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用字

合集下载

03.古书的用字

03.古书的用字

B.有時候,字形雖然沒有簡化,卻兼併了另外一個(或兩個) 音同音近字的記詞功能,而被兼併的字在被“解除”職務後, 多數被廢棄,少數被留用,但記詞的職務大大減少。例如: 丑——丑 醜: 丑——丑:原本只是表示地支,简化字中表示地支没有改 变; 醜——丑:在古汉语中是“美丑”的丑,在汉字简化的时 候由于和表示干支的“丑”同音,因此借用了这个同音词, “醜”就被废弃了。 干——干 乾 榦: 干:甲骨文作 ,是原始的狩猎工具,引申为干求之意; 简化后没有改变。 榦:主干的干则作“榦”,简化以后作“干”,本字就废 弃不用了; 乾:干湿的干本作“乾”;简化为“干”,“乾”在“乾 坤”的义项中保留;
弟: 《論語》:“人皆有兄弟。” 《禮記》:“兄良,弟弟。” 賈: 《孟子》:“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中。” 《孟子》:“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B、古字分化後,本義為引伸義所奪,因而 造新字表示本義。 暴: 《孟子·滕文公上》:“秋陽以暴之。” 《史記·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 非。” 丞: 揚雄《羽獵賦》:“丞民乎農桑。” 丞相。
谢 谢
三、繁簡字
(一)簡體字的來源 (二)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對應關係
(一)簡體字的來源
1.減省一些成份 婦妇 飛飞 務务 廣广 墾垦 2.符號代替 風风 趙赵 對对 歡欢 難难 鄧邓 聶聂 3.新造形聲字 遠远 認认 補补 態态
4.同音替代 醜(美醜)丑(干支) 後(后来)后(皇帝) 鬬(斗争)斗(容器量词) 5.俗體字 燈灯 實实 遷迁 6.草書楷化 辦办 書书 學学 為为
古書的用字
文學院:李建平
古書的用字
一、古今字 二、異體字 三、繁簡字
一、古今字
1.古今字的定義 .古今字的定義
2.古今字的來源 .古今字的來源 3.古今字的形體聯繫 .古今字的形體聯繫

