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间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分析与反思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然而,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却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如何才能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地进行传统音乐教育,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目前,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全面提升。
1、传统音乐教育难以与现代音乐教育融合如今,中国社会的音乐发展已经迈入了多元化时代。
快乐成长艺术永伴,優才国际藝术基地身为教育机构,一直以来倡导让中国孩子们接触到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让他们从小就学习到前沿的音乐技巧和艺术形式。
然而,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却并不尽如人意。
传统音乐的学习相对于现代音乐而言繁琐,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现代音乐则更具活力,更加富有现代感。
因此,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很多地方更倾向于推广现代音乐,而传统音乐则相对被忽略。
2、传统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才,而目前中小学传统音乐师资力量却比较不足,导致传统音乐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传统音乐教育师的待遇相对较低,也导致了不少专业人才选择向其他领域发展。
3、传统音乐教材和资源匮乏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尤其强调传统音乐的精髓和传承,许多学校却面临教材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本来传统音乐的学习需要相应的读物、资料和乐器,但由于教材和资源的缺乏,传统音乐教育也就无法很好地开展。
二、反思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供更多线上教育资源中小学传统音乐教师力量的提升是关键性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才能够投身到传统音乐教育事业中。
同时,对于那些不能到达传统音乐学校学习的学生,线上音乐课程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2、推广对传统音乐的深度了解和认知通过播放视频、介绍图片、歌曲,让学生们更多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传承、特色。
通过传统音乐的旋律、乐器、舞蹈以及相关的知识,来启迪孩子的音乐兴趣以及领悟中国文化的魅力。
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经验实践
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经验实践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
在音乐课堂中,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更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传统音乐文化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能力。
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音乐课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舞蹈、戏曲等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同。
2. 实地考察3. 传统音乐作品演奏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演奏,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通过演奏传统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历史,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喜爱和热爱。
4. 传统音乐文化的故事讲解通过讲述传统音乐文化的故事和典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音乐的背景和内涵。
老师可以结合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和传说,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和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比赛和演出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展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以上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音乐课堂,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提升,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同更加深入。
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了提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和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得到了激发,通过参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和表演,学生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的方式和方法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化。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文化多元化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民族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成为当前音乐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只有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落实与开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其音乐素养。
传统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和创造的潜能,提高其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研究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落实与开展,有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指导,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落实与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促进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欣赏,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引入民族音乐元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度和欣赏水平。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落实民族音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探讨开展民族音乐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明确小学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角色与责任。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分析与反思【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中的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角色以及立场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以及教学方法与资源,并探讨了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与困境。
结论指出,当前传统音乐教育仍面临许多问题,应该加大推广力度,提出改进建议。
文章呼吁提高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欣赏,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度。
这样才能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使其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推广。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中小学、现状分析、反思、重要性、角色、普及程度、认识、接受程度、地位、困境、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提高、改进建议、问题、推广力度。
1. 引言1.1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引言: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通过学习古典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学生可以培养专注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学术发展,更有助于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和推广,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中小学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中的角色中小学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作为学生最初接触音乐教育的阶段,中小学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础至关重要。
曲曲民乐情,悠悠国乐飘――在农村小学开展民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曲曲民乐情,悠悠国乐飘――在农村小学开展民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在农村小学,如何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让农村的孩子了解我国的艺术文化,学会有关艺术的一技之长,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和器乐演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瑰宝,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民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体验和感悟等能力,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鉴于上述原因,结合本学区学生家长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和家庭的经济实力以及我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师资力量,我们以民乐教育为抓手,推进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使之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绽放的一枝奇葩。
