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上的红和绿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色彩的色相

名词解释 色彩的色相

名词解释色彩的色相色相是色彩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人眼感知到的颜色的种类。

在色环上,色相可以理解为圆周上一点的位置,代表了一种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相包括红、橙、黄、绿、青、蓝和紫等七种基本色彩,这些色相围绕在色环上,形成了无限多种中间色。

色相的变化是通过物体吸收、反射和传播光线而产生的。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吸收部分光线,反射其他光线。

人眼将这些反射光线感知为颜色。

不同材料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色相。

红色是色相的基本色之一。

红色的波长较长,能引起人们强烈的视觉刺激,给人一种热烈、活力和情感的感觉。

红色常常与热情、爱、力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很多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橙色是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色相。

橙色具有明亮、温暖的特点,给人一种活跃、欢快的感觉。

橙色还常常被用来表示温暖和变化,常出现在秋天的自然景色中。

黄色是一种光亮的色相,具有明快和活力的特点。

黄色给人一种阳光般温暖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快乐和乐观的情绪。

黄色也常被用来表示知识、智慧和创造力,在一些文化中还被视为神圣和祝福的颜色。

绿色是介于黄色和青色之间的色相。

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给人一种平和、和谐的感觉。

绿色常与自然、健康和生命力等概念相关联,是许多环保和生态主义标志的色彩。

青色是一种凉爽而平和的色相,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

青色给人一种清新、平静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冷静和思考的氛围。

在艺术和设计中,青色也常被用来表示科技、创新和未来。

蓝色是色相中的一种冷色调。

蓝色给人一种凉爽、寒冷的感觉,通常与宁静、深远和安静等概念相关联。

蓝色常被用来表达专业和权威,因此在商业和公司标志中较为常见。

紫色是介于蓝色和红色之间的色相。

紫色是一种神秘、高贵的颜色,给人一种深度和浓烈的感觉。

在历史上,紫色被视为王室和权威的象征,因为从前制造紫色染料非常昂贵和困难。

除了这七种基本色相外,还存在许多中间色。

这些中间色是通过混合两种或多种基本色相获得的。

三色原理调配公式

三色原理调配公式

三色原理调配公式三色原理,又称为三原色原理,是指通过调配三种特定的颜色来实现色彩混合的原理。

这三种颜色是红、绿和蓝,简称为RGB。

三色原理是色彩显示和图像处理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媒体和电视技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三色原理中,红、绿和蓝是三个基本的原色,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这是因为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是通过视锥细胞来实现的,而视锥细胞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别对应红、绿、蓝这三种颜色。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时,实际上是通过这三种细胞的不同程度的兴奋来感知的。

调配三种颜色的公式是通过改变每种颜色的亮度来实现的。

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分别用一个范围在0到255之间的数字来表示,其中0代表最暗的颜色,255代表最亮的颜色。

通过改变这三个数字的值,可以调配出无数种不同的颜色。

例如,如果我们把红色的值设为255,绿色和蓝色的值设为0,就得到了纯红色;如果把红色和绿色的值都设为255,蓝色的值设为0,则得到了黄色。

三色原理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屏幕都是采用了RGB的三色模式来显示图像。

当我们在计算机上打开一张彩色图片时,实际上就是通过调配红、绿、蓝三种颜色来还原出原始的图像。

这种原理也被应用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比如Photoshop,它可以通过调整每种颜色的值来实现图像的色彩修正和调整。

除了计算机图形学,三色原理在数字媒体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数字相机中,采用的是三原色CCD或CMOS传感器来捕捉图像。

这些传感器由许多微小的光敏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只能感知红、绿、蓝这三种颜色之一。

当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时,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线会分别被传感器中的不同单元捕捉到,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最终的图像。

三色原理还被应用在打印技术中。

彩色打印机通过调配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墨水来实现图像的打印。

当我们在打印机中选择一种颜色时,实际上是通过混合这三种颜色的墨水来还原出原始的颜色。

色彩学第7章 彩色印刷

色彩学第7章 彩色印刷

balloon
(4). 关于阶调层次的基本术语
• 亮调:0.2<D<0.6
• 暗调:D>1.05 • 中间调:0.6<D<1.05 • 高光:D<0.2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半色调:从高光到暗调 部分用网点表现的浓淡层 次。
(5). 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蓝紫
青蓝
通过网点叠合可以再现各种颜色,并遵循 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
B. 网点并列: 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红 (白 )
绿
(白 )
B. 网点并列: 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白 ) 蓝
(白 ) 灰
(白 )
另外:并列网点大小不同时,产生的颜色偏向大 网点一侧。
橙红
紫红
通过网点并列可以再现各种颜色,且遵循 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
原稿
原稿亮部 ……暗部 印版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 …... ……….大…………………小………暗
(2)、网点的作用
网点起着表现原稿阶调的作用,它使连续
调的图像离散成网点群的组合。
实样
放大镜里网点的比例
网点是可
以接受和转
移油墨的单
元,在印刷
效果上起着
调节墨量大
小和组色的
作用。
印刷品
1. 颜色分解的方法: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 R G B 三滤色片对原稿 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入射光 滤色片 透射光

基本颜色红黄蓝绿的认识与区分

基本颜色红黄蓝绿的认识与区分

基本颜色红黄蓝绿的认识与区分红黄蓝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四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正确地认识和区分这些基本颜色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使读者能够准确地区分和运用这些颜色。

