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名师优质资料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韩智深河北省永年县第四中学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湖心亭看雪》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出自回
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
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160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
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有力地抒发
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湖心亭看雪》是河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一单
元都是描山摹水的古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性情,丰
富文化积淀。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
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语言
文字是表情达义的最好工具,要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就必
须从把握文字入手,从品味语言开始。
《湖心亭看雪》教师教学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教师教学说课稿《湖心亭看雪》教师教学说课稿一、教学分析1.分析教材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
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
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篇章,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
丰富文化积累。
2.分析学生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与方法。
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
3.重难点分析积累文言词汇,继续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探究,体会描写景色的妙处,感悟大自然的美。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及教学重难点,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正确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课文,自主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审美的情趣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三、教学策略1.教学模式采用“预习反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应用”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采用朗读法,合作式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策略是有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的,优化的教学策略必须有效地应用到优化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环节中,才能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雪”的名篇佳作导入,吸引学生,既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2.展示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一目了然,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通过哪些方法来学习。
3.检查预习,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通过这一环节进行检测。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通用12篇)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篇1一、导语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
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㈠三读蓄势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1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欣赏西湖奇景,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3、学习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具教具搜集西湖美景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师生搜集的西湖的诗展示。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学生回应)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一片寒冰,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探究新知(一)听读课文,初步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帮助正音。
3、指名读,检查朗读的正确熟练情况。
(二)译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对照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去湖心亭看雪。
2、作者什么时间去的?是:这;更定: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的计时单位。
3、作者是怎样去的?几个人去的?引导学生明确:拏:撑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拥:穿着、带着;独:独自。
第二步(出示两张图片,然学生配上原文内容,并说明理由)第一幅图:帮助学生理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清代作家张岱。
本文以作者在湖心亭观雪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静清雅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文章笔调清新,用词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古典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认识。
但文中的一些字词和句式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生僻,需要重点讲解。
同时,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文本内涵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背诵,字词句的理解,文本内涵的把握。
2.难点:作者情感的抒发,文本背景的了解,文中意境的体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播放相关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湖心亭看雪》。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尝试翻译。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重点分析课文中的字词句和语法结构。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雪景的喜爱,感受文中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式。
7.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做好课后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八(上)29《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与说课稿《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读,说说,议议。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注音:崇祯(chóng zhēn)更(gēng)定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毡(zhān)更(gèng)有此人喃喃(nán)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教师提示下列词语,学生试译,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课件(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翻译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句,赏析美景,了解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张岱的“痴”,体会作者清高自赏的生活态度和 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培养学生的雅趣和爱国之情,引 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作者。
4
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书掌握文言词汇。 2.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作者的“痴”。
10
二、反复朗读,感知文本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拏 毳衣 雾凇沆砀 一芥 铺毡 强饮 (幻灯)
2.读出节奏
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
要注意节奏。
3.齐读课文。
4.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阅
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能
1
2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
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
抱负。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熟读成熟,积累文言词语,并体会古人寄托于山
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本
文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写于明亡以后,作
教学手段:PPT(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讲 解思路清晰,提示到位,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
9
本课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 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 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 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 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设计意图: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 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走进文 本做铺垫。)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说课稿(3)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
