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第八讲: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解析版

第八讲: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解析版

第八讲: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一、卫星相遇问题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卫星的角速度为ωa ,b 卫星的角速度为ωb .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相距最近,如图甲所示.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π,即满足ωa Δt -ωb Δt =π时,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如图乙所示.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2π,即满足ωa Δt -ωb Δt =2π时,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二、卫星变轨问题1.变轨分析(1)卫星在圆轨道上稳定运行时, G Mmr 2=m v 2r=mω2r =m ⎝⎛⎭⎫2πT 2r .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大时,G Mm r 2<m v 2r ,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3)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 Mm r 2>m v 2r ,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例题、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周运动,且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工作卫星1、2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个位置,若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例题、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 、b 、c 质量分别为m 1、m 2、M ,(M >>m 1,M >>m 2).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1:k .(k >1,为正整数)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则( )A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 次B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次C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2k 次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小.2.三个运行物理量的大小比较(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3,在轨道Ⅱ上过A 点和B 点速率分别为v A 、v B .在A 点加速,则v A >v 1,在B 点加速,则v 3>v B ,又因v 1>v 3,故有v A >v 1>v3>v B .(2)加速度:因为在A 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 点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 1、T 2、T 3,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半长轴)、r 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T 1<T 2<T 3. 三、多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22gR rB .卫星1出A 位置运动到B 位置所需的时间是3rr R gC .这两颗卫星的机械能一定相等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2.特点(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Gm 1m 2L2=m 1ω21r 1, Gm 1m 2L 2=m 2ω22r 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 (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针对训练题型1:相遇问题1.如图所示,A 和B 两行星绕同一恒星C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T 1,B 行星的周期为T 2,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A .经过T 1+T 2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B .经过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C .经过两行星相距最远D .经过两行星相距最远【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ω2rω=所以ωA>ωB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所以T1=T2=两行星相距最近时,两行星应该在同一半径方向上。

