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突破_范周

合集下载

政策红利助推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政策红利助推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形象地比喻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三驾马车"。

他认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全民文化消费权益得到了保证;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回过头来能够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则是解决在产业和事业再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瓶颈问题。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文化产业,则被寄予了厚望。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意味着,如果要使2016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该比重则每年均需提高0.4个百分点,这将产生巨大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动力,同时,文化产业大发展也将释放广阔市场空间。

电影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电影行业在拉动文化产业增长中一直是领头羊。

传统的大制作高成本的影片虽说依旧是票房主力,但小成本精制作巧营销的影片也开始走俏电影市场。

《失恋33天》9000万的成本收获了3亿的票房,成功地诠释了并非只有大制作才有大收益。

发展如火如荼的电影产业,近年来不论从影片数量还是票房都呈高增长态势,电影营销和海外市场也在逐步打开,将进一步拉动电影产业收入。

目前,票房收入仍是电影产业的核心驱动力,2004年,国内电影票房收益只有16亿元,到了2010年电影票房收入已经达到了102亿元。

过去7年,电影票房占电影产业综合收入比重逐年提升,从2004年的43.6%增加到2010年的64.7%。

同时,中国电影海外总收入也大幅提高,2010年达到70.4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合拍片占比从2006年的58.8%上升到2010年的99.9%,10年达成出口交易影片共47部,其中46部为合拍片。

北美、亚太以及欧洲是中国电影主要输出地区。

据记者了解,目前虽然票房收入仍是电影产业的主要收益,但电影营销快速成长,越来越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

2005年,电影营销收入只有9000万元,2010年,已经攀升至5.3亿元,年均增长58%。

风物长宜放眼量——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八个热点的对话

风物长宜放眼量——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八个热点的对话

风物长宜放眼量刘玉珠 范 周本文对话嘉宾刘玉珠现为国家文物局局长,对话人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精神需求?GDP 追求?范周: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不短的发展历程,我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也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逐渐深入。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您是如何理解的?刘玉珠: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要从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目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在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换言之,发展文化产业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加GDP 等经济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社会效益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

其次,文化产业是服务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形态。

文化产业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很强,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也很高。

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都能够创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无论是创意运营类人才,还是技术管理类人员,或者是最基层的文化产业从业者,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这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会效益VS 经济效益:如何统一?范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重视社会效益就意味着要放弃市场,也有人认为追求经济效益就很难顾及到社会效益。

这种非此即彼的看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既“叫好”又“叫座”,确实是许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刘玉珠:总体上,我们要求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但是,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效益,但不能等同于政治效益。

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就业和税收、服务结构调整、鼓励产品的创新创造等都可以视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因此社会效益内涵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效益一个方面。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在日前举行的“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经过十年不懈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产业随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中国文化产业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即将成为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亟待政府、企业、学界人士共同思考和解决。

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第一,文化产业顶层设计亟待加强。

所谓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加强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要求把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实施路径进行更具操作性的连接,要突破五年规划的限制,进行长期的战略性的全面设计、统筹规划。

范周表示,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文化产业在东中西部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目前东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定位不清,各类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同质化发展。

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领域重复,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存在盲目超前发展的情况。

因此,范周认为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做好区域统筹,让东部更注重文化和科技的结合,以及设计和创意在产业上的体现,发展文化产业的前端业态;中部是要使内容生产型的文化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让中部地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的接续地点;西部地区主要和传统产业门类进行融合发展,关注民生领域,做好生产性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旅游、观光农业等融合业态。

他希望我国可以在加快文化立法步伐、加强区域统筹发展和建立评估标准体系这三个方面努力,以加强文化产业顶层设计。

第二,文化产业应成为民生工程。

范周表示,目前我国很多文化产业项目成为了“政绩工程”,但他认为,“文化民生”应该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成为今后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定位。

文化强国的建设也应更注重人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强调文化产业发展对基层老百姓的带来的实惠,使文化民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测评点。

