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1篇】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答、应、骨、几”,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3.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1.同学们,你们去过外地吗?你去那里干什么?问题即出,孩子们可能会回答:“我去过北京,是去天安门玩。

”“我去过山东,是去看望住在那里的奶奶。

”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叫旅行。

(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谈话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旅行”。

)2.学习“旅”字。

“旅”是本课会写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并引导:“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如果学生没有好的办法,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的谜语:“西方人横卧,下穿半截衣”帮助学生记忆。

3.质疑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补充完整课题。

读一读后质疑:读完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呢?(题目体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是新鲜的,引人遐思的。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

比如: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因为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学生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兴趣,这时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试着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反馈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读有所获的快乐)3.指名读文,指导将字音读准确,将课文读通顺。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

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

(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

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

信息。

(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

(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

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角群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知道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么样鼓舞和关怀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承诺笑眯眯哀痛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忆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如何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个地方我们明白了文中仆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讲明青头和红头是“特不要好的伴侣”。

3、沟通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群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17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讲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讲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讲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小组内分角群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讲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讲讲你这时心情怎么样?你听出来啥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赶忙就会死掉。

”“但是你讲这些对我有啥用呢?”指名读,讲讲你这时心情怎么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如此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讲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讲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其次句,这句用啥语气来读(关怀、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讲,青头讲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当怎么样读?(冷静、鼓舞)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个地方,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老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伴侣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长,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伴侣真诚的关怀,以及灵敏运用了所学学询问,挽救了自个儿的伴侣!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确信要用自个儿的才智和学询问来解决询问题,更重要的是,伴侣之间要团结、相互关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篇一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

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清楚明了,使学生一学就懂。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教学中,首先主要抓住红头、青头两条线,帮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课外补充材料,理清红头的旅行过程,从而了解牛胃的构成及其消化过程。

同时关注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词语体会红透旅行过程中的紧张、害怕、绝望。

体会青头的冷静、利用知识帮助朋友脱险。

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角色朗读指导。

表达训练永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

教学中对红头的旅行路线,我设计了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提示,学生在提示的基础上说清红头的旅行路线就较为容易了。

此表达训练也为后面,学生讲述牛胃的构成和消化过程奠定了基础。

最后的想想说话训练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多的表达机会。

学生就是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但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备课中的备学生做的还是不够,以至于教学中学生的反映跟不上节奏。

对于学生表达训练未达到训练效果,草草而过,有些地方又处理的太过繁琐,以至于后面的教学环节处理的过于简单。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但学习、探索、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以及词语,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疑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反思)10在牛肚子里旅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反思)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课题设计说明学前准备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型新讲课课文描绘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此中一只不幸被吞进了牛肚子,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走的危险经历。

文章篇幅较长,所以发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何会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掌握。

而后经过各样形式地读,再理解红头的旅行过程,认识牛吃东西的特色,以及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舞,领会文章感情。

1.查找资料认识牛胃的特别结构和功能。

(学生)2.预习生字、词语,制作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诵录音。

(教师)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1. 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学习目标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认识课文内容。

学习要点认识生字,理解读写词语。

1.制作教课课件,课文朗诵录音。

(教师)学前准备2.认识牛吃食的特色,预习课文。

(学生)教课环节导案教案达标检测1.谈谈自己去哪里旅行1.板书:旅行,组织过,感觉如何。

沟通。

一、揭题质 2. 差别“旅行”和“旅行” 1. 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2.板书:旅行。

疑,导入新课的意思。

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3.把课题增补完好。

(用时:5 分 3. 齐读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引学生怀疑:读钟) 4. 学生怀疑问题预设: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何会问吗?在牛肚子里旅行?1. 老师巡视,指导学 1. 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二、初读课生自由读课文。

并给自然中的生字新词。

文,随文识字2. 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段标序号。

(用时:132. 指导学生学习新片相互沟通识字方法,自学生分钟)字、新词。

教师要点指导。

字新词。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虑:三、再读课(1) 谁在牛肚子里旅 1. 自读课文,读通、读顺,文,整体感知行?并思虑: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用时: 17(2) 红头为何会到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咱、偷”等15 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明白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谊,懂得在危险时刻要冷静、勇敢、机智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会青头和红头的情感变化,感受它们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理解牛胃的构造和反刍现象,明白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引出牛的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牛吗?牛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讲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开火车读生字词,巩固读音。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第一部分(1 - 6 自然段)指名读1 - 6 自然段。

