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工作报告、辞职报告、心得体会、演讲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debriefing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speech drafts, other templates, etc.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
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具体时间可以回溯到隋炀帝开创的“贞观之治”时期。
2. 为什么会出现科举制度?科举制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等级观念和家族传统强大的影响下产生的,其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维持皇权统治的稳定和持久。
3. 科举制度在宋明两代达到了巅峰,有何特点?在宋明两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考试内容和招录规则。
这种考试主要以四书五经为基础,注重文学、理学等知识。
二、科举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 学术兴盛:科举制度催生了庞大而繁荣的士人阶层,并促进了各类文化活动和学问研究的发展。
2. 经典传承:由于科举考试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理解,使得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得以传承。
3. 文风飞扬:科举制度的普及推动了文人笔耕不辍,促进了文学、史学等各类文化产出。
4. 社会稳定:科举制度提供给人们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在社会中起到一种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作用。
三、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科举制度对教育资源分配过于集中,导致一些贫困地区无法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
2. 应试教育泛滥:完全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有一定限制。
3. 腐败现象丛生:一些官员通过权钱交易操控考试结果,并逐渐破坏了科举制度本身的公平性。
四、对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科举制度虽然有其缺点,但它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稳定和知识进步。
然而,在今天我们要注意科举制度的合理性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追求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应试。
此外,必须加强监管以避免腐败现象滋生。
总结: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选拔人才方式,对于社会稳定与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学术研究的兴盛,同时也存在着资源不均、应试教育泛滥和腐败等问题。
从科举制度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今天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通过改革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外教育史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外教育史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外教育史中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科举制度的定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唐时期。
该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按成绩录用人才,为普通地主阶级的学子进入政治上层开辟了道路。
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 形成: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 发展: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 完善:北宋时期,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州府解试、尚书省的省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体系;王安石变法废除死记硬背的科目,进士科考试内容为经义、时务策和诗赋。
4. 衰落:明清时期,科举制进入鼎盛,但八股取士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科举制度的影响:
1. 积极影响:打破特权阶层对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儒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如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
2. 消极影响:考试内容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试科目和录取方式单一,限制了人才选拔的范围和质量;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的废除:19世纪中后期,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腐朽和西方列强
的入侵,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
制度。
以上是中外教育史中关于科举制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论文获取。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于唐朝初期形成,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超过一千年,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
当时,唐太宗下令举行科举考试,以选拔政府官员。
这可以被视为古代科举制度的雏形。
然而,真正形成科举制度的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创立了明经科,精选人才,这也奠定了科举的基础。
随着唐、宋两朝的兴起,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
唐朝将科举分为明经科、明法科和明文科三门,考试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主要考察经史和文学知识。
然而,随着政治的变动,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调整。
宋朝将科举考试分为殿试、会试和礼部试,增加了考生的选拔梯度和难度。
二、科举制度的特点1. 平等公正: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平等公正。
无论贫富、出身、官阶,只要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才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这使得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为平民阶层提供了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
2.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选拔人才。
通过科举考试,政府可以筛选出具备良好品德和优秀才能的官员,为政府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管理人力资源。
科举制度的导入也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和知识传承。
3. 压抑创新:科举制度虽然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科举考试重视经典文化和既定知识体系,对于创新思维和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考察。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才华横溢者可能被埋没,限制了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三、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通过科举考试,精英阶层得以接触到经典文化和古代文献,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
其次,科举制度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科举制度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阶层都有可能通过努力获得官职和地位。
14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中央官学—设国子监,仅北京一监,各方学校输 送来的称“贡生”,直接招收的称“监生”。学制 3年。
7
二)、私学制度
