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38 3

专 家 论述 ・
结 核分 枝杆 菌 耐药 分 子机 制 及耐 药基 因检 测方 法研 究 进展
解放军 39医院全军结核病中心研究室( 0 北京
关键词 结核分 枝杆菌 ; 耐药 基 因 ; 检测 ; 述 综
1 01 0 9) 0
辟 了一 条新 的途 径 。
变 导致 过氧化 氢酶 一过 中一 究 室 副 主 任技 师 , 国 病 研 中
防痨协 套 基 础 ( 细 菌) 业委 台 专 氧 化物 酶活性 降低或 丧 失 , 止 I H转 换 成 活 员会委 员 从 事结 核病 细茵 学、 阻 N
1 结核分 棱杆菌 的耐药 分子 机制
i A基 因 9 n h 4位 密 码 子 ; 队 级 、 家卫 生 部 和 北 京 项 军 国
编码 的氨基酸改变 , R A聚合酶分子原有 R P结合 使 N F 点的构象发生改 变, 失去结合 R P的能力 , F 而导致耐
RFP。
突变使 N D A H与之结合 学挂 术 进 步 二 等 奖 5面 、 市科 三 降低 , 抑制 了 IH活化 N 等奖 6面 。参加 专( ) 编写 4 译 著
用。结 核 分 枝 杆 菌 耐
IH 与过 氧 化氢 酶 一过 N
氧 化 物 酶 编 码 基 因 Kt a G和/ 或烯 酰 基 还 原
酶编 码 基 因 i A 突 变 n h
有 关 。 I t 基 因 的 突 (G a

牵 国利 解 放 军 第 3 9医 院 垒 军 结 核 0
的发展 ,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及 耐药 的分子基础 大部分已被阐昵 , 建立了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基 因的方法 , 为结核 分 枝杆 菌快 速 药 物 敏 感性 试验 开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

摘要:早期确诊和提高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的现实目标。

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基本反映结核病发病趋势,而诊断技术决定了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水平。

当前对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血清抗体检测等技术。

近年来,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然而,目前很多实验室对于结核病的诊断仍停留在痰涂片镜检、痰结核菌培养及PPD皮试等传统方法。

本文现将具有代表性的几项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诊断中图分类号R378.91+1,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29(2012)06-0570-03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2.06.017·综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引起的结核病是常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

约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曾经感染MTB,亚洲地区感染者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据WHO估计,2007年全球约有927万新发结核患者,175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国之一,发病人数130万,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1,2]。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细菌学涂片和培养检查。

由于方法所限,严重影响了结核病的及时诊断,因此建立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对于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3]。

现将近年来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进展综述如下。

1结核病病原菌检测技术1.1抗酸杆菌涂片镜检1.1.1萋-尼氏抗酸染色涂片萋-尼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是经典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目前很多实验室仍然依靠此方法进行结核检测,但其灵敏度较低,仅20%~30%,而且此方法繁琐,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

张立群对比了4种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显示萋-尼抗酸染色涂片的阳性率为11.6%,灵敏度仅为26.3%[4]。

