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脑室引流的护理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的护理注意事项脑室引流是指通过对脑室内的液体进行引流,以减轻脑室内压力、稳定脑血流,并防止脑积水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进行脑室引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目的。
同时,还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术前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
术中护理要点。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术中还要保持患者的体位合理,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以防止脑组织受到损伤。
同时,还要注意手术器械的消毒和使用,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后护理是脑室引流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士还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防止液体积聚。
同时,还要对引流液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颜色、量和性质等,及时报告医生。
此外,护士还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管理,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除了上述护理要点,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首先是感染。
护士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并观察引流液是否有脓性或异味,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
其次是导管堵塞。
护士要定期冲洗引流管,保持通畅,并及时更换引流管,以防止堵塞。
再次是出血。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和引流液的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交流。
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问题,并及时解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心。
护士还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观察结果,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脑室引流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
护士在进行脑室引流时,要注意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同时,还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心。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附考核评分标准)
技术四十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一)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了解患者意识、瞳孔、病情、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
2.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有无波动,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4.询问患者有无头痛等主观感受。
(三)操作要点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2.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3.保持引流管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引流装置受压、打折、扭曲。
4.脑室引流瓶入口处应高于外耳道10-15cm。
5.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要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6.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7.记录24h引流量。
8.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9.保持引流通畅,穿刺部位干燥,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10.保证患者体位舒适。
(四)患者指导1.告知患者及家属置脑室引流管的意义。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安全防范措施,如: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的位置,保持伤口敷料整洁,不可抓挠伤口。
(五)注意事项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小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2.引流早期(1-2小时)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阻塞。
4.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闭、妥善固定。
5.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时,应当适当约束。
6.患者发生引流不畅时,告知医师。
(40)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脑室引流的护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
脑室引流是通过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侧脑室,使脑脊液经过引流管流出脑室,以降低颅内压的有效治疗方法。
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护理措施
1、引流管应妥善固定,翻身或搬动时应防止脱出,烦躁患者或儿童更应严防导管脱出.
2、更换敷料及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阻塞引流管。
如引流管不通,可轻轻向外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轻轻抽吸.
4、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使脑脊液缓慢外流。
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
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术后早期应将引流袋适当挂高,减低流速。
搬动患者时应暂时关闭引流管。
5、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观察其性状。
颜色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颅内感染患者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发现脑脊液颜色呈鲜红色,患者有意识障碍应及时通知医师。
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管放置时间一般3—-5天,拔管前应加管观察数小时,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可拔管。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定义:将脑脊液引流出体外的引流管脑室引流管。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时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的紧急处理方法。
护理一.置管前准备1.剃眉或剃发,反复清洗局部。
2.取平卧位,使患者保持安静。
3.对意识清醒病人做好术前健康教育,以取得配合。
4.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颖以约束带或药物镇静,防止置管时发生意外。
二.保持引流装置密闭无菌。
1.在严格条件下行脑室引流术。
2.橡皮管和玻璃管衔接紧密,并用消毒纱布包裹。
3.不能在引流管上任意穿刺。
4.每天更换脑室引流管或引流瓶,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严禁提拎,以防脑脊液倒流入颅而致逆行感染。
5.每周进行脑脊液培养一次,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
6.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清洁,定时更换。
三.保持引流管通畅1.不可将其折曲或压于患者头下。
2.若发现脑脊液滴液不畅、患者诉头痛加重或意识改变,应及时汇报医生。
3.引流点敷料潮湿,应查明原因,检查引流管是否堵塞或滑脱,并及时处理。
四.防止脑脊液丢失过多1.首次放脑脊液不宜多块,以免突然改变颅内压而影响视力。
2.在术前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去手术室之前夹闭引流管,以免搬动时体位改变而使大量脑脊液流出,导致颅内压骤然下降,引起脑对冲性出血或小脑幕裂孔疝等严重并发症。
此时患者表现为神志不清、抽搐或血压下降等。
3.引流术后应将引流瓶挂于床头,橡皮管的最高点应高于脑室前角水平10-15cm,不应给予负压引流。
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时,应抬高床头15°-30°,以避免脑脊液过多流失,使颅内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4.详细记录脑室引流量,观察引流流速。
当引流量超过500ml/d或引流的流速较快、患者出现头痛症状时,应高度注意,试将引流管夹住,防止脑脊液进一步丢失,并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静脉回流的压力,增加脑血管的充盈,同时可促进椎管内的脑脊液回流到脑部,增加脑内压力。
5.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
正常引流液颜色为淡红色,如发现呈血性或混浊,应立即汇报医生。
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情况。
2.观察引流内液面有无波动,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二、操作要点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引流装置受压、打折、扭曲。
2.脑室引流瓶(袋)入口处应高于外耳道10—15cm;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根据颅内压情况置于床面或遵医嘱调整。
3.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4.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5.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置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意义。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脑室、硬膜下、硬膜外引流管期间安全防范措施。
如: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装置,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等。
四、注意事项
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小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2.引流早期(1—2小时)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4.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闭,妥善固定。
5.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放置高度应遵医嘱。
6.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量及颜色突然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病人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
脊液引流至体外。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情况。
2.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有无波动,引流液的颜色、形状、
量。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护理措施】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示清楚,防止引流装置受压、打
折、扭曲。
2.脑室引流瓶(袋)入口应高于外耳道10-15cm,以维
持正常的颅内压。
3.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
头,须遵医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4.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
以约束。
5.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及家属脑室引流管的意义。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安全防范措施,
