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第三节 患者出院护理常规
1、办公室护士接到患者的出院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出院日期及办理 有关出院的手续。
2、注销各种治疗护理卡,将出院须带药单、疾病诊断证明书、门诊病历送给 患者,并通知出院结算中心。
3、按出院病历的顺序要求整理病历,病区质控员进行病历终末质量控制,并 在病历首页上签全名。
第七节 疼痛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l、评估疼痛的部位、发作的特点、性质与强度、有无牵涉痛等。 2、了解诱发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因素。 3、观察疼痛时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寒战、呕吐、吞咽困难、咳嗽、皮疹、血尿、
视力障碍、呼吸困难等。 4、监测生命体征。 5、询问疼痛史或疾病史,如脑部疾病、腹部化脓性感染、手术、心脏病史等。 6、检查疼痫部位有无红、肿、热,有无外伤,有无颈、锁骨上、腋窝淋巴结肿大。评
第二节 腹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对于急性腹泻者,注意流行病学调查评估,鉴别是否为病毒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
疾、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或副伤寒、霍乱或副霍乱等。对于慢性腹泻者,询问既往史、 诊断及治疗经过。
2、询问腹泻是否与摄人可能致敏食物、长期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大手术后及其 他疾病有关。
3、评估每天排便次数、量及性状。 4、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有无发热、脱水、营养不良、 贫血、皮疹、黄疸、关节肿胀、手足搐搦等。
肠外营养、深静脉营养等措施。 2、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1)对于长期卧床、大手术后~年老等不便翻身的患者应睡气垫床,以缓解局部压力。 (2)定时变换体位,每2小时1次翻身,避免骨隆突处长时间受压。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予温水擦浴和局部按摩。
3、避免皮肤受潮湿、摩擦等不良刺激 (1)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 (2)正确掌握翻身技巧,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3)及时擦干汗液、尿液,更换潮湿衣服。 4、根据压疮的分期给予护理 (1)I期,以缓解局部压力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为主,切勿按摩。 (2)Ⅱ期,用生理盐水清创后,保持剑面清洁、湿润,避免继续受压。 (3)III期,以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生长为主。 (4)IV期,护理的关键是清除坏死组织,保持瘘管内渗出物引流通畅,选择正确敷料。正确使用,评价 后调整。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6、 预防压疮,见压疮护理常规。
四﹑压疮护理常规
1.压疮的预防 要求做到“七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代。“二保持”,即保持床褥平整﹑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避免”即避免拖﹑拉﹑推﹑擦动作。
(1)使用Braden计分表进行预测评分:凡使用Braden计分表进行预测评分≤12
9、 预防压疮,见压疮护理常规。
10、 预防泌尿道感染,见瘫痪护理常规。
11、 长期昏迷患者应每日2次给予肢体被动活动,预防肢体畸形、挛缩、足下垂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条件的可穿弹力袜和下肢梯度加压治疗仪。
12、 给予高营养饮食,按规范做好鼻、胃管护理。昏迷病人不能井口进食者,按医嘱给予鼻饲、肠内营养等。3天未解大便者,可按医嘱给缓泻剂或小剂量不保留灌肠。必要时抠出粪便。
4、 加强肺部护理,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并刺激患者漱口或予吸痰。患者平卧时,应将头转向一侧。口中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应及时吸出。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于口鼻部以湿润空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 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须加床栏,必要时用保护带约束,以防坠床。昏迷患者一般不用热水袋,若要用,水温必须低于50℃,并外裹包布防止烫伤。
5、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按时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及被单,并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
6、 密切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及时更换衣被,并注意保暖。
7、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8、 T>38摄氏度测体温4/日,T>39摄氏度测体温1/4H,连续3天。
9、 体温下降期注意保暖。
3、 预防肺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咯痰。2—4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

分级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常规一、一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病人;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病人;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病人;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

【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二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病人;2、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三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病人;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病人。

【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特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2、重症监护病人;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病人;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完整word版)护理常规

(完整word版)护理常规

患者入院护理一、入院护理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做好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带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