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和民族器乐的演奏,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了解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人们对艺术教育倍加关注,让孩子有出息,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最大期望,家长们倾心孩子的艺术素质的培养,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选择哪一项作为我校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呢?根据本校学生的素质,结合本学区学生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对艺术教育的关注,我们以民乐教育为抓手,成立了校民族乐队,并以此为载体,着手进行农村小学民乐艺术教育的研究,希望更多的孩子走近我们的民族音乐,学会民族器乐的演奏,弘扬我国的音乐文化,让艺术教育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些,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把民族民间音乐引进课堂的意义
把民族民间音乐引进课堂的意义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民间音乐是东方民族的文化瑰宝。
享誉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山歌之乡的德江土家族,其境内世代聚居的土家儿女与艺术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其土家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民间音乐风格委婉秀丽,尤其是土家人对歌、舞艺术超乎寻常的爱好和依赖,使其艺术个性独具特色。
如优美动听的武陵山歌,古朴雅致的民间吹打乐等等就像滚滚乌江三峡,婉转动人。
特别是《舞龙炸龙之歌》、《土家汉子》、《大田栽秧行对行》等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和鲜明的武陵山脉风格,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土家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我尝试着在平常的音乐课中把德江土家经典移植进入音乐课堂,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1 大胆创新,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引进课堂教学,是让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风格,音乐异彩纷呈。
我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料,比较透彻地了解民间音乐文化,为教学作铺垫。
教师本着《课标》的要求,开发与利用各种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
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教学的特点、内容及形式上入手,在高年级选取了土家山歌的教学。
《大田栽秧行对行》却具有自己的唱腔特点。
它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土家山歌民族调式,四个乐句的落足音分别是2→5→5→1。
旋律清新明亮,歌词贴近生活,朗朗上口,山歌韵味十足,学生发自内心情感,唱出了土家人民热爱劳动丰收喜悦之情更为真切。
唤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爱自己的家乡。
通过听、看、奏、赏,学生了解到土家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大田栽秧行对行》斐声海外,老师的大胆创新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十分浓厚,学生更清楚的看到了乌江三峡百里画廊无不闪烁土家族的智慧之光。
在馥沃芬芳的民间土壤里铸就土家人民的民族艺术和审美情操。
沂蒙山小调课后反思
沂蒙山小调课后反思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歌,被誉为“民歌之王”。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感受沂蒙山小调的魅力,例如通过播放录音、组织学生演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
同时,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探讨沂蒙山小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历史和意义。
此外,老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沂蒙山小调的情感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的情感表达。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多模仿,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同时,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展现自己对沂蒙山小调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通过沂蒙山小调这一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中国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刘大坚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内容摘要】中国民间音乐是星海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
作者通常在教学中常常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对星海音乐学院中国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及不足展开考察和分析。
文章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及思考。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教学研究教学模式《中国民间音乐》是星海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系统集中地介绍并分析我国民间音乐五大类即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及民间歌舞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各自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我国传统音乐在当今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如何看待民间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作用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对星海音乐学院中国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课程教学不足的思考,本文通过以下四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教学模式按照星海音乐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中国民间音乐的教学采用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分层次、分专题的教学模式,具体的课程安排和考试方式如下。
(一)必修课一是针对音乐学系的所有学生,中国民间音乐课一共分为3个学期,民歌(含歌舞)一个学期,民族器乐一个学期,说唱和戏曲一个学期,每周3个学时。
由三位老师分别给学生上课,上课内容除了对民间音乐几大门类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介绍外,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形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期末的考试中,以测试学生对民间音乐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为主,其中音乐分析部分占总分的30%。
另外,星海音乐学院同时为音乐学系的学生配套开设了民歌和说唱戏曲的风格模唱课,以加强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感性认识和了解。
考试方式以表演(小型音乐会的形式)为主。
二是针对音乐学系大三、大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方向专业学生的“专题理论研究”课程,通过大一、大二两年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民间音乐的基础知识,因此,大三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音乐形态学分析的训练及进行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综述的写作,大四则投入到中国民间音乐的专题理论研究及完成相关的学位论文。
地方性民族歌曲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
地方性民族音乐进入课堂的探究11级学3班 11210308 胡珍4月2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山歌传承人、新化县文化馆馆长辜红卫先生一行,来到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歌讲座,展示了新化山歌的无穷魅力。
一曲《神仙下凡实难猜》迷倒了无数俊男靓女,受到了90后学子们的激情热捧。
新化山歌,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民间的民歌。
新化山歌,其内容广泛、调式古老、风格独特、音韵简朴、结构多变,音乐特色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句式长短有致,俚俗方言衬词较多,说唱风味很浓。
山歌以口头创作、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其曲调、节奏、结构、句式都很自由,音调依新化方言按字行腔。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艺。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视,这是十分遗憾和悲哀的。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用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
让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看到新化山歌进校园的活动,对民族音乐进中小学课堂进行了思考探索。
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不可能将它们照单全收地一股脑儿搬进课堂,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加以筛选和提炼;其次,地方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精华与糟粕共生共荣,必须对它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类后,才能将那些格调健康、旋律优美的东西引入课堂。
(一)教唱民歌——“山珍野味”入课堂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多姿多彩,五峰被誉为山歌之乡。
教唱民歌,就是把散发出地方民族气息的“山珍野味”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耳目一新地感受到山地民歌在悲情中的浪漫,从而对民族生存状态中的多灾多难和不屈抗争产生认同和共鸣。
2.从多姿多彩的体裁样式中发掘精品,兼容并包。
本地民歌的体裁形式有山歌、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新民歌等。
