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王晔20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子病理学、中药及中药提取物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子病理学、中药及中药提取物干预治疗研究进展王彦粉1,徐保立21.汶上县中医院脾胃病一科,山东济宁272500;2.汶上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济宁272500[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既是一种微血管病变,也是一种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并且神经病变先于微血管病变。
DR是危害视力健康的主要视网膜类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现日益升高的趋势。
DR的病变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血管新生反应、代谢反应和炎症反应等。
本文主要针对DR分子病理学和三七、丹参、牡丹皮、黄芪甲苷等中药及其提取物干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干预治疗DR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子病理学;中药治疗;牡丹皮;丹参;葛根;三七;黄芪;石斛;人参[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9(b)-0190-05 Research Progress on Molecular Pathology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sWANG Yanfen1, XU Baoli21.Department of Spleen and Gastroenterology, Section Ⅰ, Wensh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500 China;2.Wenshang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500 China[Abstract]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s both a microvascular disease and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and neuropa‐thy precedes microvascular disease. DR is one of the major retinal diseases that endangers vision health, 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DR mainly include oxidative stress, angiogenesis reaction, meta‐bolic rea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molecular pathology of DR and the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uch as Panax notoginseng, salvia miltiorrhiza, moutan bark, as‐tragaloside IV and their extrac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R.[Key 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Molecular path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ree bark; Salvia miltiorrhiza; Kudzu root; Panax notoginseng; Astragalus; Dendrobium; Ginseng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众多,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10060) 李春芳丁小燕1 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已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
2 发病机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改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眼部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病变过程从非增生型向增生型发展,所有的眼底变化皆系糖尿病性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结果,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多元醇代谢异常、蛋白质非醇糖化、脂质氧化及自由基作用、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有关。
3 临床表现3.1 微血管瘤微血管瘤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是眼底镜下可见的最早体征,可首先出现在视网膜的任何象限,但以黄斑中心凹颞侧最为多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边界清楚的红色或暗红色斑点,一般长期不消退。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可见多发生于毛细血管闭塞区周围,表明微血管瘤可能由组织缺氧所诱发。
3.2 毛细血管闭塞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下为无灌注区,当无灌注区面积达8个视盘时,则有产生新生血管的可能性,故认为无灌注区直径超过8个视盘直径应及早行激光治疗,以预防新生血管形成。
3.3 视网膜内出血继发于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的破裂。
出血点形状取决于出血位置的深浅,一般深层出血多为因点状、边界清;浅层出血呈条状或火焰状,多散布于后极部。
若有周边部视网膜出血,血管阻塞,应注意其它眼病。
出血斑可于几周内吸收,但其附近可再出现新的出血斑。
以致相隔一段时间检查时,眼底好似无明显改变。
3.4 硬性渗出斑为黄白色境界清楚的小斑点,散布于后极部视网膜。
好发于黄斑区,致视网膜增厚。
量多时在黄斑区融合成大片致密的蜡样斑块。
一般认为硬性渗出是浓缩的血浆成分。
3.5 黄斑水肿可发生于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可发生在增生型,是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上黄斑水肿可分为2型:局灶性和弥漫性,局灶性源自个别的或小丛集状的微血管瘤渗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写成DM)可引发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等多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atinopathy,简写成DR)则是微血管病变中的一种,其是致使成人发生不可逆性盲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DR有关的发病机制有大量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药物治疗也有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就现有的相关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进行下列的叙述。
1、DR相关发病机制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D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简写成VEGF)在人体中的主要功用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分裂,使其不断的增殖,进而可使大量新血管生成[1]。
生理条件下VEGF在体内的表达量是较少的,使血管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DR 中,VEGF在体液及细胞中均较生理条件下高,VEGF水平的上升可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致使视网膜内的液体出现外渗,导致视网膜出血或者黄斑水肿,同时其可促使血管生成素的产生,二者共同使视网膜中的血管生成增加,进而可引发视力的损伤。
