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3单元第6节鼓乐铿锵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聆听《滚核桃》、《童谣》,《锔锅》,在感受体验乐曲音乐情绪的同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去理解作品的生活内容,从而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紧密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鼓吹乐”及“吹歌”的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欣赏代表作品,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
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等音乐要素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锔锅》这个砀山唢呐的非遗代表曲目,进一步认识砀山的唢呐艺术,理解音乐的多元与大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从而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鼓乐《滚核桃》、吹歌《童谣》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鼓乐打击的艺术实践活动,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从中体验其乐趣。
难点:了解、实践打击乐演奏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聆听《滚核桃》清锣鼓音乐作品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二)欣赏《童谣》引导学生演唱其旋律,了解其创作手法和所表现的音乐内容,以及感受其音乐情绪和充满童趣、诙谐的旋律色彩,特别是有民族乐器演奏的特殊的模拟人声的音响效果。
四、教材分析1、《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县鼓乐,演奏时使用十面鼓和一副拍板。
由于演奏时既有音乐本身的情绪色彩,又有演员现场的表演,因而不仅好听,而且十分好看。
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然后铺开晾晒核桃、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下等景象,并借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
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
2、《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先数板后歌唱的演唱形式。
采用吹歌的形式演奏的《童谣》由吹管类乐器和打击类乐器辅之以弦乐器进行演奏。
其中口噙子担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
高中音乐《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教案设计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演唱部分《锦鸡出山》的节奏谱及《童谣》的旋律谱,注意北京方言的发音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和旋律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把握演唱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乐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作品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二)欣赏童谣作为次重内容,简单学唱,了解其创作手法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及感受音乐情绪和充满童趣,诙谐的旋律色彩。
(三)引导学生根据民间口噙子数板,创编打击乐,并在打击乐伴奏下进行实践活动。
四、学习资源(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多以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兴趣,为学习演练打击乐活动增强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集、查阅北京民间打击乐作品和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料。
(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让个别学习打乐器的学生独自或组合表演片段,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其效果,以增强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到影剧院听专业团体演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或逢电视上音乐频道民间音乐的专题节目,开学生音乐视野,提升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
五、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一)要注意完整聆听音乐,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为准确理解作品内容,有必要演唱部分节奏谱及旋律谱。
如:《锦鸡出山》中的几个小标题的节奏谱片断;《童谣》的旋律谱。
(二)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为理解音乐内容的情绪,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
新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 第六节 鼓乐铿锵22张PPT课件.ppt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2020/12/182020/12/182020/12/18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82020/12/18December 18, 2020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10:56:21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2/182020/12/182020/12/18Dec-2018-Dec-20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2/182020/12/182020/12/18Friday, December 18, 2020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2/18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秦王点兵》
年代:唐代 主要人物:秦王李世民
鼓动
鼓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鼍鼓
土鼓
铜鼓
鼓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定音鼓 排鼓
堂鼓
想一想:
在古代,鼓有哪些作用?
政治上 谏上警下的权力象征;
战争中 在集体劳动中
在狩猎中
传递命令,统一步伐,鼓舞士气; 用于催动劳作。凝聚力量,渲染气氛; 吓兽围猎;传递信息。
完整欣赏《滚核桃》
(1)音乐情绪怎样? (2)作品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 分所表现得场景是一样的吗?