在教学这些不同体裁样式的民歌中,注意营造与这些民歌实际发生相仿佛的场景,如教唱《采茶歌》,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向当地茶园,一边从事勤工俭学劳动一边演练这些歌调,学生们兴致盎然,不仅歌唱得有滋有味,而且领略了采茶劳动的艰辛不易,从实践中懂得了音乐可以放松心情、减轻疲劳、振奋精神的功效。
关于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思考
关于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思考山东民歌是中国民歌中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在中小学教学中,将山东民歌纳入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推广山东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情感认知山东民歌中,不乏表达了人们的人生、爱情、家园等情感认知,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将山东民歌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感知力、认知和表达能力。
在学唱山东民歌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山东民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拓宽自己的情感认知。
二、传承文化传统山东民歌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通过在中小学教学中推广山东民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山东民歌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在学习山东民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山东地域文化,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和丰富性,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增强审美意识山东民歌多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和独特的嗓音风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音乐视野。
学生在学习山东民歌时,不仅能够提高对于音乐审美的感知和理解,还能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同时提高音乐表演的技能和水平,更有助于全方位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提高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山东民歌遗产,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
学生从小就通过学习山东民歌了解掌握山东地域文化的优秀传统,深化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展示学唱成果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气质,增强自身的自信和认知。
最后,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情感认知,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审美意识和提高文化自信,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
在实施中,我们应该重视山东民歌的推广与应用,将其融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当中,真正做到推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关于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思考
关于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思考【摘要】山东民歌作为山东省的重要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山东民歌,可以提升学生对山东民歌的了解,促进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中小学教学中,加强对山东民歌的传承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将山东民歌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传统的韵味。
通过学习山东民歌,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本土文化,还能够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山东民歌、中小学教学、重要性、文化价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热爱、艺术创造力、审美能力、应用前景、传承、启示。
1. 引言1.1 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重要性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山东民歌是山东省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学习山东民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山东的文化传统。
山东民歌是民间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通过学习山东民歌,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山东民歌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深情的歌词,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提升其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山东民歌,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增强音乐表达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传承和弘扬山东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其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山东民歌的文化价值山东民歌作为山东省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它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生活态度、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民俗艺术特色。
山东民歌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传承着山东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体现了山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通过学习和传承山东民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山东的文化底蕴,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经验实践
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经验实践二、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的实践方式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在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音乐课堂时,首先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既要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喜爱。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通常选择一些古典名曲或民间乐曲来进行教学,如《二泉映月》、《梁祝》等,这些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
2. 注重历史和文化的讲解在教学中,除了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外,我还注重对传统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讲解。
我会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和韵味。
我还会通过图片、文献资料和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让他们在听音乐的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民族风情,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体验和实践除了理论教学外,我还重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体验和实践。
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通过合唱、乐器演奏、音乐游戏等形式,参与到传统音乐的表演和演绎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
我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社区、博物馆等地方,参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实地考察和体验,拓宽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 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和表演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我还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和表演活动。
在课堂上,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传统音乐的改编和创作,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
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传统音乐的表演和展示,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音乐的自信和自豪感。
三、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实践方式,我发现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能够深入了解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韵味,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热忱。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音乐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并引起社会普遍重视。
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情商,不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探讨并追寻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特点开展教学,丰富音乐课堂。
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将各司其职,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策略,以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全方位训练与培养机会,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与更高的起点。
