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4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4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4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密度的实际应用进行展开,具体包括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并熟练运用其进行相关计算。

2. 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公式的记忆和应用,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密度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密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量筒、水、不同密度的物体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探讨为什么冰块在水中会漂浮?这个现象与密度有什么关系?2. 知识新授课讲解密度公式 \( \rho = \frac{m}{V} \) 的含义,通过示例解释如何运用该公式。

展示实验,测量几个不同物体的密度,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举例说明:分析生活中利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例,如金属探测器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请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给定物体的密度,并讨论其测量方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作业:课后练习第46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1. 密度公式:\( \rho = \frac{m}{V} \)2.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3.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简述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3. 解释为什么金属探测器能够探测到金属物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但部分学生在公式的灵活运用上仍需加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doc

第六章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 通过活动,认识测量体积的工具 量筒(量杯),学会使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公式间相平。

第一步, 第二步,第三步,计算得出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一)测量物质的密度31mL= cm观察右图的量筒:最大测量值 为——m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上。

读数时,视线应与ml=1鼻■lll£s_TlmT=-l.l昙三STIISTASSUIIMNO兀 3和卸M20I*(4) 仔细观察 P12图6-8 (b ),说一说:如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预习探学】「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这一节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其单位通常是(2) (3)1.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密度各不相同,应该怎样测量呢?2. 设计测量方案:(1)要测量物质的密度依据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对于固体(形状规则、形状不规则)、液体,需要测的物理量分别如何进行测量?分别需要哪些测量工具?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 (1)>(2)、(3)、4)小题。

思考: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量筒中要放入适量的水,你认为适量的水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3)测量物质密度的合理步骤通常是先测什么物理量?后测什么物理量? (3)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金属块)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如金属块)液体(如盐水)3.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4. 交流评估: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总结提学】1mL= cm 3°1. ___________________ 量筒是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工具,其单位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 _________________ ±o读数吋,视线应与相平。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利用密度知识鉴识物质;2.会利用刻度知识间接丈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会用公式【预习探学】m m解决实质问题。

、 m=ρ v、V=V1.由公式m, v=;可知, m=V1t=kg=g=mg;1cm3=m3, 1dm3=m3;33) =m 3。

1mL( cm)=L ( dm2.你在预习中碰到的疑惑是什么?【合作互学、沟通助学】例 1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 4.52kg ,经丈量它的体积是 0.565× 10-3 m3,求:( 1)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 2)假如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已知ρ铅 =11.3 × 103kg/m3)例 2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豪纪念碑身高37.94m ,由 413 块花岗岩石砌成。

碑心石是一块整的花岗岩,长 14.7m、宽 2.9m,厚 1.0m,它的质量约为多少吨?(花岗岩的密度为 2.8 × 103kg/m3)例 3.3的冰块所有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33ρ冰=0.8 ×体积为 1m(ρ水 =1.0 × 10 kg/m ,103kg/m3)例 4 某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特别丰富。

假如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3333(ρ矿泉水 =1.0 × 10 kg/m ,ρ 酱油=1.1× 10 kg/m)(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时起码能装多少毫升的酱油?例 5 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 2m× 0.6m,额定载重量为6t ,求:(ρ泥沙 =2.4 × 10 3kg/m3)(1)假如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可以超载,假如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总结提学】1.利用密度知识鉴识物质时,第一经过实验测出样品的,再与致判断出物质的种类。

八年级物理下册《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苏科版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能优化实验方案。

使用说明:先由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几名同学到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其他同学整理学案,并完成针对练习题。

最后小组间互相点评,老师进行点拨、提升,及对各小组评价。

重点、难点: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2、1kg/m3=___________g/ cm31g/ cm3= ____________kg/m3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_________ g/ cm3。

(二)导学部分:1、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_________的仪器,利用_________法也可以间接地测量固体的体积,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① 看清楚它的_____和______,量筒和量杯一般采用的单位是_________;② 测量时应把量筒和量杯放在_________;③ 观察时视线应与液面_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__。

④ 量筒和量杯中,_________的刻度是均匀的,另外一个的刻度应是_________(选填“上疏下密”或“上密下疏”)二、合作、探究,展示【要点1】固体的密度测量〖活动〗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这个实验的难点是什么?。