第4节 古书中的用字

第4节  古书中的用字

2、找到的本字能把句子講通。 3、要有文獻、文字的證明。 (1)不同本子的證明。 (2)經傳異文。 (3)同一意義的不同用字。 在沒有別的例證時,不可只據音同音近而輕 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為某,一定要有充 分的證據和理由。
如:“信”通“伸”的經傳異文。 《易·繫辭下》: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周禮·考工記·鮑人》: 引而信之,欲其直也。 《淮南子·氾論訓》: 時屈時伸。 《易·繫辭上》: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又如“雅—鴉”是異體字,本是烏鴉。雅又 借為文雅、雅正的雅。詞義分化後,鴉專 本義鳥名,雅則只表假借義文雅、雅正等 。雅與鴉在鳥這個詞義上構成古今字。 這類古今字,實際上是由兩個異體先分化成 兩個意義和用法都不同的字,然後才構成 古今同詞而異字的。被分化出來的一體, 與前面所說的後出分化字所起的作用並沒 有實質的不同。
古書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書難讀的 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 束縛,“以聲求義”,找同它的本義,不 能望文生義而“硬解”。 清代學者王念孫:“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 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 而讀之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 字而強為解,則詰詘為病矣。”
前人將上面所舉“莊公寤生”的“寤”即如 其字面解為“寐寤”,“謂武姜寐時生莊 公,至寤時始覺其生。”一覺醒來孩子已 生下,又何“驚”之有?所以這樣的解釋 是“以文害辭”,可見明通假對閱讀古書 的重要。
第四節 古書中的用字
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漢字和漢語之間 的關係複雜起來。同字異形、同字異詞、 同詞異字的現象非常普遍。 古書中常見的形體分歧的字有:通假字、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一、通假字 (一)什麼是通假 通假(通借、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 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 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 用來替代本字的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簡 稱借字)。例如: 莊公寤(啎)生,驚姜氏。(《鄭伯克段于 鄢》) 往者屈也,來者信(伸)也,屈信(伸)相 感而利生焉。(《周易· 繫辭下》)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一)本无其字的“假借”
1、什麼是假借?
《說文解字》云:“假借者,本無其字,依 聲托事,令長是也。” 語言中某個詞要進入書面語卻沒有現成的書 面符號(本無其字),就用一個已有的音同音近 的字來代替(依聲讬事),因此就產生了以一個 字形記錄幾個詞的假借現象。
朱駿聲認為許慎所舉的例字不當,直接換成 “‘朋’、‘來’是也”。
• 不同點: • 1、假借無本字,通假有本字,並且,“本 字”概念不同。 • “假借無本字”的“本字”是“表示本 義的字” ,是為探討字形與意義而設的。 如“難”從“隹”,本義是鳥,但文獻中 借用表示“困難”這一意義。 • “通假有本字”的“本字”是“本來應 該用的字”,是相對於通假字而言的。 “本來應該用的字”,可以用它的本義, 也可以不用它的本義。
• 2、本無其字的假借可能催生新字——為分 化假借而另造新字,本有其字的假借(即 “通假”)則無論直接、間接都不催生新 字,僅是在句子中用音同、音近字來替代 另一個字的用字現象。
二、古今字
(一)什麽是古今字?
某個多義字的幾個意義中,有一個意義或幾 個意義後來用另一個字記錄,原來的這個多義字 與後來的另一個字組成一對古今字。産生在前的 叫古字,産生在後的叫今字。一般解释为“×後 來寫作 ×”。
①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說文》:“畔,田界也。”句中“畔”代 替了“叛”,表示背叛意,故“畔”是通假 字,“叛”是本字。 ②(蘇)秦狀有歸色。 《說文》:“歸,嫁女也。”引申爲還家 等義。句中“歸”代替了“愧”,表示慚愧 意,故“歸”是通假字,“愧”是本字。 ③《史記》:“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句中“蚤”代替了“早”字。“早”為本字, “蚤”是通假字。
(三)今字的字形特點 今字產生之後,它在字形上與古字的聯繫有 四種情況: 1、今字以古字為聲旁、添加有區別意義作用的形 旁而構成的形聲字。 如:“責/債”、“衰/蓑”、“取/娶”。 2、今字以古字的聲旁為聲旁,改變古字的形旁而 構成的形聲字。 如:“赴/訃”、“張/脹”、“謝/榭”。 3、今字完全新造,與古字形體沒有聯繫。 如:“亦/腋”、“蘇/甦”。 4、對古字的筆劃稍作改造以成今字。 如:“母/毋”、“巳/已”。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1、假借字: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1)古字+形符→今字。

如“其→箕”“取→娶”“昏→婚”。

第二节 古书中的用字

第二节  古书中的用字

第二節古書中的用字由於漢字的歷史悠久,使用人數眾多,特別是為了適應交際的需要等原因,致使一些漢字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形體,歸結起來,主要有三種情況,即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

此外,在上古時期人們還常常書寫別字,即所謂通假字。

無論是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還是通假字,都會給我們閱讀古書帶來麻煩,需要認真學習和掌握。

一、古今字古今字从狭义上说,是對前代數詞或數義共用的統用字與後代為了區別而另造的分化字的合稱。

从广义上说,凡是记录某一词义的先后出现的不同形体的字都可以叫古今字。

以下所说的古今字是指狭义的古今字。

古、今的時間界線是相對的,時代較早的字叫“古字”,時代較晚的字就叫“今字”。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誼字下指出:“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漢為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為古字,小篆、隸書為今字也。

”一般來說,古字兼有多個詞或多個義項,今字分擔的只是古字所記錄的詞或義項中的一部分,古今字之間不能劃等號。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一)为将兼詞从字形上区分开。

例如:①《莊子·說劍》:“夫子休就舍。

”②《管子·任法》:“舍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譽。

”例①中的“舍”為“客舍”,例②中的“舍”為“捨棄”。

“客舍”、“捨棄”本是兩個詞,同由“舍”記錄,後來人們為“捨棄”一義另造了一個區別字“捨”,舍、捨即構成古今字。

(二)为使引申義独立成词。

例如:①《桓公十三年》:“宋多責賂于鄭。

”②《戰國策·齊策》:“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文收責于薛乎?”例①中的“責”為“索債”,例②中的“責”為“債務”。

“索債”、“債務”屬於引申關係,後來人們為“債務”一義另造了一個“債”字,責、債即構成古今字。

(三)为使假借字与本字在形体上区分开来。

例如:①《韓非子·王蠹》:“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②《莊子·大宗師》:“哭泣無涕,心中不戚。