关键词:民间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引言:我国民族民间歌曲,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中国的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类型多元,体裁广泛,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声乐上都具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在中小学生音乐课堂上,该校将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民间歌曲艺术的声乐课堂教学力度,在民族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与声乐教学实际教育等问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不但能够让广大中小学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歌曲艺术的声乐教育技术,同时它也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民族素质、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培养民族审美观众所周知,中国共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生活在地理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各个少数民族的声乐艺术也各具特色。
例如:维吾尔族、蒙古族等的民族音乐艺术,都较热情奔放;苗族、彝族的传统民族音乐,也比较清新。
而传统民间教学艺术,在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念上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之后,学生们将会利用网络与书籍查阅民族音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其民族审美观念也会逐步完善,从而领悟到中华民族器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并由此促进学生在精神上的升华,其民族审美艺术欣赏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室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继承与弘扬。
民族民间器乐教学艺术教育,是中华民族器乐文化艺术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思维、才智结晶。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国内的民族音乐发展并不乐观,中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也缺少足够的兴趣,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形象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得以长足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少数民族音乐,是一种少数民族把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通过曲调和唱词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个族群符号的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民族音乐伴随着他们劳动生产、社交、娱乐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1、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需要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发扬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我国的文化思想与民族信仰是与民族音乐一脉相承的,民族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了解民族精神在音乐里的存在,使民族意识得到强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日益密切,这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口中唱的音乐基本为流行歌曲,而民族音乐则没有收到学生的追捧,即使是音乐课堂,他们所学也鲜有民族民间音乐,那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在被忽视中渐渐消失。
民族音乐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点,它的发展既是对民族音乐传承的需要,更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扩大审美文化发展的需要各地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他们各自表达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审美习惯与审美观也是不同的。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风格与特点也不一样,在表达方式与节奏上也有并不一样的特色。
然而很多青年人都青睐于流行音乐,缺乏民族音乐知识,审美观范围也就相对狭窄,更为严重的行为就是对明星的刻意模仿。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摘要: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是的,民族文化来自于民间,象征着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兴则民族兴,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而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是音乐素养形成的启蒙阶段。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课堂。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概况(一)民族音乐的概念民族音乐,[1]通俗来说就是中国特殊民俗文化所孕育而成的音乐体裁、音乐形式、音乐风格,它产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能够充分表现民族生产劳动, 反映出人性内涵和生活气息,记录不同民族和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征,能够流传至今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无一不是符合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气质与神韵,汲取了各民族文化中最美的部分,满足了人们的固有的审美理念,符合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及地方民歌、民乐、戏曲等音乐作品的总称。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概况1.民族音乐在教材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小学人音版教科书第一到十二册为例在调查研究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在增加,意味着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以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为例,纵观一至六册教科书中民族音乐部分在乐曲总数中的比重,如下图1-1所示,第一二册教材乐曲总数分别为32首和34首,民族音乐部分各占5首。
可见一年级就开始加入了民歌学唱和民族音乐欣赏内容,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以证明低年级的民族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从第四册起,民族音乐的比重有了明显的增加。
而在整个三年级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的学习不论是从内容上、风格上还是数量上,在整个的小学阶段都是最丰富的,其中民族歌曲学唱中有4首非常经典的民歌;民谣两首;新民歌1首;民乐欣赏曲8首和若干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和乐曲。
关于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思考
关于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东民歌是山东省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深受广大山东人民喜爱。
它融合了山东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
山东民歌以其质朴、真挚、深情的表达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山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教育中,传承和弘扬山东民歌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西方音乐,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
许多学生对山东民歌缺乏了解和欣赏,导致其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加强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引导学生热爱和传承山东民歌文化,我们需要对山东民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重视。
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民歌才能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1.2 问题意义山东民歌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是山东省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山东民歌的地位并不突出,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对山东民歌的了解和欣赏程度较低。
这种情况引发了我们对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问题意义的思考。
山东民歌作为山东省的文化瑰宝,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传承。
将山东民歌引入中小学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山东民歌,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山东民歌融合了山东地域特色和民间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和感受。
解决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问题意义,需要我们加强对山东民歌资源的整理和挖掘,促进山东民歌与中小学教学的有机结合,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氛围,从而推动山东民歌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及和传承。
2. 正文2.1 山东民歌特点山东民歌是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山东民歌的曲调优美动听,琅琅上口,易于传唱。
谈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谈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民族器乐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民族器乐不仅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然而,当前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展开讨论,分析现状与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与前景。
