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视角
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
透视法
透视法是绘画中表现观察角度的 重要技巧。通过调整物体的大小、 形状和比例,画家可以表现出物
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和深度感。
视角的选择
画家可以根据创作意图选择不同 的观察角度,如俯视、仰视、平 视等。不同的视角可以强调物体 的不同特征,创造出独特的视觉
效果。
摄影
摄影中的观察角度
在摄影中,观察角度决定了画面的构 图和主题的表现。摄影师通过选择不 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捕捉到更具表现 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有效的营销计划。
06
CHAPTER
如何培养多角度观察能力
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驱使我们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动力。保持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有助于我们主动去观察和思考。
培养好奇心的方法包括多提问、多尝试、多了解新事物等。通过不断提问和尝试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学习与模仿
学习他人的观察方式和思考方法是培 养多角度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 模仿他人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我们可 以逐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02
观察角度决定了观察者所看到物 体的形态、大小、方向和特征。
重要性
增强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可 以更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态、 结构和细节,增强感知能力。
激发创造力
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激发创意 思维,为设计、艺术创作和解 决问题提供新的灵感。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关 系和位置,的观察角度
在市场营销中,观察角度对于理解消费者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至关重要。营销人 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市场,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消费者、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
观察角度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观察视角的几种方法
观察视角的几种方法
观察视角,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且重要的话题呀!那到底有哪几种方法呢?
首先呀,要学会多角度观察。
这就像是你看一个魔方,不能只盯着一个面,要从各个角度去瞧。
具体步骤呢,就是要先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围绕它慢慢移动,从不同的方向去看。
但要注意哦,可别走马观花,得用心去感受每个角度的独特之处。
同时呢,还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别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呀,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呢!就好比走钢丝,你得稳稳地站在那,才能好好观察周围的景色。
要确保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不会被外界干扰或威胁。
这样才能安心地去探索不同的观察视角呀。
那观察视角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多啦!在艺术创作中,不同的视角能带来全新的灵感和创意,让作品更加独特和生动。
在解决问题时,换个视角也许就能找到之前没发现的关键所在,这难道不是超厉害的吗?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同视角看事情,能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减少矛盾和冲突呢!
比如说,在一次团队合作中,大家对于一个方案产生了分歧。
这时候有人就提议从客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哇,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呢!大家发现了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地方,最终完善了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不就充分体现了观察视角的重要性嘛!
观察视角真的是太神奇啦!它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发现更多的美好和机会。
我们一定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观察视角,去丰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呀!。
课堂观察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课堂观察的基本策略与方法一、观察视角确定在课堂观察中,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视角。
这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求和目的来确定,例如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等。
一旦确定了观察视角,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观察工具和实施观察。
二、观察工具设计观察工具是课堂观察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根据观察视角来设计。
观察工具可以包括量表、问卷、录音、录像等。
设计观察工具时要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以确保能够准确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三、观察实施观察实施是课堂观察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要充分利用观察工具,记录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反应、课堂互动等。
同时,观察者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会干扰到课堂的教学活动。
四、信息整理信息整理是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需要将记录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得出有效的结论。
整理好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观察反馈提供依据。
五、观察反馈观察反馈是将整理好的信息反馈给被观察者和相关人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需要将整理好的信息与被观察者进行交流,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还需要注意反馈的方式和语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六、观察者培训为了提高课堂观察的效果,需要对观察者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观察方法、观察工具使用、信息整理技巧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观察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进行课堂观察。
七、观察伦理考虑在进行课堂观察时,需要考虑到伦理问题。
如需进行录音或录像时,需要得到被观察者和学生的同意;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在反馈时,要尊重被观察者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点;在进行跨文化比较时,要注意文化差异和敏感问题,以避免引发文化冲突或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同时,需要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八、跨文化比较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可以结合跨文化比较的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和68个关键点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不同学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三眼”观察见真行
