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测教学设计(含教案)

合集下载

任务三 活塞与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测(最终版)

任务三   活塞与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测(最终版)

任务三活塞与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测【任务导入】一辆2010年1.3L长安福特嘉年华轿车,行驶了100000公里,发动机烧机油现象明显,来到4S点进行维修。

【任务分析】发动机烧机油故障主要是由于汽缸盖和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活塞密封不严造成,主要检查活塞及活塞环的状况,因此需要对发动机两大机构之一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拆卸检修。

【建议学时】15学时【教学组织】【学习资讯】1、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曲柄连杆机构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将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压力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直接作用在活塞顶上,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

经活塞销、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大部分由曲轴后端的飞轮传给传动系中的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汽车时传给液力变矩器);还有一部分通过曲轴前端的齿轮和带轮驱动本机其他机构和系统。

发动机工作时,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温、高压、高速和有化学腐蚀的条件下工作的。

由于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压下作变速运动,因此,它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很复杂。

其中主要有气体作用力、运动质量的惯性力、旋转运动件的离心力以及相对运动件的接触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等。

2、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 曲柄连杆机构组成1)机体组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套和气缸垫等不动件组成。

气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并由它来保持发动机各运动件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

气缸体的上、下两个平面用以安装气缸盖和油底壳,气缸体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和较复杂的热负荷,因此,要求气缸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耐热性及耐腐蚀性等。

油底壳的主要功用是储存机油并密封曲轴箱。

其内部有防止机油过分激荡的稳油档板。

为了保证在发动机纵向倾斜时机油泵仍能吸到机油,油底壳后部或前部一般做得较深,并在其最低处装有放油塞。

《活塞环拆检》教学设计方案 -

《活塞环拆检》教学设计方案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说出活塞连杆组的各部分结构;
(2)能标准对活塞环进行拆装;
(3)能用测量工具对活塞环进行测量,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行拟定操作方案的能力;
(2)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养成自行发现、探究、解决活塞环故障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利用学生对声音、图像比较敏感,记忆较为深刻,因而采用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大概了解,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基于本节课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授课过程中以活塞环拆检理论与实操结合为主,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按要求记录作业要求,按时按量完成
做到课后有练习,并辅导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
活塞环拆检资料
1、活塞连杆组组成部分示意图:
2、活塞环拆装步骤:
拆:先拆第一道气环---再拆第二道气环---最后拆组合油环
装:先装组合油环---再装第二道气环---最后装第一道气环
对环口:环口相互之间错开120度,且环口不能安装在活塞销轴向方向(容易漏气,漏油)
1、简化相应的理论知识点;
2、结合现有教材与设备维修手册制定校本教材。
五、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1.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先初步学习本节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制定活塞环拆检方案,在课中通过方案比拼检验其学习效果;
2.采用小组合作法:全班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每组含组长、计时员、记录员、资搜集员、观察员;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学习工单9: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测

学习工单9: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测

任务工单9
任务名称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测学时 4 班级姓名组号任务成绩
实训设备实训场地
整车
实训室
日期
任务要求1、熟悉发动机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测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检测活塞直径;
3、能正确的进行活塞环“三隙”的检测;
4、能正确的应用检测工具。

任务目的请制定工作计划,合理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一、资讯
1、活塞环对口发动机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2、发动机活塞环间隙过小对发动机工作有什么影响?
二、计划与决策
请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所需要的检测仪器、工具,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1、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2、小组成员分工(在练习中每位学生应充当不同任务角色,并互换)
操作工具记录安全
3、作业计划(若计划写不完请另附纸)
4、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实施
安全第一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第1 页共2 页
1、检测活塞环“三隙”:
端隙侧隙背隙
第一道气环
第二道气环
油环
2、维修结论:
1)查维修手册,该发动机活塞间隙的标准值为端隙、侧隙、背隙。

2)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维修方案:
2、检测活塞直径:
1)裙部直径测量值为;
2)查维修手册,该发动机活塞裙部直径的标准值为。

2)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维修方案:
四、教学建议
第2 页共2 页
安全第一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活塞连杆组拆装以及活塞环三隙检测教案