民族器乐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民族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器乐的学习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然而,当前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设备不足是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的普遍问题。
许多学校缺乏专门的音乐教室、乐器数量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接触和了解各种民族乐器。
教师资源匮乏也是制约民族器乐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许多学校缺乏具有民族器乐背景的音乐教师,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学生兴趣导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许多学生对民族器乐缺乏兴趣,导致教学难以开展。
政府应加大投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设备与乐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加强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民族器乐教学能力。
开展器乐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民族器乐的演奏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措施应在3-5年内逐步实施,以确保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例如,北京四中、上海格致中学等名校通过引入民族器乐课程、成立器乐社团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些实践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让民族器乐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做出贡献。
将本地民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做法和意义
将本地民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做法和意义摘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南人,我对于本地的民歌文化尤为喜爱,安康民歌源远流长,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曲调优美、歌词质朴,能最深切的表达人民的心声,真实而形象的反映了安康地区人民的历史、文化、生活。
在大学音乐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课时量供学生学习安康民歌,但我认为如此优秀的文化资源应做更加广泛的普及,应当“从基础教学做起”,“从小做起”,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安康本地的民歌文化。
1、本地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本市小学音乐课理论讲授方面均按照统一教材来进行安排,教学内容当中的乐理知识讲解、音乐史讲授、名作鉴赏都是合理且必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从理性和感性方面了解音乐,培养对于严肃音乐的最初认知。
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演唱的歌曲大多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创作的革命歌曲和儿童歌曲,此类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中有一定的地位与艺术成就,但我认为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可适当拓宽思路增添新的歌曲形式2、将安康民歌引入音乐课堂的具体实施办法(1)注重师资培养音乐教师是传播安康音乐文化的中坚力量,是提高安康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将安康民歌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校内音乐课教师对安康民歌有一定掌握,做到“会唱”和“会分析”;要有一定曲目量的积累,还需要了解歌词里讲的究竟是什么,体现了安康地区什么样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
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传统音乐专家和民间艺人传经送宝,对音乐教师进行安康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激发他们对安康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之具有主动学习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
(2)合理选择曲目安康民歌数量众多,内容、形式、题材丰富多样,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因此在选择时需要以“适合小学生演唱”为标准。
我认为选择歌曲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①篇幅短小,旋律简单;②歌词内容“健康”;③兼顾趣味性。
(3)引导学生学习民歌①教唱民歌教唱民歌是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歌教学的核心内容。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课题研究计划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课题研究计划1. 引言1.1 概述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样的曲调、深刻的歌词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此次研究旨在探讨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方式,并评估其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提升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弘扬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概述并交代文章结构。
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包括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
随后,我们将对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歌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教师对民歌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对民歌学习的态度和反馈以及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接着,我们将探讨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包括融入民歌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解决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实施计划及成效评估方案设计。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和启示意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研究计划实施推进策略建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歌的渗透问题,并通过分析综合音乐素养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弘扬以及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增强等方面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入民歌教育于小学音乐教育中。
通过此项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指导性建议,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音乐素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2.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2.1 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方面。
作为一种现实生活的反映,民歌具有朴实、真实和生动的特点,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积极参与。
通过学唱民歌,学生能够提高对旋律、节奏、声音色彩等元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并且能够锻炼他们的听觉准确度和音频分辨能力。
同时,通过演唱民歌,学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发声技巧,提高他们的嗓音质量和表现力。
教学反思《沂蒙山小调》教学反思.doc
《沂蒙山小调》教学反思
里耶民中:向民兰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
民歌抒情极浓。
我想任何课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灌输教育,他们自身渴望参与、渴望表现。
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去挑战尝试真正课堂小主人的角色。
所以这节课我和学生联手一起设计教案、准备教学资料。
现在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电脑上网,根据这一有利条件,我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歌乐曲学习有关文化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查找大量和教学有关的信息,例如: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的故事,改革开放后山东人民的生活状况,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并一起讨论:如果你是老师,你觉得这节课该怎么上?如果你是学生,你希望在这节课中得到什么收获?在孩子们的话语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以前的课中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只注重了自己的想法。
并为学生们新奇的想法感到汗颜。
于是我把课堂交给他们,并在网络教室里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心理和教学要求分为三步:1了解沂蒙山2歌唱沂蒙山3赞美沂蒙山。
并根据孩子们的想法和教学目的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你想了解沂蒙山的哪些方面请立即上网查找并派代表向大家汇报;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符合它的背景和特点;你能用什么形式表达对沂蒙山的喜爱之情……层次清晰,针对性强,问题简单而明了,使得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民间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古老、悠远的历史造就了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色彩斑斓的地方民间音乐。
【关键词】民间音乐;进入;课堂;探索
【Abstract】Ancient, distant history creates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Qilu earth, nourishing the colorful local folk music.
