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合集下载

“新工科”专业介绍

“新工科”专业介绍

“新工科”专业介绍
新工科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NGIT)为核心技术的学科体系,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新工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工科专业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具有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处理等。

2. 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3. 云计算: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软件服务,以实现灵活、高效和
安全的计算能力。

4. 物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

5. 区块链:构建去中心化的、安全可信的信息交换和交易系统,可以应用于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

新工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同时也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如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系统集成等。

此外,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新工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各个行业中找到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以在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制造业等不同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系统架构、数据分析等工作。

同时,对于有创业激情的毕业生来说,也可以选择创办自己的科技
公司,开发和推广新技术产品。

总体来说,新工科专业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
④ 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 励机制。
⑤ 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⑥ 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2020/6/13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23
三、去脉:落实办法
《北京指南》提出五部分24个选题方向: 一、新理念选题
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 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 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包括:
四、新质量选题
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 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 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包括
14.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 15.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6.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17.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 18.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19.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
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


才 结 构 矛 盾 突 出

“缺人才”不只发生在未来,还发 生在当下,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 、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 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 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 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2020/6/13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13
“北京指南”号召着力“九个一批”:
•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 •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 •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 •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 •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 •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 •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1. 引言1.1 新工科的背景与意义新工科是指以工程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要内容,强调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和实践,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新工科的兴起,旨在培养具备未来工业发展所需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打破传统工科教育的束缚,紧跟时代的脚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新工科的意义在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由此可见,新工科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工科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工科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工科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个明显特征。

新工科的专业设置呈现多样化和前瞻性。

传统的工科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新工科专业的涌现成为必然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专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新工科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教育。

传统的理论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工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跨学科融合的特色课程设计成为新工科教育的特点。

新工科教育与行业合作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新工科教育与各大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新工科的发展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新工科教育将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旨在研究如何促进新工科教育的发展和实践,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1. 引言1.1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是指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对传统工科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新工科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工科教育模式的挑战与反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新工科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工科人才。

新工科理念的核心内涵包括跨学科融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化。

跨学科融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化则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工科理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实践环节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和经济需求。

2. 正文2.1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工程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重新定义工程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工程教育的革新和创新,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工程人才。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并采纳这一理念,希望通过改革工程教育的方式来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

在中国,国家也提出了“新工科”发展的战略,力求推动工程教育向着更加开放、创新和实践导向的方向发展。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将对工程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重新审视工程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工程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回复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回复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回复什么是新工科?新工科(New Engineering Paradigm)是指从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工科人才,以应对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复杂工程问题。

在传统工科教育中,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特定领域和专业的工作需求。

然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工科教育模式逐渐显示出一些不足之处。

新工科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十大特点。

一、跨学科融合新工科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工科学生学习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如科学、艺术和人文等。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二、项目驱动学习新工科注重以项目为驱动的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践能力培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掌握实际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具竞争力,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四、创新思维培养新工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并寻找创新解决方案。

通过开放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

五、跨国际视野新工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倡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案,拓宽视野,增加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六、创业与创新教育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业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新工科理念是指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将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培养具备广泛背景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它的本质是促进工程教育与科学创新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促进产业创新与飞跃式发展。

新工科理念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跨学科融合、学科交叉创新、应用导向教育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跨学科融合指的是在工程教育中,不再只是固守在狭义的工程专业中,而是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

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除了环境工程师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化学、生态学、土壤学等领域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跳出传统学科的条条框框,拥有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交叉创新是新工科理念的又一重要内涵。

传统的学科划分往往会让人局限在某个领域内,而新工科理念倡导学科交叉,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就需要结合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

通过这种交叉创新,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应用导向教育是新工科理念的核心之一。

传统工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用导向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将更多地参与到项目实践中,通过实际操作去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更容易与产业需求对接。

产学研深度合作是新工科理念的重要体现。

传统工科教育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停留在实习与就业层面,在课程设置和科研方面缺乏深度的合作。

而新工科理念提倡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教学、技术研发等活动,将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能,也有助于产学之间的双向输血,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新工科 建设方案

新工科 建设方案

新工科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这世界变化快得像火箭似的,科技啊那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冲。