第四节 古书中的用字

第四节   古书中的用字

“假借”是一种“不造字的造 字法”,是“本无其字”的,它是 借用同音字来记录意义抽象、难以 造字的词,一旦借用关系确定,基 本上就固定不变,人们按照约定俗 成的习惯去认读,一般不会发生误 解。
而通假是“本有其字”的,是用 字过程中的借用,借用关系往往不固 定,读书时容易造成误解或困难。这 也为后世的学术研究留下了空间,二 王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 不少是解决通假问题的,取得巨大成 就的方法就是因声求义。
清文字学家王筠《说文释例》卷八 提出了分别文的看法:“字有不需 偏旁而意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 递加也。其加偏旁而意遂异者,是 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 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 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 其一义也。”
1.今字分担古字的本义,可分为两类: (1)古字被引申义占用,另造新字表示本 义,例如: 华——花 “華”的本字,上面是艸,下 面“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故“华”的本 义是花朵,《诗经·周南·桃夭》:“桃 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来“华”为华丽 等引申义借去,另为本义造“花”字。
3.今字分担古字的假借义。本义仍用 古字表示,另造今字(后起本字)表示 假借义。如: 舍——捨 舍的本义是旅馆,假借为 舍去,在“舍”的基础上加“手”以明 确假借义。 为——伪 “为”的本义是作、干, 假借为假装、虚伪义,后来为此假借义 造“伪”字。
辟 ——避、僻、譬 《说文》: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辠也; 从口,用法者也。”会意。小篆字形, 从卩,从辛,从口。“卩”,音jié,甲 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 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 义:法律,法度。假借为“回避、躲 避”义的“避”,又假借为偏僻的 “僻”、譬如的“譬”。
州——洲 “州”的甲骨文作 , 象河中有一小块陆地,本义是水中 的陆地。后引申为州郡,于是另造 “洲”字表示本义。 止——趾 “止”的本义是脚趾, 后引申为停止,于是另造“趾”表 示本义。

4.通论六古书用字(古今繁简异体)

4.通论六古书用字(古今繁简异体)
奉——捧“奉”的古文字构形中有 两手,其本义是捧。如《韩非子·和 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 而献之厉王。”引申为呈献、供给 等义。 后为本义造“捧”字。
(二) 文字的假借
还有些词由于不好造字, 古人就用同音假借的办法来借 字记词,这也就造成了一字记 多词的兼职现象。
1.某字被借走,为它的本义造新字 , 原字与新字构成古今字。 (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 然——燃 “然”字下面的“灬”实 即“火”字,“然”之本义是燃烧。 《说文》:“然,烧也。”由于“然” 被借作代词、连词,以及形容词词尾, 于是本义另造“燃”字来表示。
例如: (1)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诗经·齐风·東方未明》
“莫”字,甲骨文字形象日落草 中,《说文》:“日且冥也。”本 意是日落之时,表示傍晚的意思。 如本例。
(2)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
代词“莫”不易造字,就 借用同音的“莫”来记写,如 本例。
这里一个“莫”字就记写了两 个词,后人为了区别,就在 “莫”下加“日”,用“暮” 来专门记写它的本义。
这种为假借义专门造的后起 字,通常称为“后起本字”, 如:“采”本义是采摘,假借义 是文采,色彩。而造的后起本字 为“彩”。
(二)本有其字的假借字
本有其字的假借字有三种情况。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某种意义 上借的字与本字通用
如:叛畔 偶耦 前面一个是 本字,后一个是借字。
有时候,所谓的“本字”属于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但是它的 使用已经成为了传统,在观念 中已成为专用字。这类字如果 被替换成另一个字,作通假字 处理。
它们有了分工,各司其 职,而没有完全代替。而异 体字则是音义完全相同,互 相代替不需要任何条件,异 体字的实质是多字写一词。

古书中的用字之异体字繁简字

古书中的用字之异体字繁简字



刻、画

草木衰落

63
25
返回本章目录
▪ 3.异体字的整理,应照顾到人们的用
字习惯。
▪喆
▪堃
63
26
练习之一
1. 《楚辞·九歌·山鬼》:“靁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又夜鳴。”
2.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
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
3. 《墨子·辞过》:“當今之主,其爲衣服,
5
(一)异构字
▪ 1.造字方法不同,如:
泪——淚
伞——繖
凭——凴
凭:从几从任。任:担荷,负载。几:
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
63
6
▪ 2.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不完全相
同。
63
7






