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图形与几何
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一、引言数学教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培养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分类和描述的能力。
二、目标1. 学生能够区分并描述常见的几何图形;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几何图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何图形:点、线段、直线、射线、角、平行线、垂直线、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教学过程一、认识几何图形1. 导入:通过观察教室中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存在,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发现教室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吗?- 学生:桌子是长方形,黑板是正方形,地板是长方形。
-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吗?2. 学习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和特征。
-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点、线段、直线和射线吧。
先看这个物体,这是一个苹果,它是一个点。
那像这样两个点连接起来的就是线段,我们可以用线段连接两个点来表示。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继续延长线段构成无限延长的直线,或者只延长一个方向构成射线。
理解了吗?- 学生:理解了。
二、认识角的概念1. 导入:通过下面的活动,引发学生对角的认识。
-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站起来,用手指把你们的耳朵和鼻子连接起来,你们的手指所形成的形状是什么?- 学生:是一个角!- 教师:非常好。
学生在连接耳朵和鼻子的过程中形成的角,我们称之为锐角。
请现在找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来展示给我们。
2. 学习垂直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 教师:同学们,我们接下来学习垂直线和平行线。
对于垂直线,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图。
两条相交的线段的交点就是垂直线。
你们能举出垂直线的例子吗?- 学生:站着的两根直线。
- 教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你们能找到平行线的例子吗?- 学生:书桌上的两条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0.3图形与几何课件(9张PPT)
三、把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铁丝 框架改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 边长是多少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10+8)×2=18×2=36(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 36÷4=9(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观看
知识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下图中是长方形的有( 3 4 ),是正方形的 有( 2 6 )
1
2
3
4
6
5
判一判。 知识点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
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 ) 2.如图 2 中,把这个正方形分成 1 2
1
两部分,1 的周长比 2 的周长大。( × ) 3.任何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都是它边长的4倍。
第十单元 总复习
第3课 图形与几何
四边形
特 殊 四 边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4条边,4个角,封闭图形
特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4个直角
周长 解决 问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 正方形,拼出的图形周长不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较小。
(√ )
练一习、李叔叔靠墙角用篱笆围
了一块长方形地用来养
鸡。这块地长8米,宽
6米,篱笆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少米? 一定要注意:篱
6×2+8=20(米)
笆的长度只是长
答:篱笆长20米。
方形的三条边的 长度之和。
二、左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0 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 单位:厘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特点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
因此,画一画、拼一拼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感受图形的特点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回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1.在对比操作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
教材110页2题中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这是它们能拼成正方形的关键。
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用两个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再用两个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通过对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操作引向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两组)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有2倍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比较以上两组长方形纸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发现?(第一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正方形?(第二组长方形纸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当2个宽拼在一起时恰好等于长,就会拼成正方形)5.说一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6.结合刚刚计算出的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8.系统整理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示把知识点表示出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新课标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今后学习其他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平面图形,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周长公式,并能应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 1.认识四边形,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知道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动手操作,能剪、围、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四边形认识四边形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认真观察,思考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并找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找四边形的结合图形和交流讨论的结果,明确什么样的图形特仔细观察,找出身边哪形2.把四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涂一涂略3.下面的图形中是四边形的有(①②③④⑥⑦)。
黑板……) 在钉子板上围出几个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四不管是围四边形,剪四边形,还44 4.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四边形。
自己画一画 思想就是把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认识四边形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把下面的四边形按要求分类。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①④⑤⑥。
(2)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有①②④⑤⑥⑦⑧。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有⑤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册次:上学校:教师:铺新)1.课件出示下列图形。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与运算2.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绘制3.量的计量与换算4.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5.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与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绘制、量的计量与换算、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2.教学难点:运算规律的掌握、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字的认识与运算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今天我们来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我们的数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2.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些新的数字,大家一起来数数吧。
生:1、2、3、4、5……(学生一起数数)师:很好,我们已经数到了10,那请大家再来数一下11、12、13……生:11、12、13……师: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更大的数字,如100、200、300……(2)数字的运算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运算方法,请大家跟我一起做。
例题1:2+3=?师:我们先来解决这个加法问题,请大家拿出纸笔,一起来计算。
生:(学生独立计算)师:谁来说一下答案?生1:2+3=5师:很好,答案是5。
我们再来看一个减法问题。
例题2:5-2=?师:同样地,请大家拿出纸笔,一起来计算。
生:(学生独立计算)师:谁来说一下答案?生2:5-2=3师:很好,答案是3。
我们再来学习乘法和除法。
例题3:2×3=?师:这是一个乘法问题,请大家一起来计算。
生:(学生独立计算)师:谁来说一下答案?生3:2×3=6师:很好,答案是6。
我们来看一个除法问题。
例题4:6÷2=?师:这是一个除法问题,请大家一起来计算。
生:(学生独立计算)师:谁来说一下答案?生4:6÷2=3师:很好,答案是3。
2023年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
2023年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2023年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案1设计说明本节课复习的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复习课的数学课堂鲜活而精彩。
