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概论》课程教学标准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名称:电子政务课程代码:053019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学分:4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1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后续课程:办公自动化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基础课,电子政务是当代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
本课程系统讲授电子政务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侧重于将基本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讲授,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相关理论水平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较多掌握电子政务的理论、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该学科知识,能独立进行简单的电子政务应用规划。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以及电子政务的概念、业务模型、电子政务发展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以及电子政务在全球发展的阶段、特点、重点,难点和制约因素;2.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带来的创新,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现状、趋势、问题与对策;3.了解我国政府内外网的建设与管理;4.理解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安全管理;5.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进行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建设以及电子政务在政府各部门的应用情况。
6.掌握电子政务类软件的运行原理,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发展(总学时:4学时)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定义(学时:2)第二节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学时:2)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务的作用与意义;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掌握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作业: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第二章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总学时:4学时)第一节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职能(学时:2)第二节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学时:2)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政府职能与政府管理的相关概念;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理解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决策目标和方式的转变;了解现代化政府管理的主要表现。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Electronic Government)课程编号:XXX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其他专业可选修先行、后续课情况:先行课:公文写作与处理; 后续课:无。
学分数:3 学时数:48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32执笔人:杨馨论成员:XXX XXX XXX 等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电子政务是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效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公民对政府各项服务提出高效率、优质量、快节奏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缝隙"服务要求。
而政府机关的改革和职能转换,也要求开展网上施政、优化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
开展电子政务的教学,加强电子政务的人力资源培育,有利于拓宽眼界、培养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民众、企业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明确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使学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
了解电子政务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明确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中要做的具体工作以及重点和难点。
了解电子政务的一般流程和简单应用,对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有概念性的了解。
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有足够的了解,对应用软件熟练掌握,要有比较全面的通讯和网络知识。
对通讯网络技术概念,网络语言、符号等要有了解.了解电子政务平台的使用方法。
2。
能力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办公,并通过网络协同工作。
能利用计算机搜集、索取、存储、展示、交流政务信息;学会政务资源的分析、共享和交流、能利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能在网络上实现政务信息简单的交互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进行政务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统计、制作报表。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论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启动模式
共同点
应用模式 划分标准
24
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应用领域
网络总体结构
区别
建设目的
25
资金来源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四、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26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四、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1.政府与政府间电子政务(G2G) 政府与政府间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 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该应用模式的 具体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5)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2)电子公文系统 (6)电子培训系统 (3)电子办公系统 (7)业绩评价系统 (4)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电子政务
5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6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7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8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学习目标
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以及几 个电子政务的经典案例 掌握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以及在 政务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重点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28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四、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3.政府与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政府与政府间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 民提供出生、入学、就业、社会保障、死亡等整 个生命周期中各种信息服务和信息配套。该应用 模式的具体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培训服务。 (5)公民信息服务。 (2)就业服务。 (6)交通管理服务。 (3)电子医疗服务。 (7)公民电子税务。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8)电子证件服务。
电子政务概论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概论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成为了政府工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广泛应用在政务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电子政务的概念、原则、技术、应用,以及国内外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使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掌握电子政务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以及应对电子政务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的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本章介绍电子政务的定义、目的、原则、特点、意义以及发展历程,并分析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章电子政务基础技术本章介绍电子政务的基础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Web技术、安全技术、智能技术等,以及它们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第三章电子政务应用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国内外的电子政务应用案例,介绍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生保障、治理创新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
