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五脏)
合集下载
中医学藏象学说之五脏完整版
主血脉;主藏神 主疏泄;主藏血 主运化;主统血 主气,司呼吸;主行 水;朝百脉,主治节 主藏精;主水液;主 纳气
为阳脏,而通神明 为刚脏,体阴而用阳; 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 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华盖;娇脏,不耐寒 热;主宣发肃降 肾性潜藏;固摄之本
PART
05
五脏系统表
五 脏
心 肝 脾
其 充
脉 筋 肌
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以反映脏腑生理功能。
心藏神功能正常: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心藏神功能异常: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反应迟钝、精神萎靡。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PART
06
五脏之心—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为阳中之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能 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心与夏气相通应: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与南方、
肝主疏泄的作用: 1、调畅气机—气机指气的升降出入 2、调节情志—情志指情感、情绪 3、助脾运化—促进消化吸收 4、调节性与生殖—调理冲任,调节精室
PART
03
五脏之肝—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气机条畅,血、津 液运行正常 肝气郁结,詾肋、 两乳及少腹胀痛或 詾肋刺痛 肝气上逆、头目胀 痛,面红耳赤
PART
02
藏象学说的形成
形成:
1、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3、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中医藏象学说与西医学的区别: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
腑不单纯是指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而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
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PART
03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脏
藏象学说包括哪些内容?
藏象学说包括哪些内容?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包括以下内容:
1.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脏分布于人体内腑,分别主管人体气血、营养物质、水液、气息、精神等方面的生理功能,五脏通过相互协调,维护了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2.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是人体腔隙内的脏器,主要负责消化、吸收、排泄等过程,与五脏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了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3. 经络:人体内部的经脉和络脉。
经络是人体重要的运行系统,包括十四条经脉和很多条络脉,贯穿全身,为气血运行提供通道,调节人体内外的交流,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4. 精气神:人体内的精、气、神。
精、气、神是人体最重要三种能量,分别代表人体的物质、能量和意识、思维等方面的基本能量。
5. 五运六气: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六气包括风、寒、
暑、湿、燥、火。
五运六气是自然界中的气象变化,也是人体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平衡协调。
藏象五脏
①、肝体阴而用阳; ②、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3、肝的系统联系
肝 肝合胆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形态:形如豇豆,里白外黑。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 在发,其充在骨。 《素问·六节脏象论》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灵枢·脉度》 肾,开窍于二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
② 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脉 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面色(红润光 泽)、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胸部感觉 (舒畅)。尤其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 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 此外,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 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脏器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脏 腑 通 过 经 络 联 系 和 功 能 配 合 , 构 成 整 体——脏腑的整体性。 2. 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与五 脏密切联系——人身整体性。 3.人体与自然界密切联系——天人合一。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系统 五脏 六腑 在形 其华 开窍 志 液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 (2 ) (3 ) (4 )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 肺通调水道;
(1)肺主气、司呼吸;
① 主呼吸之气 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 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② 主一身之气 含义: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 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
3、肝的系统联系
肝 肝合胆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形态:形如豇豆,里白外黑。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 在发,其充在骨。 《素问·六节脏象论》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灵枢·脉度》 肾,开窍于二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
② 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脉 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面色(红润光 泽)、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胸部感觉 (舒畅)。尤其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 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 此外,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 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脏器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脏 腑 通 过 经 络 联 系 和 功 能 配 合 , 构 成 整 体——脏腑的整体性。 2. 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与五 脏密切联系——人身整体性。 3.人体与自然界密切联系——天人合一。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系统 五脏 六腑 在形 其华 开窍 志 液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 (2 ) (3 ) (4 )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 肺通调水道;