63
①同为形声,义近形符的选择不同。
睹-覩
瓶—缾
徧-遍
逾-踰
迹-跡
咏-詠
溪-谿
唇-脣
歌-謌
猫-貓
暖-煖
則與此異矣。冬則輕煗,夏則輕清。”
4. 唐 王湾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诗:
“煙和疎樹滿,雨續小谿長。”
63
27
练习之二
1.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無才慙孺子,千里愧同聲。”
2.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瓜异》:“黄瓜
上復生蔓,結西瓜一枚,大如椀。”
3.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 靖康 恥,
(宋欧阳修《蝶恋花》词)
▪ ③ 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
子·天运》)
▪ ④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史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三)关于通假,有人把它分为两种情况,即所谓 关于通假,有人把它分为两种情况, 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 “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古音 通假。也有人认为前者不属于通假, 通假。也有人认为前者不属于通假,那是六书中 依声托事”的假借,只有后者才是古音通假。 “依声托事”的假借,只有后者才是古音通假。我 们同意后者的观点。现区分如下。 们同意后者的观点。现区分如下。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古今字所表示的 词义关系来看,主要有: 词义关系来看,主要有: 为本义造今字。有些字被假借作别的意思, 1、为本义造今字。有些字被假借作别的意思,于 是又为它的本义造个所谓的今字。这种文字现象, 是又为它的本义造个所谓的今字。这种文字现象, 文字学上称为加形保义。所保的,就是该字的本义。 文字学上称为加形保义。所保的,就是该字的本义。 例如: 本义是从高处坠落下来。 例如:队,本义是从高处坠落下来。后来假借为队 列的队,于是就造坠字以保住坠落的本义。 列的队,于是就造坠字以保住坠落的本义。队是古 坠是今字。 字,坠是今字。 其他的如: 其他的如:队—坠,正—征,匡—筐,或—国, 段—锻,莫—暮,须—鬚。
今字与古字在形体方面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 今字与古字在形体方面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 有: 今字与古字在形体上存在相承的关系。 1、今字与古字在形体上存在相承的关系。 就是说, 就是说,今字是在所谓古字的基础上加上表义形符 而创造出来的。 本来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而创造出来的。如:竟,本来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但在古代文献里也常用来表示边境的意思, 但在古代文献里也常用来表示边境的意思,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左传宣公二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 讨贼,非子而谁? 其中的竟, 讨贼,非子而谁?”其中的竟,用的就是边境的意 后来,就在竟字的左边加上个土,造了个境字, 思。后来,就在竟字的左边加上个土,造了个境字, 这就形成了一对古今字的关系。 这就形成了一对古今字的关系。这是古今字产生的 主要途径。常见的有: 主要途径。常见的有:禽—擒,责—债,要—腰, 辟—避、譬、僻,卒—猝,其—箕,莫—暮,员— 圆,韦—围,取—娶,昏—婚,州—洲,解—懈;

第三课 古书的用字

第三课 古书的用字





(二)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六种: 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 嶽-岳、耻-恥、淚-泪、磥-磊、膻-羴,等。 2.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偪、徧-遍、逾- 踰、咏-詠、误-悮、溪-谿.榜-牓、暖-煖、糠-穅, 等。 3. 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饋-餽、昵-暱、棹- 櫂、猿-猨、梅裤-袴、掩-揜、溯-泝、楠-枬,等。 4.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 跡、剩-賸、椀-盌、村-邨.妆-粧、粳-秔,等。 5. 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不同。如:峰-峯、略-畧 、惭- 慙、概- 、鹅松-枀、秋-秌,等。 6.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的风格、习惯的 不同而造成的字体的差异。如:冰- 、册- 、皂- 、吴 - 等。
在古代原本不是异体而是意义或用法不 同(或不尽相同)的两个字,现在为了精简 汉字,在和“异体字整理”时也视同异体字 加以合并而成了一个字。例如“炮”,本是 一种烹调方法。《礼记· 礼运》:“以炮以 燔。”注:“炮,裹烧之也。”而“砲”是 “机石”,指古代战争中用机械之力发石以 攻敌,故字从石。后来发明了火炮,才借 “炮”为“砲”。炮与砲原本并非一字异体。 现在当作异体字合并后,炮行而砲废。 类似的还有奸与姦。
再如“雕”、“凋”、“彫”这三个字各有
自己的本义:“雕” 的本义是指大型的猛禽; “凋”的本义是指草木零落,即凋谢;“彫” 的本义是雕刻。后来“雕” 假借为“彫”, 有了雕刻的假借义,而且一借不归,后来人 们通常把“彫刻”的“彫”写作“雕”。 “彫”也可以假借为“凋谢”的“凋”,例 如《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彫也。”因此,“雕”、“凋”、“彫”也 是假借关系,不是异体关系。

