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
•Antithrombin Ⅲ
Slow
•
•
•Inactive factors
•B
•Active clotting factors
•Ⅱa, Ⅸ a, Ⅹ a, Ⅺ a, Ⅻ a, ⅩⅢ a,
•Antithrombin Ⅲ
•Rapi •Plus heparin
d •Inactive factors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
三、临床应用 3.体外抗凝:心血管手术、心导管及
血液透析等,防止血栓形成 4.防治心肌梗塞、脑梗死、心血管手
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 官的药物
四、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凝血时间或PTT
抢救:硫酸鱼精蛋白<50mg
2.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
四、不良反应
3.过敏反应 4.早产及胎儿死亡 5.骨质疏松和骨折
血酶时间,需监测凝血因子Xa的活性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 官的药物
常用制剂:
依诺肝素、替地肝素
临床应用
用于预防骨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液 透析、体外循环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 官的药物
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 Coumarins
•双香豆素、华法林、醋硝香豆素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定义: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 功能,防止血栓的形成,用于防治心脏 或脑缺血性疾病、外周血管栓塞性疾病 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 官的药物
根据作用机制分类
1.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阿司匹林
2.干扰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噻氯匹啶 3.凝血酶抑制药 水蛭素 4.GPIIb/IIIa受体阻断药 :阿昔单抗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
tissue factor( Ⅲ) Ca2+ VIIa VII
IX VIII
XIII
Ca2+
fibrinogen
(soluble) XIIIa
In the figure : factors affected by heparin
Fibrin fibrin (insoluble) (insoluble)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LMWH)
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 凝血药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2) 103 ,作为 heparin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部分可由普通heparin直 接分离而得,或由普通肝素降解后再分离而得。 目前临床常用的LMWH制剂有: 依诺肝素(enoxaparm),替地肝素(tedelparin) 弗希肝素(fraxiparin),洛吉肝素(logiparin) 洛莫肝素(lomoparin)等。
1 .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静脉血栓, 肺栓塞,周围动脉血栓栓塞。 2 .用于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 脉术后血栓的防治:心肌梗死后用肝素可预防高危患者 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并预防大块前壁性心肌梗死 患者发生动脉栓塞。
3.治疗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脓毒血 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溶解等所致的 DIC。早期 应用肝素治疗,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引 起继发性出血。
香豆素类药
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 双香豆素(dicoumarol)
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
均具有4-羟基香豆素的基本结构,口服有效,故又 称口服抗凝血药。 仅体内有效
第29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一节
内源性通路
胶原异物
抗凝血药
新药如何开发
Ka HMWK Ⅺ
Pre-K Ⅻa Ⅺa Ⅸ
按瀑布学说,血液凝固有3条通路 外源性通路
组织损伤
Ⅻ
Ⅸa Ⅷa Ca2+ PL
Ⅹ
Ⅲ Ⅶa Ca2+ PL Ⅹa Ⅴa Ca2+ PL Ⅱa Ⅰa
Ⅹ
Ⅶ
共同通路
注:HMWK:高分子激肽原 Ka:激肽释放酶 TPL:组织凝血活素 PL或PF3:血小板磷脂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一节 抗凝血药 1)凝血酶间接抑制剂: 肝素 2)凝血酶抑制剂 :香豆素类 3)体外抗凝血药 :枸橼酸钠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链/尿激酶/t-PA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潘生丁 第四节 促凝血药: 1.促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2.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氨甲环酸 氨甲苯酸 第五节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剂
分娩前12h维K1溶液 (5mg/im或iv)
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 而母亲不吃蔬菜的小儿
合成障碍: --早产儿/新生儿出血/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 --香豆素类(灭鼠药)/水杨酸钠所致Ⅱ过低的出血
不良反应
1.K1→iv过快可致颜面潮红/BP↓/虚脱,最好im 2.K3/K4→胃反/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3.红细胞缺乏G6PD的特异质者→溶血性贫血
A切开取栓术被球囊导管取栓术(创伤小)取代
1.血栓栓塞性疾病: 如深V血栓/肺/脑栓塞/心肌梗塞/周围A栓 塞,防止血栓的形成。 2.DIC早期: 3.防治心肌/脑梗死/心血管手术 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 4.体外抗凝:心导管/体外循环/血液透析
不良反应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5
[依诺肝素 enoxaparin]
第一个上市的LMWH,抗凝血因子Xa 活性/ 第一个上市的LMWH,抗凝血因子Xa 活性/抗凝血 LMWH 酶活性比值为4 酶活性比值为4,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抗血栓形成作 用,较少发生出血。 较少发生出血。 主要用于深部静脉血栓, 主要用于深部静脉血栓,外科手术和整形外科后 静脉血栓的防治。 静脉血栓的防治。
