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
第三单元讲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其中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精神,增强文化X信,促进文化发展。
第六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三框,主要讲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
通过教学,让学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精神,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3.1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精神。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如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弘扬**精神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精神”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掌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明白要弘扬中华**精神。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精神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弘扬**精神,增强文化X信。
2025版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4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点3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基础梳理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①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②精神支柱。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③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④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⑤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⑥精神火炬。
点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可以结合前面学习的文化的功能进行深化理解,如对社会、对个人的积极作用等。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1)原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⑦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表现: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神、⑩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培养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⑬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重点突破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1)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4 同步讲义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时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习目标 1.结合有关实例,阐释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懂得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案例,分析说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增强文化自信。
3.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与作用,描述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
认同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积极主动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想一想:“硬核”“佛系”等网络新词是不是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提示互联网上“锦鲤”“杠精”“硬核”“佛系”“确认过眼神”等新词不断出现,网络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而不是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
2.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议一议: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彻底抛弃原有内容吗?提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依托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对原有内容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不是彻底抛弃。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1)内容: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想一想:“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什么精神?提示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3)表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探究设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政,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思。
3、重点难点处理得当,通过师生合作答疑解惑,深化理解,提高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4、注重情感价值观渗透并升华。
通过多种形式,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5、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参与性强,班级、小组合作精神得以很好的体现。
(二)不足
1.呈现方式上:本框题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知识点的罗列和探究问题的配套,有利有弊吧!如果使用多种呈现方式,比如辩论、角色扮演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运用,可能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会更强,课堂效果会更好。
2、时间分配上:前松后紧,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多,处理习题过于仓促。
3、老师的点拨方面,也有一些不足。
第一,讲得太多,可以更加简洁到位;第二,探究环节应该更加灵活、更加走进学生内心,点拨可以更加到位。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不断探求其中“乐趣”的同时,我也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内容标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提示: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可结合对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开展“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的访谈。
组织“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活动。
可搜集有关资料。
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
学业要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节在单元中的地位、主要内容框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的第三课时,是第七课的落足点,为后续文化部分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课文包括两目,第一目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包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措施;第二目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核心、作用、发展、弘扬与培养。
本章节内容虽多但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并贴近生活实际的时政素材,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元素,探寻文化实质,感受文化影响,坚定文化自信。
《哲学与文化》不能将哲学教学与文化熏陶分割开来。
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兼顾家国情怀与理论学习,将哲学与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学情分析(学生的已知,学生的未知、迷思概念、思维障碍...)第一,文化理论部分难度较哲学部分低,议学材料也十分丰富。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选择新鲜有力度的时政素材,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越性。
第二,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了解较多,且十分感兴趣,这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统一——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 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 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
顽强。 ◆自强不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
(1)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2)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3)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例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于孔子“大同思想”,是
对“
。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 一“
“青春飞扬、强国有我”微演讲
我是一名
。
我要为中国
业而努力,
共
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复
兴
╳ ╳中学
路活 动 任 务 :
1. 以“青春飞扬、强国有我”为题,想象未来的自己会是怎样(2030-2049),结 合个人职业理想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完成演讲稿。(准备时间:2分钟) 要求:不空谈理想、与时代要求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格式:(如上)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体现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忘本来又创新思路,②符合题意;“深受观众喜爱” 体现坚持人民导向,满足人民需求,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在于推动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开发创新,①错误;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文化继承为前提, 而不是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④错误。正确答案为C。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精品课件)
3、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作用:
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 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1)含义: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 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表现: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
民族精神的主体;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
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归纳
不同时期
发展程度
表现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 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
时期
为民族精神的主体。
坡精神等。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 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 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 建设和改革时期 容,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 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等。
爱国主义
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内涵
作用/ 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 精神
创新性 发展
时代性
新时代 的要求
补充 拓展 完善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 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3、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内涵
对象 本质 联系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对优秀传统文化 对优秀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形式进 的内涵进行补充、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创造性转化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
者的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 创新性发展
重的内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总结: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1)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 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P97) (2)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 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 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p99) (3)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 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p99) (4)大众化传播: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使之
①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 ②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 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③ 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源泉角度 自身角度 主体角度
思想”,是对“
。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是对传统文化中 的“天人合一“