红色是一种充满激情与力量的颜色,它代表了热情、活力和力量。

在心理学中,红色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情绪的颜色,它可以使人兴奋、增强注意力和刺激食欲。

在文化中,红色也经常被用于象征祝福、喜庆和吉祥。

在中国,红色是婚礼和传统节日的主要色彩,代表着幸福和繁荣。

黄色是一种明亮、温暖和快乐的颜色,它代表阳光、温暖和欢快。

黄色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可以增加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文化中,黄色常常与快乐和希望联系在一起。

例如,太阳的颜色是黄色的,太阳是生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黄色被视为积极和乐观的颜色。

同时,黄色也被用来警示和提醒人们。

蓝色是一种冷静、深邃和安静的颜色,它代表着宁静、和平和信任。

蓝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颜色,因此在医院和办公环境中经常使用蓝色来创造轻松和舒适的氛围。

在文化中,蓝色还经常被与智慧和稳定相联系。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公司和机构选择蓝色作为他们的标志颜色的原因。

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平和和健康的颜色,它代表着大自然和生命的力量。

绿色被视为一种使人感到平静和放松的颜色,它与大自然的环境和植物生长息息相关。

在心理学中,绿色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恢复注意力和精神的颜色,它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因此,绿色在医院、健身房和瑜伽馆等地方经常被使用。

总结起来,红黄蓝绿四种基本颜色在意义和情感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黄色代表明亮和快乐,蓝色代表冷静和安静,绿色代表生机和健康。

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以达到目的。

认识和区分基本颜色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颜色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无论是在设计、广告还是日常交流中,选择合适的颜色搭配都能够增加我们表达的效果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四原色原理

四原色原理

四原色原理
四原色原理是现代色彩学中一个重要的色彩基础概念,它把光用四种颜色的基本物质原分类,这四种颜色分别是红、蓝、黄和绿色。

四原色理论的历史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希腊古典是既四原色的起源者。

在当时,哲学家和科学家相信色彩可以分割成四种基本成分:红、蓝、黄、绿及其他灰调色彩。

19世纪末马赛教授发现结合三色(红、蓝、黄)可以产生所有混色,并且它
们同时是不互换的。

也就是说,用红色、蓝色、黄色三种可以产生出所有理想色,而无法用红色、蓝色、绿色三种颜色产生出任何理想色,使用绿色时也可以产生出所有色彩。

于是,现代色彩学家就把绿色也作为四原色之一。

四原色理论的假设是,彩色物体的颜色可以通过红、蓝、黄和绿四种光的组合得到。

结合不同强度的每种原色可以形成各级的混合色,也可以用来表示任何色彩,如暗色、中色和亮色等。

混合三种调色板上的原色,可以得到彩色物体的任何颜色。

色彩调制中所用的是混合物,而非物质,所以它们是可互换的,也是无权威的。

四原色理论也扩展到印刷学中去,它可以用来表明所有可以出现的色彩,即使每一色的强度是可变的,因为它们可以在任何色版中得到正确的定义。

四原色理论对摄影、印刷、绘画以及录像等色彩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色彩基础,用来理解色彩的艺术知识。

在当今的计算机色彩处理技术中,四原色理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印刷机制造商、显示器制造商、摄影机制造商以及多媒体制作商提供了一个管理和控制系统,使他们可以很轻松地有选择的改变任何色彩而不会破坏这些色彩的特征和细微的色调。

总之,四原色理论是色彩处理的重要基础,它准确地概括了现代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因此成为彩色物体颜色处理的重要理论框架。

色彩心理学:生活中,红、粉、橙、黄、绿暗藏的心理和使用方法

色彩心理学:生活中,红、粉、橙、黄、绿暗藏的心理和使用方法

⾊彩⼼理学:⽣活中,红、粉、橙、黄、绿暗藏的⼼理和使⽤⽅法⽣活中充满了⾊彩。

我们中的很多⼈想要很好地使⽤颜⾊,但是有时候会不知道该如何使⽤到合适的颜⾊。

⾊彩对⼈的⼼理的影响被称为「⾊彩⼼理学」,从⾊彩学和⼼理学两⽅⾯都受到重视。

如果我们能了解颜⾊对我们和周围⼈的影响,⽣活也能更舒适和便利。

虽然对颜⾊的感觉因⼈⽽异,但⼤多数⼈都有同样的感觉。

⼩编将介绍⽣活中最常⽤的10种颜⾊,「红⾊」、「粉⾊」、「橙⾊」、「黄⾊」、「绿⾊」、「蓝⾊」、「紫⾊」、「棕⾊」、「⽩⾊」、「⿊⾊」,总结了它们在⾐、⾷、住这3个领域的作⽤,让颜⾊服务于我们的⽣活。