范周: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

范周: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

ZHONGZHOU CONSTRUCTION范周: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近日,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对推进文化凑连续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作用,实现均衡和高效的城市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城市功能的分类分级集聚,减少交通压力造成的污染与碳排放;一方面也要确保多中心之间的紧密联系,避免城市蔓延造成的交通能耗和能源低效供应。

交通规划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引导低碳出行。

鼓励步行、自行车、公交等低碳出行方式是促进城市碳减排的重要路径。

这一方面需要抑制机动车出行,一方面也需要向居民提供便利舒适的替代出行方式,这两者都需要借助智慧化的手段实现。

在抑制机动车出行方面,斯德哥尔摩则是智慧交通的标杆城和旅游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全国多地相关部门、景区、企业都开始制定、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举措。

那么,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城市如何抓住机会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化与旅游如何相生共荣理念融合是基础。

深层次理解文旅融合需明确它不只是单纯地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融入文化元素,也不只是将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化开发,更不是站在某一个产业的立场将另一个产业消融解构。

它本质上市,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并收取“道路堵塞税”,这一举措使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o在替代出行方式方面,则可以通过智慧手段,引导公交先行,设计最优换乘方案等方式,缩短公交出行时间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增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编制智慧能源规划,建立优化高效的能源供给系统。

目前我国和能源发展利用有关的规划主要是两类:一是宏观的能源发展规划,强调能源的总体供需关系和发展方向;二是微观的能源工程规划,包括供电、燃气和供热三项。

能源工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

比如前几年提到的"互联网+”和“文化+”的概念,是注重两个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借力、相生共荣。

安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突破口_范周

安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突破口_范周

安徽日报/2007年/6月/22日/第B03版
新世纪
安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突破口
范周
徽商精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对当前安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启迪作用。

徽商精神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采取灵活的资本运作方式,这是几百年来徽商凸显的精神。

二是善于开拓品牌意识,徽商八百年的发展、三百年的辉煌都说明了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品牌建设。

三是对教育的重视。

徽商把他们的财富反哺于教育,所以,徽商的发源地和徽商创业的地区,都是在当时中国历史上教育最发达最完善的地区。

徽商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在于“走出去”,这对于今天安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安徽文化产业如何能够走出去,走向世界?首先要打出品牌。

安徽有黄梅戏、有徽学、有传统工艺,这些璀璨的明珠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对这些品牌的包装、市场研究仍然不够。

其次,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挖掘产业的潜力。

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增强市场的主体活力。

第三,促进产业的合理分工,促进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

这是我们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特别要增强产业的凝聚效应。

第四,要盘活资源。

盘活现有的资源比盲目突击上马不熟悉的行业更为重要,也更为理性。

安徽是旅游大省、文物大省,是中国戏曲文化乃至文房四宝的绝对大省,这些资源盘活之后,在全国能够占据优势。

第五,要加强合作,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靠单一的力量都无法走向世界,都必须寻求各方面合作。

第1页共1页。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突破_范周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突破_范周

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11日/第008版理论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突破博士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总编辑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讲师陈曼冬艺术与经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场域,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与经济的汇流趋势日益明显,曾被视为与经济不相干的超功利、无目的的审美因素,也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与此同时,大众消费、日常生活和产业经济也引起了许多美学研究者的兴趣。

经济审美化,已不仅呈现为现象,更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趋势。

一、有别于传统经济,审美经济更加突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要素,这些审美要素为传统经济行为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就是为消费者增加了新的消费理由和全新的体验2001年,德国学者格尔诺特・伯梅(Gernot Bhme)在《审美经济批判》中提出了“审美经济”的概念。

据其定义,审美经济引入了马克思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外的第三种价值即“审美价值”,从而呈现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审美经济”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丰富与发展。

大卫・罗伯兹(David Roberts)在《只有幻象是神圣的:从文化工业到审美经济》一文中认为,在审美经济时代,商家出卖的重点往往不是物质产品,而是一种情调或氛围,一种梦想。

而且,这些梦想性质的东西,与时代科技联系密切。

在审美经济时代,文化、审美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中,产业的文化逻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有别于传统经济,审美经济更加突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要素,这些审美要素为传统经济行为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就是为消费者增加了新的消费理由和全新的体验。