(完整版)古书中的用字

(完整版)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主要内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和通假字主要内容一、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概念二、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三、与通假字相关的问题下面语句中加横线字为通假字的是()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C.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E.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概念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

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其他名称:累增字、分化字、区别字。

郑玄最早使用古今字这个术语。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ª¡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通假字“通假”是古书上出现的字形临时借用现象。

一个汉字记录一个或几个词,通常是固定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在写文章时,弃本字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通融替代。

这种现象就叫做通假。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产生的原因不同今字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古字的¡°兼职¡±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ª¡ª避《晋灵公不君》:¡°晨往,寝门辟矣。

¡±¡ª¡ª闢《晃错传》:¡°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

¡±¡ª¡ª僻《礼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古書中的用字Ⅰ、重點和難點提示古書難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書用字情況複雜,即同一個詞時常有不止一個的字形來記錄它。

本節介紹的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就是古書常見的四類用字現象。

(一)假借字1、什麼是假借字古書裡的用字,如果它所記錄的詞義不是該字的本義或引申義,這個字就是假借字。

假借字產生的原因是書寫者只考慮語音因素而不考慮形體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間的通用和假借。

這也就是許慎所說的“依聲託事”。

2、假借字的兩類情形(1)本無其字的假借本無其字的假借:某些詞原先並沒有為它專門造字,人們就從現有的文字中選取某些同音字來記錄。

例如:表示“沒有誰,沒有什麼”意思的否定性無定代詞,原先沒有為它專門造字,就借用與之同音的莫”(本義為昏暮)字來記錄它。

這樣,“莫”也就成了記錄否定性無定代詞的專用字。

為了區別,人們後來又造了“暮”來表示日暮的意思。

“莫”和“暮”的關係,屬於古今字的關係。

再如借用本義為“燃燒”的“然”,來記錄表示“如此,這樣”意思的指示代詞;借用本義為“畚箕”的“其”,來記錄代詞和語氣詞;借用本義為“呼叫”的“乎”來記錄表疑問的句末語氣詞;借用本義為“搗臼的棒槌”的“午”,來記錄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屬於這類情況。

(2)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詞原先已為它造過專用字,但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它。

例如:早晚的“早”寫成“蚤”;屈伸的“伸”寫成“信”;飛翔的“飛”寫成“蜚”;屎尿的“屎”寫成“矢”,“尿”寫成“溺”;背叛的“叛”寫成“畔”;抗拒的“拒”寫成“距”;修養的“修”寫成“脩”;等。

(二)古今字1、什麼是古今字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

例如“暮”這個詞,本來用“莫”來記錄,後來寫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關係,“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漢字除了表示本義,還用於表示引申義和假借義。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 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 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

新的 义项
本义
昏暮、日暮 否定性无定代词, 没有谁,没有什么
暮 (今字)
莫 (古字)
在昏暮 日暮的 义项上
义项 高处坠落 娶妻 祭祖之前对 祖宗的崇敬 躲避 畚箕
古字 队 取 齐 辟 其
今字 坠 娶 齋 避 箕

早晚的“早”写成 “蚤
” “信” 屈伸的“伸”写成
飞翔的“飞”写成 “蜚
” 背叛的“叛”写成 “畔
” 抗拒的“拒”写成 “距
” 修养的“修”写成 “脩

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
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 “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2)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 字或音近字。这样,它既承担自己原先的字 义,同时又表示与之对应的繁体字的字义。
“後”简化为“后”,是借用了原有的“后”字。 “后”字原指君主,也指君主的妻子。 简化字“后”字就兼有“後”(先后)和“后” (君主、王后)两个字的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 析。 例如,《史记•孝景本纪》:“孝文(汉文帝) 在代(地名)时,前后有三男。” “前后”指皇帝的前妻,即前妻生有三个儿 子,而不是前前后后共生了三个儿子的意思。
结束
异体字