(3)整首作品的音色有没有发生变 化?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鼓的基本敲击方法,理解鼓在音乐中的重要角色。
2. 学会欣赏鼓乐作品,感受鼓乐所传达的情感和音乐韵律。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鼓的基本敲击技巧,理解鼓在音乐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将鼓乐与相关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鼓乐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鼓、鼓棒、音乐CD等相关教具。
2. 制作PPT课件,展示鼓乐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
3. 选定一首适合教学的鼓乐作品,如《鼓乐铿锵》。
4. 安排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缘。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步步高》音乐,请学生尝试用动作或乐器为音乐节奏进行伴奏。
(二)导入新课1. 播放鼓乐片段,请学生欣赏并分辨出片段中出现的鼓的种类。
2. 揭示课题,请学生谈谈听到鼓乐后的感受。
(三)新授教学1. 学习节奏(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1)教师示范拍击,指导手势。
(2)学生分小组拍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用双响筒为音乐伴奏。
2. 创编鼓点联奏(1)教师出示三种鼓的节奏型,学生用三角板书空,尝试用“喊”的方法与前面学过的节奏进行串联。
(2)小组内进行表演。
(3)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尝试编创一小段鼓点联奏。
3. 练习“啦”声哼唱和即兴表演(1)跟随伴奏轻声模唱,掌握乐曲旋律。
(2)一边唱谱一边进行表演,创编属于自己的鼓乐队。
(四)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感想?还希望学习哪些鼓的种类和音乐?(五)教室小结播放《鼓乐铿锵》,请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在演奏鼓乐时,能正确应用鼓棒,通过身体各部位的感知来控制鼓点节奏;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演绎出丰富多变的鼓乐风格,提升团队合作能力;3. 学生能理解鼓乐的文化内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六节 鼓乐铿锵》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鼓乐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鼓的认识与演奏(1) 学生自行搜集有关鼓的背景资料,了解鼓的种类、历史、文化等;(2) 选定一种鼓进行演奏,要求能够准确把握鼓的节奏和音色;(3) 录制演奏视频,上传至班级群共享。
2. 任务二:鼓乐合奏(1) 分组: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4-5人;(2) 选曲:小组自行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鼓乐作品;(3) 排练: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要求能够准确把握节奏和音色,展现出小组的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4) 汇报演出:在课程结束前,各小组进行汇报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三、作业要求1. 任务一需独立完成,任务二需小组合作完成;2. 演奏视频需清晰、声音洪亮,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演奏水平;3. 小组排练时间不少于每周一次,确保排练效果;4. 汇报演出需按照规定时间提交排练和演出视频,并注明小组名称。
四、作业评价1. 任务一评价: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是否全面、演奏是否准确、音色是否饱满等方面进行评价;2. 任务二评价:根据小组选曲是否合适、排练是否认真、演出是否表现出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3. 个人得分将作为学期末音乐成绩的参考之一,小组得分将作为班级团体荣誉的评选依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反馈给学生;2. 对于学生在演奏和排练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予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认真反思自己的演奏和排练情况,并积极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鼓乐文化,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本次作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年级: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第六节鼓乐铿锵——“打溜子”《锦鸡出山》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选取了“打溜子”这首清锣鼓为欣赏重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节奏变化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打击乐的非凡魅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2、掌握“打溜子”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念打。
教学重点:“打溜子”概念的掌握。
教学难点:学生分组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进行合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与我们所学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物理音乐与物理这门学科关系十分密切,为什么?生:师:听!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什么运动而产生的?(拍桌子发出声音)生:振动师:物体的振动是一种什么现象?生:物理现象师:作为一种物理现象,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根据物体振动的规则与否,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师:觉得奇怪,既然是噪音,那还能听吗?老师要十分肯定的回答“能!”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噪音性乐器的使用丰富多彩,别具一格,不仅可以烘托气氛,并且能独立塑造音乐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噪音性乐器给我们带来的听觉享受。
二、引出课题:第六节鼓乐铿锵【板书:鼓乐铿锵】1、聆听《锦鸡出山》师:噪音性乐器主要是指震动不规则,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以打击类居多。
同学们所知道的噪音性乐器有哪些?生:【板书:竖着书写大锣、二钹、头钹、马锣】欣赏由大锣、二钹、头钹、马锣四件噪音性乐器合奏而成的民间器乐曲。
师:就是钹和锣。
【课件演示:钹锣图片】师:让这两种乐器的碰撞唤醒我们的听觉。
一起欣赏民族器乐合奏《锦鸡出山》。
人音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六节:鼓乐铿锵 【课件】
1、请同学们仔细听辨, 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2、和前面两首有什么 不同?
