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
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
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从上世
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影视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
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
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
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
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
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完整版)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3、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②评价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海禁、闭关锁国政策①时间:明清时期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③评价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表现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19c60、70d)▲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④特点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⑤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b、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②三大改造(1953—1956)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入社会主义;③一五计划(1953—1957):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⑤八字方针1961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b、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革时期(1966—1976)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2、经济体制改革①内容: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四川、安徽)b、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984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对外开放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b、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改革开放的阶段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③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新中国的成立③改革开放▲表现(见以前的讲义)①物质生活a、衣食住行b、交通、通讯工具c、大众传媒——四大媒介②社会习俗a、辛亥革命,改变封建陋习(如废止缠足、剪辫易服、互称同志、握手等)b、改革开放,出现新的生活时尚(环保、讲究卫生、旅游等)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历程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过程③影响A、对世界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对欧洲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张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形成途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3、特点:①波及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特别大4、影响①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罗斯福新政1、背景2、内容(1)金融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2)工业①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农业①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4)社会福利①建立联邦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5)社会立法①《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②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③“社会保险法”3、实质:不促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预;4、特色: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应对危机,其应对措施基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现;5、影响(1)对美国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2)对世界①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②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②建立“福利国家”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政策、一种模式、三次改革)▲“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0)1、背景①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国内战争;3、主要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4、评价①积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新经济政策(1921—1924)1、背景(1)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必要性)2、内容①农业:以农业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3、作用(1)满足了广大农民和个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探索了一条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斯大林模式”1、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资金来源于农业和轻工业;(工业)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2、特点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指令取代市场调节)②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3、评价(1)成就①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与轻工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向农民索取太多,严重压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经济改革(重点):①内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结果:没有取得成效③存在问题:a、缺少宏观调控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b、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3、政治改革: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陷入困境②结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局势失控,苏联解体▲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相同点:①原因:国内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②手段:a、在坚持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b、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③结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权得到巩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不同点:本质区别在与它们所要维护的社会制度不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世界货币体系(短期贷款,解决国际收支困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放银行) 1945 三大支柱(长期贷款、技术援助)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旨在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2、意义: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1、背景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②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基本特征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②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3、影响①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积极)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消极)▲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盟(1993年,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化程度最高)①背景a、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b、近代欧洲国家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c、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②建立过程a、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b、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1967年,三机构合并,成立了欧共体;d、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e、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f、1999年,欧元问世(英国除外)③意义a、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b、对欧洲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典范,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实现优势互补)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地跨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影响其发展,中国1991年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历程①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③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20c90d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力:a、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原动力)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c、现代通讯、交通工具(技术条件)d、两极格局的瓦解e、各国普遍推行市场经济体制f、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推动(2)评价①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②影响a、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c、对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挑战:国家主权、经济安全、生存环境面临空前的挑战;策略: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WTO)1995年(1)背景:关税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2)成立①目的: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成立:1995年1月1日(3)作用①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③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过程:①1986年,提出“复关”;②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中国加入WTO的影响①积极作用a、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b、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②消极影响:市场开放、关税减让,使农业、汽车等行业受到冲击;▲中国迎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
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知识结构图(最新整理)
经济建设探 索中的失误
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 三年困难时期
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损失严重
中
内容:三大决策
国
社 会
以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起点
主
义
建设为
建 中心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
经济体制改革
发 展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道