2004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审美经济展开的讨论持续发酵,一度成为热点。

“审美经济学”的学科构想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体验经济”、“大审美经济”不仅成了学术关键词,更在文化产业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审美经济把产品中美的因素作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动力,同时也适应了人不同层次的内在需要。

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

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

民生周刊 2020.10.26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s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市文化的魅力。

我们是镇江“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单位,在做规划的时候,把镇江“翻了个底朝天”,所有的区县、所有的旅游节点性的城市都去考察过,从润州随便拿出一个能称之为旅游产品的地方,都是国家级的。

润州区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国内独一无二。

它是镇江的主城区,政治中心、商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一方面位于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位置,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实施。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平台,做到区域资源和经济的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润州区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南山风景名胜区、金山湖景区等为龙头,要扩展产业的辐射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从时间上来说,要延伸旅游我对这次推介会和论坛提4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宏观统筹,把握好时空两条主线。

要实现地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首先要走出以景区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

这需要好好谋划,以点带面,从宏观的角度统筹规划产业格局,以区块化的方式设计好空间集聚,充分发展城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充分盘活文化资源。

润州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宗教资源,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其中金山寺的宗教文化、南山的饮食文化、西津渡的码头文化尤为突出。

这些特色文化都应该成为润州打造特色品牌的突破口。

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盘活这些地区资源,保持自身的文脉,探寻各文化的内在关系,打通屏障,让各种旅游资源充分整合。

人们到北京旅游,并不关心旅游景点在哪个区,最关心的是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范周对话刘玉珠:文化产业八个热点问题2015年04月17日 11:29 来源:中国经济网[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手机看新闻]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玉珠在中国传媒大学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专题演讲。

演讲后,刘玉珠与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谈到了影响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八个热点问题。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经微信公众号“言之有范”独家授权,特发布二人的对话实录,以供网友参考。

>>>>查看专家更多观点刘玉珠(左)与范周图片来自“言之有范”一、文化产业的目的:精神需求?GDP追求?范周: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走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也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逐渐深入。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您是如何认为的?刘玉珠: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要从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文明素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目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在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换言之,发展文化产业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加GDP等经济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社会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

其次,文化产业是服务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形态。

文化产业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很强,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也很高。

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都能够吸纳大量的社会就业,无论是创意运营类的顶尖人才,还是一般的技术管理人员,或者最基层的文化产业从业者,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这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会效益VS经济效益:如何统一?范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讨论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重视社会效益就意味着要放弃市场,也有人认为追求经济效益就很难顾及到社会效益。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作者:范周张芃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摘要]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文化产业随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中国文化产业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即将成为过去,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亟待我们共同思考和解决。

本文从政策、文化服务、投融资、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论述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产业背景进行新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产业;面临;问题[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4)02004006在党的十五大上,“文化产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出现,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导意见,我国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产业经历了由起步探索向产业成熟、体制深度改革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也开辟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征程。

我国文化建设由原来的理论探讨逐步发展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进而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文化的重要影响,突出了文化经济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文化产业前行的几个突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文化产业顶层设计亟待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多是问题导向型,以实践的变化和需求推导出解决方案。

随着问题和情况的不断变化,由于缺少预判性的规划设计,对现实反应的滞后,导致部分政策的缺失。

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运行模式逐渐成熟。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开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需要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系统化发展,亟待出现系统把握全局、贯彻协同理念和战略布局的设计蓝图。

新的时期,渐进式、修补式的政策道路遭遇挑战,“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模式需要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规划迫在眉睫。

范周:警惕文化消费的"数字繁荣"