这篇课文以作者在湖心亭观雪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文章用词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面对《湖心亭看雪》这篇内涵丰富的课文,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湖心亭看雪》,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美丽的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3.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分享学习心得。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湖心亭看雪》时间:明末清初地点:湖心亭意境:宁静、美丽情感:热爱自然、超然物外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分组讨论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8篇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8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设计思路。
一、本课对主题的体现《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人张岱的经典小品文,鉴于本校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以往在教授本课时主要就是以读书通文意为主,之后再简单了解下文中张岱的“痴”即可。
此次,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我再次认真研读了文件,并注意到了其中的几条精神:《改进意见》中要求语文教学“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素材”,以及“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基于对此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总体目标定为:通过张岱的作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内心追求。
但这个目标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深,我又注意到了《改进意见》中的第五条:初中教学要“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以及第十一条“初中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这两条建议,决定选择张岱另一代表作《西湖七月半》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根据内容及学生情况对文段进行了剪裁,降低了阅读难度。
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体会文中张岱的“痴”行。
2.体会张岱所痴之景。
3.品读《西湖七月半》片段,进一步理解张岱的“痴”。
4.总结作品中所蕴含的古代文人的内心追求。
我上交的教学片断是第3、4环节,我认为这两个环节相对最能体现此次的主题。
但其实1、2环节在本课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才能有效地进行后面的环节。
接下来我就主要说一下前两个环节的设计。
体会文中张岱的“痴”行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俱绝”、“更定”、“独”,并让学生说明理由。
这一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体会张岱赏雪的独特及思考为何会有这些独特的行为。
接下来是体会张岱所痴之景。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张岱所痴之景所带来的感觉。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新课程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新课程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新课程说课稿一、说课标1.《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说教材1.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三、说课文(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掌握读音和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赏析雪后奇景和白描手法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过程1朗读法:通过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2.品析法A品读美句: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在什么地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B共同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
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C教师提问:这段文字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那么,何谓“白描”?3.探究法A为何开头交待时间及看雪背景笔墨较多?B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C“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为什么?D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4.点拨法课后练习二提示背诵课文。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出自《陶庵梦忆》。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之间的雅趣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文字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同时,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二、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具备了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但是,对于像《湖心亭看雪》这样语言较为含蓄、意境较为深远的作品,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学生对于作者的身世背景和时代特点了解较少,这也会影响他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学习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白描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湖心亭在下雪天的美景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作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湖心亭位于中国的江南水乡,被誉为“亭中之王”。
在雪景与亭子相映成趣的背景下,我们将介绍湖心亭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大家了解江南文化之美。
二、课程内容1. 湖心亭简介湖心亭,又称瑶琳洞、瑶琳亭,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东山岛中心的一座古亭。
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后多次重修。
建筑面积约246平方米,亭内设有石桌、石椅、石榻、顶蟾等20余种构件。
2. 湖心亭的历史背景湖心亭建于宋代,此时的苏州已经是中国南方的文化重镇,商业繁荣。
湖心亭周围的水路交通便利,是货物进出苏州的要道。
因此,在这里建造一座亭子,成为了一种文化和商业的象征。
3. 江南文化江南文化是中国南方的代表文化之一,对中国的历史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南文化擅长诗词、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并且融合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元素。
湖心亭作为江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这种文化的美丽和精髓。
4. 湖心亭在雪天的美景湖心亭在雪天的景色非常美丽,亭子周围的荷花池覆盖着白雪,而亭子本身也被白雪包围着。
在这样的环境下,湖心亭更加显得神秘而美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5. 相关故事湖心亭历史悠久,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故事。
其中一些故事涉及到著名的人物,如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等。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与湖心亭相关的历史故事,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段神秘而又美丽的历史。
三、课程收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会:1.了解湖心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习江南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如诗词、绘画、建筑等。
3.感受湖心亭在雪天的美丽景色,了解与雪相关的文化元素。
4.了解一些与湖心亭相关的历史故事,探索江南文化的神秘之处。
四、学习方法本课程使用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主要以文本、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
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学习,根据课程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时间。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1、《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陶庵梦忆》。
2、本文是一篇小品文,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西湖雪景的奇绝和作者的独特心境。
二、说学情1、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2、但对于张岱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还需要深入理解和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12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13 学习白描手法,体会其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2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 感受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3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 理解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12 品味白描手法的运用,领略雪景之美。
13 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21 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22 理解文中“痴”字的内涵。