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人民之上 论,坚持人民幸福论等,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恩华》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学习本框内容,学生要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清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明确爱国主义的核心地位、作用及新时期的主题。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从全书的构成系统来说,第三单元是对前面两个单元内容的拓展,是全书的内核所在,;从本课的内涵系统来说,该课是对中小学生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全书的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对世界先进的政治文明、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保持民族团结、社会安定、顾全大局的热情,坚持实现中华民族全面统一的信心,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新时代爱国的基本理念,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通过项目化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意识,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架构。
3.公共参与:通过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前面两框题的学习,深刻感受了先进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认识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2、高二学生已经开始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并且自我意识与思辨意识也逐步提高,正是思想、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养成的时期。
因此采用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项目进行和落实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以爱国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提炼和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忱。
3、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特长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在资料搜集、电脑使用、绘画手工、演讲口才等方面的特长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合理划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四、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的特点及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五、教学难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2022-2023统编版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州亚运”背后的民族精 对民族精神内 学 习 这 部
神。
涵 的 自 主 学 分的内容,
播放杭州亚运会 习,以小组为 培 养 学 生
超然视频,激发学生共 单位分析三则 自 主 学 习
鸣,感受体育精神的震 材料体现的民 的习惯,提
撼力量。通过三则材料 族精神,加深 高 学 生 自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 对民族精神内 助 教 育 的
精神的讲解引导学生 实际在理解伟 神 与 中 华
把伟大抗疫精神与其 大抗疫精神同 民 族 精 神
他精神结合起来思考, 时,分析其与 关 系 的 探
分析各个时期民族精 中华民族精神 究 使 学 生
神与中华民族之间的 之间的关系, 明 确 各 个
关系。进而分析总结出 进一步思考各 时 期 的 民
民族精神的“不变” 个时期民族精 族 精 神 是
式引入新课。
备。
进入本节
课学习。
新课
【启发】
【互动】学生 学 生 通 过
环节一:感受杭州 通过课前搜集 自 己 的 查
亚运会传统与现代碰 的杭州亚运会 找 资 料 感
撞的中国式浪漫。 文化元素,结 受 杭 州 亚
请学生上台介绍 合课前对“两 运 会 对 优
搜集的杭州亚运会文 创”知识的自 秀 传 统 文
教 学 目
关键 能力
的关系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体会民族精神的内 涵及表现,阐述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
标
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应用能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
代,认同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 忆精彩 扬中华民族精神之威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 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 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 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 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2、结合网友评论,通过这些诗词、古言的古今对比?对我们对待古诗词及传统
文化有何启示?
品解说 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议题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继承):
2.创新性发展(创新):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
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
精美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PPT课件:/kejian/
字体下载:/ziti/
工作总结PPT:/xiazai/z ongjie/ 工作计划:/xiazai/jihua/
荣誉---中国乒乓球永远的神 ——一个时代的开启,绝不会轻易落幕,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 心 乒乓球项目总共产生5枚金牌,而本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以四 金三银收官,中国男乒自奥运会设立男子团体赛以来包揽了全 部的金牌,这就是国乒的统治力!
科学---苏炳添田径比赛9 秒83 进入决赛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岁月不负追梦人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 e/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
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堂篇议题探究
命题立意:以必备知识民族精神考查分析和综合能力,渗透政治 认同。
思路解读:材料突出了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在不同时 期对中华儿女战胜艰难险阻的作用,故③④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不 同时期民族精神内容的不同,而是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不符合 题意;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特质,②错误。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2018·全国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 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 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 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 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堂篇议题探究
(3)激励作用:精神动力。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民族 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 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 动着伟大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 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本课知识体系
文化的内 涵与功能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功能
继承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 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 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 要求的文化形式。(创新性发
议学小结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强调继承)
(1)标准: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2)途径: 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3)目标: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 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议学小结
(1)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关键)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 养成和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 (3)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强调发展)
(1)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2)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3)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知识拓展】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途径
改造和转化
联 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 系 同、相通之处;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6.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套课堂测试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要求题型丰富,难度适中。
3.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如“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等。
2.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3.全班交流:组织全班同学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设计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
1.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3.学生在合作探究、思考问题时,可能存在观点分歧,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包容性思维。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多元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学科素养。
3.重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涵。例如,通过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如何将民族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以当下伟大抗疫精神为题材,展示中国精神。
讨论分析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国家如何推进?作为一名时代青年,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哲学与文化的第七课第三框,是整个课本内容的升华,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明确生活的意义。
本框分两目:第一目讲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目讲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本框题是第七课整个知识的升华。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2.法治意识: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对开创党和国家发展新局面起着巨大作用。
3.政治认同:认识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树立牢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公共参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全员参与,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将更加容易掌握该内容。
学生在十二课中已经学习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相关概念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同时,该内容与八、九课中的内容紧密关系,特别是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要善于能联系前后知识点,再对该内容进行复习,将会掌握得更好。
高中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所以教会学生通过当下的伟大抗疫精神自我激励,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共26张ppt)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
关系:(1)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知识拓展
1、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2、有人认为爱国就是要为祖国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你是如何看待此观点的?新时代,爱国主义体现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无论是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还是尽己所能,干好平凡的工作都是爱国的表现。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形式是陈旧落后的,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是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内涵;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根据视频内容,总结概括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时代特征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了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精神。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如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弘扬**精神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精神”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明白要弘扬中华**精神。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相信学习本课关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精神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弘扬**精神,增强文化X信。
2.科学精神
探究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弘扬**精神,增强文化X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