师:红头和青头在干什么?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去?生:红头和青头在玩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去了。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红头是一个怎样的小蟋蟀?生:红头很粗心,不小心就被牛吃到肚子里了。

学习第二部分(7 - 19 自然段)自由读7 - 19 自然段。

师: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哪些地方?它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红头先到了牛的第一个胃,又到了第二个胃,它非常害怕和绝望。

师:青头是怎么帮助红头的?生:青头一直鼓励红头,告诉它不要怕,要想办法出去。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全2课时)一、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王国”的第三篇课文。

这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

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童话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文本类型,在三年级上册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单元被编排在教材内。

本单元导语明确提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和“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两个读写目标。

作为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须承担起读写链接的作用。

本文共有两大特点。

一是情节生动有趣,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二是语言丰富生动。

文中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

本文的独特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结合一定的故事情节,练习语言复述、表达能力,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了解牛的反刍原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读出“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

2.能写出“旅、咱”等13个生字,能写出“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感受童话想象的丰富与精彩。

2.能产生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读出“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

2.能写出“旅、咱”等13个生字,能写出“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3.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二)教学难点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展开想象,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冷静、善于动脑的好习惯,并使其感受童话的乐趣。

教学内容1. 朗读与理解: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红头被牛吞到肚子里后的旅行经历。

2. 分析与讨论:分析牛肚子的结构以及食物消化的过程,讨论红头如何应对困境。

3. 想象与表达:学生发挥想象,描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所见所感,并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性。

2.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牛的四个胃以及食物的消化过程,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牛的消化系统图。

2. 学具:课文阅读材料、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 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牛的消化系统图,讲解食物消化过程。

3. 深入理解:- 学生角色扮演,模拟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 讨论红头如何应对困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 总结与表达:-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红头的旅行经历。

-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口头表达。

板书设计1. 在牛肚子里旅行2. 核心内容:红头的旅行经历、牛的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过程3. 关键词:旅行、牛肚子、消化、困境、应变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学生复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2.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想象中的“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短文。

3. 思维拓展:讨论并分享,如果你是红头,你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牛的消化系统的认识。

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拟人修辞手法和牛的消化过程这两个重点上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举例和比较,让学生在这些难点上有所突破。同时,我也注意到,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点。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强调牛的消化过程,通过图文结合、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在学习拟人修辞手法时,教师可提供实例,引导学生模仿、创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讨论健康饮食时,教师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分析课文中牛的消化过程,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消化的基本概念。消化是食物在体内被分解、吸收的过程。它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案例展示了消化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食物的转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拟人修辞手法和牛的消化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章节的内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思考和改进。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消化相关的问题,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课堂反馈来看,这个问题确实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但在时间的把握上,我可能还需要更精准一些,确保过渡到新课讲授环节时更加自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只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之路,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那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了。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牛的消化系统。

2.让学生体会进食对牛的重要性。

3.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从而保持健康。

二、知识内容:1.牛肚子内部结构的认知。

2.牛肚子内消化物质的过程。

3.牛肚子内部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

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导入1. 回顾小学的自然课,回忆一下腐食者、肉食者和植食者。

2. 引入新课,牛吃草消化的过程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异同。

2.知识讲授1. 只要二年级左右的孩子都应该知道,牛是植食性动物,喜欢吃草。

但为什么牛能从仅仅的草中得到足够的营养呢?原来,牛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

2. 给学生看一张牛肚子的图片,并简单介绍牛肚子的四个部分:瘤胃、罐胃、网胃和第四胃。

3. 在讲述完牛的消化系统结构后,引入下一个问题。

牛怎么把草变成牛奶的?4. 介绍牛的食物消化过程,牛能够在草中提取出有营养的东西,但它们吃下去的草直径为5mm左右,要变成牛奶,就需要慢慢消化。

首先,草在瘤胃被咀嚼成碎片,这碎片被称为瘤胃反刍食物(cud)。

5. 然后,反刍食物会被吞回到口中,再次咀嚼和消化,变成更小的碎片并准备下一步过程。

6. 当草被吞咽第二次时,它会通过牛的三个胃肉奶佩(omasum)、网胃和第四胃进行进一步的消化(这在人类身上是没有的)。

7. 最后,牛奶产生在牛的乳腺中。

通过吸奶机或人工挤奶的方式,从牛身上收集下来。

8. 介绍完毕,针对性询问学生是否明晰牛与我们人类的消化过程的不同之处。

3.巩固练习1. 让学生模拟瘤胃反刍食物的过程,将面包或牛的玩具模仿反刍食物。

2. 和学生一同回顾牛和其他动物的消化系统,并探讨食物消化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让学生逐一讲解牛消化的过程,然后将这些背景知识以视频、报告等形式展示给父母或其他同学。