本⽂为上篇,会先介绍其中的5种颜⾊,「红⾊」、「粉⾊」、「橙⾊」、「黄⾊」、「绿⾊」,请参考。

01红⾊的使⽤⽅法:能源选择红⾊的感受。

当我们想要神经兴奋的时候,让⽣理数值(⼼跳,肾上腺素)上升的话,请选择红⾊。

可以让我们什么事都不要胆怯,去勇敢地挑战。

⾐穿红⾊的⾐服,是散发着精⼒充沛的⽓场的颜⾊。

鲜艳的红⾊给⼈⼀种强烈的存在感。

当你想让⾃⼰看起来⽐平时更有魅⼒,或者想让⾃⼰振作起来时,请把它作为搭配的主⾓。

⾷红⾊有增进⾷欲的作⽤,能刺激交感神经,光看着就会给⼈新鲜,充满能量的感觉。

红⾊⾷材包括苹果、西红柿、红辣椒、草莓、西⽠、⾦枪鱼和⾁类。

红⾊⾷材的特征是,不仅有很多能激发能量、有活⼒的⾷品,还有很多有助于预防⽼化的具有抗氧化作⽤的⾷品。

住通过将红⾊融⼊室内,可以给我们的⽣活带来活⼒和⼒量。

红⾊有让⼈感觉到体感温度⾼的效果,所以在寒冷的季节很适合使⽤。

与此相反,因为红⾊有使神经兴奋的作⽤,所以在想要让神经放松的空间中使⽤的话,需要注意⽅法。

02粉⾊的使⽤⽅法:温柔和爱选择粉红⾊的感受。

当我们想要感受到爱,让⼼⾥充满安全感的时候,请使⽤粉⾊。

它拥有带来好运的⼒量。

粉⾊让⼥性看起来很可爱,不仅是穿着它的感受,就连周围⼈的⼼也会变得舒服。

粉⾊给⼈⼀种柔和的印象,也有让⼈感到亲切的效果。

色彩心理学效应

色彩心理学效应

色彩心理学效应
色彩心理学研究颜色对人们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感效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心理学效应:
1. 红色(Red):
-激发活力和能量:红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激发活力和能量的颜色,能够引起注意并提高警觉性。

-表达激情和爱:红色与激情、浪漫以及爱情相关联。

2. 蓝色(Blue):
-冷静和安宁:蓝色被认为能够传递冷静、宁静和安宁的感觉,对于降低紧张和焦虑有一定效果。

-专业和可信:蓝色也常用于表示专业性和可信度,因此在商务领域中广泛使用。

3. 黄色(Yellow):
-活力和快乐:黄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活力、快乐和积极的颜色,可以提高心情。

-引起注意:黄色在视觉上很显眼,常被用于吸引注意力。

4. 绿色(Green):
-平静和和谐:绿色与大自然相关,被认为有平静和和谐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压力。

-环保和健康:绿色也与环保、健康和生机有关。

5. 紫色(Purple):
-神秘和豪华:紫色通常与神秘、豪华和创意相关,常被用于高端品牌和创意产业。

-提升创造力:一些研究表明,紫色能够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6. 橙色(Orange):
-活力和温暖:橙色被认为是一种活力和温暖的颜色,能够激发积极的情绪。

-引起兴奋:橙色也常被用于引起兴奋和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心理学效应在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为个体的文化背景、个性和经历等因素也会影响对颜色的感知和反应。

此外,颜色的效应也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红黄品蓝青绿”色彩学

“红黄品蓝青绿”色彩学

“红黄品蓝青绿”色彩学一、光与色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由不同的波长组成。

通常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来400-700纳米不同波长的连续光波混合而成的,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可见光。

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波,使人产生不同的色感。

在光谱中,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转变是逐渐过渡的,在光谱上看到的颜色叫光谱色,不能分解的光谱色称为单光,由两种以上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叫复色。

二、物体的色物体的色是人的视觉器官受光后在大脑的一种反映。

物体的色取决于物体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视能力。

物体分消色物体和有色物体。

1、消色物体的色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

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色物体的色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入射光中被吸收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不等到量的,有的被多吸收,有的被少吸收。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减色法效应。

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现绿色,在蓝色光照射下呈现灰色或黑色。

三、原色光与补色光1、原色光等量的红光、绿光、蓝光相加即产生白光,而不等量的红绿、蓝光相加,便会产生其他色光。

在摄影中,把红光、绿光、蓝光称为三原色光。

2、补色光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就互称为补色光。

颜色含义

颜色含义

最佳答案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喜悦、庆典。

黑色:代表严肃、夜晚、稳重。

黄色:代表高贵、富有。

白色:代表纯洁、简单。

蓝色:代表智慧、天空、清爽。

绿色:代表生命、生机。

灰色:代表深沉、阴暗、消极。

紫色:代表神秘、浪漫、爱情。

棕色:代表土地。

红色-- 活力、健康、热情、希望黄色-- 温和、光明、快乐白色-- 纯洁、神圣、清爽蓝色-- 秀丽、清新、宁静黑色-- 神秘、静寂绿色-- 青春、和平、庄重红:象征血液,代表血气旺盛,喜欢红色的人工作及恋爱上均会全情投入,占有欲强凡事不易放弃。

黄:富幽默感,象征人的精神领域,喜欢黄色的人,较聪明,分析能力强。

白:纯洁无垢,另人想起婚纱,通常表里一致,不弄虚作假,适应能力高。

蓝:象征深海,沉着冷静,不易向人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黑:庄重,内敛,含蓄。

绿:新鲜,刺激,和平。

橙:黑白分明,向上心强,社交能力强。

灰:敏感纤细,优越感重,冷静处事。

编辑词条色彩心理目录[隐藏]定义简介生活中的色彩心理[编辑本段]定义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编辑本段]简介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