(1)肺主气、司呼吸;
① 主呼吸之气 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 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② 主一身之气 含义: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 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
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的中央,为贮 尿器官。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贮尿 二、排尿 (膀胱病变,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或
是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 遗尿,甚则小便失禁。)
三焦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 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上焦如雾”。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中焦 “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 化生之源,“中焦如沤”。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下焦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如渎”。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和在窍
在志为忧
在液为涕
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脾
脾为“后天之本”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二、主升清: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 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三、主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在血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 外。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
XXXXXXXX
XXXXX XX年XX月
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 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 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 些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 的整体观。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藏精,主生殖发育:(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2.后天之精:出生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 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功能 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的中央,为贮 尿器官。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贮尿 二、排尿 (膀胱病变,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或
是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 遗尿,甚则小便失禁。)
三焦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 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上焦如雾”。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中焦 “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 化生之源,“中焦如沤”。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下焦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如渎”。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和在窍
在志为忧
在液为涕
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脾
脾为“后天之本”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二、主升清: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 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三、主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在血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 外。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
XXXXXXXX
XXXXX XX年XX月
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 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 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 些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 的整体观。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藏精,主生殖发育:(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2.后天之精:出生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 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功能 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
3.脏象-五脏-心
功能特点
指胸腹腔中组织结构较充 实的脏器 (实质性)。
化生和贮藏精气,有藏而 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
阴阳属性
主静,属阴
3
藏:五脏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不泻:五脏精气不可无故丢失。 满:五脏精气盈满
满而不实
五脏不为水谷充实
不实: 五脏精气不宜壅实
王冰注:“精气为满,水谷为实”
4
五脏与四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 体脏腑与自然万物息息相通,自然界四时的 变化直接影响人体脏腑并使之发生相应的变 化。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理解其他脏腑功能时亦是如此。
12
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形象尖圆,形如倒垂未开之 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医学入门》:“形如未开莲蕊, 居肺下膈上是也。”在五行中属火,通于夏气,与小肠相 表里。 心为阳中之阳,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28
心的生理功能:2.心主神志(心藏神)
(3)作用表现: ①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精神、意识、思维活 动不仅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协 调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