卫星的变轨双星问题

卫星的变轨双星问题
答案 BC
题组一 天体运动规律得理解及应用
答案 ACD
题组二 “赤道物体”与“同步卫星”以及“近地卫星”得区别 3、关于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得物体,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 ) A、都就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B、赤道上得物体与同步卫星得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 C、赤道上得物体与近地卫星得轨道半径相同但线速度、周期不同 D、同步卫星得周期大于近地卫星得周期
12、如图,质量分别为m与M得两个星球A与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 运动,星球A与B两者中心之间得距离为L、已知A、B得中心与O三点始终共线,A 与B分别在O得两侧、引力常量为G、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得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得影 响,可以将月球与地球瞧成上述星球A与 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得周期记为T1、 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就是绕 地心做圆周运动得,这样算得得运行周期 记为T2、已知地球与月球得质量分别为 5、98×1024kg与7、35×1022kg、求T2与T1两者平 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
答案 D
②求 g=GRM2 ,
(2)天体运动得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得万有引力,即
GMr2m=mvr2=mrω2=m4Tπ22r=ma.
例1 如图就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得简化轨道示意图,先将卫星发 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得近地轨道Ⅰ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实 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B得椭圆轨道Ⅱ,最后在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 送入同步轨道Ⅲ、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 T,地球得半径为R,求: (1)近地轨道Ⅰ上得速度大小; (2)远地点B距地面得高度、
答案 Lm2
Lm1
m1+m2 m1+m2
4π2L3 Gm1+m2
双星问题 4、 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得特点,众多得 恒星组成了不同层次得恒星系统,最简单得恒星系统就是两颗互 相绕转得双星,事实上,冥王星也就是与另一星体构成双星,如图所 示,这两颗行星m1、m2各以一定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中心O匀 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现测出双星 间得距离始终为L,且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得半径r1与r2之比为 3∶2,则( )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学习目标] 1.会分析卫星的变轨问题,知道卫星变轨的原因和变轨前后卫星速度的变化.2.掌握双星运动的特点,会分析求解双星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一、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1.变轨问题概述(1)稳定运行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Mm r 2=m v 2r. (2)变轨运行卫星变轨时,先是线速度v 发生变化导致需要的向心力发生变化,进而使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①当卫星减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向低轨道变迁.②当卫星加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向高轨道变迁.2.实例分析(1)飞船对接问题飞船与在轨空间站对接先使飞船位于较低轨道上,然后让飞船合理地加速,使飞船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飞船完成对接(如图1甲所示).注意:若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时无法追上空间站,因为飞船加速时,将做离心运动,从而离开这个轨道.通常先使后面的飞船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乙.图1(2)同步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如图2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在Q 点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2,在P 点点火加速,使其满足GMm r 2=m v 2r,进入同步圆轨道3做圆周运动.图2例1 (2019·通许县实验中学期末)如图3所示为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针对训练 (多选)(2019·定远育才实验学校期末)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4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4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点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二、双星或多星问题1.双星模型(1)如图5所示,宇宙中有相距较近、质量相差不大的两个星球,它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通常,我们把这样的两个星球称为“双星”.图5(2)双星问题的特点①两星围绕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星的运行周期、角速度相同. ②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③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即r 1+r 2=L .(3)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 1m 2L 2=m 1ω2r 1,G m 1m 2L2=m 2ω2r 2. 2.多星系统在宇宙中存在类似于“双星”的系统,如“三星”、“四星”等多星系统,在多星系统中:(1)各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同.(2)某一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其他星体对它引力的合力提供的.例2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他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 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6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求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r 1和r 2及运行周期T .图6例3 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如图7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L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Gm L3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C.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D.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1.(卫星变轨问题)(2019·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8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进入圆形轨道Ⅱ.在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沿轨道Ⅰ运动至B点时,需向前喷气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B.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C.沿轨道Ⅰ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D.在轨道Ⅰ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2.(卫星、飞船的对接问题)如图9所示,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10月19日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假设对接前“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图9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3.(双星问题)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的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 点运动的(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17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4.(双星问题)(多选)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某双星系统的运转周期为T ,两星到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引力常量为G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4π2(R 1+R 2)3GT 2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m 1∶m 2=R 2∶R 1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4π2R 1(R 1+R 2)2GT 2一、选择题1.(2019·江苏卷)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1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图1A.v1>v2,v1=GM rB.v1>v2,v1>GM rC.v1<v2,v1=GM rD.v1<v2,v1>GM r2.(2019·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构成双星系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大B.质量小的天体角速度较大C.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D.两个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3.(2019·定州中学期末)如图2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轨道Ⅰ到达P点后经过调整速度进入圆轨道Ⅱ,再经过调整速度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Ⅲ,最后降落到月球表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嫦娥三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B.“嫦娥三号”由轨道Ⅰ经过P 点进入轨道Ⅱ时要加速C.“嫦娥三号”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速度D.“嫦娥三号”稳定运行时,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与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相等4.(多选)如图3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a 加速可能会追上bC.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D.a 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线速度将变大5.(2019·杨村一中期末)如图4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D.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6.(2019·榆树一中期末)如图5所示,我国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 距地面200 km ,远地点N 距地面34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 、N 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 1和v 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当某次飞船通过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 km 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 3,加速度大小为a 3,比较飞船在M 、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5A.v 1>v 3>v 2,a 1>a 3>a 2B.v 1>v 2>v 3,a 1>a 2=a 3C.v 1>v 2=v 3,a 1>a 2>a 3D.v 1>v 3>v 2,a 1>a 2=a 37.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6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已知空间站C 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图6A.月球的质量为4π2r 3GT 2 B.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圆轨道时必须加速C.航天飞机从A 处到B 处做减速运动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π2R T 28.(2019·武邑中学调研)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之间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A.4π2r 2(r -r 1)GT 2B.4π2r 13GT 2C.4π2r 3GT2 D.4π2r 2r 1GT 29.(多选)如图7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飞船在半径为4R 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忽略月球的自转,则( )图7A.飞船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大于g 0RB.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运行速率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 Ⅰ∶T Ⅲ=4∶110.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n 3k 2T B.n 3k T C.n 2k T D.n kT11.(多选)(2019·雅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8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被吸食星体的质量远大于吸食星体的质量.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图8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12.(2019·扬州中学模拟)进行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大胆的想象,假设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这四颗星恰好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若此正方形边长变为原来的一半,要使此系统依然稳定存在,星体的角速度应变为原来的( )A.1倍B.2倍C.12倍 D.22倍二、非选择题13.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 、远地点为B 的椭圆轨道上,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9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 圈所用时间为t ,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忽略地球的自转,求:图9(1)飞船在B 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 时的加速度大小.(3)椭圆轨道远地点B 距地面的高度h 2.14.(2019·厦门一中模拟)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星球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星球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1。

