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穴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效】滋肾利尿。
【主治】小便黄短频数、癃闭等。
运水入土
【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肾
水根沿掌跟运至脾土根下。
【次数】100次。
【功效】健脾润燥通滞。
【主治】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痢疾
水底捞月
【操作】用右手中指指端蘸上凉水从
水底开始运至内劳宫,带跳
动的手法,行走路线似月牙
形,操作时配合用嘴吹气。
天河水
位置 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 线。 手法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 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 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 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 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 1.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 清热而不伤阴分。 2.打马过天河多用于实热、 高热等症。
头面四大穴 (外感表证)
天门(攒竹)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保赤推拿法》:“先从眉心向额上,推 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
坎宫
位置 手法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用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 推至眉 梢,一般分推24次 分推阴阳,使阴归阴位,阳 归阳位。
(3) 作用 :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腑之穴
(1)位置: 胃—— 拇指桡侧二指节 大肠 ——食指桡侧 小肠 ——小指尺侧 膀胱 ——第五掌骨和指骨的尺侧 胆和三焦无特定部位 (2)手法 : 上推为补,下推为泻,来回推为调, 平补平泻,保健用调法。
太阳
位置 在颞侧的凹陷处。 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 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 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 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 泻。—般运24次,每运3次 后轻轻按一下。
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掐1 为 1遍,3~5遍。
止泻四法 (龟尾七节,摩腹揉脐)
脐
位置 肚脐。 手法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 脐;指摩或掌摩称摩脐; 用两手拇指和食、中三指 抓住肚脐抖,掌根振颤。 (次数)揉100到300 次,摩5分钟。
门
穴
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 手法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 作用 开启经穴 ,启迪智力,外感 头痛
② 特定的主治作用。 ③ 特定的操作程序。
黄蜂入洞
【操作】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揉两
鼻孔的下缘或两侧迎香穴。
【次数】50-100次。 【功效】开肺窍、通鼻息、发汗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 发热无汗。
运土入水
【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脾
土根沿掌跟运至肾水根下。
【次数】100次。
肾顶
(1)位置 : 小指顶端 (2)手法 : 以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3)主治: 自汗、盗汗、解颅
内八卦
(1)位置 : 掌心四周,以内劳宫为圆心, 内劳宫至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 径作圆 (2)手法 : 顺时针或逆时针做运法,50次 (3)主治: 咳喘胸闷、呕吐泄泻
小天心
(1)位置 : 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 (2)手法 : 拇指掐、揉、捣,30次 (3)主治: 惊风、神昏、失眠、心悸
儿科常用穴位及操作
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 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 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 阿是穴、推拿特定穴。
特点:
1、形态——点状、线状、面状。 2、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 双手) 3、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 4、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 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 践)。
六腑
位置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 线。 手法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 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 一切实热病症。
复式操作法
特点:
① 特定的名称。 A、根据操作形象——黄蜂入洞、二龙戏珠等; B、根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穴位——运土入水、运 水入土;
C、根据操作功能和主治而定——按经搓摩、飞 经走气。
囟门:大脑之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 骨陷中。 手法 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 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 称推囟门。或掌根放在前额,食 中 示三指自然放在囟门穴上摩 揉)。 作用 摩法促进大脑发育、 头痛惊风、 鼻塞、高热冷敷降温
板门:脾胃之门
位置 手法 手掌大鱼际平面。 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 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 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 纹推向板门。(次数)100 到300次。
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
【操作】A、揉脐及天枢(三指揉) B、揉龟尾 2分钟。 100次。
C、推(上、下)七节骨
【功效】健脾理气止泄。
100次。
【主治】治疗一切泄泻、痢疾的基本方。
总收法
【操作】一手中指掐按一侧肩井, 另一手拿患儿的食、无名指, 使其上肢伸直并摇之。 【次数】20-30次。 【功效】提神、开通血脉、调和气血。 【主治】感冒、上肢痹痛。
龟尾
位置 尾椎骨端 手法 拇指端或中指端揉,(次数) 100到300次。
七 节 骨
位置 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 强)成一直线。 手法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 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 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 法和推下七节法。(次数) 100到300次。
腹
