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阻》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学设计第3节电阻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学习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一一控制变量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动手进行实验.2.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教学难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银铭合金丝及铜丝各一段、酒精灯、日光灯鸨丝、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稔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用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组成一个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亮度;换一个规格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再次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变暗了 .(以实验导入课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学设计师为什么电压一样,这个灯泡却变暗了呢?看来同样是灯丝,有的灯丝容易导电,有的却不容易导电,今天我们就研究导体的这种差异.【进行新课】知识点1电阻及其单位1.电阻的定义提出问题:为什么铜导线与银铭导线的用途不同呢?同是导体为什么它们导电的能力又有不同呢?(下面进行实验探究)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教材P63页《演示》中图16.3-1所示实验,把银铭合金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步骤:①先将银铭合金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②将银铭合金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现象:接铜丝时灯泡亮,接银铭合金丝时灯泡暗.分析: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板书: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2.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板书:(1)电阻的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是.(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
-根据课堂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及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3.思考题:
-思考电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至少三个实例,并简述其原理。
-探讨为什么电阻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及如何减小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使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电阻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设计互动游戏、讨论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5.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和实验任务。
-提供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6.课后作业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压是电路两端电势差的体现。”
2.教学过渡:教师通过电流、电压的关系引出电阻的概念。
-提问:“电流和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阻这一概念,了解它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2.解题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全班讲解。
-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电阻的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有关电阻的计算题、实验报告等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电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4.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 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 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 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 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 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小结: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 积和温度。
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 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欧姆 (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 20 厘米,另一条长 1.3 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 截面积 0.4 厘米 2,另一条 2 毫米 2,哪条导线电阻大, 为什么? (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 吗?应当怎么说?
下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 思维能力,该讲的还是要讲,该放的一定要放。相信学 生能行,能做好,有能力做好。只有转变了思想认识, 摆正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猜想——实验——验 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发 挥实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体会研 教学目标
究多个因素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知道电阻。
课程标准解读: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行为动词为“了解”;而“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事实的认识和记忆。
意味着学生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不同导体的导电性。
2.“知道电阻二行为动词为“知道”;核心概念(关键词)为“电阻”。
一是知道电阻是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以及电阻的单位;二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章《电压和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第二章,本章共4节,讲述电压的概念,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和变阻器。
承接上一章《电流和电路》,本章完成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电学三大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学习,是下一章学习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必备知识。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是电学三大基本概念之一,与电流和电压共同构成了电学的三大支柱,也为后续学习变阻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具备了前置性的电路基础知识,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及电压的规律。
在实验技能上,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尤其喜欢进实验室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中后期过渡,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学生已经理解了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在探究中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感受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从而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并知道其单位。
2.了解欧姆的生平事迹,学习他勤奋顽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养成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学习态度,具有为科技进步而贡献力量的精神品质。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初中物理电阻教案(篇1)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定值电阻、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验室里有些定值电阻没有标签了,你能帮老师重新贴好正确阻值的标签吗?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电阻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一)伏安法测量电阻1.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测出没有标牌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呢?这种方法又称(法),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的?测量电阻实验中我们怎样减少误差,还需要哪种器材来达到此目的?3.请设计测量定值电阻实验电路图。
4.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设计意图: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喜欢动脑思考。
实验步骤:(学生口述实验步骤)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②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④根据公式RUI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⑤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值,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记入表格中⑥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过渡语:我们平常使用的灯泡中的灯丝是否有电阻?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想想做做”,小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呢?(1)实验电路图(学生完成)(2)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关于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6篇