[编辑本段]生活中的色彩心理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

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

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

色彩能量学

色彩能量学

色彩能量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是由光线的波长和频率决定的,不同的波长和频率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蓝、紫等。

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特性和能量。

红色是最具有活力和激情的颜色之一。

它可以增加人们的自信心和动力,激发创造力和冒险精神。

红色还可以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然而,红色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使人易怒和焦虑。

橙色是一种温暖和兴奋的颜色。

它可以增加人们的乐观和幸福感,激发热情和创造力。

橙色还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运作。

然而,橙色过多的暴露可能导致过度兴奋和不安。

黄色是一种明亮和活泼的颜色。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增强智力和记忆力。

黄色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是,过度接触黄色可能导致紧张和不安。

绿色是一种平和和平静的颜色。

它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使人感到安心和放松。

绿色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然而,过度的绿色可能导致冷漠和缺乏动力。

蓝色是一种冷静和安详的颜色。

它可以降低血压和心率,帮助人们放松和入睡。

蓝色还可以促进创造力和直觉能力的发展。

然而,过度接触蓝色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和抑郁。

紫色是一种神秘和富有创造力的颜色。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直觉和灵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紫色还可以平衡身心能量,促进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然而,过度的紫色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和混乱。

除了以上提到的颜色,还有许多其他颜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和能量。

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和反应都可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经验和文化背景。

因此,对于色彩能量学的研究还有很多待探索的领域。

总的来说,色彩能量学研究了色彩对人体的影响,包括情绪、行为和生理健康。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能量和特性,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色彩来调整和平衡我们的能量场。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不同人对色彩的感受和反应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色彩来影响他人时需要谨慎和尊重。

通过了解色彩能量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色彩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简述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

简述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

简述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

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是指,通过合理地组合三种基本的原色,可以得到任何一种颜色的原理。

这三种基本的原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也被简称为RGB色彩模式。

在色度学中,颜色是由光的不同波长所决定的。

而光的波长范围非常广泛,人类眼睛可以感知到的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到780纳米之间。

通过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

红、绿、蓝三种基本的原色在色度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三种原色被认为是互相独立的,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和强度的混合来产生任何一种颜色。

这种混合的原理被称为加法混色。

通过加法混色,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包括所有的彩虹颜色和白色。

比如,当红、绿、蓝三种原色的强度都相等时,我们就能够看到白色;而当红色和绿色的强度都很高时,我们就能够看到黄色;当红色和蓝色的强度都很高时,我们就能够看到品红色。

通过调整红、绿、蓝三种原色的比例和强度,我们可以得到无数种不同的颜色。

除了加法混色,色度学中还有一种混色的原理叫做减法混色。

减法混色是通过对色光进行吸收来得到不同的颜色。

在减法混色中,我们使用的不是原色,而是互补色。

互补色是指两种颜色的混合可以得到白色的颜色。

比如,红色和青色是互补色,绿色和洋红色是互补色,蓝色和黄色是互补色。

通过减法混色,我们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颜色。

比如,如果我们将黄色的光和青色的光混合在一起,由于黄色的光吸收了蓝色的光,青色的光吸收了红色的光,所以最终的混合光就会呈现出绿色。

减法混色在色彩的调和和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是通过合理地组合红色、绿色和蓝色这三种基本的原色,可以得到任何一种颜色的原理。

这种原理不仅在彩色显示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颜色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混合三种基本的原色,我们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色相的基本概念

色相的基本概念

色相的基本概念色相是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之一,指的是色彩的基本色调。

色相是色彩的本质特征,是区分不同色彩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在色彩学中,色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色彩学研究的基础。

色相的定义色相是指在相同亮度和饱和度下,色彩在色轮上的位置。

色轮是由红、橙、黄、绿、青、蓝六种基本颜色组成的一个圆形图形,其中红色位于最上方,绿色位于最下方,青色和红色相对,橙色和蓝色相对,黄色和紫色相对。

在色轮上,颜色的位置决定了它的色相。

色相的分类色相按照位置可以分为六种基本色相,即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和蓝色。

这六种基本色相是由色轮上的六个基本颜色组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色彩,通常会将基本色相进行细分,例如将红色细分为橘红、桃红、鲜红等多种颜色,将蓝色细分为天蓝、湖蓝、宝蓝等多种颜色。

色相的特性1. 色相是色彩的本质特征,是区分不同色彩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 色相是色彩的基本色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3. 色相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搭配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红色和黄色的组合会产生温暖、活力的效果,蓝色和绿色的组合会产生冷静、平和的效果。

4. 色相的明度和饱和度会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明度和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明亮。

色相的应用在设计、艺术、文化等领域中,色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相应用:1. 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力量和爱情。

