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名解-历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性体重下降:摄入不足+水分、胎粪排出,3-4d最低点,出生体重的7-8%,7-10d恢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多动症:男孩多见;表现为持续注意困难、不恰当/过分活动、难以控制冲动(三大核心症状),尚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学业成绩较差、自尊心差

DIRs 膳食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摄入量(UI)

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 水平时可满足群体中50%个体的需要量;对个体可以满足自身50%的需要,缺乏的可能性为50%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 nutrient intake, 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

是指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可能高于RNI,但不如RNI 精确;主要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RNI 时使用(以替代RN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pper intake level, UL)

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当摄入量超过UL 而进一步增加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 是指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 3 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下降、渐进性消瘦/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常伴全身脏器不同程度功能低下、新陈代谢失常

体重低下(underweight):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 以下(2SD~3SD 为中度,<3SD 为重度);主要反映慢性、急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stunting):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 以下(2SD~3SD 为中度,<3SD 为重度);主要反映慢性营养不良

消瘦(wasting):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长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 以下(2SD~3SD 为中度,<3SD 为重度);主要反映急性营养不良

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Pickwickian syndrome):严重时由于脂肪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引起肺通气不足,产生呼吸浅快、发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

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引起出生后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也称为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 ,通常于出生后24~48h 病情最重,72h 后明显好转;能存活72h 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病情逐渐恢复(但也有因并发肺部感染或PDA 而再度加重),常合并动脉导管开放,X线为最佳的确诊手段。CPAP:

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

是由于胎儿在宫内/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所致,以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出生后出现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过期产儿,多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史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是指在生后28d 或更长时间内仍依赖吸氧/机械通气,胸片示肺部出现囊样阴影伴肺功能异常;属于慢性肺部疾病(CLD)中的一种(经典型与新型),早产与低出生体重是主要的病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N)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发绀)等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是指围生期窒息引起部分/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暂停所致胎儿/新生儿脑损伤,可有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上脑病症状

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室间隔缺损病人由于左向右分流,肺小动脉痉挛,产生动力性肺动脉高压,以后渐渐引起继发性肺小动脉内膜增厚及硬化,形成阻力型肺动脉高压。此时,左向右分流显著减少,继而出现双向分流,甚至反向分流,临床上出现发绀,成为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晚期也可出现,但各有特点。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蹲踞:见于法洛四联症患儿,蹲踞时,下肢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可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压力增大,体循环阻力增大,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缓解

杵状指:缺氧6个月以上,指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增生肥大,出现杵状指,呈棒槌样,逐渐加重

缺氧发作(Anoxic spell):法洛四联症患儿由于右心室漏斗部狭窄,导致肺动脉梗阻突然加重甚至完全梗阻,临床上发生发绀加重,严重者发生昏厥、抽搐,心愿性休克。会发生猝死。抢救:至患儿于胸膝位,吸氧,严重者皮下静脉注射吗啡或普萘洛尔,可缓解或解除缺氧发作。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先天性心脏病,心室与大动脉的连接顺序不一致,及主动脉连接于右心室,肺动脉连接于左心室,体循环、肺循环独立平行

差异性发绀(differential cyanosis):当动脉导管未闭,发生严重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压力大于主动脉,肺动脉血液通过动脉导管流至降主动脉,患儿出现头面部,右上肢无青紫,下肢有发绀的现象。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肾单位

GFR

急性肾小球肾炎

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求,恢复到婴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儿童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