1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自发性出血。解救鱼精蛋白(protamine) 自发性出血。解救鱼精蛋白(protamine), 部分病 鱼精蛋白 人应用肝素2 14天期间可出现血小板缺乏, 人应用肝素2~14天期间可出现血小板缺乏,与肝素 天期间可出现血小板缺乏 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肝素不易通过胎盘屏障, 肝素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但妊娠妇女应用可引起早产 及胎儿死亡。 及胎儿死亡。 连续应用肝素3 连续应用肝素3~6月,可引起骨质疏松,产生自发性 可引起骨质疏松, 骨折。肝素也可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 骨折。肝素也可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 肾功能不全、有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 血压患者、孕妇都禁用。 血压患者、孕妇都禁用。
13
低分子量肝素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
抗凝特点: 抗凝特点:
1.选择性抗Xa作用强,(LMWH抗凝血因子Xa 活性/ 1.选择性抗Xa作用强,(LMWH抗凝血因子Xa 活性/抗凝血酶 选择性抗Xa作用强,(LMWH抗凝血因子 活性比值为1.5 4 普通肝素为1左右), ),抗血栓作用与出 活性比值为1.5~4,普通肝素为1左右),抗血栓作用与出 1.5 血作用分离,临床应用中并发出血少。 血作用分离,临床应用中并发出血少。 并发出血少 2.在体内不易清除, Xa活性的作用时间长 生物利用度高, 活性的作用时间长。 2.在体内不易清除,抗Xa活性的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长。 半衰期长。 3.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不引起血小板减少。 3.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不引起血小板减少。 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很少引起全身性纤溶活性增强,故出血少。 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亦可 用于其她血栓性疾病。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尿激酶(urokinase)
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发挥 溶血栓作用。适应证与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同链激酶。 尿激酶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链激酶 过敏者。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阿尼普酶(anistreplase)
第一节 抗凝血药
【临床应用】
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房纤颤与心 脏瓣膜病所致血栓栓塞;髋关节手术患者应用可 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
【不良反应】
应用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最严重者为颅内出 血,如用量过大引起出血时,应立即停药并缓 慢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K或输新鲜血。
第一节 抗凝血药
【药物相互作用】
Ⅲ 组织凝血激酶(tissue thromboplastin)
Ⅳ
Ca2+
Ⅴ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
Ⅶ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
Ⅷ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 AHF)
第一节 抗凝血药
一、血液凝固与凝血因子
因子 Ⅹ Ⅺ
Ⅻ ⅩⅢ
血液凝固因子与同义名 同义名
第一节 抗凝血药
低分子量肝素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LMWH分子链较短,不能与AT-Ⅲ与凝血酶同 时结合形成复合物,因此主要对Ⅹa发挥作用,常用制 剂有依诺肝素(enoxaparin)、替地肝素(tedelparin)、 弗希肝素(fraxiparin)、洛吉肝素(logiparin)及洛莫 肝素(lomoparin)等,用于预防骨外科手术后深静脉 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血液 透析、体外循环等。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2. 对慢性病理性失血,必须病因同治。
[制剂类型及选用]
1. 硫酸亚铁:片剂,吸收率高,适用于 一般人的轻、中度缺铁性贫血。 2. 枸檬酸铁胺糖浆:吸收率低但刺激小, 用于不能吞服片剂的小儿。 3. 右旋糖酐铁:针剂,适用重症患者或 口服不能耐受者。
[不良反应]
l. 胃肠道反应多见,饭后服可减轻; 2. 引起便秘,铁与肠腔中硫化氢结合, 硫化氢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而致便秘; 3. 肌注可致局部刺激疼痛; 小儿服用1g以上铁剂可引起急 4. 过量可致铁中毒。 性中毒,表现为坏死性胃肠炎,呕 吐、腹痛、血性腹泻、休克、呼吸 困难、死亡。急救措施为以磷酸盐 或碳酸盐洗胃,并以特殊解毒剂去 铁胺注入胃内以结合残存的铁。
抗Xa能力强
与AT-III结合后,主要灭活Xa,对其它凝血因子影响小
灭活Xa时,仅需与AT-III结合
出血危险小。
常用药物:依诺肝素、替地肝素。
二、口服抗凝药
香豆素类(维生素K拮抗药) 双香豆素、华法林、醋硝香豆素等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生物利用度 100% 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可通过胎盘
三、维生素B12
1. 维生素B12:为含钴复合物,富含于 动物的肝、肾、心脏以及蛋、乳类食 品。药用的维生素B12为氰钴胺和羟钴 胺。人体维生素B12必须从外界摄取。 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 所必需。 2. 体内过程: 维生素B12必须与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 白即“内因子”结合才能免受胃液消化而 进入空肠吸收。胃粘膜萎缩所致“内因子” 缺乏可影响维生素B12 吸收,引起“恶性贫 血”
第五节┃抗贫血药
1. 定义: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RBc和HB量 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 2. RBC(万/mm3) HB(g%) 男 450-550 12.5-16 女 380-460 11.5-15
29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一.教材精要了解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的化学,构效关系和药物分类。
重点应掌握抗凝血药肝素,香豆素类;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贫血药铁剂和抗巨幼红细胞贫血药叶酸和维生素B12及血容量扩张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和给药方法。
(一)抗凝药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肝素,香豆素类等。
肝素(heparin)1.药理作用:是带有大量阴电荷的粘多糖,口服不被吸收,常静脉给药。
肝素在体内、外都具有强大的抗凝作用,抗凝活性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其机制是激活和强化抗凝血酶Ⅲ(ATⅢ),加速 ATⅢ对凝血酶及含丝氨酸残基蛋白酶的灭活,阻断凝血过程。
除抗凝作用外,肝素能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脂酶,发挥降脂作用,还能抑制炎症介质活性和炎症细胞活动,有抗炎作用等。