高一物理 力专题提升 专题17 卫星变轨问题

高一物理 力专题提升 专题17 卫星变轨问题

专题17 卫星变轨问题【专题概述】当我们要从地球向天空发射不同的卫星时,就牵扯到卫星的变轨问题,要想让卫星向高轨道运动,那么我们就要让卫星加速做离心运动,使得卫星的运动轨道达到我们的要求,对于卫星的运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规律: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即有:错误!=ma n=m错误!=mω2r=m错误!r(1)a n=错误!,r越大,a n越小.(2)v=错误!,r越大,v越小.(3)ω=错误!,r越大,ω越小.(4)T=2π错误!,r越大,T越大.卫星变轨:这是卫星变轨图:卫星先在较低的圆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当运动到近地点A时,经过点火加速,会使得卫星做离心运动,运动轨道变成了椭圆轨道2,在远地点在再次点火加速,上到预定轨道3,然后卫星绕地球再次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达到了发射卫星的目的,对于此类问题,A和B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A点到达轨道2上的B点时,引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减小,所以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速率;因为G=ma 即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卫星在B点时,距离地球的距离相同,万有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相同关于地球的同步1.定义: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2.“七个一定”的特点(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4)高度一定:由G错误!=m错误!(R+h)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3。

6×107 m.(5)速率一定:v=错误!=3.1×103 m/s。

(6)向心加速度一定:由G错误!=ma得a=错误!=g h=0。

23 m/s2,即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7)绕行方向一定: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典例精析】关于同步卫星典例1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 h B.4 h C.8 h D.16 h 【答案】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错误!=2R由错误!=错误!得错误!=错误!。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问题正常运行时速率、周期、加速度的比较。

1. 速度的比较。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同一个轨道上其环绕速率是不变的,不同轨道上环绕速率不同,高轨低速,所有轨道速度;卫星做椭圆运动,其速率是变化的,离地心越近,速率越大,离地心越远,速率越小,即近大远小,其运行速率。

在同一点,离心速度大于圆周速度,圆周速度大于近心速度。

简单讲就是,内小外大。

由此可以判断,在上图中, 。

2. 周期的比较。

比较半径或半长轴。

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所以有:.3. 加速度的比较。

正常运行时的加速度比较,可由来判断。

4. 向外变轨加速,向内变轨减速。

题目练习:1:某卫星在A 点短时间开动小型发动机进行变轨,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率大于经过B 的速率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率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点的速率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2:某宇宙飞船由运载火箭先送入近地点为A 、远地点为B 的椭圆轨道,在B 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4所示。

已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 圈所用时间为t ,近地点A 距地面高度为h 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

求:图4v 2v 3 v 4v 1 Q P Ⅰ Ⅲ Ⅱ B 轨道Ⅰ 轨道Ⅱ(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 A为多大?(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为多少?3.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4.如图2所示,宇宙飞船A在低轨道上飞行,为了给更高轨道的空间站B输送物资,它可以采用喷气的方法改变速度,从而达到改变轨道的目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它应沿运行速度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运行周期变小B.它应沿运行速度的反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运行周期变大C.它应沿运行速度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运行周期变大D.它应沿运行速度的反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运行周期变小5.某宇宙飞船在月球上空以速度v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卫星变轨问题(推荐完整)

卫星变轨问题(推荐完整)

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
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
、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
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
(2)a、v 、ω、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 r 和中 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
(3)卫星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
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 v = GrM判断。
(4)卫星在不同轨பைடு நூலகம்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 械能越大。
(5)卫星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 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
卫星由低轨道进入高轨道后,重力势能增 加,动能减少,机械能增加 反之,卫星由高轨道进入低轨道后,重力 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总结:1、势能的变化比动能变化快
2、轨道半径变大机械能增加,轨道 半径变小机械能减小,卫星在同一轨道上 运动,机械能不变。
(课标全国卷)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
• 不行,因为飞船加速后做离心运动会偏离原来的圆 轨道而无法与空间站对接。
对接方法:
• 飞船首先在比空间站低的轨 道运行,当运行到适当位置 时,再加速运行到一个椭圆 轨道。
• 通过控制轨道使飞船跟空间 站恰好同时运行到两轨道的 相切点,此时飞船适当减速, 便可实现对接,如图示。
飞船
空间站
例:在太空中有两飞行器a、b,它们在绕地 球的同一圆形轨道上同向运行,a在前b在后,