四、知识拓展1. 探究各种不同的植食性动物的消化系统。

2. 比较不同食物对牛以及人类消化系统的影响,例如,牛是否能够消化人类经常吃或不能够消化的食物?五、教学反思在牛肚子里旅行,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也是有趣的。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3.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1—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先……再……接着……最后……”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青头)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 语文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 语文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消化系统。

(3)能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2)体会朋友间真诚互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材知识点引用与阐述:课文中通过描写红头在牛肚子里的经历,如“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知识点是理解红头经历危险的关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描写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路径的语句,让学生明白牛的消化系统这一科学知识,同时也能体会到红头当时面临的危险处境。

例如,当讲解到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过程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红头感受的句子,“红头拼命叫了起来:‘救命啊!救命啊!’”,通过红头的求救声,让学生感受到红头的害怕,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心情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例如,青头在鼓励红头时说的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在朗读时,要读出青头的冷静和自信,引导学生体会青头对红头的鼓励和支持。

2. 教学难点(1)理解青头是如何运用知识成功解救红头的。

教材知识点引用与阐述:青头解救红头是基于它对牛的消化系统的了解,这是比较抽象的知识。

在课文中“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难点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会认字,可以联系生活整体识记,如,“齿、嚼、吞、胃、咽”都和吃东西有关,“嚼”是用“牙齿”咬的,“吞”和“咽”是把东西吃下去,吞到肚子里其实就是到“胃”里。

也可以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如,“自—咱”“目—泪”“米—眯”等。

本课三个多音字,可以出示词语让学生比较辨读。

如,“答”在“答应、答理”等词语中读dā,用于口语表达中;在“回答、应答、答案”等词语中读dá。

“应”在“应该、应当、应有尽有”等词语中读yīnɡ;在“回应、应变、应对”等词语中读yìnɡ。

“骨”在“骨头、骨折、骨架”等词语中读ɡǔ;在“一骨碌、骨朵儿”等词语中读ɡū。

本课会写字可以归类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旅、咱、偷、拼、流”等左窄右宽。

“救、拼”等字要指导写好笔画的穿插:“救”反文的长撇要穿插到“求”的下方;“拼”的右半部分的长横在横中线上,要穿插到左半部分提的下方。

“旅”的右半部分要与“派”的右半部分区分开。

“救”的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捺变点。

“胃”的下半部分“月”的撇变成竖。

“乎”的主笔为弯钩。

“算”最后两笔撇和竖的起笔在横之上。

文中词语比较简单,可以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XXX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句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非凡组织及功能,牛吃工具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层次地说分明。

3.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性;研究根据提醒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题材。

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设计企图:谈话的我一同写一写——撇、竖提、撇、捺。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2.完整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出示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预设: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形式引入课题,了解本课题材,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3.了解文章题材:(课件出示2)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通知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一次——旅行。

4.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旅行?(红头)红头是一只——蟋蟀。

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字旁。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游》教课方案教课要求知识与技术: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累积词汇。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认识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认识牛的吃食特色。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绘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领会。

感情、态度、价值观:1、领会青头无所畏惧,挽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诚挚的感情。

2、激发学生珍惜友谊,团结互帮。

教课要点、难点:1、认识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领会青头与红头间诚挚的友谊。

教课时间:两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怀疑,导入新课1、直截了当,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疑:了个,你有什么想的?4、教梳理,入新。

二、初文,学生字新。

1、学生自由文,并每个自然段上序号。

2、分段指名文。

3、集体,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指名。

5、教字点。

6、学生,稳固。

7、回到文中,同桌一同文。

三、文解疑,整体感知1、在牛肚子里旅游?2、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游?(1)学生默文 1—4 自然段。

(2)指名反。

(3)引领会的不测遭受,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文 1—4 自然段。

3、是怎在牛肚子里旅游的?(1)学生自由文 5—17 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明所在地址的句。

(3)引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起来,来介在牛肚子里的旅游程。

四、堂,认识牛吃食的特色1、学生正确、流畅地文4—17 自然段。

2、:从的旅游程,你牛吃西有什么特的表?第二一、复入1、指名:是怎在牛肚子里旅游的?2、言: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游,能利回来,离不开的帮助和鼓舞?二、再文,认识青的帮助和鼓舞1、学生默文5—17 自然段。

