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八声甘州》解读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赞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住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一、前言
苏轼当初写词的时候,是暗暗将柳永看作竞争对手的。当他写好《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一时间给朋友鲜于子骏写信,得意洋洋地宣称:“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柳永的词,在北宋时期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粉丝众多的苏轼自然也会关注同样粉丝众多的“写词歌王”柳永。
在柳永的词中,苏轼最为赞赏的就是这首《八声甘州》,苏轼曾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著名古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也认为这首词,是柳永写“秋土易感”的内容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把兴象高远的秋土之感与怀人念远的儿女之情互相结合了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柳永这首千古以来,众口交誉的词作一《八声甘州》。
二、鉴赏柳永虽然是著名的词人,但《宋史》并没有为他立传。古籍关于柳永资料真伪难辨,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一文认为,柳永生于987年,于1031年考中进士,他死后由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筹划安葬。柳永结过婚,据康熙《崇安县志》卷七记载:柳永有子名猊,字温之,庆历六年登贾黯榜进士,官至著作郎。关于柳永死后凄凉无比,由群妓合资安葬以及“吊柳会”,这些都是街谈巷议的以讹传
讹。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柳永终职于屯田员外郎,死在行旅中,归殡于
润州僧寺。当时王安礼担任润州太守,四处寻求柳永后人讯息,在没有找到的情形
下,就自己出钱将他安葬了。
这首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作内容来看,是柳永在羁旅落拓、登高思乡时写下的作品。全词充满了失意之态,念远之情,情感悲慨,格调俊爽。
词的上片写凄清的秋景,泼洒出寒士的江湖落魄。以“对”字领起,以“无语”煞尾。“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意思是面对着潇潇的暮雨,从天而降,雨点洒
落江面。经过这一番雨洗过后,秋景寥阔清朗。词人以“对”字统帅上片。出场便是“暮雨”、“江天”、“清秋”三个意象。“暮雨”,牵引出晦暗与阴郁的情绪;
“江天”,铺排出辽远与宏阔的空间。“暮雨”与“江天”的组合,本来已经将阴郁
的情绪铺排到了至高至远的空间里,词人又不惜笔墨,调出“潇潇”二字来形容“暮雨”,一时急雨,骤然而来。又拈用“洒”字,显出雨的恣肆与放纵。这哪里是“对
潇潇暮雨洒江天”,分明是词人面对沉沦起伏、孤凄落寞的人生,面对生命里难以言
说的抑郁和忧伤,面对如烟似缕的凡俗过往中的种种难堪与苦痛,借着这傍晚昏天暗
地的雨纵情地奔泻、倾倒了出来。如此一番雨洗排解之后,呈现出一个清爽明朗的秋
境来。“洗”
字,见秋景清,见江面阔,见天空远,见暮色淡,见愁情减。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意思是霜风渐渐凄凉紧迫,关山江河渐渐冷
清萧瑟,落日余晖渐渐斜照在高楼之上。这是柳永悲婉情绪的进一步物化,在所观的“霜风”、“关河”、“残照”里加以了再现。前面我们说一个
“对”字统帅词的上片,这里又出现一个“渐”字,引领出三句三个意象:霜风、关河、残照。我们暂且不去看这三个意象后面的描述,单单就这三个意象本身的组合,
已经是高华俊爽的绝佳搭配。“霜风”见冷冽,“关河”见渺远,“残照”见悲凉。词人始终将自我的情绪铺排放置在极远极高的空间里。
“霜风”紧接“凄紧”二字,逼出了凄然与紧迫的情绪;“关河”紧接“冷落”二字,勾画出孤独与寂寞的处境;“残照”紧跟“当楼”二字,照见着当下此情此境的种种不堪。好一个“渐”字,把那份内心的不甘、不舍、不情、不愿,泼洒在周遭的可观之物上。这里没有“月满西楼”的温润浪漫,没有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危机,只有“残照当楼”。于此,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是在暮色四合的清秋时节,登楼远望,遭遇了一阵急雨,骤然而至,倏忽而停。阵阵凉风袭来,词人远眺关山万重,只见江面凄迷,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斜照在高楼之上。“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意思是到处是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衰残破败了下去。“是处”,到处、处处的意思。“红”,指花。“翠”,指叶。“苒苒”,同“荏苒”,指时光流逝。“物华”,指自然景色。这两句以“是处”领起,将秋景从“衰”写到“减”,再写到“休”,层层递进,渲染到绝境。同时,也把自己的忧郁与伤感,推到了极致。无话可说,终究无语凝噎。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意思是只有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寂然无声地向东流淌而去。词人至此,倾诉的欲望已被全然扼住,瞭顾四周:高天残照、红衰翠减、物华体……生命被定格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无所往、无所兴,无所住,孤寂与凄冷,透心地凝固。不得不借助这一江流水,寂然流淌而出。上片用“无语”煞尾。
词的下片抒发情感,表达羁旅之人的念远情怀,以“不忍”领起,以“正恁”煞尾。“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意思是不忍心登高遥望远方,眺望故乡渺远,思归的心情一经触发泼洒,就难以收回。这里以“不忍”领起,独出心裁。登高临
远,极容易产生思乡归家的心情。词人的心底是念远想家的,但偏偏不让自己思乡想家,否定的姿态,是欲盖弥彰的思乡情浓。“不忍”于自己陷入思乡而无力自拔,也“不忍”于远方的家人惦念自己的种种。凡此念想,只一个“不”字,就似乎可以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逆向的写作,反面的印证。将“望故乡”的视野带得极远极“渺邈”,将“归思”的情感泼洒得极彻底极“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意思是叹息这些年的行踪足迹,(我)为什么苦苦地长久地停留异乡?这里以“叹”字领出往事的回首,发出深沉的自我追问。人生孰是孰非,何轻何重?生命孰进孰退,又何去何从?“淹留”,滞留、久留的意思。前面一个“苦”字,将年年岁岁,浪迹天涯的遭际道出。
“想佳人、妆楼蹶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思是遥想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远方,多少次,把远方驶来的船误会为心上人回家的船。“顺”,凝视。这里以“想”字领出故乡那头的“佳人”。词人遥想故乡那头的佳人,而故乡那头的佳人应该也遥想我。如此这般的双方彼此想念,把羁旅之思,怀远之念,铺排得极浓郁极沉重。“误几回”,看起来是写佳人希望的几次的落空,细品起来,未尝不是羁旅在外的词人的几次返家打算无奈流产。词人运笔于虚,双方互为悬想,使得情思缱绻,文思跌宕。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意思是她怎么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正思归想家,愁思深重。“争”,通“怎”。“恁”,如此。“凝愁”,忧愁凝结不解。一个反诘,把词人前面的“望故乡渺邈”,“叹年来踪迹”,“想佳人妆楼蹶望”统统归拢过来,以“正恁凝愁”作结。
整首词,以“对”字总领,以“愁”字作结。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对清秋,正凝愁的词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