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雇佣关系
重农抑商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发
闭关锁国
展 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的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雏资本形场市) 主的 义形 世成 界
新 航 路 : ( 1)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四 条 航 线
见 P27
殖民扩张 (1)西、葡殖民扩张
曲 折
曲折发展
表现:
发
1937-1945:残酷打击,沦陷区日本
,在国统区
展
1
1945 年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国民政府
美国
第四单元单元知识结构:
基本内容: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造”的实施
成果:“ ”计划提前完成,56 年底,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中国社 会主义 经济建 设的曲 折发展
成果:“一五”计划提前完成,56 年底,三 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中国社 会主义 经济建 设的曲 折发展
经济建设探 索中的成就
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作出正确分 析,明确了党的任务,经济建设蓬勃 发展 1960 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2011.5.20【一、本单元知识结构】 49-52:经济恢复调整 49—56:建立社会主义 53-56:三大改造(过渡时期) 53:过渡时期总路线 53—57:一五计划 56年:八大: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任务——建设蓬勃开展大跃进 56-66:全面建设 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人民公社化60:八字方针-62年国民经济好转56-76:十年文革——阶级斗争——损失5000多亿 社会主义 农村 改革 -今:建设新时期 城市:国企—增强企业活力 开放:80年代:特区-城市-开发区-90年代: 浦东-21世纪:天津滨海新区;加入WTO【二、本单元主干知识梳理】1、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探索:过渡时期: 1949—1956年: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53-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53-57年实施了一五计划:中国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时期的探索:1956-1966年:56年召开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8年出现“左”倾错误: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②大跃进(生产力);③人民公社化(生产关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形势于1962年底开始好转。
文革十年:1966-1976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改造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三面 红旗 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 社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经济 腾飞 生活巨变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
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历史阶段 ①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2底:国民经济恢复和巩固政权时期;1953-1956底:工业化建设起步、三大改造和社’制度确立时期)②1956-1966:开始全面建设社’的探索时期 ③1966-1976:文革时期 ④1976-1978:停滞状态 ⑤1978以后:社’现代化建设或建设中国特色社’时期(改革开放)2.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1949-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1956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底)a.背景:建国初经济全面崩溃(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搜刮、战争破坏)b.影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2.一五计划(1953-1957)a.内容①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三大改造(1953-1956),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1-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a.成功①1956《论十大关系》②1956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为社’建设指明方向 ③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④1960八字方针(调、巩、充、提)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底起开始好转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的失误:左倾错误1.(1)1958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反映人民迫切愿望,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1958大跃进: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反映人民迫切愿望,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落后。
如大炼钢铁、放卫星 (3)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违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分配中搞平均主义,损害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4)1966-1976文革十年浩劫 2.“三面红旗”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加上天灾、苏联撤走专家,造成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3-1.结合史实说明20C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如何受苏联影响①农业: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②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工业化运动,中国一五计划、大跃进)③经济体制: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计划经济3-2.思考为何一五计划要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其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a.原因①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而建国初我国重工业薄弱,急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 ②受苏联影响b.特点:集中在东北c.原因:东北工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靠近苏联(易接受经济、技术等援助) 3-3.三大改造(1953-1956)a.原因: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内容: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c.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意义:标志我国社’制度基本确立,开始进入社’初级阶段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①客观:社会主义建设刚起步,缺乏经验 ②主观: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个人崇拜严重,党的民主生活遭破坏;民主法制遭破坏,领导干部缺乏监督;左倾思想泛滥(2)教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思想 内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高一历史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清单
高一历史必修2 第四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清单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1)社会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是某某。
那里有西式洋楼、西式餐馆、西式轿车。
近代化设施如: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供应、电灯照明等。
(2)受西方影响,西装开始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孙某某提倡某某装比较流行,洋布也开始在中国流行。
晚清女子着装由宽松肥大开始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是其典X。
(3)西式餐饮的传入,同时也将西方糕点和糖果、调味品传入中国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1)“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在辛亥革命前后,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2)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改变传统的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如用火葬代替土葬。
(3)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的握手、鞠躬,取代了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
称呼用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等级森严的“老爷”“大人”。
公历(阳历)开始使用。
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将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清政府在一些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办商埠,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着变化。
风俗习惯也受到西方某某思潮的影响。
但在广大农村仍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习惯更是坚若磐石。
第2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了解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1)近代中国的交通工具:近代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逐渐取代传统的轿子和马车,使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2)某某的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的局面,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近代的进程。
1905-1909年,京X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近代化的铁路。
2.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1)1877年某某巡抚在某某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1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
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历史阶段 ①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2底:国民经济恢复和巩固政权时期;1953-1956底:工业化建设起步、三大改造和社’制度确立时期)②1956-1966:开始全面建设社’的探索时期 ③1966-1976:文革时期 ④1976-1978:停滞状态 ⑤1978以后:社’现代化建设或建设中国特色社’时期(改革开放)2.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1949-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1956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底)a.背景:建国初经济全面崩溃(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搜刮、战争破坏)b.影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2.一五计划(1953-1957)a.内容①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三大改造(1953-1956),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1-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a.成功①1956《论十大关系》②1956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为社’建设指明方向 ③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④1960八字方针(调、巩、充、提)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底起开始好转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的失误:左倾错误1.(1)1958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反映人民迫切愿望,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1958大跃进: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反映人民迫切愿望,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落后。