如《灵枢· 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素问· 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②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能力:心具有 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如《灵枢· 本神》: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西医“HEART”与中医“心”在解剖上有一一 对应的关系。则: 自律性、节 律性、与血 管组成一个 系统、内分 泌功能等。
HEART
心
循环器官
随着现代医学在全世界范围取得 统治地位,相应地,“心”之概 念作用,也深入国人之心。
指胸腹腔中组织结构较充 实的脏器 (实质性)。
化生和贮藏精气,有藏而 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
阴阳属性
主静,属阴
3
藏:五脏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不泻:五脏精气不可无故丢失。 满:五脏精气盈满
满而不实
五脏不为水谷充实
不实: 五脏精气不宜壅实
王冰注:“精气为满,水谷为实”
4
五脏与四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 体脏腑与自然万物息息相通,自然界四时的 变化直接影响人体脏腑并使之发生相应的变 化。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理解其他脏腑功能时亦是如此。
12
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形象尖圆,形如倒垂未开之 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医学入门》:“形如未开莲蕊, 居肺下膈上是也。”在五行中属火,通于夏气,与小肠相 表里。 心为阳中之阳,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28
心的生理功能:2.心主神志(心藏神)
(3)作用表现: ①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精神、意识、思维活 动不仅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协 调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
如《灵枢· 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素问· 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②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能力:心具有 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如《灵枢· 本神》: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西医“HEART”与中医“心”在解剖上有一一 对应的关系。则: 自律性、节 律性、与血 管组成一个 系统、内分 泌功能等。
HEART
心
循环器官
随着现代医学在全世界范围取得 统治地位,相应地,“心”之概 念作用,也深入国人之心。
中医基础理论_5-藏象-五脏
本节主要内容: 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五脏与形、窍、志、液的联系。
精品课件
一、心
位置: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 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 外应:虚里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外在联系: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其华在面,在志为喜。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 别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生之 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经络: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宗气生成不足 - 少气短息,语 声低怯,脉弱
卫气失于宣发 - 自汗、畏风、易 感
气机宣肃失司 - 胸闷,咳喘无力,
动则益甚。故称:“诸气膹郁,皆属 于肺”
气机不畅,则精津品课件液不布-吐痰清稀
3、通调水道
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 和调节全身的水液输布和排泄。 头面诸窍
肺主 布散脾转输的水液 肌表皮毛
精品课件
4、朝百脉,主治节
(1) 肺朝百脉
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 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 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 机,
促进肃血降液运行。 宣发
全身血液 宣发
清浊之气交换
肃降 肺
精品课件
肺生成的宗气
精品课件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
和 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而
言,五脏贮藏精气,精气易于耗散,故
“脏病多虚”;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饮
食物一旦在人体久留,即成为有形实邪,
故“腑病多实”。 在临床治疗中“脏
病宜补”、“脏实泻其腑”,如清心泻小
肠;“腑病宜泻”、“腑虚补其脏”,如
温肾固脬。
精品课件
一、心
位置: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 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 外应:虚里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外在联系: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其华在面,在志为喜。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 别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生之 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经络: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宗气生成不足 - 少气短息,语 声低怯,脉弱
卫气失于宣发 - 自汗、畏风、易 感
气机宣肃失司 - 胸闷,咳喘无力,
动则益甚。故称:“诸气膹郁,皆属 于肺”
气机不畅,则精津品课件液不布-吐痰清稀
3、通调水道
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 和调节全身的水液输布和排泄。 头面诸窍
肺主 布散脾转输的水液 肌表皮毛
精品课件
4、朝百脉,主治节
(1) 肺朝百脉
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 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 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 机,
促进肃血降液运行。 宣发
全身血液 宣发
清浊之气交换
肃降 肺
精品课件
肺生成的宗气
精品课件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
和 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而
言,五脏贮藏精气,精气易于耗散,故
“脏病多虚”;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饮
食物一旦在人体久留,即成为有形实邪,
故“腑病多实”。 在临床治疗中“脏
病宜补”、“脏实泻其腑”,如清心泻小
肠;“腑病宜泻”、“腑虚补其脏”,如
温肾固脬。
脏象学说-五脏六腑
心血充盈 心气充沛 面色红润光泽, 舌红活荣润,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脉道通利
病理表现
心血亏虚
面白无华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血脉受阻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 脉律不齐结、代 促、涩, 心前区憋闷刺痛。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面 唇 青 紫
面唇舌晦暗(灰黑)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2.心主神明
肝 失 疏 泄
脾 升 胃 降 失 常
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
脘腹胀满 呃逆嗳气
胆 汁 分 泌 排 失 常
饮 食 物 消 化 吸 收 失 常
肝气犯脾
眩晕飱泄
脾不升清