结核杆菌的研究进展

结核杆菌的研究进展
TM包括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非洲 结核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又称为结核分枝杆菌 复合群(MTBC).该群中DNA相关性为85%一100%,分 类地位相近。
NTM包括MTBC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所有其他分枝杆 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由于NTM对氯化物具有抗 性,它们甚至可以在自来水管道系统中生存。
Company Logo
结核杆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二、血清学检测 多数血清学实验检测时间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人群筛选。但日前 已商品化的组合抗原检测试剂盒都无法检测出所有结核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 抗体。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且复杂,在宿主体内表达的数量、种类或时机可 能随患者的个体免疫背景和病程而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抗体谱。因此,采 用多种抗原联合检测的手段,在保证特异性的基础上有助于改善灵敏低的缺 点。
Company Logo
结核杆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1 、结核杆茵DNA扩增法(PCR法)
在过去的20年,已建立起多种PCR技术用来检测结核 分枝杆菌特异性的靶序列。实验证明,PCR是一种简便、 快速、灵敏、特异的基因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因排菌量 少、结核杆菌发生L型变异而被常规细菌学检查漏诊者的 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化疗后排菌情况的观察,标本不需 要预培养,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虽然PCR技术有诸多 好处,但是目前该方法仍缺少权威性的诊断试剂盒,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扩增时气溶胶污染导毁的假阳性、标本中 PCR抑制物质导致的假阴性,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菌的菌型鉴定。
Company Logo
结核杆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4、噬茵体报告技术 该技术原理为,萤光素酶指示的分枝杆菌噬菌体与在含抗结核药物培养基中 短暂培养的待检菌混合后,能感染活的耐药菌,使之表达萤光素酶基因,再 加入萤光素底物,活菌会产生荧光,而敏感菌无荧光产生。此办法直观性高、 用时短,但如要被广泛应用于结核杆菌的快速检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必 须使用标准化的细菌、标准化的萤光素酶系统,以及标准化的培养基和发光 检测仪,并能与用常规方法所测最低抑菌浓度值相符。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mL 以上 脑脊 液 , 以 3 0 0 0 g离 心 1 5 mi n沉淀 细菌 ,
镜 检 AF B观察 时 间大 于 3 0 mi n , 其 AF B阳性 检 出
率 达到 5 8 。然 而 , 现有 研 究 认 为 腰 穿 抽 取 脑 脊
2 . 1 固体培 养法 传 统 的 固体 培养 基 包括 罗 氏 、 Og a wa 培养 基 等 , 药 敏 试验 种 类 多 , 便 于指 导 临 床 抗结 核药 物 的选择 , 在 发展 中 国家广 泛使用 。但 此
液6 mI 对一 些患 儿会 存 在危 险_ 4 ] , 且 镜 检 时 间 大
于 3 0 mi n对 于忙 碌 的检 验 人 员 难 以接 受 。 此外 , Ke n n e d y等 采 用多 次 腰 穿 取 脑 脊 液 涂 片 行 抗 酸 染 色检 测 , 结果发现 5 2例 T B M 患 者 接 受 1次腰 穿脑 脊 液检查 AF B检 出率 为 3 7 , 接受 4次
玻 片上 行 Z i e h l — Ne e l s e n染 色 , 其 AF B 检 出 率 为
1 0 0 0 o , 且 多 为胞 内分枝 杆菌 , 远 高于传 统 的抗 酸染 色法 [ 8 ] 。这些 改 进 的 MT B检 测 方 法 较 传 统 染 色 法检 出率 显著 提 高 , 但 目前研 究 样 本 量 较少 , 仍 需
增 大样本 进行 证实 。
为此 , Th wa i t e s等 改 进 了此 方
2 MT B培 养
脑脊 液 中培养 出 MT B是 确诊 TB M 的最 权威
方法, 现 对 目前主 要 的 MT B培养 方法进 行介 绍 。
法, 其对 1 3 2例 临 床 诊 断 T B M 患 者腰穿 抽取 6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研究进展
d e r e d b y t h e l a c k o f r a p i d a n d a c c u r a t e d i a g n o s t i c me t h o d s .Af t e r i n f e c t i o n o f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MT B)
【 Ke y wo r d s 】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a n t i g e n d e t e c t i o n
结 核病 (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T B ) 是一 种古 老 的疾病 , 由 于 缺 乏有效 疫苗 , 缺 乏高特 异性 和敏 感性 诊 断试 剂 ,
t he s p e c i ic f a nt i g en o f MTB a p p e a r s f ir s t l y i n v i v o. Th e de t e c t i o n o f M TB a s e a r l y d i ag no s i s o f TB ma y b e o f h i g h d i a gn o s t i c v a l ue .I n t h i s r e v i e w we s umm a r i z ed t he n e w pr o g r e s s i n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my c o ba c t e r i a l a n t i g e n s .
方法 可能具 有很 高的应 用价值 。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难等。
型基 因 , 只带 有一些 与 其转 座作 用 有关 的基 因 , 而 当 它们 转 座到某 一 基 因 中使 该基 因失 活或产 生 极性 效 应 时才 会被 发现 。插 入序 列位 置 的置 换经 常会 使 基 因断裂 , 响相邻 基 因活 性或 是改 变其 表 达“ 。从 影 进化 的 角度看 , 入 序 列 在 基 因组 中的 作 用 目前 有 插 两种 假设 。其 一 是插 入 序 列 作 为 基 因组 中 的“ 生 寄
的分 布 并 不 是 随 机 的 , 研 究 表 明 基 因 组 中 分 布 了 有