上句:呆卜七卜 呆 下句:当卜七卜 当 上句:配 下句:当
原有的乐句 逐步紧缩, 直至最后形 成简洁的顶 端。就好像 一个螺蛳的 形状一样。
请同学们运用 “螺丝结顶” 的创作手法进 行创作。
螺丝结顶+对偶
上下两句在节奏上基本相同,而在 音色上不同。
这两种手法结合使用,使音乐形成 一种欢快愉悦的情绪。
“身”----为乐曲的主体部分, 有明确规整的节奏,表现晾晒核 桃的丰收情景。
4/4 x x x x x x │ x x x xx xx x x ║
“尾”----节奏逐渐松弛下 来,表现农民干完农活轻松 的场景。
大锣 头钹 二钹 马锣
流行地区 主要乐器
湖南土家族
马锣、大锣、头钹、二钹风格特征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锣鼓乐 清锣鼓
鼓 面
鼓边
鼓 锤
唐太宗李世民设立 了绛州鼓,并下令创作 《秦王破点兵》因此这 个绛州鼓就成为山西当 地的民间文化名扬天下, 发展到今天被誉为世界 三大打击乐之一。
1、表现手法有哪些?
2、乐曲的演奏形式有 什么变化?
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
“头”---带有引子的性质。节奏由 松到紧,渲染晾晒核桃的气氛。
流行地区 主要乐器 风格特征 代表曲目
广大农村
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于打击乐器
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
《童谣》
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 歌--《打花巴掌》。是儿童们 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
打花巴掌呔,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打花巴掌呔,二月二,老太太要吃白糖棍儿; 打花巴掌呔,三月三,老太太要上万寿山; 打花巴掌呔,四月四,老太太爱逛白塔寺; 打花巴掌呔,五月五,老头儿爱吃大白薯; 打花巴掌呔,六月六,土豆萝卜烧牛肉 打花巴掌呔,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初步掌握绛洲大鼓的打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滚核桃》,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等音乐要素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音乐的多元与大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鼓乐铿锵》是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以《滚核桃》打击乐为媒介。
引出我国几种民间器乐的风格与特点。
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代表性的民间器乐,本课侧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和风格特征等,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器乐的风格和演奏方法。
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滚核桃》的音乐风格,了解绛州大鼓的主要演奏技法;2.难点①学习和掌握鼓乐的基本节奏;②为加强学生对头、身、尾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完成老师所编排的音乐小品;③小组合作,完成四声部合奏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实际,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运用课件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鼓。
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欣赏一段鼓乐视频《鼓云龙腾》,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师: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肯定感受到了中国鼓,动人心魄的力量。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鼓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3. 通过鼓乐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各种鼓的种类和特点,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2. 难点:通过鼓乐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演奏中如何运用不同的鼓和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鼓,包括大鼓、小鼓、手鼓、爵士鼓等。
2. 准备镲、钹等乐器。
3. 准备音乐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活动。
5. 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课堂纪律,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 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出本课时的主题——鼓乐,并简单介绍鼓乐的相关知识。
(三)新课教学1. 欣赏各种鼓乐作品,让学生们感受鼓乐的魅力。
* 课堂活动:学生们尝试通过乐器模拟鼓的音效,加深对鼓的印象。
*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深入了解鼓的种类和特点,包括:* 堂鼓* 架子鼓* 手鼓等3. 教授鼓的演奏技巧,包括:* 如何击鼓* 如何调整力度和速度以产生不同的音效4. 实践演奏:学生分组,分别演奏不同的鼓乐作品,教师指导。
5. 课堂互动:学生们提问,讨论有关鼓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鼓乐的魅力及其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师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有关鼓的知识和技能。
(五)布置作业1.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收集更多有关鼓的资料。
2. 鼓励学生尝试在家中演奏鼓乐作品,与家人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鼓乐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掌握不同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把握。
第六节_鼓乐铿锵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目标1、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
3、在讨论、体验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参与能力。
通过互相观摩、表演、评价,提高学生的对鼓乐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2、打溜子、鼓吹乐、吹歌方面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1、《锦鸡出山》、《童谣》理解作品的生活内容。