此外VEGF可诱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ICAM-1表达量上升,此种因子可使白细胞发生停滞,加剧视网膜缺氧及缺血的状态。
Poulaki等[2]的实验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简写成 IGF-1)能够使视网膜上皮细胞中的VEGFmRNA表达量上调,可提示在 DR的发生过程中IGF-1发挥了一定的功用。
1.2氧化应激与DR已有的相关研究指出,当机体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时,体内的蛋白激酶C、多元醇及非酶糖基化的终产物等一系列通路可被激活,进而可引发DM异常性的代谢,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与氧化系统之间的平衡会遭到破坏,致使氧化物质的排出减少及过氧化物的生成增多,此时机体就会发生氧化应激。
机体的视网膜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摄取较多的葡萄糖及氧,因此与机体内的其他组织相比较,其更易引起氧化应激性损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第 9 卷第 2 期 20 年 3月Βιβλιοθήκη 07眼Cj hI
视
光
学
杂
志
V0 . . 19 N0 2 Ma .2 0 r 0r 7
Ju a fO tme y& O hh l lg o r l po w n o p tamooy
・
[ 摘
要 ] 糖尿病 性视 网膜病 变是发 达 国家首位 的致 盲原
因, 性 高血糖是其主要原 因。对 于高血糖 导致糖尿 病性视 慢
网膜病 变的生化和 分子机 制 , 目前有 五种假 说 : 多元 醇途径
元醇 途径 的第 一 个 酶 , 它可 以利 用 还 原 型辅 酶 Ⅱ(eue r cd d
fm o n onm d—dmc iul t epopaeN D H) 原 o i ta ie e ednc od hsht, A P 还 r f ci a ei
【b A 醴mdJ Daecrt oa yite edn i t i pt aig衄Ieo ld esi dv 一 b i en h s h l l f i ns ee s bn n l
[ ywo t] Ke ns
d bt / r la o ; d bt rioa y eo g; i ee c a i l n i ei enpt /t l y a so p c i a c t h io
o e ua ilg ; i e s y m lcl booy b ̄ hmir r t
文献综述 ・
糖 尿 病性 视 网膜 病 变 分 子 机 制 的研 究 进 展
崔彦 一 迅 ,许 ,
1上海市第一人 民医院 眼科 , . 上海 208 ;. 000 2济南施尔明眼科医院 , 山东 济南 202 501
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正常角膜是无血管、富含神经末梢的透明组织,由感觉 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丰富的神经分布不仅增 强了角膜的感觉功能,同时还具有营养和代谢作用。1981 年,Schuhz首次提出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iabetic
keratopathy,
DK)的概念,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角膜触觉阈值显著升高, 敏感性降低,且降低程度与糖尿病的病程显著相关‘2…;白内 障或视网膜手术后角膜上皮再生延迟,甚至出现反复剥脱的 现象”“;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可见角膜神经的病变 和三叉神经感觉异常,主要病理表现为神经纤维密度下降、 分支减少。由于糖尿病的多重代谢异常引发角膜神经营养 障碍,加之患者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不稳定、结膜鳞状化 生、杯状细胞密度下降等眼表功能紊乱旧1,使角膜上皮呈现 持续性缺损,炎症细胞浸润较多,角膜基质易溶解,最终形成 难以愈合的角膜溃疡。此外,糖尿病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形 态异常、密度下降、内皮功能受损,糖尿病也是角膜内皮失代 偿以及大泡性角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J。 二、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发生机制 目前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主要与高糖环境下 细胞代谢异常、生长因子反应异常、上皮基底膜成分改变、糖 基化产物沉积、角膜神经末梢损害、干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 激、过度的炎症反应等过程相关。 1.异常的糖代谢产物蓄积:高血糖可引起细胞内还原
1
R/AKT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角膜上皮的损伤修复
过程”。
d-葡萄糖)相比,
2.生长因子表达量下降:早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角 膜中的细胞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d-葡萄糖)下人角膜上皮细胞Laminin一
5的d3链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下调,而p3和12链无显 著差异,且人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也显著下降。但可溶 性的Laminin一5可以增加高糖环境下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 力。这种高糖环境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的下降有 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原因之一。24。 高糖环境下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 增强。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细胞迁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 及到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TGF—B调控了多种 正常和病理情况下的细胞行为。其诱导损伤修复过程中皮 肤的角质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这个过程与细胞外 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以及整合素(integrins) 与MMP的表达有关。MMP一14降解细胞迁移过程中的ECM 和整合素,激活与细胞迁移相关的信号通路”5。 4.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角膜病变:高糖状态下葡萄糖可 以转化为脱氧葡萄糖酮醛,在这个过程有伴随着葡萄糖自身 的氧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研究张思睿,王玉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其病程复杂、治疗难度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现阶段较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阐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进行梳理,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前景,旨在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展[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0190-05Study 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ZHANG Sirui, WANG Yuqi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4000 China[Abstract] Diabetic retinopathy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With its complex course and