在设计中,红色通常用于突出重点、吸引注意力。

2. 橙色:代表温暖、活力、创造力和乐观。

在设计中,橙色通常用于增加亲和力、创造友好的氛围。

3. 黄色:代表阳光、活力、快乐和智慧。

在设计中,黄色通常用于增加明亮度、制造愉悦的氛围。

4. 绿色:代表和平、平和、自然和健康。

在设计中,绿色通常用于营造放松、平和的氛围。

5. 青色:代表清新、冷静、平和和自由。

在设计中,青色通常用于营造清新、自由的氛围。

6. 蓝色:代表深邃、冷静、理性和智慧。

色彩生理理论:三色论与四色论

色彩生理理论:三色论与四色论
色觉守恒
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总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色彩成分。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物理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听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人们长期以来把阳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是不可忽视的。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彩现象为色觉守恒。例如,强光照射下的煤炭和晚间微弱光线照射下的棉花,从光学物理角度上讲,在明度上强光照射下的煤炭的“黑”比弱光照射厂的棉花的“白”要亮的多,然而人们仍会固执地认为煤炭是“黑”的,棉花是“白”的,因为色彩感觉觉常常受到黑色煤炭和白色棉花的生活色彩记忆和联想的支配。由于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总是经过主观补正的世界,因此在色彩感知过程中,要把视觉以外的知觉心理因素全部排除,只是看到纯粹色是很困难的。显然,主观色觉守恒对强光照射下的炭黑变成灰色的变化总是“视而不见”。
根据赫林学说,三种视素对立过程的组合产生各种颜色感受和各种颜色混合现象:
感光化学视素视网膜过程感 觉
白—黑 破坏建设 白黑
红—绿 破坏建设 红绿
黄—蓝 破坏建设 黄绿
扬?赫姆霍尔兹的三色学说和赫林的四色学说自19世纪以来一直处于对立的地位。事实上,这两种学说都只是对问题的一个方面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只有通过二者的相互补充才能对颜色视觉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色觉缺陷
一个颜色视觉正常的人应具有三色视觉,能准确地分辨各种颜色。如果三种视觉细胞的功能失常,那么就会产生色弱或色盲的色觉缺陷。三色觉异常患者,即色弱者,对光谱中的红色和绿色区域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在照明较暗的环境下,他们可能将红色和绿色相互混淆,如果对红色的辨别能力差,就属于红色弱;如果对绿色的辨别能力差,就属于绿色弱。红-绿色盲者对整个可见光谱只能看到蓝和黄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都被看成是饱和度较低的黄色。全色盲者只能根据明暗辨别物体。色弱和色盲大多发生于男性,红一绿色盲为隔代遗传,红色弱者约占男性人口的1%,绿色弱者约占男性人口的5%,全色盲者为罕见,只占人口的0.002%-0.003%。

《色彩学》基础理论

《色彩学》基础理论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一一、光的本质从远古到17世纪以前,人类对色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blue-green)、蓝(blue)、紫(purple)七色。

光学上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吸收照射到地球表面。

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

二、色光混合的规律蓝、绿、红三原色光的等量混合是色光混合的最基本的规律,当三原色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白色光。

红光与绿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黄色光;红光与蓝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品色光(也叫洋红);绿光与蓝光等量混合时,形成青色光。

若两种色光等量混合时形成白光,这两种色光之间的关系为互补色光。

因为白光是通过这两种色光互相补充形成的,即补成了白光,所以称为互补关系。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第一节色彩的属性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几乎每出现一块色彩,都伴随着三要素的不同显现,三者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1、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

一个画面,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

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无彩色系有黑白灰三色,最高和最低明度色为白色和黑色,灰色居中。

人眼最大明度辨别力为近200个等级层次。

孟塞尔把明度定为(包括理论的)黑白11级,可视的黑白上下之间为9级不同的梯度。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度。

光学三原色与色的三原色

光学三原色与色的三原色
混色理论
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而:
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
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光 学 三 原 色
从颜色混合原理上讲,一般分为光学三原色(遵循颜色加法原理)和印刷三原色(遵循颜色减法原理)
光学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
组合的颜色:红+绿=黄(Yellow); 绿+蓝=青(Cyan); 红+蓝=品红(Magenta); 红+绿+蓝=白(White)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红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电视机,显示器就是光学原理的三原色,颜色是通过三色的不同量的叠加产生的。
书,宣传画等印刷品则是利用颜色的减法原理产生的。

红色加绿色是什么颜色

红色加绿色是什么颜色

红⾊加绿⾊是什么颜⾊
绿⾊和和红⾊等⽐混合,重灰⾊,⾊相不明确,浑浊,脏。

绿⾊主要和红⾊少混合,调出低纯度的墨绿⾊,根据⽐列的不同,⾊相明度和纯度都有所不同,随着纯度降低,逐渐接近显得脏的等⽐红绿混合⾊。

扩展资料
红⾊主要和绿⾊少混合,调出低纯度的深绿⾊,根据⽐列的不同,⾊相明度和纯度都有所不同,随着纯度降低,逐渐接近显得脏的'等⽐红绿混合⾊。

三原⾊,有红绿蓝三种颜⾊,就是指这三种⾊中的任何⼀⾊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混合产⽣,⽽其它⾊可由这三⾊按⼀定的⽐例混合出来,⾊彩学上称这三个独⽴的⾊为三原⾊或三基⾊。

原则:
a、能够混合产⽣的颜⾊应该尽可能的多;
b、三种原⾊必须互相独⽴,即不能⽤其中的任何两⾊混合得到第三者。

红绿平衡的原理与应用

红绿平衡的原理与应用

红绿平衡的原理与应用1. 红绿平衡的概念红绿平衡是指在图像处理中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相对亮度和色彩饱和度,以达到更准确的颜色表现和显示效果的一种技术。

2. 红绿平衡的原理红绿平衡的调整是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进行的。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在红色和绿色方面。