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整理重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梳理成知识网络,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
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众多,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容易混淆,因此尝试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列出复习纲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别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等知识进行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注重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要将长方体和正方体所有的知识点一一进行练习,那么显然题型过多,题量过大,不利于知识间的比较。
因此,本节课在练习时利用“鱼缸”这个素材,把一个个知识点系统地贯穿起来,让学生围绕“鱼缸”这一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贯通,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直接引入,回顾知识1.直接揭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及确定位置的复习。
2.整理知识点。
(1)展示整理要求:①想一想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及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点。
②概括出各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提示:可以用图表法、树形图法或列举法表示)(2)小组交流,要求:组长和组员相互介绍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识点。
比较一下谁整理得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3)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投影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确定位置必备的要素:确定观测点和方向,同时还要量出距离和角度。
设计意图:复习本节课的重要目的是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整理,系统复习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怎样整理才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与联系呢?(1)学生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数学图形与几何绘画教案
数学图形与几何绘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数学图形与几何绘画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数学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掌握使用几何工具进行图形绘制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提高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学会使用直尺、量角器和圆规等几何工具进行图形绘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绘制图形来锻炼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几何工具、彩色纸、铅笔、颜色笔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直尺、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窗户、书桌等)引起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与数学图形进行对比。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定义和特征。
2.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图形的形状和性质。
3.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三、图形绘制实践(25分钟)1. 教师示范使用直尺、量角器和圆规等几何工具进行图形绘制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使用几何工具在纸上绘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3. 鼓励学生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图形组合和排列方式。
四、图形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图形,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和相似之处。
3. 学生通过比较和讨论,总结出图形的共同性质和区别。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提供一些有趣的几何绘画题目,让学生进行创作。
2.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和形状进行绘画,展示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六、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在图形绘制中培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学习整数的概念,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数的比较大小,认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2. 第二章: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熟悉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简便运算的方法。
3. 第三章:几何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学习图形的变换和组合。
4. 第四章:量的计量教学内容: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掌握常用的计量工具,了解名数的换算。
5. 第五章:数学应用教学内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 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课堂实验、动手操作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分享成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三角板等。
4. 教学素材: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实际问题案例等。
5. 参考资料:相关数学教学书籍、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安排1. 数的认识:4课时2. 数的运算:6课时3. 几何图形:4课时4. 量的计量:3课时5. 数学应用:5课时七、教学建议1. 数的认识: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聚焦模型本质,发展空间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数学教育获得全面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
“图形与几何”这一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领域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是训练和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空间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的重要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生可以在观察与操作中培养空间观念,也可以在探索与思考中,理解与掌握中,在应用与实践中去提升、发展、巩固空间观念。
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整合教学时,我们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制定,寻找整合点,确定关键点,策划分布点,最后落实分布点。
我将从以下几个版块来进行详细阐述:单元分析(一)扣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内容。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认识,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个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所以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量感、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围绕教材,关注知识生成“四边形”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和特征的构建是螺旋式的,层层递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加深认识,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贯穿在人教版“图形与几何”领域里,内容编排如下所示。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精品教案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98-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板书)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旋转———绕着一点转动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四、拓展提高。
教师推荐:三年级有关图形的教案
教师推荐:三年级有关图形的教案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学习,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三年级的课堂中,图形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既是数学的基础,也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三年级有关图形的课程时,需要定期更新教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教案内容本预备达成目标:学习四个基本图形: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道四种基本图形及它们的特点。
2、能够把知道的几何图形使用在现实中。
三、教学重点1、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
2、掌握每种图形的特点。
3、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图形知识。
四、教学方法活动一:老师板书,呈现四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尝试复制几种基本图形。
活动二: 制作图形模板。
在纸张上画出图形并在上面标出图形的各个特征,例如:“正方形的每条边相等、每个角都是90度。
”活动三:学生互动比赛。
将课堂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自己的图形拼图,并与其他小组比赛。