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 黄疸食欲不振。
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
肝 主 疏 泄 气 机 调 畅
气行则血行,推动血液运行
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输布
调 畅 精 神 情 志
心 情 舒 畅 精 神 愉 快
病理方面
肝 失 疏 泄
气 机 失 调
气 血 失 和
情志抑郁多 疑善虑 闷闷不乐善 叹息 情绪激动
肝气郁结
郁闷不乐 多疑善虑 善太息
肝气亢奋
性情急躁易怒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
脾胃升降协调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促 进 饮 食 物 消 化
疏泄胆汁,促进分泌 排泄胆汁
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 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
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循环
肺主呼吸
生成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
气体交换化浊血为清血,助心化血
病理表现:
气 机 失 调 心 悸 、 胸 闷 、 唇 青 、 舌 紫 。
脉道通利
病理表现
心血亏虚
面白无华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血脉受阻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 脉律不齐结、代 促、涩, 心前区憋闷刺痛。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面 唇 青 紫
面唇舌晦暗(灰黑)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2.心主神明
肝 失 疏 泄
脾 升 胃 降 失 常
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
脘腹胀满 呃逆嗳气
胆 汁 分 泌 排 失 常
饮 食 物 消 化 吸 收 失 常
肝气犯脾
眩晕飱泄
脾不升清
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 黄疸食欲不振。
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
肝 主 疏 泄 气 机 调 畅
气行则血行,推动血液运行
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输布
调 畅 精 神 情 志
心 情 舒 畅 精 神 愉 快
病理方面
肝 失 疏 泄
气 机 失 调
气 血 失 和
情志抑郁多 疑善虑 闷闷不乐善 叹息 情绪激动
肝气郁结
郁闷不乐 多疑善虑 善太息
肝气亢奋
性情急躁易怒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
脾胃升降协调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促 进 饮 食 物 消 化
疏泄胆汁,促进分泌 排泄胆汁
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 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
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循环
肺主呼吸
生成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
气体交换化浊血为清血,助心化血
病理表现:
气 机 失 调 心 悸 、 胸 闷 、 唇 青 、 舌 紫 。
中基课件-藏象五脏-心
22
心藏神功能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 心藏神功能异常
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失眠、多梦、 神志不宁,甚至谵狂;反应迟钝、健 忘、精神萎顿,甚则昏迷,不省人事
23
心的生理特性
主通明
脉道通利:心阳温通全身血脉,不致血脉瘀滞。 心神清明:心为火脏,烛照万物,脉道通利心 神清明则意识清楚、思维清晰、情感明白。
10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心主血脉
奉心化赤:心助脾化生血液
胃肠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脾主运化、
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给心肺,在肺部吐故纳
新之后,贯注心脉变化而赤成为血液,故有 “心生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心主血脉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 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脉 道”即血管,“脉为血之府”脉道是容纳和
21
心藏神理论的临床实践价值及意义
3、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
神志是心脏生理功能之一,心脏运送血液以营养全身, 也包括为自身提供生命活动必要的物质,所以就这个意义讲, 又说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神异常,心血输布必定 失常,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 故曰“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
31
心与夏气相应
“同气相求”
夏季和心均属“阳中之阳”,阳气最盛。
养生上:
“春夏养阳”:主张“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病理上:
心阳不足证之心脏病在夏季减轻;冬病夏治。
而阴虚阳盛之心脏病在夏季加重;提前预防。
32
一、心系统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 心为君主之官 夏气、赤色、苦味
藏象学说——五脏六腑
古代医家之所以要特别提出“命门”,是为 了强调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之源,肾阴和 肾阳是调节人体全身阴阳的枢纽。
肾阴虚
烦躁不安,潮热盗汗,失眠多梦, 遗精早泄,咽干颧红,小便短少, 大便干结。
肾阳虚
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 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 或浮肿尿少。
2、主水
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 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2、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主司听觉。
生理:肾中精气上通于耳→ 听觉灵敏、聪慧。 病理:肾精亏损→耳鸣、耳聋。
二阴---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
主司二便。 生理:肾中精气充足→ 二阴得养,二便通调。 病理:肾中精气不足 → 尿频,尿失禁,或尿
少、尿闭;大便秘结,大便失禁,久泄脱 肛
3、在志为恐
生理: 肾精充足,蛰藏有度 → 恐而不过、有所节制。 病理: 肾精不足,蛰藏失司 → 惶恐易惊 恐惧过度 → 肾气下陷:二便失禁,或遗精。
4、在液为唾
唾 ---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舌下分泌而出, 能滋润口腔,滋养肾精。
病理: 肾精不足 → 唾液分泌减少:口燥咽干,吞
咽梗阻。 久唾多唾 → 耗伤肾精
3、在志为忧(悲)
生理: 肺气充足,宣降有度 → 悲忧适度 病理: 肺气不足 → 易悲善忧 悲忧过度 → 肺气消耗:呼吸气短,声低懒言,
倦怠乏力。
4、在液为涕
涕 --- 鼻粘膜的分泌液。 生理: 肺之精气化涕,润泽鼻腔。 病理: 肺阴不足 → 鼻干 肺寒 → 鼻流清涕 肺热 → 鼻流黄浊涕
脾
生理功能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 主。” ——为君主之官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 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肾阴虚
烦躁不安,潮热盗汗,失眠多梦, 遗精早泄,咽干颧红,小便短少, 大便干结。
肾阳虚
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 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 或浮肿尿少。
2、主水
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 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2、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主司听觉。