2.临床用途:其临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DIC;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流透析等抗凝。
3.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肝素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运用过程要不断监测部分凝血活素时间(APTT),一旦发生自发性出血,停用肝素,注射带有阳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部分病人可出现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双香豆素(coumarins)、华法林(warfarin)1.药理作用:此类药物口服有效,只有在体内有效,体外无效,而且起效慢,但是维持时间长(双香豆素维持4~7天,华法林维持2~5天)。
其抗凝机制是维生素K拮抗剂,影响凝血因子II、Ⅶ、Ⅸ、 X的羧化反应,从而影响凝血过程。
2.临床用途:用途与肝素相同3.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过量易发生出血,剂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25~30 s 内进行调节,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必要时输新鲜血浆或全血。
(二)抗血小扳药阿司匹林(aspirin)1.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血小板cAMP浓度,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等机制达到抑制血小板功能,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TXA2)的产生,使血小板功能抑制。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2
肝素(负电荷)与AT-Ⅲ中的赖氨酸残基(正 电荷)结合成可逆性复合物后引起AT-Ⅲ构象 改变,使AT-Ⅲ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 因子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形成肝素-AT-Ⅲ-凝血因子复合物后,肝素即 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Ⅲ结合 而被反复利用。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3
第29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 药物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素、香豆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 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熟悉链激酶、尿激酶和阿替普酶的作用机 制、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3.了解其他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药物的作 用特点。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2
▪ 抗凝血药 ▪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 抗血小板药 ▪ 促凝血药 ▪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 血容量扩充药
止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继发性出血。 3. 防治心梗、脑梗、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
后血栓形成 4. 体外抗凝:心导管检查、体外循环和血液透
析等。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7
不良反应
1. 出血 监测部分凝血酶时间(PTT)。轻度过量,停 药即可。严重者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带正 电)中和肝素,解救。
14
AT-Ⅲ-凝血因子复合物被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所消除。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5
肝素参与灭活的凝血因子
Ⅻ Ⅻa
Ⅺ Ⅺa
Ⅸ Ⅸa
Ⅹ
Ⅹa
Ⅱ Ⅱ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药理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6
临床应用
1. 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防
第29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前激肽释放酶 高分子激肽原 血小板的磷脂
凝血过程
凝血过程——“瀑布”样的反应链 “瀑布” 凝血过程 三阶段: 三阶段: Χ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Χa 凝血酶 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系统
HMWK Ka
Ⅻ
Ⅻa
HMWK
Ⅺ Ⅸ
Ⅺa Ⅸa
外源性凝血系统 Ⅶa
Ca2+ PL TPL
Ca2+ PL Ⅷ
TPL Ⅶ
其他抗血小板药比较
药
物
作用机制
抑制TAX 合成酶;阻断TAX 抑制TAX2合成酶;阻断TAX2受体
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绞痛、缺血 性脑卒中
利多格雷 ridogrel) (ridogrel) 依前列醇 epoprostanol PGI2 双嘧达莫( 双嘧达莫(潘生 丁) dipyridamole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完全,主要在肝及肾中代谢。 口服吸收完全,主要在肝及肾中代谢。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但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但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 自发性出血 注射维生素K 注射维生素K或输新鲜血液解救 2. 胃肠道反应
药理作用
抗凝作用: 肝素在体内、 1. 抗凝作用: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抗凝血酶Ⅲ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 Ⅺα、Ⅸα、 抗凝血酶Ⅲ(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 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 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因子形成复合物而使活 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 性凝血因子灭活, 性凝血因子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
定义:抑制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 定义:抑制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的药物。 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地药物
