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以德为先

合集下载

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

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

论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强国必先强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育人为本”理念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既尊重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又合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国家前教育部长周济曾提出“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这就更加明确了高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

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就是坚持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并且还要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授业解惑,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高校的一切工作要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和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坚持育人为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体现为把“育人”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把大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更要把他们作为主体,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彰显其主体作用,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根本。

还要注意在教育内容上贴近生活,亲近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德育工作者要注意时刻与学生沟通,要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校教育内容为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首先,高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不要只把它看作是学生工作尤其是专职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要把它当成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事情。

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

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

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摘要:本文分别从德育的含义、范围、价值角度,阐述了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分析在对人的教育中,德育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要重视德育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首先做到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育人育德以德为先一、德育的内涵及对德育的正确理解“德”是什么?历史上,人们对“德”的理解是有分歧的。

有人把“德”等同于道德,以为德就是道德的缩略语,所以把德育理解为就是道德教育;其实大多数人是不赞同这个说法的,认为德不仅仅指道德,德育不只是道德教育。

德育到底指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两个概念:德与道德的区别在哪里。

德是用来调整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由统治者提出的;而道德不是统治者提出的,它来自于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节个人和个人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道德在逻辑上先于政府和法律,没有道德不可能有社会生活,没有政府却可以有社会生活“。

有社会生活,就必须有道德,道德先于德,道德是德的一部分,德包含道德。

弄清了德与道德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理解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是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的总和,德育就是培养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做人的教育。

二、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外各种思想的入侵,青年学生在了解国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一些不健康、不道德的行为、意识也悄然蔓生。

新思想、新观念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但如果不能辨明是非,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会使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道德所背离,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会无限蔓延,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许多学生沉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自我为中心,极端自我,我行我素,这些负面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减少青少年犯罪。

学校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育人要先育德,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首先看他做人是否成功。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在教育领域,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理念一直被广泛提倡和强调。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心的人才。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

首先,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是因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启迪和指导,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只有通过德育的方式,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的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获得知识外,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态度和品质。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教书育人以德为先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荣誉感和社会地位。

教师作为社会的行业中坚力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只有注重德育,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灵魂导师。

教师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将因此而提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呢?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好榜样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引导。

再次,教师应该制定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的营养。

最后,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堂外的德育工作。

利用各种机会,如班会、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德育为先_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_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从四个方面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知行统一;二、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三、实践活动,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增强实效。

只有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它在我们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需要“聪察强毅”的才,但更需要“正直中和”的德,道德是人才的核心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怎样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怎样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一、抓养成教育,知行统一中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

所以,我校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竞赛、评比,认真领会规范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

但是,我们知道,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立德树人的句子

立德树人的句子

立德树人的句子
1.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以德为先。

2.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3.立德树人,培养有道德、有品格的人才。

4.教育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5.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6.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品德。

7.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

8.立德树人,让教育成为培养品德的摇篮。

9.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立德树人。

10.立德树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

11.立德树人,让教育成为培养品德的沃土。

12.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13.立德树人,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14.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15.立德树人,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16.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17.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为有道德、有信仰、有理想的人才。

18.教育要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

19.立德树人,为学生的人生之路点亮明灯。

20.教育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二、“育人为本”理念
“育人为本”是办学宗旨。做为校长,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生活条件好了,有些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他们不知道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来学校只是为了混日
一以德为先理念以德为先是道德使命它要求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更好地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下面我结合教授的讲座谈谈对这些理念的理解。
一、“以德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以德立教,专注教育。”我认为校长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教育。近阶段,网络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关于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负面新闻,这对学校冲击很大。社会对师德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学校应是圣洁的殿堂,是守护儿童的天使。所以,校长要有正气才能带出良好的学校风气。校长在学校内民主或专制,科学或愚昧,创新或刻板,好学或迂腐,甚至做人做事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全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心得10篇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心得10篇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心得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心得10篇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心得和体会10篇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心得有哪些?在生活中,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体会,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
德和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则
是指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首先,德育为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
养是其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根本。

因此,学校
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统一。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智育是培养学生的学识和智力,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这五育相辅相成,共
同构成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实际教育中,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理念需要贯穿
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学校应该注重德育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校园
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同时,学校还应
该注重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
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总之,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只有通过德育为先,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霞洞镇竹林小学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

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作为一所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

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

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

建校伊始,就提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

教书育人 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 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育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石,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重要使命。

在当今社会,教书育人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

本文将从教书育人的现代理念、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书育人的现代理念教书育人的现代理念强调以德为先,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更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只有在学校中注重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在社会中守法守纪,为人民服务,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同时,德育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团结合作、自觉奉献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言行举止,才能影响学生,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2.注重道德教育学校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将其融入到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通过教授道德相关的知识、讲授道德的典范事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引导他们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奉献精神。

4.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步,共同制定学生的德育计划。

结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所在,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答:一、首先要正确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目的在于服务社会。

所谓全面发展,就发展对象而言,是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发展内容而言,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教育合规律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克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忽视德育倾向的必然要求。