活塞连杆组拆装以及活塞环三隙检测教案

第一节《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实训教案1.实训内容及目的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组成、结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2)熟练活塞连杆组的拆装工艺。

3)掌握活塞连杆组各零部件间的相互连接关系及其装配关系。

2.技术标准及要求1)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拆装。

2)有关技术参数必须符合维修技术标准要求。

3)在拆装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装配记号。

3.实训器材和用具发动机若干台、机油少许;活塞连杆组总成若干套。

常用工具若干套,维修专用工具若干套;相应挂图或图册、维修手册。

4.实训注意事项1)拆卸、安装活塞时一定要注意记号,若无记号,拆卸前必须做标记。

2)安装活塞销时,要用专用工具或加热到60℃进行。

3)拆下的零部件按顺序放好,并注意不要损坏零件。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操作安全。

5)奥迪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组件如图2-7所示。

5.实训操作步骤(1)活塞连杆组的拆卸1)将要拆卸的活塞连杆组(有两个缸)转到活塞处于下止点,并检查活塞顶、连杆大端处有无记号。

如无记号,应按次序在活塞顶、连杆大端上作上记号。

图2-7 奥迪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组件2)拆下连杆螺母,取下连杆端盖、衬垫和连杆轴承,并按顺序放好,以免相互搞错。

3)用手将连杆向上推,使连杆与连杆轴颈分离。

用橡胶锤或手锤木柄推出活塞连杆组。

如缸口磨成了台肩或有积炭,应先刮平,以免损坏活塞环等,另外注意不要硬撬、硬敲,以免损伤气缸。

4)取出活塞连杆组后,应将连杆盖、衬垫、螺栓和螺母按原样装回,不可错乱。

(2)活塞连杆组的分解用活塞环装卸钳拆下活塞环(图2-8),观察活塞环装配记号。

完成上述作业后,仔细观察活塞连杆组各零件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及其各零件间的相互联接关系。

(3)活塞连杆组的装合1)用汽油清洗活塞组各零件,用钢丝通各油孔油道,清除污垢,然后用高压空气吹干各零件。

2)按顺序、标记分组放好,并清点零件。

3)安装活塞销。

将活塞置于水中加热60~80℃后,取出活塞迅速擦净座孔,用拇指力量将涂有润滑油的活塞销推入活塞的一端销孔内,随即在连杆小头的衬套内涂上一层润滑油,将小头伸入活塞内;继续用拇指力量将活塞销推入连杆衬套,直至活塞的另一端销孔边缘,使活塞销端面与活塞销卡环槽的内端面平齐为止(严禁用手锤打入);再装入卡环。

发动机活塞课程设计

发动机活塞课程设计

发动机活塞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动机活塞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发动机工作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活塞运动原理,了解活塞与连杆、曲轴之间的动力传递关系。

3. 学生能解释活塞环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的活塞环及其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活塞在发动机中的运动过程,并绘制出简单示意图。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正确拆装发动机活塞,了解活塞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活塞相关尺寸进行测量,并判断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发动机活塞,培养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提高职业素养。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发动机活塞在汽车性能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侧重于发动机活塞的结构、原理与维护。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但对发动机活塞的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活塞结构认知- 活塞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活塞裙、活塞销、活塞头的结构特点- 活塞环的类型及安装位置2. 活塞运动原理- 活塞在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运动过程- 活塞与连杆、曲轴之间的动力传递关系- 活塞行程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3. 活塞环的作用与选型- 活塞环的密封作用- 活塞环的材料与结构- 活塞环的选型原则4. 活塞的拆装与检查- 活塞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活塞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查方法5. 活塞的测量与判定- 活塞直径、活塞行程的测量方法- 活塞磨损、划伤的判定标准- 活塞修理与更换的依据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活塞环检测

活塞环检测

实训项目:活塞环检测。

使用工具/设备:塞尺。

实训目的:掌握活塞环间隙的检测要领。

实训重点:活塞环间隙的测量方法。

实训难点:活塞环的间隙数值正确读取。

实训流程:1 活塞环主要的间隙有开口间隙(端面间隙)和侧间隙,这两个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的动力影响很大。

过小或造成活塞环卡死,失去应用的密封作用,过大会造成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同样也会降低发动机的动力。