病 之一 。但 是 , 过百 年来 人们 的努 力 , 经 结核 病 仍然 是 影 响人类 健康 的重要 传染 病 之一 。在 上世 纪 九 十
年代 , 以分 子分 型技 术 为基 础 的分子 流 行病 学 , 给研 究 结核 病病 原特 征 、 染 传 播 和致 病 机 制 等 提 供 了 感 新 的手 段 。尤其 是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H3 Rv全 基 因组 7 序 列测 序完 成后 , 核分 枝 杆 菌 的分 子 分 型 研 究 取 结 得 飞速 的发 展 , 进入 了一 个 全新 的领 域 , 也进 而使 结 核 病流 行病 学 的研究 取 得 了很 大 的进展 。建 立在 基 因序列 基础 上 的分 子分 型技 术 可 以了解 病例 间 的相 互 关 系 , 得流 行病 学 研 究 中对 病 例 的追 溯 更 加 直 使 观 , 于 了解 结 核病 病原 在人 群 中 的传播 动态 特 征 。 易 本 文将 介绍 近年 来 国 内外 经 常应 用 的及新 建 立 的结
吕 冰 , 守一 , 高 万康 林
中 图 分 类 号 : 81 R1 2

2024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新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全文)

2024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新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全文)

2024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新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全文)摘要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传统病原学对其诊断效率较低,易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至关重要。

文中对近年来出现的可用千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新型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主要分为核酸检测方法、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3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 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引起的脑脊膜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结核病中最致命的肺外结核病型。

尽管接受了抗结核治疗,TBM患者的病死率仍超过30%[ 1 ] 。

在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 mmunodeficiency v irus, HIV)感染的TBM患者中病死率接近40%,而合并HIV感染的耐药TBM患者病死率可高达100%[ 2 ]。

TBM患者能否得到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3 ] 。

但TBM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难以通过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常规生化等参数与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脑膜炎进行鉴别[4, 5 ]。

此外,TBM患者脑脊液中Mtb的载量通常较低,这对TBM的病原学诊断提出了极大的挑战[6, 7 J。

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和普及快速有效、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M t b及其耐药性检测方法,对TB M诊疗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8 ] 。

在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中,抗酸染色廉价、快速、简单易实施,但敏感度欠佳,无法检出低菌载矗样本中的病原体[9' 10 ];尽管后来提出的改良抗酸染色能够使细胞内外的M t b同时在镜下呈现,增加了对脑脊液样本中M t b的检出率,但通过染色镜检无法区别M t 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且无法提供病原菌的耐药信息[ 10, 11, 12]。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技术研究进展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技术研究进展
述 如下 。 1 快 速 培 养 法
文献 标识 码 : A
化 技 术 , 有 利 于 结 核 杆 菌 的 及 时 检 出 , 由 于 培 养 基 营 养 物 更 但 丰富 等原 因 , 些 系统污 染率 较 高 。 这
1 3 MB Re o . d x系 统 该 系 统 是 德 国 He h / i e t 司 生 i aBo s 公 p t
维普资讯
中 国公共 卫生 2 0 0 2年 第 l 8卷 第 9期 C NA PU I HE HI BL C ALT H V 1 1 o . 8No. e 0 2 9S p2 0 13 17
文 章 编 号 : 0 10 8 I0 2 0 .1 70 10 .5 0 2 0 ) 91 3 .2
( ) 示 , 于 该 法 使 用 放 射 性 底 物 而 使 它 的 应 用 受 到 了 限 GI 表 由 制。 1 2 分 枝 杆 菌 生 长 指 示 管 ( G T) . M I 法 MGI 系 统 ( 2 是 由 T 13 , B co c is n微 生 物 实 验 室 研 制 的 继 B ce et nDi n o k a tc法 之 后 的 一
B C C 0系 统 和 L A TE A6 J培 养 基 , 对 非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 TM ) 而 N 分离 率较 后者 低 。该 系统 通 过 肉 眼便 可 观 察 到 细菌 生 长 。 且 无 放 射 性 污 染 , 该 系 统 不 能 进 行 分 枝 杆 菌 菌 型 鉴 定 , 不 能 但 也 做 药 敏实 验 。
种 非 放 射 性 的 培 养 法 , 括 其 中 MideB o k7 9液 体 培 养 包 d l ro H
条 件 下 , NA 探 针 与 其 互 补 的 DNA 单 链 配 对 , 放 射 自显 影 D 经

