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结肠解剖

合集下载

结肠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结肠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 另外,还有结肠的蠕动,它是由一些 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可以使 肠内容物缓缓向前推进。
• 结肠还会发生一种进行很快且前 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 团蠕动可使一部分肠内容物由横结 肠推移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 蠕动常见于进食后,由胃—结肠反 射所致。
结肠功能
•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 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 便。
• 结肠粘膜内有杯状细胞,可分泌 碱性液体,保护结肠粘膜,润滑大 便,以助排便.
结肠功能
•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 细菌消化作用.
•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 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 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 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 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 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 时,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 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 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h.维生素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 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 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肠系膜下V 脾V 系膜上V
门静脉
结肠淋巴分布
• 结肠淋巴组织以回盲部最多, 乙状结肠次之,肝区和脾区较 少,降结肠最少。
• 结肠淋巴结分成四组:①结肠 上淋巴结,肠壁肠脂垂内;② 结肠旁淋巴结,边缘动脉附近 及动脉与肠壁之间③中间淋巴 结。结肠动脉周围。④中央淋 巴结。肠系膜上下动脉周围。
• 结肠淋巴不仅流向结肠动脉根 部的淋巴结,而且与邻近动脉 弓附近的淋巴结沟通,因此在 结肠癌根治手术时,应将该部 位结肠动脉所供应的整段肠管 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结肠常见疾病
• 结肠息肉 • 溃疡性结肠炎 • 结肠癌
结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癌
结肠癌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后一段大肠,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

结肠的壁由多层不同类型的组织
构成,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1.黏膜层
结肠壁最内层是黏膜层,它由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固有层和肌层组成。

上皮细胞是黏膜层最外侧的一层,它们形成了肠道内表面的保护
屏障,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身体。

黏液细胞则分泌黏液,使得粪便变得
柔软并且容易排出。

固有层包含了许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元。

肌层
则由平滑肌组成,可以控制肠道的收缩和松弛。

2.粘膜下层
粘膜下层位于黏膜下方,它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

这一区域也
被称为固有筋膜,并且在结肠中形成了许多小褶皱,增加了其表面积,便于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3.肌层
肌层是结肠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两层平滑肌组成:内环肌和外环肌。

内环肌纤维围绕结肠管的周围形成一个环状层,而外环肌纤维则
呈现出长条状,并且与内环肌垂直。

这两层平滑肌可以协同工作,使
得结肠壁能够进行周期性的收缩和松弛,从而将食物推进到下一个消
化阶段。

4.浆膜层
浆膜层是结肠壁最外层的一层,它由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组成。

这一区域也被称为腹膜,在消化系统中起着保护和支撑作用。

总之,结肠壁由多个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这些不同的组织协同工作,使得结肠能够完成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保持结肠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
动以及及时就医,可以预防和治疗结肠相关的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解剖生理概要

结、直肠与肛管解剖生理概要
(齿状线上15cm、10cm、5cm) • 解剖标志:直肠瓣、肛柱、肛瓣、肛窦、肛乳头、
齿状线
(二)直肠
侧面观 直肠的位置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比邻关系 • 前有膀胱、前列腺或子宫和阴道 • 后有骶骨 • 两侧有支配性功能和排尿的神经及重要血管
直肠的位置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系膜 是指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直 肠的、行成半圈1.5~2.0cm厚的结缔组织, 内含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 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Thanks
直肠系膜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为当前直肠癌根治术金标 准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切除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肛垫 位于直肠末端,在齿状线上1.5cm宽的环形海绵状组织带,是诱发排便的感觉中心。现 在认为,肛垫松弛下移是痔形成的基础
横结肠及其系膜将腹腔分 为结肠上和结肠下
降结肠 乙状结肠
阑尾
盲肠
腹膜间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易扭转
长约40cm 分为固定段和活动段
易扭转
回盲瓣,调节食糜进入盲 肠速度,防止返流
(一)结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结肠组织学结构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解剖结构
• 长约12~15cm • 以腹膜反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 外科临床工作中亦有将直肠分为上、中、下段
内痔 淋巴引流向上 至腹主动脉周围 或髂内淋巴结 植物神经支配