2 活塞环开口间隙(端面间隙)测量方法:将活塞环(第一二道)放入气缸筒内,使用活塞顶部轻轻推入至活塞在上止点活塞环所处的位置,注意放平,不得歪斜。

选择塞尺合适的尺寸测量片放入开口处,测量其开口间隙数值,应符合发动机的技术标准。

3 活塞环侧间隙的测量方法:将活塞环放入活塞环槽内,使用合适的塞尺测量片测量活塞环与环槽之间的间隙,应符合发动机的技术标准。

4 如果活塞环开口间隙(端面间隙)过小,可使用什锦锉锉刀进行修整到规定的数值。

5 侧间隙过小可以使用研磨方法进行修理,在没有记号的一面进行研磨,也可车削活塞的环槽。

注意事项:防止用力过大折断活塞环。

实训现场安全应急预案:为了确保教学实训中的人员与财产的安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身和财物的损害,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实训室安全工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特规定教学实训室安全防护措施与与应急方案。

1 现场准备在有效期内的消防灭火器,懂初起火灾的扑救知识与应用。

2 现场备有医疗救护用品与药品。

3 待发动机温度降至或接近环境温度时方可操作。

4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带入实训室,5 学生进入实训室严格遵守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严禁打闹嬉笑,对不明白的设备及工具不要随意触动,服从实训课老师的指挥。

6 遇有紧急情况,如火灾、人员伤害等,会拨打119、120报警电话。

7 如遇突发公共事件,实训老师应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损失,救治伤员,组织学生疏散、撤离,避免踩踏和滋生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

活塞检修教学设计方案

活塞检修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活塞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 掌握活塞检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 了解活塞常见故障的类型及排除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拆卸和装配活塞。

- 学会使用活塞检修工具。

- 能够对活塞进行测量和检测,确保其尺寸和性能符合标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活塞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活塞的组成部分(顶部、侧面、底部等)。

- 活塞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和运动规律。

2. 活塞检修的基本流程:- 拆卸活塞的步骤和方法。

- 活塞内部零件的检查和清洗。

- 活塞的测量和评估。

3. 活塞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活塞磨损、变形、裂纹等常见故障。

- 针对不同故障的排除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结构原理讲解。

- 结合实物进行现场教学,直观展示活塞的结构和特点。

2.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活塞拆卸、检查、清洗和装配。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安全。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活塞故障,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提问或展示活塞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讲解活塞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流程。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活塞拆卸、检查和清洗。

-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4. 技能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活塞的装配,教师巡回指导。

5.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总结活塞检修的经验和技巧。

6. 总结与评价:- 学生总结本次学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规范。

2. 成果评价:- 检查学生完成的活塞检修报告,评估其检修质量。

3. 反馈评价:- 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活塞销装配间隙检测教学设计(含教案)

活塞销装配间隙检测教学设计(含教案)

活塞销装配间隙检测教学设计(含教案)单元四活塞销装配间隙检测刘鵾龙【单元案例导入】:某一富康汽车,汽车驾驶员发现,汽车在怠速或低速时,在气缸上部可听到尖锐、清脆的“嗒嗒”声,随发动机转速升高,响声随着增大,一般情况下,发动机温度升高,响声不减弱。

在低速急加速,响声非常明显。

【分析】:(1)发动机置于怠速下运转,然后由怠速向低速急抖节气门,响声能随着转速变化,若抖动节气门时.出现清脆而连贯的“嗒嗒”声,说明活塞销响。

(2)将发动机稳定在响声比较明显的转速上,逐缸进行断火试验:若某缸断火后响声明显减弱或消失,且在复火的瞬间能立即出现或连续出现两个响声,说明该缸活塞销响。

若响声严重,并且转速越高响声越大,断火后响声不消失且变得杂乱,说明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的配合间隙过大。

应检查并更换连杆小头衬套或活塞销。

(3)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出现有节奏,而较为沉重的“吭吭"声,转速升高,响声并不消失,而又出现机体抖动。