关于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6篇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对本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中重要的实验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基础,可以说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对新学知识的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学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得出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学生刚刚学习了“欧姆定律”,第二次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仪器,在这种情况下来学习本节课,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能否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步骤。
(2)能否准确的连接实验电路。
(3)能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引导、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法:思考、讨论、探究、分析、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约2分钟)通过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用公式表示欧姆定律,及公式的变形,让学生考虑如何测灯泡灯丝的电阻,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测出U、I,再根据R=U/I,即可算出灯丝电阻。
初二下学生电阻实验教案
初二下学生电阻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学习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其在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3、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4、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不同电阻的实测电阻值进行观察与比对,从而加深学生对电阻的理解和认识。
三、实验原理:电阻是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其流动的因素,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通常用欧姆(Ω)作单位。
所有导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有一定的电阻,电阻的大小和导体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等有关。
它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的长度成反比,与导体的截面积成正比。
四、实验器材:电池、电流表、电压表、两端波动型电阻、定值电阻(2Ω、4Ω、6Ω)等。
五、实验流程:1、将电池两端接上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值;2、按照实验要求,分别测量两端波动型电阻的电阻值,记录并分析结果;3、分别测量不同定值电阻(2Ω、4Ω、6Ω)的电阻值,记录并分析结果;4、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和整理,探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电源的电压、电流要小心调整,以免对实验设备造成损坏;2、实验中不要用尖锐的金属物品接触电池,则会导致电池异常发热;3、操作时不要过度拉伸两端电阻线,则可能导致两端电阻线与电阻引脚脱离而引起误差。
七、实验效果:经过实验我们知道,电阻大小和导体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等因素都有关,而它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长度成反比,与导体截面积成正比。
通过本实验,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而且还掌握了电阻测量的方法。
在实验中,通过对实测电阻值的比对和分析,增强了学生们实际操作和实验思考能力,培养了科学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电阻教学设计导入
初中物理电阻教学设计导入一、引言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电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通过学习电阻的概念和相关实验,可以深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损失。
本教学设计将重点介绍如何导入初中物理电阻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
二、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电阻的概念,并能够简单解释电阻的作用;2. 掌握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3. 了解电阻与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损失的关系。
三、导入活动1. 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对于电阻的兴趣,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
例如,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电子设备因为接触不好或者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2. 观察和讨论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电阻特性的物体。
例如,可以用导线连接一个强电源和一个小灯泡,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亮度的变化。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电流通过不同材料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3. 小组合作实验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
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些不同材料的导线和一个万用电表。
学生可以分别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电阻的认识,并体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引导问题和讨论通过引导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2. 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合作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解电阻概念和实验步骤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相关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内容和安排1. 概念讲解首先,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简要介绍电阻对于电流的影响,并讲解电阻的单位和符号。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不同材料的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初中物理《电阻》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阻》实验教学设计作者:张勇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3期江苏昆山市城北中学(215300)张勇明一、设计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努力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器材:旋钮式调光台灯、固定有各种电阻线的塑料板、电源(干电池3节以上)、电流表、开关、2B铅笔芯(剖去一半,留下带笔芯的一半,中间用透明胶布固定)、日光灯丝、酒精灯、小灯泡(2.5V)若干、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时的实验设计1.播放流行音乐《江南Style》,让一位学生上台将音量慢慢调响,再慢慢调低,让学生认识到音量的变化,表明通过喇叭中的电流也在发生变化。
2.让一位学生上台调节台灯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台灯亮度的变化,表明通过灯丝中的电流也在发生变化。
(二)课堂探索过程中的实验设计1.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具体方法,然后进行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先接好一个实验电路(2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电灯的电路),然后用桌上的器材设法改变通过小电灯中的电流。
器材有:多节干电池、2B铅笔芯(剖去一半带笔芯)、日光灯灯丝、固定各种电阻丝的塑料板、多个小灯泡等。
学生实验后,答案很多,如:多接个小电灯,多接或少接一个干电池,变换接入铅笔芯的长度、接入一段金属线等,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
然后归纳得到结论: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或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电阻能改变电流。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电路中接入导体后电流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从而得到电阻概念,并理解: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2.设计学生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任何导体都有电阻,不同的导体电阻往往不同,那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供的固定有各种电阻线的塑料板后,提出猜想:电阻可能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初中物理电阻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 熟悉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能够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2.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
4.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电阻的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并了解常用的电阻单位及其换算。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掌握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各个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4)滑动变阻器: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对电阻的概念、单位、决定因素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通过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通过对实验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阻丝、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2. 教学课件:电阻的相关知识、实验操作步骤等。
初中物理_《电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6.3电阻》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电阻的看法、知道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
(2)能画出电阻的电路符号,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能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资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在研究实验中浸透类比法、控制变量法、变换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领会研究多个多个要素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谨慎的习惯和脚踏实地的科学修养。