范周:警惕文化消费的"数字繁荣"
好 文化 消 费供 给侧 结 构 性改 革 的依 据 和前 提 。要 把 消费 者 的权 益 和 以人 为本 的 理念 真 正贯 彻 在消 费 管理 体 系 中 , 避免“ 好心 ” 办“ 坏事 ” 。对 如 今 互
9 0 l 2 0 1 6 / 1 1前 线
以9 0 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文化消费主力军, 个性化 、
文化产 品有效供给至关重要。文化消费是党 差异化文化消费是其显著的文化标签 。其三 , “ 互 和政府对人 民文化权益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尽 联 网+ ” 推动 文化 消费模 式 转型 升级 。截 至 2 0 1 6 年 月, 中国 网民规模达 7 . 1 0 亿、 手机 网 民规模 达 管其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 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 6 文化需求 , 但文化产品供 给数量繁多并不意味着 6 . 5 6 亿 。互 联 网改 变 人 们 的生 活 方 式 , 同时 也 颠
要让文化产品的内容 和形式更加 录、 动画和特种影片2 0 2 部, 然而真正步入市场 、 转 培育文化消费 , 化为票房 收益 、 刺激文化消费增长的影 片数量却 贴 近 当下 时 代 和互 联 网视 阈下 的消 费 市 场 , 在 此
少之又少 。同样 , 码洋库存量 高达 6 2 %的图书 出 过程 中供 给侧 结构 性 改革势 在必 行 。 版业 过 剩 现象 发人 深 省 。一 方 面文 化 产 品供应 数 ( 作者 : 范周 , 中 国传 媒 大 学经 管 学 部 学部 长 量冗 杂 , 各 类 文化 产 品数 不胜 数 ; 一 方 面文 化 消费 兼 文化 发展 研 究院 院 长 、 文化 部 文 化 产 业 专 家委
影票房首破 4 0 0 亿元 、 国产动漫产值突破 1 0 0 0 亿 提 和基 础 。

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繁荣作者:范周胡音音来源:《出版广角》2019年第03期【摘要】 ;2018年是文化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产业发展持续繁荣;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最大亮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优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文化消费成为国民消费新热点;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制约文化发展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逐渐破除。

【关 ;键 ;词】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与旅游融合【作者单位】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胡音音,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19.03.001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经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文化产业从幼小走向壮大,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与融合,正逐步成长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文化自信成为人们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厚实的精神底气。

2018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文化产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新。

从供给端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文化产业正经历着从宏观产业布局到微观行业监管的全面转型升级;从消费端看,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加快破解,文化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成绩斐然。

一、亮点频现,文化产业在创新驱动中彰显活力1.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经历了从觉醒反思到继承创新之变,思想解放经历了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之路[1]。

2018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又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

周朝的文化产业文学音乐与艺术的繁荣与传承

周朝的文化产业文学音乐与艺术的繁荣与传承

周朝的文化产业文学音乐与艺术的繁荣与传承周朝的文化产业:文学、音乐与艺术的繁荣与传承周朝,也被称为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还在文化领域取得了繁荣与传承。

周朝的文学、音乐与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探讨周朝文化产业的繁荣与传承。

一、文学产业的繁荣与传承在周朝时期,文学是一种广泛传播和表现社会文化价值的形式。

周文王通过制定礼乐制度、使用甲骨文等方式,为周朝的文学产业奠定了基础。

文王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诗经》为代表,其内容涵盖了治国理政、表达民情民俗等各个方面。

《诗经》中的诗歌丰富多样,歌颂了周文王及其后继者的仁政,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周朝,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推动。

文学家鲁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周朝文学的繁荣。

鲁班以其高超的文学才华和卓越的智慧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鲁班的文学才华不仅为周朝的文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世文学家树立了榜样。

二、音乐产业的繁荣与传承周朝时期,音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被广泛用于祭祀、宴会和战争等场合。

周朝的音乐以宫廷乐为主,周初的宫廷音乐主要以管弦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

周初的宫廷音乐以其华丽的曲调和唯美的音色,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朝的音乐产业不仅在宫廷中繁荣发展,还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承。

周朝时期民间音乐多以歌舞表演形式呈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民间音乐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深受人们的喜爱。

周朝的音乐传承不仅体现在宫廷音乐中,也在民间音乐中得到了广泛传承。

三、艺术产业的繁荣与传承周朝的艺术产业在文学和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

在艺术领域,青铜器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青铜器作为宝贵的祭祀用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特征。