生理:肾中精气上通于耳→ 听觉灵敏、聪慧。 病理:肾精亏损→耳鸣、耳聋。
二阴---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
主司二便。 生理:肾中精气充足→ 二阴得养,二便通调。 病理:肾中精气不足 → 尿频,尿失禁,或尿
少、尿闭;大便秘结,大便失禁,久泄脱 肛
3、在志为恐
生理: 肾精充足,蛰藏有度 → 恐而不过、有所节制。 病理: 肾精不足,蛰藏失司 → 惶恐易惊 恐惧过度 → 肾气下陷:二便失禁,或遗精。
4、在液为唾
唾 ---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舌下分泌而出, 能滋润口腔,滋养肾精。
病理: 肾精不足 → 唾液分泌减少:口燥咽干,吞
咽梗阻。 久唾多唾 → 耗伤肾精
3、在志为忧(悲)
生理: 肺气充足,宣降有度 → 悲忧适度 病理: 肺气不足 → 易悲善忧 悲忧过度 → 肺气消耗:呼吸气短,声低懒言,
倦怠乏力。
4、在液为涕
涕 --- 鼻粘膜的分泌液。 生理: 肺之精气化涕,润泽鼻腔。 病理: 肺阴不足 → 鼻干 肺寒 → 鼻流清涕 肺热 → 鼻流黄浊涕
脾
生理功能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 主。” ——为君主之官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 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中医学 藏象学说
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 对水谷精微的输布作用。
脾气虚(脾失健运)——食欲不振,腹胀, 便溏,消瘦等。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运,水谷化为精微,而水谷 精微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 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故脾为“后天 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学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概述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1、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2、指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 变化反映于机体外部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基础:脏腑
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 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
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
实际上,用现在人的说法,“天 癸”就是生殖激素。在女子是雌 激素,在男子是雄激素。
¤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肾阳(真阳、原阳) :是人体一 身阳气的根本,具有促进人体温煦、 运动、兴奋,化气的功能。
肾阴 (真阴、原阴):是人体一身 阴液的根本,对人体有滋养、濡润、 成形、制约阳热的功能。
(3)心在窍为舌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 候、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 达语言。
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 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状态。
(4)心在液为汗
汗为心液:是指汗与心有密切 关系。
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是血液 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与津液又 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 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
脾不升清---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 泄泻等症;脾气下陷,可见内脏下垂等 病症。
(3)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 脉管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肌衄、 崩漏等慢性出血的病症。
藏象学说
心阳虚----血寒则凝:胸闷,胸痛,唇舌青紫, 面色晦暗,脉涩
心血虚----失于濡养:心悸,面色淡白无华,脉 细,舌淡
心阴虚----阴虚则热: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火旺----胸中烦热,舌尖生疮,脉数
2.主藏神
概念:
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 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 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 的功能。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
输至全身的功能。
1、主运化
运 化 谷 食 运 化 水 液
帮助胃肠将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促进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转输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化生精气血, 以濡养脏腑组织,促进 生长发育。 故称“脾 为后天之本”、“气血 生化之源”。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 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回吸收的水液
脾气转输
上输 至肺
1、主运化
生 理
脾气健运
病 理
脾失健运
精神充沛、肢体 气血生化有源 强壮、面容红润 水液代谢正常 精神萎靡、头晕 气血生 眼花、形体消瘦 化乏源 面色萎黄、体倦 运化水 乏力、气短声低 谷失常 机体消化 食少、腹 功能不良 胀、便溏 运化水 液失常 水湿停留 湿、痰、饮
4.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活动与喜有关。 《灵枢▪ 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 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阳 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
①生理表现 心功能正常—情志安和,欢喜适度,身心健康
②病理表现 喜乐过度—心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损伤心神, 重者可见精神错乱,甚或心气暴脱而亡等
•心主神志功能正常:表情自然,神志 清晰,思维敏捷,语言流利,睡眠亦佳 。
心血虚----失于濡养:心悸,面色淡白无华,脉 细,舌淡
心阴虚----阴虚则热: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火旺----胸中烦热,舌尖生疮,脉数
2.主藏神
概念:
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 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 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 的功能。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
输至全身的功能。
1、主运化
运 化 谷 食 运 化 水 液
帮助胃肠将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促进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转输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化生精气血, 以濡养脏腑组织,促进 生长发育。 故称“脾 为后天之本”、“气血 生化之源”。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 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回吸收的水液
脾气转输
上输 至肺
1、主运化
生 理
脾气健运
病 理
脾失健运
精神充沛、肢体 气血生化有源 强壮、面容红润 水液代谢正常 精神萎靡、头晕 气血生 眼花、形体消瘦 化乏源 面色萎黄、体倦 运化水 乏力、气短声低 谷失常 机体消化 食少、腹 功能不良 胀、便溏 运化水 液失常 水湿停留 湿、痰、饮