五、说教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文意。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深入理解文章。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3、圈点批注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批注,记录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七、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 展示西湖雪景的图片或视频,营造氛围。
12 提问学生对雪景的感受,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21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2 教师范读,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节奏。
23 学生再读,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味。
3、疏通文意31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32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字词和句子。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
本文是明代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在西湖湖心亭观赏雪景的经过。
文章通过描绘雪后的湖心亭景色,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本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感受作者的人生情怀,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文知识,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本文的语言较为优美,句式结构也比较复杂,学生可能会在阅读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会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本文中有较多的生词和重点句子,需要学生进行重点学习和理解。
2.文章主题思想:本文的主题思想较为深刻,需要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理解。
3.文学鉴赏能力:本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深入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人生情怀和审美情趣。
4.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本文。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1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2、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
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
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作者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实则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二、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了解白描手法。
3.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评价作者的性情。
寻求人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领略了承天寺中如水的月色,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它自古就令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请同学们回忆描写西湖的诗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正音正字3、学生齐读4、学生自由读5、指名读三、学生合作探究:1、语词破译组: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说教材分析一、说教学课题《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
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
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又有偶遇知音的欣喜,还交杂着作为亡国遗民的痛心与无奈,而更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是作者的那份“痴情”、“痴性”,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学情以及三维目标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想像、揣摩关键字词等方法,咬文嚼字地赏奇景、议“痴”人,悟“痴”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的“痴”。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的“痴”,。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说教学程序设计分析一、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张岱自提的小像入手,启发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带着这样的了解进入课文的解读。
(二)初读1、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由注释入手,认识本文的基本情感基调,教师做相应的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引导语:张岱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
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二) 所处的位置及作用《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2) 过程和方法目标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二、教学方法(1) 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2) 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一、检查预习在这一环节中,先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
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最后“齐心合力疏文意”,完成了检查任务。
二、课文赏析首先请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读课前预习提示之后,大家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这一部分有三个环节组成“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叙事初探张岱情”中,我先让同学们归纳了一下本文的记叙要素,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本文的题目虽为“看雪”,但是实际上作者不单纯是在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一种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西湖冬景雪亦奇。
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
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
后明确,共有三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
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
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
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
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经讨论明确,分别是“独”、“喜”和“痴”。
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
经讨论,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
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大家也许发现,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
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
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
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小结完之后,在深沉而有些悲怆的音乐声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巩固拓展这里安排了三个环节“体味白描、比较辨析、品读课文”,白描的手法通过《清明》这首诗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和《江雪》的比较辨析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最后,全体学生和老师在音乐声中齐读《湖心亭看雪》,使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结束了这堂教学。
板书设计:湖心亭看雪张岱奇景雅趣[知识拓展]湖心亭看雪读后感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历来受人推崇,《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是两本非常受人欢迎的书,他的文字淡雅隽永,读后叫人回味无穷,但也就是在这淡雅隽永的文字背后,隐藏一份悠悠的家国情怀,寄情于山水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当个体生命面临不可抗争之命运时,便会把精神寄托于纷争喧闹以外的青山绿水家园,在山与水的调和中觅到一份安宁,以此再来寻求更高远的超脱,张岱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梦忆》的,里面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书中的精品,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对于西湖,人们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看来西湖雪景在人们眼中是何等美丽!这篇文字,开篇点明时间,其中暗含着对故朝的追念。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我们都读过柳宗元的那首著名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字所营造的境界是多么的相似,笔下的山水正是他们孤清寂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家没有直接去写他的心情,然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早已经跃然纸上了。
待到具体的湖中雪景描写,张岱就只用“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样一句描写出,淡淡的笔触,读来是那般隽永。
张岱是个“痴人”,这是舟子的说法,然而还有比他更痴的人。
谁呢?湖心亭上客居此地的金陵人。
人生最难得的事是天涯遇知音,“国破山河在”,两个漂泊天涯的人相遇,那种感慨真实一言难尽呀!《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地地道道的美文,我们在迷恋那景物人情描写的同时,它文字背后的东西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咀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