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_角色和背景_教学设计
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 大雁归来教学目标1.提取主要信息,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语言运用、思维能力)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审美创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每年3月,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沙乡农场都会迎来一批大雁,为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你们要以动物观察员的身份,记录候鸟迁飞,守护生态多样性。
让我们一起跟随利奥波德的生物观察手记《大雁归来》,走进大雁的世界。
观察任务一:初识大雁,科学记录观察任务二:走近雁群,聆听雁语观察任务三:托雁传情,领悟情怀二、预习检测清同学们认真完成预习检测!1.走进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林业学家、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190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林学院,后长期在美国国家森林局任职,1933年任威斯康星大学野生动物管理学教授,1935年在威斯康星州买下“沙乡农场”。
从农场生活的经历中产生出了他的主要著作《沙乡年鉴》。
这部著作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
2.知识链接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
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
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3.字词积累雾霭(ǎi)和蔼(ǎi)缄(jiān)默迁徙(xǐ)曲(qū)线沼(zhǎo)泽狩(shòu)猎环颈雉(zhì)香蒲(pú)半蹼鹬(pǔ yù)弥(mí)漫沙锥(zhuī)鸟三、课文教学观察任务一:初识大雁,科学记录1.大雁的行为是如此丰富,作者的观察是这样细致。
请同学们结合旁批,快速默读课文,圈画文中能够体现大雁习性的句子,并进行分类归纳,完成大雁观察手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钱学森》的背景,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如“卓越”、“献身”、“航空”、“导弹”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海报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钱学森的事迹和精神,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完成课后思考题,增进亲子沟通。
6.视频观看:推荐学生观看与钱学森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钱学森传》等,进一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印象最深刻的阅读材料,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3.课后思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钱学森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问题如:“钱学森的哪些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钱学森的精神?”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钱学森的海报设计,要求包含钱学森的生平事迹、科技成就和崇高精神等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钱学森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展开,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还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拿破仑法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展示图片等方式,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3.操练(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背景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父爱之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表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厚。
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家庭与亲情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家父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散文《父爱之舟》的内容并能复述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父爱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亲情;–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对父爱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散文《父爱之舟》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巩固学生的语音语调,使其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设计第一节:导入1.利用生动的图片或情境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话题——父爱。
2.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对父爱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节:课文学习1.教师朗读散文《父爱之舟》,引导学生跟读和感悟散文内容。
2.分段理解散文并进行导读,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
3.分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节:重点词汇与短语1.教师对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解释和讲解。
2.学生进行词语搭配和短语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第四节:语音语调训练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散文,重点训练语音语调,使学生能够流畅地表达。
2.进行角色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第五节:情感认识与反思1.引导学生以散文内容为基础,进行自我反思和家庭感悟。
2.小组讨论分享感悟与思考,促进情感交流与拓展。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在理解散文《父爱之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父爱的理解和感知。
课堂设计注重多元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师生互动的讲解,也有学生合作的小组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授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但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相关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领导下,开始全民族抗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和重大战役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和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对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重大战役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掌握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掌握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和影响,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讲解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和视频资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4.练习题:针对本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历史资料片、图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和条件。
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结合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3.教学评价: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历史小论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教学方法:采用总结归纳法,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通过此项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道关于辛亥革命的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题目如下:“请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通过此项作业,巩固学生对辛亥革命知识的掌握。