2、找出描绘青帮助、鼓舞的句,行朗、领会。

(1)指名反找句子。

(2):当被大黄牛吃到嘴里,青⋯⋯;当被吞牛肚子里,青⋯⋯;当感觉悲痛沮,青⋯⋯;当从头到达牛嘴里,但已不可以,青⋯⋯;当流着泪感它,青⋯⋯(3):从青的所作所言中,你感觉到了什么?3、学生疏角色有感情地全文。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2024年)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2024年)

小学语文三上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材解读】《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普童话。

与一般童话不同,科普童话既具有童话的幻想性,又要具有科学的知识性,是融幻想与知识于一体的。

从幻想的角度来说,这篇童话中红头和青头这两个角色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是虚构的,但是整件事情的逻辑和细节又是科学合理的。

因此,科普童话的阅读教学也就有两个使命:一是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二是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主要是通过朗读和想象,品味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青头和红头这两个角色的特点,感受它们之间是很好的朋友。

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画一画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线路,理解青头救红头的方法来实现。

【教学目标】1.通过集中与随文,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学词。

2.能够通过找语句圈词语的方式,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的线路图,了解牛有多个胃,以及“反刍”的现象。

3.能够通过朗读对话、品味词句,感受青头与红头之间是一对好朋友。

4.能够借助故事支架,讲述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通过抓住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以及青头救红头时勇敢的行为,感受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体会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主题的写法。

难点目标:通过反复品读历险时两个小伙伴的对话和行动的语言,体会它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从而内化语言,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张之路爷爷是一位顶好玩儿的儿童文学作家,他运用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呈现了两只蟋蟀的一段历险记。

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旅”字2.让我们在张之路爷爷丰富的想象时空中,赶赴一场两个好朋友奇妙的惊险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到想象丰富的情节做上记号。

2.反馈:(1)出示词语认读,并观察每行词语的特点。

小老师领读——这些词语蹦蹦跳跳来到了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完成课作第2题(2)交流想象丰富的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语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

教具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结合生活,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旅行吗?旅行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行?(学生交流)2.过渡:你们的旅行真精彩,充满乐趣。

那大家知道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次特殊的“旅行”——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指导书写:“旅”:左窄右宽。

“方”窄小,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右下部分要先写撇,再写竖提、撇,最后写捺。

3.提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设计意图】从“旅行”出发,让学生自主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Ⅱ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识记生字,一边读一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字词学习:课件出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和难理解的词语,检查认读,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

(1)交流多音字:“答应”中的“答”读一声。

“一骨碌”中的“骨”读一声。

“应该”中的“应”读一声。

“回答”中的“答”读二声。

(2)交流易错音:“咱们”的“咱”是平舌音,“牙齿”的“齿”是翘舌音,“细嚼慢咽”的“咽”是第四声。

(3)交流难懂的词语:“作声”是什么意思?“贮藏”又指什么呢?“蹭来蹭去”是怎么样的?①指名学生读一读“作声”所在的句子。

②引导学生想象捉迷藏的场景,从而理解“作声”就是发出声音的意思。

③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贮藏”是储藏的意思。

④联系生活实际,做一做“蹭”的动作,让学生观察怎样的动作才是“蹭”。

3.通过读课文,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叫红头的蟋蟀。

)(2)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玩捉迷藏时被一头牛吃草时吃进胃里,逃生旅行。

)(3)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感觉不轻松,随时会死掉。

)4.归纳交流,完成填空:青头和红头在草堆里玩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卷进了嘴里。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了。

师:这真是一场冒险、惊险、可怕、惊心动魄的旅行。

【设计意图】读课文前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读,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快速总结文章内容。

Ⅲ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路线1.再读课文,请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起因:遇险前(第1~6自然段)经过:遇险中(第7~19自然段)结果:脱险后(第20~21自然段)2.过渡: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反刍”的科普知识。

张之路爷爷就把“反刍”这个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中。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然后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相机板书)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讲红头的旅行路线,即“反刍”现象。

反刍: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画路线图,讲一讲红头的旅程,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主要情节,形象地理解了“反刍”这个科普知识,初步了解了科普童话的写作特点。