基于核酸检测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基于核酸检测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了 多种 选 择 方 案 。核 酸 检 测 是 利 用 分 子 生 物 学 的 理 论 和 技 术 , 通 过 直 接探 查 核 酸 的 存 在 状 态 , 从 而 对 人 体 的状 态 与 疾 病 做 出
诊 断 的方 法 。近 年 来 , 核 酸 诊 断 技 术 的发 展 极 大地 推 动 了实 验 室 的 快 速 诊 断 , 本 文 就 结 核 杆 菌 感 染 后 细 菌 核 酸 及 宿 主 微 小 核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i n m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o s i s o f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f e c t i o n
糖 核 酸 检 测 方 面 的新 方 法 、 新技术进行综述 。 关键词 : 结核 分 枝 杆 菌 ; 分 子生物学; 核酸 ; 微 小 核 糖 核 酸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7 8 . 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2 6 9 4 ( 2 O 1 5 ) 1 0 —0 9 6 7 —0 5
Ab s t r a c t : Tu b e r c u l o s i s i s a n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c a u s e d b y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T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di a gn os t i c t e c hn ol o gy p r o v i d es a va r i e t y o f op t i o ns f or di a gno s i s a nd t r e a t me nt o f t ub e r c u l o s i s . N uc l e i c ac i d de t e c t i o n i s t O us e t h e t he o r y a nd t e c hno l o gy of mol ec ul a r bi o l o gy, t hr ou gh d i r e c t d e t e c t i on o f s t a t us or de f e c t o f pa r t i c ul a r s e g me nt s,t he n ma k e

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2 .Colg i lS in e in x A r utrlUnv ri ,Na c a g 3 0 4 ;C ia l e o Anma ce c ,Ja g i gi l a iest e f c u y n h n 3 0 5 hn
[ sr c 】 T ee h s b e n ra i d a c m n n t i n s u ec o i h nea t n e e n i u o g Ab ta t h r a e n i e s g a v n e e ti h da o i o tb r i s .T e i rc o s b t e mm n l y c n e g sf l s t i w o
生 物 技 术 通 讯 L T ERS I B OT CHNOLOG EY N I E Y V 1 0 No2 Ma . 0 9 o. . r 20 0 .0 9 2 9 o:1. 9jsn10 — 0 2 0 . . 9 i 2 00 2
[ 图分 类 号 ] R 7 .1 中 38 9
[ 献 标 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 0 2 0 90 — 2 9 0 文 0 9 0 0  ̄ 0 )2 0 4 — 4
Adv nc i a no i Te hn q s o y o ace i m u e c o i a e n Di g ss c i ue f M c b tr u t b r ul ss
ad n moe u a it c n lg a e ma e g e t p o e s i h r s a c f t b r i ss t s. T e a v n e n f moe u a lc l r b oe h oo y h v d r a r g s n t e e e r h o u e c l i e t r o h d a c me t o lc l r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耐药表型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耐药表型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用 该 系 统对 包 括 吡 嗪 酰胺 在 内 的一 线 抗 结 核 药 进 行 了药 敏
测 是 通 过 观 察 在 含 或 不 含 某 抗 结 核 药 的 培 养 基 上结 核 分 枝 杆 菌 的 生 长 情 况 [ 耐 药 表 型 的 检 测 操 作 简 单 , 同时 进 2 ] 可 行 多 种 药 物 的 检 测 。本综 述 将介 绍 一 些 以 培养 基 为 基础 的 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表型检测方法 。
b e p e r d i h a ty a sf rt e r p d a d tmey d t c o f d u - e it n e i u e c l ss Th s r ve wi n r . e n a p a e n t el s e r o h a i n i l e e t n o r g r ss a c t b r u o i. i e iw l i to一 i n l
摘 要 : 核 病 至今 仍 然是 危 害公 共 健 康 的 一 大 难 题 。耐 多 药/ 泛 耐 药 的 结核 分 枝 杆 菌 ( 结 广 MDR T / DR T ) 是 制 约 _ B X .B 仍
控 制 结 核 病 传 播 的 重 大影 响 因 素 , 因此 分 析 结核 分枝 杆 茵对 一 线 及 二 线抗 结核 药的 耐 药情 况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传 统 检 测 方 法耗 时长 且 操 作 繁 琐 。近 些 年 来 , 出现 了一 些 快速 的 结核 分 枝 杆 菌 耐 药检 测 方 法 , 综 述将 介 绍 几种 以结 核 分 枝杆 茵 培 养 该
文章 编号 :6 17 1 (0 2 0 —6 -3 1 7 —4 4 2 1 ) 11 20
Ne Pr g e s o p d M e h d o u - ss a e w o r s fRa i t o s f r Dr g Re it nc

