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政治哲学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理及其现代价值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理及其现代价值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理及其现代价值
亚里士多德对"中道"问题作出了相当细致的哲学上的理性阐述,对情感感受和行为的"恰好"或"合宜"进行了有理论层次的分析,特别把道德上的" 中"与技术行为方面的"中"作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比较说明,从而彰显了"中道"的特点.他特别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主宰地位,却又十分清晰地说明了道德理性的情理互渗的特点,从而有着相当深刻的现代价值.
作者:詹世友孙美莲詹才荣作者单位:詹世友(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孙美莲(南昌气象学校,江西,南,昌,330000)
詹才荣(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330000)
刊名:株洲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 JOURNAL OF ZH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 16(2) 分类号:B502.233 关键词:中道选择伦理德性恰好。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摘要:亚里士多德自身作为中等奴隶主阶级,加之受到古希腊传统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具有中庸的特点。
中庸原则不仅表现在其哲学、伦理思想中,更深深地体现在其政治思想中。
亚氏中庸政治思想贯穿于城邦规模、政体设计、城邦治理、政体变革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庸;城邦;中产阶级;政体一、引言在古希腊,中庸思想是一种传统思想。
[1]亚里士多德”对这些思想进一步加以系统化,并从理论上作了论证,把中道要求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运用于政治和伦理,从而建立了他的中道学说”[2]。
亚氏所谓的”中庸”,指的是过无不及,自制温和,调和适中,中道平衡,不走极端,以中间境界为最佳状态。
因为这种境界最能够顺从理性,是适宜于大多数人、且也是大多数人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亚氏的中庸政治思想来源于其伦理学巨著《尼格马科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多处阐述了其中庸政治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1、城邦规模所谓城邦规模大体可以归结为城邦的疆域大小以及人口多少。
亚氏对城邦规模的论述写道:”城邦的大小也各有它适中的限度。
”[3]亚氏认为:”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和礼俗)的习惯。
”[3]”事物如为数过多,就难以制定秩序。
为无定限的事物创制秩序,只有神才可能。
”[3]依据此原则,亚氏认为人口过多、疆域过广、城邦过大都不会实现对法律和礼俗的遵守,无法实现良好的秩序,也就更达不到政治修明。
据此,亚氏指出,要对城邦的人口与疆域即城邦的规模进行限制。
他提出了一系列限定城邦人口标准:首先,”城邦初成立时,其人口的底数只要在一个目的为达成优良生活的政治体制中,大家可以通工易事而能自给,便足够了”[3]。
其次,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执政人员对城邦管理失误的增加以及外侨、客民混用政治权利等问题,亚氏再次提出城邦最适当人口的限度:城邦人口”该是足以达成自给生活所需要而又是观察所能遍及的最大数额”[3]。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中的著名观点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著名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和学者,他的著作《政治学》(Politics)对政治
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一些著名观点:
1. 政治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活动,是组织和管理城邦(polis)的方式。
他将政治定义为追求公共利益、实现公正和道德的活动。
2. 社会阶级和公民参与: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中存在不同的阶级,包括奴隶、自由民和市民。
他主张市民应该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并拥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和责任。
3. 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这三种主要的政治制度。
他认为,各
种制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理想的政治制度应该是基于合理、公正和权力分散的原则。
4.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目的应该是追求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他
认为,政治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全体市民的幸福和繁荣,而不仅仅是个别人或特权阶级的利益。
5. 法治和合法政府:亚里士多德主张政府应该依法行政,通过正当的立法程序制定和执行法律。
他认为,政府合法性是建立在为公众利益工作,并受到市民认可和支持的基础上的。
6. 教育与公民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教育和道德熏陶对政治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市民的美德和公民品质,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这些观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思想中被广泛讨论和引用,对后世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有关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思考
有关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思考《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主要代表著作之一,书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思想和主张。
其中“中道”思想可以说贯穿于亚氏伦理思想体系始终。
文章从“德性即中道”入手,论述中道伦理思想内涵,点明中道伦理思想特征,最后结合现实阐述中道思想在现当代的价值及意义。
一、中道伦理思想的内涵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体系构建于他的幸福论与自我实现论的基础之上,他崇尚适度反对极端,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即是有用,物的有用之处便是它的善,而对于人来说善便是使人更具价值的属性。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要达到这一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理性。