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 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 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系。
辨析: 有些字部分义项通用,还是有一些义项 不通用,它们是不是异体字的关系? 不是
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 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1、古书中的用字四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1)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古今字成因---一字多义,爲了书面上有所区别,人们就造出新字来分担古字的记词任务,以求达到一字一职同源分化所谓同源----是指某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源,词义之间有联系,有引申关系。

奉——捧贾——價昏——婚坐——座禽——擒止——趾道——導包——胞原——源益——溢受——授北——背见——现文——纹臭——嗅同音假借何——荷要——腰戚——慼孰——熟卒——猝采——彩免——娩顷——倾解——懈申——伸尝——嚐县——悬2)异体字----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3)通假字---- 通假字包括本字与借字。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通假字。

通假的基本原则------同音替代音同音近是用字通假的必备条件,没有这个基本条件。

识别古书中的通假字,可分别从音、义、形、证(例证)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4)繁简字----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5)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6)通假与假借的区别古书用字歧异的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是不同的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也卽本字;而假借字则不存在本字的问题通假字的存在说到底是一种写同音别字的现象7)古今词义的异同①、范围上的差异(Ⅰ)词义扩大(菜) (Ⅱ)词义缩小(宫)(Ⅲ)词义转移(汤)②、色彩上的差异(Ⅰ)褒贬色彩不同(爪牙)(Ⅱ)轻重色彩不同(诛)练习:㈠辨析下列詞語的古今變化:去、勤、勸、河、睡、子、禽、穀、瓦、聞、恨、謗、賄、誅、怨、妃㈡说明下列各词的句中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卒]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步兵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终、终于3.鲁肃闻刘表卒。

——死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古汉语通论五、六)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产物,用汉字记录的古代文献也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的人,在使用汉字记录汉语时,往往有种种不同有情况,加上汉字本身具有独自的特点,这就使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时必然会遇到不少有关用字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古人在用字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一般规律,势必影响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一)古今字什么叫古今字:又叫分化字区别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叫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例如:共-供。

语汇是不断发展的,用来记录语言的字总是处于不能充分满足词汇发展的需要的。

因此,在古代,尤其是在上古时代,不少汉字身兼多职,往往一个顶几个来使用。

例如,“久”字,本是“灸”的初文,《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贼死》:“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后“久”表示假借义,又造区别字“灸”。

田地的“田”,又可以表示耕种田地(引申义)、打猎(假借义)的意思,后来人们为了使不同意义能够在字形上有所区别,让汉字表义分工明确,就给“田”字加上意符“亻”,写作“佃”,表示“耕种田地”这个意义;加上意符“攴”,写作“畋”,表示“打猎”这个意思。

古今字跟用字的“假借”和词义的引申有密切关系,古今字构形模式大多数是原字基础上加上(或改换)意符。

因此,除了少数在形体上没有相承关系的古今字,如“身”与“娠”、“罢”与“疲”、“不”与“柎”、“吕”与“膂”等以外,那么,古今字就是指产生于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在形体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组字。

从表义的特点来看,古字兼表多个义项,而今字只分担古字的一个义项;除了今字分担的义项以外,其它义项仍然由古字承担。

并且,在今字产生之后,后世的古文家写作时往往仍用古字。

古字和今字,绝大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但也有少数古字兼义较多,与它对应的今字也往往就不止一个,例如“奉”与“捧”、“俸”,“采”与“採”、“彩”。