“三眼”观察见真行作者:陈诗意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2年第12期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大纲和特点。
教师想要组织好活动,就必须认真、耐心地观察研究幼儿。
观察和评价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运用佐藤学的“三只眼”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聚焦游戏。
一、佐藤学的“三眼式观察”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的“三只眼”指三种观察视角,即“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
他的教育研究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三只眼”之间的转换与融合。
(一)“飞鸟之眼”:高瞻远瞩,浮光掠影飞鸟高翔天空,一目千里。
在自然界中,视野最为开阔的莫过于它们。
它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但是由于它的视角多是俯瞰,虽然开阔,并不集中,而有的因高悬空中,所有事物在它们眼中都是渺小且不甚清晰的。
因此,“飞鸟之眼”是宏观视角。
以游戏为例,其有利于教师把握游戏的整体情况。
(二)“蜻蜓之眼”:视角下移,蜻蜓点水蜻蜓也善于飞翔,但与飞鸟不同,蜻蜓飞得低得多,而且常常会停下来歇息,更接地气。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蜻蜓之眼”所聚焦的不是宏觀,而是思考、反映中观层面的问题。
以游戏为例,其更多地关注游戏材料的使用、同伴交往,以及孩子的语言表达、学习品质、生活经验等。
(三)“蚂蚁之眼”:所见有限,精确细致蚂蚁个头不大,四肢短小,每天成群结队地在地表或地下爬行、忙碌。
看似最不起眼的它们却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它们最为亲近泥土,亲近自然,每天都在用身体丈量着土地。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其更多的是从微观的角度聚焦游戏中的“哇时刻”。
二、“三眼式”捕捉“游戏心瞬间”(一)“飞鸟之眼”:宏观视角关注整体游戏1.兴趣引领,找寻“自然味”自然教育是要儿童回到自然的生长节奏,回到真实的、复杂的生活,将教育置于真实的生活。
教师创设开放的“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的游戏世界,营造出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和氛围。
车,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到。
他们几乎每天都坐车。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形状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形状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形状,从不同方向来看,是一种常见的观察现象。
这种观察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态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功能和用途。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常见的例子开始:一只水杯。
当我们从上方观察水杯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杯盖的形状、杯口的大小和杯身的高度。
这个视角给我们提供了物体的整体轮廓。
我们可以看到杯子的形状是圆筒型,底部较宽,逐渐向上收窄,形成一个开口。
杯盖则是一个平面结构,形状和杯口相似。
接下来,让我们从侧面观察。
从侧面看,我们可以看到杯子的高度和厚度,以及底部的平整度。
我们可以看到杯身成一条平滑的曲线向上延伸,底部则是一个平行于地面的平面。
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的立体感和曲线的变化。
然后,我们再从正面观察。
从正面看,我们可以看到杯子的宽度、杯身的光滑度和杯底的稳定性。
我们可以看到杯子的正面是一个平滑的曲线,两侧是相对平行的侧面,杯底也是一个平面结构。
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对称性和平面的特征。
除了观察视角的不同,我们还可以通过旋转物体来观察它的形状。
当我们将水杯绕着竖直轴旋转时,我们会看到杯子的变化。
从一个角度开始,我们会看到杯子的一个正面,随着旋转的进行,我们可以逐渐看到杯身和杯底的不同形状。
这种旋转观察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结构和轮廓。
同样的,我们还可以通过水平旋转来观察物体的横截面形状。
除了水杯这个简单的例子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更为复杂的物体。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建筑物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细节特征和装饰风格。
当我们观察一朵花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花的外观、花瓣的形状和排列方式。
这些观察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
总之,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一种常见的观察方式。
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态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功能和用途。
课堂观察的视角
• 方法:有录像、录音、分头记录等。 • 但使用后发现录像和录音虽然能真实的反映课堂行为,但 往往也是局部的,比如录像,受条件限制,不可能面对所 有的学生,也不可能经常使用。如果让教师自己看录像, 由于课堂行为的快速和复杂,他们也看不到更深入的东西。 • 采用分头记录的方法,让评价者每堂课有一个观察的重点, 如有的记录授课教师的提问,有的记录学生活动的次数, 有的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类型,也有的记录实验或教学媒 体使用的方式等。这样的方法有重点,记录比较具体,比 传统的记录方法有进步,但记录过程中感觉很不流畅,因 为课堂是一个系统,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是紧密相关 的。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 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 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现状
简单处理:1、准备不充分
2、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 点,漫谈式、即席发挥式话语过多。
3、用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体现评课结果。
4、使用结果往往错误类推。 任务取向:(为听评课而听评课)完成任务、评课形式化、客 套化。 不合而作:讲课、听课、评课角色过于独立。
《酶》
【课标要求】: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指导意见】:
简述酶的概念。 描述酶的发现过程,认同像酶发现过程那样,科学是在 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观点。 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与特性,感受生命活 动的复杂性。 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 解释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要求: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基 本 要 求
学科指导意见
研究:▲ “教材”与“学科指导意见”的区别 ▲ 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生物学概念、同 一知识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听评课的四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转载)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转载)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送上一份干货,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经历的听评课,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今天告诉你: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视角——观察点举例| 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 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本文介绍了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及其下的20个观察视角和68个观察点。