比赛过程需要有老师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引导,例如:“看看那队把图形拼的多漂亮呀!”五、教学效果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基本的几何图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更好地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本教案中,老师通过涉及到学生感官的板书、手工制作模板以及互动比赛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参与性、兴趣性和实际性等多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六、总结总体来说,本教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多个互动环节、体验感强的讲解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同时,本教案也是三年级有关图形的一种典型教案,同学们可以参照本教案的思路,针对自己的学生群体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案,更好地推进教育园地的发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图形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从传统的黑板课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数学教育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好求知欲,增强数学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重点介绍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图形的认识的教学方式及方法,以期引领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本质,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懂得如何判断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让学生能够绘制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并能简单的识别和命名。
3.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内容1.点、线、面的概念及分类。
2.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如尺、颜色、形状等。
3.常见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命名。
4.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例如,让学生绘制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图形的性质和特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
2.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内合作,让学生互相合作探讨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分享他们的理解并进行辩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技术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智能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引用一些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的要素和特点。
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者手机App软件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绘制图形和识别图形。
四、教学重点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的掌握。
2.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命名常见几何图形。
3.学生能够了解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绘制图形能力。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能够准确判断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
2024年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1教学目标: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课件、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立体图形。
今天老师邀请正方体和我们一起来学习。
用正方体搭一搭立体图形。
(板书:搭一搭)二、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1、活动一: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观察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正方体,看看它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2)教师任指几个面,让学生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来描述。
(3)请你拿出一个正方体学具,放在桌上,从一个最佳的角度观察它,看看你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几个面。
用手摸摸你能看到的那几个面。
(一个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4)小结:你观察到的这三个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板书:正面、侧面、上面)2、活动二:请你用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自由搭建立体图形。
同桌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出示课件)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观察到的图形不同。
3、活动三:根据指令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1)李老师设计了一栋大楼,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
搭完的同学就马上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了。
1)横着放3个方块,在最左边的正方体上面再放一个正方体。
你们是怎样搭的?(电脑出示)你们搭的和李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
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
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师。
2)先放一个正方体,再在它的前面、上面、右面各放一个正方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
10厘米
16厘米
(16+10)×2 = 52(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5厘米 5厘米 5×4 = 2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下面是三年级二班参加美术兴趣班和舞蹈训练班的学生名单。
美术兴趣班 李雨欣 马晓东 刘杰 江米 王晓丽 赵一博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形认识四边形和周长。 2.进一步巩固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知识
这学期学习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 知识?你会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吗?
四边形
图
形
与
长方形、正方形
几
何
(1) 将名单填在合适的圈里。
舞蹈训练班
李雨欣 江米 张静 李宇航 张丽 王思阳 赵一博 侯冬
两个课外班都参加的
美术兴趣班
马晓东 李雨欣 张静 刘杰 江米 李宇航 张丽 王晓丽 赵一博 王思阳 侯冬
舞蹈训练班
4.下面是三年级二班参加美术兴趣班和舞蹈训练班的学生名单。
美术兴趣班
舞蹈训练班
李雨欣 马晓东 刘杰 李雨欣 江米 张静 李宇航 江米 王晓丽 赵一博 张丽 王思阳 赵一博 侯冬
A.2
B.3
C.4
3 选一选。
(3)用一段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
长是( C )厘米。
A.6
B.8
C.12
(4)一个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 B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及其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3)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运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大数及其加减法(1)三位数的认识(2)千以内数的加减法(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2. 分数(1)分数的认识(2)分数的运算3. 几何图形(1)平面几何图形(2)立体几何图形4. 数据处理与问题解决(1)统计图表的认识与制作(2)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三位数及其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3)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
(4)数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2)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新知识点,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练习与交流: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方法。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教案教学设计2图形与几何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观察物体”和“周长”的教学属于小学几何教学的起始阶段,重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的印象。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并能独立地进行选择和判断,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中,把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解题,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盒子绳子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结合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1)在教室里选择一张课桌,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
(2)组织每个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分别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并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集体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后谈发现。
预设生1:我发现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生2: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3)课件出示教材98页1题情境图。
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再次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组织学生先仔细观察,明确机灵狗所站的四个位置,然后进行判断。
学生与同桌交流后个体汇报。
2.结合实例,理解周长的含义。
(1)课件出示教材93页2题。
(2)组织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测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学生自由交流后汇报。
(3)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说清楚用什么方法才能测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3.巩固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图片。
《图形与几何》教案 2022年小学数学精品