结肠上区(一)局解课件

结肠上区(一)局解课件
结肠上区(一)局解课件
CONTENCT

• 结肠上区的消化系统 • 结肠上区的血管系统 • 结肠上区的神经支配 • 结肠上区的病变与疾病
01
结肠上区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结肠上区是指位于横结肠及其上方的区域,是人体腹腔内的组成 部分之一。
位置
结肠上区位于横结肠的上方,与肝、胆、脾、胰等器官相邻,下 方与横结肠、结肠下区相连。
食管癌
食管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吞咽 困难、消瘦等症状。
胃病 变
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能导致胃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
胃癌
胃部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胃痛、 消瘦等症状。
胰腺病 变
胰腺炎
胰腺组织炎症,可能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清除结肠上区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护组织健康。
详细描述
淋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排毒途径。它通过淋巴管收集结肠上区组织中的毒素和 废物,并将其运输至淋巴结进行过滤和清除。淋巴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护肠 道健康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04
结肠上区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 经
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调节身体的应激反 应。在结肠上区,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脊髓的胸腰段和骶段,通过 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来抑制结肠的运动和分泌。
静脉系 统
总结词
收集结肠上区的血液回流至心脏,承担着重要的血液循环功能。
详细描述
静脉系统与动脉系统相对应,负责收集结肠上区的血液回流。肠系膜上静脉是其 中最重要的静脉,收集结肠上区的静脉血,将其回流至肝脏进行解毒和过滤。健 康的静脉系统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体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

结肠解剖要点PPT课件

结肠解剖要点PPT课件
肛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齿状线至肛缘的管状结构,长 度约1.5cm
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其上下 的血管,神经,淋巴回流均不 同。
直肠末端的环形唇状肉赘,含 图11-12
有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 和结缔组织,有诱发排便感觉, 精细控便的功能。
10
• 大体形态 • 相关循环 • 重要概念 • 相关疾病
要点
11
相关疾病
1.结直肠癌; 2.Crohn’s disease; 3.溃疡性结肠炎; 4.多发性息肉或息肉恶性变。
例图 图4图5
8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3
概念
描述
例图
TME 切除第三骶椎前方至盆膈直肠后方以及双 图6-10
侧连系直肠的全部疏松结缔组织。
后方:直肠骶骨韧带-尾骨尖 侧方:侧韧带(内容)-肛提肌 前方:Denonvilliers-前列腺尖或阴道水平
9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4
概念
描述
例图
肛管 齿状线
12
直肠系膜1
13
直肠系膜2
14
直肠骶骨筋膜
➢ 盆筋膜脏层和壁层在 后中线融合而成
➢ TME强调用锐性分离 剪断使骶骨间隙敞开
15
直肠侧韧带
16
17
Denonvilliers’ fascia
18
19
横结肠左侧1/3+降 结肠+乙状结肠 (IMA)
结肠左曲的双层腹膜 结构,起固定作用, 松解降结肠时常需要 用豪韵切断。
图1 图2图3
7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2
概念 直肠系膜
描述
从直肠后方和两侧包 裹直肠中下段的1.52.0cm厚的半圈结缔组 织,其中含有淋巴组 织和小血管。 后方:骶前间隙 侧方:侧韧带(内容)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大肠的一段,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还有对粪便进行加工和贮存。

结肠肠壁是结肠的外壳,也是结肠的保护层,由多层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结肠肠壁主要分为四层,分别是黏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四层的构成和作用。

1.黏膜层
黏膜层是结肠肠壁的最内层,是直接接触食物和粪便的一层。

它由多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组成,上皮细胞分为吸收细胞和分泌细胞两种类型。

吸收细胞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而分泌细胞则分泌黏液和其他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和粪便。

黏膜层还包括许多小腺体,这些腺体分泌黏液和其他消化液,帮助吸收和消化食物,同时也能够保护黏膜层免受损伤和感染。

2.粘膜下层
粘膜下层位于黏膜层下方,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保护黏膜层,同时也能够帮助黏膜层进行蠕动和分泌消化液。

3.肌层
肌层是结肠肠壁的主体部分,由平滑肌纤维组成。

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能够帮助结肠进行蠕动,从而推动食物和粪便向下运动。

肌层分为内环肌和外环肌两层,它们的收缩和松弛可以使结肠向前或向后运动,从而帮助粪便顺利排出体外。

4.浆膜层
浆膜层是结肠肠壁的最外层,由结缔组织和一层平滑肌纤维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结肠肠壁,使其免受损伤和感染。

此外,浆膜层还能够分泌液体,帮助结肠肠壁保持湿润和滑润。

总的来说,结肠肠壁的四层分别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共同维护着结肠的正常功能。

它们的紧密结合和相互配合,使结肠能够在消化和排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作用。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

结肠肠壁解剖分层引言结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将消化过程中的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的重要器官。