药理学pharmacology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第一节血栓的形成机制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1)血管壁改变,如内皮细胞损伤、抗栓功能减弱等;(2)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及纤维蛋白形成;(3)血流改变,如血流缓慢或停滞。
血流是影响血栓性质的主要因素。
在血流缓慢的静脉所形成的血栓类似试管内形成的血凝块,血液细胞成分均匀分布,纤维蛋白为主要组成成分,疏松纤维蛋白凝块中富含红细胞,这种血栓称静脉血栓或红色血栓。
在血流速度比较快的动脉内,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管壁受损后与血小板间的交互作用。
这种血栓在靠近受损血管壁有一富含血小板层,表面覆以纤维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动脉血栓或白色血栓。
无论动脉血栓或静脉血栓其形成的原因均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凝血机制的活化。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内血液的正常流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
生理情况下,完整无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栓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前列环素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从而抑制血小板在其表面黏附和聚集。
它通过以下抗凝和促纤溶活性物质阻止纤维蛋白沉积于血管壁:(1)硫酸乙酰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加速抗凝血酶Ⅲ对凝血因子的灭活,(2)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促凝活性降低。
动脉内皮细胞可因物理、化学、免疫性因素而受损、功能失衡,使其抗栓功能减弱,促栓功能增强,从而引起血栓形成。
二、血小板功能亢进与血栓形成人血小板主要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生存期为7~10天。
血小板功能亢进与动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动脉血栓历经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以及凝血机制激活三个阶段。
血小板黏附阶段:血小板黏附反应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与多种黏附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黏附蛋白与受损血管内皮下结缔组织如胶原相结合,其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ead Factor, vWF)较重要。
第29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授课日期:2010年5月2-9日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2007级专升本1-2班人数 107名授课老师:谭斌授课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掌握肝素、华法林、枸橼酸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
重点及难点:抗贫血药、叶酸教学内容:见下页(教案正文)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第一节促凝血药促进凝血因子生成的止血药:Vitk、止血敏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收缩血管的止血药:垂体后叶素维生素K脂溶性:VitK1、K2(天然品)需胆汁参加才能吸收水溶性:VitK3、K4(人工合成品)不需胆汁参加吸收[作用]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合成。
[用途]用于下列几种情况所致的VitK缺乏:1、阻塞性黄疸2、新生儿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4、长期大量应用香豆素类、水扬酸类药[不良反应]K3、K4毒性大,常致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早产儿不宜用K3、K4,宜用K1。
酚磺乙胺(止血敏)[作用、用途]1、增加血小板生成;2、增强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力;3、促进凝血活动性物质的释放4、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渗出。
用于各种小血管破裂出血、(如外科手术出血、脑出血、眼底出血、鼻衄)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作用、用途]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成纤溶酶,并抑制纤溶酶降解纤维Pr和纤维Pr原的作用。
[不良反应]1、致血栓形成;2、诱发心肌梗塞。
垂体后叶素[作用]收缩毛细血管小A、小V血管平滑肌。
[用途]1、肺咯血;2、消化道V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节抗凝血药抗凝血药:干扰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从而防止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的药。
体内、外抗凝血药:肝素、华法林、枸橼酸钠促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抗血栓药抗血小板药:乙酰水扬酸、潘生丁肝素[作用、用途] P.o无效,注射给药1、在体内、外均有抗凝血作用。
特点:强、快维持时间短。
2、减少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课件
28
肝代谢,结合形和少量原型胆汁排,少部分肾排。 12 ~24h可改善凝血酶原时间。K3 、K4 po.可直接吸收入血,在肝脏被代谢和利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出血性疾患: 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或其他原 因导致凝血酶原过低而致的出血,也用于预防vitaminK缺乏症(久用广谱抗生素) 。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 29
2.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 血栓:
10
表现: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积血、伤口出血等。防治 ⅰ适当控制剂量;ⅱ严密监测凝血时间或部分凝血酶时间。轻度过量,停药即可。ⅲ 严重者,缓慢 iv 特效解毒剂--硫酸“鱼精蛋白”-强碱性蛋白, 1 ~1.5mg中和100u的肝素,注意: 每次剂量不可超过50mg。
子
子
互作用示意图
ATⅢ及凝血因
相
和
← Heparin ,LMWH
7
①降血脂 促脂蛋白酶从组织释放到血浆→水解乳糜微 ②保护动脉内皮 阻止血小板、其他物质的粘附; ③抗平滑肌细胞增殖 较低浓度即有此作用,与其抗凝活性无关。3.抗炎作用Heparin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抑制白细胞游走、趋化、粘附;中和多种致炎因子;减少氧自由基形成;灭活多种酶等。
1
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 不能溶栓。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经蛋白酶水解活 化的级联反应过程,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包 括: 12个凝血因子和 Pre-K 、 Ka 、HMWK、PL 等。