若用单缸断火实验,响声反而加重,说明活塞销窜动响,可能活塞销卡环脱落。

$【单元目标】:(一)学会活塞销的分类(二)学会活塞销的正确检测方法(三)学会活塞销的正确装配方法【单元要求】:(一)时间要求:2学时(二)质量要求:在满足4S店厂家的生产规范及质量要求前提下,能够熟练快速地进行检测。

(三)安全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项目作业。

!(四)文明要求:自觉按照文明生产规则进行项目作业。

(五)环保要求:努力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项目作业。

【单元理论】:1、活塞销功用是连接活塞与连杆,并在二者之间起到传力的作用。

2、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及连杆小头的连接方式有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形式。

全浮式活塞销半浮式活塞销(3、(1)全浮式: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活塞销在连杆小头孔和活塞销座孔中都能转动。

(2)半浮式:销与销座孔和连杆小头两处,一处固定,一处浮动(一般固定连杆小头)。

项目实施(一)检测前准备:1、工具:}千分尺1把抹布2、设备:活塞销活塞连杆(二) 检测过程)1、活塞销分为全浮式活塞销和半浮式活塞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三活塞及活塞环的检测
【单元案例导入】:
某一桑塔纳2000 发动机在怠速或低、中速运转时,在气缸上部发出清晰、明显、有规律的“嗒嗒”声,中速以上一般减弱或消失;发动机温度低时响声明显,正常工作温度下,响声减弱或消失;发动机在高温、高速运转时,发出“嘎嘎”连续不断且有节奏的响声。

【分析】:当发动机长期在高温、高负荷条件下工作时,环的热膨胀量变大,常因端隙或背隙消失而卡死在气缸中。

(1) 发动机冷车起动,即发出有节奏的“嗒嗒" 声,此时应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响声最明显的范围内,在气缸体上部用听诊器或简易听诊杆听诊,若响声在怠速、冷车时明显,在高速、温度升高后减弱或消失;同时伴有从机油加注口冒烟、排气管冒蓝烟现象,则说明活塞敲缸。

(2) 将发动机置于响声最明显的转速上运转,逐缸进行断火试验:若某缸断火后响声减弱或消失,说明该缸活塞敲缸;若在断火后出现敲缸响声,并由间断响变成连续响,则说明活塞敲缸。

度过大,使活萋头邵撞击气缸壁所致。

应检查并更换活塞。

(3) 发动机熄火,拆下有响声气缸的火花塞(或喷油器) ,往气缸内注入少量机油,并用手摇柄或起动机带动曲轴转动数圈,然后装上火花塞(或喷油器),
起动发动机。

如响声在短时间内减弱或消失,过一会儿又重新出现,说明该缸活塞裙部与气缸壁的间隙过大。

应检测气缸间隙,选配活塞或镗缸。

(4) 发动机温度低时响声不明显,在温度升高后,使发动机中、高速运转时,出现有节奏的“嘎嘎" 声,温度越高,响声越大,用单缸断火试验,响声没有变化,说明连杆有变形。

应检查并校正连杆。

(5) 发动机温度低时响声不明显,当温度升高后,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时,出现“嗒嗒”声.机体抖动,温度越高,响声越大,说明活塞变形或活塞环开
口间隙过小,造成活塞与气缸壁的配合问隙过小,致使润滑不良。

应检查、更换活塞及活塞环。

【单元目标】:
(一)了解活塞的组成、作用,活塞环的分类、作用。

(二)掌握活塞环三隙的标准以及活塞漏光度的标准。

(三)能够合理、正确的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活塞环三隙及漏光度的测量。

【单元要求】:
(一)时间要求:2学时
(二)质量要求:在满足4S店的维修规范及维修质量要求前提下,能够熟练快
速地进行检测。

(三)安全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项目作业。

(四)文明要求:自觉按照文明生产规则进行项目作业。

(五)环保要求:努力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项目作业。

【单元理论】:
1 •活塞的组成可分为顶部、环槽部、裙部。

2 •活塞的主要功用是与气缸盖、气缸壁等共同组成燃烧室,承受高温气体的压

顶部
环槽部
裙部
3. 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类。

活塞环的作用是:密封、散热、刮油和布油。

其中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和散热,油环的主要作用是刮油和布油。

气环
油环
4. 油环类型:(1)整体式:其外圆上切有环形槽,槽底开有回油用的小孔或窄槽。

(2)组合式:由上下刮油片和产生径向、轴向弹力的衬簧组成。

5. 活塞环三隙:端隙、侧隙、背隙。

端隙:第一道活塞环标准开口间隙为0.2~0.3mm,最大开口间隙为0.5mm;第二道活塞环标准开口间隙为0.3~0.5m m,最大开口间隙为0.7m m;油环(侧)标准开口间隙为0.1~0.4mm;最大开口间隙为0.7mm。