2、对部分锣鼓经、节奏谱准确认识。
3、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鼓乐铿锵》课件等。
教学过程了解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阳和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土家族的民族称谓始于十至十三世纪,民族语言称作“毕兹卡”而汉语叫作“土家”,其含义都为“本地人”。
土家族的族源,众说不一。
有“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后,土家族为巴人后裔”说;也有“认为是八、九世纪左右,来自贵州的某部乌蛮的后裔”说;还有“认为是湘西土著与巴人、汉人融合”说。
但从土家族在丧葬、祈雨、以虎为图腾等习俗和围篝火歌舞的方式来看,土家族与羌族和与羌族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彝族,都有着若干共同之处。
由此可见,土家族与古羌部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宗教信仰方面,也以信奉道教、佛教为主,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
导入1、欣赏《鸭子拌嘴》(片段)导言:师:同学们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乐器?师:(鼓、锣等)在我们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中它们应该属于哪一类?(打击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下由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用心去体味它们的铿锵神韵!2、出示课题:《鼓乐铿锵》一、《锦鸡出山》1、聆听乐曲,说说有哪些乐器?(溜子鼓、头钹、二钹、马锣)2、教师点评。
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
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第六节--鼓乐铿锵PPT课件
•11
•3
•4
鼓乐
•5
《滚核桃》山西绛州民间乐曲
秋收时节,过去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 民摘回核桃,习惯置于下坡(即瓦房顶)晾 晒,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波滚下, 坠地有声,乒乓作响。乐曲模拟下坡滚核桃 的声响,表达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6
节奏练习
0× ×∣ 0× ×∣ 0× 0××∣ 0×× × ‖
•7
吹歌
吹歌,又名“响器 班”,是一种以吹管乐 器为主的器乐演奏形式。 乐器多以唢呐为主。演 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 格调清新刚健,富有浓 郁的地方色彩。在本地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 喜庆丰收都要请吹歌班 子助兴。
•8
《打花巴掌》 北京民间乐曲
《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 —《打花巴掌》。这是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反 复吟唱的歌曲。由于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 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很受儿童们的欢迎。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 歌的演唱形式。通常,由一人领诵、众人齐唱, 歌词可循环重复地不断演唱,偶尔也会有人即 兴创编歌词。
•9
《童谣》 北京民间乐曲
《童谣》是一首“吹歌”。这种乐队由管子(兼口 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 组成。其中,口噙子(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 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 常简洁,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及不断重复变化的手 法表现音乐内容。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 充满童趣和诙谐的色彩。
•2
《锦鸡出山》 湖南民间乐曲
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 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情绪上乐观开朗向 上积极明朗.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 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 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 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 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 “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 “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 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 生活形象内容。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6节 鼓乐铿锵 课件(共17张PPT)
2/4 X X Ι X X Ι X X Ι X X ΙΙ 2/4 0X X Ι 0X X Ι 0X X Ι XX X ΙΙ 2/4 XXX XX Ι XXX XX Ι XXXX XX Ι XX X ΙΙ 2/4 XX XX XX XX XX...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 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 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 成的打溜子乐队。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 《鼓乐铿锵》
人民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 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 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 膜。鼓可以用手或鼓 棒敲击出声。
中国鼓种类
《滚核桃》山西绛州鼓乐
1. 欣赏《滚核桃》片段,通过鼓乐的演奏,音乐描写了 怎样的场面? 2.聆听乐曲的演奏形式有什么变化?轮奏?齐奏?你听出 了几种击打方法? 3.它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结队出山》
稍快
2/4 X X Ι XX X Ι XX XXX Ι XXXX XΙΙ
《溪涧戏游》
欢快的 2/4 X X Ι XX X Ι X X Ι XX X Ι 1/4 X Ι 2/4 XX XXX Ι XXXX XXX ΙΙ
《众御顽敌》
由慢渐快 XX XX XX XX XX ...