教育要发展人的知识和能力,没有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人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因而,教育务必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下功夫。

但是,仅有知识和能力,没有良好的品德,既不是全面发展,也无法保证服务社会目的的实现。

二、“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德”,知识和能力就没有了方向上的保证。

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对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在竞争的时代里,学生更容易看重知识和能力的作用,而忽视思想品德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忽视思想品德在成才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不仅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其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达到了社会期望和要求的因素。

为了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自身的发展更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期望。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四、教师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为学生作出表率。

有道是“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就可能影响到学生,甚至是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以德为先”这句古训自古以来就被视作教育的根本。

在这个喧嚣世界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所在。

道德的引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人生观。

本文将探讨“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贯彻这一理念。

### 重要性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只有通过德育,学生才能在道德准则的指引下行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

在人生际遇中,他们能够理智行事,明辨是非,更具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中的道德培养也在塑造着未来社会。

德行端正的青少年将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

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有着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正是这些品德高尚的个体构成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因此,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

### 贯彻实践教书育人以德为先需要教育者多角度的努力。

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

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学生。

教育者需要注重言行一致,言教合一,用自身的榜样引导学生。

课堂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的关键场所。

课程设置应当融入道德因素,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要注重道德规范的传授。

通过故事、案例和讨论,学生能更好地领会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是孩子道德观念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

### 结语“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不仅仅是教育的本质,更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通过注重道德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将成为社会的栋梁,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教育的征程中,始终不忘“以德为先”的根本,让德育之光照亮未来的路途。

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之道

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之道

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之道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之道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的关键所在。

在众多的教育方法中,以德为先始终被奉为教书育人之道的核心理念。

本文将从德育的重要性、实施德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展示以德为先教书育人的实践案例。

首先,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德的培养是人格的修养,唯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态度。

德育不仅仅是为了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更是为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只有通过德育,学生才能够具备独立思考、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和关爱社会等优秀品质,为社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实施德育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这一方面包括课堂教育,通过正式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包括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宣传活动和校园环境的营造,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此外,还需要注重以身作则,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

最后,以德为先教书育人的实践案例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

在某某学校,师生们积极参与德育活动,通过开展道德讲座、读书分享和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德育的温暖力量。

同学们通过切身体验,加深对美德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学校还注重导师制度的建设,每位学生都能与一位导师建立密切的联系,导师不仅在学业上进行指导,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以德为先是教书育人之道的核心理念,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遵循德育的基本原则,如统一规划、多渠道培养和以身作则等,我们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以某某学校的德育实践案例为例,更是有力地证明了以德为先教书育人的有效性。

只有牢记以德为先的理念,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新一代,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明文指出: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与教学活动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的确,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如果一味停留于只求学好文化知识为己任,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这是很危险的。

这样的“人才”真的有用吗,他们只会学习,不懂交流、合作,他们将与社会、与他人,甚至与自己的家人格格不入。

试问,生存问题如何解决,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宏图大志更是纸上谈兵。

为此,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任启蒙教育的工作者,更是任重道远。

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十几年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尝试把德教放在首位,与德教与教育各个环节:一课堂教学以德为先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深深感到学生们对尊敬长辈,学会感谢等方面一届不如一届,真是世风日下呀,为此我,难堪过,伤心过,也惶恐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只好把握着这三尺讲台,尽自己的微力做点自己该做也想做的事吧!将德教贯穿于所教学科之中。

先后涉及到语文、思品、写字、数学等各个学科。

现以一堂数学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前几天,我任教的一年级小班应学校要求向家长进行开放教育。

家长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奶奶,甚至一家来好几位家长,发下去5张请柬,教室后面却坐了满满的一排,足足有二十来位,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之切。

他们那饱含关注和爱意的眼神让我感动,不知我的那帮小家伙们是否与我同感?我知道,礼尚往来,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于是,一开课让孩子说一句最想对家长说的话,也许是受情境的感染,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充满真情的稚嫩的话语让家长们也倍感欣慰,爱于被爱,回报爱与享受回报一切在无言之中,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吧!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的心情:爱家长不能仅仅靠一句空话,是要付出行动的。

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

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

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摘要:本文分别从德育的含义、范围、价值角度,阐述了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分析在对人的教育中,德育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要重视德育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首先做到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育人育德以德为先一、德育的内涵及对德育的正确理解“德”是什么?历史上,人们对“德”的理解是有分歧的。

有人把“德”等同于道德,以为德就是道德的缩略语,所以把德育理解为就是道德教育;其实大多数人是不赞同这个说法的,认为德不仅仅指道德,德育不只是道德教育。

德育到底指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两个概念:德与道德的区别在哪里。

德是用来调整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由统治者提出的;而道德不是统治者提出的,它来自于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节个人和个人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道德在逻辑上先于政府和法律,没有道德不可能有社会生活,没有政府却可以有社会生活“。

有社会生活,就必须有道德,道德先于德,道德是德的一部分,德包含道德。

弄清了德与道德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理解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是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的总和,德育就是培养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做人的教育。

