。
国内关于双性化研究开始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是对一些理论的探讨后来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从性差研究的不同角度证明人格双性化是在对两性性别角色良好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Bem的性别图示理论。
二是注重双性化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3】三是有关双性化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年龄影响的问题,在双性化的人格结构方面国外研究了许多不同年龄组样本后发现,在有关双性化的许多研究性量表中BSRI的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
其中男性气质量表具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为“工具性”(支配性、领导性、占有性、自信)一为“独立性”(自主性)女性气质量表只具有一个因素“移情性”(人际敏感性)。
二、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影响
1、打破性别角色标准的严格界定。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
实际上,Bem在1978年就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4】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男性特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
【7】
2、证实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
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
女性中都存在。
Ben对美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其中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27 % 。
spence等人1981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 R)调查 ,结果同样表明女性中 27 %的人属于双性化人格【5】
3、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Bem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6】。
Gibert(1978)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5】心理学家贝姆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4】spence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 R)对女性调查结果表明 ,双性化人格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她们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4】
三、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1、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Gibert(1978)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5】,所以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2、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3、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
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4、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5、避免走向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
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参考文献】
1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6:1091-1094 2刘凤娥,黄希庭.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3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148-152
4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5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 6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7[美] 阿瑟·S 雷泊.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