调整红绿平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颜色空间:红绿平衡的调整通常在RGB(红绿蓝)颜色空间下进行,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数值来改变颜色的显示效果。

•白平衡:调整红绿平衡的过程中通常会参考图像中的白色点来确定基准值,以保证白色在图像中呈现真实的白色。

通过将红色和绿色通道的增益进行调整,实现图片的白平衡。

•色彩修正:在红绿平衡的调整中,还可以对颜色的饱和度进行修正,使得图像呈现出更准确的色彩。

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红色和绿色通道的饱和度来达到所需的效果。

3. 红绿平衡的应用红绿平衡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图像处理和摄影领域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照片修复和修饰在照片修复和修饰过程中,红绿平衡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颜色,并校正图像中的色差。

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数值,可以使照片呈现出更真实的颜色,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观赏性。

3.2 色彩校正在印刷和设计领域中,红绿平衡可以用于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

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让图像的色彩更加准确和一致,在打印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色彩表现。

3.3 视频处理在视频处理中,红绿平衡可以用于对视频图像进行校正和调整。

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让视频图像呈现出更真实的颜色,提高观看体验。

3.4 肤色校正红绿平衡对人像摄影中的肤色校正有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可以使肤色更加自然和真实,提高图片的质量。

4. 总结红绿平衡作为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通道的相对亮度和色彩饱和度,可以改善图像的颜色表现和显示效果。

它广泛应用于照片修复、色彩校正、视频处理和肤色校正等领域。

朱红与墨绿色彩分析

朱红与墨绿色彩分析

朱红与墨绿色彩分析
从色彩学上来看,红色和绿色是对头,在色相环上看它俩整整隔了180度,排斥度很大,两者撞在一起会造成极强的视觉反差,强烈刺激视觉器官。

这就是红绿灯为互补色要么选择“红”和“绿”的原因。

像红绿这种大跨度的配色组合,有炫目的效果,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难怪人们对它们的偏见如此之大。

红色,象征着激情、热烈、活力、奔放、繁荣与生命力。

绿色代表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生命、和平、宁静、自然。

二者配合,万种风情尽情演绎。

绿色和红色属于冲突性比较大的颜色,色彩讲究比例和谐,材质也讲究互补。

硬朗的墙面为红色,软装配饰,如沙发、寝具、布艺就可以用绿色,一软一硬,刚柔并济,让整个空间达到一种平衡。

红色是一种很有权威感的颜色,对中式风格及异域风情的家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而且能营造或威严或妩媚的不同情调,似乎它有多种表情,能创造出不同的居家风采。

红色是自信、强势的颜色,哪怕一个小家具做点缀,都能很吸引眼球,在这个优雅的绿色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互补色对色搭配可以平衡空间中单色过于强烈引发的失衡。

正是红绿之间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力,让设计师对这两者之间的“撞色”大为着迷。

大红大绿的配色组合,如果运用得当,会轻而易举地抓住人们的视线。

色彩调和的红配绿1000字

色彩调和的红配绿1000字

色彩调和的红配绿要说色彩界最具挑战的搭配非“红配绿”莫属。

长久以来,“红”与“绿”这对色彩搭配都被大家嗤之以鼻,似乎只有圣诞的相关元素能让他们配得起来。

设计配色-“红配绿”同样可以美出天际。

张爱玲曾说:“现代人往往不喜欢古人的配色,红配绿,绿配蓝,看了俗气。

殊不知古人在配色上,是有很高的造诣与完备的系统的”。

一、红绿色彩调和的诗歌艺术气息在中国古代的审美中红与绿一直都是很和谐的存在。

白居易在《忆江南》里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宋祁在《木兰花》里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李清照在《如梦令》里感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人对于“红配绿”的喜爱从一些绘画作品中也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红”“绿”色彩对比在杜牧不同诗歌里反复同时出现,形成杜牧诗歌独特的美学色彩。

而他对这两抹鲜明亮色的偏爱,则与其清丽俊爽的诗风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

而古典诗歌中蕴含的“绘画美”,则包含色彩、形体和构图等元素。

其中,色彩是最为直接,也极为重要的元素。

杜牧擅长用色,在其诗歌中,大量运用色彩,渲染出壮丽江山、多彩山河。

在选取色彩进入诗歌时,杜牧喜用红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喜绿色,“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更爱红绿色彩搭配,“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纵观红绿同框出现的杜牧诗作,可看出,他在诗歌中运用二色搭配,范围广阔,从时节上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都有,在诗人笔下,红绿色几乎成了各时节自然界的主题色;从题材上看,覆盖咏史怀古诗、赠别诗、女性题材诗歌等各诗作类型;从意象上看,则从春花、秋叶到美人,均以红色渲染之,与之相匹配的,便是树与叶、稻与水,皆着碧色。

二、红绿色彩调和能够渲染基调、烘托气氛的艺术作用。

在常规观念中,红色代表热情、热烈、奔放,绿色代表生机与希望,在《江南春》里,二色配合属于“正用”,渲染的就是春来自然万物充满生机、勃发向上的氛围和基调;而在《叹花》一诗中,二者搭配则反用之,是用乐景抒哀情,以浓烈之色烘托惆怅哀怨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中, 红与另一颜色搭配使用共891次, 其中搭配最多的几种颜色是: 绿( 219 次)、翠( 214 次)、白( 108次)、紫( 142 次)、青( 53 次)、黄( 31 次)。