如大炼钢铁、放卫星 (3)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违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分配中搞平均主义,损害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4)1966-1976文革十年浩劫 2.“三面红旗”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加上天灾、苏联撤走专家,造成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3-1.结合史实说明20C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如何受苏联影响①农业: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②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工业化运动,中国一五计划、大跃进)③经济体制: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计划经济3-2.思考为何一五计划要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其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a.原因①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而建国初我国重工业薄弱,急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 ②受苏联影响b.特点:集中在东北c.原因:东北工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靠近苏联(易接受经济、技术等援助) 3-3.三大改造(1953-1956)a.原因: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内容: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c.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意义:标志我国社’制度基本确立,开始进入社’初级阶段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①客观:社会主义建设刚起步,缺乏经验 ②主观: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个人崇拜严重,党的民主生活遭破坏;民主法制遭破坏,领导干部缺乏监督;左倾思想泛滥(2)教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思想 内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知识能够被获得,并且因为它的本质,知识总是局部的,它永远都不是完整的,所以,⼀切源于知识的⾏动也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历史必修⼆知识点1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1)过渡时期总路线①核⼼内容“⼀化三改”:社会主义⼯业化和对农业、⼿⼯业、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2)社会主义⼯业化的开端①实施:⼀五计划(1953—1957年)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③成果:“⼀五计划”成果图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的⼯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业布局,社会主义⼯业化全⾯展开。
(3)三⼤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标志:⽣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计划经济建⽴。
为⼯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①中共⼋⼤:(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跃进运动(以⼤炼钢铁为中⼼)和⼈民公社化运动(以“⼀⼤⼆公”为特点)特征:⾼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危害:造成国民经济⽐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态环境;挫伤⼈民的⽣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的⼋字⽅针。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⑤时间:1966——1976年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表现:严重⼲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民⽣活⽔平长期在低⽔平线上徘徊。
⑥教训: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盾是⼈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产⼒的⽭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追求⾼速度;⽣产关系的调整要与⽣产⼒⽔平相适应。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3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1.1 希腊城邦的产生和特点- 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城邦是古希腊时期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由城市和周围的乡村组成,具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希腊城邦采取的是民主政治制度,市民有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只限于男性成年公民。
- 希腊城邦的经济:城邦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手工业和海上贸易,城邦之间也进行贸易往来。
- 希腊城邦的文化:城邦是希腊文化的核心,文化上注重艺术、哲学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1.2 古代雅典城邦- 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雅典城邦采取的是民主政治制度,市民有政治权利和参与权,而奴隶和女性则无政治权利。
- 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包括公民大会、选举制度、陪审团等,市民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 雅典城邦的文化:雅典以文化昌盛而著名,包括戏剧、雕塑、建筑、哲学和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1.3 古代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城邦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城邦采用的是军事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
- 斯巴达城邦的社会制度:斯巴达城邦实行的是严格的贵族统治,奴隶制度盛行,普通市民没有政治权利。
- 斯巴达城邦的军事制度:斯巴达城邦以军事力量为重,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军队是国家的核心。
第二章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2.1 罗马帝国的兴起- 希腊城邦的结局:希腊城邦因内外斗争而逐渐衰落,最终被马其顿王国征服。
-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政府,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城邦。
- 罗马城邦的扩张:罗马共和国通过征服邻国扩大了领土,最终形成庞大的罗马帝国。
2.2 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 奥古斯都时期的帝国治理:奥古斯都为罗马帝国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繁荣,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
- 罗马法的发展: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奠定了后来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四单元 知识清单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1949---1956年:过渡时期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过渡时期(1953-1957年,一五计划)2、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3、1966---1976年,十年文革4、1976---1978年,两年徘徊时期5、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恢复的意义时间:1952年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二、过渡时期经济政策(1949-1956)1.总路线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①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②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发展重工业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③具体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和飞机制造厂④总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②我国种工业基础薄弱③增强国防实力,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4.三大改造(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革命)内容: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全行业公司合营意义: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建立起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国民经济曲折发展1.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地点:北京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评价: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未能坚持2.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生产力)和人民公社(生产关系)(1)时间:1958年起(2)指导思想: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3)评价:①反映了人们的迫切需求经济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③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结果:造成三年经济混乱(1959-1961)3.面对严重经济困难的对策及结果在农村工作中纠正“左”倾错误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96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年逐渐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四、文革阶段的经济建设1.国民经济的劫难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严重破坏2.纠正措施周恩来主持工作1971-1975 结果:1973年经济复苏邓小平主持工作,全面整顿时间:1975 实质:系统的纠正“文革”错误成效: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启示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1978年主要内容思想:①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政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经济:①决定实行改革开放②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组织:①拨乱反正,审查解决冤假错案②正确评价领导人的功过是非二、经济体制改革1.总体认识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象: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体制开始时间:1978年12月开始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内容:意义:①废除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发展③推动了城市改革3.城市经济改革开始时间:1984年后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高或企业内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结果基础条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高中历史新教材选修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特征: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变迁和改善。
②进入农耕时代后,人们开始筑屋定居,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形成各具特色的世界民居;人类筑屋定居后,最先形成的是村落,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集镇和城市。
③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崛起,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第10课古代的村落、城镇和城市一、村落的产生:1.居住形式的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
2.村落(1)含义: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2)产生前提:农业定居地的出现(3)原始村落分布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此外还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
(4)构成: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5)影响: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人们的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集镇的出现:1、集镇的产生:(1)前提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展。