4.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活动与喜有关。 《灵枢▪ 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 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阳 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
①生理表现 心功能正常—情志安和,欢喜适度,身心健康
②病理表现 喜乐过度—心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损伤心神, 重者可见精神错乱,甚或心气暴脱而亡等
•心主神志功能正常:表情自然,神志 清晰,思维敏捷,语言流利,睡眠亦佳 。
中医学藏象学说之五脏完整版
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气血津液、水谷精微)
狭义: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和脏腑代谢化生的精微物质
促进生殖繁育: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精的充盛,故称肾主生殖。
促进生长发育:肾精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性命之根。
女子月经量少、闭经、无排卵、男子、精少、不能排精
太过
肝气上逆、头目胀痛,面红耳赤
肝阳上亢、烦躁易怒
犯脾克胃、作痛作胀、气逆上呕、两肋痛胀、口苦、纳食不化
女子经期紊乱、月经多、经期长、男子性欲亢奋、阳强、梦遗
五脏之肝—生理功能
PART 04 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贮藏血液:血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又可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 调节血量:“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肺主治节,是肺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功能
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
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
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
调节水液代谢
PART 06
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
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肺为清虚之体,不耐寒热,六淫外邪侵犯人体,易于犯肺而致病。
肝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02
PEPORT ON WORK
PART 01
五脏之肝—简介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在五行属木,罢极之本,为阴中之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主疏泄、主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集阴阳气血于一身,成为阴阳统一之体。肝与四时之春相应。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
3-1藏象之五脏。中医学基础
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
朝百脉,主治节。 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运动, 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 体的生命活动。
(2)主一身之气
一身之气即充满人体的气,又称“人气”。 它由宗气 、元气等先后天之气相结合而生成。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故说肺主一身之 气。
4、在液为汗
汗出,一般有二:一是散热性出 汗,二是精神性出汗。心藏神,故精 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主血,汗由津 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 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 说。 5、与夏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火
二、肺 (相辅之官)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
2、在窍为舌
(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
(2)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主血脉
(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主藏神
3、在志为喜
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 阳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
喜——精神振奋、气血流畅——有益于心 主血脉 喜乐过度——心神受伤——喜笑不休,易 悲伤
4 在液为涕
肺气和利——涕分泌正常——润泽清洁鼻窍不外流 风寒犯肺——流清涕 风热犯肺——流黄涕 燥邪犯肺——鼻干无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化,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 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 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中医藏象学说
脾运化
气
摄血
四、 肝脏
位于腹腔,居膈下, 位右胁内,上附胆, 邻脾胃,属中焦。
(二)、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疏:疏通、疏散;泄:宣泄、发散。
肝脏主管疏通体内运行通道,疏散体内壅郁阻滞, 保证运行机制的正常。
2、主藏血: 肝脏主管收藏贮存一定量的血液。
疏泄
(三)、生理特征:
1、肝为刚脏、肝主升发: 肝主升、主动(木) 体阴用阳 。
(二)、生理功能: 1、主血:
(1) 主生血 心脏主管将营气和津液的混合物蒸化
变化为红色的血液。
(2)主行血 心脏(心气)把血输送全身
2、主脉: 指心气有调控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利的功能。
心脏主管全身的血脉
3、藏神:
心脏主管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活动。
(三)生理特性:
1、主温煦
(1)温煦全身 心火主管温煦全身维持正常恒定体温。 (2)温暖肾水
吸入自然之清气,完成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
2、主宣降 : 肺气宣发 肺气向上向外运动
肺气肃降 肺气向下向内运动
将体内的浊气排出,完成呼气运动。 宣发水谷精气至头面(上)肌肤(外) 将卫气输送分布至体表。 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完成吸气运动。 将水谷精气向下向内输送分布。 清洁呼吸道。
(1)精气神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 微物质。 (2)脏腑功能活动又促进了精气神的生成、 运行、输布、贮藏和代谢。
三、藏与阴阳的关系 阴
脏腑
五脏
五脏
肝脾肾
个体
心阴
阳 六腑 心肺 心阳
四、藏与五行的关系
五脏
肝
木
心
火
脾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ve Zang-Viscera
Major functions and system association
1、Heart
1.1、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heart
位置: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 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 花,外有心包护卫。 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 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
思考题:如何理解肺 主宣发的生理功能?
Function 3 : Discending the lung qi (3)主肃降
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 持洁净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
思考题:如何理解肺 主肃降的生理功能?