“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完满德性的实践活动”①这样看来美德与幸福是相一致的,是目的也是手段。
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
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后者。
道德德性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又不得不回到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组成的理论之上。
人的灵魂状态有三种:感情、本能和品质。
感情和本能都与德性无关,德性必定是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德性都使拥有这种德性的事物表现出好的状态,又使它完满的完成其功能。
以此类推,人的德性就是即使人表现善的状态,又使人可以成功完成实践行为的品性。
这样便是中庸之道,道德德性与感情和实践有关,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的差别。
这就需要人们利用理智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感情,来避免过度和不及,以便始终保持适度原则。
“所以德性是一种适度,因为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
”由此亚里士多德得出一个与毕达哥拉斯派相同的结论——“善是一,恶则是多”②来说明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
二、中道伦理思想的特征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在方法论视野范围内可以说是指导人们实践的中道原则,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应然性的要求。
为了让我们更加详尽地明白和理解中道思想,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中道原则特征进行了论述。
1.中道原则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统一之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智部分组成,也由感性部分组成。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举例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举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观点,其中之一就是中道说。
中道说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平衡和和谐。
以下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举例说明的一些案例:1. 道德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通过中庸之道来实现的。
例如,勇敢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勇气可能变成鲁莽,而缺乏勇气则变成胆怯。
中道就是避免这两个极端,既不鲁莽又不胆怯。
2. 政治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中庸的政治体制,既不是纯粹的民主制也不是专制制度。
他认为中道的政府能够平衡各种利益和权力,确保公平和稳定。
3. 知识中道:在知识的追求中,亚里士多德主张避免过分的怀疑与过分的自信。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需要基于观察和理性思考,既不盲目接受也不轻易否定。
4. 美学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例如,在艺术和文学中,过度的复杂可能会导致混乱,而过度的简单则可能会失去吸引力。
中庸的美学追求是在复杂和简单之间找到平衡点。
5. 教育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应该避免过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极端,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技能。
6. 经济中道:亚里士多德主张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中庸,避免过度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也不要过于节俭和吝啬。
他认为经济应该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但不应成为人们生活的唯一追求。
7. 科技中道:亚里士多德主张科技的发展应该遵循中庸之道。
科技的进步可以带来便利和进步,但过度依赖科技可能造成环境破坏和人类自身的问题。
因此,中道是在科技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
8. 社会中道:在社会关系中,亚里士多德主张避免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应该相互关联,社会应该为个人提供发展和实现的机会,同时个人也应为社会做出贡献。
9. 心理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健康是在情绪的平衡和控制之间找到的。
过度的情绪表达可能导致冲动和冲突,而过度的抑制则可能导致内心的压抑和焦虑。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及其践行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及其践行方法中道这一概念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具有枢纽意义,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中庸伦理观,并使“中庸之道”成为其伦理学的核心和灵魂。
亚里士多德指出:“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
”德性与人的感情和实践相关,而人的感情和实践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
过度和不及都是不适度、不应该的,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中道是适度和应该,往往会因其理性规定而使得事情正确并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能做到中道就就可以说这个人一个有德性的人。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所说的中道,不是“绝对中道”。
即不是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个绝对的中点,因为中道不是数学意义上的中点,而且现实中我们也很难能找到那个恰如其分的点,中道只是“相对中道”。
亚里士多德把中道规定为两个极端之间的相对中点,是人们在情感和行为上的处理得适度或恰当,即既不过度又无不及,最好的适度。
过度与不及是两个相反的极端,中道又是二者中间状态。
过度与不及在本质上都是与善对立的恶,而中道就是善。
善与恶是对立的两端,从这个角度说,过度与不及反而不是相反的,而是一致的、共通的,那么可以说,作为善的中道与过度和不及这两种恶是相对立的两个极端。
中道是运动的中道,不是静止的。