第四章电子政务管理模式本章介绍国内外电子政务管理的模式,包括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等,以及它们的管理和运营实践。
第五章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本章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展望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子政务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学生应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周,具体课程安排如下:课程安排课时数第一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5第四章 4第五章 2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报告演讲、项目设计等,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评分标准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平时表现、论文报告、项目设计等方面,具体标准如下:评分项目权重平时表现20%论文报告40%项目设计40%结语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学习电子政务概论,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能力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我们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国家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电子政务概论教(学)案
电子政务概论教案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本章计划课时:41-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章1-3节章节名称: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涵重点及难点:深刻理解电子政务的涵,电子政务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将政府部门信息化,而是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对政府部门的结构进行重组,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
备课要点:一.从不同视角认识电子政务。
1.技术角度:电子政务是基于互联网络、符合互联网经济特征并且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2.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3.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二.电子政务概念的涵:1.电子政务的基础是信息技术(1)我国处于信息革命的“数字穷国”,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
(数字鸿沟: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在世界各国或者一国之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与世界先进的信息化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我国城乡之间信息化普及也存在较大差距。
(2)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是电子政务存在并发展的基础和首要标志。
电子政务是全球网络化的产物,是由于外部技术环境的发展才得以出现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了信息的价值,对政府管理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有赖于高素质的公共人力资源。
2.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权有关的公共事务(1)我国的电子政务中的“政务”涵盖的容比其他国家复杂得多,不仅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5大领域的业务容,还包括一些代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非政府结构所执行的业务容。
(2)政府包括三个基本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保障职能。
3.电子政务是一场革命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府管理移植到互联网上,而是人类为了适应新技术变革所采取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这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也是判断一个电子政务工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990课程名称:电子政务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3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电子政务是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引导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正确的开展经营活动,对于大力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知识目标: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了解信息时代的政务模式以及政府管理的全新思路,正确掌握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概况及发展战略,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和运用理念;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知识、应用领域,并掌握电子政务常用应用系统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目标: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先修课:《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为电子商务专业的选修课,着眼于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就学生培养而言,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使学生熟悉电子政务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技能,能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更新,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发展基础与法制建设,熟悉电子政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电子政府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赵晶明编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182 目录前言 (2184)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2186)第一节电子政务基本理论 (2186)一、电子政务 (2186)二、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功能 (2187)三、电子政务系统的概念 (2188)第二节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2190)一、美国 (2190)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电子政务的特点 (2191)三、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共同目的 (2192)第三节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 (2192)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2192)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92)三、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2192)四、我国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 (2192)五、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框架 (2193)六、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2193)复习与思考题 (2193)拓展阅读书目 (2193)第二章电子政务与办公流程 (2194)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务流程管理 (2194)一、BPR与流程管理的基本概念 (2194)二、政务流程及其优化与再造 (2195)三、政务流程管理与电子政务 (2195)第二节电子政务的流程设计 (2196)一、政务流程设计的原则、程序、方法 (2196)二、政府管理常用流程图 (2197)复习与思考题 (2198)拓展阅读书目 (2198)第三章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 (2199)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199)一、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2199)二、网络的功能 (2200)三、网络的组成 (2200)四、网络的拓扑结构 (2201)五、网络的分类 (2202)第二节网络互连 (2202)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 (2202)第三节 Internet (2202)一、接入技术 (2202)电子政务二、提供的服务 (2203)三、应用 (2203)四、下一代互联网 (2203)第四节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障 (2203)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问题 (2203)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体系 (2203)第五节数据库概述 (2205)第六节工作流管理 (2206)一、工作流管理基本概念 (2206)复习与思考题 (2206)拓展阅读书目 (2207)第四章电子政务应用与实践 (2208)第一节政务办公系统 (2208)一、个人办公 (2208)二、公文管理 (2208)三、办公事务管理 (2208)四、信息服务 (2208)五、辅助决策 (2208)第二节图形设计软件的应用 (2209)一、Visio2003系统简介 (2209)二、Visio2003基本操作 (2209)三、流程图的制作与应用 (2209)四、组织结构图的制作与应用 (2209)第三节政府网页设计 (2209)一、网页内容 (2209)二、主页设计 (2209)复习与思考题 (2209)拓展阅读书目 (2210)电子政务应用 (2211)218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184前言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编写目的: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实验指导书前言电子政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的内容,掌握用计算机处理电子政务开发与管理中的主要用途。
