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第四章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idu Nhomakorabea
三皇同盟

三皇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三皇同盟除 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 他方面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俾斯麦策划 三皇同盟的目的在于孤立法国,但这恰好为俄奥反 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同 时也有利于它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 于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由于三国的目 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 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 一同盟十分脆弱。
七、大陆联盟体系的初步建立
1879年德奥同盟 1881年三皇同盟 1881年奥塞同盟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 1883年德奥罗同盟

第二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 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 进行抵制。 保加利亚危机加重了俄奥矛盾 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 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1887年6月18日两国签订 《再保险条约》

通过《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 和《再保险条约》,俾斯麦基本上完成了对 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以 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 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巩固和保障 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俾斯麦具体的外交战略可以概括为在均势外 交原则指导下的联奥、拉俄、亲英、反法, 目的是维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第一节、大陆联盟体系的建立
1、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 大国优势的沉浮和移位问题:法国衰落、德国 崛起;中小国家消失,大国斗争中失去缓冲, 维也纳体系支离破碎,增加了欧洲不稳定。 对于德国来说,造就了两个异己力量:法国; 对德国保持警惕的欧洲(他国结盟的噩梦)。

他国结盟的噩梦

“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 会遭到进攻的战线,……我们比任何 一个别的民族更容易遭到别人联合起 来对付我们的危险。” ———俾斯麦
4、1879德奥同盟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 缔约国一方如遭到俄国德进攻,另一方应以 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缔约国一方如遭到 其他另一国家进攻,另一方采取善意德中立, 但如果俄国支持该国,则缔约国双方协调作 战直至议和;条约内容保密,有效期5年,可 以延期或修改。

5、1881年三皇同盟
3、柏林会议


1878年6月13日为了解决 近东危机问题召开柏林会 议。 保加利亚问题、波黑两省 的归属问题和俄国在南高 加索获得领土问题。 《柏林条约》 英、俄、奥三国的势力在 近东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 和均势。然而,柏林会议 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列强 在近东地区的利益纠纷和 争霸要求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55岁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妇女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63% 83%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 50 岁以上 54% , 60 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 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 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六、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


1882年5月20日,《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意大 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 进攻,意大利也担负相同的义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到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 战(但如果英国进攻德奥,意大利将不承担援助义务);当 一大国(指俄国)进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保持 中立。 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 三国同盟经过多次续约的修改补充,逐渐转变成为具有侵略 性的军事集团,也标志着欧洲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同 盟国集团初具雏形。


国家利益至上。
反对在对外政策上感情用事。即使是国君也无权也许其个人 好恶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俾斯麦对外政策的评估近乎科学式的计算,以客观标准分析 国家利益。 他与黎塞留一样,对于选择盟友不喜欢受拘束,不论法、奥、 俄均可以考虑,完全根据哪一个选择最有利于普鲁士国家利 益来做决定。




注重外交权谋。
俾斯麦外交思想


现实政治或强权政治(Realpolitik)原则。
俾斯麦认为政治首先是一门艺术而非纯粹科学; 现实主义的务实原则,源于俾斯麦的国家利己主义观。 他认为大国政治唯一健康的基础就是国家利己主义,这是其制定对外政策的 准则。


独立自主的思想
俾斯麦认为,由于普鲁士对外政策、尤其是德意志政策缺乏 独立性和能量,王国的权威受到损害。 俾斯麦主张,普鲁士人应当具有自信,具有独立自主的政策 和具有大国的意识; 因为“一个大国要别人承认自己的大国地位,首先需要深信 并有勇气承认自己是大国。”
第四章 俾斯麦体系
一、大陆联盟体系的建立 二、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 三、大陆联盟体系的解体
教学目的、要求
俾斯麦结盟体系的形成与调整。 俾斯麦体系瓦解的原因。 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铁血宰相:俾斯麦

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 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经被错过好几次。维 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 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决议 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 —,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
俾斯麦外交影响之二



消极影响: 1、俾斯麦破坏了自维也纳会议以后建立的各项欧 洲协调制度和固有的大国力量均势,却没有建立新 的国际制度和稳定的均势。 2、过分削弱和羞辱法国,埋下了日后法德的互相 仇恨。 3、德国统一不是依靠自下而上的民主运动和革命, 而是依靠铁与血的武力征服,使得德国近代民主政 治发展不完善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
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第一,灵活选择盟友。 第二、把握时机削弱对手。 第三、强烈主张外交弹性,崇尚机会主义。