传统的工科教育呢,有点跟不上趟儿了。

你看那些新兴技术,什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就像一群调皮捣蛋却又超级有潜力的小鬼,在各个领域横冲直撞,到处搞创新。

这时候啊,咱就得搞新工科建设啦,就像是给工科教育来一场超级大变身,让它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和这些新技术小鬼们玩到一块儿去。

二、建设目标。

1. 人才培养。

咱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出一群超级厉害的新工科人才。

这些人才啊,可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他们得像是全能战士,既有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就像坚固的地基一样,又得对那些新兴技术了如指掌。

比如说,学机械工程的,不能只知道怎么摆弄那些铁疙瘩,还得明白怎么给这些铁家伙装上智能大脑,让它们能自己干活儿,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一样酷。

2. 学科融合。

要把不同的工科专业还有工科跟其他学科都融合起来。

就好比做一道超级大杂烩菜,把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材料科学这些工科专业和生物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统统放在一个锅里炒。

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创造出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东西。

比如搞出一种既能自我修复又超级智能的建筑材料,这可就厉害了。

三、建设内容。

1. 课程体系改革。

优化课程设置。

咱得把那些老掉牙的课程重新审视一遍,该淘汰的就淘汰,该更新的就更新。

像以前那种只讲理论、不结合实际应用的课程,就像是没有肉的骨头,没啥嚼头。

现在要增加很多和新兴技术相关的课程,而且要让这些课程像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关卡一样,一环扣一环,让学生们越学越带劲。

实践课程强化。

实践课程得像主角一样被重视起来。

不能再是以前那种做做样子的实验课啦。

要建立超级酷炫的实践基地,让学生们有机会真正动手去做一些大项目。

比如说,搞一个物联网实验室,让学生们自己搭建一个智能城市的模型,从传感器的安装到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全部自己搞定。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手干活儿,就像游戏里满技能的高手一样。

新工科专业建设浅析

新工科专业建设浅析

强国崛起依靠一流人才,一流 人才依赖一流高等教育。随着时代 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中不 断稳步前进,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批 优秀的人才。其中高等工程教育作 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自清末洋务运动 兴办的各类西式学堂开始至今已有 150 余年的历史。目前 , 我国高等 工程教育不管是在校生数量还是培 养规模上都处于世界前列。数据显
(二)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政策深入实施呼 就是在传统老工科专业里从来没有的新专业。二是对
唤新工科建设
于“工科的新要求”即在原有工科中,要渗透新的说法、
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中 标准和理念,形成一种新的专业表现形式。[2] 钟登华
国制造 2025”、“互联网 +”、“科教兴国、人才强 认为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
新经济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 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我国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与过去
业 态 几 大 特 征。 我 国 的 科 学、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呈 现 出 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智能知识时代的到来,
新的趋势,以往主要表现为梯度发展,由科学发现进 高校过去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因此
40
热点透视 >> HOTSPOT PERSPECTIVE
学定位和优势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从而培 为新工科提供了持பைடு நூலகம்的支持。
养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硬实力要求新
工科
一、新工科产生背景
德国工业 4.0,美国再工业化、法国提出的新工业
法国都对我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工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HOTSPOT PERSPECTIVE << 热点透视

到底什么是新工科?

到底什么是新工科?
现代工程教育就是这个经典课程体系。
面临最大挑战是:学生要有耐心按班就序地学好学完前面的科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最后通过毕业设计来实现工程化的专业集成。
科学时代的工程教育(三)
美国电机工程专业(包括了我们所有电类专业)在科学主导工程教育改革后通用的四年 课程框架图
科学时代的工程教育(四)
特点一:强调通识教育特别是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数学和物理等科学知识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和应用数理
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能力
计算思维
科学时代的工程教育(六)
特点三:实施专业认证标准(ABET 2000)
很多名校名学科(系)的 人才培养标准,虽然表达形 式略有不同、但其本质相差 无几。如分析能力的第一条 强调的是把数理和工程理论 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而不是上了多少门课或者考 试成绩如何。
从 1995年到2000年,CMU对过去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他们的研究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 “课程上的越多的同学,以后取得的成就越小”。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像二战后的学生样,能按部就班学习。如果看不到应用前景,学生 不会有耐心去深入学习这门课程。但如果数理基础不扎实,以后学习新知识又将面临巨大的 困难与挑战。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课堂知识没几年就过时了。 工科教育陷入一个疲于奔命的怪圈。 CMU 推动了第三次工程教育改革: 1)把课程数目从 40 门减到 32 门,每学期平均四门( MIT 甚至容许学生 30 门课程毕 业)。 2)在大学一年级引进了项目课程,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对后面的课程内容有一个感性、 直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数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面向现代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工程教育改革。