周朝的青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艺术造型精美独特,工艺技术先进。

范周:对西藏文创发展的碎片化思考

范周:对西藏文创发展的碎片化思考

C ulture文化·阅读本栏目冠名:英皇星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强劲位居全国前列,成绩瞩目。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建设,西藏的文化产业也在同步成长。

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

从西藏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来看,文化产业30亿元的产值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在“十三五”末,西藏文化产业产值收入预计将突破三百亿甚至四百亿。

调研后我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有几点思考。

由于西藏环境特点,考察调研行动受限,了解有限,期待未来的交流和接触能够弥补此次调研的诸多遗憾。

六大特点:打开西藏文化建设之门的钥匙第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西藏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针对文化领域的不同问题出台了大量文件。

如《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西藏自治区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这些文件政策导向鲜明、涉及领域广泛,对推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西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提高西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等关乎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重点内容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先行。

“十二五”以来,西藏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了科学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

此前,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一行,对西藏自治区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范周教授此次调研后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范周:对西藏文创发展的碎片化思考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86世纪人物87世纪人物 规划和合理开发,围绕拉萨打造了一批文化产业园,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活化和变现。

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范周[1];祁吟墨[1]
作者机构: [1]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出版广角
页码: 6-1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9期
主题词: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
摘要:文化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供需关系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凸显。

进入新时期,欲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在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现代与传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个性创新与协同发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等几对重要关系,在文化引领、业态升级、文化供给、人才建设和环境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范周【摘要】文化产业内涵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面临的学科建设难度和压力与其他一般学科大为不同.学科体系若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反复论证,便无法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本文从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呈现特征以及文化产业专业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提出思考.【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作者】范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业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及其相关课程,并在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发展极快和热门的新兴学科,但从整体来看,文化产业的建设的步伐还远落后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文化产业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仍待加强。

因此把握专业学科特征,找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让社会实践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抓手,尤为迫切。

学科建设发展历程1.概览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国家教委允许一部分学校开设文化产业学科试点,正式拉开了文化产业专业学科建设的大幕。

1993年,我国第一个以“文化经济”为专业方向的四年制本科专业——“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标志着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进入了我国学术界的视野和高等教育领域。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乘风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乘风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范周[1]
作者机构: [1]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人文天下
页码: 2-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0期
主题词: 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政府工作报告;疫情防控;经济新常态;新业态;在线服务;互联网;
摘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经济新常态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得到充分彰显。

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促进文化产业"双效"统一,使之更好地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推动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走向和有效路径。

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之路

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之路

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之路
范周;杨剑飞
【期刊名称】《前线》
【年(卷),期】2015(0)1
【摘要】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于2014年12月正式揭牌。

根据文化部批文,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将以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约78平方公里的空间作为核心承载区进行文化创新。

这是国家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十三五”乃至更久远的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新道路,提供新经验。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范周;杨剑飞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面对金融危机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
2.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3.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4.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模式探究\r——基于传媒类文化产业
5.家纺综合体赋能产业创新升级之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范周:非遗传播要有沮度有质感

范周:非遗传播要有沮度有质感

范周:非遗传播要有沮度有质感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视听》》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认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果,除了运用数字技术,还要注重传播的温度、质感。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展现出来,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

【总页数】1页(P88-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011
【相关文献】
1.“非遗”从“娱乐体验”到“深度体验”拓展传播研究——基于台湾创意生活传播现状调研 [J], 邢丽梅
2.相机,一定要有范儿! 摄影青年要有范儿 [J], 捷安特·潘达(漫画)
3.全媒体也要有拳头产品——访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J], 石红彦
4.《快找人》打造有温度有质感的传播平台 [J], 杨丽;
5.以艺术科技助力非遗传播
——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课题组主持
"惊鸿之约——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专家研讨会纪实 [J], 张书恒;张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11日/第008版理论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突破博士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总编辑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讲师陈曼冬艺术与经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场域,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与经济的汇流趋势日益明显,曾被视为与经济不相干的超功利、无目的的审美因素,也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与此同时,大众消费、日常生活和产业经济也引起了许多美学研究者的兴趣。