《荣归》
中速 2/4 XX X Ι XXXX X ΙΙ
本课小结
课后拓展
1.了解更多的中国民间音乐知识。 2.与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基本的节奏练习,编一小 段节奏组合。 3.预习课本第七节《丝竹相和》的相关内容。
谢谢观赏
《锦鸡出山》是一 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 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 乐“打溜子”改编的 乐曲。乐曲以锦鸡为 描写对象,通过几种 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 及多变的演奏技法, 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 各种生活动态,并借 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 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第六节鼓乐铿锵》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中国鼓乐文化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基本的鼓乐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和表演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与探究学生需预习《鼓乐铿锵》相关内容,包括中国鼓乐的历史、种类及不同鼓的演奏技巧。
可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或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探究学习。
2. 基础练习学生需在家中准备练习,选择一种鼓(如堂鼓、排鼓等)进行基础练习,包括击打位置、力度控制、节奏感等。
记录下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
3. 创作与编排学生以小组形式(每组3-5人)进行鼓乐合奏曲目的创作与编排。
小组成员需共同商讨曲目、分配演奏部分,并尝试加入创意元素,如节奏变化、音色对比等。
4. 录制与提交每组学生需使用手机或录音设备,将合奏过程进行录制。
录制过程中应确保音频清晰、画面稳定。
录制的视频需在课程开始前提交至教师邮箱或指定平台。
三、作业要求预习与探究要求:- 学生需提交一份简短的预习报告,包括对鼓乐文化的基本认识和自己的见解。
- 报告应条理清晰,内容充实,体现学生对鼓乐文化的理解。
基础练习要求:- 学生需在练习过程中注重细节,注意击打技巧和节奏感的培养。
- 记录下练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在课堂上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创作与编排要求:- 小组内成员需充分交流,共同商定曲目和演奏部分。
- 鼓励创新,尝试在合奏中加入特色元素,展现团队风采。
- 合奏过程中需注意音准、节奏和团队配合。
录制与提交要求:- 录制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
- 学生需确保视频画面稳定,音画同步。
- 视频中应能清晰展示每位学生的演奏部分和整体合作效果。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的预习报告、基础练习成果、创作与编排的创意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作品质量等因素。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6节鼓乐铿锵课件
15
打溜子
又叫“打路牌子”,是流行在湖南西 部、湖北恩施一带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 演奏形式。这种乐曲常用四件乐器:溜子 锣、马锣、头钹、二钹。乐曲内容多描绘 动物形象及表现劳动的生活场景。
《锦鸡出山》多用于丰收、节日、喜 庆活动,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16
清锣鼓 纯打击乐合奏。
鼓吹乐 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为主的一种民间
音乐,它常以合奏形式出现,有时辅之以其 他乐器(如弦乐器)。
17
课后作业:
•搜集一些本县关于打击 乐有特色的乐曲或乐器, 下节课分享。
18
19
尾:“散板”,快起渐慢,节奏逐渐松弛下来。
表现人们休息下来后那种悠闲舒适的生
活景象。
3
演奏技法:
敲击鼓梆、敲击鼓面、闷击鼓面、 双手交叉敲击鼓梆、交替敲击鼓 槌和鼓梆、单手滚奏、闷击向前 推奏、闷击向后推奏等。
4
锦鸡出山
思考:用了什么乐器? :溜子锣、马锣、头钹、二钹
山间春色:表现山青水秀、春暖花 开、美丽怡人的春天景色。
1
滚核桃
思考:分为几个部分?在鼓的哪些部 位发音?用了什么演奏技法? 头、身、尾三个部分
鼓面、鼓梆、鼓槌
2
头:为“散板”,带有引子的性质。
节奏慢起渐快,演奏时先用合奏,而后
由鼓手轮流敲击鼓梆,渲染出一种晒核桃的 生活情景。
身:节奏明确,。
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
情景和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情绪热烈欢 快。
5
6
7
8
9
10
结队出山
揭示锦鸡由少而多,由静 而动的结队出山景象。
11
第3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ppt课件
曲目 气势 节奏 乐器 性格
击缶 而歌
磅礴、雄 浑 简明、但 不单一 一种鼓
中正平和、 中庸之道
非洲 鼓乐
狂野、激 烈
复杂多变、 多种鼓组 多切分 合
奔放、富 有野性
欣赏:《童谣》
流传在北京的一首儿歌 , 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 的日常生活 。 演奏乐器:管子(口噙 子)、唢呐、二胡、扬琴、 中阮等和一些打击乐器。
表现了哪几种生活动态? “山间春色”、“结对出山”、“溪涧戏 游”、“纵御顽敌”、“荣归”。
聆听另一首乐曲《打击乐小合奏《鸭子 拌嘴》.flv》思考其中的生活动态!