【Key words】Folk music; access; class; exploration
古老、悠远的历史造就了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色彩斑斓的地方民间音乐。
它们丰富着现代人的生活,也见证着历史发展的足迹。
民间音乐是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歌曲和器乐曲,还包括民间舞蹈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过去主要通过口头的方式流传。
山东民间音乐和舞蹈,粗犷豪放,舒展俏丽。
民歌有上万首,分为号子、秧歌,小调,大型套曲,风格歌曲,儿歌等。
民间舞蹈有200多种,其中秧歌占30多种,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和胶州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现在有地方戏曲剧种20余种。
吕剧是山东主要地方剧种,柳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茂腔、四平调等都是山东有影响的地方戏曲……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民间音乐与城市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们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又有多少人会唱家乡的歌呢?地方民间音乐正逐步远离我们的青少年,一些民族民间的艺术精品正面临失传,抢救、传承、发展宝贵的地方民间音乐,就成为我们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所以把山东地方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让人欣喜的是打开山东的人音版课本,每册的第七单元都是精挑细选的山东地方民间音乐,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学校真正、有效的施教了呢?这又令人堪忧。
如何把山东地方民间音乐实实在在的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音乐教师真正理解把地方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地方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是对这些文化瑰宝的继承、发展。
可以这样认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更具生命的活力和亲和力。
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是自身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或地区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或地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或地区人民智慧的发源地。
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宝贵,生命力强。
它是文化的灵魂、民族的血脉,它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它是一种生动的艺术现象来表现社会生活的高雅民族艺术,地方民间音乐反映的是地域的历史传统或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不是常常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吗?不了解家乡的人何以有根?不热爱家乡的人何以爱国?不关注家乡的人何以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我们身边的民歌、民乐等艺术形式的教育力量和魅力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高雅”的音乐,还要帮助学生去了解家乡的音乐艺术形式,体验家乡人感受生活、感悟生活的方式,就是使每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
二、音乐教师如何把地方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向学生强调并解释清楚音乐在哪些方面捕捉了山东人
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作为山东人是如何感受生活的。
要做到这点,音乐教师就必须超越所有的音乐技术技能和音乐技巧,只要我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崇敬、自豪,就能把音乐作品中的情感顺理成章的表达出来,就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民间音乐学习的课堂中来。
1、唱民歌。
山东自古是一个文化底蕴比较丰厚比较发的地区,因此,蕴含着大量的民歌。
目前,已经采集整理到的民歌已经有一万多首,可以说各地都有自己的民歌,在传唱过程中,人们发现山东民歌虽然有一定的共性,但在共性之下又有各自的个性,使得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民歌风格各异。
我克服了音像资料稀少的困难,学唱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山东民歌,采用口传身教的方法,声情并茂的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唱家乡的民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抗日小调》的学唱中,学生体会到了抗战时期济南人民用诙谐幽默的音乐语言诠释了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大实话》中了解了歌舞音乐的特点,那通俗、风趣、幽默的语言,热烈的情绪,使歌曲妙趣横生。
还有风俗民歌《唱大戏》把山东人的热情好客和歌唱时的幽默、愉悦、欢快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赶集》和《打黄沙会》中,寻到了新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和《沂蒙山小调》的影子……通过学唱我们山东民歌,激发了学生对山东民歌的兴趣。