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其操作使用的基本方法。
研究网络,尤其是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活动中的基础性的作用,掌握在因特网上收集与发布政务信息的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2006-3-13目录实验一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 (4)实验二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 (6)实验三建立政府网站 (8)实验四政府信息管理系统操作 (10)实验五政府电子服务 (12)实验六中文PowerPoint2000基本操作 (14)实验一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
二、实验要求1、了解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2、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解决一个问题3、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一般特点、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4、完成实验报告三、实验原理模拟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四、所用仪器计算机,OFFICE2000软件五、步骤和方法1、输入文本2、选定、移动和复制文本。
3、删除与恢复4、插入、查找与替换5、格式编排六、应注意的事项1、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过程需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
2、系统操作需要教师参与3、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档和表格的格式编排4、注意软件的误操作是否有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七、实验报告的要求学生应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按统一格式填写实验报告,并于实验结束后三天内交指导老师。
实验二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一、实验目的熟悉、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某个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2、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解决一个问题3、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一般特点、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4、完成实验报告三、实验原理模拟政府网络办公过程四、所用仪器计算机,OA系统软件五、步骤和方法1、安装办公自动化系统,进入到系统中2、根据帮助系统的提示,设置各类用户。
3、进入菜单档,浏览菜单档中各种档目内容。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03603课程名称:电子政务英文名称:Electronic Governmen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二、课程简介《电子政务》课程于专业领域课程(核心课程),学生经过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之后,进入本课程的研习。
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专题与实验实践三个部分。
本课程注重从政务管理的视角切入电子政务领域,了解信息化环境中政务组织管理的特征特点,注重技术渗透中政务模式的变迁,培养既懂得技术应用特点,掌握一定政务信息技术,又懂得政务管理一般原理与过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课程开设实验教学环节,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政府信息门户、行政审批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招标采购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八大模块。
通过在一个完整的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电子政务》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基本原理和内容,并从政府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的角度了解电子政务中的管理问题。
学习支撑电子政务的各种基础环境,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运行、组织的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掌握上述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深入了解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新技术运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在践行“以民为本”发展理念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将培养新时代电子政务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为最终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讲导论(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特点,电子政务的研究方法。
《电子政务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政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基础》课程的学习,帮助其认识到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模式和方法等内容;掌握电子政务在一些重点和热点领域面临的问题与需要采取的策略。
培养适合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关文秘、工商管理、档案学等不同专业和学历层次的专门人才。
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案例讨论、上级实验、习题、答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
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方法与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为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的定义、内涵、特点和实现方式;电子政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电子政务的功能需求与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实施电子政务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的特点;电子政务的功能需求与体系结构;实施电子政务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电子政务无缝隙联结的实体虚拟化特点;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及其启示(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国外电子政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教学重点: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特点;国外电子政务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第三章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与建设思路(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沿革;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思路教学重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电子政务发展与行政体制改革;电子政务信息流程再造第四章电子政务标准与法制(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目标、优先级、参与主体和实施难题;电子政务立法的问题;加强电子政务标准与法制建设的基本途径教学重点:电子政务标准化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标准的类型及其优先级;电子政务法律框架;电子政务的立法模式问题;教学难点:电子政务立法体系问题;电子政务技术标准体系第五章G2G与政务协同(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G2G电子政务的意义、建设原则、与政务协同的关系;G2G 