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科学蚕宝宝在长大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精品课件

蚕的大便开始变多并且颜色由黑变绿探索二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可画图记录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蚕长大了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怎样的?
长大一些蚕的幼虫又是怎样的?
探索一
观察蚕的生活
1.蚕有黑色变成白色 2.蚕的身体慢慢变大 3.4-5天蚕开始蜕皮 4.蚕的大便开始变多,并且颜色 由黑变绿
……
探索二
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可画图记录)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 了哪些变化?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 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腹
胸
头
扁圆形
三对胸足
四队腹足
尾足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需要进食和蜕皮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 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 在那里结茧。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 或不太懂的地方。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 高质量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 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 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 分感谢!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长大了 》优质教学课件

蚕长大了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怎样的?
长大一些蚕的幼虫又是怎样的?
探索一
观察蚕的生活
1.蚕有黑色变成白色 2.蚕的身体慢慢变大 3.4-5天蚕开始蜕皮 4.蚕的大便开始变多,并且颜色 由黑变绿
……
探索二
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可画图记录)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 了哪些变化?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 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腹
胸
头
扁圆形
三对胸足
四队腹足
尾足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需要进食和蜕皮等
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 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 在那里结茧。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名言分享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平均数, 而机遇对勤奋者来说是一个众数。
下课了!
•你的收获感有多大,我的满足感就有多强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3《蚕长大了》 教科版(2017)(共16张PPT)

9
4
3
10
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
眠 4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 1.
2.
3.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3.蚕长大了
一、聚焦
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
二、探索 1.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
怎么知道 蚕还活着 呢?
蚕在干什么?
这次看到的 和上一次看 到的有什么 不一样?
不要用手触摸蚕,因 为它们非常柔弱。
如果蚕不吃也不动,不用 太担心它会不会生病,它 可能是在准备蜕皮。
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皮时,从 头部开始。
4.了解蚕龄 蚕宝宝在幼虫阶段共要蜕皮四次,每次蜕皮一次就算增加一岁。
三、研讨 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刚孵化出的样子
很小,很黑,像蚂蚁一样,身体 很柔弱
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 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 多细毛,变得光滑等
蚕是怎样吃东 西的?
蚕是怎样感知 周围环境的?
二、探索 2.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蚕用咀嚼式口 器吃桑叶。
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 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 3部分。 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 下方具咀嚼式口器。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节有一对胸足。 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有4对腹足,身 体的第13节有1对尾足。
腹
胸头
认识胸足、腹足、尾足和气门
三年级下册科学2、3蚕长大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学校
厚川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观察蚕蚕宝宝长大了的身体。
实验器材
放大镜,直尺,天平,透明塑料片,自己养的蚕。
实验过程
1.用直尺量蚕的身体长度,用天平称重量。
2.仔细观察奋的身体,看看头部、胸部、腹部、足各是什么样的?3把蚕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观察蚕足的形态和爬行特点。
4.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可能是什么?(气门)
观察到的现象: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结论:蚕蛾是( )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刚产下的卵是( )色的,后来又变成了( )色。
实验目的
观察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实验器材
蚕蛾。
实验过程
1.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2.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3.观察蚕蛾的行为,看看蚕蛾在干什么?
4.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
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5.观察蚕是怎样吃桑叶的?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足。捉蚕时,尽量小心轻拿,别把蚕弄伤。
结论:蚕的身体分为( )、( )、( )和( ),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用来( )的。蚕的口器是( )式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长大了)新课件

测量水的温度
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 度相同,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 发生变化。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 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测量水的温度
再过10分钟,这些水的温度又会怎样变化?过一天呢? 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
(3)次数:蚕从蚁蚕到结茧前会蜕4次皮。
拓展提高
观察蚕的蜕皮
眠
(1)含义:蚕在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2)时长: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
熟蚕
幼虫发育到5龄末期,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排空消化道,呈透明 状,此时叫熟蚕,开始吐丝。
拓展提高
蚕到了5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5~8天),就逐渐老熟,停止进食,开始吐丝。 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一旦发现 蚕成熟了,就可以把它们放在架子或格子房上;如果没有架子或格子房,蚕也 会在盒子的角落里结茧。
温度
出的热水的温度
测量水的温度
水温的测量记录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
10℃ 42℃ 64℃ 88℃
各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吗? 这些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测量水的温度
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 记录下来。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自来水的温度
10℃ 10℃ 10℃ 10℃ 10℃ 10℃
温水的温度
42℃ 41℃ 39℃ 37℃ 37℃ 36℃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3.蚕长大了教案+反思

3.蚕长大了【教学目标】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4.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5.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3.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同学们饲养的蚕卵孵化出蚕宝宝了吗?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器材和观察方法。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四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观察过程。
一是怎样确定蚕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观察?二是蚕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
三是蚕用什么吃食物?2.观察中,围绕随堂学部分展开实验、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怎样记录蚕的样子和它的食物?(2)教师指导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记录结果。
(1)学生展示各自画好的蚕和它的食物。
(2)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改进图画。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1)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2)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
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可变化性。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
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1)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2)教师根据研讨情况总结。
三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精选20篇)