Ⅳ学写生字,重点指导1.课件出示“旅、咱”等13个字,按结构划分为不同的组。

2.选择部分生字进行指导,点击出示相关生字。

引导:你觉得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笔画需要注意?3.指名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命:“人”的撇和捺要舒展,中间一横不要漏写,同时要短,“口”和单耳上部大小相当。

管:竹字头要扁平、紧凑,宝盖的横钩要长,下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

流:右边的撇折稍往上提,末端有一点;下边中间有一竖不能忘。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练写过程中与课本认真对照,有错误及时改正。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相互借鉴。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将生字按结构分类,重点指导易错字,重点突出,指导有针对性,使写字教学更高效。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科普小知识反刍,而且锻炼了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学习了生字,解决了多音字的问题,为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5.当堂检测:建议完成“随堂练”中的基础练习的内容。

6.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语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具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课前导入:通过上节课的梳理,我们知道了红头的旅行路线。

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简单说一说。

2.师: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青头)好,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章,来看看青头是如何帮助红头的吧。

Ⅱ品词析句,体会真挚友情1.在红头的这次惊险的旅行中,离不开好朋友青头的鼓励。

文章一开始说红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请你默读课文第8~2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红头遇到困难时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鼓励红头时说的话。

2.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1)当红头遇险害怕时,体会青头的急切。

(板书:红头遇险)课件出示第8~11自然段,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遇险时红头和青头的表现。

①提问:谁能给“急忙”换个词?(连忙、赶紧)②引导:现在你就是青头,请你来演一演它着急、吃惊的样子。

③抓住两处省略号、四个感叹号,读好红头的话。

读第一句时,语速要稍微快一些,表现出红头的紧张;读后一句时,省略号表示话语的停顿,要读得断断续续,读出红头绝望的心情。

抓住关键词和表现青头神态、动作的语句,读好青头的话,表现出青头从着急到镇定的变化。

④指导书写“救”:左右都要略窄,左边横短,竖钩要长,“攵”不要写成“”。

(2)当红头悲哀时,体会青头的不断鼓励。

(板书:青头相助)课件出示第12~13自然段,体会红头的心理变化与青头的博学。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红头已经到了牛的肚子里,红头哭起来,情况很糟糕,体会当时红头的心理变化。

青头在这种情况下沉着冷静,指出牛有四个胃,表现了青头的博学。

课件出示第14~15自然段。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悲哀”,通过“悲”字引导学生认识到红头面临的形势越来越紧张了,它甚至有点想要放弃。

②通过字面分析来理解“细嚼慢咽”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你是勇敢的蟋蟀”体会青头的坚定带给红头的鼓励和勇气。

(3)当红头得救时,红头开心地流下了眼泪。

课件出示第20~21自然段。

抓住省略号补白红头的话,体会红头的心理活动。

从“笑眯眯”一词体会青头的形象。

同时想象红头还会对青头说什么?3.青头不仅用语言时刻鼓励着红头,红头遇到危险时青头的行动也处处体现着对红头的关心,下面请你们快速圈出青头对红头关心的动词,读一读,想一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青头。

通过品读“一下子蹦到”“摔到地上”“一骨碌爬起来”“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体会青头为了营救红头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形象。

4.小结: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坚定、临危不惧、机智的青头。

因为它的坚持、鼓励,给了红头力量,最后红头转危为安。

文中的点滴描写都透露出这份友情的伟大和可贵。

(板书:一对要好的朋友)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描写“红头遇险”“青头相助”的语言、动作的句子来揣摩角色心情的变化,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

心情跟随两只小蟋蟀的遭遇而跌宕起伏,体会童话故事的语言特点,感受情节的曲折。

Ⅲ 总结全文,叙述故事1.过渡: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所学知识,才解救了自己的朋友!2.从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这次旅行中,你有怎样的感悟?预设:知识就是力量,正确地使用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看各种有益的书,做一个博学的人。

3.讲故事:红头的旅行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可以把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根据红头的路线图,以及红头、青头的心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

4.课堂小结:这篇课文讲述了蟋蟀青头帮助红头脱险的故事。

故事表现了青头临危不惧的精神及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在体会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同时,我们感受到童话世界神奇丰富的想象,并学到了反刍的知识。

5.当堂检测:建议完成“随堂练”中和理解课文相关的题目。

6.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相关内容。

(2)建议完成第2课时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另外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青头的语言及行动,理解青头奋不顾身帮助朋在牛肚子里旅行 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红头遇险 青头相助 一对要好的朋友友的精神,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

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

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不足之处: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