一、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
2
3
Chapter 29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非格司亭(G-CSF)
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
骨髓移植及中性粒细胞缺乏
大量使用可引起骨痛
扩容药
右旋糖酐
增加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低血容量性休克
过敏
肝素与香豆素类比较
肝素
香豆素类
抗凝机制
加速AT-III灭活凝血酶和Ⅻa、Ⅺa、Ⅸa、Ⅹa因子能力1000倍以上
竞争性抑制VitK对II/VII/IX/X因子的活化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点击:148次|回复:0次|发布时间:2012-11-30 13:15:21
分类
药品
药理作用
临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使酶灭活
2调血脂3抗炎作用
4抑制血小板聚集
1血栓栓塞性疾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
4体外抗凝
1出血
2血小板减少症
维生素K
参与肝合成凝血因子活化,使血液凝固正常进行
1慢性腹泻
2早产儿,新生儿出血
3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
4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
注射过快产生面部潮红,出汗,血压下降
抗贫血药
铁剂
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
缺血性贫血
胃肠道反应
叶酸
促进DNA合成
巨幼红细胞贫血
造血生长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促进红细胞增生和成熟
用于多种贫血,尤其适合慢性肾衰引起的贫血
3过敏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内膜TXA2的合成
小剂量维持用于预防心梗、脑梗、静脉血栓
凝血酶抑制剂
水蛭素
强效凝血酶抑制剂,抑制血小板聚集
术后预防血栓、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梗溶栓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一、选择题A型题1.列哪项不是肝素的禁忌证?A.肝功能不全B.肾功能不全 C严重高血压 D.消化性溃疡 E.急性心梗2.有关肝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灭活凝血因子Ⅱa、Ⅶa、Ⅸa、XaB.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抑制其活性C.抑制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D.拮抗vitK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3.下列有关肝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口服易吸收B.带有大量阴电荷C.60%集中于血管内皮D.大部分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E. 极少以原形从尿排出4.华法林可用于:A.氨甲苯酸过量所致血栓B.心脏换瓣术后C.输血时防止血液凝固D.急性脑血栓的抢救E.D I C早期5.关于肝素的临床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急性心肌梗死B.D I C晚期C.血液透析D.深静脉血栓E.心血管手术6.双香豆素抗凝作用机制是:A.激活和强化抗激酶B.维生素K拮抗剂C.激活纤溶酶原D.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 E抑制TXA2的合成7.下列哪一项不是VitK的适应证:A.阻塞性黄疽所致出血B.胆瘘所致出血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新生儿出血E.水蛭素应用过量8.用药前3个月内可引起骨髓抑制的抗血小板药为:A.阿司匹林B.丙基硫氧嘧啶C噻氯匹啶 D.双嘧达莫 E.阿昔单抗9.下列有关抗血小板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的剂量越小,抗血小板作用越强B.噻氯匹啶可与纤维蛋白原竞争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C噻氯匹啶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诱发消化性溃疡及消化性道出血D.可用于预防急性心肌再梗死E.应用阿司匹林的前三个月经常查血象10.有关纤维蛋白溶解药,下列叙述错误的:A.最严重不良反应均为出血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血栓具有选择性C尿激酶无抗原性 D.尿激酶的出血发生率小于链激酶E.对形成已久的血栓难以发挥作用11.治疗慢性失血(如内痔出血)所致的贫血应选用:A.枸橼酸铁胺B.硫酸亚铁C叶酸 D.维生素B12 E.甲酰四氢叶酸钙12.华法林引起的出血宜选用:A.去甲肾上腺素B.维生素KC.氨甲苯酸D.对氯苯甲酸E维生素C13.关于华法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速尿合用作用增强B.和阿司匹林合用作用增强C和广谱抗生素合用作用增强 D.和西咪替丁合用作用增强E和巴比妥类合用作用增强14.噻氯匹啶作用机制:A.抑制环氧酶B.抑制腺苷摄取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干扰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E.激活纤溶酶原15.阿昔单抗的作用机制:A.络合血液中的Ca2+B.拮抗维生素KC.激活纤溶酶原D.阻断GPⅡb/Ⅲa受体E.激活和强化抗激血酶Ⅲ16.梗阻性黄疽引起的出血宜选用:A.氨甲苯酸B.去甲肾上腺素 C维生素K D.链激酶E纤维蛋白原17.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宜选用:A.维生素KB.垂体后叶素 C鱼精蛋白D.PAMBA E.维生素B1218.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经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B.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协助C.参与嘌呤的从头合成D.促进氨基酸之间的转换E.妊娠妇女需要量增加19.下列有关右旋糖酐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抑制红细胞聚集B.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C.可改善微循环D.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E.抑制血小板聚集20.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为预防出血应补充:A.铁剂B.叶酸C.VitB12D.VitKE.VitC21.促进铁的吸收因素有:A.磷酸盐B.碳酸盐C.四环素D.VitCE.抗酸药22.影响Vit B12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浓茶B.内因子缺乏 C碳酸氢盐 D四环素合用 E胰酶23.外伤失血病人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合并少尿时应首先选用:A.低分子右旋糖酐B.中分子右旋糖酐 C高分子右旋糖酐D.呋噻咪E.氢氯噻嗪24.有关维生素B12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叶酸的作用无影响B.