卫星变轨问题——方法指导

卫星变轨问题——方法指导
1.卫星由低轨道 高轨道的运行分析
轨道I
轨道II
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 Mm v2
G r2 <m r 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 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 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
稳定运行时由 v= GrM可知其运行 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
2.卫星由高轨道 低轨道的运行分析
B 轨道II
轨道I A
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 Mm v2
G r2 >m r 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
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
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
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 v=
GM r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
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就是利用这一原
理。反思总结Fra bibliotek解题模板
规律方法 有关变轨问题的几个突破点
(1)判定卫星(或航天器)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 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轨道上的运 行速度变化由 v= GrM判断. (2)卫星(或航天器)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 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
(3)卫星(或航天器)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 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

(完整版)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完整版)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一:理论说明:卫星变轨问题“四个”物理量的规律分析1.速度:如图所示,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T1<T2<T3.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E1<E2<E3.二、基础训练1、[变轨中运行参量和能量分析](多选)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2、[变轨中运行参量的分析](多选)如图所示,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 km,周期为118 min 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D.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多3、[变轨中运行参量的分析]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这是继2007年嫦娥一号、2010年嫦娥二号之后,我国发射的第3颗月球探测器,也是首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我国设计的最复杂的航天器.如图5所示为其飞行轨道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的发射速度应该大于11.2 km/sB.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1上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环月轨道2上P点的加速度C.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2上运动周期比在环月轨道1上运行周期小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中一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4.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5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2g r2B.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可能为7πr3RrgD.如果要使卫星1追上卫星2,一定要使卫星1加速5、(多选)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26日回归地球.如图所示,飞船在返回地面时,要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一点,M为轨道Ⅰ上的另一点,关于“神舟十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经过Q的速度B.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M的速度C.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M的加速度6.2013年6月13日13时8分,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等于第一宇宙速度B.对接前,“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C.由于稀薄空气,如果不加干预,天宫一号将靠近地球D.当航天员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受平衡力作用。

5.3卫星变轨问题 多星模型(讲)(原卷版)

5.3卫星变轨问题 多星模型(讲)(原卷版)
2.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问题
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实际上就是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追赶问题,本质仍然是卫星的变轨问题,要使宇宙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必须让宇宙飞船在较低轨道上逐渐加速,通过做离心运动升高轨道,从而完成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成功对接。
1.双星模型
(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
2.黑洞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大的天体,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科学家一般通过观测绕黑洞运行的天体的运动规律间接研究黑洞.当天体的逃逸速度(逃逸速度为其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超过光速时,该天体就是黑洞.
典例精析变式巩固
12.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B.
C. D.
13.经典的“黑洞”理论认为,当恒星收缩到一定程度时,会变成密度非常大的天体,这种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大,大到光从旁边经过时都不能逃逸,也就是其第二宇宙速度大于等于光速,此时该天体就变成了一个黑洞。若太阳演变成一个黑洞后的密度为ρ、半径为R,设光速为c,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引力常量为G,则ρR2的最小值是()
(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从轨道Ⅰ到轨道Ⅱ和从轨道Ⅱ到轨道Ⅲ都需要点火加速,则E1<E2<E3.
典例精析变式巩固
1.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顺利完成任务。假定对接前,“天宫空间站”在如图所示的轨道3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神舟十三号”在图中轨道1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都在图示平面内逆时针运转。若“神舟十三号”在轨道1上的 点瞬间改变其速度的大小,使其运行的轨道变为椭圆轨道2,并在轨道2和轨道3的切点 与“天宫空间站”进行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专题讲解:卫星的变轨问题

专题讲解:卫星的变轨问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1.圆轨道上的稳定运行G Mm r 2=m v 2r =mrω2=mr (2πT)2 2.变轨运行分析(1)当v 增大时,所需向心力m v 2r增大,即万有引力缺乏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但卫星一旦进入新的轨道运行,由v = GM r知其运行速度要减小,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向心力mv 2r减小,即万有引力大于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同样会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进入新轨道运行时由v = GM r知运行速度将增大,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少。

典题分析1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距地面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与等待已久的“天宫一号〞实现屡次交会对接、别离,于6月29日10时许成功返回地面,以下关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说确的是( )A .假设知道“天宫一号〞的绕行周期,再利用引力常量,就可算出地球的质量B .在对接前,“神舟九号〞轨道应稍低于“天宫一号〞的轨道,然后让“神舟九号〞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C .在对接前,应让“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然后让“神舟九号〞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D .“神舟九号〞返回地面时应在绕行轨道上先减速2.(2021·高考)如图4-4-3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假设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图4-4-3A .动能大B .向心加速度大C .运行周期长D .角速度小解析:选CD 因为G Mm r 2=m v 2r =ma =mrω2=mr 4π2T2,解得v = GM r ,a =G M r 2,T =2 πr 3GM ,ω=GM r 3,因为r 增大,所以动能减小,加速度减小,运行周期变长,角速度减小,即只有C 、D 正确。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热点难点重点卫星变轨问题深度解析(包教会)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热点难点重点卫星变轨问题深度解析(包教会)