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G2G中的协同工作技术教学重点:G2G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公文传输系统;G2G中的协同工作技术;群件技术、工作流技术及XML技术在协同工作中的应用;教学难点:G2G电子政务与政务协同;群件技术、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协同工作中的应用第六章G2B与企业信息服务(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G2B电子政务的意义、建设原则、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作用;G2B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G2B电子政务中的企业信息服务教学重点:G2B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电子税务;政府电子化采购;企业信息需求的特点教学难点:面向企业信息服务的政府业务流程重组;政府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垂直服务门户第七章G2C与在线公众服务(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G2C电子政务的意义、建设原则;G2C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G2C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G2C电子政务中的公众个性服务教学重点:G2C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联;G2C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G2C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内涵;G2C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技术;教学难点:G2C N层体系结构;G2C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挖掘第八章政府网站设计与管理(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政府网站的规划;政府网站内容设计与开发;政府网站的管理;政府网站的评估教学重点:政府网站规划的内容;政府网站结构设计;政府网站信息安全;政府网站评估;教学难点:REP协议;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第九章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定义;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模型结构;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型教学重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模型结构;面对对象开发过程;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方法;软件体系结构开发过程模型;教学难点: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第十章电子政务信息安全(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内涵、实现目标、主要威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教学重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方法;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教学难点:信息隐藏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第十一章电子政务与信息公平(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公平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电子政务信息公平问题之解决经验;电子政务信息公平保障体系教学重点:电子政务信息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的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公平保障体系;教学难点:政府网站设计无障碍;电子政务信息公平的保障体系模型第十二章电子政务与数字鸿沟(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数字鸿沟问题及其本质;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及成因;解决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选择教学重点:数字鸿沟问题及其本质;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信息资源与数字鸿沟;教学难点:解决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选择第十三章电子政务与信息孤岛(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信息孤岛问题的本质;信息孤岛问题的成因;我国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学重点:信息孤岛问题的影响;信息孤岛问题的成因;我国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学难点:搭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构建数据交换中心第十四章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突出问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构建;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核心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教学重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突出问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垂直型模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型模式;政府核心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目标模式;教学难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交叉型模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激活与畅流过程第十五章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发展变化;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组织机制;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教学重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应急管理流程;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变化的成因;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组织机制;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教学难点: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应急预警系统的设计第十六章电子政务与绩效评估(3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教学重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流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验对我国启示;教学难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成;BP神经网络方法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档案管理信息系统(1学时)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维护(档案馆信息维护;档案性质定义;档案密级定义;组成形式定义;收集形式定义;馆藏地址定义;类别定义);系统用户设置(角色管理;用户权限设置);档案日志管理档案管理:收集管理;业务处理;技术处理;编研利用;出库管理;检索与统计;预警管理档案大厅:全文检索;借阅管理;预约管理;统计查询实验二视频会议管理系统(2学时)视频管理:视频采集;结束视频采集综合设置:视频格式设定;综合设定;载取图像到剪贴板;视频压缩、录像会议管理:会议记录;会议查询系统维护:数据备份;数据还原;系统初始化;开机自动运行实验三政府门户网站(2学时)前台:信息分类查看;信息查询;留言板和反馈系统的使用;民意调查系统的使用;资料下载后台:政府信息门户栏目的规划和设计;评论管理;留言管理;文章审核;附件管理;信息发布;内置组件的生成与管理;链接的使用;网站信息架构设计;访问统计系统的使用;权限的设置与管理实验四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4学时)个人办公:电子日历、电子邮件、活动安排、待办文件、待办事宜、个人资料、个人通讯录等应用。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2.1 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电子政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2学分,32学时,开设一学期。
电子政务是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加强电子政务的人力资源培育,引导相关人员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大力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是一个比较紧迫的课题。
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电子政务课程,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二、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电子政务体系框架为主线,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实际,从法律体系、网络体系、安全体系、资源体系、标准化体系、应用体系等六个方面,全面细致地阐述了电子政务在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其行政、服务、管理功能的过程中,对政府职能和政府运作的影响,以及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方案和制度保障,并结合适当的案例,使学生能充分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解电子政务基本理论,能实施电子政务的简单应用与管理的中级管理人才,为从事与电子政务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电子政务》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要在加强基本理论讲授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做到讲练结合,在技能训练这一环节的安排上要多下功夫,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辅助以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