difficult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is a serious blinding eye diseas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visu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medical technology, the treatment means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combs through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to discus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in clini⁃cal practice, aiming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the therapeutic risk, and maximiz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apeutic approach; Progress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持续增加[1]。
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0, 35(4) 243眼科学报Yan Ke Xue Bao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胡沁媛1,赵巨鹏2,李晔1,杜淼1,叶佳成1 综述 万鹏霞1 审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眼科;2. 骨肿瘤科,广州 510080)[摘 要] 糖尿病及其眼部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糖尿病可损害角膜神经以及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等各层结构,引起干眼和损伤愈合延迟等临床表现。
目前,糖尿病角膜病变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全身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和针对干眼症状的缓解治疗,角膜营养治疗以及干细胞疗法将成为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糖尿病角膜病变的主要损伤特点及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探索糖尿病角膜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提供帮助。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角膜病变;治疗Research progress on diabetic keratopathyHU Qinyuan 1, ZHAO Jupeng 2, LI Ye 1, DU Miao 1, YE Jiacheng 1, WAN Pengxia 1(1.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2. Department of Musculoskeletal Onc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 China)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Diabetic keratopathy, one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for its increasing incidence. Diabetes mellitus damages the corneal nerve, epithelium, stroma and endothelium, caus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dry eye and delayed corneal wound healing. Currently, the main treatments of diabetic keratopathy include systemic hypoglycemic treatment and relief treatment for dry eye symptoms. Corneal nutrition treatment and stem cell therapy are expected to be new solu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review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ic keratopathy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on its treatment, aiming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diabetic keratopathy.Keywords diabetes complication; corneal disease; treatment收稿日期(Date of reception):2020–05–13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万鹏霞,Email:******************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广东省药学会基金(2019QX16);国家药监局合作课题(K0601300)。
70例糖尿病并发眼表损害患者发病机制临床分析
70例糖尿病并发眼表损害患者发病机制临床分析目的对糖尿病并发眼表损害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方法对眼科门诊以往的70例患者与干眼病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角膜知觉减退率一组明显高于二组。
结论糖尿病引发眼表损害发病会引起泪膜不稳定、角膜知觉减退、泪液分泌量下降、角膜染色情况变化。
标签:糖尿病;眼角损害;发病机制糖尿病的并发症有许多种,其中眼表的并发症有干眼症、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知觉下降等。
其中角膜上皮损伤包括上皮再生迟缓、浅层点状角膜炎、持续性上皮缺损、反复的上皮糜烂、浅层角膜溃疡、丝状角膜炎、大泡形成等。
本研究通过探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以引起眼科大夫的重视[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的眼科门诊以往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一组,以往患有普通干眼病的患者30例作为二组,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询问情况及检查情况进行对比。
一组患者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9±1)岁,二组患者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0±1)岁。
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1.2.1干眼症的诊断标准[2]泪液分泌功能:≤5 mm/5 min为强阳性,<10 mm/5 min为阳性。
泪膜破裂时间:<10 s为异常。
角膜染色:角膜上皮着色点≥8个或积分≥2为阳性。
角膜染色≥5分、泪膜破裂时间≤5 s、泪液分泌≤5 mm/5 min可诊断为干眼症,在一组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现有59人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占一组总人数的84.3%。
1.2.2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Ⅲ期有自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并发现视网膜脱离。
1.2.3患者的标准一组患者均为内分泌科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全身检查除糖尿病及并发症外没有其他病症的患者。
糖尿病引起角膜病变
避免长时间用眼、揉眼等不良习惯 ,减少眼部刺激。
04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角膜 病变等并发症。