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统称为私学。 ▪ 春秋战国:孔子首开私人讲学,招收不以出身
为限,实现了平民教育的普及,主要讲授儒学。 与儒学并行的还有墨学(生产技能、几何学、力学、光 学),此时期“学在四夷”之风盛行。 ▪ 汉代:启蒙教育、《孝经》学习和巨儒讲经三 种基本形式。汉以后私学成为封建时代学校教 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吟诵实际就是唱诵,使所背之书便于记忆,也是增加 正能量的方法之一
▪ 3、题诗、填词、作赋
➢ 运用灵感思维的实训
▪ 4、打灯迷、对对联
➢ 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灵感思维
▪ 5、戒尺
➢ 自由教育与强迫教育,成才与被成才
15
四、科举制度及其发展
▪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 ▪ 二)、科举制度的沿革 ▪ 三)、科举的考场管理方法
8
▪ 唐宋:采用经学家私 ▪ 元明清:
人授徒的方式,如韩
愈、颜师古、胡安定
私塾
等学者型官员开展的
私学实践。此外还有
另一高级形态的私学 在宋代蓬勃发展,即
私学
书院,以讲解理学为 义学
专馆
主。
9
三)、家庭教育
▪ 我国的家庭教育最早始于西周,至春秋逐渐 形成系统的家庭教育。孔子被视为家庭教育 的鼻祖。
13
三、中国古代教育方法
▪ 1、打坐
➢ 儒家早期也坚持打坐,《大学》曰: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发展和运行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
此制度为后来的文官选拔提供了基础,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真正成为全国范围内重要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推行科举制度时,希望通过此制度来选拔人才,以强化政府的统治能力。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古代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参加考试者所在的州县进行的,在考试中更换了试官,实行了笔试和策论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乡试考试的考生,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在会试中进行对策和论文的撰写,只有通过了会试的考生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最后的考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口试能力。
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选入进士榜。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平等选拔人才的机会。
与西方国家的世袭制度不同,中国的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的子弟,只要通过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官员。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中国的学子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由此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素材,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严重的书呆子倾向。
为了应对考试,许多学子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最后,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更加忠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指自唐宋时期开始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历了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影响深远。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当时的隋文帝杨坚创设了进士科,并设立了进士及第,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然而,当时的科举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到唐朝开启了科举制度的全盛时期。
唐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定下了科举的基本模式。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考场进行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文词和算术等科目。
通过乡试的考生进入会试,会试由地方和官僚负责组织,考试内容为经义理论、诗文和政治讨论等。
最后,通过会试的考生进入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题较难,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才华和政治智慧。
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宋代的科举考试更加重视文学才华,科目也更加繁琐,如诗赋、词章、经义、史地、数算等。
科举考试在宋代极具竞争,对社会上层人士的地位和声望产生了重大影响。
然而,明代的科举制度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
考试内容相对定式化,官员世袭现象严重,使得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二、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通人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而脱离出身地位的束缚,实现社会流动。
通过科举考试,个人能够凭借才华和努力获得官职地位的提升,这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提供了动力。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文人的兴盛。
科举考试重视文学才华,使得文学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
科举制度激发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热情,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丰碑。
另外,科举制度也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教育。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学生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经典文化知识,这促使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并推动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由于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主要侧重文学才华,经济能力和实际能力等其他素质被忽视,导致官员队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在这个制度下,通过考试选拔出的士人可以进入官府从事政治、文化等工作。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考试科目和流程、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成型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和完善,最终延续了近130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拔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人才得以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
起初的科举制度是简单的考试选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逐渐演变为复杂的考试体系。
明代实行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以及清代的会试和殿试,成为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阶段。
这些考试分别在不同地方进行,最终选拔出的士人可以成为官员,享有丰厚的待遇和特权。
二、考试科目和流程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文科和武科。
文科考试内容涉及经史、文言文、诗词等,要求考生有扎实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而武科考试则注重武艺和军事技能的测试,以选拔武将和军事将领。
科举考试的流程十分繁琐。