二、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外各种思想的入侵,青年学生在了解国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一些不健康、不道德的行为、意识也悄然蔓生。

新思想、新观念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但如果不能辨明是非,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会使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道德所背离,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会无限蔓延,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许多学生沉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自我为中心,极端自我,我行我素,这些负面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减少青少年犯罪。

学校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育人要先育德,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首先看他做人是否成功。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因此,这就要考教师了,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现代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说过: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

教中有育,育中有教。

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即: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雅斯贝尔斯说:“将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这种教育是没有灵魂的。

”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

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具体落实在教师职业行为上就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一种职业。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马元沛党的十七大对“育人为本”教育目标的表述。

突出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尊敬学生的重要性,指引学生发展。

“德育为先”一个“为先”,特别明确地规定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第一的地点。

师德古来有之,不一样时代对师德有不一样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给予了新的内涵。

所以,修师德、树师表、讲课老师风、教书以育人为本,不单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责任。

针对上述我就浅谈几点教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浅显认识,望同仁赐教。

1、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书育人的基石热爱教育事业是权衡教师个人行为和质量的最高要求,也是当教师的实质要求。

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不会放心教育事业的,更不行能把自己的所有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教师在建立“教书以育人为本”思想的同时,第一要建立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以及今世的魏书生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把教育工作干的有滋有味,仿佛他们不是在“工作” ,而是在享受幸福、品尝快乐。

在我看来,教育界的优秀教师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由于他们对所干的教育工作风趣,或许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教育工作极大的热忱干出来的。

其次,教师不该是被动地选择教师职业,而是要主动地选择这一岗位,心甘宁愿地当教师,让教师在焚烧自己的时候,享遇到人生的兴趣,感觉到人生的价值。

假如哪位老师到了只是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时,那他真实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

真实的教育是发自心里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真实意义上的老师是有工作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只有敬业爱岗,热爱本员工作的老师才能育出好的学生来。

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核心内容,是教会学生爱他人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爱是师德的核心要求,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详细表现,更是教师教勤学生的前提。

教育的出发点是培育人、塑造人的事业,不可以没有感情、没有爱,爱是当教师的道德底线,没有爱学生最最少的开始,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当老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被广泛地认为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然而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培养真正的人才。

为了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被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所重视和实行。

育人为本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造能力。

这一方案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

德育为先意味着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将德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这个方案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它将道德品质视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的重要标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建立一种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其中发展和成长。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导师和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社会资源,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然而,实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要实施这一方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同时,评估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也比较困难,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很多家庭缺乏教育意识和方法,这会限制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德育放在首位,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和能力。

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一方案有助于培养具备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的真正人才。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完整版)师德征文: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完整版)师德征文: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一、教师印象教师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职业,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美称。

有人把教师称为先生,有人称呼教师为教书匠,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有人把教师当成慈母,有人把教师当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然而,不管教师的称呼怎么变化,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也不管世界怎么布局,他都有着永恒不变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当然,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角色定位也并非一成不变。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大概是人们最熟悉的教师的职责。

此外,教师的肩膀上还担负着民族兴衰、国家成败的神圣任务。

可见,为师者,时代和人民对其自身的要求也绝非一般。

二、勿忘初心,为爱远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教育事业关系着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勿忘“教书育人”的天职。

有人认为,渊博的知识,专业的学科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的基础,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其实,真正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并非传道受业解惑这么简单,也并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就能如愿以偿。

不管我们有多美的称呼,有多美光荣的责任,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育人”,这也是教师的根本。

如果要分先后顺序或者是轻重程度,教师的天职应该是先“育人”后“教书”,两者之重应该是“育人”其次是“教书”。

俗话说:“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的说教”。

作为教师,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卢梭曾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

”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为了最初的梦想,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孩子的一切,教师这一两的身教,我们必须充满阳光才能够撒播温暖。

那么我们的师德应该有着怎样的重量,怎样的规范呢?我们的师德应该以什么为根据,靠什么来持续发展呢?我们的师德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中该如何前行呢?本文将对一系列的疑问进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人以德为先
“育人”的目的在于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小就养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美德;从小就成为一个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人。

而“成才”的目的在于业务技能的锤炼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夯实业务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业务能力在实践的磨练中在优胜劣汰的经济大潮中有生存能力能创造财富。

育人与成才到底孰轻孰重呢?陈毅元帅曾经说过: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很糟了。

这段话极为深入浅出。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德缺是灾难。

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这位二战中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最重要的是培养人。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成人是头等重要的事人性是教育的精髓和根本。

我们教育的使命应该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亦即人文德育应占有优先地位。

我们要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心灵里播种上高尚人格的种子、人性的种子、博爱的种子。

教师教不好学生一门课影响的可能是学生某个方面的技能;教不会学生做人没有人性就有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要把人性植入孩子的心田。

肖川教授说:“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的心灵如何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我们教育价值最为完美的体现。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却表现出忽视学生人性教育的偏差: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

这种“以分为本”取代“以人为本”的情况只重学生一时的成绩,忽视学生心灵的成长,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

有人云:“德才兼备是能人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会害人。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就必须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