新工
科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创新:新工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非传统教育中的知识掌握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从实践出发,探索需求、解决问题、实现创新。

2. 跨学科融合:新工科教育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信息技术、机器人、
智能制造等,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和技能,提高技术融合的能力。

3. 教育国际化:新工科教育注重开放性和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去国外交流学习,推动全球化合作与创新,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培养实践能力:新工科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更强调实践操作。

学生要进行许
多实验、设计、制造等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新工科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创新性:新工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强调创新思维
和创新方法。

4. 国际化视野:新工科教学注重国际化视野,向国外学校派遣学生、开展课程国际
化等,推动教育国际化与交流。

5. 产学研结合: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能力,与企业和
社会密切合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实践,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6. 人才选拔: 新工科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靠谱高素质的人才,对学生
进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以保证学生在选修课中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工科专业一览表

新工科专业一览表

新工科专业一览表拓展资料:什么是“新工科”?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众多学科与统计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知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离不开大数据的存在。

不管是上网追剧、电商购物还是出行导航,只要使用了网络,就一定会有它的身影。

市场上对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一直都很大,上到世界500强,下到创业公司,他们都需要该专业的人才来作为保障。

而它的就业面也相对较广,学生在毕业后可从事数据挖掘师/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产品经理、运维工程师等工作。

目前,在一线地区,一个大数据工程师的月薪能轻松过万,可见薪资待遇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2、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是近年来才开设的新兴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多学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学科专业。

它涉及机器人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以及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等。

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就业情况可见是相当不错的。

该专业主要面向的就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系统测试、技术支持与咨询、产品销售等工作,以及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工程改变世界,行动创造未来,改革呼唤创新,新工科建设在行动。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目标,我们致力于以下行动,1.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

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总结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

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2.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

加强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调研,做好增量优化、存量调整,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到 2020 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

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地矿、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1. 引言1.1 新工科理念及其重要性新工科理念是指在当前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与能力、实践创新精神和产学研融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新工科理念强调跨学科融合,以拓宽学科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强调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产学研融合,促进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将产业需求和科研成果有效结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向更加实践导向、产业导向的方向发展,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产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 正文2.1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1.跨学科融合:新工科理念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致力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知识的综合与创新。

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模式:新工科理念倡导实践教学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产学研融合:新工科理念注重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产业界的需求纳入到教学和科研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工科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科人才,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和产业的发展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2.2 新工科理念特征1. 融合性:新工科理念强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倡导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学习。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创新与整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2. 前瞻性:新工科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未来导向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勇于挑战传统观念,追求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2024年新工科报考要求

2024年新工科报考要求

2024年新工科报考要求【最新版】目录1.2024 年新工科报考要求概述2.新工科的定义和背景3.2024 年新工科报考的具体要求4.对考生的建议正文【2024 年新工科报考要求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工科成为了近年来报考的热门专业。

那么,2024 年新工科报考要求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新工科的定义和背景】新工科,即新兴工程学科,是指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置的一批新兴工程学科专业。

在我国,新工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

新工科的提出,旨在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2024 年新工科报考的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2024 年新工科报考要求如下:1.学历要求:报考新工科专业的考生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2.考试科目:考生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专业课(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以及政治。

3.分数线:考生需达到教育部门划定的报考分数线,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有所不同。

4.面试:通过初试的考生还需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对考生的建议】面对新工科报考要求,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1.提前规划: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新工科专业的发展前景,提前规划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2.强化基础知识:新工科专业对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考生需要打牢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实习等途径,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关注政策动态:密切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新工科报考政策,了解最新的报考要求和录取情况。