3.请学生搜集辛亥革命时期的图片、文献等资料,并制作成PPT或展板,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场景。此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史料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正方观点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反方观点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为辩论赛做准备。通过此项作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第19课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大雁归来》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描写了南飞大雁、冬季雁归的情景、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孤雁、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等内容。
这些内容既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特点,又抒发了作者的爱鸟情怀,一个“爱”字贯穿全文。
教学中引导学生既掌握课文内容,又能感悟主旨。
作者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世界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有了许多生机和情趣,我们要与之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定位。
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它们仅仅看做是我们的美味佳肴,而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作者意在让我们了解大雁特点,培养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品质。
最终养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同时课文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它将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完美结合,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句子包含的感情,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
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
李清照《虞美人》:“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
让我们一起跟随利奥波德的科学观察笔记《大雁归来》,走进大雁的世界。
【走近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林业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其代表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沙乡年鉴》,侯文蕙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 教材分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点掌握七七事变的经过、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斗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具备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产生浓厚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掌握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七七事变的经过、全民族抗战的兴起;2.难点: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法:教师讲解七七事变的过程、全民族抗战的意义等知识点;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提高分析历史的能力;4.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2.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七七事变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了解事变的过程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共同解决问题。
《角色与背景》教学设计(南夏墅中心小学 符小宝)
《星际穿越》一一《角色和背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修订后的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4年级教材第19课,本课属于SCRATCH 学习的第二课时。
从本课开始,SCRATCH的学习进入到实际操作的阶段。
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知识点1“认识角色”和知识点2“新增角色”属于两个连续的知识概念,在内容体系上有紧密联系的关系。
知识点3“设置背景”则属于单独的一个知识概念,在内容体系上独立成篇。
但背景和角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将背景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角色。
在教材中,着力体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初步接触SCRATCH非常感兴趣。
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教师应当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易到难,使学生感觉学习编程并不是一件难事,还很有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在SCRATCH中的角色与背景概念(2)学会在SCRATCH中添加角色(3)学会在SCRATCH中更换背景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2)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导入一定的角色(3)能够通过角色的运动要求设置合适的背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对SCRATCH软件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2)初步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找解决途径的能力(3)通过星际穿越体验宇宙之魅力,热爱保护我们的地球4.行为与创新(1)利用网络等工具,在培养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创造力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角色和舞台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2)设置角色和舞台的属性2.教学难点(1)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的三种方法(2)“绘图编辑器”的使用方法五、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角色”和“舞台”这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体验角色、舞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星际探究任务,例如在宇航员招募时引入“角色”概念和“角色”添加知识点(基于SCRATCH程序设计平台)的学习,而在星际迷航中可以映入“舞台”概念以及“舞台背景更换”知识点的学习。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包括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发展和崩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概念。
但学生对于这些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过程和意义。
2.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事件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时间节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第19课《我能原谅他》教学设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原谅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感受,培养宽容心态。
举例: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宽容他人。
(3)冲突解决技巧:传授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如沟通、协商、妥协等。
举例: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解决的过程,掌握相关技巧。
(4)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宽容、尊重他人等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举例:分享身边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课程总结时,我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原谅他人的实际操作仍存在困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原谅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白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道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19课《我能原谅他》。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别人对不起你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原谅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原谅的基本概念。原谅是指放下对别人的怨恨,给予对方改过的机会,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一种释放。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原谅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19《枣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老人和小孩各自的性格特点,把握剧本的主旨。
2.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3.理解剧中人物的情感,弘扬亲情和乡情。
【重难点】1.理解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戏剧冲突的理解。