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视力恢复情况等指标,对治疗效 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应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通过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角膜病 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 早期干预。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01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确切
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缺乏特效药物
02
目前尚无针对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特效药物,现有治疗手段主要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 眼底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角膜病变等眼部问题。
生活习惯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增加运动
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低糖、低 脂、高纤维的饮食,多摄入 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控制血
糖水平。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 患者控制体重、降低血糖和 血压,从而降低角膜病变的 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肿等,严重时可致盲。
糖尿病性白内障
高血糖环境下,晶状体代谢发 生障碍,导致晶状体混浊,形
成白内障。
糖尿病性青光眼
高血糖可影响房水循环,导致 眼压升高,引发青光眼。
糖尿病性屈光改变
血糖波动可引起眼内渗透压变 化,从而导致屈光不正。
角膜病变类型及临床表现
角膜上皮病变
表现为角膜上皮干燥、 脱落、糜烂等,严重时
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杨,杨燕宁.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0,22(12):951-955.DOI:10.3760/l15909-20190908-00244.•综述•Review•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王杨杨燕宁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第一作者:王杨(ORCID:0000-0001-7460-7268),Email:****************通信作者:杨燕宁(ORCID:0000-0001-8419-6706),Email:**************摘要近年来,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眼部主要影响角膜和视网膜。
玻璃体切割术的普及使糖尿病角膜病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高血糖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代谢和生理影响角膜各层次结构,影响角膜上皮、角膜神经、泪膜,甚至影响角膜内皮和结膜的正常功能,导致角膜上皮迁延不愈,持续性水肿,复发性糜烂,角膜神经敏感性下降和泪膜改变等。
现笔者主要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相关的发病机制以及目前正在研发的实验性治疗药物,希望对临床诊疗有所助益。
关键词:糖尿病角膜病变;糖尿病角膜神经病变;生长因子;角膜上皮;糖基化终末产物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41176)DOI:10.3760/115909-20190908-00244Advances in Diabetic KeratopathyYang Wang,Yanning Ya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6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Yanning Ya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60,China(Email:**************)ABSTRACTIn recent years,diabetes-related complication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mainly affecting thecornea and retina in the eye.The popularity of vitrectomy has caused concern of diabetic keratopathy.Hyperglycemia can affect comeal hierarchy by changing corneal morphology,metabolism and physiology,affecting the corneal epithelium,corneal nerve,tear film,and even the normal function of cornealendothelium and conjunctiva,leading to corneal epithelial elongation,persistent edema,recurrent erosion,decreased corneal nerve sensitivity,and tear film change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rphological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diabetic keratopathy,the related pathogene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agents currently under research,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diabetic cornea;keratopathy neuropathy;growth factors;corneal epithelium;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77041176)DOI:10.3760/115909-20190908-00244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髙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其中,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发展过程相关性,本文将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了解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过程是理解两者关系的重要前提。
糖尿病造成的高血糖状态刺激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血液流变性改变。
在视网膜中,这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其特征是血管壁的黏液沉积和管腔狭窄。
随着糖尿病的发展,视网膜血管壁修复受损的能力逐渐减弱,导致微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
这些新生血管脆弱且易破裂,会进一步加剧病变。
其次,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即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状态。
高血糖会引起视网膜内皮细胞中多种代谢异常,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异常表达,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其次,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着时间相关性。
糖尿病的持续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差,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就越大。