(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填写病历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一览表卡片、床头卡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包括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并用“入院须知”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并存入病历,“入院须知”具体内容交病人或家属保存。

5.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患者安全协议书内容,包括防滑到、防跌伤、防意外、防烫伤、防乱服药、防坠床及请假规定,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名存入病历。

6.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按要求书写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等。

7.坠床、跌倒、压疮高危患者做好评估并加强宣教指导,在病人床头置相应的提示牌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巡视。

8.检查患者皮肤、口腔、指甲、胡须等,做清洁、修剪处理。

9.根据医嘱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护理,协助完成各种检查及检验。

10.通知营养科为患者准备膳食。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

2.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3.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求。

4.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

5.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一、出院护理1.护士接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2.撤销各种卡片,停止一切医嘱,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写明出院,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查看出院发票,将出院小结交给患者或家属,根据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休息、饮食、服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等。

护理常规包括

护理常规包括

护理常规包括摘要:一、护理常规的定义与分类1.特殊症状护理常规2.各科一般护理常规3.各种疾病护理常规二、护理常规的作用与意义1.加强质量控制2.达到标准化管理三、护理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要求1.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2.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疾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3.对疾病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4.护理人员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5.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正文:护理常规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特殊症状护理常规、各科一般护理常规以及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这些护理常规的制定旨在加强质量控制,达到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

特殊症状护理常规是针对各种疾病可能出现的共同症状制定的,例如昏迷、高热、呼吸困难、黄疸、头痛等。

这些症状在许多疾病中都可能出现,因此,对这些症状的护理常规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各科一般护理常规是根据各个专科疾病的共同点,从中找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制定的常规。

例如,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外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肿瘤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等。

这些护理常规适用于各个专科领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则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特点制定的各项具体护理常规。

例如,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尿、尿少、浮肿、高血压等。

根据这些疾病特点,按照制定常规的原则,制定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在执行护理常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并在工作中自觉执行。

同时,护理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以免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

此外,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第二节出院护理常规第二章级别护理常规第一节特别护理常规第二节一级护理常规第三节二级护理常规第四节三级护理常规第三章症状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常规第二节惊厥护理常规第三节休克护理常规第四节昏迷护理常规第五节咯血护理常规第四章急救护理常规第一节中暑护理常规第二节触电护理常规第三节中毒护理常规第四节溺水及窒息护理常规第五章麻醉护理常规第一节全麻护理常规第二节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护理常规第三节低温麻醉护理常规第二部分专科护理常规第一章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二章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三章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生理产科护理常规第二节病理产科护理常规第三节新生儿护理常规第四节妇科护理常规第四章五官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三部分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常规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 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 对急诊及危重病人, 应根据病情, 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1)病房护士应及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并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 送到指定床位。

(2)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 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3)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4)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

(5)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2、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 测T、P、R、BP、身高、体重, 做好相应记录。

3、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 并及时执行医嘱。

4、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 并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 拟定护理计划及措施并实施, 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5、入院后每日测量T、P、R3次并记录, 正常者改为每日2次, 如果发生病情变化, 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做好因时制宜护理, 每日询问大便次数1次并记录, 每周测量体重、血压1次并记录。

6、严密观察神志、面色、舌象、脉象变化, 做好辨证施护。

重症入院病人遵医嘱建立重症记录单, 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针灸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协助摆放正确体卧床休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通知医生接诊处置。

2、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制度,签订有关告知书。

3、基础护理落实到位,保持病区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39℃以上者,每4h日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询问记录24h二便一次。

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特殊监测遵医嘱认真执行。

5、每周测量体重及血压一次并记录。

6、24h内完成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48h内完成全护理病历。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按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动态调整并实施相应护理计划及措施,宣教相关疾病养生保健知识。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做好记做好记录。

9、做好各项治疗前的解释告知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10、针刺护理:(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疾病护理常规中风病1、疾病名称:中风病由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食烟酒厚味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大脑,导致脉痹阻溢于脑,发为中风病。