卫星变轨问题引例:飞船发射及运行过程:先由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椭圆轨道,然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A 实施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飞船变轨前后速度分别为v1、v2,变轨前后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飞船变轨前后通过A 点时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v1<v2,a1<a2 B .T1<T2,v1<v2,a1=a2C .T1>T2,v1>v2,a1<a2D .T1>T2,v1=v2,a1=a2解答:首先,同样是A 点,到地心的距离相等,万有引力相等,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也相等,向心加速度相等。

如果对开普勒定律比较熟悉,从T 的角度分析:由开普勒定律知道,同样的中心体,k=a^3/T^2为一常数。

从图中很容易知道,圆轨道的半径R 大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 ,这样可得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2大于椭圆轨道的周期T1。

如果对离心运动规律比较熟悉,从v 的角度分析:1、当合力[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速度比维持圆轨道运动所需的速度大)时,物体偏离圆轨道向外运动,这一点可以说明椭圆轨道近地点天体的运动趋向。

2、当合力[引力]超过运动向心力(速度比维持圆轨道运动所需的速度小)时,物体偏离圆轨道向内运动,这一点可以说明椭圆轨道远地点天体的运动趋向。

对椭圆轨道,A 点为远地点,由上述第2条不难判断,在椭圆轨道上A 点的运行速度v1比圆轨道上时A 点的速度v2小。

综上,正确选项为B 。

注意:变轨的物理实质就是变速。

由低轨变向高轨是加速,由高轨变向低轨是减速。

其基本操作都是打开火箭发动机做功,但加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1、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2、轨道半径r 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r GM v =、周期GMr T 32π=、向心加速度2r GM a =也都是唯一确定的。

3、如果卫星的质量是确定的,那么与轨道半径r 对应的卫星的动能E k 、重力势能E p 和总机械能E 机也是唯一确定的。

(完整版)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完整版)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轨道半径r 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r GM v =、周期GMr T 32π=、向心加速度2r GM a =也都是确定的。

如果卫星的质量也确定,一旦卫星发生变轨,即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上述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

同理,只要上述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几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在高中物理中,会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二、渐变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

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火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速度),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阻力对卫星做负功,使卫星速度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r mv 2减小了,而万有引力大小2r GMm 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半径r 将减小。

由㈠中结论可知:卫星线速度v 将增大,周期T 将减小,向心加速度a 将增大。

三、突变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

如: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Ⅰ,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1,第一次在P 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 1增加到v 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 时的速率为v 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 3增加到v 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r mv 2增大了,但万有引力2rGMm 没变,因此卫星将开始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

第五章 第3课时 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2025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

第五章 第3课时 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2025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

第3课时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双星模型目标要求 1.会处理人造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

2.掌握双星、多星系统,会解决相关问题。

3.会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星球“瓦解”和黑洞问题。

考点一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1.卫星发射模型(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先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 Mmr12=mv2r1,如图所示。

(2)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所需向心力变大,G Mmr12<mv A2r1,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椭圆轨道B点(远地点),G Mmr22>mv B2r2,将做近心运动,再次点火加速,使GMmr22=mv B′2r2,进入圆轨道Ⅲ。

思考若使在轨道Ⅲ运行的宇宙飞船返回地面,应如何操作?答案使飞船先减速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近地点时,使飞船再减速进入近地圆轨道Ⅰ,之后再减速做近心运动着陆。

2.变轨过程分析(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椭圆轨道Ⅱ上过A点和B 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四个速度关系为v A>v1>v3>v B。

(2)向心加速度在A点,轨道Ⅰ上和轨道Ⅱ上的向心加速度关系aⅠA =aⅡA,在B点,轨道Ⅱ上和轨道Ⅲ上的向心加速度关系aⅡB =aⅢB,A、B两点向心加速度关系a A>a B。

(均选填“>”“=”或“<”)(3)周期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T1、T2、T3的关系为T1<T2<T3。

(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

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从轨道Ⅰ到轨道Ⅱ和从轨道Ⅱ到轨道Ⅲ都需要点火加速,则机械能关系为E1<E2<E3。