侧隙:用塞尺测量活塞环槽壁之间的间隙,第一道环槽间隙应为
0.020~0.070mm;第二道环槽间隙应为0.020~0.060mm。

如果间隙大于最大值,则应更换活塞。

背隙范围:0~0.35mm
【单元教学实施】
(一)检测前准备:
(二)检测过程:
1.整理工具
2 •清洗活塞。

用衬垫刮刀清除活塞顶 上的
积碳。

用环槽清理工具或断环清理 活塞环
槽。

用溶剂和刷子彻底清洗活 塞,注意不
要用钢丝刷。

工具
设备 塞尺1把
千分尺1把
抹布若干 刮刀1把
ccoo 气缸体1 台 配套活 塞 活塞环1 套
4.活塞偏缸的检测
(1)清洁气缸。

(2)将不带活塞环的活塞连杆组合件,按规定装入气缸中,主轴承盖和连杆轴承盖应按规定扭力拧紧,转动曲轴,使活塞处于上(或下)止点。

(3)检查连杆小端两侧与活塞销座座孔内端两侧的距离、活塞与缸壁的距离是否相同。

如不同,则是气缸轴心线产生了偏移,或活塞连杆组件有了偏斜。

(4)用塞尺测量活塞头部各方向与气缸壁间的间隙。

若间隙相同,即表示配装合适;若相对间隙相差甚大(差值超过O.lmn),甚至在某一个方向没有间隙,即表示有“偏缸”现象。

另外也可以根据长期的修理经验,从气缸下体察看其漏光情况,来判断是否偏缸。

(5)分别在活塞上止点、中间、下止点三个位置测量。

5.活塞环的检测
(1)活塞环三隙检测
①侧隙检测用厚度规测量新活塞环槽壁之间
的间隙。

第一道环槽间隙应为0.02~0.07mm;
第二道环槽间隙应为0.02~0.06mm。

如果间隙
大于最大值,则应更换活塞。

②端隙检测
将活塞环嵌入气缸孔中,用活塞将活塞环推平,
离气缸体顶部97m m。

用厚度规测量活塞环开
口间隙。

第一道活塞环标准开口间隙为
0.2~0.3mm,最大开口间隙为0.5mm;第二道
活塞环标准开口间隙为0.3~0.5m m,最大开口
间隙为0.7mm;油环(侧)标准开口间隙为
0.1~0.4m m;最大开口间隙为0.7mm。

如果
活塞环开口间隙大于最大值,则应
更换活塞环。

如果米用新塞环后,开口间隙仍
大于最大值,则应对4个气缸重新镗缸或更换
气缸体。

③背隙的检测
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活塞环槽的深度然后减去
活塞环的深度。

背隙范围是
0~0.35mm。

6. 活塞环漏光度的检测
(1)目的是察看活塞环与气缸壁的贴
合情况,漏光度过大,活塞环局部接触面积小,
易造成漏气和机油上窜现象。

选配活塞环时应进
行漏光的检测。

(2)将活塞环平置于气缸内,再将活
塞环内圈用轻质盖板盖住,以盖板外圆不接触气
缸壁为准,在气缸下部放置光源。

(3)技术要求:在活塞环开口端左右
30°范围内不允许有漏光现象,同一根活塞环上
的漏光不应多于两处,每处漏光弧长所对应的
圆心角不得超过25°,同一环上的漏光弧长所对
应的圆心角总和不超过45°,漏光处的缝隙应不大于0.03mm。

【单元思考问题预案】:假设在测量活塞端隙的过程中,端隙小于标准值,怎么办?答:可以以一个端面为基准,用锉刀挫另一断面使其达到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