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分组布置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找寻家乡的民歌》,令人惊喜的是同学们热情高涨,不但找寻了文字资料,有的甚至还找到了宝贵的音响资料,还有的同学走访了民间艺人现场录制了演唱片段,有的同学主动学唱了课堂上没有学唱的歌曲,在同学中传唱。
学习是一种能力,探究是一种智慧。
课堂上学生以各种形式把课下的收集进行展示、交流,被挖掘整理出来的民歌,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亲近感和自豪感,自然从心里喜欢和接受它。
同学们还模仿这些民歌的旋律节奏,现场创编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反映校园生活的新民歌。
这极大的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极易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并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让其终身受益。
2、听民乐。
山东民间器乐源源流长,过去风行华夏的古琴、古筝、箫、埙乃至管子、擂琴,时至今日依然抒发着悠悠古情。
山东民间器乐的品类有民间乐曲、宗教音乐及祭祀音乐等。
以乐种而言主要有鼓吹乐、弦索乐、丝竹乐、锣鼓乐等。
以演奏形式而言有独奏、对奏、重奏、齐奏、合奏等。
鼓吹乐为唢呐、管子独奏曲。
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曲目,尝试制作了山东民乐菜单,在课外活动固定时段点播。
音乐教师挖掘山东民乐的“文化蕴育点”,在校园里营造文化气息,通过音乐作品向学生传递民间音乐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不仅带动了学生,还受到我校文化课教师的欢迎,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创设情景、配乐诵读等教学过程中,也自然的渗透到了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再在音乐课上加以点拨,久而久之在大家的共同努立下便形成了一种艺术氛围,也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对锣鼓乐很感兴趣,在活动课上我们请到了民间艺人做老师,向学生教授锣鼓经,效果显著,在很短的时间里我校便组建起了威风锣鼓队,成为了我校的艺术特色之一。
3、赏戏曲。
山东现在有地方戏曲剧种20余种。
吕剧是山东主要地方剧种,柳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茂腔、四平调等都是山东有影响的地方戏曲。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音乐戏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唱念做打行行俱全,中小学生通过初学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
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地方戏曲感兴趣呢?往往听的时候学生很开心,一到我讲
地方戏曲的理论知识时,就开始注意力分散。
在学动作的过程中,由于是中学生,很多同学不愿意上台模仿,即便是模仿也无法表现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累,学生也没有想再听的欲望。
我深深地思考着,老人听戏,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当演员。
可现在我们却总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学这做那,试图让他们在一节课中就掌握地方戏曲的各大要素……我们能否换个角度去听戏,一同走进戏里,去听故事,边听边感受她独特的地域文化呢?是呀,我们是带孩子们听戏,不是让孩子们去学戏,是让孩子对本不感兴趣的地方戏产生兴趣就可以了,不能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设计一节课,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
看似面面俱到,可是孩子们能完全接受得了吗?这样我采用了换位思考的办法来备课。
如果我是学生,我最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们的课要尽可能的轻松,语言要轻松,氛围要轻松,我们仅仅是带着孩子们去听戏,只是在听的过程中顺带地讲一些戏曲的相关知识。
这样我们在赏戏的过程中听故事,降低了难度学生的兴趣就大大的增加了。
由此可见,在戏曲欣赏中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戏曲文化内涵。
就拿吕剧来说,她的角色,她的故事,她的念白,她的动作等音乐性的特征其实都是与山东地域文化息息相关的。
这样的地域文化更能激起孩子先让孩子听故事,再让孩子听方言念白,最后让孩子听曲调。
听熟了孩子自然就会想跟着唱。
最后,就是要关注孩子。
我们在设计一节课中总是想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都写入自己的教案中,让孩子配合自己完成一次精彩的演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句话说得多做得少。
总之,戏曲的欣赏教学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讲完、听完的,而我们仅仅是向学生打开戏曲的大门,至于里面那奇妙的世界,应该由他们自己去聆听去寻找去想象去感受。
总之,山东民间音乐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山东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
学生既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和创造者了,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当,途径科学,山东民间音乐就能活跃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山东民间音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歌,爱听家乡乐,会赏家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