总之,2024 年新工科报考要求对考生的学历、考试科目、分数线和面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新工科 能力培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工科 能力培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工科能力培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新工科是指在传统工科的基础上,结合了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工科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新工科的出现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协作、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新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背景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新工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跨领域的工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篇文章将首先介绍新工科的定义和背景,然后重点探讨新工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新工科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新工科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工科人才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整体结构。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新工科的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一节将详细说明本文的大纲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布局。

目的一节将明确阐述本文旨在探讨新工科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

正文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工科的定义和背景两个小节。

在新工科的定义一节中,我们将详细解释什么是新工科,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新工科的背景一节将介绍新工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相关观点和理论。

结论部分包括新工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两个小节。

在新工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节中,我们将强调培养新工科能力的紧迫性,并强调其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新工科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一节将提供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供读者参考。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深入地探讨新工科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起草说明

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起草说明

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起草说明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这个事儿的起草说明。

为啥要弄这个呢?这可太重要啦!你看现在科技发展多快呀,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

咱们要是不加快新工科的建设,那可就要落后啦。

咱得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工科人才,他们得有创新思维,能玩转那些高科技的东西。

不能光会书本上的知识,得能动手,能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呀,新工科可不是孤立的,得跟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比如说和理科、文科,这样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创造出更多新的成果。

还有哦,课程设置也得改改啦。

不能老是那些老掉牙的内容,得紧跟时代步伐,把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应用加进去。

学校和企业也得加强合作。

让学生们早早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场景,知道企业需要啥样的人才,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总之呢,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是为了让咱们的教育跟上时代,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大家一起加油干呀!第二篇亲人们,咱们来唠唠“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起草说明。

你想啊,如今这世界变化快得像火箭,到处都是新技术、新产业。

要是咱们的工科还慢悠悠地走,那能行嘛?所以得加快发展新工科。

这新工科呀,就像是给未来的工程师们打造的超级装备。

要让他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不局限于一个小角落。

比如说,教学方法得变变啦。

不能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

得互动起来,小组讨论、项目实践,让学生们主动去探索。

还有师资队伍,老师也得不断学习,跟上新潮流,才能教好学生。

实验室设备也得跟上,不能让学生们用着落后的设备,那怎么能研究出前沿的成果呢?另外,国际交流也很重要。

多和国外的学校合作,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

咱们就是要通过各种办法,让新工科快速发展起来,让咱们培养的人才在世界舞台上都闪闪发光。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信心?。

新工科的内涵行动路径及新特点

新工科的内涵行动路径及新特点

一、背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再是培养精英型人才,更多的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各行各业产业职员。

尤其新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更多依赖于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

2019年人社部和统计局新发布的《职业分类大典》[1],新收录了13个新职业,包括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数字技术的管理与运作人员,如数字化管理、物联网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无人机驾驶、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电子竞技运营、电子竞技操作等。

这些新职业,一部分是新技术催生的新职业,另一部分是产业或模式升级对传统职业的替代。

因而传统的工科教育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内在关联的管理体系已经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对工科的要求,甚至会拖累国民经济转型和升级。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教育界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新工科”理念去改造和升级工科教育。

工科教育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性工程,为未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新工科共识、行动与指南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落实教育部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形成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并发布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2]。

开启了新工科理论和实践研究新高潮。

所谓“复旦共识”[3],指的是2017年教育部召集国内著名理工科类高等院校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会提出建设“新工科”的十点共识,简称“复旦共识”。

“复旦共识”指出,面对国际和国内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翻天覆地的发展,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高等工科教育改革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意味着高等工科教育发展有了新目标和新机遇,尤其新技术引发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将引发工科新一轮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的革新;为我国工科教育的新飞跃提供难得的机遇。

当然,这种新发展不是水到渠成,而是要依靠新教育理念、新专业和学科结构、新教育教学质量和新教育体系来引领。

“新工科”环境下的工科生应具备的素质

“新工科”环境下的工科生应具备的素质

“新工科”环境下的工科生应具备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工科”概念逐渐兴起。

传统的工科教育在面对新的挑战和需求时存在一些不足,而“新工科”则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科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在“新工科”的环境下,工科生应该具备一系列的素质来适应新的要求。