俾斯麦外交影响之一
积极影响: 1、俾斯麦可谓近代德国之父,他利用铁血手段结
束了德国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使德 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取得了优势地位 ; 2、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20世纪日本、中国和美国 的外交政策; 3、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均势外交思想。
主张灵活的均势战略。 基辛格提出:“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 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 他的均势外交,主要通过同盟关系和国际条约加以实现。






通过2个三国同盟、3个《地中海协定》及1个《再保险条约》,俾 斯麦相当成功地实现了他的外交构想,为德国赢得了20年的和平 时间。 2个三国同盟: 1873年德、奥、俄三皇同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 2个《地中海协定》: 1887年2月,德、英、意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协定》,后 来、奥、西加入,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目标针对法、俄两 国; 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达成《第二次地中 海协定》,共同抵制俄国在土耳其的扩张;

《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 定》和《再保险条约》



1887年2月20日,《三国同盟续约》在柏林签订。 1887年2月12日,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 中海协定》 1887年12月12日,英奥签订《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意大利加入 。 三国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确认土耳 其对保加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 势力在土耳其的扩展。该协定具有明显针对俄国的 性质。


灵活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便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 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 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俾斯麦的这项“大陆政策”,其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奥、拉 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

俾斯麦体系的弱点
1、结盟体系内部的结构性矛盾 。法德、俄 奥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矛盾,实力强大的英 国游离在外 。 2、结盟体系深深打上了俾斯麦个人的烙印, 体系过于复杂和精细 。 3、体系的根源性矛盾:俾斯麦体系所反映的 制度性缺陷 。

俾斯麦体系的制度性缺陷

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来追求民族统一,采取的是 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结果,民族的统一和民权的 建立难于契合,他完成的是德意志帝国霸权,没有 形成民族主义的民主体制。俾斯麦体制培养出来的 是普鲁士政权的三大支柱——专制王权、军国主义 和容克贵族。在俾斯麦时期,他可以用自己高超的 政治技能来掩盖这种根本性的体制缺陷,但随着他 的辞职,其继任者们迅速回归平庸。被他长期有意 识压制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在保守主义的操纵下 被严重扭曲为帝国扩张主义,当具有狂热扩张激情 的威廉二世上台成为德国皇帝后,帝国的内部已经 没有能够约束皇帝野心的机制。
2、三皇同盟

1872年9月 ,奥匈皇帝弗兰茨· 约瑟夫、俄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德皇威廉一世会晤于柏 林 ,三皇会晤迈出了德俄奥三国亲善的第一 步。
三皇同盟
1873 年 5月6日德俄两国缔结了军事协约 , 协约规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 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 1873 年 6月 俄奥签署《兴勃隆协定》:遇有 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 讨共同的行动方针。 1873 年 10月 德国加入该协定,三皇同盟形 成。

1881年6月18日签订了《三皇同盟条约》 缔约国之一同第四国交战时,其余两国应对盟国保 持善意中立并努力使战争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部 分领土现状的任何改变必须经三个缔约国共同协商; 缔约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 一个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欧洲原则,土耳其如违反这 一原则,将被视为与受害国处于交战状态,并失去 《柏林条约》保证其领土安全的权益。
四、德国的外交“新路线”与法俄同盟的建立 1890年3月,德国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 1890年7月,德国与英国签订《赫尔果兰— 桑给巴尔条约》 1891年8月,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 达成一项政治协定 1892年8月,《法俄军事协定》


法俄同盟的形成标志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已经完全 解体。法国在被孤立了20多年后,找到了一个抗衡 德国的盟友。俄国因找到一个牵制德国的盟友,使 其在欧洲的地位有所加强,从而得以抽出更多的力 量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进行扩张。同时,“大 陆上的大的军事强国分为相互威胁的两大军事阵营: 一方是俄国和法国,另一方是德国和奥地利。较小 的国家不得不集结在这一或那一阵营周围。”至此, 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相互对峙 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