三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一天又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
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篇1我家的蚕宝宝长大了,现在它们长得又白又胖,每个大约有我的小指粗了,还比我的小指长呢。
本来我以为蚕宝宝头上长个黑点,现在才知道是蚕宝宝的嘴,它的嘴老是一拱一拱的,吃起桑叶来,嘴像个耙子。
两只黑睛睛长在头的两侧,它的头上还有皱皮,身上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个黑店。
蚕宝宝一共有十四只脚,它的头上有六只,身上有八只。
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很聪明,它把叶肉全吃光,把叶筋留着。
它吃过的桑叶就像一张张网。
蚕宝宝长大了,吃的桑叶也多了。
今天我看见蚕宝宝把桑叶全吃光了,就想给它们换几片新鲜的。
可是跑到放桑叶的地方一看,哎,一片桑叶也没有了。
我想:眼看蚕宝宝就要吐丝了,现在桑叶没了,难道就这样让它们饿死吗?多可怜呀!第二天一早,我又去看它们,只见三条蚕宝宝无精打采地趴在盒子下面,快要饿死了,我急得要命,催着爷爷赶忙跑到郊外的山坡上,摘些桑叶救急,总算保住了这三条命。
三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篇2蚕宝宝已经吐丝了!它们的身体变成透明的了。
蚕宝宝吐丝前先排出一粒绿色的粪便,然后再找一个角落,冒出半个身子,把头晃来晃去。
把头从这儿晃到那儿,就拉出一根丝,再把头从那儿晃到这儿,又拉出一根丝,就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一张没有规律的网就给它拉出来了。
接着,蚕宝宝跑到网里去,继续把头晃来晃去,又过了一段时间,网里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个茧的形状。
蚕宝宝把身子一折蹲在里面,不断地吐丝,样子很辛苦。
再过两个小时左右,茧子的形状越来越清晰了,可蚕宝宝越来越模糊了。
这说明丝吐得越多,茧子越厚,所以遮住了它的身体。
又过了两个多小时,茧子变成洁白的了,蚕宝宝的身体一点也看不见了,只看见一个晃动的黑点,这就是它的嘴巴,它还在吐丝呢!最后,连黑点也看不见了。
我拿起这个椭圆形的、洁白的茧子,轻轻地摇了摇,只听见“嚓落、嚓落”的声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长大了)教育教学课件

探索
探索
头 部
蚕幼虫共有13个体节,8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气 孔
探索
复眼 咀嚼式口器
蚕幼虫的头部呈扁 圆形,较小,位于 身体的最前方,两 侧分布着复眼,类 似于苍蝇的眼睛。 头部的下方有咀嚼 式口器。
探索
蚕幼虫的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 每一个体节有一对足,共3对 腹部有10个体节,5对足, 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其中,第3、4、5、6、10
头部 胸部
腹部 尾角
胸足 气门
腹足
尾足
蚕的身体的秘密 蚕的眼睛:
假眼
蚕的视力很差,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 清具体的东西。
蚕的身体的秘密
蚕宝宝真正的足——胸足 胸足有分节并逐渐向末端变细,腹足和尾 足都柔软无节,并非真正的足。
胸足
(3对)
尾足
(1对)
腹足
(4对)
蚕的身体的秘密 蚕的口器:
口
蚕的口器是咀嚼式,非常适合 咀嚼桑叶,在进食时3对胸足 会把持住桑叶协助进食。
蚕的身体的秘密 蚕的尾角:
蚕的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突起,叫尾角,尾角 的坚挺程度能反映蚕的健康状况。
蚕的呼吸的秘密
蚕身体两侧的小黑 点叫气门。
气门 (9对 )
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能帮助蚕进行呼吸。
蚕的运动的秘密
蚕是怎样爬行的?
蚕主要用腹足爬行,尾足也起了一定的协助 作用,爬行时中间身体拱起来,前面身体再 向前伸。
2.3 蚕长大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
聚焦
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 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刚出生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呢? 长大一些的幼虫又是什么样的呢?
探索
蚕在进食
探索
蚕在排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2.蚕宝宝在长大设计者范春媛(前柳)
教学目标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答题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能耐心、细致的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3.爱护蚕宝宝,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伤害蚕宝宝。
教学重点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教学用具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尺子、记录本、录像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教学
导入
二、探究活动1.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板书课题。
(一)活动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身体大小、颜色、食量等方面)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
(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辅助观察)
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
5.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
(二)活动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2.提问: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3.学生罗列问题。
4.教师指导学生探究。
以“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为例: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三、拓展应用
四、归纳总结(1)设计方案:把几种食物放在大容器的边上,再把蚕放在中间,看它到底喜欢哪种食物。
(2)学生实验、做好记录。
(三)活动观察蚕宝宝换“新衣”
1.观看录像,比较蚕宝宝“蜕皮”前、中、后的情形。
2.汇报观察结果。
并把结果记到日记上。
填好教材33页的记录图。
思考: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蚕一生要蜕几次皮?(课后观察自己小组养的蚕)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
书设计
二、2.蚕宝宝在长大
饲养与护理及变化。
还喜欢吃:莴苣叶、生菜叶、白菜叶
蚕蜕皮是因为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一生要蜕4次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