结肠的肠壁由多个分层组成,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结肠肠壁的解剖分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肠的功能和疾病。

结肠肠壁的分层结肠肠壁可以分为四层,从内到外分别是黏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黏膜层黏膜层是结肠肠壁最内层的一层,由黏膜组织构成。

黏膜层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分泌粘液保护肠壁。

黏膜层上覆盖着具有绒毛状的柱状上皮细胞,这些细胞有助于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此外,黏膜层还含有丰富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参与调节消化过程。

粘膜下层粘膜下层位于黏膜层的下方,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组成。

粘膜下层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保护黏膜层,并供给黏膜层的血液和营养物质。

此外,粘膜下层还包含淋巴组织和血管,参与免疫反应和保持肠壁的正常功能。

肌层肌层位于粘膜下层的外部,主要由两个肌层组成:内环肌层和外环肌层。

这两层肌层呈环状排列,有助于结肠的蠕动和食物的顺利通过。

内环肌层与外环肌层的纤维方向垂直,这种排列方式使得结肠的蠕动更加有力,有助于粪便的排出。

肌层还有助于保持结肠的张力,并在需要时收缩或松弛。

浆膜层浆膜层是结肠肠壁最外层的一层,由结缔组织和腹膜组成。

浆膜层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结肠和附着结肠于腹腔壁。

浆膜层还包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供应结肠所需的血液和神经支配。

结肠肠壁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结肠肠壁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这对结肠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血液供应结肠肠壁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肠系膜血管和直肠上下动脉。

肠系膜血管是从腹腔中的主动脉分支而来,为结肠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直肠上下动脉则主要供应直肠部分的结肠。

神经支配结肠肠壁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骶丛神经。

迷走神经通过副交感神经纤维传递去的感受和运动信号,对结肠的蠕动和分泌起调节作用。

骶丛神经则传递去的感受和运动信号,参与控制结肠的张力和排便。

结论结肠肠壁的解剖分层对于我们理解结肠的功能和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结肠
第一节结肠的解剖及生理
一、结肠的解剖
结肠(large 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

其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

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

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2.5cm,这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

图6-1 结肠的区域分布图6-2大肠的解剖
在盲肠和结肠的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的狭窄纵行。

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的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的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和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是区别大小肠的重要标志。

(一)盲肠:
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是大肠的起始部,也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
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的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

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的开口。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的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
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

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升结肠内侧为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肠袢;外侧与腹壁见形成右结肠旁沟;上通肝下间隙(肝肾隐窝),下达髂窝或盆腔。

(三)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自结肠肝曲起(结肠右曲),先向左下横过腹中部再向左后上至脾下方,形成开口向上的弓形,在脾的内下方急转向下形成结肠脾曲,又称结肠左曲,与降结肠相续;长约40-50cm,为腹膜内位器官,后方借借肠系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网膜覆盖;是结肠最长最活动部分,其中部有不同程度下垂,老年或瘦长体型者可达脐下,甚至盆腔。

横结肠上方与肝右叶、胆囊,胃和脾相邻,后方与胰腺及十二指肠水平部相邻,下方与空回肠相邻,因此常随胃肠的充盈变化而升降。

图6-3 回盲部图6-5 乙状结肠和直肠
(四)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自结肠脾区沿左肾外侧缘腹后壁向下达左侧髂嵴水平
移行为乙状结肠,长约20-25cm。

降结肠术腹膜间位器官,内侧为左侧肠系膜窦和空肠
肠袢,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连,外侧为左侧结肠旁沟,此沟上被膈结肠韧带阻隔,下与盆腔相通,此沟积液是只能向下流入盆腔。

(五)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平左髂嵴处与降结肠相连,沿左髂窝下行穿过左侧髂腰肌、髂血管、精索内血管及输尿管前方降入盆腔,呈乙字形弯曲,平第3骶椎延续为直肠。

上段较短,称髂结肠,下段较长,称盆结肠,其长度差异较大,长约20-70cm。

乙状结肠属腹膜内器官,有较长的同名系膜连于盆骨侧壁,活动性大,有时可发生肠扭转。

二、结肠的组织结构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在结肠袋之间横沟处的结肠壁内面有半月形邹襞。

结肠肠壁由内向依次为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1、粘膜层:结肠粘膜向肠腔内形成较高的半环形邹襞,因不形成绒毛,故粘膜层表面较光滑。

粘膜层分为上皮和固有层。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内含大量的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小肠;固有层含多而长的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开口在粘膜表面,为直管状,内还含有少量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无潘氏细胞;固有层内淋巴组织发达,常可伸入粘膜下层。