第一维度是学生研究,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和达成。
在准备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准备的质量、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准备惯等。
在倾听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的能力和时间、倾听时的辅助行为等。
在互动方面,观察点包括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和质量,以及学生的互动惯和情感行为等。
在自主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可以自主研究的时间和参与人数、自主研究形式和质量,以及学生是否有自主探究活动等。
在达成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清楚研究目标、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和课堂生成的目标及效果等。
第二维度是教师教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和机智。
在环节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环节的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和面向全体学生等。
在呈示方面,观察点包括讲解的清晰度、结构、契合主题、简洁度、语速、音量和节奏等,以及板书、体和动作的呈现是否适当和有效。
在对话方面,观察点包括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和候答时间,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以及话题与研究目标的关系等。
在指导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研究(阅读/作业)以及指导的有效性等。
第三维度是课程性质,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资源。
在目标方面,观察点包括研究目标是否明确和清晰。
在内容方面,观察点包括内容的质量和适宜程度。
在实施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在评价方面,观察点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资源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有效性。
第四维度是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和特质。
在思考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在民主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利。
在创新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有创造性的表现和思维方式。
在关爱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师是否有关注和照顾学生的行为和言语。
我国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视角
我国语⽂教师的课堂观察视⾓(⼀)我国语⽂教师的课堂观察视⾓⼀般有三种:情形1:听课教师坐在教室后⾯,主要看任课教师的教学,没有⼈注意学⽣的反应。
这种情形的公开课现场,即使教室很宽敞,学⽣不多,听课教师仍旧⼀律坐在后⾯,⼤家全神贯注地听着任课教师讲课,观察着教师的⼀举⼀动,欣赏着教师的表演,没有听课教师在观察学⽣的课堂反应。
情形2:听课教师虽坐在学⽣中间,但没有教师在观察学⽣。
这种情形的公开课现场,⼀般是限于场地⼩,后排坐不下,听课教师只好坐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两边都是学⽣,与学⽣距离最近,但我们可以从听课教师的神态看到,各位教师的关注对象不⼀,有的在看任课教师,有的在看⾃⼰⼿中的资料。
教师虽然与学⽣靠得很近,但没有⼀位教师在观察课堂⾥的“学⽣”,⾄多对正在回答问题的学⽣加以⼀瞥。
情形3:听课教师在观摩课现场听“师⽣对⽩”。
这种情形⼀般出现在⼤型的课堂教学⼤赛的现场。
教室设在⼀个报告厅或体育馆⾥,听课的教师远远地围坐在学⽣和任课教师的周围,⼈⼭⼈海。
⼤多数听课教师只能远远地看着任课教师的表演,听着通过麦克风传出的师⽣对⽩。
(⼆)国外语⽂教师听课现场描述1.⽇本语⽂教师的课堂观察⼀般有两种情形。
情形1:⽇本教师在⼩教室听公开课。
教师分别站在教师两边,眼睛牢牢盯着选定的⼀个或⼀⼩组学⽣,⼿⾥拿着课堂观察指南及观察表格,及时把观察⼤偶的信息记录下来。
情形2:⽇本教师在⼤教室听公开课。
⼤体与情形1相似,教师都是站在教室的两边,分别选定的⼀个或⼀⼩组学⽣,把观察到的学习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2.美国语⽂教师的课堂观察。
美国语⽂教师的听课现场,我们⼀般也可以看到,听课教师常常是站在学⽣四周,紧靠学⽣,⼿⾥拿着观察⼯具,每⼈观察⼀个⼩组学⽣的学习活动,把学⽣的活动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三)两种不同取向的视⾓⽐较我国教师和⽇美教师两种不同的听课取向,可以发现以下⼏点明显的差异:1.听课姿态:我国教师⼤多是坐着听课,作者在教室后⾯或远离学⽣的地⽅,看教师的正⾯,看学⽣的后背或侧⾯。
课堂教学观察视角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观察视角心得体会第1篇:分视角课堂观察纪实分视角课堂观察纪实第一组:代表发言人我们组承担的课堂观察视角是《教材文本与课程资源》。
本节课老师准备充足,课前做了学情调查,以学定教,体现了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本课堂观察视角来看,有以下亮点:①通过设计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整体把握,实现了知识的有机整合,有一定的直观性。
②对疑难问题的解决通过图表及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区分易混点,既让学生能正确把握教材知识点,又学到了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老师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中能结合社会生活现象、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学内容生活化,较好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④所举事例与教材吻合度高,引导学生探究,调动了学生参加的乐观性。
⑤课程资源形式运用方式灵活有效。
建议:①对知识点的处理,应加大学生的参加度,实现师生互动,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重视问题生成与处理,把课程开发利用转向深层次。
②因为是节复习课,对知识体系构建应放手给学生,适当加大知识容量,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如合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应重视。
③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学科特点,特别是老师、学生等校本资源的开发,体现思品课的知行统一和道德践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引导学生过乐观健康的生活。
第二组:代表发言人我们组承担的课堂观察视角是《问题预设与生成》。
1、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方面:运用了学案、板书、口述方式提出问题,问题设计能围绕教材知识,又能突出重点和疑难点,目的明确,具有概括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疑难问题来源于对学生的调查,而不是凭空想象,具有科学性。
但有些问题设计欠具体,没有体现层次性和梯度。
可以通过细化问题再综合提升的方式进行设计。
如对诚信的认识,就可以这样处理。
既能巩固双基,又能使知识发生串联,提高问题的综合性。
2、提问的有效性方面:本节老师共提问14次,通过表格、先问后答、学案方式呈现。
提问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含量,能面对全体,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通过个别回答又关注了学生个体,同时鼓舞学生举手示意,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加乐观性。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4个维度、20个观视角、68个观察点(怎样听评课?首先确定听评维度,然后选择相关的观察视觉,第三选择确定适合的观察点。
点评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理念,要充分体现正确的教学观、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不同学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教师在儿童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游戏与观察