工科生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

工科领域的发展如日中天,涉及面也日趋广泛。

工科生需要熟练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同时对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还需要了解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以便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

工科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靠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的问题。

工科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

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动科技的进步。

工科生应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协作,而这就要求工科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需要具备与他人良好沟通与协调的能力,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角色和意见,能够处理好团队中的矛盾与冲突。

同时还需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和建议,善于协调工作中的分工和合作,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团队成果。

工科生还应具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工科领域,工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工科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程中。

工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运用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验和操作。

工科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工科领域发展快速,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面对快速变化的知识和技术,工科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

工科生在“新工科”的环境下,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在工科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工程人才。

“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仪器类专业的非技术要素培养模式

“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仪器类专业的非技术要素培养模式

“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仪器类专业的非技术要素培养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

新工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了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工程教育进行了规范和评估。

面对这些变化,仪器类专业的非技术要素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

仪器类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仪器、测控技术、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仪器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而在这个背景下,除了技术的培养,仪器类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许多非技术要素,如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非技术要素对于一个优秀的仪器类专业人才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那么,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如何培养仪器类专业的非技术要素呢?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仪器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接触和学习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去关注行业的前沿动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创业项目培育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如今,很多仪器类项目都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而不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团队协作的课程,如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等,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或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团队协作与领导。

要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仪器类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很可能会需要和不同领域的人合作,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沟通技巧的课程,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 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 运行机制等。

2
18
三、去脉:落实办法
“天大行动”阐明了“新工科”建设的中 长期目标规划:
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 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

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 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

2
3
一、来龙:重大事件
会议达成了以下十点共识(现在被简称为“复旦共识”): ①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② 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③ 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 ④ 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⑤ 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⑥ 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⑦ 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⑧ 新工科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⑨ 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⑩ 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
科教学理科化,对于通识教 人

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 才
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结
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 构
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 矛
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 盾
结构方面的缺陷”。



“缺人才”不只发生在未来,还发 生在当下,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 、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 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 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 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2
16
二、理解:内涵要点

2
17
二、理解:内涵要点
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 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 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 展新兴工科专业的研究与探索,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等。
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
机器人、新材料等,将成为人才缺
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
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
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
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
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
万人。
之一。
➢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但是,“我国工科人才
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
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

2
13
二、理解:内涵要点
新工科既包括指 新兴工科专业, 如人工智能、智 能制造、机器人 、云计算等原来 没有的专业;也 包括传统工科专 业的升级改造。

2
14
二、理解:内涵要点

2
15
二、理解:内涵要点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 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 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 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 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 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 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 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 ,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新经济对人才提出 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契机,新 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工科”。

2
4
一、来龙:重大事件
官方认可

2
5
一、来龙:重大事件
2、教育部立项通知: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 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 2017〕6号),对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时间 安排、牵头单位和联系人等进行了周密部署。

2
6
一、来龙:重大事件
3、天津会议与“天大行动”

2
8
一、来龙:重大事件
“北京指南”号召着力“九个一批”:
➢ 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 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 ➢ 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 ➢ 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 ➢ 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 ➢ 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 ➢ 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 ➢ 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2
9
一、来龙:重大事件
5、各地积极响应

2
10
一、来龙:重大事件
南京会议:教 育部高教司长 ,学习贯彻十 九大精神,开 启新征程,建 好新工科。

2
11
二、理解:内涵要点

2
12
二、理解:内涵要点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
➢ 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
模的工程教育。2016年,
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庞思勤 北京理工大学 pangsq@

2
1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一、来龙:重大事件 二、理解:内涵要点 三、去脉:落实办法

2
2
一、来龙:重大事件
1、复旦会议与“复旦共识” 2017年2月18日,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
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包 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近40所高校参加 此次会议。在这次会上,一个概念成为了大家 讨论的中心议题,那就是“新工科”。可以说 ,“新工科”这个热词就是在这次会议后热炒 起来的。
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 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兴工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展多维 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
2017年4月8日,60多所大学要员们相聚在天津大学,共同商讨 新工科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制定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 线》,简称为“天大行动”。

2
7
一、来龙:重大事件
4、北京指南:6月9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 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作书面 报告。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专家组成员参加会 议。与会专家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简称“北京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