例1(2024·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月考)在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其发射到贴近地球表面运行的圆轨道Ⅰ上(离地面高度忽略不计),再通过一椭圆轨道Ⅱ变轨后到达距地面高为h的预定圆轨道Ⅲ上。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问题1.变轨问题概述(1)稳定运行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Mm r 2=m v 2r. (2)变轨运行卫星变轨时,先是线速度大小v 发生变化导致需要的向心力发生变化,进而使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①当卫星减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向低轨道变轨.①当卫星加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向高轨道变轨.2.实例分析(1)飞船对接问题①低轨道飞船与高轨道空间站对接时,让飞船合理地加速,使飞船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如图甲所示).①若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时无法追上空间站,因为飞船加速时,将做离心运动,从而离开这个轨道.通常先使后面的飞船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乙所示.丙(2)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 如图丙,发射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在Q 点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2,在P 点点火加速,使其满足GMm r 2=m v 2r,进入圆轨道3做圆周运动. 【题型1】如图所示为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题型2】如图所示,我国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 km,远地点N距地面34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和v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当某次飞船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 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 3,加速度大小为a3,比较飞船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v1>v3>v2,a1>a3>a2B.v1>v2>v3,a1>a2=a3C.v1>v2=v3,a1>a2>a3D.v1>v3>v2,a1>a2=a3【题型3】我国已掌握“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