位置 手法 脐周大腹部。 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 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 指摩称摩腹。(次数)分推 100到200次;摩腹5分 钟。
名称
1、五脏六腑——心经、大肠、膀胱等 2、人体部位——五指节、腹、脊等 3、作用功能——端正、精宁等
4、五行学说——脾土、肝木等
5、山谷河流——山根、洪池等
6、建筑物体——天庭、三关等
7、动物名称——老龙、龟尾等 8、哲学名词——阴阳、八卦等
五经穴
(1)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 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 (2)手法 :旋推为补,直推向指 根方向为清 次数:100到500次。
【次数】30-50次。
【功效】清热。
【主治】发热、高热实证。
打马过天河
【操作】 A、运内劳宫——直接滴凉水于
内劳宫,用运法在其周围操作,
边操作边配合吹气。100次。 B、用食指、中指指面沿前臂内侧中
线从腕部总筋穴(大陵穴)弹打
至肘弯(尺泽穴)。30遍。 也可用食指、中指交替弹击(但
力度较差)。
【功效】清热、通经、行气。 【主治】心经有热,邪陷心 包(神昏、烦躁、谵语、高 热等
(3)作用: 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 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
四横纹
(1)位置 :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 节横纹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 (3)主治: 咳喘、腹痛、惊风
小横纹
(1)位置 : 掌面,五指根节横纹处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50次 (3)主治: 发热,烦躁
作用
1 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 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 腹泻、呕吐等症。掐板门治晕 车。 2 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 横纹 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二扇门:腠理之门
位置 手法 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 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次数)掐5次;揉100 到500次。 作用 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 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方法。 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多用于风寒外感。
箕门: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门
位置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 沟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 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 潴留、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 泻。
前臂三穴
三 关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 成一直线 手法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 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 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 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 一切虚、寒病症 位置
【主治】小便黄短频数、癃闭等。
运水入土
【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肾
水根沿掌跟运至脾土根下。
【次数】100次。
【功效】健脾润燥通滞。
【主治】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痢疾
水底捞月
【操作】用右手中指指端蘸上凉水从
水底开始运至内劳宫,带跳
动的手法,行走路线似月牙
形,操作时配合用嘴吹气。
天河水
位置 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 线。 手法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 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 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 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 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 1.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 清热而不伤阴分。 2.打马过天河多用于实热、 高热等症。
头面四大穴 (外感表证)
天门(攒竹)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保赤推拿法》:“先从眉心向额上,推 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
坎宫
位置 手法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用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 推至眉 梢,一般分推24次 分推阴阳,使阴归阴位,阳 归阳位。
(3) 作用 :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腑之穴
(1)位置: 胃—— 拇指桡侧二指节 大肠 ——食指桡侧 小肠 ——小指尺侧 膀胱 ——第五掌骨和指骨的尺侧 胆和三焦无特定部位 (2)手法 : 上推为补,下推为泻,来回推为调, 平补平泻,保健用调法。
太阳
位置 在颞侧的凹陷处。 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 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 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 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 泻。—般运24次,每运3次 后轻轻按一下。
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掐1 为 1遍,3~5遍。
止泻四法 (龟尾七节,摩腹揉脐)
脐
位置 肚脐。 手法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 脐;指摩或掌摩称摩脐; 用两手拇指和食、中三指 抓住肚脐抖,掌根振颤。 (次数)揉100到300 次,摩5分钟。
门
穴
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 手法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 作用 开启经穴 ,启迪智力,外感 头痛
② 特定的主治作用。 ③ 特定的操作程序。
黄蜂入洞
【操作】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揉两
鼻孔的下缘或两侧迎香穴。
【次数】50-100次。 【功效】开肺窍、通鼻息、发汗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 发热无汗。
运土入水
【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脾
土根沿掌跟运至肾水根下。
【次数】100次。
肾顶
(1)位置 : 小指顶端 (2)手法 : 以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3)主治: 自汗、盗汗、解颅