选中适度是很难的事,尤其是谈到社会中具体的特定的场合,因为我们每做一件事,对一个人,我们很难对中道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概念,既然中道会因为场合,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异,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那么我们就要以运动的态度来践行中道。
当然,亚里士多德是认为获得中道是很难把握的,为了提出获得中道的方法,他还是先指明了中道难求的原因: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主观的我们自身的性质。
这很容易导致人们往往走极端,而不行中道。
基于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个接近于中道的方法:(一)两恶权其轻。
有人认为“两恶之中,取其小者”的看法,是与中道向违背的。
但我认为,这样是片面的,他只是注重形式上善恶的区别,而忽略了中道的实质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论及其现实意义
2 0 1 6 年1 1 月
No v., 2 01 6
亚 里 士 多德 的 中道 德 性 论 及 其 现 实 意义
李 泽 栩
( 山 东农 业大学 马克 思主 义学院要: 亚里士 多德是古希腊哲 学思想的集 大成者 , 他 在结 合现 实的基础 上继承 和发展 古希 腊智 者们的和 谐
关键词 : 亚里士 多德 ; 中道德 性 ; 孔子 ; 中庸 ;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 B 5 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2 6 3 8 ( 2 0 1 6 ) 1 l一 0 0 2 5— 0 3
Ar i s t o t l e’ s Et hi c a l Th e o r y a n d I t s Pr a c t i c a l S i g ni ic f a nc e
观, 提 出中道德性思想 , 理解亚里士 多德 中道思想是理解其德性论 的关键 。“中道” 是过度和 不足的 中间状 态,
德性是一种存在状 态, 由理 性 来 作 出决 定 , 德 性 就是 根 据 中道 来 进 行 选 择 的 习惯 。 中 国古 代 哲 学 家孔 子 亦 重视
中庸之道 , 与亚 氏的 中道德性有异 曲同工之妙 。亚里士 多德德性论 中的中道观 、 中道方法乃至作为 至善 的 中道 精神 对于我 国建设 和谐社会 , 实现人与人、 人 与 自然、 人 与社会和谐 共生具有 一定 的启 示意义。
LI Ze— . XU
( S c h o o l o f Ma r x i s m, S h a n d o n g A g i r c u l t u r e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a n S h a n d o n g 2 7 1 0 1 8 , C h i n a )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中道思想强调人类应当遵循适度和均衡的原则,而不是过度或不足。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均衡和稳定,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尽管两位思想家的文化背景和时间背景不同,但他们的中道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接下来,我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进行比较。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张在各个方面追求适度和均衡。
他认为人类应当避免过度和不足,而要追求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主张遵循适度和均衡的原则。
他认为人应当避免过分的放纵和压抑,而要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人不能偏激地追求极端,而要寻求适度和均衡的最佳状态。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所谓的“德行伦理学”,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实现他们的最高人生目标。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道德追求和行为操守,个人才能实现内心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两位思想家都关注社会秩序和稳定。
亚里士多德强调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他的政治哲学。
他认为政治社会是实现个体和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关注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秩序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在中道思想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亚里士多德更注重理性和智慧的追求,他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高属性,而通过理性的发展和运用,人可以达到真正的幸福。
相比之下,孔子更注重道德和人际关系的修养,他认为通过社会角色的尽责以及道德行为的表现,个人可以实现精神的满足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追求适度和均衡、个体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秩序和稳定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尽管在具体的理论和观点上存在差异,但两位思想家都认为人类应当追求中庸之道,并通过适度和均衡的方式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政治学思想主要表
现在《政治学》一书中。
他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政治的本质和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本质属性,是指人们
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协调来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
种活动。
政治的本质在于协作,目的在于实现公正和幸福的条件。
因此,政治学应该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和规则来保证公共利益,实现个人
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
二、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
亚里士多德认为现代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政治制度所组成的。
政
治制度是有关国家形式和组织的规定,它包括政治权力的构成、分配
和运用等方面。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不同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了
三种基本的政治体制,即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他认为君主制是
最好的政治制度,因为它可以保证政治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从而更容
易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发展。