其病本虚标实,急症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表实症状突出。

2、临床表现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临床根据症候特点分为以下各型:(1)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为中经络。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1、按入院护理常规护理。

2、按级别护理。

3、新入院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三天正常者改为每日一次,高热在39.5C以上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按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6、入院时测血压一次,磅体重一次,以后每周磅体重一次(重病卧床的应在体温单体重栏内“卧床”)。

7、入院后按医嘱送验血样本,留次清晨第一次小便送验常规,三天内送大便常规。

8、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适当体位。

对危重病人应常帮助变换体位,必要时加用软垫保护受压部位,以防止褥疮。

9、做好基础护理,注意病人的清洁卫生。

10、随时备好抢救用品,遇病情突变,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按各系统危重病人常规护理。

11、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准确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12、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操作检查准备。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常规操作是指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当按照规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旨在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洗手:1. 洗手前,先将硬物首饰取下,并将长发盘起,保持清洁。

2. 打开水龙头,用流水将手腕部位湿润。

3. 取适量肥皂摩擦双手约十秒钟,确保双手全面受到胶体的覆盖。

4. 按摩双手的掌心、手指、手背、指间相互搓揉,至少搓揉20秒钟。

5. 冲洗双手,确保水将双手的肥皂充分冲洗净。

6. 用纸巾或干手纸将双手擦干,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7. 将纸巾或干手纸丢入垃圾桶。

8. 洗手后离开水槽前,应使用肘部转动水龙头。

二、穿戴无菌手套:1. 在洗手后,取出被消毒酒精湿润的无菌手套。

2. 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或褪色,若有,则不能使用。

3. 首先将无菌手套的外包装打开,保持手套内部不受污染。

4. 掌握正确穿戴手套的方法:用非手套手的无名指勾住手套的外围部分,向上拉至手腕部,然后再用另一只无菌手套手的无名指插入已穿戴好的手套内。

5. 轻轻地摇晃手套,使其更加贴合手部表面。

6. 检查手套的穿戴是否正确,如有不合适的地方,应重新穿戴。

三、发放药物:1. 在发放药物前,护士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病区和医嘱是否一致。

2. 查看医嘱并核对药名、剂量、用法、频率等是否正确。

3. 在灭菌柜中取出需要发放的药物,并核对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

4. 在药品饭前或餐后发放前,询问患者是否饭前或餐后需要服药。

5. 将需要发放的药物放入天平上称重,并确保剂量准确。

6. 在药品袋上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及发放日期,发放后记录在患者病历上。

四、插入留置导尿管:1. 消毒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2. 贴好垫片并准备好导尿包。

3. 将导尿包固定在患者床边。

4. 用无菌药膏涂抹尿道口,注意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开。

5. 插入导尿管,确保插入深度适当。

6. 固定导尿管,确保导尿管不会脱落或滑动。

7. 将导尿管与导尿管袋连接,并确保连接部位没有漏气。

8. 记录导尿的时间、量和颜色,并及时清理导尿袋。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1000字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一、概述护理是医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注重医疗技术的运用,又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和安抚。

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护理操作规程,以护理常规为主,列举了在护理实践中所需注意的一些事项,旨在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护理常规2.1 病房内务(1)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卫生,定期擦洗地面、墙角、包括窗户等,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和擦拭器具。

(2)按规定对床位、陪护床位消毒。

实施消毒前要清除床位上的物品,如被子、枕头、床单等,确保彻底消毒。

(3)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帮助患者进行洗漱、梳头、换衣服等。

(4)定期对病人的口腔、皮肤、褥疮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5)保持病房通风良好,保证室内空气流畅,有利于病人康复。

2.2 洗澡护理(1)洗澡前要先询问患者的自我知觉、突然性头晕、腰腿酸痛和胸闷、气短等身体不适情况,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洗澡要求。

(2)在洗澡前要设置一定的隐私措施,确保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洗澡。

(3)洗澡时要注意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38℃,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4)洗澡时要注意洗涤部位,特别是大小便后要彻底清洗。