首先是乡试,考生在本地参加笔试,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然后是会试,会试要求考生亲临考场进行面试和答辩,考官会提问考生,考察其学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是殿试,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皇帝面前进行,目的是选拔最卓越的士人,他们将会成为高级官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官僚阶层,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世袭的政治格局,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晋升官职,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再次,科举制度注重文化修养,对促进国民教育和文化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科举制度也造成了士人的特权和功利化倾向,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
总结起来,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独特而重要的制度,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的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宋朝的改革:宋太祖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元朝的变革:元朝时,科举制度时行时废,考试科目减少,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中心。
•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八股文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
•清朝的末路:清朝时,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洋务运动后,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纷纷投入到学习中。
•社会流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单一:科举考试主要考查诗赋、经义等,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全面素质。
•选拔方式机械: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使考生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能力。
•用人制度局限: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门第偏见,使得部分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科举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集中,部分地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面是提供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欢迎阅读。
一、历史发展与演变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在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具备文才的人才,为国家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官员和学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6年的秦朝。
当时的秦始皇希望选拔人才,使用了一种“策问”制度,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在随后的汉朝得到了改进和完善,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变迁。
每个朝代对科举制度都有一些改革和调整,但整体上保持了选拔人才的核心目标。
二、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关,主要是根据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进行筛选。
乡试通常在候选人所在的乡村或城市进行,考察内容主要涉及经书、史书和诗词等方面。
经过乡试的选拔,优秀的考生可以晋级到会试阶段。
会试是在省城或中央都城进行的考试,考核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
会试的合格者将进入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终考核阶段,直接面向皇帝,考查的是考生的政治智慧和治国能力。
殿试的合格者将有机会成为国家的官员,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和待遇。
三、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它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
科举考试内容广泛,涉及经史、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鼓励了人们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机制。
无论贫富、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就有机会通过考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官员,这种制度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再次,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体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的官员被认为是具备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的人才,能够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完整版)古代教育科举制度
子继和暴力夺权)
(二)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
▪ 1.夏商王朝的权力世袭 ▪ 2.西周的选举特点 ▪ (1)任用殷商旧臣 ▪ (2)先亲亲后尊贤 ▪ “立嫡以长不以贤”,三年大比 ▪ (3)地方选士(乡举里选) ▪ 3.世袭制下的破格提拔 ▪ 伊尹、姜尚
❖ 宋代:承袭唐代,国子监又增设了武学、画 学、军监学等。地方设州学和县学。
4、衰亡期
明清时期,学校在社会上得以普及,但学校已沦为 科举考试的附庸,丧失了教育的职能。 ❖ 明代:
中央官学—设国子监,有北京、南京两监。学生 统称为“监生”。学制4年。 ❖ 清代:
中央官学—设国子监,仅北京一监,各方学校输 送来的称“贡生”,直接招收的称“监生”。学制 3年。
❖ 夏代:奴隶主阶级的成员在官学中接受教育, 包括生产技能的学习和武士教育。
❖ 商代:学习文字知识,并接受“六艺”等文 化技能教育。
西周官学教育
国学
乡学
(大贵族子弟学校) (一般贵族子弟学校)
小学(7年制)
大学(9年或更长)
识字和“六艺”学习
修身、治国的相关知识
2、发展期
❖ 汉代:“独尊儒术”促进了官学的进一步发 展,此时期官学教育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 主。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将自
己的诗集投给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很有才气, 但脾气高傲,瞧不起后辈的文章。顾况一见白居 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 了。等到接过诗集一看,上写着“太原白居易诗 稿”,心里认为这个年轻人毫不谦逊,便取笑他 说:“名居易,只恐长安米价太贵,居之不易。”
第六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教育
第六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教育选举制度本属于政治制度,或者说,古代选举考试制度是将政治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桥梁。
国家通过选举考试制度确立了一个“贤才”的标准,并以功名利禄加以隐忧,因而对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或者说,教育就据此标准进行培养、造就和输送。
当然,教育中对“贤才”标准的多样化研究也会影响到衡量“大贤”之“量才尺”的确定。
但总的来说,选举考试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资格的要求和认定,大规模社会考试还昭示出社会对所需“贤才”的标准和要求,进而成为人才选拔和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这是言中教史必言选士制度的重要原因。
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选拔性教育,选举考试在其发展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而,探索人类社会选举考试发展规律,既也是教育史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促进当代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科举制度产生前的我国选举制度选举考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尤与一定时期的政治、人才、教育等关系最为密切。
可以说,没有选举考试的教育过程是难以为继的,考试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考试,考试的出现,实在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教育评价、比较和反馈,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①但以考试为核心的选举制度的出现却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和不断改革、发展与完善的历史过程。