内八卦
(1)位置 : 掌心四周,以内劳宫为圆心, 内劳宫至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 径作圆 (2)手法 : 顺时针或逆时针做运法,50次 (3)主治: 咳喘胸闷、呕吐泄泻
小天心
(1)位置 : 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 (2)手法 : 拇指掐、揉、捣,30次 (3)主治: 惊风、神昏、失眠、心悸
儿科常用穴位及操作
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 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 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 阿是穴、推拿特定穴。
特点:
1、形态——点状、线状、面状。 2、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 双手) 3、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 4、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 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 践)。
六腑
位置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 线。 手法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 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 一切实热病症。
复式操作法
特点:
① 特定的名称。 A、根据操作形象——黄蜂入洞、二龙戏珠等; B、根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穴位——运土入水、运 水入土;
C、根据操作功能和主治而定——按经搓摩、飞 经走气。
囟门:大脑之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 骨陷中。 手法 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 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 称推囟门。或掌根放在前额,食 中 示三指自然放在囟门穴上摩 揉)。 作用 摩法促进大脑发育、 头痛惊风、 鼻塞、高热冷敷降温
板门:脾胃之门
位置 手法 手掌大鱼际平面。 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 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 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 纹推向板门。(次数)100 到300次。
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
【操作】A、揉脐及天枢(三指揉) B、揉龟尾 2分钟。 100次。
C、推(上、下)七节骨
【功效】健脾理气止泄。
100次。
【主治】治疗一切泄泻、痢疾的基本方。
总收法
【操作】一手中指掐按一侧肩井, 另一手拿患儿的食、无名指, 使其上肢伸直并摇之。 【次数】20-30次。 【功效】提神、开通血脉、调和气血。 【主治】感冒、上肢痹痛。
龟尾
位置 尾椎骨端 手法 拇指端或中指端揉,(次数) 100到300次。
七 节 骨
位置 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 强)成一直线。 手法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 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 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 法和推下七节法。(次数) 100到300次。
腹
位置 手法 脐周大腹部。 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 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 指摩称摩腹。(次数)分推 100到200次;摩腹5分 钟。
名称
1、五脏六腑——心经、大肠、膀胱等 2、人体部位——五指节、腹、脊等 3、作用功能——端正、精宁等
4、五行学说——脾土、肝木等
5、山谷河流——山根、洪池等
6、建筑物体——天庭、三关等
7、动物名称——老龙、龟尾等 8、哲学名词——阴阳、八卦等
五经穴
(1)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 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 (2)手法 :旋推为补,直推向指 根方向为清 次数:100到500次。
【次数】30-50次。
【功效】清热。
【主治】发热、高热实证。
打马过天河
【操作】 A、运内劳宫——直接滴凉水于
内劳宫,用运法在其周围操作,
边操作边配合吹气。100次。 B、用食指、中指指面沿前臂内侧中
线从腕部总筋穴(大陵穴)弹打
至肘弯(尺泽穴)。30遍。 也可用食指、中指交替弹击(但
力度较差)。
【功效】清热、通经、行气。 【主治】心经有热,邪陷心 包(神昏、烦躁、谵语、高 热等
(3)作用: 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 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
四横纹
(1)位置 :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 节横纹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 (3)主治: 咳喘、腹痛、惊风
小横纹
(1)位置 : 掌面,五指根节横纹处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50次 (3)主治: 发热,烦躁
作用
1 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 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 腹泻、呕吐等症。掐板门治晕 车。 2 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 横纹 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二扇门:腠理之门
位置 手法 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 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次数)掐5次;揉100 到500次。 作用 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 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方法。 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多用于风寒外感。
箕门: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门
位置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 沟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 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 潴留、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 泻。
前臂三穴
三 关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 成一直线 手法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 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 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 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 一切虚、寒病症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