2.3 营养护理(1)在进行营养护理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药物过敏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对于特殊病人,如患有腹泻或消化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轻食或流质饮食。

对于需要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应该减少盐的使用,避免给患者增加负担。

(3)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营养检查,并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正常。

2.4 常规体位护理(1)体位是指病人身体在某一姿势下所处的情况,包括躺卧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等。

(2)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液淤积。

(3)长期卧床患者需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被动活动,缓解病人的肌肉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十大护理常规

十大护理常规

十大护理常规一、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常规1、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取舒适体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意识、呼吸频率、节律等的表现,及时告知医生。

3、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保证足够热量和水的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5、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氧疗效果,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浓度。

6、心里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有效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

8、做好各管路的护理,防止弯曲打折(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术区引流管)9、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常规1、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取舒适体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意识、呼吸频率、节律等的表现,及时告知医生。

3、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有水肿明显、腹水、少尿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5、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氧疗效果,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浓度。

6、心里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有效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

8、做好各管路的护理,防止弯曲打折(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术区引流管)9、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常规护理1、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胸痛剧烈时取患恻卧位。

抬高床头30度,取舒适体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意识、呼吸频率、节律等的表现,及时告知医生。

3、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有水肿明显、腹水、少尿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护理常规及制度

护理常规及制度

护理常规及制度护理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常规及制度。

本文将从护理常规的意义和目标、护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常规的意义和目标护理常规是指医疗机构中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流程。

它的意义在于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常规的目标主要包括:1. 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护理常规通过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和技术,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常规将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提高了任务完成质量和效果。

3. 保证医疗质量的连续性:护理常规通过规范化操作流程和记录方式,保证了医疗质量的连续性。

无论哪个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都能按照相同的流程和标准提供护理服务。

二、护理制度的内容护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规范护理工作而制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护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的编制、分工和职责等方面的规定,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协作关系。

2. 护理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详细列出各类护理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洗患者、更换病人床单、给药、换药等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规范护理记录的方式、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护理质量评价和监控: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三、护理制度的实施原则为了确保护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1. 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护理制度应基于权威的指南和标准,并具有操作性,能够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地开展护理工作。

2. 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原则:护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保证其参与度,并鼓励全员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方法。

护理常规ppt课件

护理常规ppt课件

护理质量监控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护理常规要求和行业标准,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质量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改进。
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提 高患者满意度。
05
护理常规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常规
监测血压
02
护理常规分类
基础护理常规
基础护理常规概述
基础护理常规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 最常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包括患者 入院接待、病情观察、日常护理、出 院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基础护理常规的重要性
基础护理常规的执行要求
基础护理常规需要遵循科学、规范、 安全、有效的原则,要求护理人员熟 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严谨细致地执 行各项护理措施。
事项。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护理常规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记录并分 析数据,以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控制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运动与休息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 走、游泳等,同时注意合理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药物治疗与教育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记 录并分析数据,以评估病情和
治疗效果。
运动与休息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同时注意 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 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钾 、镁、钙等有益于控制血压的 食物。
药物治疗与教育
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计划, 并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了 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一、引言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常规技术操作步骤和规范。

这些规程包括了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卫生安全的操作、医疗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规程
1. 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在患者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记录测量数值并将体温计消毒
2.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注意测量环境的安静和患者的姿势
3. 注射操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注意无菌操作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4. 导管护理:负责导管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
5. 伤口护理:对患者的外伤、手术切口等进行洗刷、消毒和包扎
6. 体位翻身:负责卧床患者的体位调整和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7. 饮食喂养:根据患者病情和处方医嘱,正确进行饮食喂养,注意饮食的清洁和消毒
8. 出入液、粪:负责患者排泄物的采集和测量,排泄物的清洁和处理
三、安全管理
1. 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防控感染的操作规程
2. 医疗废物处理:将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消毒和处理
3. 火灾防范:负责病房内的火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四、总结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操作规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护理常规包括哪些内容