结核杆菌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结核杆菌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特性 而 建立 的菌型 鉴 定法 。涂 片法是 最基 本 的检 测 方法 , 有 简便 、 速 的特 点 , 具 快 但敏 感性 差 , 平均 检 出
率 只有 2 % ~3 % , 法 区分 死 菌 、 菌 J 5 5 无 活 。培 养
法周期太长 , 4 约 ~8周 , 同时必须结合药敏试验 和 菌种 鉴 定试 验 才能 进 一步 确诊 , 这样所 需 周期更 长 ,
这 些方 法 各有 优 劣 , 还需 不 断发展 和 完善 。
1 细 菌 学检 测
对结 核 病人 痰 的 细 菌 学检 测是 结 核 病诊 断 、 治
疗及 评 价 治疗 效果 最 可靠 的标 准 。常规 的细 菌学 检 测 方法有 痰 涂 片法 、 养法 、 敏 试验 及根 据其 理 化 培 药
不利 于 临床 上结 核 病 的诊 断 和治 疗 , 之试 验 过 程 加 中 的 影 响 因 素 很 多 , 易 标 准 化 , 能 满 足 临 床 不 不
需要 。
有重要意义 。结核抗原 的检测是结核病免疫诊断的 另 一条 途径 , 以抗 结 核 杆 菌 的单 克 隆抗 体包 被 酶 标
核 杆菌 的抗 体取 得 成 功 , 此 开 始 了结 核 病 的免 疫 从 学 检测 。早期 是 用 P D( 核 菌 素 纯 蛋 白衍 生 物 ) P 结 作 为结 核 杆 菌 抗 体 的 检 测 抗 原 , P 的 抗 原 性 较 PD 弱 , 异性差 , 特 限制 了该 技 术在 临床 诊 断 中 的应 用 。 结 核 菌 重 组 蛋 白、 A ( 阿 拉 伯 甘 露 聚 糖 ) L S L M 脂 、P ( 多糖 ) 是 近年 来 国外研 究 成 功 的较 为优化 的抗 脂 等 原, 应用 后 极 大 提 高 E S 检 出 率 。 结 核 杆 菌 的 LIA IG抗 体 的血 清 水 平 与 病变 程 度呈 正 相 关 , g 因此 检 测 血清 中 IG抗 体 的水 平 对 于 活 动 性 疾 病 的诊 断 g

TB的实验室检查进展

TB的实验室检查进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 形 态 学 到 分 子 生 物 学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 学 工 作 者 对 结 核 分 枝 致 使 E IA这 种 血 清 学 诊 断 技 术 没 有 取 得 实 质性 的 进 展 。 医 LS 杆 菌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致 病 性 、耐 药 性 、诊 断 、抗 结 核 药 物 的 研 制 等 都 取 得 了 巨 大 的成 就 。 对 结 核 病 实 验 室 诊 断 技 术 方 面 的 进 展 现
【 中图分类号】R2 【 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05 20 )3 0 1— 3 62 58 (090— 0 1 0
主 18年3 4 82 月2 日郭霍氏首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c b ceim 用 于 诊 断 的 免 疫 学 诊 断 试 验 , 要 用 来 了 解 被 试 者 是 否 感 染 了 结 My o atru 在结核 病流行病 tb ruo i,以下简称 结核杆菌 )为人 类治疗 结核病带 来 了希 核 分枝杆菌或 作为有无结核 病的辅助诊 断依据 , u ec ls s 可 同 望 。自 2 世 纪 5 年 代 以来 不 断 发 现 有 效 的 抗 结 核 药 物 ,使 疾 病 学方 面 , 以 作 为 人 群 感 染 后 结 核 的 危 险 度 的 指 标 , 时 也 是 检 0 0 测卡 介苗接种 效果的一种方 法。 点是:由于是一种 间接诊断 结 缺 的流行 得到 了一定 的控制 , 但近 年来 由于 不少国家对 结核病 的忽
中外健康文摘 2 ∞ 年1 o 月第B 豢第3 Wol e lh D g s dc lP r de l 期 r H at i e tMe ia e i ia d o
论 著