一、禅让制根据古书记载,在远古传说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社会之初民普遍未得到开化,其中若有生产技术和能力高于他人之上者,即得到大家的拥戴,成为初民的群众领袖,他们死后也为后世所崇拜,从而以传说的形式流传记载下来。
如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伏羲氏、黄帝等,这些初民社会领袖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其地位之获得不由于武力之征服或夺取,而系出于群众自然之拥戴。
其所以能获得此拥戴之条件,或由体魄坚强过人,能作任重致远之劳动;或由于能力智慧逾常,能致数多质优之生产。
前者之体力为异日君王或武人政治发生之胚胎;后者之智力为异日官吏或哲人政治之渊源。
第七讲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总之,唐代教育发达,与亚洲各国文化交流范 围更加扩大,唐代也不断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 佛经、医学、天文历法、音乐、绘画、建筑等领 域受西域、中亚、南亚文化影响较大。
宋元明清时期 学校教育承袭唐制
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等搞教育改革,使中 央到地方的官学逐步建立和完善。
隋唐时期
形成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隋文帝提倡办学校,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置 官学,设立国子寺,后改叫国子监,专管教育 部门和教育的官员开始出现。
隋唐时期
唐代中央设置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 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另外,还设 有贵族学校:崇文馆和弘文馆,规格高于
国子学。
最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分科比 较细的医学,要比西方早了几百年。
持志。
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
陆九渊:切记自反教育
陆九渊(1139~1192) ,号象 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 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人。 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 史称“朱陆”。中国“心学”的 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 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 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 远影响。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它标 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科举制度得 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 分、考试的内容、考场规章制度更加完备,并 逐步走向制度化。
唐朝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考的项目有:秀 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 中明经、进士科最为重要。
应天府书院 亦称睢阳书院, 位于商丘县城 南。始建于后 晋,北宋时得 到光大。
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一、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炀帝,分科考试,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二、唐朝科举制度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课标题: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
三、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四、教授新课: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一)西周以前的教育1、原始时期的教育:《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后稷是周的始祖,名弃,曾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原始教育的特点: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
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
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
2、远古时期的学校:①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
乐师主调其音。
②夏商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说文》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孟子》(庠,乡学。
古代学校是教养、学习礼仪、学习射击的地方)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①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②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
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③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
(二)西周的教育1、西周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
五礼:吉,凶,宾,军,嘉。
(《周礼》)②射、御。
③书、数。
2、西周教育的特点:①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
②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
③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即“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征。
(三)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1、背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2、私学创始人:孔子①孔子教学内容:创新“六艺”教育—《诗》《书》《礼》《乐》《易》《春秋》②新六艺的特点:重文事③孔子教育思想:△将德育放在首位。
△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修身。
△学而优则仕。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④私学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士庶界限。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典型代表: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特点: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五)秦代的教育1、背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文教政策——书同文,车同轨2、教育政策:“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史记》)3、对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代教育1、重新允许各私家学派开办私学。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的文教政策:①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士。
②办太学,培养儒家人才。
——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
◆太学的教学内容:经学◆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士子读太学的出路:考核合格后可以授官(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设国子学: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设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2、设分科大学:刘宋设四大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意义: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
(八)隋唐时期的教育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隋代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后改“国监”),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