护理常规包括哪些内容

护理常规包括哪些内容护理是指对病人或者病患者进行照料和关怀的过程,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常规是指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基本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护理常规包括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是指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照料和帮助,包括协助病人进行洗漱、更换衣物、翻身等。

在进行生活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个人习惯和需求,尊重病人的意愿,确保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指对病人的饮食进行管理和照料,包括饮食调配、饮食监督等。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确保病人的营养摄入和饮食安全。

接着是卫生护理。

卫生护理是指对病人的卫生环境进行管理和清洁,包括病房的清洁、病人的个人卫生等。

护士需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病房的清洁整洁;同时,还需要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保持病人的身体清洁和健康。

此外,心理护理也是护理常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护理是指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怀和疏导,包括对病人的情绪进行疏导、给予心理支持等。

护士需要倾听病人的心声,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除此之外,护理常规还包括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记录、对病人的康复指导等内容。

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的病情资料;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的来说,护理常规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记录、康复指导等多个方面。

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全面、细致地对病人进行照料和关怀,确保病人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照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护理常规的名词解释

护理常规的名词解释

护理常规的名词解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旨在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护理常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系列基本操作和程序。

本文将对护理常规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洗护规范洗护规范是指在提供患者卫生护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它包括患者洗浴、口腔护理、牙齿清洁以及头发护理等方面。

洗护规范旨在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换床单换床单是指定期更换患者使用的床单和枕套。

这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常规,旨在保持床铺的清洁和卫生。

换洗干净的床单可以预防细菌滋生,并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3. 定时翻身定时翻身是指将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转到不同的体位,以减少因长时间固定体位导致的压疮的发生。

通过定时翻身,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4. 压力溃疡预防压力溃疡是长期卧床、坐位或轮椅活动不足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压力溃疡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特殊的减压垫和垫板、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轻压力并提高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溃疡的发生。

5. 导尿导尿是指利用导尿管将尿液引导到集尿袋中。

它适用于患有尿潴留、尿失禁或需要临时排尿的患者。

导尿程序需要护士进行操作,并且要保证导尿管的清洁和注意观察尿液的量和颜色,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6. 输液输液是指将药物、营养液或液体直接注入患者的静脉或其他脉管内。

输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正确的药物剂量和速度。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7. 压力伤害管理压力伤害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压迫或摩擦导致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压力伤害管理包括评估和监测患者的皮肤状况,预防和缓解压力,适当的切口护理以及使用特殊的敷料和保护器材。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患者的皮肤和预防进一步的损害。

8. 插胃管插胃管是指将一根长而细的管子插入患者的食管,以便喂食、给药或排空胃内容物。

这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需要严格的操作技巧和注意卫生。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随时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

2、主班护士根据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并通知责任护士。

3、责任护士迎接患者入病室,给予卫生处置:剪指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并进行入院宣教。

4、进行入院评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等,书写护理记录。

5、通知主管医生接诊新患者,若病情严重,立即汇报科主任,并参与抢救。

6、根据医嘱及时完成诊疗和护理工作。

二)出院护理常规1、护士按出院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使之做好出院准备,如备好交通工具等。

2、准备患者须带回的药品及物品,如有多余的药品,退账后送回药房。

3、停止一切治疗、护理工作,包括饮食。

4、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室用品,交代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方法,并进行出院指导(饮食、活动、功能锻炼等)。

5、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发放病区联系卡,出院一周内作电话随访。

6、患者办妥出院手续,换下病员服后护送患者至电梯口,行动不便者安排轮椅或推车,并事先通知电梯。

7、取下床头卡及病员一览表卡,按要求整理病历,并及时登记。

8、按消毒规范及时消毒床单元备用。

传染病患者终末处理按传染病护理常规进行。

(一)高热护理常规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以利降温。

2、根据医嘱给予高热量半流质饮食,每日摄入总热量作相应增加(每升高1℃,所需能量较正常需要量增加20%),能进食患者鼓励多饮水,保证液体入量≥3000ml/d。

3、根据发热程度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次数,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及时记录,并汇报医生。