下面对红与绿搭配进行重点分析。

红与绿搭配在色彩学上属于对比色。

所谓的对比色是指在色相上有明显差异的两种或多种颜色, 如红与绿、白与黑。

对比色可以使两种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在对比中二者都相对达到饱和状态。

颜色的饱和状态可以使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浓烈。

红与绿搭配是一对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组合。

当二者配对时强烈的红与平和的绿相得益彰, 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统一。

宋词中有大量这样的搭配如: 绿叶红花媚晓烟(晏殊5浣溪沙6 ) [ 2] 89、红颜绿发已官高(毛滂5玉楼春6 ) [ 2]6 75、几许繁红嫩绿柳永5西平乐6 ) [ 2] 24。

例中, 绿叶红花、繁红嫩绿都是描写大自然景物, 二者相互对照、相互映衬,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

这里的红绿对照, 由于映衬鲜明, 对比和谐, 绿色更加鲜艳, 红色也格外热烈。

另一方面, 红色象征着兴奋、欢快、健康、活泼, 而绿色象征生命和青春, 词人将二者配合使用, 来渲染一种绚丽、愉快、活泼的气氛, 使被描写物体更加鲜亮明快。

如词人在/ 绿叶红花媚晓烟0、/ 几许繁红嫩绿0使用的红绿搭配正是为了渲染春天的生机勃勃。

/ 红颜绿发0的绿指青黑色, 红指红润的肤色, 这两种颜色都是极富生命力的颜色, 所以词人常常用来表现人的年纪轻。

观点来源:《试论红颜色词在宋词单个诗句中的运用》陈日芳(广西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530004)[ 1] 叶军. 含彩词语与色彩词[ J] . 山东大学学报, 1999, ( 3) :90- 93。

色彩学家认为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 色调明亮的红橙黄是暖色, 色调幽暗的绿青蓝是冷色,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包括稳定的黑白灰等是中性色彩。

从冷、暖色调上讲, 红色这种色彩属于暖色, 红色是积极的主动的色彩, 被认为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 能给人欢乐、炽热、向上的视觉印象, “红绡学舞腰肢软, 旋织舞衣宫样染”( 《玉楼春》) , “倚娇红、待得欢期定”( 《好女儿》) 。

但是在小晏的笔下, “红”色却给人以别样的感觉, 所谓暖色寓欢乐, 冷色寓悲凉, 这只是就一般美学原则而言的。

人们对颜色的喜爱与厌恶,是和社会因素、个性因素有关系的, 色彩的寓意本来是随着人的情绪而改变的, 由于作者的浓重的悲哀露出或转化成悲剧的气氛, 这时的色彩描写也就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蕴含了。

在晏几道的词中, 这种“红”、“绿”同时使用的非常多, 除了“红”以外, 小山用得最多的颜色字就是“绿”( “绿”色出现65 次, 使用频率为25%) , 而在“绿”字的使用上, 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与“红”色的对举, 竟有40 次之多。

从色相上讲, 和绿颜色类似的有碧、苍、翠、青等, 如果再加上这些( “碧”37 次,“翠”41 次, “青”29 次) , 那就更多了。

诗( 词) 人们为了使画面更富层次感、立体感,特别看重不同自然色彩的协调和对比, 往往从色彩的冷暖明暗这种属性出发, 将冷暖或明暗两种色彩对立以形成一定的互补, 从而进一步强化人的视觉形象, 营造出意境之美。

比如“红”与“绿”就是一组高纯度的互补色, 如果处理得当, 往往会产生既强烈对比又丰富调和的良好效果。

”小晏也常常将颜色字置于第一字, 如“红烛泪前低语, 绿笺花里新词”、“绿酒细倾消别恨, 红笺小写问归期”、“绿鬓旧人皆老大, 红梁新燕又归来”, 这里的“红”与“绿”既失去了原来自身”热烈飞动”与“宁静平和”的色彩特性, 也没有像在白诗和杜诗中那样由于“红”“绿”对比而形成的温暖和活力的效果, 而成了凄凉身世、哀怨情怀的对应物, 时光易逝, 青春不再, 通过这种强烈的色彩比照, 词人那种今昔盛衰的万千感慨也蕴含在其中了。

在晏几道的词中, 色彩词的运用已由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描摹与外部再现, 而逐渐走向表现强烈的主观情绪及内心深处的微妙颤动, 色彩不只是客观的物质存在, 而成为一种充满主观性、能动性的情元素。

小晏没有学过色彩学, 但绝对称得上是用色的高手, 他善于运用这些色彩词来渲染自己的心情, 借助它们的形象性形成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观点来源:《试论《小山词》中的色彩艺术》王慧刚(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南新乡453007)使用“红”“绿”这两个修饰语,对其他词语进行修饰,使这些词语具有一种鲜明的视觉性和图案感,并让这些词语能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一种画面,一个场景,成为婉约词中一些抢眼的亮点。