古书的用字

古书的用字

1. 1.异体字及其产生原因 异体字及其产生原因
2. 异体字的广狭之分
(二 )异体字 异体字的整理规范使得异体字有广义狭义的分别。
上面的定义针对的是广义的;广义异体字中与后来的 所谓正体字相对的是狭义异体字,又称为或体或俗体。 解放以后的1955年12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 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1055个异 体字,这是狭义异体字的产生背景。 异体字的存在,为人们的学习阅读带来了不必要 的负担。但古籍中的异体字依然存在,阅读古书不能 不面对,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要学习异体字的有关知 识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异体字。
女—汝
3. 古字和今字之间的关系
(1)形体对应关系
① 以古字为声符,另加形符成为今字 要腰 求裘 爰援 队坠 受授 州洲
另加的形符往往具有使词义显豁的作用。 ② 以古字为基础,更换形符成为今字
敛殓
说悦
振赈
张帐
张涨 熨慰
改换的形符往往具有使词义具体化的作用。
③ 对古字形体略加改变成为今字
大太
句勾
陈阵
④同组字的形体分歧不一致,交叉部分又 有不同特点 形符不同交叉。前者仅是观测角度的差 异,后者今字的形符有提示具体词义作用。
(三)繁简字
1.繁简字的形成途径及特点
繁化和简化。 求简明而简化。繁化是少数,简化是主流。 1956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编印《简 化字总表》。1977公布的二简,1986年国务院批 准废止。 繁简字是特殊的异体字:造字异体 繁简异体
母毋
④ 脱离古字基础,另造新字或借用他字为今字
身娠
龟皲
御驭
要邀
伯霸
(2)数目对应关系
一对一为主,也有一对二或一对多的。如: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础——礎
92
58
6.改换简易形旁 猫——貓 狸——貍 粘——黏 肮——骯
92
59
7.同时改换简易形旁和声旁 响——響 护——護 惊——驚 8.新造会意字 尘——塵 双——雙 体——體
92
60
9.合并同音字。 (1)后——后後 (2)干——干乾幹 干:盾牌、干支。 乾: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幹:指器物、事物的主干。
练习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公赐之食。食舍肉。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 人是征。 5.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 1. 2. 3. 4.
92
30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10.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6. 7. 8. 9.
A.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离而纵横。(汉


司马相如《长门赋》)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词) (2)迹——跡 A.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 子· 天运》) B.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史 记· 周本纪)
35
92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1.造字方法不同
92 47
三、繁简字
92
48
主要內容
1. 繁简字的概念 2. 繁简字之间的关系 3. 关于繁简字的几个问题
92
49
(一)繁简字的概念
繁简字是指一个字的笔画繁简不同的 两种写法,笔画多的叫繁体,笔画少 的叫简体。
92
50
字形繁简自古有之
弃——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书中的用字第三节古书中的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时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它。

本节介绍的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就是古书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

(一)假借字1、什么是假借字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

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1)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

“莫”---“ 暮”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

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

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

“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

“ 燃”---“ 然”,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箕---- 其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呼---- 乎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杵---- 午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①假借字成为词的假借义专用字a.只表假借义,本义用后起字表示杵捣臼的椎棒十二支的第七位午呼呼叫疑问语气词乎箕畚箕代词/语气词其燃燃烧代词/形容词词尾然暮昏暮否定代词莫表本义后起字本义假借义例字b.兼表假借义和本义法则,效法:以身作则连词则水名第二人称代词汝鸟名:爱屋及乌疑问代词乌男子:匹夫匹妇指示代词夫动词:往,前往代词/连词之本义假借义例字②假借字另造新字表示词的假借义:为假借字专造的后起字,通常称为后起本字。

彩文采,色彩采摘采呜感叹词乌呼鸟名乌慽忧愁斧钺类武器戚避避开刑法辟假借义后起本字假借义本义例字(2)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

①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早晚的“早”写成“蚤”;《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屈伸的“伸”写成“信”;《周易·系辞下》:“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

”飞翔的“飞”写成“蜚”;《史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背叛的“叛”写成“畔”;《过秦论》:“故秦之盛地……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也。

”赠送的“馈”——归《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修养的“修”写成“脩”;《史记》:“臣脩身絜行数十年。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抗拒的“拒”写成“距”;②假借字取代本字成为通行字: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

雕刻---- 彫鸟名雕负荷---- 何荷花荷没有/亡失---- 亡求雨的舞蹈無假借结果(假借义及其本字)假借字本义例字(假借字)③偶然情况下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属于笔误,即别字。

《左传》:庄公寤生:寤-牾之误?寤:寤,寐觉而有言曰寤。

——《说文》牾:牾,逆也。

——《说文》(二)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

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

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由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

“其”-- “ 箕”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

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

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

“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

3、古今字的意义关系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例如:“队”- “坠”“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州”- “洲”“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

A 古字假借义今字本义段锻永泳或域须鬚匡筐要腰县悬然燃孰熟(会意。

小篆字形。

左上是“享”, 左下是“羊”, 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 jí),表示手持。

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

本义:熟, 煮熟)止趾B 古字引申义今字本义州洲益溢责债閒間原源臭嗅(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例如:“取”- “娶”“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