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其缺乏C.萎缩性胃炎患者引起恶性贫血时应口服维生素B12D.缺乏时,可影响正常神经髓鞘脂质合成E.体内具有辅酶活性的形式为氰钴胺和羟钴胺25.有关红细胞生成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肾脏近曲小管管周间质细胞合成B.与红系干细胞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C.刺激红系干细胞增生和成熟D.促使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释出E.贫血时,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26.下列有关噻氯匹啶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扰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B.与血小板膜膜GPⅡb/Ⅲa受体结合,阻断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C.骨髓抑制常发生在用药3个月之后D.主要不良反应为诱发消化性溃疡E.口服后2小时即可发挥作用27.肝素不具有以下何种作用:A.降脂作用B.抗炎作用C.抗血管内膜增生作用D.抗凝作用E.溶栓作用28.防治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是:A.尿激酶B.链激酶C.华法林D.低分子肝素E.草酸钾29.应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口服l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即可上升B.2—4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增加C.血红蛋白达正常值约需1—3个月D.血红蛋白正常后,应继续服用2—3个月E.肌内注射吸收率高于口服吸收率30.铁离子在血浆中的载体是:A.铁蛋白 B去铁铁蛋白 C血红蛋白 D球蛋白 E.转铁蛋白31.华法林与下列何药合用应加大剂量?A.阿司匹林B.四环素C苯巴比妥 D.吲哚美辛 E.双嘧达莫3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抗凝药的禁忌证?A.消化性溃疡B.活动性出血C.严重高血压D.冠脉急性闭塞E.有近期手术史者33.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A.叶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5—甲基四氢叶酸E.5,10—甲烯四氢叶酸34.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为A.激活纤溶酶原B.抗血小板聚集C.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D.灭活凝血酶E.激活凝血酶3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持续时间最短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双嘧达莫C.前列环素D.噻氯匹啶E.阿昔单抗36.肝素体内抗凝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为:A.口服 B肌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静脉注射 E.舌下含服37.下列哪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仍有抗凝作用?A.肝素B.水蛭素C.华法林D.醋硝香豆素E.阿司匹林38.有关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抑制血小板聚集B.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C.调节血脂D.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E.阻止白细胞的贴壁39.口服铁剂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高血压B.出血反应C.胃肠道刺激D.过敏反应E.嗜睡40.链激酶引起的出血宜选用:A.VitKB.氨甲苯酸C.去甲肾上腺素D.VitCE.VitB12B型题A.氨甲环酸B.低分子肝素C尿激酶 D.低分子右旋糖酑41.可促进t-P A的释放,具有一定抗栓作用:42.可防止肾上腺手术时出血过多:43.可预防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出血:A.肝素B.华法林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44.具有体外抗凝作用:45.具有体内抗凝作用:46.可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A.噻氯匹啶B.双嘧达莫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47.能够抑制环氧酶,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48.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防止血栓形成A.鱼精蛋白B维生素K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49.低分子肝素应用过量所致出血可用的解救药物:50.阿尼普酶应用过量所致出血可用的解救药物:A.肝素B.VitKC.叶酸D.右旋糖酐E.FeS0451.预防新生儿出血宜选用:52.血液透析宜选用:53.缺铁性贫血宜选用:54.巨幼红细胞贫血宜选用:55.失血性休克易选用:X型题56.什么情况下可使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强?A.慢性腹泻B.同时服用西咪替丁C.同时服用苯妥英钠D.口服避孕药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57.下列关于低分子肝素描述正确的是:A.与血小板因子IV亲合力低B.t l/2比肝素长2—4倍C.使骨骼Ca2+丢失比肝素重D.可促进t—P A的释放E.抗凝作用不用监测A PTT58.关于尿激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抗原性B.过量可引起出血C.对纤维蛋白的作用选择性高D.血栓形成不超过6小时效果佳E.过敏反应较链激酶多见58.和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有哪些特点?A.抗凝活性强B.出血发生率小 C较少诱导血小板减少 D.半衰期短E.抗血栓作用强59.有关华法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B灭活凝血因子ⅡA、ⅧA、ⅨA、X A C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E.口服易吸收60.维生素B12的适应证包括:A.缺铁性贫血B.神经炎C.恶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1.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抗原性B.对血栓部位有一定选择性C.首次剂量加大D.早期溶栓效果好E.剂量过大也可引起出血62.治疗恶性贫血宜选用:A.铁剂B.叶酸 C维生素B12 D.EPO E.以上都正确63.右旋糖酐药理作用包括:A.增加血容量B.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C.抑制凝血因子D.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E.渗透性利尿作用64.有关肝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凝作用起效快B.低浓度可发挥强大抗凝作用C.分子量越小,抗凝作用越强D.具有抗炎作用E.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65.叶酸缺乏的表现有:A.舌炎B.腹泻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E.全血细胞减少66.关于铁剂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口服铁应选用二价铁B.血红素铁吸收完全C.抗酸药可抑制铁吸收D.常用给药途经是肌肉注射E.右旋糖酐铁注射应用二、名词解释1.抗凝血药2.溶栓药三、填空题1.肝素过量常见不良反应是,应用解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教学要求】1熟悉促凝药与抗凝药物的作用原理、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2了解抗贫血药的作用原理。