〖阅读〗(1)量筒和量杯的说明书,知道其作用及相关参数。

(2)整理量筒和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结〗1、量筒和量杯是直接测量的工具。

2、计量单位为,1mL= cm3。

3、使用方法:①会认:量程为,分度值为;②会放: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③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平。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新版)苏科版6、4 密度知识的应用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学习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学习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学习过程: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活动6、5:鉴别金属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实验讨论设计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2、怎样才能测出螺母的密度?也就是说依据什么原理?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4、怎样测金属螺母质量和体积?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引入量筒的使用出示量筒、量杯,讨论下列问题:1、观察量筒、量杯,它们的刻度有何不同之处?2、量筒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它与立方厘米是什么关系?3、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4、使用量筒应注意什么问题?5、如何使用用量筒测螺母的体积?(2)设计并进行实验想一想:是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若步骤不合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归纳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螺母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用细线悬吊着螺母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螺母的密度(5)、对照密度表,螺母可能是哪种金属设计记录用的表格进行实验并且处理数据交流与评价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密度、(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想一想: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2、求质量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3、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课堂练习:1、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状况下ρ空气=1、29kg/m3)()A300多毫克 B300多克 C300多千克D300多吨2、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3、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已调好的天平称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用量筒测出矿石的体积是30mL,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为 g/cm3。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6.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4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6.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4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6.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的生活应用、不同物质的密度比较以及密度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密度测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量筒、砝码、不同物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水肿病人、潜水员、冰块浮在水面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密度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4. 例题讲解: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题,如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密度计算公式,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一个已知质量和小体积的物体的密度。

(2)选取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运用密度知识进行解释。

2. 答案:(1)物体密度=质量/体积。

(2)生活中现象的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重点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实验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记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的第4节,节为“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公式的应用:ρ=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3. 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4. 密度的测量:利用密度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从而可以判断物体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定义和密度公式,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2. 掌握密度的特性,能够区分不同物质的密度。

3. 学会利用密度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定义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的特性和密度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液体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溺水、沉船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密度特性以及密度的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运用,学会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天平、砝码等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 m/V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测量:利用密度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从而可以判断物体的质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密度公式计算下列物体的密度,并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苏科版

6.4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目标:1.学会测量液体或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2.尝试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能对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评价。

【自主学习】一、鉴别一块长方体金属是什么物质原理:实验步骤:1、用测出;2、用量出金属块的;3、计算密度,写出表达式:;4、查。

数据表格二、鉴别一个金属螺母是用哪种金属做的这个实验的难度是螺母的难以测出。

【合作探究1】量筒、量杯的使用一、认识量筒与量杯1、填写名称2、量筒的刻度线,量杯的刻度线。

3、量筒和量杯可以直接测的体积,间接测的体积,测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时利用了法。

4、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

5、用量筒测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实验步骤:⑴;⑵;⑶。

6、要测易溶于水的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你想到的办法有:7、对不下沉的固体,你想到的办法有:写出你的实验步骤:二、鉴别螺母的方案与评价方案一:表达式:步骤2中“适量”的含义是方案二:表达式:评价:由于测完体积后螺母上残留水,会导致螺母的质量偏,密度偏。

方案三:表达式:评价:由于取出螺母时会带走部分水,导致剩余水的体积偏,螺母的体积偏,密度偏。

【合作探究2】测定盐水的密度方案及评价方案一:表达式:评价:由于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导致所测盐水的偏,密度偏。

方案二:表达式:评价:由于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导致所测盐水的偏,密度偏。

方案三:写出方案三的实验步骤:1、;2、;3、;4、表达式;评价:此方案测的是盐水的密度,减小误差。

10.1压强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3.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知道压强单位及意义。

【自主学习】一、压力1、压力:作用于物体的力叫做压力。

作出下图中物体对水平面、斜面、墙壁的压力。

2、产生原因:由于受挤压的表面发生而产生,所以压力属于力。

3、作用点:在被压物体。

4、方向:与被压物体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法。

二、【学习重点】:1、根据物质密度属性来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1、会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密度知识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
1、是物质的密度。

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
知道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D.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四、【合作探究】:
(一)讨论与交流
1、量筒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lmL=lcm3。

则1L= mL= dm3
2、观察量筒
(1)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mL;
(2)量筒的分度值为 mL。

3、使用量筒时,应将量筒放在上。

4、读数时,应使视线与相平。

(二)、活动鉴别金属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问题探究:如何设计方案?你打算怎样进行实验?请说出实验步骤
2、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3、与密度表对比,这种金属可能是由物质组成的.
(三)变流与讨论
在密度表中,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与所测得的金属螺母的密度完全相同的数值,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ρ=m/v。

(2)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公式:由ρ=m/v得v= 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3) 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形状分为规则、不规则的,不规则的又可分是否溶于水)
由ρ=m/v得m= 可算出质量。

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五)自学例题(课本13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五、【达标巩固】:
1、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的单位有:或。

2、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最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4、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的质量最小,质量最大。

5、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放在天平上,可以看出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铁块的质量
铝块的质量 (填“大”或“小”)
6、一块体积为0.7米3的石块质量是l820千克,在国际单位制中,这块石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3它的单位读作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7、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8、实验探究题:测定硬币密度由以下操作步骤:
A、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B、将20枚相同的硬币放入量筒内,测出水面升到的刻度;
C、将20枚相同的硬币放在调整好的天平上,测出20枚硬币的质量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E、算出20枚硬币的总体积。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9、体积是30cm3铝球,质量是54g,问: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