三、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共利益是政治制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他认为
公共利益不仅包括个人利益,还应该包括全体成员的利益。
政治制度
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公共利益,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他同时也注意到,要使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发展,必须要有贪污、舞弊等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就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这些政治学原理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仍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政治形式
一个人就能管理好的国家是君主政制 君主政制;但管理不 君主政制 好就成了僭主政制 僭主政制; 僭主政制 几个人能管理好的国家是贵族政制 贵族政制;但管理不好 贵族政制 就成了寡头政制 寡头政制; 寡头政制 许多人管理好的国家是共和制 共和制(宪政);但管理 共和制 不好就成了民主制 民主制。 民主制 君主制优于贵族制,贵族制优于共和制。但僭主 制比寡头制更坏,寡头制又比民主制更坏。所以 实践上,共和制很可能是更好的。
幸福的内涵
幸福是最高的善,是人生的目的,这是自明的真理。 但要知道幸福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人类 为什么而存在。 为此需要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中看到人特有的功能 (能力)。人有两种能力:一是生活的能力,二是 理性思考的能力。理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理 性就是人。 相应地,幸福的内涵包括两部分:一是享受(生活 的快乐),二是理性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享受生活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植物灵魂和动物灵 魂)。享受生活就是追求欲望和需要的满足,也就 是追求快乐。但快乐并不等于幸福。 理性能力的运用就是德性。但理性是在欲望的推动 下成为德性的。
社会结构
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最底层是工人和农民;中 层是工匠、农场主、商人;最高层是贵族。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是根据人的能力分配社会 角色。而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人们的实际地位划分 社会阶层。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没有奴隶,而且男女平等。亚 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不平等是事实,并且认为有些 人的天性只合适做奴隶,有些自由民(工人)不 具备公民的资格。 他也意识到,不平等是革命的根源。认为要防止 革命就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政府的宣传教育; 二是尊重法律;三是在法律和行政上体现正义。
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成其所是,成其所是就是成为自己、 成就自己,这是人的最高的善。 自我实现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目的,所以也是人的 存在目的。 “幸福”一词是指人生的目的(应然的),所以 幸福就是实现人的最高的善,也就是自我实现。 但是不同的人所能达到的幸福是不同的。因为人 类有三种灵魂,首先是植物灵魂,它是消化和繁 殖的来源;其次是动物灵魂,执行感觉和移动的 功能,趋乐避苦;最后是努斯,即理性或精神的 灵魂,认识最高的存在和上帝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简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的政治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涵盖了政府组织、法律制度、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的观点和理论。
政治的本质和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幸福和良好生活。
他提出了政治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论,主张政治制度应该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同时也应该兼顾个人的利益。
政治体制亚里士多德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他认为,政治体制应该根据特定国家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没有一种政治体制适用于所有国家。
他对君主制、共和制和寡头制等不同政治体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政治体制——中庸政体。
在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中,国家应该由公民组成,并实行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度。
他强调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并主张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和支持。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平衡问题,提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应该得到合理的体现,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不公平和暴政。
法律制度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法律制度被视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他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和合理的,同时也应该是人民自愿遵守的。
他主张法律应该根据国家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亚里士多德还关注法律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他认为,良好的法律制度可以促进道德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从而实现人民的幸福和良好生活。
社会和公民教育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社会和公民教育被视为培养公民品质和推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他认为,公民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民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公民的智力、道德和体力。