持留态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持留态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认识 。我 国学 者 认 为 ,以异 柠 檬 酸 支路 代谢 为 代表 的 厌 氧 代 谢表 型特 征 作 为 持 留菌 的本 质性 界 定 标 准 是 合 理 和 可 操 作 的 ,并 可依
通 信 作 者 :高 孟 秋 ,E i:go wd mal amq m@yh oc r.l ao . n e o l
环 境 下 启 动 不 同代 谢 途 径 ,这 样 也 必 然伴 随 蛋 白 质等 生物 学 特 性 的 相 应 改 变 。MT 处 B
于 低 氧状 态 时 ,氧 呼 吸 代谢 关 闭 ,而 通过 启 动 异 柠 檬酸 支路 代 谢获 取 能量 ,异 柠檬 酸 裂 解 酶 是此 支路 的 关 键 酶 。生 长 增 殖 期 和持 留 状 态 MT 的 异 柠 檬酸 裂解 酶 、触 酶 及 超 氧 B 化 物 歧化 酶浓 度 均 存 在 明 显差 别 。此 外 ,持 留菌有 2个标 志 :细 胞壁 增 厚 和相 对 分子 质 量 为 1 0 60 0的 热休 克 蛋 白 ( 晶体 同源体 )的 高 度表 达 。 当 MT 进 入 持 留状 态 时 ,三 酰 B 基 甘 油合 酶 被 表达 ,频 繁诱 导 细胞 壁形 成 脂 质 体 ,说 明脂 质 体 的形 成 与 持 留态 可能 有 一 定 相关 性 J 般 认 为 ,持 留菌 形 态 上表 现 。一
迁 延 和 复发 的 重 要 原 因 ,而 结 核 病 病程 迁 延 又增加 了耐 药 MT B产生 的机会 。现 就持 留态 MT B的研 究进 展进 行综述 。
1持 留现 象的发 现
据 其 持 留代 谢 程 度 将持 留菌 界 分 为代 谢 持 留
菌 和休 眠持 留菌 两 类 ,分 别介导 病 程 迁 延 和
为 细 胞壁 增 厚 等 改 变后 ,就 可 以 逃避 现 有 抗

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4 %有功能 ,4 可能 有功 能 ,6 称为 孤独 序列 。间隔 子 | D 4% 1%
2 12 在 P R基 础上发展 的核酸 扩增 技术 .. C
① P R 单链 C-
构象多态性分析 ( C .S P 。是检测单碱 基突变 可靠而 简 P RS C ) 便的方法 。P R产 物为两条 互补单链 , C 各单链 的碱基序列 不 同可形成不 同的空 间构 象 , 凝胶 上显示 不 同 的带型 , 确 在 可 定有 无突变 。 目前 采用 P R S C C —S P技术 分析 耐 多药结 核 杆 菌的耐药机理 已成为研究热点 , 尤其是该法 直接 检测临床 标 本中结核杆菌耐药基 因的成功 , 会对传统结核 药敏试验 产 将 生新的挑 战。S en等 学者 检测 比嗪酰胺 的耐药基 因 , he 与
2 结核病 的分 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2 1 核酸扩增技术 .
径。
基因突变 , 分别 检 出突变基 因 1 株 、9株 、4株 , 该法 不 6 1 l 但
能确定突变部位和性质 , 对操 作技 术要求 过 高 , 响因素 较 影
多 , 前 只在 条件 较好 的实 验 室 开展研 究 。② 序列 特 异 引 目
断, 缺点是无法 区别 死菌和活菌 。巢式 P R 半 巢式 P R采 C 、 C
近1 0余年 来 , 核病 发病呈 全球 持续 恶化 ,07年 死 结 20 于结 核病 的患者约 17万 j 7 。结 核杆菌 是结 核病 的主要致 病菌 , 可在人群 中传播 , 对外界环境 的抵抗力强 , 易产生耐 药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 Biblioteka 第 3 期 01 1 l・
综述 与讲 座 ・
结 核 病 的分 子 生 物 学诊 断技 术 研 究 进 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孙冰梅;车志宏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5(034)004
【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TB)简称结核杆菌,于1882年由德国科学家Koch发现并证明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状况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曾大幅度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

结核病疫情呈现全球性明显回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出现。

结核杆菌的高耐药问题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

【总页数】3页(P301-303)
【作者】孙冰梅;车志宏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911
【相关文献】
1.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主要分子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王英全;岳昌武
2.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与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方法 [J], 崔晓文;张秀英
3.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
4.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
5.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曾涛;朱中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分枝杆菌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带教总结

结核分枝杆菌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带教总结

结核分枝杆菌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带教总结
张战锋;庞志宇;谢在春;陈久凯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22(33)3
【摘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对该病的检测方法较多,在实际临床带教过程中,这些方法往往不是在一个专业组甚至不是一个时间段内学习,并且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容易忽视同一项目、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