经济审美化,已不仅呈现为现象,更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趋势。

一、有别于传统经济,审美经济更加突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要素,这些审美要素为传统经济行为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就是为消费者增加了新的消费理由和全新的体验2001年,德国学者格尔诺特・伯梅(Gernot Bhme)在《审美经济批判》中提出了“审美经济”的概念。

据其定义,审美经济引入了马克思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外的第三种价值即“审美价值”,从而呈现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审美经济”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丰富与发展。

大卫・罗伯兹(David Roberts)在《只有幻象是神圣的:从文化工业到审美经济》一文中认为,在审美经济时代,商家出卖的重点往往不是物质产品,而是一种情调或氛围,一种梦想。

而且,这些梦想性质的东西,与时代科技联系密切。

在审美经济时代,文化、审美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中,产业的文化逻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有别于传统经济,审美经济更加突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要素,这些审美要素为传统经济行为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就是为消费者增加了新的消费理由和全新的体验。

2004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审美经济展开的讨论持续发酵,一度成为热点。

“审美经济学”的学科构想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体验经济”、“大审美经济”不仅成了学术关键词,更在文化产业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审美经济把产品中美的因素作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动力,同时也适应了人不同层次的内在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经济对物质的追求转向了对人内在精神需求的关注,这种转向曾被有的学者誉为“是经济对人性的回归”。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生动地描述说:“当我洒上我的名牌香水时,我说,我是不可征服的;当我从我的宝马车中钻出,我说,我是一个商业银行家;当我倒上一杯超浓储藏啤酒时,我说,我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当我穿上我的莱维牛仔时,我说,我是英俊的。

”在产品相对丰富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对产品的审美需要、他们的情绪和兴趣就成为消费行为的内驱力。

在这些超经济行为中,买卖除了具有经济行为特性之外,也被赋予了社会行为和审美行为意义。

对以满足使用需要而进行生产的艺术设计来说,实用性被认为是其第一特性。

这决定了它的三个设计形态划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而且均实用目的明确。

相比而言,艺术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设计产品和谐的外在形式上。

艺术设计通过与功能相协调,最大限度地给消费者提供和谐的、美的体验,从而使实用性和审美性完成新的融合与构型,这在现代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

设计产品以其各自特有的结构、形式、质料、色彩等形式在兼具产品使用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审美的特性,我们日常使用的水杯、笔记本、电脑、手机、穿着的服饰、用来代步的交通工具、甚至我们居住的房屋,无一不渗透着设计艺术元素。

这些艺术元素使其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意义、象征着一定的社会身份。

设计艺术使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味的美,提升了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从其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讲,艺术审美的介入已有了实质性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说,这已成为文化产业或者审美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审美经济的突破,也成为重要的课题在审美经济中,消费不仅是消费本身,更是在消费中获得美或情感的体验。

人们看动漫或者购买游戏软件,并非是对某种物质产品的索取,只是为了内容体验。

在网络游戏当中,玩家可以选择不同于现实中的年龄、性别、身份,体验完全不同于真实世界中的生活,感知不一样的生命意义。

不同玩家选择自己的角色并通过这个角色的活动与他人互动,借助影像或者文本,创作或者思考着更多的生活以及生命的意义。

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玩家是主动、积极的,甚至是可以控制自己游戏命运的人。

网络游戏创造的是一个虚拟的平等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角色不平等和不自由,消除了隔阂,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

从某种角度来讲,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意义,以作为自己真实生活的补充和试验。

为了保持体验的新鲜和神秘,体验式产品必须不断更新。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产业链也得到健全与发展,给受众提供内容消费之外的更多感知意义。

某种艺术形式在向受众传递美的信息时,是在发挥其审美功能,同时在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产业链的拓展时,就已经开始通过审美发挥其产业的功能,这是审美的产业化。

以迪斯尼公司为例,作为全球第三大娱乐公司,迪斯尼传媒集团的成长发展正如其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一样都具有传奇色彩。

迪斯尼的动漫影视制作一直是公司的品牌支柱,是其产业链经营的源头,是其系列衍生产品的母体。

迪斯尼乐园则将动漫影视中出名的动画人物、故事场景等以主题公园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发展“体验式营销”。