这表明糖尿病控制对预防和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素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因素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损伤相互作用,促进了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此外,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还可以从临床表现角度进行分析。
糖尿病患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可能已经存在视网膜病变。
当糖尿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这通常是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
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严重甚至导致失明。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视网膜病变。
综上所述,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发展过程相关性。
高血糖状态是两者共同的发病机制,糖尿病的控制和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息息相关。
最新:角膜神经改变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最新:角膜神经改变与糖尿病慢性井发症的研究进展摘要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CM)作为一种新兴检测手段,能够无创、快速、准确地检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的改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改变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利用CCM技术检测的角膜神经相关参数有望成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筛查的标志物之一。
该文就角膜神经改变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据统计,2021年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5%,预计2045年将上升至12.2%[ 1]。
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发现,角膜神经改变可发生在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 lucose tolerance, IGT)和糖尿病病程早期阶段[2 I, 但这种变化常常难以在早期发现。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or neal confocal microscopy, CCM)是一种新兴的无创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强、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千眼科疾病及糖尿病领域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的变化,并开始探究角膜神经改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3, 4),以期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的检查尽早发现和干预糖尿病并发症。
我们就角膜神经改变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一、角膜神经改变和CCM技术角膜是眼科光学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内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神经的器官,也是受神经纤维支配最为密集的组织。
角膜自前向后共分为5层,依次为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
角膜组织内含丰富的感觉神经,其神经支配起涌于三叉神经的眼支,从外周辐射状进入角膜,在角膜缘脱去神经束膜和髓鞘,成为无髓小神经纤维。
角膜神经主要负责控制反射功能,调节泪液的产生和眨眼,维持眼表的动态平衡,对角膜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 s]。
糖尿病患者干眼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干眼的研究进展崔乙;徐国兴【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4(14)9【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综合征。
糖尿病科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眼表异常包括干眼、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角膜上皮缺损、复发性角膜糜烂等。
本文就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Diabetes mellitus is a metabolic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hyperglycemia, and is caused by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Diabetes mellitus can lead to various ocular surface disorders, including dry eye, superficial punctuatekeratitis,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 and recurrent corneal erosion et al.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 on dry eye in diabetics.【总页数】4页(P1602-1605)【作者】崔乙;徐国兴【作者单位】350005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350005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国际干眼新共识的干眼研究进展 [J], 马佰凯;刘容均;齐虹2.芪明颗粒联合易贝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J], 郭宇;申勇智;刘丽娜;王丽坤;杜鹏3.芪明颗粒联合易贝眼液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 [J], 郭宇;申勇智;刘丽娜;王丽坤;杜鹏4.芪明颗粒联合易贝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J], 郭宇;申勇智;刘丽娜;王丽坤;杜鹏5.阿奇霉素口服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影响 [J], 梁春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性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泽楠;张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24(14)6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损害微血管为主的疾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糖尿病性干眼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糖尿病引起的眼表功能障碍原因复杂,机制多样,包括角膜周围神经病变、泪液成分与泪膜稳定性和渗透压的改变、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眼表微生物等。
本文就糖尿病性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诊疗糖尿病性干眼患者提供更多思路。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李泽楠;张宏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R777.34
【相关文献】