欣赏:《滚核桃_香港演出.flv》
山西绛州鼓乐:由十面各种 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演奏. 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 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 后铺开核桃晒、核桃滚散开 来、滚落地上等情景,借以 抒发丰收时的欢快喜悦心情。
请学生们读歌词边拍 手,看谁最快!分组 比赛
音自 这 活 表观 乐己 些 中 演看 ,的 音 的 《 热思 响 音 现 》 爱绪 的 响 代 影 生, 魅 素 打 片 活更 力 材 击 , 。加 , , 乐 思 热放感 水 考 爱飞悟 鼓 生
.f4v
•
鼓乐铿锵
欣赏:《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flv》
根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 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乐器:溜子锣、钹、马锣。
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 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锦鸡的各 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 乐观情趣。
第3单元,第六节:《鼓乐 铿锵》
鼓舞弦动
—— 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 主讲教师:周友军
高一年级第三单元_第六节_鼓乐铿锵教案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案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以《锦鸡出山》与《滚核桃》两首打击乐为媒介,引出我国几种民间器乐的风格与特点。
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代表性的民间器乐,本课侧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和风格特征等,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器乐的风格和演奏方法。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40分钟)教学辅助教具:电脑多媒体、自制多媒体课件、小军鼓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民间器乐作品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能初步了解我国打击乐的风格和特点。
2、掌握“打溜子”的知识点。
3、通过教师引导,能学会简单的鼓点节奏。
4、通过互动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掌握和喜欢我国打击乐的知识和魅力。
教学内容:1、鉴赏《锦鸡出山》,掌握“打溜子”的知识点和基本节奏点。
2、鉴赏《滚核桃》,了解我国“鼓”的知识。
3、通过引导,学会简单的打击乐敲奏。
4、拓展与探究我国鼓的种类及作用。
教学重点:1、鉴赏《锦鸡出山》、《滚核桃》,掌握“打溜子”的概念。
2、通过互动活动,学习和掌握鼓乐基本节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对我国打击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打击乐的基本节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讲解我国民族民间器乐的形式与种类,引出课题二、新课讲授:1、《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
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1)介绍《锦鸡出山》,引出知识点“打溜子”和其基本节奏型。
(2)视听《锦鸡出山》片段,分析艺术家是用何种形式来演绎锦鸡的音乐形象。
第六节 鼓乐铿锵说课稿
第六节鼓乐铿锵说课稿一、说教材与目标: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
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学习民间乐曲《锦鸡出山》、《滚核桃》和《童谣》,学习掌握“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等基础知识,体会乐曲表现的“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技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对比总结以及学生的实践、探究等方式方法,掌握“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的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童谣》、《锦鸡出山》、《滚核桃》三首民间乐曲。
教学难点: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说学情与教法:高一六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但因为平时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实践稍有欠缺,乐理基础还有缺欠。
所以,我选用的教法是引导、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流程与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视频,《老虎磨牙》,进行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分段聆听《锦鸡出山》。
先是介绍乐曲内容,然后分段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是怎样的,学生模仿节奏和表演乐曲所表现的情景。
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当中来。
③完整欣赏《滚核桃》,感受乐曲的头、身、尾三部分的不同技法,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情景画面及喜悦心情。
之后是合作实践,学生模仿鼓的各种演奏方法,以增加学生兴趣。
④欣赏的是北京民间乐曲《童谣》,学生朗诵口噙子数板,然后学生学唱音乐主题,欣赏乐曲让学生判断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诙谐)然后介绍吹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定情境、创设表现的空间,在实践中获得对鼓的感受和体验。
运用丰富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增强学生对鼓乐的创作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生的互评、自评、他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出示课题:《鼓乐铿锵》
从创设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中国鼓动人心魄的震撼。引发学生对鼓乐的兴趣。
识鼓
1.看
鼓:师: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鼓的一种,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问题。
问题1:中国鼓的制作材料有哪些?
问题2:中国鼓都有哪些种类?