随着媒体科技的进步,迪斯尼公司将业务拓展到媒体网络,给迪斯尼产业链增加筹码。

受众不仅可以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体会童话故事中的梦幻般的美好,而且还可以在迪斯尼乐园和小矮人一起舞蹈,在真实的童话城堡中感受童话故事当中公主与王子美好爱情。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购买到特许经营与衍生消费品,随时触摸和感知迪斯尼带给我们的快乐。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

经过十年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已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步入快速发展新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这样一个大审美经济的时代必须要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这样来认识文化产业才能把握它的时代特点,从而具有一种理论的高度。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在《文化产业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一书中这样说。

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审美经济的突破,也成为重要的课题。

三、产业竞争力的源头在于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的源头在于教育竞争力,这就使审美经济学科体系的建设日趋紧迫人才的培养是首要之义。

现阶段,创新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规律把握不够,既缺少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经营者,也缺少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人才必然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

具体来说,基于文化产业人才的特殊性,在教学模式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从而改变以往简单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有能力的高校可以联合政府、企业建立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使学生在结束了基本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将时间用于项目研究,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的对接。

审美经济学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相互渗透。

随着学科的发展,很多学科的研究都需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而这在审美经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审美经济学研究需要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的知识,因为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是实施经济审美化的具体途径;审美经济学需要消费文化的理论,需要符号学的知识等等。

某种意义上说,审美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相关领域熟悉的程度。

产业竞争力的源头在于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的源头在于教育竞争力,这就使审美经济学科体系的建设日趋紧迫。

在现存的人才培养机制里,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传统学科的划分进行的,没有建立文化产业管理一级学科,这就为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很大障碍。

因此,亟须将文化产业管理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有设置了一级学科,学校才会有相应的资源投入,以此来解决教学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

在如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从文化产业的学科角度切入建设审美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培养专门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四、受众的需求特征,对文化产业的特性构成意义重大。

文化的发展不是虚无缥缈的,需要和一定的产业形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在对文化消费品的取向调查中发现,影响城市居民对文化产品选择的主要因素表现在“质量”(29.4%)、“实用性”(27.8%)和“价格”(21.1%)三个方面,而另外几个因素如“品牌”(15.3%)和“包装”(5.4%)对居民购买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由于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收入差别过大,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文化产业是新兴服务业,由于文化消费缺少刚性,特别容易受到经济结构不利变化的影响。

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还没有完全走出粗放经营阶段。

文化产品本身的附加值较高,带给居民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享受,但是文化产品是否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文化界和戏曲界虽然对戏曲市场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做了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

戏曲仍然只是小部分人的精神佐餐,并没有吸引较为普遍的观众。

而早在1998年,由上海昆剧院陈士铮导演的昆曲《牡丹亭》(全本),虽然票价十分昂贵,但在美国演出了三天。

同样的,在2006年的北京,白先勇执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北大,6300张票三天售罄。

虽然这与昆曲天然的艺术魅力关系甚大,但也应客观地看到,除了注重艺术经济市场操作和受众对于文化消费的“体验经济”的普遍心理的逐步认同具有很大的关系之外,在商品经济存在的任何时代,只有符合消费者审美喜好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并获得较高的利润。

无疑,加强对体验式文化消费的引导是应引起重视的。

由此看来,受众的需求特征,对文化产业的特性构成意义重大。

文化的发展不是虚无缥缈的,需要和一定的产业形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新时期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性之一是区域文化产业携手旅游业。

在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实践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文化因素天然地与当地的旅游开发融合在一起,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业”。

文化与旅游结合,脱离了早期旅游业发展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而走向高端的综合的集约式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心理需要的层级理论,人的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居于最高层次,是人们在物质上和基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后提出的最高要求。

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注重消费中的类似于对艺术的体验。

旅游者热衷于在虚拟的旅游主题场景中扮演全新的角色,信息科技的大发展又为多种体验创造了可能。

体验成为大审美时代旅游的显著标志,体验式旅游的“体验”是被设计的使“体验”成为明码标价地收取费用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