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公民,才能够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政治的本质和目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以及社会和公民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论。
亚里士多德传统政治观
亚里士多德传统政治观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背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是柏拉图的弟子,同时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的著作涉及形而上学、逻辑、伦理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 亚里士多德对政治的贡献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的贡献颇为深刻,他的《政治学》一书被视为政治学的奠基性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强调实用主义和中庸之道,他认为政治不应该是一种理想主义追求,而应该是基于人性和社会实践的理性思考。
3.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基于他的形而上学思想,他认为政治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非人为的产物。
他对社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让他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和历史变迁的复杂性。
他通过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分析与研究,最终得出一套关于政治制度的分类和评价标准。
4. 政治制度分类亚里士多德将政治制度分为三种: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他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但也有局限性,因为它很难保证君主的智慧和品德。
贵族制则是由一部分富有才干的人来参与管理政治事务,而民主制则是由人民群众来直接参与政治。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三种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他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找到最适合特定国家和社会条件的政治制度。
5. 政治制度评价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制度的优良程度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制度能否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他借鉴了柏拉图的思想,强调了政治统治“出发点”的重要性,即政治统治需要基于人类的自然概念而建立,而非建立在单纯追求权力掌握的利益上。
他认为政治制度的好坏可以从政治权力的来源、目的、方式、机构和制度运作五个方面来评价。
6. 政治权力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权力的来源是国家的利益,而非个人或群体的私利。
政治权力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全体国民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或特殊利益群体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而孔子则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在两位思想家的学说中,都有中道的理念。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于德性和美德的看法上。
他认为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地带,而不是极端的偏向。
勇敢是在胆怯和鲁莽之间的中间状态,慷慨是在小气和挥霍之间的中立状态。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应该追求这种中间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也是在道德品德上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完美的道德状态,既不过于刚硬,也不过于软弱。
他提倡人们要追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行事,不过于偏向一面,也不偏向另一面。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道德理念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认为人应该追求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这反映了人类对于道德理念的共同追求和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对于政治理念的体现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应该是一种中庸的状态,既不过于民主,也不过于专制。
他主张寻求一种平衡的政治体制,既保证了民众的权利,也保证了政府的稳定。
孔子也提出了类似的政治理念,他主张君臣之道,认为君主应该取得中庸之道,既不过于荒诞,也不过于残酷。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道德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他认为美德是通过理性思考和行动来实现的。
而孔子更加注重仁爱和道德修养,他认为仁是至善的品德,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境界。
在政治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理性和科学性的政治体制,他提出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宪政体三种政治形态,并认为它们都具有其合理性和过度性。
而孔子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体制应该建立在传统礼乐的基础上,要注重人伦之道和仁义之道。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浅析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存在之一。
他在政治哲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赞誉。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强调“天性自然”的理论,其中,他认为天性自然是以政治为主要对象的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行动。
一切政治行为都是由实践出发,侧重于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第二,他认为政治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政治角色是根据应当履行的角色而有所不同的。
政治理论是阐明个体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它是如何推动公共利益的发展的。
