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

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CD和UC。IBD呈慢性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机会性感染是指对健康人体致病能力有限或无致病能力的

微生物,当疾病(如艾滋病)或治疗因素诱发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则可致病而引发感染。IBD患者是机会性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组织专家讨论制订本共

识意见。

本次共识意见分为IBD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病毒性肝炎、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疫苗等方面内容,共33个指标,本文仅对IBD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细菌感染部分的共识意见进行分别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消化杂志》2017年第4期杂志。IBD合并CMV感染1IBD患者CMV 血清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者,UC合并CMV结肠炎者多于CD。注释:CMV感染的流行病学与社会经济学背景等因素相关。文献报道IBD患者CMV血清IgG阳性率较高。例如Yi等报道我国武汉地区UC患者CMV血清IgG阳性率为73%,CD患者为89%,而健康人群仅为50.69%。IBD

患者感染CMV的疾病形式表现不一,其中CD患者很少合并CMV疾病,文献报道比例2重度UC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者建议临床除外CMV活动性感染。注释:多数文献指出,重度UC和(或)糖皮质激素抵抗的UC患者的CMV活动性感染率增高。据国外报道,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度UC患者中CMV结肠炎比例为20%~40%,行急诊结肠切除的UC患者中为27%。我国资料显示,重度UC接受外科手术患者中CMV活动性感染比例为46.2%,难治性UC患者中为36.7%。3CMV IgM抗体阳性和(或)CMV pp65抗原血症(每150 000

个白细胞中CMV阳性细胞数≥1)和(或)血浆CMV D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检测阳性,提示CMV活动性感染。注释:针对CMV活动性感染的检测手段很多,各检测手段均有其优点和不足,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增加其检出率。①CMV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IgM和IgG,血清IgM抗体多在感染2~4周后才相继出现,其早期诊断价值有限。②CMV pp65抗原检测:诊断敏感度为60%~100%,特异度为83%~100%。缺点是不能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性感染,且检测结果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影响。③病毒培养:特异度高(89%~100%)但敏感度较低(45%~78%),临床应用较少。

④血浆和粪便CMV DNA qPCR检测:血浆CMV DNA qPCR 诊断活动性感染的敏感度为65%~100%,特异度为40%~

92%。粪便CMV DNA qPCR检测方法敏感度较好,但对样本要求高,需要新鲜液状粪便标本。4CMV结肠炎的诊断金标准是结肠黏膜组织HE染色阳性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IHC)阳性,和(或)结肠黏膜组织CMV DNA qPCR阳性。注释:①结肠黏膜组织HE染色的敏感度低,为10%~87%,早期诊断价值有限,但其特异度高达92%~100%。若观察到巨细胞、核内包涵体、核周晕圈,类似'猫头鹰眼'改变,可诊断CMV结肠炎。②结肠黏膜IHC染色的敏感度高(78%~93%),是诊断CMV结肠炎的金标准。

③结肠黏膜组织qPCR检测CMV DNA的敏感度为92.0%~

96.7%,特异度为93.0%~98.7%。见图1。

图1 结肠黏膜组织高倍视野组织病理图A箭头所指为核内包涵体苏木精-伊红染色B箭头所指为染色阳性细

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若外周血CMV DNA qPCR检测阳性>1 200拷贝/mL者可考虑行抗病毒治疗。注释:有报道应用ROC曲线方法判断,将CMV DNA qPCR检测的临界值设置在1 150拷贝/mL,其对CMV结肠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44.4%和

78.9%。6结肠镜检查发现特殊内镜表现可提示CMV结肠炎,应常规行活组织检查并进行鉴别诊断。注释:文献报道广泛黏膜脱失、深凿样溃疡、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不规则溃疡等可能是CMV结肠炎内镜特征表现。Suzuki等发现纵

行溃疡对于预测CMV结肠炎的敏感度达100%,特异度达95%。有研究显示,UC合并CMV结肠炎患者黏膜可表现为深凿样溃疡、不规则溃疡和鹅卵石样改变。文献报道CMV 包涵体多在炎性反应和溃疡部位存在,其中生长旺盛的细胞如溃疡周边肉芽组织或溃疡深部,更易发现CMV感染,因此行内镜活组织检查时在上述部位取材有利于提高检出阳性率。7发生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度UC患者若合并CMV结肠炎,建议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是否停药需权衡利弊,可酌情减停。注释:有证据表明对于难治性UC,CMV感染作为隐蔽因素可加重病情,而抗病毒治疗后临床缓解率达67%~100%,病死率可由71%下降至14.5%~17.6%。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uropean Crohn and Colitis Organization,ECCO)共识意见推荐,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度UC患者合并CMV结肠炎时,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时建议停用免疫抑制剂。然而有研究提示,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会加重UC病情。故是否停药或酌情减停应个体化评估后决定。

8IBD合并CMV结肠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程建议为3~6周。注释:治疗的主要药物是更昔洛韦(ganciclovir)和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其中更昔洛韦用法为5 mg/kg (2次/d)静脉滴注,疗程一般不少于3周。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好,吸收后经磷

酸化变为三磷酸更昔洛韦,其疗效和更昔洛韦相当,常规剂量为900 mg (2次/d),可作为口服维持治疗。膦甲酸钠的疗效与更昔洛韦相当,用法为180 mg·kg-1·d-1静脉滴注,分2~3次给药,疗程一般不少于3周。IBD合并EBV感染1IBD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出现活动性EBV感染,建议权衡利弊,争取停用免疫抑制剂。注释:多项研究表明IBD患者有发生淋巴瘤的风险,尤其是接受巯基嘌呤治疗的患者,研究显示部分可能与EBV感染相关。当使用免疫抑制剂的IBD患者出现疑似EBV感染,须密切监测血常规、外周血涂片、肝功能和EBV血清学指标。EBV DNA虽然缺乏明确的标准值,且特异性不高,但若EBV血清学原本阴性的患者出现EBV DNA升高,即提示有发生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危险。首要治疗是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停用免疫抑制剂后,EBV相关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通常可自发缓解。2IBD患者出现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应与血液科医师共同诊治。注释:IBD患者出现活动性EBV感染时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疗效欠佳,而出现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时,抗病毒治疗无效。首要的治疗是减少或者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EBV相关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自发缓解。如果停用免疫抑制剂后疾病未缓解或加重,对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者可以考虑使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另外,EBV感染要高度警惕发生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