同时,能使读者在阅读婉约词时得到审美享受。

婉约词中“红”“绿”系颜色词所表现出来的装饰性效果,就好象苏珊·朗格所说的织物的漂亮镶边一样,对婉约词的视觉表现起到了强化、突出的作用。

词人们都特意地强调了事物的色感,对词进行“有意设色”。

所谓“有意设色”即词人有意识地强化了词的装饰性效果,对所描写的事物做精心的色彩加工,使之在整体上呈现和谐自然的状态。

1.在词组的运用上: 红烟翠雾红情绿意(饰品)绿鬓朱颜(人物)碧野朱桥绿窗朱户(建筑)绿肥红瘦红衰翠减翠休红倦绿暗红稀惨绿愁红(植物)等等。

例如:“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红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 司马光《西江月》)“桂花如水轻寒。

宴中秋、朋簪来会, 满筵绿鬓朱颜。

”( 张纲《绿头鸭》)“回首绿窗朱户, 可怜明月清风。

断肠风月, 关河有尽, 此恨无穷。

”( 蔡伸《雨中花》)“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 柳永《八声甘州》)“病里不知春早晚, 惊心绿暗红稀。

”( 李之仪《临江仙》)2.在句子中, 也有大量带红绿系颜色词的意象的对比例如: 秦观《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 燕为尾剪波绿皱。

”( 自然与植物之间)贺铸《青玉案》: “月台花榭, 锁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提断肠句。

”( 自然与建筑之间)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飘然快拂花梢, 翠尾分开红影。

”( 动物与植物之间)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落日熔金, 天淡烟凝碧。

楼上谁家红袖, 靠阑干无力。

”( 人与自然之间)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 植物之间)苏轼《浣溪沙》: “翠袖倚风萦柳絮, 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单个人的对比)晏殊《踏莎行》: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 生活用品与自然景色之间)有部分红绿色系词带有了明显的比喻性的审美特征并且有词人主观情绪的投入。

如:红玉:古常以比喻美人肌色。

“春温红玉,织衣学剪娇鸦绿。

”(吴文英《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红兽:指烧红的兽炭。

(兽炭指用炭屑和作兽形,用以温酒。

)“红兽慢然天色暖,凤炉时复热沈香。

”(和凝《宫词》之八)这些带比喻性质的红绿词组都融入了词人们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贴切生动。

又如以表示艳丽情趣的“红情绿意”喻女子头上的饰品,以绿卿喻竹,红友喻酒。

卿和友都是极带感情,极富人情味的称呼,把竹和酒用绿卿和红友表现,在增强词组图案性的同时,把竹在词人心中的高洁地位和酒的美妙感觉简练地表达了出来。

如此等等,词人们把本为无生命的事物大大图案化,人情化,鲜艳化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这种装饰性描写是有生命和情感的。

正如苏珊·朗格的阐述:“纯装饰性的图案是有生命力的情感向可见图形与可见色彩的直接投射图案⋯⋯陈华昌在分析时, 也常常提到颜色配置的问题。

例如他谈到红与绿并置时, 则红更红, 绿更绿, 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因此大红大绿, 往往使人感到俗气, 也因此/ 民间有-红配绿, 丑得哭. 的俗语0。

但他也认为在色彩的对比之中, 只要配置得法, 则红与绿仍然可以予人和谐愉快之感。

3、伪唐六如画谱及佩文斋书画谱,载有托名荆浩的画说:厂红间黄,秋叶堕;红间绿,花族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

色彩学家以为厂红与绿的补色对,明度相差无几,加上心理上刺激很强,所以纯色互相邻接时,境界线很眩目,易引起强烈的晕影。

』(见设计的色彩计画页一一七)诗中并置红与绿,由於透过文字表达後,色彩不如画面那么直接与清晰,!没有境界线与晕影问题,但一纯红、一纯绿,光线还是很强烈,的确表现了激烈的身心刺激,诗中说厂夜赏春』厂常践蹋』都是及时行乐,纵情嬉春的放浪心情的反映。

绿阴深处,时见飞红数片,算多情、尚有黄鹂,向人睍膻。

绿玉弹棋,红牙按拍,乐事欢情终少。

绿树深庭院。

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问讯余芳,糁迳碎红千点。

香云曾约,念阻题红怨。

应是绿窗寒,也思郎、云衣谁换。

绿弱红臞。

暖云沁雨,乍有还无。

嫩绿成云,飞红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红底过丝明,绿外飞绵小。

簌簌落红春似梦,萋萋柔绿愁如织。

犹忆蔫红稚绿,断桥雪未扫,天近春易。

朱阑绿水向绿密、红疏处。

一翦晴波娇欲溜。

绿怨红愁,长为春风瘦。

绿幕红围,妙歌细舞,且醉三千客。

喜首夏清和,槐绿成阴,榴红正朵。

黄堂宴,春酒绿,艳妆红。

闲态幽姿,绿窗红蒂,粉英金蕊。

柳绿桃红玉砌红芳点绿苔。

枝绿初匀,萼红犹浅。

绿杯浮蚁。

风皱红鳞起。

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

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并髻云鬟绿。

谁教红萼自成双。

绿杨学舞小蛮腰,红药惜开菩萨面。

红鸾飞下绿云中。

天淡日和融。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红满枝。

绿满枝。

宿雨厌厌睡起迟。

闲庭花影移。

一声声是,怨红愁绿。

向画堂深处,拥红斟绿。

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

春风满面笑容开。

红娇绿软芳菲遍。

春鬓绿,醉颜红,不减年时旧。

绿窗开,朱户敞,绣帘遮。

争似便,移归深院,将绿盖青帏护风日。

恁时节,占断兴、偎红倚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