借助“加离减向”分析卫星变轨问题

借助“加离减向”分析卫星变轨问题

ʏ毛广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卫星绕地球正常运行时满足关系式F 万=G Mm r 2=m a n =m v 2r =m ω2r =m 4π2T 2r ,其中万有引力F 万=GMmr2为卫星做圆周运动提供了向心力,而公式mv2r=m ω2r =m4π2T 2r 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㊂当 供需 平衡时,卫星在其轨道上正常运转,根据a n =G Mr 2,v =G Mr ,ω=G Mr3,T =4π2r3G M可知,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㊁线速度㊁角速度㊁周期均与所处轨道的运动半径有关,在同一轨道上正常运行的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㊁线速度㊁角速度和周期均大小相同㊂若卫星状态发生变化,打破了 供需 平衡关系时,则会出现向心运动或离心运动㊂若卫星在原轨道上减速,则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即F 万>mv2r时,卫星将做向心运动;若卫星在原轨道上加速,则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即F 万<mv2r,卫星将做离心运动㊂我们可以借助 加离减向 的规律来处理卫星变轨问题㊂一㊁同步卫星的发射过程分析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轨道示意图如图1所示㊂图1卫星先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Ⅰ上,以速度v 1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轨道上的P 点点火加速,使其速度增大到v 2,此时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受到的万有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即F 万<mv 22r 1,则卫星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沿与圆形轨道Ⅰ外切的椭圆轨道Ⅱ运行,P 点为椭圆轨道Ⅱ的近地点;卫星沿椭圆轨道Ⅱ运行一段时间后到达远地点Q ,由于万有引力做功,动能转化为势能,卫星到达Q 点时的速度减小为v 3;当卫星经过Q 点时,若不加速,则会因F 万>m v 23r 3,而沿椭圆轨道Ⅱ返回至P 点,若在Q 点再次点火加速,使其速度增大到v 4,此时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则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为r 3,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重新达到 供需 平衡,即F 万=mv 24r 3,卫星将由椭圆轨道Ⅱ变轨到地球同步轨道Ⅲ上运行,从而实现地球同步卫星的三级发射㊂总结: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行,相对地面静止,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近似等于24h ),其轨道严格地处于赤道平面内,轨道半径r =4.24ˑ104k m ,运行线速度v =3.07k m /s㊂根据地球同步卫星在轨正常运行规律和发射过程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发射过程中四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即v 2>v 1>v 4>v 3;根据a n =G M r 2可知,卫星沿轨道Ⅰ和轨道Ⅱ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卫星沿轨道Ⅱ和轨道Ⅲ经过Q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㊂卫星的回收过程正好和发射过程相反,需要经过两次减速,做向心运动来实现㊂例1 如图2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探测器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Ⅰ上83 物理部分㊃经典题突破方法 高一使用 2022年3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上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㊂已知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圆形轨道Ⅰ的半径为4R ,则( )㊂图2A .探测器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大于g 0RB .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运行速率C .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重力加速度D .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的运行周期之比T ⅠʒT Ⅲ=4ʒ1根据GMmr2=m g 和GMm r2=m v2r 可知,探测器在近月轨道Ⅲ上运行的线速度v =g 0R ,即探测器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不大于g 0R ,选项A 错误㊂根据v =G Mr可知,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运行速率,选项B 正确㊂根据a n =G Mr 2可知,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重力加速度,选项C 正确㊂根据T =2πr3G M可知,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的运行周期之比T ⅠʒT Ⅲ=8ʒ1,选项D 错误㊂答案:B C二㊁在轨飞船的对接问题分析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飞船要想实现对接,不能通过直接加速来实现,因为一旦加速,飞船将做离心运动,轨道会升高,无法实现对接㊂因此,在轨飞船的对接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减速降轨㊁低轨追赶和加速升轨对接的过程㊂如图3所示,在同一轨道Ⅱ上运行的飞船A 和空间实验室B 需要完成对接,先减小飞船A 的速度,根据 加离减向 的规律可知,飞船A 将脱离轨道Ⅱ做向心运动,降低到轨道Ⅰ上的A 1位置,根据v =G Mr可知,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较快,当飞船A 在轨道Ⅰ上到达合适的位置A 2后,增大飞船A 的速度使之脱离轨道Ⅰ做离心运动,升高到轨道Ⅱ上与此时到达位置B 2的空间站B 完成对接㊂图3总结:要实现低轨道飞船与高轨道空间实验室的对接,应使飞船加速做离心运动,到达高轨道上与空间实验室完成对接;要实现同一轨道上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应使飞船先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完成对接㊂航天器在变轨前后的各物理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方法如下㊂1.速度大小的比较:(1)比较航天器分别在圆形轨道上和在椭圆轨道上经过同一点时的速度大小,可以根据离心运动的条件或向心运动的条件判断;(2)比较航天器在半径不同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小,可以根据 越远越慢 的原则判断;(3)比较航天器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经过远地点㊁近地点时的速度大小,可以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判断㊂2.加速度大小的比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式a n =G Mr2判断㊂3.周期大小的比较: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2=k 判断㊂4.机械能大小的比较:根据功能关系W 其他=ΔE 判断㊂例2 2021年10月16日,我国 神舟十93物理部分㊃经典题突破方法高一使用 2022年3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三号 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运行在离地面高度约为360k m 圆形轨道上的 天和 核心舱㊂假设 神舟十三号 与 天和 核心舱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为了实现二者的交会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㊂A.使 神舟十三号 与 天和 核心舱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 神舟十三号 加速追上 天和 核心舱实现对接B .使 神舟十三号 与 天和 核心舱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 天和 核心舱减速等待 神舟十三号 实现对接C .神舟十三号 先在比 天和 核心舱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 神舟十三号 逐渐靠近 天和 核心舱,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 .神舟十三号 先在比 天和 核心舱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 神舟十三号 逐渐靠近 天和 核心舱,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神舟十三号 在同一轨道上加速追赶 天和 核心舱时,速度增大,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 神舟十三号 将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与 天和 核心舱的对接,选项A 错误㊂同理, 天和 核心舱在同一轨道上减速等待 神舟十三号 时,速度减小,所需向心力小于万有引力, 天和 核心舱将做向心运动,也不能实现与 神舟十三号 的对接,选项B 错误㊂当 神舟十三号 在比 天和 核心舱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时, 神舟十三号 做离心运动,逐渐靠近 天和 核心舱,可实现二者的对接,选项C 正确㊂当神舟十三号 在比 天和 核心舱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时, 神舟十三号 将做向心运动,逐渐远离 天和 核心舱,不能实现二者的对接,选项D 错误㊂答案:C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责任编辑 张 巧)(上接第33页)3.拓展: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也适用于任意天体绕中心天体的椭圆运动,以及近似处理时任意天体绕中心天体的圆周运动㊂中心天体不同,则比值k 也不同,即比值k 是一个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㊂例3 如图2所示,嫦娥五号 返回器在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稳定运行,其周期为T ㊂当 嫦娥五号 返回器获得月壤样品,需要将样品带回地球时,可在其运行轨道上某一点A ,将速率减小到适当数值,从而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与地球表面相切于B 点)㊂设地球半径为r ,则 嫦娥五号 返回器从A 点返回到地面B 点所需的时间为( )㊂图2A .T 2B .281-r R()32T C .241+r R ()32T D .281+r R()32T嫦娥五号 返回器沿圆形轨道和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若仅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则其运动性质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性质相同,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律,因此可以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运动时间㊂设 嫦娥五号 返回器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 ',根据几何关系得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R +r 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3T 2=R +r2()3T '2,解得T '=241+r R()32T ㊂嫦娥五号 返回器从A 点返回到B 点所需的时间等于周期T '的一半,即t =12T '=281+r R()32T ㊂答案:D作者单位:湖北省沙市第七中学(责任编辑 张 巧)4 物理部分㊃经典题突破方法 高一使用 2022年3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卫星变轨问题错解分析