1.糖尿病干眼相关发病诱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糖尿病相关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糖尿病性干眼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4.干燥环境相关性干眼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5.眼手术相关性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谭思文;梁荣斌(综述);邵毅(审校)
【期刊名称】《眼科学报》
【年(卷),期】2022(37)1
【摘要】晚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常出现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够被发现,而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iabetic keratopathy,DK)却时常被人们忽略。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DK对角膜的结构、代谢、生理功能等多个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DK的有效疗法,现主流疗法多集中于对症治疗以维持光滑湿润的眼表,最大限度地减少视觉损失以及提高舒适度,如局部滴用人工泪液、使用角膜绷带镜及局部使用抗炎药物等,但这些现有的治疗方法对于角膜组织损伤的修复能力有限。
近年来出现神经生长因子、胰岛素疗法等新兴的治疗方法,有望未来应用于临床。
【总页数】7页(P65-71)
【作者】谭思文;梁荣斌(综述);邵毅(审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研究进展
2.糖尿病性角膜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3.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研究进展
4.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5.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角膜上皮细胞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角膜上皮细胞病变的研究进展
陈晶;王华;李强翔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5(0)24
【摘要】角膜上皮细胞位于角膜最前层,主要有三种细胞,基底细胞、翼状细胞和扁平细胞。
上皮细胞间以桥小体相接,结合紧密,可阻止大部分微生物的侵入,以及阻止泪液中液体和电解质进入基质层,从而使角膜处于相对脱水状态。
另在上皮细胞的外层细胞膜上存在微绒毛,这些微绒毛伸入泪液膜,吸附泪液,防止上皮细胞干燥。
角膜上皮细胞层生长迅速,破坏后可以短时间内再生修复,且不留瘢痕。
由于该层神经丰富,感觉灵敏,轻微损伤,即有明显异物感。
而糖尿病时。
【总页数】3页(P7245-7247)
【作者】陈晶;王华;李强翔
【作者单位】湖南省老年医院,湖南长沙 410016;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湖南省老年医院,湖南长沙 4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
【相关文献】
1.糖尿病角膜上皮和泪膜改变的研究进展 [J], 朱姝;贾卉
2.视网膜Müller细胞病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闫磊
3.神经生长因子前体蛋白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病变中的作用 [J], 周琳琳;杨晓
春;梅妍
4.ATP合酶在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J], 武志刚; 徐自强; 陈纪豪; 萧云备; 蔡健; 张磊
5.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延迟的研究进展 [J], 吴燕妮;张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7-26T08:28:32.94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6期作者:王子欢孙鹏[导读]王子欢孙鹏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免疫机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中起着突出的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具有许多典型的炎症特征。
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上调导致持续的低度炎症和白细胞的流入,被认为对视网膜血管系统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DR相关损伤有积极作用。
本综述将论述DR的炎症基础,并概述其治疗中用到的非甾体抗炎药,皮质类固醇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此外,还将讨论基于正在进行的研究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那些涉及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和其他分子靶标的方法,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等。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免疫机制;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工作年龄人群中排名第一位的可预防性致盲性疾病。
既往多数研究认为,DR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周细胞丧失、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视网膜缺血缺氧、血管新生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机制在DR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DR的特征在于炎症的许多典型特征,例如组织水肿、血流量增加和炎症介质的上调。
炎症过程与DR相关性视网膜功能障碍之间最明显的联系包括视网膜脉管系统的损伤以及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本综述将对DR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相关机制别是炎症过程对DR病理生理学作用做详细讨论。
1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脉管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白细胞粘附在介导视网膜血管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依据来自临床前检查。
McLeod等人观察到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中嗜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以及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免疫反应性升高,ICAM-1是嗜中性粒细胞粘附的重要介质。