【教课要点】1.电阻看法的成立。
2.决定电阻大小的要素。
【教课难点】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要素【教课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干电池 2 节( 1.5V)、电流表 1 个、小灯泡( 2.5V)1 个、开关 1 个、铅笔芯、铜导线、镍铬合金丝。
学生疏组:电流表1 个、小灯泡一个(2.5V)、各样导体、酒精灯、电阻丝、导线、开关。
【教课过程】讲课过程讲课师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实验引入】演示实验: 1. 利用学生熟习的实验引电路中接入不一样导线,察看灯泡发入新课,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光状况。
在身旁。
【问题启迪】学生思虑: 2. 学生进行演示实验,锻炼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的着手能力、展现能入【剖析解惑】引出课题:力。
新 1.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3. 学生直观感觉不一样导体课说明自由电荷能够在两种导体中定对电流的阻挡作用大小不向挪动。
同,为后边的实验研究做好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说明导体导电的铺垫。
同时,对电流还有阻挡作用。
物理学中,把这类阻挡作用叫做电阻。
一.电阻 1. 电阻基本知识条理清讲【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晰,合适学生自学,培育学授学生仔细阅读课本 63、64 页“电阻” 生学会使用多种学习方式。
新部分。
课【沟通议论】小组沟通:讲课过程讲课师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学生小组内沟通自学知识,进行梳 2. 经过组内相助进行合理。
作学习,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学会多种学习方式。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15篇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电阻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
要求学生暂不揭开。
),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回答略)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引出本节。
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2.进行新课(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
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
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
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
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即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
2024年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理解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2. 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难点:理解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实验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实验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阻器,引导学生观察电阻器的外观,思考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5. 例题讲解:解决实际电路中的电阻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3. 例题解答步骤。
4.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是什么。
(2)列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a. 两个电阻器R1和R2串联。
b. 两个电阻器R1和R2并联。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探究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的讲解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环节,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电阻器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篇一: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本节主要内容为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这些内容是学习第四节“变阻器”的理论根底。
作为电学中三大根本概念之一,“电阻”处于枢纽和核心的位置。
因为电学知识的应用离不开电阻,各种用电器的功能实现决定于所用电阻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对电学规律的探究、各类用电器的创造,都离不开对电阻的研究。
仅就初中所学电学知识来说,电学中所考察的难点问题也离不开电阻,因电路中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改变,电流的改变会引起电功率的改变。
所以本节内容在为学习“变阻器”作准备的同时也为后续电学知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导入新课”可根据教材提示,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或老师的课堂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导线多用“铜”和“铝”来制作这一事实,引出问题,从而展开探究。
“演示实验”通过把长短、粗细一样的不同导体(铜丝和镍铬合金丝)连入电路中,观察灯泡亮堂程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导体(一样条件下)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信息。
电阻概念的引出是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老师进展演示时可以多项选择取几种材料进展比拟。
本实验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出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二是说明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电阻的概念比拟抽象,教学中老师最好不要硬性地将其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 ,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后得出,即要把电阻概念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详细,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拟导体电阻的大小。
“电阻”概念的教学,教材是以电阻的定义、大小和单位、常见的电阻器为核心展开,直接给出电阻单位的名称、简称、符号、换算关系。
教材没有给出电阻率的概念,而是在后面的小资料中给出几种“长度为1 、横截面积为1 2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
这样处理既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向学生浸透电阻的本质特征是表征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才能是不同的。
初中物理电阻实验专题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实验专题教案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 电阻的测量:利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阻值。
4. 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提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介绍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符号,阐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利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阻值,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5. 总结:归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强调公式及其应用。
6.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公式。
2.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伏安法测定电阻实验套件。
2. 教学课件: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计算公式。
3. 课后作业:相关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阻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电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实际生活中的电阻现象,如电线发热、电阻器等。
2. 介绍电阻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如电阻箱、电阻传感器等。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1电阻【教学目的】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理解电阻定律【教学难点】电阻率的概念【教学媒体】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教学安排】【新课导入】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
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1. 实验探究(1)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2)设计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
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
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提出问题3:要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但这样的测量太粗略。
所以最好使用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间接测量电阻值。
电路如右图。
提出问题4:实验中如何减小读数时的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小,即应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和电流,求其比值的平均值。
(3)实验操作:按电路,依次将A、B、C、D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
科目
物理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课题
电阻
总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阻定义及单位,理解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体会控制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
重点
电阻的理解及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 学 反 思(由使用教师撰写)
(2)导体的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越大,
电路中的电流就。
(3)导体通常用字母表示,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4)0.3kΩ=Ω=MΩ
2、提出问题: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有关?