第三,亚里士多德阐述了一种政治经济体制,他确定了政府在工作中应该处理以下问题: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公民之间建立联系,政府力量分配,判断政府是否合规,及政府作为社会支柱的地位,以及政府如何发掘社会利益与宣传公共议程等。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主旨公理是将理想的社会原则实践于实践中,以有效地实现公民的共同利益、无歧视与公正分配资源等。
亚里士多德贡献在政治哲学领域是西方傲人的,他曾说过“政治是最完美的艺术”。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仍然在今天保留着其深远的影响力,对当代政治实践有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理
HEBEINONGJI摘要:亚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古希腊哲学和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这部著作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彩响。
本文从背景和内容两个部分探究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中道思想,并阐述了这一伦理思想对人们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响与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道原理;适度品质;当代价值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理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新雨1中道原理产生的背景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典时期和希腊化的交接时期,复杂的时代背景促成了亚里士多德城邦伦理思想的形成。
从政治上来看,当时的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当时希腊实行奴隶制,深刻影响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希腊城邦覆灭的重要原因,希腊后被马其顿王国吞并。
一系列战争使农民苦不堪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并且当时新兴奴隶主阶层兴起并发展,而亚里士多德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提出一系列的伦理思想主要是为了调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的统治。
从经济发展背景来看,当时的古希腊城邦的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工商业奴隶主经济,由此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进步。
从当时的文化发展来看,当时希腊的思想反映着进入文明时代的欧洲先进民族的伦理精神,在当时的古希腊社会,智者学派的出现以及之前的感性主义、快乐主义等理论的铺垫,使这些学派或多或少都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所以理性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由此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产生于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2中道原理的主要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怎样才能生活得好、做得好的一般原理就是中道,概括来讲就是在包含快乐、痛苦以及情感的实践上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应当做到理性适度。
那么中道原理是如何产生的?由于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是教导生成,而道德德性是通过习惯养成,它是一种以追求适度为目的的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适度。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适度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适度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上坚持的是一种典型的中道伦理思想,反对人们行为的过度与不及,希望能理智的、审慎的决定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使中道与德性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本文试图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的阐述来探讨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道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伦理学上,他坚持的是一种典型的中道伦理思想,反对走极端,希望能理智的、审慎的决定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使用中道与德性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他的中道伦理观对于指导目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观强调人类应通过适度的行为来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中道伦理观是以研究什么是幸福、至善为出发点的。
他认为幸福是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继而着重展开对德性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首先对伦理德性展开研究,他认为伦理德性是一种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的、以最好方式行动的品质。
伦理德性由于关系到情感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
并举例说明,一个人由于恐惧、勇敢、欲望等伴随的痛苦和快乐的感情有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好的,“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
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
”[1](P34)由此得出,德性应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存在过度和不及都会犯错误。
亚里士多德对中道采取了过度─适中─不及的模式,其中适中是最好的。
过度和不及都会造成行为的不端,因此他认为中道就是真,中间性就是真理性。
由于人对快乐和痛苦等感觉很难把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决定,但他也提出命中中间是一种需要技巧和熟练的工作,即要求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相结合来探讨达到中道的途径,认为伦理的德性在于把较低的灵魂成分或冲动提交给正确的理性支配,冲动部分必须由理性来控制和支配,德性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和地点使冲动理智化,即达中道。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举例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1. 介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提出了中道说(Golden Mean),这是他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中道说强调在道德行为中寻求平衡和适度,避免极端和过度。