出现谵妄、昏迷时应加用床栏等防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4、体温≥39℃者,应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20-30%酒精擦浴或25℃温水浴;如仍不退热者或体温≥40℃,遵医嘱予以冰水灌肠或退热药等降温措施,30min后测量体温一次,记录在体温单上。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退热药。

5、体温骤退时,予以保暖,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作记录并汇报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

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并使用腕带。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志、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根据病人情况,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并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十、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概念]脑卒中(cerebral apoplexy)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评估要点】(一)运动功能评估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可采用 1)Brunnstrom 2)Bobath 3)上田敏4)Fugl-Meyer评估等方法运动功能评估主要是对运动模式、肌张力、肌肉协调能力进行评估。

(二)感觉功能评估1)痛温觉 2)触觉 3)运动觉 4)位置觉 5)实体觉 6)图形觉(三)认知功能评估1)注意 2)识别 3)记忆 4)理解 5)思维(四)言语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发音情况及各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能力,包括说、听、读、写和手势表达。

(五)摄食和吞咽功能评估1)临床评估2)实验室评定 3)咽部敏感试验(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1)脑卒中患者由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等多种功能障碍并存,常导致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基本动作和技巧能力的下降或丧失。

2)常采用PULSES评估法、Barthel指数评估法或功能独立性评估法(FIM)。

(七)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与环境适应能力,了解有无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健全有效。

(八)社会活动参与能力评估1)社会活动与参与量表评定。

2)活动与参与量表立足于残存的功能与环境社会之间综合因素的关系,反映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脑卒中患者残疾的程度与回归社会的程度,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整体客观地分析,进行量化性的分值评定,该方法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护理措施】一)期的康复护理 1.软瘫期的良姿位摆放 2.软瘫期的被动活动 3.软瘫期的按摩 4.软瘫期的主动活动;二)痉挛期的康复护理抗痉挛训练【健康指导】1.教育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并持之以恒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3.指导有规律的生活4.指导病人修身养性,保持情绪稳定5.争取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系颅脑损伤康复护理【概念】颅脑损伤(head injury,HI)是创伤中发病率仅次于四肢的常见损伤,但其死亡率居各类创伤首位。

【评估要点】1.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用Glasgow昏迷评分标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判断急性损伤期意识情况:总分15分,8分以下为昏迷;3-5分为特重型损伤;6-8分为严重损伤;9-12分为中度损伤;13-15分为轻度损伤。

2.运动功能评估由于颅脑损伤后常发生广泛和多发性损伤,可出现瘫痪、共济失调、震颤等。

其中瘫痪可累及所有肢体,初期多为软瘫,后期多为痉挛。

评估方法与脑卒中相同。

3.脑神经功能评估评估患者嗅神经、视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功能是否出现障碍,检查有无偏盲或全盲、有无眼球活动障碍、面神经瘫痪或听力障碍等。

4.言语功能评估失语和构音障碍的评估方法与脑卒中相同。

颅脑损伤另有一种常见的言语障碍,即言语错乱,其特点为时间、空间、人物定向障碍十分明显,不配合检查,且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5.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属于大脑皮质的高级活动范畴,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理解和智能。

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认知障碍有记忆障碍和知觉障碍。

记忆障碍包括近记忆障碍和远记忆障碍,近记忆障碍可采用物品辨认-撤除-回忆法评估,远记忆障碍可采用Wechsler记忆评价试验。

知觉障碍可采用Rivermead知觉评价表评估。

6.情绪行为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攻击性、神经过敏、呆傻等情绪障碍,亦可有冲动、幼稚、丧失自知力、类妄想狂、强迫观念等行为障碍,可做相关的评估。

【护理措施】一)生理功能的康复 1.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3.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挛缩和足下垂;二)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与脑卒中所致的运动障碍康复训练方法相似,详见脑卒中章节。