对此,本文根据实验室目前常用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探讨,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总页数】3页(P82-84)
【关键词】结核菌;临床带教;教学;检测方法
【作者】张战锋;庞志宇;谢在春;陈久凯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
【相关文献】
1.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
4.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
法在高原地区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5.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在高原地区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r c】T b ruoi c ue y m cb ceim u ec l i h s b cme a net u i ae wt etrso Abta t u ec ls a sd b y o atr s u tb ruo s a e o n ifci s ds s i faue f s o e h
病 。由于 细菌学 检 查 阳性 率 低及 血清 学诊 断 的敏 感性 和 特 异性 不高 等原 因 , 因此 结核 病 的诊 断一 直是 临床 上 的
难题 。发现 和研 究 对结 核 分枝 杆菌 诊 断较 敏感 和特 异 性且 快 速 、 便 的实 验 室 检测 方 法 , 结核 病 的预 防 和诊 简 对 断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笔 者 就 目前 国 内 外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的 检 测 方 法 现 状 及 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g i g t e iw h u r n i a i n n r g e s s o e t g me h d o c b c e i m u e c l ss b t o n o n o r ve t e c re tst to sa d p o r s e ft s i t o sf r my o a t ru t b r u o i o h h me a d u n
性 片 段 长 度 多 肽 性 鉴 定 法 ; C 一 链 构 象 多 肽 性 分 析 鉴 P R 单 定 法 及 P R 基 因 芯 片 鉴 定 法 等 前 4种 方 法 只 能 鉴 别 部 C 一
CHNA M0D N ME CIE 中 国 当代 医药 I ER DI N 2 1