2.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人性和人情的果实竟唤不回从小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老人和小孩各自的性格特点,把握剧本的主旨。
2.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3.理解剧中人物的情感,弘扬亲情和乡情。
——学生齐读三、检查预习(ppt显示)1.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
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2.知识链接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靠对话来表现,正因为这样,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
3.字词积累(1)字音识记——给加点字注音。
蓦.然(mò)翘.首(qiáo)囫囵..(hú lún)踌躇..(chóu chú)竹匾.(biǎn)咀嚼..(jǔ jué)(2)词语释义【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翘首】抬起头来(望)。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领导下,团结一致,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抗战历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七七事变的经过,以及全民族抗战的壮丽画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国共两党的历史矛盾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七七事变的详细经过,以及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还比较感兴趣,可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认识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全民族抗战的过程,认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3.通过对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经过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及其伟大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七七事变的发生和全民族抗战的紧张气氛。
2.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认识,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图片、视频、PPT等。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表格、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七七事变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七七事变的经过,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大事件,让学生了解七七事变的发生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认识,分享学习心得。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以及中国全国范围内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全民族抗战。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七七事变的经过,以及全国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面前,团结一致,英勇抵抗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抗日战争的背景,对于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面前的抗争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七七事变的详细经过,以及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认识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学习全国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理解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网络资源,如相关历史论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七七事变?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包括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事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如佟麟阁、赵登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如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
每组选取一个讨论主题,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国全国范围内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开始?”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面前的抗日救亡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
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掌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这段历史持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对日本侵华行径有强烈的不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了解历史,深刻理解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掌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的经过,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准备好教学素材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内容,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七七事变的经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以及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七七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七七事变的发生以及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教材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历史图片和地图,生动地展现了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教材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源,了解七七事变的发生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同时,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精神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全民族抗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史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发生过程和原因。
2.掌握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3.理解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具体经过和原因。
2.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3.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基本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和史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场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
3.历史图片和地图。
4.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七七事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教学设计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囊、级”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露、角、哄、唉”,会写本课“念、级”等12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1.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2. 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囊、级”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露、角、哄、唉”,会写本课“念、级”等12个字。
(重点)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重点)【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重点)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难点)3.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难点)【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板书设计可爱期待上台19一直窝囊的大老虎自信排练难紧张演出哄堂大笑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抓住“窝囊”一词,使学生既理解了“窝囊”一词的意思,又在“窝囊”这一词的关照下阅读全文。