2. 中道说的基本原理中道说认为,道德行为应该追求适度和平衡。
人们应该避免过度或不足,而是寻求适当的行为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品德都有两个极端,而中道是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点。
只有通过追求中道,才能实现真正的美德。
3. 中道说的例子3.1 勇敢在勇敢这个品德中,中道说强调的是避免胆怯和鲁莽。
胆怯是指缺乏勇气和胆量,而鲁莽则是过度冒险和不计后果。
中道说认为,勇敢是在面对恐惧时保持适度和平衡的行为。
举个例子,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时。
如果他完全胆怯,害怕冒险,他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机会或无法保护自己和他人。
相反,如果他过度鲁莽,不顾后果地行动,他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险或伤害自己和他人。
只有通过在恐惧和冒险之间找到平衡,他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勇敢。
3.2 慷慨在慷慨这个品德中,中道说强调的是避免吝啬和挥霍。
吝啬是指过分保守和不愿意分享财富,而挥霍则是过度慷慨和浪费资源。
中道说认为,慷慨是在分享财富时保持适度和平衡的行为。
举个例子,想象一个人有一笔财富。
如果他吝啬,不肯与他人分享,他可能会被视为自私和小气的人。
相反,如果他过度慷慨,挥霍财富,他可能会陷入财务困境或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只有通过在保守和慷慨之间找到平衡,他才能表现出真正的慷慨。
3.3 谦虚在谦虚这个品德中,中道说强调的是避免自卑和自负。
自卑是指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自负则是过度自信和自大。
中道说认为,谦虚是在评估自己时保持适度和平衡的态度。
举个例子,想象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成就时。
如果他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可能会错失一些发展机会或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举例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举例
摘要: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的概念
2.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举例
3.中道说的现实意义
正文: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其提出的中道说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中道说认为,人的行为应当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和不足,以达到道德的至善。
亚里士多德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这一思想。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关于勇敢。
他认为,勇敢是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表现出的一种适度的勇气。
如果一个人面对危险毫无恐惧,不顾一切地冲上去,这并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鲁莽。
相反,如果一个人面对危险过于恐惧,不敢行动,这也不是勇敢,而是怯懦。
只有当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时,能够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判断形势,并采取适当的行动,这才能称之为勇敢。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节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节制是适度地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这会导致道德的沦丧。
相反,如果一个人过于克制自己,完全否定物质享受,这也不利于人的精神发展。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适度地享受生活,同时又能保持理智和道德,这才能达到节制的境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
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行为的适度性。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在继承古希腊传统中道思想和结合当时现实社会状况的基础上,经过理论论证的系统化的学说,它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文章从该思想的历史溯源、含义及其在城邦政治中的体现三方面进行论述,这对于把握以"中道"为核心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和理解西方社会生活的价值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蓓英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重庆,400715 刊名: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Y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EC) 年,卷(期):2001 ""(4) 分类号:B502.23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政治哲学
【摘要】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之道,而且这种中庸之道不仅限于伦理学,实际上也成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核心原则。
他总结希腊人的生活之道,无论在个人行为还是在城邦生活中,过与不及都不合乎理性,也不能培养善行和达到幸福。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理学说;善;中道;政治哲学
一、政治学乃最高的善的学科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哲学性,只不过是观察人事的结果罢了。
”以前我没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之前,也同样带有这样的偏见。
觉得伦理学早就分出去了,真正有哲学趣味的只有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和《形而上学》。
但当我读完《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后,发现真正的哲学思想是来源于实践,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罗素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大概是站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立场上看待哲学的缘故。