三、教学媒体1.教材:《电子政务》,杨兴凯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第2版。
2.网上学习资源:江西财经大学BB网络教学平台四、教学环节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课内32学时,共2分。
学时分配如下: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一电子政务概述2二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4三电子政务系统及其规划与设计4四政府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 4五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4六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资源建设6七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2八电子政务与法制2九电子政务的发展41.理论教学环节(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1)面授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讲授、辅导与答疑等。
电子政务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政策,了解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3. 学生掌握电子政务安全知识,了解信息安全在电子政务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电子政务系统的优劣,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电子政务相关信息的检索和整理;3. 学生具备初步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施能力,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合理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政务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政务基本概念:介绍电子政务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政策、发展历程、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3. 电子政务系统组成:讲解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4. 电子政务安全:阐述信息安全在电子政务中的重要性,介绍信息安全技术和策略。
5.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6. 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根据政府部门需求,设计合理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政务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政策第三周:电子政务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第四周:电子政务安全第五周: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第六周: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设计与实践本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与教材紧密关联。
电子政务导论-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导论》教学大纲第1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子政务导论(Introduc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课程类别:基础课适用专业及对象:行政管理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和公务员。
学时:48~60学时(42~46学时讲授,6~`0学时实践与实验)学分:3.0二、教学目的与任务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世界行政体制改革相结合的产物。
电子政务建设是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加强电子政务的人力资源培育,引导相关人员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大力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是一个比较紧迫的课题。
因此,在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和公务员中开设电子政务课程,非常必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习者树立“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支撑”的基本思想,了解有关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了解世界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趋势以及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战略,认识电子政务的意义;掌握电子政务的网站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内部公务处理三项基本建设内容以及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工程实施4个基本保障方面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了解有关电子政务及其网站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方法。
三、教学思想和基本教学方法建议1. 在电子政务的教学中,要贯穿“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支撑”的思想,不能脱离政务讲电子政务。
2.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教学必须坚持理解联系政策实际。
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央有关发展电子政务的大政方略,结合地方和部门的实际,进行分析研究。
3. 要注意处理好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中国国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注意了解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动向,分析其特点,吸取其合理和先进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建设政策的内涵和提出背景,看到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
4.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课堂教学要讲清背景和基本理论,辅以案例分析和必要的课堂讨论;课外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社会调研,完成一定数量的调研报告和小论文;还可以组织一定的辩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电子政务 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电子政务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完善的电子政务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设计一个有深度和长度的大纲。
一、引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
它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还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参与。
因此,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大纲的目标和目标群体电子政务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电子政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群体包括政治学、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大纲的内容1. 电子政务概述- 定义和特点- 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内外案例分析2. 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3. 电子政务的组成要素-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平台与系统- 电子政务服务与应用4. 电子政务的管理与政策- 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电子政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电子政务的项目管理和评估5. 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 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电子政务在国际合作和发展中的作用四、大纲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政务平台和系统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3. 项目研究:要求学生进行电子政务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电子政务领域的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五、大纲的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电子政务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评估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一、《电子政务》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4132019(二) 课程英文译名:Electronic Government(三)开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战略,把握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掌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挂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内容,以及如何运用电子政务,以适应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先修科目:计算机基础(五) 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子政务基本知识和运用电子政务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和功能,并对开展电子政务可能涉及的相关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政务在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与建设情况,熟悉电子政务环境,掌握电子政务系统开发的过程.(七) 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16 学时学分数: 1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八)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教学要点:了解电子政务的定义、特征及发展电子政务的原则。