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和有关。
三、实验探究(观看视屏,注意电源的电压有无变化并记录表格)
导体代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表示数/A
3、A、B两根完全一样的导线,长度都是一m。把A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跟B相比,那个电阻大?把A剩下的一半再拉长到1m跟B相比,那个电阻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在长度、材料相同时,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C、导体有电阻,绝缘体没有电阻
D、长导线的电阻可能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4、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巴蜀英才:p52)
5、归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其大小与导体的,
,和等因素有关。
6、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7、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课本:p65小资料
四、典例精讲
1、一段导体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这是因为其变大,且变小的原故。
2、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串联入电路中,得到电流大小为I,现将该镍铬合金丝对折起来,连入电路,该合金丝电阻将,电流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初中物理电阻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初中物理电阻教学设计]物理电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3.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三、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物理电阻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物理电阻教学设计(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物理电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物理电阻教学设计(教具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物理电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出示预先准备的各式各样的电线.问这是什么东西[师]肯定同学们的回答.请大家从导线的截面观察.[生]电线芯是用容易导电的金属来做的,是导体.电线芯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师]现在请同学们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看一下导线的芯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是用铜做的.是用铝做的.[师]大家见过用钢、铁做芯的导线吗[生]好像没有.[师]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已经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同学们大胆地猜想.[生]是不是因为铁容易生锈,所以不用铁.[生]是因为用铁做导线没有铜好.二、进行新课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师]我们可以把铁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想想做做]请同学按图6.3-1连接电路.先将铁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将铁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生]接入铜丝比接入铁丝时灯泡亮.将电流表串入电路,重复上述的实验,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生]接铁丝时的电流比接铜丝时的电流小.[师]比较两次电流的示数,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板书]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itance).[师]比较实验现象——相同电压下,接入铜丝的电流大,说明了什么问题[生]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即电阻小.[师]相同电压下,接入等长、等粗的铁丝电流小,又说明了什么[生]等长、等粗的铁丝比铜丝的电阻大.[师]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不用铁做导线.[生]导线的电阻值和导线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导线其电阻值不同.[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生]几种材料中银的电阻最小,除镍铬合金外,铁的电阻最大,铜的电阻和银差不多,但铜比银便宜.所以不用铁做导线,而常用铝或铜.(有学生会注意到镍铬合金的电阻值最大,它有什么用此问题可留在变阻器中再来说明)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请同学们阅读材料P13,知道下述内容.[板书]电阻的符号:R电阻的单位:欧姆(Ohm)简称欧符号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3Ω1MΩ=106Ω[师]同学们对于电阻这个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出示书图6.3-2所示各种电阻器实物)注意:这些电阻器,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师]请同学们阅读小数据栏中“常见的电阻”,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生]实验用的导线电阻很小,它们是用容易导电的铜来做的.[生]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是每根导线电阻的500倍.导线的电阻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考虑呢[生]人双手间电阻在手干燥时很大,潮湿时会变小,甚至比照明灯泡工作用的电阻还小.相同电压下,电阻小的电流大,电阻大的电流小.所以电器工作时,用湿手去触摸用电器开关会很不安全.[师]人的双手间干燥和潮湿时的电阻不同.谁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在干燥和潮湿时的导电能力不同[生]木柴.木柴干燥时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而湿木柴就是导体,就比较容易导电.[生]这说明干木柴电阻大、湿木柴的电阻小.绝缘体的电阻大,导体的电阻较小.[师]肯定同学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电阻的知识明白绝缘体的本质.绝缘体之所以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的缘故.[师]在电工材料中,除了同学们已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材料就是半导体.[投影]半导体及超导的相关内容(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通过介绍这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前面实验中,铁丝和铜丝电阻不同,接入电路中,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由此,同学们考虑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生]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不同材料的铜丝、铁丝接入电路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那么同一种材料的一根导线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滑动变阻器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要想增大变阻范围,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因此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生]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面写有“50Ω,1.5A”是什么意思呢[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是什么意思[生]“50Ω”可能是说这个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0~50Ω,它的最大电阻值就是50Ω.