① 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 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 排出体外; ③ 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5)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
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 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 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功能:助心行血。
临床上治疗血行不畅(血瘀) 之疾,除活血、行血之外, 常以行气、益气之品。
肺主治节 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 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四个方面: 1.气体交换:通过肺司呼吸,呼浊吸清,完成体 内外气体交换; 2.调节气机: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 体表现,使气机协调通畅;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 节血液的运行; 4.调节水液代谢: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 调节水液的输布、运行和代谢。
3、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 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Major Contents
Internal organs:
Zang and Fu-viscera, Study Contents channels (meridian)
其次,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信息,进行精神、 意识和思维活动。 生理: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 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病理: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可因精神、意识、思 维异常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精神萎 靡不振,甚则谵妄、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关系: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心主血脉的 功能异常,则亦必然会导致神志的改变。 心主神志,主宰整个生命活动,心主血脉的 功能也受心神的主宰。所以心的这两种功能生理 上是相互联系,病理上是互相影响。
病理: 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它 们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若二者 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 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出现咳嗽、气喘、呼吸短促或 表浅、咯痰、咯血等症状。 宣发卫气于皮肤肌腠:卫气具有护卫肌表、温养 肌肤皮毛,调节腠理之开合的作用。若肺气虚弱,失 于宣发,则出现呼吸气短、多汗或无汗、易感冒等。
心主血脉的生理与病理 生理: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 腑机能正常。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面色红润,舌 色淡红,滋润而有光泽,脉道通利,脉和缓有力。 病理: 心火旺盛:面赤舌红,舌尖深红起刺,脉数。 心气不足: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 心脉瘀血:面色与舌色均较暗,可出现青紫,舌 上有紫色瘀斑,脉象涩而不流利,有时出现结代脉。
肺主气依赖于肺司呼吸 肺司呼吸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
Function 2: Diffusing and dispersing the lung qi (2)主宣发 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 向外布散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 ① 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 ② 肺气宣发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③ 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病理: 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 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 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 脏腑,浊液不能正常布散,聚而为痰饮水湿。 水饮蕴积胸中,阻塞气道,则影响气体交换, 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现,甚则不能平卧。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他 脏的功能。
Function 4: Smoothing water passage
(4) 通调水道
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 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宣发: 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精 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外达全身皮毛,代谢后以 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 肃降: 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 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 濡润之,并将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生成尿 液,排出体外。
2、Lung
2.1、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lung
位置: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肺分为左、
右肺,左肺有二叶,右肺有三叶,在人体脏腑中位 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又称娇脏。
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 主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 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表里络属:按照五行的归 属,把功能上存在密切联 系的一脏一腑所构成的对 应关系。
1.2、Major physiologic functions of heart
Function 1: Governing blood and vessels (1)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 作用。 心的主导作用: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 环于全身的系统。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使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 窍得到血液的滋润和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若心气 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 之终结。
2.3、System connections of lung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为一身之体表,依赖于肺所宣发的卫气和 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是机体抵抗外邪第一屏障。
生理:肺主气,具有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等 生理功能,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 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亦较强; 病理:肺气虚,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 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抗外邪侵袭能力低下, 可出现多汗和易感冒,或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
other functions?
1.3、System connections of heart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 其华在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以从面部的色 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光泽。 病理:若心之气血不足,则可见面色晃白、晦 滞;血瘀则面色青紫。脉虚、细、结代、涩、数。
2、脏腑 脏腑(Zang Fu):人体内脏(Viscera)的总称。 按形态、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Five Zang Viscera):实体。化生和储藏精气, 包括心、肝、脾、肺、肾。 六腑(Six Fu Viscera):中空。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 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Extraordinary Fu Viscera):中空。多具有藏 的功能,包括胆、脉、脑、髓、骨、女子胞。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 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 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Essence, Qi, Blood, Body Fluid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 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 藏象学说主要研究的是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 化,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具有重要意义。
Function 2: Housing spirit (2)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心藏神 首先,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心在脏腑组织中居于首位,起主导作用。人体五 脏六腑、形体官窍只有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才能共 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失去 主宰和调节作用,则可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活动。“心者,君主之官,神 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 危”(《素问·灵兰秘典论》)。
2.2、Major physiologic functions of lung
Function 1:Governing general and respiratory qi (1)主气,司呼吸 主 气:主一身之气 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 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 主呼吸之气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肺主要是通过其呼吸功能完成主气的作用。
Major Characteristics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肺开窍于鼻,其华在皮毛
五脏的生理功能
Part 2 Zang and Fu Viscera
六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Basic Conception 藏象 脏腑 藏象学说
Part 1 Outline
Major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返回目录
Basic Conception
1、藏象 藏(Viscera)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 内脏。 象(Picture),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 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 读》)。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 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Viscera picture)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 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
(Viscera Picture Theory)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金明华
戴幸平
Viscera Picture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