将研究人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的哲学定名为“伦理学”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第一章区分理智的品德和伦理的品德时说:“理智的品德是由于教导而生成和培养起来的,所以需要时间和经验。
伦理品德则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成,所以’伦理’这个名称是由‘习惯’这个词略加改动而产生
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伦理品德不是自然生成的,因为自然生成的东西是不能改变它自己的本性的,例如石头的本性是向下降落,纵然你将它向上抛掷一万次,也不能让它习惯上升。
所以我们的伦理品德既不是出于自然本性的,也不是违反自然本性的,而是我们自然地接受了它们,又通过习惯使它们完善的。
”由此可知,伦理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伦理是做的、行动的知识,只能在生活习惯中完善起来。
《尼各马可伦理学》全书十卷,内容可以分为(一)第一卷至第三卷第五章是伦理学总论,讨论“善”是什么,伦理品德是什么,以及中道、选择和意志等问题;(二)第三卷第六章起到第四卷讨论各种个人的品德如勇敢、节制等;(三)第五卷专门讨论正义;(四)第六卷讨论道德和理性、实践智慧;(五)第七卷讨论自制和不自制;(六)八、九卷讨论友爱;(七)第十卷又回到总论,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有关快乐的学说,提出思辨生活是最高的幸福。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第一章开宗明义地说:各种技艺、知识、行为和考虑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目的论色彩)。
我们试想:如果在实践中有一种仅仅以它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都是为了它,而它却不以其他东西为目的,那“它”是什么?它必定是最高的善。
因此,如果人们努力探求关于这种最高的善的知识,必定给实际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研究最高的善的学科也就是政治学(是实践知识方面的最高学科,
不是从理论知识角度谈的)。
他说:正是政治学规定城邦需要哪些知识,哪一部分人应该学习哪一部分知识,学习到什么程度。
我们看到那些高贵的才能如战术、理财和演讲术都从属于政治学,为政治学服务。
政治学还规定了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因此这门学科的目的便包括了其他一切学科的目的,因此人们的善也就是政治学的善。
个人的善和城邦的善即使是相同的,但是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比个人的善更大更完满。
一个人获得善是有价值的,但为了民族和城邦获得善,更加光荣,更加神圣。
所以最高最有权威的知识应该是政治学。
如上面所言,既然一切知识和行为都以某种善为目的,那么政治学要达到目的(即最高的善)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论是谁也会承认那个目的就是幸福。
然而,关于何为幸福,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明了最高的善即幸福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享乐、荣誉或财富,又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善的理念”,而是符合最好的最完善的品德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种幸福观和当时一般人对于幸福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古希腊人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多变的,幸福或不幸福是来自机遇,人们只能消极地接受它。
希腊史诗和悲剧中就充满了这类故事。
既然幸福是符合最高的最完善的品德的活动,那么怎样的品质才是合乎道德的呢?亚里士多德指出,伦理品德有这样一种性质,
它们总是被过度或不足所破坏。
一个人在恐惧、勇敢、欲望时都会感到痛苦或快乐,或多或少会处理不好,造成过度或不及;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人和对象,以适当的方式去处理,才是最好的,这就是选择适度的中道。
二、最好的政治制度——由中产者执政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过:好的品德在于实行中道,这个原则在城邦生活中也可以适用。
《政治学》第四卷第十一章开始讨论对大多数城邦说什么是最好的政体,对大多数人说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说这不是通常人不能接受而只有具有天赋并受过特殊教育的人才能达到的标准,也不仅是有雄心壮志的人提出的理想国,而是大多数人能够实践的生活以及大多数城邦能够实行的政体。
这就是现实的政制。
一切城邦中的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最富的,最穷的,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中产者。
他认为中产者最能服从理性,而出身在财富上趋向两极的人都是不听从理性指导的。
极富者逞强放肆,极贫者懒散无赖,无论在军事和文职机构中,他们都很难管束,容易对城邦造成大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城邦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应该尽可能由平等或相等的人组成,中产者最具备这样的特征。
只有由中产者组成的城邦才能得到出色的治理,也最符合城邦的自然本性。
中产者是最安分守己的,这样的城邦是最平稳的。
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应由中产者掌权。
凡是
中产者强大到超过两个极端的富人和穷人时就可以防止政权向极端方向转变,而由富人掌权的就成为极端的寡头制,由穷人掌权的就成为极端的民主制,这二者都可能变成最坏的僭主制或暴君制。
而且只有这种合乎中道的政体可以排除党派之争,凡是中产者庞大的地方都较少党争。
大邦比小邦少有党争,因为在大邦内中产者人数较多,而小邦的公民往往不是富人便是穷人,中产者微不足道。
民主政体比寡头政体更加稳定持久,就是因为在民主政体中的中产者的人数和地位都超过了寡头制;如果民主政治中的中产者人数较少,穷人占绝对优势,内战就很快发生,城邦也就解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作为证明中产者优越性的事实是:很多优秀的立法家都出身于中产的公民,如梭伦和莱克古斯。
亚里士多德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现在大多数城邦不是民主制就是寡头制的原因了,因为大多数城邦的中产者人数不多,富豪或平民的任何一方占据优势,便会压迫中产者,将政体拉向自己一方,建立寡头制或民主制。
好比当时希腊称霸的两个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坚持自己的政体,一个鼓励民主制,另外一个鼓励寡头制,之照顾本邦的利益,而不照顾各邦的公共利益。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间形式的政体——共和政体——很少出现,只有在少数城邦出现过。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无论建立哪一种政体,立法者都得照顾中产者的利益,即使制定了民主制性质的法律,也要将中产者拉拢到
政权中来。
当中产者超过其余两部分或其中之一时,政体就有可能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