如: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位置,保持伤口敷料清洁,
不可抓挠伤口等。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
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
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管、引流瓶,各接头部位用消毒纱布包裹。
2.保持引流瓶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角或脱出。
3.注意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5.每天更换引流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拔管前一天试行夹管,观察生命征、瞳孔,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时,应重新放开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
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cm。
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
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
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
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
7.嘱病人离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移位脱出或打破引流瓶,勿使引流瓶和连接管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进入胸腔。
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
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
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完整版)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一、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二、目的:(1)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2)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3)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1)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室后,:立即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袋或瓶,妥善固定引流管或瓶,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放置引流管饭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1、颅内压低于1.18-1.47kpa,证实的方法是将引流袋或瓶降低再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提请医生对照X线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然后重新固定。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4、若怀疑引流管被小凝块或碎屑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脑室系统狭窄处引起日后脑脊液循环受阻。
最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概述
脑室引流是指在头颅额部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额角,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
《指南》中的语言领域解读
《指南》在语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
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引言:脑室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脑积水等脑室扩张病变。
在术后的护理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一、术后监测1.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改变应及时报告医生。
2.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 观察伤口状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液、红肿、感染等情况,及时处理。
二、引流管的护理1. 引流管的固定: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避免脱落或误位。
2. 引流管的通畅: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处理,避免引流不畅。
3. 引流液的监测:定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卧位护理1. 高位卧床:术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头部略高于胸部,有助于引流液的排出。
2. 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定期翻身有助于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感染防控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2. 手卫生:护士在处理引流管或伤口时要进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隔离措施:对于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五、药物管理1. 使用抗生素: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2. 镇痛药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六、病情观察1. 观察引流液的变化: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发热等,如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处理。
结语:脑室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监测、引流管的护理、卧位护理、感染防控、药物管理和病情观察等方面。
护士们在术后的护理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措施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
⑥拔管护理 夹闭引流管:拔管前一天夹闭引流管 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 颅内压是否再次升高 夹管后初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判断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 若有可暂缓行拔管 拔管后: 观察有无脑脊液漏 必要时给予缝合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思 考 题?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护理措施
(4)脑室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放置长度成人:4—5cm儿童:3—4cm ⊙引流管放置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 危急状态,如枕骨大孔疝。 ★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量进行脑室系统检查 同位素行核素检查,明确诊断和定位抗生素 控制感染
护理措施
(4)脑室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放置目的: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7.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引流量,更换 时 夹管防止脑脊液逆流。 8.引流管一般不超过 5~7天,开颅术后不超 过3~4天,拔管前试行夹管试验,抬高引 流管,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征象,拔管 后如有脑脊液漏,应缝合以免引起颅内 感染。
• ⑤ 观察并记录引流脑脊液的颜色、性质 及量,脑室引流管放臵一般3-4天,不 超过5-7天。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脊液的观察与判断 • 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无沉淀。 • 术后1-2天脑脊液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 •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鲜红色血液,提示脑室内出 血。 • 感染的脑脊液为混浊、絮状物或毛玻璃样。
脑室引流管护理
引流不通畅的处理 ◆引流袋放臵正常高度 ◆在X线下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 ◆轻轻旋转引流管,管口离开脑室壁 ◆ 严格消毒,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 ﹡切记:不可高压注入 必要时拔除脑室引流管
பைடு நூலகம்
脑室引流管护理
④ 严格遵守严格无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流管的开口高出侧脑室水平的10〜15 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观察引流速度,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 ml。
3.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是否透明,有无沉淀。
4.保持引流管通畅。
5.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6.拔管护理:拔管前ld,可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管,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立即开放夹闭的引流管;拔管后切口处有脑脊液漏出,应通知医师缝合。
7.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8.观察引流管的情况: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折叠、扭曲、受压,翻身时、外出检查时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出、移位,若患者躁动不安、有精神症状,可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约束。
9.观察引流液的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若患者引流瓶内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可能是由于颅内再次出血。
10.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外出检査时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对引流管夹管,防止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
11.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进行通风,紫外线消毒;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抬高床头;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及生活、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12.注意水封瓶必须低于患儿胸腔,搬动患儿时不可高举瓶子,应夹闭胸引管.
13.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
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14.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15.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16.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17.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18.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19.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20. 每日更换水封瓶。
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
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
换。
21.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23.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