在讲解课文内容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理解重点句子,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同学上台上来表演老虎的动作,影响了对重点词句更为深入和扎实的训练,使得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特色也不鲜明。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第19课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学情分析】在本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根据提示划分段落;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进入课文情境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
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两个标题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了“窝囊”一词的意思,又在“窝囊”这一词的关照下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重点指导写好“级、划、尝、改、亏“这几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稿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板书题目:一只______的大老虎)(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大雁归来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完成大雁档案的表格2.结合语句,感受作者的抒情笔法,体会作者的情感3.理解作者的土地伦理观,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教学重难点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完成大雁档案的表格2.结合语句,感受作者的抒情笔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2)1、出示片段:同学们看,这些文字有点像我们平时写的什么?这其实就是科学观察笔记,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写的《沙乡年鉴》中的一小部分。
大家再看看这些文字,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是呀,那三月写了什么呢?哦,三月大雁归来了。
2、出示课题。
PPT二、了解大雁习性,完成大雁档案(5+5)1.勾画阅读提示,明确自读目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阅读我们需要借助(阅读提示,旁批)来理解和把握文章,请同学们先读一读阅读提示,圈画关键语句,说说在自读过程中你认为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出示PPT(1)了解雁群的生活习性(2)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探究作者对环境的深切思考2.跳读文章,完成大雁档案请同学们跳读文章,圈点勾画关键词,完成大雁的档案填写。
名字:大雁别名:野鹅纲科:鸟纲外形体型较大,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习性迁徙时间:春去秋来群居方式:家庭集会飞行路线:笔直鸣叫特点:低语、高声、忧郁栖息地:沼泽地联合方式:全球万年食物:玉米粒雁队:以6只或6的倍数组成3、学生交流分享,PPT呈现完整表格三、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情味(一)赏飞行姿态(5)1.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我们再来欣赏作者是如何运用抒情性的笔法来描写这群大雁的呢?请同学们再读文章,找到描写大雁飞行的语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角度借句式说一说你读到了一群怎样的大雁。
PPT:我从角度分析,请同学们跟我看(读句子),这句话,写出了,我读到了一群的大雁。
2.小结:在作者富有文学性的抒情笔法之下,我们读到了一群坚定信念、充满灵性、团结友爱的大雁,并且啊,在面对伙伴遭遇意外的时候,其他大雁也会不离不弃,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角色和舞台》
无锡市厚桥实验小学李胜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Scratch学习的第二课时,从本课开始,Scratch的学习进入到了实际操作阶段。
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知识点1“认识角色”和知识点2“新增角色”属于两个连续的知识概念,在内容体系上有紧密联系的关系。
知识点3“设置背景”则属于单独的一个知识概念,在内容上成独立篇。
但背景和角色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将背景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角色。
在教材中,着力提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画图时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基础,在使用“绘图编辑器”绘画新角色时更加得心应手。
预设教学目标
1. 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
2.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
3.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
4.通过制作动画使学生感受Scratch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的快捷性,培养学生学习Scratch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要求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和角色。
预设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打开Scratch软件,我们就成为了一位导演,我们拥有舞台、演员、还可以通过脚本区来编写剧本,然后演员就会按照剧本来进行演出。
Scratch的控件区的各种指令像积木一样,只要用拖拉的方式,把命令积木堆叠起来,轻轻松松就可以创作出很棒的作品来。
)
一、激趣导入
之前我们初步认识了Scratch这个软件,通过这个软件我们可以“变身”为“导演”,可以导演出精彩的动画故事呢!今天我们这些个菜鸟导演就要小试身手了。
第一步要干嘛呢??(选角色、选场景(舞台))揭示课题
二、认识“角色”
师:打开scratch,默认的角色就是小猫。
师:在scratch中,“角色”就是舞台中执行命令的主角,它将按照编写的程序(也就是脚本)进行运动。
生讨论探究屋:如果这位主演大小不符合导演的要求,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一:在scratch中,可以改变角色的大小和方向吗?(提示:请仔细研究舞台区的相应按钮及右键菜单。
)
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新增“角色”
师:一个演员不够,怎么办呢?在scratch中,可以有很多个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新增图标来添加。
(1)绘制新角色
师:单击中的第一图标,可以打开scratch 的绘图编辑器。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界面有点熟悉?(画图)添加一个什么角色呢?老师知道我们XX小学是篮球特色学校,这样老师来示范画一个篮球吧!师示范操作。
师: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就能把这个新的角色加入到舞台中了。
师:请大家试试看。
生操作。
请生说一说绘图编辑器中其它按钮的作用
实践园:
绘制一个新“角色”篮球,并把绘制好的新“角色”导入到舞台中。
学生尝试操作,汇报。
师点评。
(2)从文件夹中选择新的角色
师:其实,scratch这个软件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个角色,分别是动物、幻想、
字母、人物、物体、交通工具六大类。
单击中的第二个图标,可以将文件夹中的角色导入到scratch舞台中。
师:可以拖动角色,放置在舞台中适合的位置
师示范操作。
学生尝试操作,汇报。
实践园:
从文件夹中选择一个新角色--篮球,导入到舞台上,为这个新的角色重命名。
知识屋:
1.Scratch绘图编辑器的功能与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类似,由工具栏、颜料盒和画图区组成。
2. 新导入的角色默认为“角色2”“角色3”,依此类推,可以单击角色区中该角色下方的角色名,可以为角色“重命名”。
3.新导入的角色也可以在“绘图编辑器”中进行修改。
4.除了以上两种新增角色的方式外,scratch还有一种特殊的新增角色方式:
软件会随机加入一些特别的角色。
生讨论探究园:
能否将计算机中其他文件夹里的图片作为角色导入舞台?
任务:将桌面文件夹中的NBA球员图片作为角色导入舞台。
生实践操作,交流,汇报。
知识屋:如果你想删除一个角色,选择控制区(左边)上的剪刀,再单击相应的角色即可删除。
师点评、小结。
四、设置背景
师:舞台是角色活动的场景,舞台的背景作为角色的活动提供适合的环境,舞台的背景也是一种特殊的角色,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步骤来设置背景。
①选中“角色区”的图标。
②选择“舞台编辑区”选项。
③选择“新增背景”中的“导入”选项。
④在打开的文件夹中选择适合的背景,并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自学。
生尝试操作。
知识屋:
1.舞台的背景作为一种特殊的角色,它在相应的控件区和脚本区的结构都和普通角色有所不同。
2.除了从文件夹中导入新的背景之外,也可以用“绘图编辑器”绘制适合的背景。
生实践操作,交流。
讨论坊:
师:舞台的背景和角色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尝试操作,讨论。
请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小结:舞台的背景和角色都可以通过导入方法进行更新;都可以在图形编辑器中进行修改……所不同的是角色可以在舞台上进行编辑而舞台的背景不行;一个舞台上可以显示多个角色,而背景只能显示一个……
生尝试完成实践园。
实践园:
(1)为舞台选择合适的背景,并为各个角色舞台上安排合适的位置。
(2)编写各角色自我介绍的脚本,设置为时执行。
生操作,师指导。
汇报交流。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收获吗?
教学后记:
最初的想法是整个教学设计要弱化技术层面的东西,让学生以“导演”的视角去组织自己的具体行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还是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发散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建议不用使用教材上的例子,可以用一个学生喜闻乐见、难度适中的小脚本来作为课堂的整个任务,这样课堂结构可以更加清晰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评价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