2、粘膜肌层: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3、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大量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成群脂肪细胞,无肠腺。

图6-7 结肠的组织学
4、肌层:为内环、外纵排列的两层平滑肌,其厚度不一致,内层肌较厚,外纵肌局部增厚集中形成三条结肠带,带之间的纵行肌较薄。

结肠之间的环行肌可独立收缩。

结肠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纵行肌和结肠长度发育速度不相称和分布不均形成。

5、浆膜层:为结肠外面,大部分以间皮覆盖,间皮下面含有大量脂肪细胞,形成肠脂垂。

三、结肠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1、动脉:大肠的血液供给主要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直肠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供给。

(1)、右半结肠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

①回结肠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的终末支,沿肠系膜根内向右下分成回肠支和结肠支,结肠支与右结肠降支吻合;回肠支近回盲部是分为盲肠前、后动脉、阑尾动脉和回肠动脉,分别供给回肠末端、盲肠、阑尾和升结肠下段三分之一血液。

②右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动脉上方,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沿后腹壁腹膜后方向右横行于升结肠内侧分出升降两支,升支与中结肠动脉右支分支吻合,降支与回结肠升支吻合;供给升结肠上三分之二和结肠肝曲血液;有时右结肠动脉可与中结肠动脉何为一干。

③中结肠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后经胰腺下方腹膜后上升行经横结肠系膜内近结肠肝曲处发出左右两支,营养横结肠右三分之一,分别与左右结肠动脉吻合,横结肠由左、右结肠动脉分支供给。

约有10%的人有副中结肠动脉,从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或肠系膜下动脉发出。

图6-10肠系膜上动脉图6-11 肠系膜下动脉
(2)、左结肠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方约2-3cm的腹主动脉发出,行经腹膜后向左上至降结肠分为升、降两支;升支在左肾前方键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吻合,供应横结肠末端和结肠脾区血液;降支与乙状结肠分支吻合,供给结肠脾区和降结肠血液。

(3)、乙状结肠动脉:有1-4条分支。

由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紧贴后腹壁腹膜深面斜向左下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呈扇形分布,分别与左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相互吻合供应相应肠管血液。

2、静脉:大部分静脉与动脉同名伴行。

分布在右半结肠的静脉有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和直肠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向上汇入脾静脉,在胰腺头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会合构成门静脉。

图6-12 肠系膜上、下静脉及属支图6-13 大肠淋巴管和淋巴结
(二)、淋巴
淋巴在结肠各部位的分布多少不同,回盲部最多,乙状结肠次之,肝曲和脾区较少,降结肠最少。

结肠淋巴结与同名动脉伴行。

结肠淋巴结按结肠部位淋巴结分为壁内淋巴结、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

1、结肠淋巴管:在固有粘膜层或黏膜肌层附近,肠壁内小淋巴管将淋巴液汇流入结肠上淋巴结。

2、结肠上淋巴结:离肠壁最近,位于结肠浆膜下也有人认为在肠脂垂内,淋巴结体积很小。

3、结肠旁淋巴结:收集结肠上淋巴结的淋巴液,位于边缘动脉和肠壁之间,是结肠癌转移的第一站。

4、中间淋巴结:位于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周围,沿各结肠动脉分支排列,又称为右回结肠淋巴结,该淋巴结的淋巴液汇入各肠淋巴结。

5、中央淋巴结:位于各结肠动脉的和肠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肠壁淋巴结经上述淋巴结群引流,右半结肠的大部分淋巴汇集在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汇集在肠系膜下淋巴结。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与腹腔淋巴结的输出管共同组成肠干汇入乳糜池。

有一部分结肠淋巴管汇入腰淋巴结进入腰杆;同级淋巴结之间和不同级淋巴结之间存在直接通路,所有结肠癌病人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向播散等。

(三)神经支配
结肠由肠系膜上、下神经丛支配。

升结肠、横结肠来自肠系膜上丛;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交感神经来自肠系膜下丛;它们随结肠动脉分布于相应区域。

结肠脾区以上肠管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结肠脾区内脏神经是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入脊髓(T10—S1)和脑;结肠脾区以下副交感神经来自盆内脏神经,经盆内神经传入脊髓S2—S4。

四、结肠及肛管的生理功能
结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储存和转运粪便;吸收功能主要为右半结肠。

结肠也能分泌碱性粘液润滑粘膜,也分泌数种胃肠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