(2)雏形的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农业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3)集镇的形成①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②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集镇形成。
2、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1)原始社会:集镇的雏形(2)北魏:军镇(3)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
有些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以及常住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其吸引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4)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5)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三、城市的产生1、城市的概念: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早期的城市:(1)两河流域的城市: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高一历史课件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3. ( 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 19) 1980 年 12月, 我国颁 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 第二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内容: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从 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经济。 (2)原因: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 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 教训, 并借鉴了外国经验, 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3)结果: 增强了企业活力, 解放了生产力, 工业开始 腾飞, 成就举世瞩目。
2. ( 2012年安徽文综, 18)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 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 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 增长率 农村( 家庭收入) 17. 6% 收入 城镇( 职工货币工资) 8. 0% 农村 8. 9% 消费水平 城镇 4.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 第一次: 新中国成立初到 1956 年。 (1)内容: 从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 划经济体制转变。 (2)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 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 化。 (3)结果: 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对恢复国民 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严 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 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 原则。④发展结果不同。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 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 生产难以满足社会 需要, 人民生活困苦, 大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 极性, 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 有利于我国 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doc
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具体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新思潮、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变化最大的要数上海。
2.受西方影响,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最先穿起了西装。
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不少地方成立“不缠足会”,成为戊戌变法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组织。
他们还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力推行剪辫与放足。
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在大城市里,婚姻习俗、婚丧仪式、社交礼仪和称呼等,都发生了变化。
辛亥革命以后,在历法方面也发生变化(“改正朔,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但在农村,风俗习惯的变化还很少。
(理由:小农经济依然根深蒂固)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根本原因是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3.影响新中国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的因素是:政治前提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加强了与国外的交流。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政府发动了“菜蓝子工程”;为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50﹪以下,标志着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生活水平。
1950年,政府制定的《婚姻法》,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4.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质的变化,指的是由“南方舟楫,北方马车”到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船和电车的引进,实现由人力、畜力到机器动力的转变。
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要点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三大改造)·探索与失误当前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中共八大二次全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国由此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行使的责任制。
近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经过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
2.路线和任务:1953年提出和制定(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①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②同时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
)3.成就:①到1957年底,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改造方式:(1)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组织生产合作社。
农业的途径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资本主义工商业:①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②方法: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①1953年个别企业公私合营;②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3.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得与失1.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1956年(1)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学案:第四单元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总览】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动乱的十年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结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底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年工业建设:1953--1957一五计划的执行三大改造:1953-1956《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4探索的良好开端20世纪50--70年代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跃进”运动:1958年的探索曲折发展的十年探索中的严重失误(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历程探索中的调整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1966-1971 动乱逐渐波及经济领域-国民经济严重破坏动乱的十年(1966-1976) 1971-1973 周恩来进行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了起色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发展【知识梳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时间: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意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年(1)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________________同时并举。
(2)实质: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的执行:1953---1957年(1)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________________。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铁制农具和 的广泛使用) 古代手工业发展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奴隶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新航路:(1)新航路的开辟 四条航线 (雏形) 殖民扩张 (1)西葡殖民扩张(2)英国殖民扩张、海上殖民霸权地位确立 (拓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基本形成)发生条件: 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产生(最终建立)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目的: 口号: 代表: 近代工业的起步) 内容:影响 (20世纪60——710年代)主要分布:东南沿海(Why?)民族工业诞生并曲折发展(19世纪70年代——一战期间)特点:数量 规模 资本总额地域上“春天”出现的原因: 短暂的春天“春天”出现的表现: “春天”消失的原因: 1927-1936 较快发展,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表现: 曲折发展 1937-1945:残酷打击,沦陷区日本 ,在国统区1945念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国民政府 美国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前提: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基本内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提前完成;56年底,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1958年,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修改了八大的正确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困难时期 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损失严重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年代:形式更加多样,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迅速城乡生活水平提高 城乡化进程加快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 时尚中国,更显个性化 第五单元知识结构图学案 装 订 线服装、发型、食品、住房风俗习惯交通:火车、轮船、航空通讯:邮政、电话、电报第六单元知识结构图背景: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梳理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知识梳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 了解“一五”计划 (19531957年)(1) 目的:为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2) 特点: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一化三改造)(3)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以重工业为主)。
(4)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 理解三大改造(1) 含义:国家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