【课时安排】总学时:3小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抗凝血药一、凝血酶间接抑制药肝素heparin肝素:硫酸化的糖胺聚糖的混合物,带大量的负电荷,呈强酸性。
平均分子量为12kD药用来源:猪肠粘膜或牛肺脏(一)药理作用1. 增强抗凝血酶III(AT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产生抗凝作用ATIII:主要灭活IIa和Xa,也灭活IXa, XIa, XIIa, 激肽释放酶和纤溶酶等2. 高浓度增强肝素辅助因子II(HCII)的抗凝作用HCII:灭活IIa,还可抑制V, VIII和蛋白C以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3.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内源性组织因子通路抑制物(TFPI)而产生抗血栓作用t-PA:可激活纤溶系统TFPI:目前发现唯一抑制VIIa/TF的生理物质4. 降血脂作用(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静脉给药2.血浆蛋白结合率:80%3.分布容积:0.05 – 0.07L/kg4.代谢:肝脏,经肝素酶分解5.t1/2:个体差异大,因剂量而异6.排泄:肾(三)临床应用1. 血栓栓塞性疾病:肺栓塞、脑栓塞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 早期:凝血期,血管内广泛凝血晚期:出血期,因凝血期消耗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所致。
3.心血管手术、心导管检查、血液透析及体外循环等抗凝(四)不良反应1. 出血轻度:停药即可重度::静脉缓慢注射硫酸鱼精蛋白2. 血小板减少症(5-6%;与免疫反应有关)3. 其他(如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孕妇);皮疹和发热等)(五)药物相互作用不能与碱性药物合用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a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分子量: < 7 kD来源:普通肝素分离或降解后分离得到特点(与普通肝素相比):1. 出血危险减少对抗Xa/IIa活性比值增强2. 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对PF4的抑制作用减少(一)药理作用强大而持久的抗血栓作用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皮下注射2.达峰时间:3h临床应用1. 深部静脉血栓2. 血液透析时抗凝不良反应出血;偶见血小板减少常用品种:依诺肝素、替地肝素、达特肝素等。
二、凝血酶直接抑制药基因重组水蛭素rDNA-hirudin是水蛭的有效成分水蛭素经由基因重组技术制成(一)、药理作用1.抗凝:抑制凝血酶的水解作用(纤维蛋白、血纤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2.抗血栓:抑制V. VIII. XII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优点(与肝素比较);1. 抗凝作用不需ATIII存在2. 仅抑制凝血酶抑制的血小板凝聚3. 抗血栓作用强而持久对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亦有抑制(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静脉注射2.代谢:较少3.t1/2:1h4.排泄:肾(90-95%原型)(三)、临床应用1.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梗后的溶栓2. 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透中血栓形成三、香豆素(维生素K拮抗药)背景:1820年发现圭亚那黑香豆中有此类物质。
有新刈草香味、巧克力香味。
其抗凝作用主要是从牛吃了腐败的苜蓿后出血死亡的事件中得到启发。
最初得到的是双香豆素,曾用来作用出血性毒鼠药。
华法林warfarin(一)药理作用体内抗凝作用,无体外抗凝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 VII, IX, X活化过程中所需维生素K氧化还原酶(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口服且吸收完全2.血浆蛋白结合率:99%3.达峰时间:0.5-4h4.代谢:肝脏5.t1/2:42-54h6.排泄:肾(三)、临床应用1. 心房颤动和心脏瓣膜病所致血栓;心脏瓣膜修复术2. 防止髋关节手术静脉血栓3. 预防复发性血栓栓塞(四)、不良反应出血严重时应停药,并给予维生素K(五)、药物相互作用1. 体内维生素K含量降低,本药作用增强2. 血小板抑制药可与本类药发生协同作用3. 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甲磺丁脲,奎尼丁等使本类药作用增强(提高血浆浓度)4. 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米替丁等使本类药作用增强(抑制肝药酶)5. 苯妥英钠使本类药作用减弱(诱导肝药酶)第二节抗血小板药 Antiplatelet Drugs一、抑制血小板代谢酶的药物(一)环氧化酶抑制药阿司匹林 aspirim1.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参与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过程中环氧化酶)2.临床应用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血栓性形成和肺梗死等(溶栓疗法的辅助抗栓治疗)(二)前列腺素类依前列醇 epoprostanol, PGI2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类,活性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药1.药理作用(1). 强大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参与cAMP生成的环腺苷酸酶)(2). 松弛平滑肌扩张肾血管和支气管2.体内过程(1) 给药途径静脉给药(2) t1/2 3min3.临床应用(1). 体外循环,防止血小板减少、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2). 肺动脉高压和呼吸困难综合征4.不良反应(1). 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头痛、眩晕、潮红等(2). 胃肠道反应(三)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潘生丁)dipyridamole1.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增强内源性PGI2活性;增强腺苷活性) 机制:1. 增加血小板内cAMP浓度2. 增加PGI2活性3. 抑制腺苷再摄取4. 轻度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2.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口服但吸收缓慢(2)血浆蛋白结合率:91-99%(3)生物利用度:27-59%(4)达峰时间:1-3h(5)代谢:肝脏(6)t1/2 :10-12h(7)排泄:胆汁3.