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心会,文本秘妙难与君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然心会,文本秘妙难与君说

——基于课例的开发谈语文的“内容”和“形式”

浙江省湖州市东风小学肖绍国

当下,文本细读的大旗在小语界被广泛扯起,细读功力的修炼成为小语人必须历经的重要法门,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读的功力有多深,决定了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走多远。这话虽有些绝对,但切己体味,似乎颇有些道理。但凡能打动学生和听课者的好课,执教者背后的文本细读都有着独到之处。那么,细读,到底读什么?按照西方“新批评”学派的观点,细读,包括分析语义、语气、语法、意象、比喻、象征、音步、格律、态度和情绪等因素,以辨认出“复义”、“张力”、“悖论”和“反讽”等特性,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有机结构和全部含义。只有这样细读,你才是“文字之三昧”的真正解人。韦勒克认为,“细读法”对文学批评必不可少,“因为任何知识分支能够和已经取得进展全靠认真细心地考察其对象,把它们置于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笔者以为,细读,说白了,读两个东西,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言语的形式)。内容是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形式是承载这些信息的方式。站在内容的角度上,形式即内容,站在形式的角度上,内容即形式,此二者水乳交融。没有内容,谈何形式?内容是形式的家;没有形式,谈何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外显。就一篇文本来讲,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此二者承载着文本言说的方式。

细读文本,第一步,要迅速捕捉文字传送的基本信息,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文章讲了什么,一般人一看就懂。譬如,读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轻轻地咀嚼文字,一幅幅画面在我们眼前立了起来:“秃瓢”上袅袅的白烟,傻傻地学骆驼咀嚼,轻轻地谈驼铃的用处,愣愣地看垂得老长老长的驼绒,连连地问妈妈骆驼的行踪……似乎英子的童年跟骆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细读的第一步,细读者要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四幅画面,然后将四幅画在脑中联结成一片,于是,老北京城下特有的孩童的童年生活渐次映入我们的眼帘,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这是第一层面上的细读,

读出文本讲了什么。

有了第一层面上对《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捕捉之后,细读进入第二步,去发觉内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譬如:

——对课题的细读:这篇文章的题目非常抢眼,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之间加上两个小圆点,这样表达的用意在哪里?表面上看,很明显,文章应该写三个板块:冬阳、童年、骆驼队。但细读课文,你会发现:林海音把大量的文字用来描写骆驼,单“骆驼”一词,共出现19次,还有用“它们”代替“骆驼”的有8次,加在一起共27次。可见,骆驼是文章的“主线”又是“主象”。《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林海音为什么要选择骆驼来写?留在她童年记忆中的肯定不止骆驼,譬如还有老北京的冰糖葫芦、北海的白塔、香山的红叶等,但她为什么只写骆驼?说明在林海音看来,骆驼是最能反映她童年的“意象”。骆驼为什么能承载林海音对童年的所有情感呢?必须思考。这题目中间的两个小圆点是林海音随便点的吗?还是别有用意?“冬阳”和“骆驼队”为什么要包围着“童年”?这样细读后我感受到,骆驼队是流动的,暗示着在季节交替中童年一去不返。我觉得林海音选骆驼来写,选得很高明。《城南旧事》一书,落在“旧”中,在老北京,骆驼队是很典型的东西。正是骆驼的安静、缓慢、沉默,跟《城南旧事》故事的文笔高度融合,这其实就是林海音处事的状态,折射出的是她的个性和生命的特质。别人看不到骆驼的安静,林海音偏偏看到的是安静、从容,这是她本人生命哲学的投射。

——对驼铃声的细读:再次细读全文,有一处描写在我耳边回荡,那就是“铛、铛、铛”的驼铃声,一共出现了三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这驼铃声我似曾熟悉,因为我听过许多关于驼铃声的歌曲,譬如:“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小轩《梦驼铃》)再如:“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王立平《驼铃》)又如:“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杨海潮《月牙泉》)难道这“驼铃声”仅仅是一种巧合?它会不会是如古诗词中的“意象”呢?你想啊,在

茫茫的大漠中,没有妻儿陪伴,没有好友问候,没有鸟语花香,没有清泉绿野……有的只是大漠的茫茫,孤星弦月。就在这样的白天和黑夜,驼铃声正好带去了人们对故园、对亲人的温暖的怀想。曾几何时,那温暖的驼铃声,在远离故园时响起;在别离亲友时响起;在我们长大时对童年的怀想时响起……于是,我相信,“驼铃声”已经化为某种“意象”,闻驼铃声,必怀想童年,必想念故园,必思念亲友。

……

显而易见,这第二步对文本的细读,非常之关键,非常之细致,非常之艰巨,因为它聚焦的是文本内部细微的生发点,教师要对文本任何一处的细微点保持高度的敏感,倾听它们发出的细微的声响。文学的生命在于它的细节,文学的成就也在于它的细节,细节是灵魂,没有灵魂,“神居何所”。《冬阳•童年•骆驼队》文质兼美,用情含蓄,不温不火,不断地反刍,“骆驼式”地吸收,反复咀嚼,令人口齿留香。经过这样的细读,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呈现出来,细读逐渐向第三层次进发。

千万不要以为,经过第二步细致、艰巨的工作,读出了文本的弦外之音,读出了文本的言外之意,细读便到位了,其实还远远不够。细读的最高层次应该是读出形式,读出言语的形式,这是埋得最深的东西,对绝大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所以: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宗白华说:文学是如何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而完成,接着如何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是“常人”所注意,也不是“常人”所了解的。

文本在向我们传递着什么,按照英美“新批评”学派的观点,文本的结构,语调的态度潜藏在字里行间,从写的角度,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同样表达意义,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来,一般人看不到。“新批评”是作为一种分析文学作品的技巧确立其地位的,它是一种修辞形式的批评。它的最大优点在于承认文本的“语言”和“形式”是文本意义的基础,由此确立了对所有用非文学来解释文学的“背景”批评的抵制立场。从言语形式上去细读文本,是最新、最难的视角。其实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