[生]“1.5A”应该是说它能通过1.5A的电流.[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正确.变阻器铭牌上标出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因此在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规则.[投影]滑动变阻器使用规则●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为了避免电路中电流过大,使用变阻器前应将其阻值调到最大.[师]同学们对变阻器有了一定了解.请大家观察下面现象.[演示]1.用调光台灯的控光旋钮,改变灯的亮度.2.用收音机控制音量的旋钮改变收音机的音量.[师]光亮的控制、改变,收音机音量的控制、改变就是利用变阻器来实现的.收音机控制音量的变阻器是我们教材P16的电位器.[师]谁能给大家说说电位器的电阻是如何改变的[生]从图上可以看到,电位器的滑片是可以在电阻丝上滑动的.滑片在不同的位置上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也会不同,这样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师]同学们想不想试试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呢[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师]同学们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一下滑片滑过的地方有什么特别吗[生]滑片滑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了.[师]为什么呢是因为变阻器使用太多,不小心刮掉了吗[生](学生讨论)不是不小心刮掉了.必须刮掉这些地方的绝缘漆,滑片到达时,变阻器才能接入电路.三、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1)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Ω),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3)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a.首先观察变阻器的铭牌,弄清变阻器的最大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连接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要控制的电路中.c.闭合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要使滑动变阻器能控制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应和灯泡串联.(图略)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应根据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情况来定.2.此电路不能满足题目要求.因为接线柱接错,使电阻器成了一个不变的电阻.应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阻》实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努力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器材:旋钮式调光台灯、固定有各种电阻线的塑料板、电源(干电池3节以上)、电流表、开关、2b铅笔芯(剖去一半,留下带笔芯的一半,中间用透明胶布固定)、日光灯丝、酒精灯、小灯泡(2.5v)若干、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时的实验设计
1.播放流行音乐《江南style》,让一位学生上台将音量慢慢调响,再慢慢调低,让学生认识到音量的变化,表明通过喇叭中的电流也在发生变化。
2.让一位学生上台调节台灯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台灯亮度的变化,表明通过灯丝中的电流也在发生变化。
(二)课堂探索过程中的实验设计
1.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具体方法,然后进行交流
实验设计:让学生先接好一个实验电路(2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电灯的电路),然后用桌上的器材设法改变通过小电灯中的
电流。
器材有:多节干电池、2b铅笔芯(剖去一半带笔芯)、日光灯灯丝、固定各种电阻丝的塑料板、多个小灯泡等。
学生实验后,答案很多,如:多接个小电灯,多接或少接一个干电池,变换接入铅笔芯的长度、接入一段金属线等,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
然后归纳得到结论: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或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电阻能改变电流。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电路中接入导体后电流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从而得到电阻概念,并理解: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2.设计学生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任何导体都有电阻,不同的导体电阻往往不同,那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供的固定有各
种电阻线的塑料板后,提出猜想:电阻可能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设计:安排各小组同学先接好电路(干电池、开关、电流表和被研究的电阻丝,组成串联电路),再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
学生实验时接入电路中的是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电阻丝,塑料板上有四根电阻丝:直径为d、长度为l的镍铬丝一根;直径为2d、长度为l的镍铬丝一根;直径为d、长度为l的康铜丝一根;直径为d、长度为l/2的镍铬丝一根。
接着安排各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同时完成实验数据记录,然后分
析各表实验记录,一一得出结论。
记录数据可参考下表(下表是为探究电阻与长度关系而设计,另外两表可参照设计)。
在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结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接着介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并播放视频,介绍欧姆的重大贡献和当年使用过的实验器材。
3.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电阻大小与温度是否有关实验设计:安排各实验小组先将开关、小电灯、日光灯灯丝、电流表串联接到3节干电池两端,闭合开关后先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接着用酒精灯给日光灯灯丝加热,发现小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加热后,灯丝电阻变大,从而得到结论:电阻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说明:经过多次尝试后,发现这个实验用日光灯灯丝做,效果很明显,用其他金属丝做效果不明显)
4.设计趣味性演示实验,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设计:将2节干电池、开关、小量程电流计、一个光敏电阻、一个热敏电阻组成串联电路,教师假装变魔术,像运气功一样用手掌将光敏电阻周围的光一会儿遮去,一会儿不遮去,学生会看到电流计的指针来回大幅度晃动,惊讶万分;教师又用手去给另一个热敏电阻传热,学生又会惊讶地看到电流计的指针来回大幅度晃动。
这样的趣味性演示实验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了电阻还与光照强度、温度、压强大小等有关,它们被称为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压敏电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堂课的实验设计已在苏州市课改展示活动的公开课上实施,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在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关系时,如果课堂时间紧的话,可将班里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重点负责对影响电阻大小的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交流。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