卫星变轨问题错解分析

卫星变轨问题易错题分析随着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特别是“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顺利发射,变轨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涉及变轨问题的高考题。

但是由于变轨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而在物理教材中只是一带而过,使许多学生对卫星在运行速率发生变化时卫星的轨道随之发生变化的规律感到困惑不解,存在一些模糊和错误认识,本文就针对变轨问题中的一些典型错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学生正确理解变轨问题有所帮助。

一、不清楚变轨原因导致错解分析变轨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二是提供的向心力。

只有当提供的力能满足它需要的向心力时,即“供”与“需”平衡时,物体才能在稳定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否则物体将发生变轨现象——物体远离圆心或靠近圆心。

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卫星将在较低的椭圆轨道上运动,做近心运动。

导致变轨的原因是卫星或飞船在引力之外的外力,如阻力、发动机的推力等作用下,使运行速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供"与"需"不平衡而导致变轨。

这是卫星或飞船的不稳定运行阶段,不能用公式分析速度变化和轨道变化的关系。

例一: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与前面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采取的方法是A. 飞船加速直到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B. 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C. 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D. 无论飞船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图1错解:选A 。

错误原因分析:不清楚飞船速度变化导致"供"与"需"不平衡而导致出现变轨。

答案:选B 。

分析:先开动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减速,此时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飞船做近心运动,到达较低轨道时,由222()Mm G m r r T π=得32r T GMπ=空间站的周期,飞船运行得要比空间站快。

卫星变轨分析

卫星变轨分析

041 041/112卫星变轨分析金题试做 经典题目 你来挑战例.(2019·安徽阜阳市月考)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轨道和相切于点,轨道和相切于点,设卫星在轨道和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和、,在轨道经过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和,且当卫星分别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周期分别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随堂讲义大招笔记系列技巧点拨问题识别如右图,有两圆周轨道以及一连接的椭圆变轨轨道方法提炼如果一卫星在近地轨道1上运动,通过在Q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2运动,再在P点变轨进入圆形轨道3运动,那么卫星沿不同轨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周期会怎么变化?1、分析变轨点加速度:同一位置,到地心的距离相等,万有引力相等,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也相等,向心加速度相等。

2、分析变轨点速度:(1)当卫星速度比维持圆轨道运动所需的速度大(合力[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卫星偏离圆轨道向外运动,这一点可以说明天体在椭圆轨道近地点的运动趋向。

(2)当卫星速度比维持圆轨道运动所需的速度小(合力[引力]超过运动向心力)时,卫星偏离圆轨道向内运动,这一点可以说明天体在椭圆轨道远地点的运动趋向。

综上可知,同一位置,外轨速度大于内轨速度。

(3)椭圆轨道:近地点速度大于远地点速度。

口诀:变轨点(点,点):外加内减不变.即变轨点(点点):向外轨走需要加速,向内轨走需要减速,故同一位置,外轨速度大于内轨速度,同一位置万有引力相同,故加速度相同;041补充说明1.再结合口诀“高轨低速大周期,大机大势小动能”可解决大部分卫星变轨定性分析题目;2.在卫星变轨问题中遇到比较椭圆轨道周期大小的问题,可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可得,a为轨道的半长轴,所以半长轴a越长的周期T也越长,记住结论即可。

金题点睛 课堂思维 妙解点睛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轨道和相切于点,轨道和相切于点,设卫星在轨道和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和、,在轨道经过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和,且当卫星分别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周期分别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C. D.信息解读:先在近地轨道,加速驶入变轨轨道,再加速进入高轨轨道,求各物理量关系思路分析1:两圆周轨道之间遵循高轨低速大周期思路分析2:同一位置在不同轨道上遵循外加内减不变.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轨道半径为、地球质量为,有,,所以,从轨道到轨道,卫星在点是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使卫星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应给卫星加速,增加所需的向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1.速度:如图1所示,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
图1
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加速度也相同.
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
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可知T1<T2<T3.
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E1<E2<E3.
例2如图2所示,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图2
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答案C
解析若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所需向心力变大,则飞船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高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A错误;若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所需向心力变小,则空间实验室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低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B错误;要想实现对接,可使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然后飞船将进入较高的空间实验室轨道,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后,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选项C正确;若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较小的轨道上减速,则飞船将进入更低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