生:中国鼓是用木头、钉子、皮革制作而成。
师:除了以上材料,古代人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中国鼓呢?对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先民,什么材料是他们最容易获得的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滚核桃》的表演,激活学生先前的经验,通过欣赏,主动探究、寻找鼓的演奏方法和击打部位,调动学生用多种方法敲击大鼓,初步感受大鼓的节奏魅力。为下一环节进行铺垫。
玩鼓
1.赏鼓:
师:在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中,鼓是最擅长表现节奏的。请欣赏《双鼓绝唱——牛虎斗》片段,体会鼓是怎么把节奏和人的心理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的。
生:讨论后作出回答(石头)
师:古代人把制作乐器的材料,共归纳了八种,称之为“八音”。除了金、石、土、革、木外,还有丝、竹、匏。(展示图片)学生回答问题2:腰鼓、大鼓、小鼓等。
师:中国鼓的种类是极其繁多的。从制作材料上可分为土鼓、木鼓、铜鼓等;从鼓的形状上有大鼓、小鼓、手鼓、花盆鼓等;从鼓的功用上还可分为节气鼓、钟楼鼓等等。
鉴赏课结束了,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能够对鼓乐有一个新的认识。对鼓乐的感受和探究仍在继续。让学生带着对鼓乐的情感和向往走出课堂。
师:(提炼节奏)慢节奏——威严
快节奏——紧张
生:合作探究、归纳情感
2.玩
鼓:
师:我们已经对中国鼓的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两个情境进行中国鼓的即兴创作。(给出情境,并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情境1:
一场战斗
情境2:
一个节日
生:根据给出情境分组探究、创编。
3.表演:
生:各组同学分别表演本组的鼓乐创作,并讲述每个场景的设计构思。
第六节鼓乐铿锵
教学目标
1.观察中国鼓的外观,认识中国鼓的制作材料及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鼓及鼓文化的兴趣。
2.通过观察、探究、创作、评价等实践活动,完成对鼓乐的鉴赏。
3.在讨论、体验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参与能力。通过互相观摩、表演、评价,提高学生的对鼓乐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欣赏红罂粟女子打击乐团表演《中国龙》
导言: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一定感受中国鼓,动人心魄的力量。它或者气势磅礴,或者激亢振奋,或者雄浑壮阔,或者清脆亮丽……这铿锵有力的中国鼓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溶进了现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文化,离不开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鼓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讨中国鼓的文化积淀,用心去体味它感天动地的铿锵神韵!
材料上有土鼓
启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主动探究、了解中国鼓的制作材料和种类。并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课后拓展探究。
鼓的种类问题,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拓展性的作业,课下自己搜集资料进行探究。
2.学鼓:
师: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我们已经对中国鼓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有很多同学在思考中国鼓的演奏方法了。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山西绛鼓《滚核桃》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寻找中国鼓的演奏方法和部位。
生:欣赏之后,学生参与、体验鼓的奏法并演示自己寻找到的答案。包括敲击鼓梆、敲击鼓面、闷击鼓面、交替敲击鼓棰等。
师:中国鼓的演奏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找到了中国鼓的一些演奏方法和部位,表演也是很精彩的。
师:山西绛鼓以花敲干打而著称,演奏技巧多样而繁杂。可以代表中国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部位。就大鼓而言有敲击鼓梆、敲击鼓面、闷击鼓面、单手滚奏、双手交叉敲击鼓梆、交替敲击鼓棰、闷击向前(向后)推奏。
课堂小结
师:中国鼓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中国鼓的历史久远,那铿锵的鼓乐声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中国的鼓乐给了我们力量,是我们精神上的支柱。它的演奏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正像我们同学表演的鼓乐一样,使人难忘。希望这节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中国鼓的认识,更是关注中国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开始。
4.评价:自评、互评、他评。
师:其实中国鼓最早的时候并不是作为乐器而存在的。是由于远古先民自身的脆弱和对自然界的困惑而产生的一种工具。特别是看到天上打雷就会下雨,万物就会生长,于是对自然产生了不解,进而崇拜,模仿雷声创造了中国鼓。作为神器和礼器而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祭祀等活动。到了周代,鼓才被用作乐器,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战争、报警、报时、节庆等方方面面。它的演奏大多都是即兴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学生们的表演也充分验证和说明这一点,最后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