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材第106、第107页的第17~22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知道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面积的认识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本册书的第三个板块“图形与几何”,这些内容是我们以后学习有趣的立体图形的基础,首先我们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面积的认识、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老师板书:图形与几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老师: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呢?学生: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如果图形的边长是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厘米,如果图形的边长是用分米作单位,那么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如果图形的边长是用米作单位的,那么面积单位就是平方米。
老师: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都是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学生: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老师:很好,那么大家还记得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吗?学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老师:同学们把我们这个板块的学过的内容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那么大家会不会应用呢?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第107页的第17~22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回忆、总结、运用知识的过程,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关于这部分内容,咱们的教材到这就快要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要你们努力,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边形与几何图形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中有关多边形与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和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多边形多边形是指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段组成的图形。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多边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老师可以从最简单的三角形开始教授,介绍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各种多边形,再让学生探索更多的多边形。
1.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之一,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度。
(3)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
(4)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角是90度。
(5) 同底角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有相同的底边,它们之间的高是相等的。
2. 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是一个有四条边的多边形,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
(2) 矩形是一个具有相邻边相等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3) 正方形是一个具有相邻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所有内角都是90度的特殊矩形。
(4) 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具有相邻边平行的四边形。
3. 其他多边形的性质在学习多边形的过程中,还需要介绍其他各种多边形的性质,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总结出各自的性质。
二、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平面内的各种图形,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几何图形来进行教学。
1. 直线和线段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点和终点。
而线段是有长度的,有起点和终点。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区分直线和线段,并能够在图形中正确绘制它们。
2. 圆形圆形是由一条曲线所围成的,它的每个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可以通过用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形,并让学生测量圆形的直径、半径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圆形,巩固他们的绘图能力。
3.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段所围成的,它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并分类,同时掌握三角形各种性质。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描绘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描绘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主要着重于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课堂上的讲解、练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掌握基础几何概念和技能,建立一定的几何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三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的认知和描绘的教学计划。
一、几何图形的认知几何图形的认知是几何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步。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基础的几何图形。
关于几何图形的认知,我们的教学计划如下:1. 直线和线段直线是指无限延长的线,我们在几何学习中常用的是一般直线。
而线段则是有限延长的线,两端之间是有距离的。
在课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直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够在练习中准确地进行区分。
2. 角角是由两条线段在同一平面内所围成的图形。
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估计不同角度之间的大小。
3.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图形,它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如按边长和按角度。
4. 矩形和正方形矩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图形,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矩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根据特征进行区分。
5. 圆形圆形是由一个固定点和平面内离这个点的所有点的集合。
在课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圆形的概念,并掌握圆内切、圆外切、圆周上、圆周外等位置关系。
二、几何图形的描绘除了认知,几何图形的描绘也是数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如何描绘几何图形,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关于几何图形的描绘,我们的教学计划如下:1. 直线和线段的描绘教学中,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直尺,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对直线和线段的描绘。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养成准确对齐的习惯。
2. 角的描绘角的描绘是三年级上册几何图形描绘的重点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练习使用量角器,帮助学生正确地绘制角度,并掌握角度的度量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98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复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时,是几边形就是计算几条边长度的和。
二、巩固探究
首先我们在教室里选择一张课桌、讲台或其他物体,从不同位置看一看,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尝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交流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你发现了什么?
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你有办法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2题图)
学生思考并交流: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
测量硬币表面的周长就是求绕硬币一周的长度。
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长度。
像硬币和树叶这些图形都属于不规则图形,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一般不
能用尺测法直接测量,要借助“化曲为直”的思想,一般采用绳测法,先用绳绕一圈,再测量绳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规则图形,我们又该怎样得出它们的周长呢?打开课本第93页看第3题,自己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测量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然后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让“正方形的边长×4=正方形周长”。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三、复习巩固
1.组织学生探究“图形与几何”中的相互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硬币的周长。
2.出示教材 98页第 1题。
指导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观察盒子?
独立观察,汇报机灵狗在哪个位置看到的盒子?
3.动手操作,完成教材 98页第 2 题。
先测量,在独立计算图形的周长,汇报自己的方法。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 98 页第 4 题。
思维训练:
出示 98页第 5 题,启发思考: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同桌合作,思考探究,汇报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全班互评。
五、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教材 98页第 3 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观察物体
什么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观察物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展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