(2) 方针:农业、手工业组成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3) 意义: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 了解中共八大(1) 概况: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2) 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 内容: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前提下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指出当时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 评价: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未能坚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1.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 1978年12月,北京。
(2) 内容:①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
③实行改革开放(首创)。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①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的束缚)、经济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和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
神⼈记丑,烧给冥界,⼀般是指⼈物所发⽣过的事。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式的变⾰1.原始农业的产⽣:“⼑耕⽕种”、“⽕耕”2.距今七⼋千年前:中国农业进⼊了“耜耕”或“⽯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式形成。
汉代⽜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式便于⽜耕普及。
(⼆)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利有较⼤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地命⽂武百官背⼟,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患。
5.隋炀帝:开通了⼤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利⼯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具筒车。
⼆、古代中国的⼿⼯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先后顺序:⿇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艺特点:分布⼴,规模⼤,⽔平⾼。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了⾰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东龙⼭⽂化——蛋壳⿊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2011.5.20【一、本单元知识结构】 49-52:经济恢复调整 49—56:建立社会主义 53-56:三大改造(过渡时期) 53:过渡时期总路线 53—57:一五计划 56年:八大: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任务——建设蓬勃开展大跃进 56-66:全面建设 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人民公社化60:八字方针-62年国民经济好转56-76:十年文革——阶级斗争——损失5000多亿 社会主义 农村 改革 -今:建设新时期 城市:国企—增强企业活力 开放:80年代:特区-城市-开发区-90年代: 浦东-21世纪:天津滨海新区;加入WTO【二、本单元主干知识梳理】1、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探索:过渡时期: 1949—1956年: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53-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53-57年实施了一五计划:中国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时期的探索:1956-1966年:56年召开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8年出现“左”倾错误: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②大跃进(生产力);③人民公社化(生产关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形势于1962年底开始好转。
文革十年:1966-1976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改造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三面 红旗 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 社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经济 腾飞 生活巨变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2)经验教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目的、内容和特点?(1)目的: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2)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特点:生产关系的改造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中心?从区域和行业的分布来看,与近代民族工业有何区别?(1)中心: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2)区域分布:民族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一五计划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行业分布:民族工业主要发展轻工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4、三大改造的影响和目的、形式、实质?(1)影响: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利用合作化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公私合营的方式。
(4)实质:对生产关系的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生产资料公有制。
5、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是如何论断的?依据是什么?矛盾的实质是什么?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何影响?(1)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依据: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即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3)实质:先进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即发展生产力。
(5)影响:在八大正确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展开。
6、大跃进有何后果?表现?产生原因?(1)后果: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大炼钢铁为中心、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
(3)原因:“左”倾错误;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足;违背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等。
7、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特点、失误的原因?(1)影响: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生产效率低下。
(2)特点:一大二公、共产风、集体消费、集体耕作、半军事化管理等(3)原因:“左”倾错误;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足;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等。
8、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中心?作用?(1)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中心:调整(3)作用:国民经济形势于1962年底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1)内容: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2)意义: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
10、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目的?目标?实质?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原因:①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目的:解放生产力(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5)改革和发展的关系: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②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特征?意义?(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2)特征——包产到户,自主生产经营(3)作用: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性质?(1)意义: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性质:调整产业结构。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步骤?作用?(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步骤:试点阶段(1978-1984),全面展开(1984-1992),深化阶段(1992-)(3)作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4、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及会议、中心环节、目标?进一步深化的时间及会议、目标?(1)全面展开: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进一步深化:1992年,十四大,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影响?(1)过程:提出目标: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法保障:1993年修改宪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1997年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建立:21世纪初(2)影响: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
16、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①历史教训: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②必要性:经济全球化趋势;克服计划体制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的需要③可能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7、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和意义?(1)史实:80年代:1980年起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辟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随后开放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角区等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90年代以来,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进入21世纪,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制度性开放的新阶段,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全球化的趋势。
(2)结果(或特点):逐步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再到内地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①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趋势。
②打开了对外交流和贸易的新局面,加快了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水平。
18、经济特区“特”在哪里?开发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些地区?(1)“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2)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选址原因: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
②临近港澳台,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③是著名的侨乡,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19、我国加入WTO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1)时间:2001年12月(2)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台阶;②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用;③同时也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④机遇和挑战并存。
20、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途径有哪些?趋势(特点)?21世纪城市化的目标是什么?(1)途径:乡镇企业、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民进城务工等(2)趋势(特点):城市区域化(3)目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