三)言语障碍训练言语障碍训练应尽可能及早开始,方法详见脑卒中章节。

四)认知功能障碍训练 1.记忆力训练(1)PQRST法(2)编故事法2.注意力训练(1)猜测游戏(2)删除游戏(3)时间感训练3.感知力训练4.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1)指出报纸中的信息(2)排列数字(3)物品分类【健康指导】(一)全面康复护理(二)社区家庭康复护理(三)健康教育总的指导原则脑瘫后的康复护理【概念】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评估要点】1.健康状态评估(1)患儿一般情况:出生日期、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胎次、产次、胎龄。

(2)父母亲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无烟酒嗜好。

(3)家族史:有无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神经管发育畸形家族病史。

2.躯体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原始反射或姿势性反射、平衡反应、协调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步态)3.言语功能评估主要是通过交流、观察或使用通用的量表,评估患者有无言语功能障碍。

4.感、知觉功能评估可通过温、触、压觉的检查来确定障碍情况,也可通过询问家长,得知患儿是否不喜欢他人抚摸与抱,是否对各种感觉反应不灵敏等。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对确定患儿能否独立及独立的程度、判定预后、制定和修订治疗计划,判定治疗效果、安排返家或就业都十分重要。

【护理措施】应用各种康复技术,对脑瘫患儿进行全面的、多样化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帮助他们获得最大的运动、智力、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以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

【健康指导】1.坚持优生优育,开展早期产前检查;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3.坚持预防为主周围神经病损康复护理【概念】周围神经损伤是由于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发生的损伤,如挤压伤、牵拉伤、挫伤、撕裂伤、切割伤、火器伤、医源性损伤等。

【评估要点】运动障碍的评定:根据病史和检查材料,做肌力测定、关节活动范围和ADL的测定。

感觉障碍的评定:评定有无感觉障碍及感觉障碍的分布、性质、程度。

ADL评估:常用Barthel Index(巴氏指数)量表进行ADL评定。

电生理学评定【护理措施】早期康复:保持良肢位:应用矫形器、石膏托等。

受损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每天至少1~2次。

受损肢体肿痛的护理: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做轻柔的向心方向按摩及被动运动或冷敷等。

受损部位的保护:如带手套、穿袜子等。

恢复期康复: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注意治疗局部皮肤的观察和护理,防止感染或烫伤。

肌力训练。

ADL训练:上肢练习洗脸、梳头、穿衣等训练;下肢练习踏自行车、踢球动作等。

作业疗法:木工、编织、打字、雕刻、缝纫、修理仪器。

感觉功能训练。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学会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教会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防护措施。

指导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多用患肢,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活动中,处进功能早日恢复。

手外伤康复护理【概念】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采用相应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手夹板、辅助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ADL、工作和学习。

【评估要点】功能障碍:疤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萎缩和瘫痪、组织缺损、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或异常等评估外观和解剖手的“休息位”:相当于执笔姿势手的“功能位”:相当于握水杯姿势手的“保护位”:保护手的功能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护理措施】运动功能主要是肌力、关节活动度的康复手的感觉功能的康复是手神经外伤后特有的康复内容手屈肌腱手术后用手夹板固定于腕屈曲20°~30°位,掌指关节屈曲45°~60 °,指间关节伸直位。

利用橡皮筋牵引被动屈曲指间关节在夹板范围内,主动伸指间关节【健康指导】1.注意保持手的功能位2.注意适度的活动,促进末梢血循环;3.继续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4.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概念】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使患者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评估要点】1.骨强度:骨矿密度骨质量2.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的指标是:生了脆性骨折骨密度低下3.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评价药物干预疗效。

【护理措施】1.强调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的重点随访⏹二级预防:如对绝经后的妇女,应及早的采取对策,积极防治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三级预防:对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防摔倒;对骨折者及时进行处理。

2. 解骨痛:止痛药;理疗3. 矫正脊柱畸形:矫形器具;背带等矫正脊柱后凸、侧凸。

4. 降低骨折发生率:预防跌倒,骨折者,牵引、固定、复位或手术治疗,尽量避免卧床、多活动,及时给予被动活动,减少制动或废用所致的骨质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