教师在儿童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游戏与观察教师在儿童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然而,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怎样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直以来在操作的层面上仍欠缺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尽管人们早已认识到游戏对儿童的生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儿童在游戏中或通过游戏学习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但实际上还客观存在着诸多对儿童游戏的认识与实践方面的误区,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缺乏对儿童游戏的深入了解。
这种理论上和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中却轻视和忽视游戏,特别是缺乏真实了解儿童游戏的能力的现象已然成为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瓶颈,成为实施教育部最新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绊脚石。
那么,有关“教师从什么视角观察儿童游戏”这样一个命题,就自然地摆在了面前,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内容。
因为我们觉得:没有好的观察,妄论好的指导。
事实上,当我们走进幼儿园的游戏现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老师们不知道或者是不完全知道在儿童游戏时自己应该去看些什么。
表现为:“无视”儿童的游戏——没有看见那些儿童游戏时真正需要教师关注的内容;“弱视”儿童的游戏——看不清儿童游戏时的真实面貌;“浅视”儿童的游戏——只能简单地看到儿童游戏时的一些表象;“短视”儿童的游戏——急于想看到儿童通过短时间内的游戏就获得某项成功;“偏视”儿童的游戏——总是偏向于看儿童在游戏中的认知与技能方面的发展。
凡此种种,都使得教师对于儿童游戏的观察和了解流于形式、表层、片面,无法真正看懂儿童的游戏并理解游戏的真谛。
因此,我们尝试从下面这“两个看点”着手,帮助教师提升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能力。
一看是否是儿童的“真游戏”儿童自己的游戏才是“真游戏”。
如果老师们能在儿童游戏中看到下列几方面的特质,那么你就可以确定自己找到了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1 是真心想玩的儿童的游戏总是自成目的的,他们会源于自己想玩、爱玩、好玩、开心等目的而开展各种游戏。
阅读习惯观察视角
阅读习惯观察视角
阅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然而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观察环境、适应环境来形成的,留心观察事物,可以积累阅读素材,进而养成阅读习惯。
当然观察应该要进行比较观察、有序观察、跟踪观察,任何事物一对比就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
同时要坚持阅读,积淀语言,广泛阅读,有计划地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培养观察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积累,提高学生学习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视角:教学设计。
在此基础上,又分为一下几个观察点:课程资源、课堂气氛、教
学目标设置与达成、教学问题的设置与处理、双边活动、学习方式与方法等。
授课老师们的课堂都主要是讲授,训练,精读,写作。
总体上看,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听、说、读、写”环节中,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多种多样,注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比较成功的课。
观察分析如下:
(一)注重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老师们都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利用黑板、白板、教学挂图、实物等的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教育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
2、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
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老师们都适当地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4、丰富的课程资源,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堂气氛的营造。
1、老师们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
2、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尤其注意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老师们的课,课堂气氛和谐,课堂互动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三)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
1、在教学中,老师们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
2、教学中,老师们还注重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环节的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
3、课堂上,老师们的师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提高了学生的水平。
(四)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1、教学中,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2、教学中,还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并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学习交流目的明确,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五)学习方式与方法的处理。
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分别采用了歌曲、游戏,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营造积极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六)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1、问题设计时,老师们考虑到了学生兴趣,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问题设计有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让学生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3、老师们能抓住教材重点、难点。
以上是讲课老师们课的优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与老师们共同斟酌:
1、还应进一步加大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2 `还应在课堂气氛营造上多想想办法。
3、师生双边活动中,还应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更灵活多样一些。
5、在教学问题设计与处理中,更加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通过研修第一阶段——观课评课,使我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首先,通过这次观课评课,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
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
今后我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
其次,通过这次观课评课,让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积极融入教学团队,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