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事业成为独立部门。
2、学校等级性设置进一步明确:弘文馆,崇文馆:皇帝,皇太后近亲,及宰相等一品功臣子弟才能入学;国子学:供文武三品以上或从二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供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律学,算学,书学等:八品以下子孙入学;药学:只招收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子弟入学.3、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①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分三种:旬考:考查学生十日之内所学习的课程。
岁考:考查学生一年以内所学习的课程。
毕业考:考试及格即取得应科举省试资格。
②完善放假制度: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
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阴历5 月农忙时,授衣假在阴历9 月预备换冬装时,每次各放假一个月。
九、宋代书院教育:1、起源。
早期被称为书院的两种场所:①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
②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2、唐末五代以后书院发展的原因: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晚唐五代军阀割据十分严重,战争不断,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事业,士人大量失学,需要寻找求学的途径。
②私人讲学的传统私人讲学自古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佛教禅林的影响佛教徒往往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立禅林精舍,从事坐禅和讲经,这种形式给书院以很大影响。
④书籍的积累与传播自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发明后,使书籍的制作极为便利,书籍传播迅速。
印刷术的发明,为书院藏书创造了条件。
4、宋代书院的特点:①自由风气浓重:教学上实行自由讲学、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②教学条件(场所、设备)逐渐规模化。
③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人员(山长以及职事人员)、管理制度(学规)等等。
④师生之间有着极强的和谐精神。
5、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sōng)阳书院6、宋代书院教育制度的意义:书院教育制度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官学的特征,弥补了官学教育急功近利、常常流于形式的弊病:①书院本身学术自由的风气,极大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 ②构成对官学教育的挑战,从而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7、蒙学教育的发展:①蒙学教材的编写: 《三字经》 、《百家姓姓》、《千家诗》等。
②蒙学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朱熹 :《童蒙须知》和《训蒙教约》 :《童蒙须知》对蒙教的宗旨、内容、方法做了明确规定,强调 对儿童教育应从具体细节着手,重在不懈的反复训练,较客观。
程端礼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拟定了《读书分年日程》 ,旨在以读书为主线,将童蒙私塾教 育制度化、规范化。
十、元代:国子学中采用积分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于宋朝,至元朝趋于完善。
将学生平时的表 现、测试计分,作为定级升退的依据之一。
十一、明代教育的发展1、广设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模式化管理,并将学校与科举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①洪武二年( 1369), “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 ”。
府州县学生分为三种: 廪( l ǐn )膳生员 :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考试合格后可进入 国子监。
增广生员 :明初定制,生员名额有定数,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
后增加人数,增广者称增广生 员。
增生地位次于廪生。
附学生员 :尚未取得 廪生 、增生资格的生员即为附生 ②洪武八年( 1375), “诏天下立社学 ”。
《社学要略》 :“读书以勤为先。
童子不分远近 松散一二刻 ,然后看书作文。
写仿毕 ,仍读书。
午饭后 出对一个 ,破题一个 ,即与讲改 ,然后放学。
盖少年脾弱2、国子监的空前发展: ①国子监学生来源多种,导致学生数量空前增多: 贡监 荫监 夷生 ②生活待遇较优厚: 日常生活 :“厚给廪饩( l ǐnx ì)、岁时赐布帛文绮、衣巾靴 生活物资。
每遇节日: “俱赏节钱 ”; 家属待遇 : “置红仓二十余间,养诸生之妻子 ”。
③监生历事制:历事即 “历练政事 ”,是实习官吏的制度 。
凡在监 10 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实习吏事,并考察其勤惰。
历练 3 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 部备案待选,仍令继续历事,遇到官缺,依次补用。
表现平常的再令历练。
下等的取消历练资格,送还 国子监读书。
3、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 明代第一书院:东林书院 特点: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十二、清代教育: 鸦片战争以后传统教育的衰落与转型1、官学教育的衰落①官学教育的有名无实:多数官学正常教学无法进行。
,俱令平明到学。
背书完 ,读新书。
早饭后,略令出门 ,再令出门松散一二刻 ,仍读书。
日落后 ,分班对立。
,饭后不可遽用心力 ,恐食不消化也。
”以贡生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称贡监。
官僚子弟不经考选取得监生资格。
来自领邦高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
会试举人入监的称举监。
通过纳粟纳马等捐资入监。
举监 : ”;廪饩”指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乡学—府州县学—国子监②教学内容的僵化:朱程理学形式的儒家学说。
③ 科考内容的僵硬与不切实际:八股文。
“答策随题敷衍,无所发明,实不足以得人。
”(《清史稿》) ④有识之士对官学的失望与反思。
2、书院的衰落 ①大兴文字狱,对意识形态控制得十分严格。
②书院官学化倾向发展十分严重: ◆赐匾额褒奖 ◆赐学田 ◆赐官职3、传统教育的转型①有识之士的思考: 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
◆育婴院与慈幼院: 6 岁以前的幼儿教育。
教育内容:语言、音乐、手工。
◆小学院: 6 岁— 11岁。
以德育为先。
◆中学院: 11 岁 —15 岁。
照顾学生的个性特征。
◆大学院: 15 岁 — 20 岁。
校址的选择要符合实际。
•提倡男女具有平等的入学资格与就业资格。
②壬寅学制( 1902)的设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系统。
高等学堂 —— 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经学、法学、文学、商学大学的预科。
第二类为格致科(理科) 、工科、农科大学的预科。
第三类为医科大学的预科。
分科大学堂: 分设八科:经学科、政治科、文学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和商科。
③ 癸卯学制( 1904):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学制。
意义: 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近 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 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别。
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 在教育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思考讨论: 美国新大陆的开拓史从十七世纪早期算起,迄今也只不过三百多年,这三个世纪中,美国出现过 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大文豪、音乐家、戏剧巨匠教育家、获诺贝尔奖之人数更是全球第一;美国是目前 全球聚集顶尖人才最多的国家。
请结合我国教育制度思考:你最喜欢我国哪一时期的教育?为什么?你对我国当今教育制度有何看法?你理想的教育模式? 总结回归:1、西周 “六艺 ”内容及西周教育的特点? 3、南朝刘宋时期所设的四大学馆是? 5、宋代的蒙学教材有哪些?说出四种。
7、明代第一书院是?(东林书院) 制)其历史意义是?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情境导入 : 正所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子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