此外,还有报道称,DR 患者的中性粒细胞β整合素亚基 CD18 的表达升高[1] 。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黄辰晔;杨柳【摘要】目的:评价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损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0-06/09间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神经损害患者24例47眼,其中男13例25眼,女11例22眼,平均年龄60.38±11.95岁.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30μg qd,连续注射3wk.记录治疗前后的矫正后logMAR视力、非接触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情况,行动态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结果、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结果以评价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血常规、空腹血糖、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事件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用药前logMAR视力均值为0.32±0.31,用药后logMAR视力减小到均值为0.28±0.35,P=0.31;用药后视力较用药前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前视野平均缺损(MD)值为-13.11±7.57dB,用药后视野平均缺损(MD)值减少为-11.82±7.14,但差别无统计学差异.在电生理的各项指标中,用药后暗适应FERG(视杆细胞反应)a波比用药前潜伏期减少,振幅增加,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VEP检测中P100潜伏期及振幅在用药前后未见明显改善.用药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的疼痛、硬结,发生率为59%,未见明显肝肾损害.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于DR神经损害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尚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2(012)009【总页数】5页(P1654-1658)【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损害;神经生长因子【作者】黄辰晔;杨柳【作者单位】100034,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034,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近年来,人们注意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早期甚至于出现临床表现之前就可发生视网膜神经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cies,ROS),如
化的EGFR水平下降,抑制了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上 皮细胞增殖障碍,容易凋亡,是引起糖尿病角膜上皮损伤修 复延迟的原因之一。 另外,阿片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路[opioid
growth factor
氧自由基以及过氧化氢。”。。ROS可以直接氧化和损伤细 胞DNA,造成细胞凋亡,还可以使细胞膜上的蛋白和脂质过 氧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2””。Zivic等”o在I型糖尿病 NOD小鼠模型中发现许多抗氧化剂含量下降,其抗氧化的 作用降低,细胞更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角膜病变中并不是独立作用而是通 过多种途径造成的损伤。过量的活性氧簇可以攻击DNA产 生8一羟基脱氧鸟苷(8-OhdG),因而可以将8-OHdG作为一种 反映糖尿病DNA氧化损伤的指标。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及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神
of
Ophthalmology,Shandong Eye
Institute,Qingdao
26607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ie Lixin.Emaif:2ixin_xie@yahoo.com
【Abstract】The
was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including diabetic keratopathy,
oxygen
factor,IGF—1)、TGF一6与血小板衍生因子的表达均有
growth
变化。“。此外,神经生长因子(nerve
factor,NGF)、肝
细胞生长因子角化生长因子等在糖尿病患者损伤后均有所 下调,提示补充这些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糖尿病角膜上皮的损 伤修复i”i。 IGF一1在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损伤区的上皮基底层表 达量显著下调,通过IGF一1联合substance P短肽可显著提高 角膜上皮的迁移能力,从而加速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的愈合 速度‘…。,另外,研究发现通过体内转染TGF—B基因可以显 著提高创面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速度H
significantly elevated with the improved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recently.Diabetic keratopathy mainly epithelial regeneration,the decreasing of
exhibited several clinical features,including the delay of corneal
glycation
角膜敏感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可见局部直接应用胰岛 素也是一种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角膜上皮修复的方法。 由此可见,众多的生长因子在促进糖尿病角膜上皮损伤 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哪种生长因子起主导作用尚 待阐明。 3.细胞外基质与MMP活性增加:通过体外角膜上皮细 胞模型、角膜器官培养模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证实,细胞外基 质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均参与了糖尿病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 过程。Saika等研究发现在角膜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上皮 基底膜短暂地降解后又重新组装,MMP抑制剂在该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2…。Kabosova等报道整合素在糖尿病患者 的角膜中表达下调,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一10的表达上 调…。Saghizadeh等报道过量表达蛋白酶将导致离体培养 的人角膜组织发生糖尿病样的变化、22。研究表明,高糖环 境下过量表达MMP一10与MMP一3都可降低EGFR的表达,从 而影响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终端分子AKT的磷酸化,影响细 胞的迁移与生长¨。。 有研究表明,与正常糖环境(5 高糖环境(30
corneal sensitivity,neurotrophic corneal ulcers.The features were mainly caused by the changes of corneal 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 compositions,glycation products deposition,corneal reduced tear
主堡璺型苤查!!!!生!旦筮iQ鲞筮!塑坠i!』QP!!!堂坐!!:』塑!!型兰!!璺:!!!:i!:盟!:!
・69・
.综述.
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晔周庆军谢立信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糖尿病角
膜病变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再生延迟、角膜敏感性下 降、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等症状,这主要与糖尿病条件下角膜上皮基底膜成分变化、半桥粒连接数量 下降、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角膜神经末梢损害以及氧化应激等异常有关。本文主要对糖尿病角膜病 变临床特征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糖尿病角膜病变在基础研究中存在的
discusses the main
keratopathy.(chm J Opbtbalmol,2014,50:69-72)
Cornea; Clinical features; Mechanisms