掌握电子政务基本框架、模式和功能,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教学时数:1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概念一、电子政务的定义二、电子政务的特征三、发展电子政务的原则第二节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一、电子政务基本框架二、电子政务基本模式三、电子政务基本功能第三节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和任务一、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二、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三、发展电子政务的方法第四节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一、电子政务将改变整个社会的观念二、电子政务推动我国全面的发展考核要求:1、电子政务的概述1.1电子政务的概念1。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秘书学专业本科学生;获准修读第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秘书学专业)的非秘书学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代码:46E03125学时分配:30赋予学分:1.5先修课程:写作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秘书史、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学、等等后续课程:社会学概论、秘书礼仪、等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秘书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网络及相关信息技术开展政务活动,从而改进工作流程和服务手段,带动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龙头,其进度、成效、质量不仅事关政府自身改革,更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能否健康高速开展。
推行电子政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本钱的必由之路。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开展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把握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的趋势;准确地掌握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能够从基本概念确实定含义出发透析电子政务的基本意义,系统地演示电子政务的概念逻辑关系,以便使它成为理解内容结构的基石;立足于全球电子政务开展史的学习,回顾过去,审视现在,预示未来,尤其是通过横纵比拟研究,能够正确对待我国电子政务的历史性变革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在理论上给予合理解释;在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电子政务的研究与学习方法,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和具体方法运用到解决一些典型案例中,通过分析案例更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把它融入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体系之中。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程教学要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理解电子政务建立、构成、运行与开展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电子政务问题的能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以便其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目的具体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其一,系统地论述现代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突出电子政务范畴的管理要点和特点,注意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从政府业务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的角度了解电子政务中的管理问题;其二,全面介绍国内外电子政务有关理论和方法的最新动态的技术成果,阐释我国电子政务开展概况及开展战略,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和运营理念,为这些知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专业训练;最后,通过模拟电子政务软件练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政务运作流程的同时: 提高实际政务操作能力。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适用专业: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总学时:可根据各学期教学时数安排 32-60学时,一般讲48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了解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掌握电子政府的概论和角色定位,理解电子政府的功能及业务模型,了解电子政府的商务活动以及国内外电子政务实践,了解电子政府的技术基础、网络基础、改革基础、法律法规基础等,再通过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对电子政府理论体系和电子政务实践内容等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主要根据张锐昕主编《电子政府概论》(第二版)设计。
第1章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及动因本章重点问题:●电子政府建设提出的背景●电子政府建设的动因●现代信息技术的构成1.1 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1.1.1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电子政府构建提供机遇⑴社会生活的高度复杂化使政府公共管理必须采取信息化方法。
⑵产业结构的高新技术化使智力劳动阶层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这一阶层的比重的增加对政府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⑶社会的“信息大爆炸”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社会公众对政治参与的要求和政治参与的程度迅速提高,因而必然要求政府公共管理的信息化。
⑷在当代社会成本效益核算的标准下,要保证政府管理的高效率,就必须实现政府管理的信息化。
⑸目前,国际互联网上只有不足千分之一的信息是中文信息,这与汉字在世界上拥有最多使用者的情况是极不相称的。
1.1.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府的构建创造条件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⑴感测与识别技术⑵信息传递技术⑶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⑷信息施用技术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人类的信息器官及功能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感觉器官。
第二,传导神经网络。
第三,思维器官。
第四,效应器官。
与人类信息器官及功能相对应,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这样分类:第一,感测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办公自动 化技术、网络 应用体系结 构、XML技 术;了解数据 仓库、数据库 中知识发现技 术 了解信息资源 管理的含义和 规划
熟悉电子政务 系统的技术安 全要素和框架
模块 5: 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建设 1、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立法概述 数据保护立法 电子签名法 信息公开立法 计算机及网络安全法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5)
40
5
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建设
20
合计
100
七、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重点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与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建设
2、本课程的难点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与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3、教学建议(非必写项)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请写明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 期)