临床应用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血栓性形成和肺梗死等(溶栓疗法的辅助抗栓治疗),但不常用4.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2) 血压下降、头痛、眩晕、潮红、晕厥等(3) 诱发心绞痛二、特异性抑制ADP活化血小板的药物噻氯匹定 ticlopidine(一)药理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1. 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糖蛋白受体(GPIIb/IIIa)上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的暴露2. 抑制ADP诱导的?颗粒分泌3.拮抗ADP对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口服2.t1/2:8-12h3.排泄:肾(三)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四)不良反应1. 中性粒细胞减少(2.4%)(用药3个月内定期检查血象)2. 腹泻(20%)2. 轻度出血、皮疹、肝毒性三、血小板GPIIb/III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abciximab药理作用抗血小板聚集(血小板GPIIb/IIIa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机制: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IIb/IIIa结合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RGD)药理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机制:抑制纤维蛋白原与GPIIb/IIIa结合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Fibrinolysin一、纤溶酶原激活药链激酶 streptokinase天然的溶栓药,为一种非酶性单链蛋白,现用为基因工程技术制成重组链激酶(一)药理作用溶栓(间接激活纤溶酶)(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静脉给药2.t1/2:23min(三)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动脉血栓栓塞、透析通道栓塞、人工瓣膜栓塞等(四)不良反应1. 出血2. 过敏反应尿激酶 Urokinase由人尿或肾细胞培养液提取的天然溶栓药。
中国古代及现代民间用童子尿治疗内伤所致瘀血。
其有效成份即为尿激酶。
(一)药理作用溶栓(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静脉给药2.t1/2 16min(三)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四)不良反应出血但较链激酶轻,无过敏反应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oylated plasminogen-streptokinase activator complex, APSAC(一)药理作用溶解血栓(激活血栓上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酶原)(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一次静脉注射2.t1/2:90-105min(三)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四)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出血性脑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Tissur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一)药理作用血栓溶解(选择性纤维蛋白溶栓药,裂解纤溶酶原精氨酸-缬氨酸处肽键)(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静脉给药2.t1/2:5-10min(三)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四)不良反应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第三代溶栓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改良天然溶栓药,使之溶栓选择性提高,半衰期延长,减少用药剂量和不良反应二、去纤维蛋白药安克洛酶 ancrod马来西亚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一)药理作用血栓溶解(酶解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促进血管内皮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二)临床应用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三)不良反应出血但较少;有弱抗原性;孕妇禁用第四节促凝血药 Coagulant一、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凝血药维生素K vitamin K(一)药理作用活化凝血因子II, VII, IX, X前体的羧化酶的辅酶(二)临床应用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1.低凝血酶原血症(吸收和利用障碍)。
如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胃肠广泛手术后患者2.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新生儿出血3. 口服过量香豆素类和水杨酸类等所致出血(三)不良反应1. 局部潮红,出汗,胸闷,支气管痉挛,血压剧降等(静注过快)2. 溶血和高铁血红蛋白症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 tranexamic acid(一)药理作用凝血(竞争性阻断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结构类似赖氨酸))(二)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口服但吸收缓慢而不完全2.生物利用度:30-50%3.达峰时间:2-5h4.代谢:肝脏5.t1/2:1-3h6.排泄:肾(二)临床应用1. 纤溶系统亢进引起的出血,如前列腺、尿道、肺、肝、胰、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外伤或手术后出血2. 一般慢性渗血(三)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2. 血栓或心肌梗死,偶见颅内血栓3. 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及嗜睡;低血压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 acid* 抗纤溶,但抗纤溶活性低于氨甲环酸* 临床应用同氨甲环酸* 不良反应较轻三、其它促凝血药酚璜乙胺(止血敏):收缩毛细血管,减少毛细血管脆性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t-PA抑制药三、凝血因子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一)药理作用促进凝血含凝血因子II, VII, IX, X及少量其他血浆蛋白(二)临床应用乙型血友病;肝脏疾病;出血(香豆素类过量及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三)不良反应发热、畏寒等过敏反应,有传播乙肝和其他血源性疾病可能§4 抗贫血药一、概述1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称为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