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

“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

“解”- “懈”“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古字本义今字引申义赴讣? 敛殓? 士仕? 支肢? 道導? 景影(3 )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例如:“ 齐”- “齐””(“ 齋”) 斋“ 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齋”。

“齋”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

“ 辟”- “避”“ 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

后来造了“避”字。

“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

(会意。

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

“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

“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

)古字本义今字假借义與(黨與也。

黨當作攩。

攩,朋群也。

與當作与。

与,賜予也。

从舁与。

會意。

共舉而与之也。

舁与皆亦聲。

余吕切。

)欤戚(本义: 古兵器名,斧的一种)慽弟(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 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

绳索捆束木桩, 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

本义:次第) 悌?涂(水。

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从水余聲。

同都切)塗4.古今字形体上的关系(1)古字+形符→今字:其箕采彩韦(形声。

从舛( chu ǎn),舛像两脚相对形。

意为违背。

囗声。

韋是違的初字。

本义:违背) 违取娶昏婚州洲责债昏婚景影其箕止趾共供辟避知智然燃要腰孰熟莫暮取娶禽擒辟避譬僻卒猝员圆取娶州洲解懈(2)古字改变形符成为今字:说悦赴讣敛殓没殁振赈张胀赴讣错措振赈唱倡敛殓隔膈適嫡没殁张脹(3)古字略加变形成为今字:母毋大太閒間句勾大太不丕母毋陈阵閒间另:以古字为基础,增加声符网罔自鼻食饲(飼)改变古字的声符邪耶谯诮蕃藩挥撝完全改变字形要邀伯霸战颤身娠罢疲辠罪(1)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例如:辟避;荷何(2)有交叉现象。

有的假借现象导致古今字的产生。

例如:永泳;或域避僻辟(法律、法度)譬? 闢(三)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系。

又叫重文、或体,是相对于所谓的“正字”(通用字)来说的。

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 )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岩巖泪涙嵩崧凭憑岳嶽埜野災烖(2 )构字部件不同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

遍徧溪豀嘆歎詠咏睹覩驅敺暖煖焰燄炤照杯盃瓶缾忻欣迹跡再如: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

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

线缐袴褲煙烟螾蚓猿猨妒妬韵韻笋筍踪蹤粮糧啼嗁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

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

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村邨迹蹟剩賸碗盌有的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正字”,一般是指合乎字书规范写法和“六书”标准的文献中的通行用字。

“俗字”区别于正字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

)夢梦卻却傑杰點点坤堃哲喆(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鞍鞌慚慙群羣裏裡概槩峰峯略畧和咊襍雜夠够期朞鵝鵞注意辨析:异体字的条件很严格。

有些字本义相同,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体字。

例如:“乌”---“ 於”“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大概自春秋以后才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形体。

它们在古书中有通用的地方。

如感叹词“乌呼”(呜呼),也写作“於乎”(於戏)。

但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却互不相混,分工明确。

还是有一些义项不通用。

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

3.异体字辨识(1)读音相同,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不能看作异体字。

z 置和寘相同:放置不同:置,赦免、购买;z 仇和雠相同:仇敌不同:仇,配偶;雠,应答、校对。

《詩經·周南》:“寘彼周行。

”《韓非子》:“郑人有且置履者。

”购买;置办《史记》:“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赦免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

”赦免《詩經·秦風·無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傳》:“祁大夫外举不棄讎,內举不失亲。

”《左傳》:“嘉偶曰妃,怨偶曰仇。

”(2)偶尔通用的字(通假字),不可看作异体字。

如:蚤早剥扑《诗经》:“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四)繁简字1、什么是繁简字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

从甲骨文时代起历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义。

即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作修改补充)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2 、学习繁简字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 (1)同形字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巧合。

例如:“臘”----“ 腊”。

“臘”简化字为“腊”。

臘(là),本义指国君在年终用猎品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因而年终的月份也叫做臘月。

腊(x ī),本义为小动物的整体干肉。

如《捕蛇者说》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腊”(x ī)指把捕获的毒蛇制成肉干。

臘(là)简化为“腊”后,就和“腊”(x ī)混同为一个字了。

在阅读时需要加以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