述 ・
染 问题 , 自动 化 程 度 高 I 。 32 分枝 杆 菌 分 子 菌 种 鉴 定 .
2 菌 快 速 检 测 的新 技 术 。 根 据 噬 菌 体 能 够 感 染 ,裂 解 结
c b cei m u ec lssp a sa mp ra tsg i c n e i h rv nin a d d a n sso u e c lss T eatce i o a tru tb ru o i ly n i otn inf a c n tep e e to n ig o i ft b ruo i. h ril s i
及抗 原 抗 体反 应 法等 , 这些 方 法特 异 性 、 感 度 较差 , 但 敏 且
以用 于分 枝杆 菌药 敏 试验 及 菌型 鉴定 。但该 法含 有 微量 的
放 射 线 , 染 率 比 罗 氏 高 , 环 境 和 操 作 人 员 身 体 有 一 定 污 对
的影 响且 仪 器 价格 昂 贵 、 剂 需 进 口 , 以一 般 只在 有 条 试 所 件 的临床 实验 室 应朋 。 I
为分枝 杆菌 , 可立 即进 行分 枝杆 菌 鉴定 和药 敏 试验 . 并 . 1. . 3变色 液体 培养 基培 养 法 分 枝杆 菌 变色 液体 培养 基 为 2
营养丰 富. 有多种维生素 、 氨酸钠 、 种抗生素及 『 含 多 l ‘
油 、 m 清 、 色 剂 及 磷 酸 盐 缓 冲 液 的 选 择 性 培 养 基 。l 内 马 变
ts,a d l t e stvt n p cf i n s rd a n ss h u ec lss da n ss h s awa s b e r be e t n il s n i i a d s e ii t i eo ig o i,te tb ruo i ig oi a l y e n a po lm i te i y c y n
管 内氧 气被 利 用 , 内荧 光指 示 剂将 在特 定 光源 的 激 活下 管
释 放 荧 光 。 养 仪 将 报 警 , 性 指 示 器 呈 红 色 , 时 该 标 本 培 阳 同 所 存 位 置 将 在 液 品 显 示 屏 的 『 性 位 置 上 得 到 示 . 性 5 日 .阳 MGI 养 管 可 取 f 后 卣 接 涂 片 进 行 抗 酸 染 色 以 确 定 是 否 T培 I J
111直 接 厚 涂 片法 直 接 厚 涂 片法 检 …率 比普 通 涂 片 法 ..
高 1 %~ 9 . 种 方 法 快 速 、 用 低 , 日前 闰 内 常 用 方 4 l% 这 费 是
法, 也是 《 结核 病诊 断 细菌 学 检验 规范 》 规定 的方 法 .
11 集 菌 涂 片 法 通 过 加 大 被 检 标 本 的 体 积 或 通 过 离 心 、 .. 2
1 . A T C H I 6 . 2B C E G T 9 0全 自 动 分 支 杆 菌 培 养 仪 待 检 标 2 本 接 种 在 MG T培 养 管 中 , 有 分 枝 杆 菌 生 长 时 , 巾 的 I 当 管 营养 成分 和 氧 气将 不 断地 被 消 耗 , I 培养 管 中 的荧 光 MG T 显 示 剂 将 随 着 管 内 氧 气 浓 度 的 变 化 而 发 生 反 应 。 旦 培 养 一
23 1第O 第1 0年 月 2 1 卷 期
。 ・ 综
述 ・ 。
结核 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 方法 的研究进展
凌 显桢 ( 述 ) 综 罗建 文 ( 校 ) 审 5 60 4 30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 宜 州 市 中 医 院 检 验 科 , 西 宜 州 广
【 摘要】 核 病是 由结 核 分枝 杆 菌引 起 的传染 病 。它 已成 为严 重 危害 人 民身体 健 康 、 结 发病 率 及病 死率 很 高 的传 染
操作 繁 琐 、 时 。近年来 , 验室 研究 了一 系 列 的新技 术 耗 实 和方 法 . 对传 统 的检 测 技 术加 以补 充 , 补 了其 不 足 , 得 弥 取
了很 大 的 进 步 . 对 其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现 1细 菌 学 诊 断 技 术
11涂 片 法 .
核 分枝 杆 菌 和耻垢 分 枝 杆 菌 的特 点 ,先 用 特异 性 MT B噬 菌体 迅 速 感 染 、 解 标 本 中的 MT 再 用 杀 病 毒剂 清 除 所 裂 B;
分 枝 杆 菌 分 子 鉴 定 的 方 法 有 :C 菌 种 鉴 定 方 法 : PR P R直接 测 序 鉴 定 法 : C — N C P R D A探 针 鉴 定 法 : C 限 制 P R一
c i i .T e e t a d su y a fs n i l a o a o e tn t o t i h s n i vt n p cfct o — l c o d t c n t d a t a d smp e l b r t r t si g meh d wi h g e st i a d s e i i f r my n y h i y i y
a ra . b o d
【 ywo d】Myo a tr m b ruoi T b ruoi T s n to ; sac rges Ke r s c bcei t ec ls ; u ec ls ; et gmehd Reerhpors u u s s i
近 年来 , 于人 口的 剧 增 、 界 范 同 内 大 面 积 的人 口 由 世
浮游 等 方法 , 集标 本 巾 的抗 酸 杆菌 , 富 与厚 涂 片法 相 比 , 方
法 操 作 繁 琐 、 床 应 用 不 多 。 涂 片 抗 酸 染 色 法 , 然 有 简 临 虽
便 、 捷 、 本 低廉 的 优 点 , 其 敏 感性 低 , 3 .% , 快 成 但 为 68 特异 性 为 9 .% . 不 能 区 分 结 核 与 非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l 43 且 2 I 。
原 因 ,在 世 界 上许 多 地 方 结 核 病 发 病 率 出 现 了 回 升 的 现 象 。结 核分 枝 杆 菌是 结核 病 的主要 致 病 菌 , 在人 群 中传 可 播 , 外 界环 境 的抵 抗 力 强 , 产 生耐 药 菌株 I 对 易 ” 。传 统 检 测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的 方 法 有 涂 片 找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法 、 养 法 以 培
Re e r h pr g e s o a r t r e tng m eho o y o a t rum u— s a c o r s f l bo a o y t si t ds f r m c b c e i t
be c l ss r u o i
LI a z e LUO a we NG Xi n h n n n C i ia a o a o y ln c l L b r tr ,Yih u Ho p tl o a i o a h n s d c n ,Gu n x h a g Au o o u go ,Yih u z o s i f Tr d t n l C i e e Me i i e a i a g i Z u n t n mo s Re i n zo 5 6 0 Ch n 4 3 0, i a
1 培 养 法 . 2
熊 围亮等I I 报道应 用变 色液 体 : 培养 基检测 痰标本 阳性 率 达
5 .% , 均 检 出 时 间 为 7d 污 染 率 为 28 ; 照 的 改 良 32 平 , .% 对
1 . B C E — B 4 O快 速 检 测 系统 其 主要 原 理是 测 .1 A T C T 一 6 2 定结 核 分枝 杆 菌的代 谢 产物 。在米 氏 7 2培 养基 中加入 H1 含放射 性 t 4 C的量 , 用生长 指数 GI 值表示 , 于 1 阳性_ 大 9为 3 I 。
大 流 动 、菌 株 变 异 和 耐 药 性 的 产 生 、 I 感 染 流 行 等 种 种 HV
本 最 早 仅需 2d就 能 检 出 ,阴性 一 般 1 月 可发 报 告 : 个 而 传 统 的改 良罗 氏法 最早 检 出一 般 为 2 0d左右 ,阴性 2个
月 发 报 告 。 此 方 法 不 仅 可 用 于 分 枝 杆 菌 的 分 离 , 时 也 可 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