时
时
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4
2
6
2 电子政务下的政府运 4
2
6
行机制转变
3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6
4
10
与体系结构
4 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 20
12
32
技术
5 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 6
6
建设
合计
40
20
60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平时作业、考勤占20%,实验环节占20%,期
考成绩占60%。教学上可布置适当作业,考试内容、题型与学历教育的
要求的保持一致。
2、成绩评定 表8 课题(或任务)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
模块名称
课题名称
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 (%)
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15
2
电子政务下的政府运行机制转
10
变
3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与体系结
15
构
4
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应用技术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信息资源管 理知识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技术安全问 题
知识要求
政务内网和局域 网、政务外网和 互联网、政府信 息资源管理中心
客户机、服务 器、网络传输介 质、网络连接设 备、数据存储和 备份
操作系统、网络 协议、网络服务 系统、网络管理 系统、数据库管 理系统中间件、 桌面应用软件
出版日
1、推荐教材
电子政务概论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03年4月
2、推荐参考资料
电子政务概论 徐晓日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电子政务
赵国俊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9月
电子政务教程 阮俊杰著译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5年4月
政务数据库系统(含盘)钱毅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息在管理中的 地位、信息流动 能够、信息公开 与共享
网络状态下的政 府组织、虚拟组 织的形成
了解政府信息 流动和公开基 本知识
了解网络状态 下的政府组织 和虚拟组织的 相关知识
介绍电子政务对 政府行政决策的 影响
介绍熟悉政府业 务流程再造的内 涵和原则
传统政府组织的 决策过程、电子 政务下行政决策 优势、和面临的 挑战、电子化民 主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 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1、程序设计2、
网页设计、门户网站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VB)、行政公 文与写作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
的形式讲授本课程,通过实训手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了解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发展模式、电子政务的体 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
政府传统业务流 程的弊端、政府 业务流程再造的 内涵、电子政务 下流程再造的原 则
Hale Waihona Puke 了解电子政务 对政府决策的 影响
熟悉政府业务 流程再造的内 涵和原则
模块 3: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与体系结构 1、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3)
表3 模块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表4 模块4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
电子政 务的网 络模型
电子政 务系统 的硬件 和网络 平台 电子政 务系统 的软件 平台
电子政 务的应 用系统 技术
电子政 务的信 息资源 管理技 术 电子政 务的技 术安全 体系建 设
任务
介绍电子政务的 网络模型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基础硬件知 识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软件平台
《电子政务概论》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号: 3090408BL12 适用专业: 电子政务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 非专业核心课程□ 修课方式:必修√ 选修□ 教学时数:总学时 60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 40 、实验实训教学学时 20 。 执笔人:张树波 审定人:原峰山
一、课程目标 通过电子政务概论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工作
课题
任务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政务内外网的工 作模式、以服务
电子政 务的基 本模式
电子政 务系统 的基本 框架
电子政 务系统 建设
电子政 务的技 术安全 体系建 设
介绍电子政务的 基本模式
介绍电子政务的 基本框架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建设方法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的技术安全问 题
为取向的工作模 式、以业务为取 向的工作模式、 电子政务对政府 业务的要求
计算机 及网络 安全法
介绍计算机及网 络犯罪的相关知 识
和主要内容、国 外信息公开的情 况、我国信息公 开的现状
计算机及网络犯 罪的定义、国外 计算机犯罪立法 情况、我国计算 机安全的立法对 策
立法的目的和 主要内容、国 外信息公开的 情况、我国信 息公开的现状
了解计算机及 网络犯罪的定 义、国外计算 机犯罪立法情 况、我国计算 机安全的立法 对策
电子签名的概 念、电子签名的 法律地位、电子 签名的功能及应 用、电子签名立 法的基本原则
信息公开与公民 的知情权、信息 公开立法的目的
了解个人数据 保护立法的内 容
了解电子签名 的概念、电子 签名的法律地 位、电子签名 的功能及应 用、电子签名 立法的基本原 则 了解信息公开 与公民的知情 权、信息公开
熟悉电子政务 系统建设的内 容和建设方案
熟悉电子政务 系统的技术安 全要素和框架
模块 4: 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1、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的网络模型 电子政务系统的硬件和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系统的软件平台 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技术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体系建设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4)
电子政务系统的 网络架构、电子 政务系统的体系 结构、电子政务 系统的实现
电子政务系统建 设的原则、电子 政务系统建设的 主要内容、电子 政务系统的建设 方案
电子政务技术安 全体系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技术 安全要素、电子 政务的技术安全 框架
了解电子政务 的基本工作模 式
熟悉电子政务 系统的基本框 架
了解电子政务 的内涵及相关 概念
电子生 物系统 的组成 及功能
介绍电子政务系 统组成及功能
电子政务系统的 组成、电子政务 系统的主要功 能、具体内容和 典型应用
了解电子政务 系统的组成及 功能
模块 2: 电子政务下的政府运行机制转变
1、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结构变革
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变革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2)
表2 模块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
任务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电子政 务与政 府信息 管理
电子政 务与政 府组织 结构变 革
电子政 务与行 政决策 变革
电子政 务与政 府业务 流程再 造
介绍政府信息管 理的基本知识
介绍电子政务对 政府组织结构的 影响
网络应用体系结 构、数据仓库、 数据库中的知识 发现、XML技 术、办公自动化 技术、空间信息 工程技术
信息资源管理的 含义、信息资源 的规划、信息资 源管理的基础标 准
电子政务技术安 全体系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技术 安全要素、电子 政务的技术安全 框架
能力要求
了解电子政务 网络模型和政 府信息资源管 理中心 了解电子政务 系统的的硬件 和网络知识
2004年2月
电子政务原理与技术 孙正兴 戚鲁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
社
2003年4月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模块 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1、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发展 电子生物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1)
表1 模块1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
任务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电子政 务的内 涵及发 展
介绍电子政务的 内涵及发展
电子政务的内 涵、电子政务相 关概念、电子政 务的特点
课题
电子政 务立法 概述
表5 模块5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任务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介绍电子政务立 电子政务立法的 了解电子政务
法的内容和特征 特征和内容
立法的内容和
特征
数据保 护立法
电子签 名法
信息公 开立法
介绍数据保护立 法的基本知识
介绍电子签名的 相关知识和立法
介绍信息公开的 基本知识和立法
个人数据的范 畴、电子政务中 的个人数据侵权 行为、国外相关 的数据保护立 法、个人数据保 护立法的内容、
四、实践教学环节 见表6。
序号
表6 实验实训项目表 实训项目
一 电子政务网站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