【Key words】Diabetes
millitus;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代 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慢性高血糖,并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 功能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2010年的数 据显示,20岁以上的中国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年龄校 正患病率分别高达9.7%和15.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 病患者最多的国家‘1。。糖尿病在眼部并发症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白内障方面,对糖尿病角膜 病变的研究偏少。有研究表明:47%一64%的糖尿病患者可 能会出现原发性角膜病变,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角膜敏感 性下降、上皮愈合延迟、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等症状。病理 主要表现在上皮基底膜、上皮修复速度、角膜内皮和神经方 面的异常忙J。本文将根据糖尿病角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 结合近年来在角膜上皮基底膜成分变化、糖基化产物沉积、 角膜神经末梢损害、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进展,对糖尿病角膜病变分子和细胞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 综述。 一、糖尿病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
续7 d后发现角膜损伤的面积比溶剂对照组增加了35%,且
型辅酶Ⅱ(NADPH)表达量和活性的增加,使葡萄糖还原成 山梨醇,进而转化为果糖伸。,过量蓄积的山梨醇和果糖消耗 了还原型NADPH,使胞内还原型的谷胱甘肽水平下降,降低 了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5。。此外,高糖环境下糖基 化终末产物(advanced
1
R/AKT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角膜上皮的损伤修复
过程”。
d-葡萄糖)相比,
2.生长因子表达量下降:早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角 膜中的细胞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d-葡萄糖)下人角膜上皮细胞Laminin一
5的d3链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下调,而p3和12链无显 著差异,且人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也显著下降。但可溶 性的Laminin一5可以增加高糖环境下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 力。这种高糖环境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的下降有 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原因之一。24。 高糖环境下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 增强。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细胞迁移是一个很复杂控了多种 正常和病理情况下的细胞行为。其诱导损伤修复过程中皮 肤的角质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这个过程与细胞外 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以及整合素(integrins) 与MMP的表达有关。MMP一14降解细胞迁移过程中的ECM 和整合素,激活与细胞迁移相关的信号通路”5。 4.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角膜病变:高糖状态下葡萄糖可 以转化为脱氧葡萄糖酮醛,在这个过程有伴随着葡萄糖自身 的氧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mmoL/L mmoL/L
end—products,AGE)在角膜
上皮基底膜、基质、后弹力层处堆积,导致蛋白异常交联与细 胞结构的破坏,造成局部增厚,多层化和不连续等临床特 征…。AGE也可引起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以及炎性因子 的释放,造成无菌性角膜炎,同时可以提高细胞内的活性氧 水平,引起细胞DNA氧化损伤,最终影响角膜上皮和角膜基 质细胞的功能㈠o,进而影响角膜的修复过程“。有研究表 明,早期使用醛糖还原酶或者糖基化产物抑制剂 (aminoguanidine)均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角膜结构和 功能异常’1 1。 糖尿病是引发角膜神经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沉默信 号调控因子l(Sirtl)在糖代谢、脂代谢、调节胰岛素分泌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神经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我们发 现糖尿病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延迟与Sirtl下调有关,过量表 达Sirtl可通过降低乙酰化p53的表达,激活IGFBP3/IGF一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4.01.018
作者单位:266071青岛,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学重点 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通信作者:谢立信,Email:lixin—xie@yahoo.con
万方数据
・70・
空堡腿型苤查!!!!生!旦箜!!鲞笠!塑垦!i!』QP!!!坐竺!!:』塑!!型!!!!:!!!:i!:堕!:! 复【19。该小组建立了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 角膜上皮损伤的模型,损伤后应用胰岛素滴眼,每天4次,连
正常角膜是无血管、富含神经末梢的透明组织,由感觉 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丰富的神经分布不仅增 强了角膜的感觉功能,同时还具有营养和代谢作用。1981 年,Schuhz首次提出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iabetic
keratopathy,
DK)的概念,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角膜触觉阈值显著升高, 敏感性降低,且降低程度与糖尿病的病程显著相关‘2…;白内 障或视网膜手术后角膜上皮再生延迟,甚至出现反复剥脱的 现象”“;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可见角膜神经的病变 和三叉神经感觉异常,主要病理表现为神经纤维密度下降、 分支减少。由于糖尿病的多重代谢异常引发角膜神经营养 障碍,加之患者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不稳定、结膜鳞状化 生、杯状细胞密度下降等眼表功能紊乱旧1,使角膜上皮呈现 持续性缺损,炎症细胞浸润较多,角膜基质易溶解,最终形成 难以愈合的角膜溃疡。此外,糖尿病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形 态异常、密度下降、内皮功能受损,糖尿病也是角膜内皮失代 偿以及大泡性角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J。 二、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发生机制 目前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主要与高糖环境下 细胞代谢异常、生长因子反应异常、上皮基底膜成分改变、糖 基化产物沉积、角膜神经末梢损害、干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 激、过度的炎症反应等过程相关。 1.异常的糖代谢产物蓄积:高血糖可引起细胞内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