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题名词解释和简答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总产出: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2、最终产值:在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凡是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叫做最终产品。

3、直接消耗系数:两种产品之间直接消耗关系的数量表现,又叫技术系数,记aij为直接消耗系数,表示第j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出所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的数量。

4、国民总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获得的原始收入的总和。

5、资金流量核算:资金流量核算以社会资金运动和收入分配流量为核算对象,系统地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金来源与运用、部门间资金的流量与流向和资金余缺调剂的情况。

6、储备资产:储备资产:是指一国金融当局用于平衡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干预国际金融市场的资产,它包括黄金、外汇等。

7、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指对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期初、期末所拥有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的核算,以及该时期内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引起资产负债变化情况流量的核算。

8、购买力平价:就是按照基准国单位货币实际购买力来确定不同币种之间的货币购买力。

3.公共消费支出是指由政府和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承担费用;对社会公众提供的消费性货物与服务的价值。

4.非金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际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

3.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额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

即: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金融资产是经济资产的组成部分,指以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等)货币黄金、国际贷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资产。

5.社会劳动者又称在业人口,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那部分人口。

一,名词解释1、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就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不包含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产品和劳务的货币净额。

国民经济核算——名词2013

国民经济核算——名词2013

国民经济核算(2013)一、名词解释1. 国民经济核算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2.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标准)的单位,称该单位在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3. 机构单位是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

4.基层单位:又称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具有相应收支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

5. 经济流量是反映一段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

6. 经济存量是反映在某一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量的总量。

7.产业部门:一组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基层单位及构成一个产业部门8.产品部门:完全由同一类生产活动构成的部门。

9.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实际支付的价格。

10.生产者价格:是购买者价格扣除商业附加费、运输费后的价格。

11.基本价格:是生产者价格扣除生产者所支付的产品税净额后的价格。

12.直接消耗系数a是j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出,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

ij13.完全消耗系数b是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中间产品的完全消耗量。

ij14.资金流量核算中的实物交易核算覆盖了从增加值创造到非金融投资的价值收支过程,它集中提供了收入分配过程、收入使用过程、非金融投资及其资金筹集过程的详细信息。

15.资金流量核算中的金融交易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过程中的金融活动进行核算,反应由金融交易所形成的资金流量和流向。

16.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从不同生产要素出发,依据各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所进行的分配,结果是使个要素所有者从分配中获得收入。

17.可支配收入是指在完成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的可用于消费的收入总量,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但不包括处置资产负债所得到的款项,也不包括资产负债存量价格变化带来的收益。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

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

(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

(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

(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地区)范围内运用生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4、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5、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6、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7、名义GDP:和劳务的市场价值8、实际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它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实际GDP是用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9、GDP的折算指数:也称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10、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2、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13、个人收入::个人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它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14、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15、收入法:是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角度来核算一个国家一定期限内投入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16、支出法:是把一个国家一定限期内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进行核算GDP的方法(二)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EFGHJKL(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E)购买一辆旧车(旧房子)(F)购买股票(G)购买彩票赢得1万元(H)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蛋糕厂购入5吨面粉)(I)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J)政府的公债利息和消费利息(K)家庭主妇家务劳动这个价值(L)拍卖名画的收入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GDP和GNP都是流量的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3、某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A)今年物价一定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5、相对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D)(A)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其他国家的赠与(B)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全部的失业救济(C)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失业变动进行调整后所得到(D)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后所得到6、假如一个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75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折算指数为1.60,则该地区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D)(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15700亿美元(D)28000亿美元7、如果某国名义GDP从1990年的10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5000亿美元,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1增加到2000年的2,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该国2000年的GDP为(B)(A)100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C)25000亿美元(D)50000亿美元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等于4300元,利息支付为100元,个人储蓄是400元,那么他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为(B)(A)5000元(B)4800元(C)4700元(D)4000元9、在一个四部门的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和折旧10、如果一个社会体系国民的消费支出为8亿美元,投资支出为1亿美元,间接税为1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1.5亿美元,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口额为1.8亿美元,则下列正确的是(B)(A)NNP是10.7亿美元(B)GNP是10.7亿美元(C)GNP是9.7亿美元(D)NNP是9.7亿美元11、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2、经济学上的净投资是指(D)(A)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C)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13、在国民收入支出核算中,住房是属于(B)(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1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他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C)(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15、在国民收入账户中,投资需求可能包括以下项目,除了(B)(A)企业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购买股票(C)居民和房东购买新房(D)公司产品存货的增加16、用收入法计算的GNP应等于(B)(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D)生产企业收入-中间产品成本17、下列恒等式正确的是(D)(A)S+G+M=I+T+某(B)S+G+某=I+T+M(C)S+I+某=G+T+M(D)S+T+M=I+G+某(三)辨析题1、无论是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还是政府公债利息都要计入国民生产总值里(1)这句话不完全正确(2)因为在GDP的核算中的利息是个人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获得的利息。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B. 非物质生产活动C. 社会经济活动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B. 外国领事馆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C. 投入产出核算D. 资产负债核算答案:1.D 2.A 3.C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答案:1.ABCDE 2.ACDE 3.BCD四、判断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题名词解释和简答

国民经济核算题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题目类型: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常住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上具体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3.中间投入(中间消耗):指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固定资产和购买的珍贵物品的价值。

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4.营业盈余:指生产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5.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

6.流量和存量: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测量的量,它具有时间量纲,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如收入、产值等。

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量的量,它没有时间量纲,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量的总量,如期初资产、负债等。

a,它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行业)部7、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中间投入系数,记为ij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8、财产收入:指因提供和使用财产(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土地及无形资产)所形成的收入转移,包括利息、红利和租金。

b(i, j =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9、完全消耗系数:记为ij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各轮次间接消耗之和。

10、可支配收入:各部门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形成的最终收入总量。

是各部门可自行支配用于消费和储蓄(投资)的收入。

11、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各机构部门一定时期内能够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全部投资和费用。

存货增加是一定时期内入库货物总价值与出库货物总价值的差额。

12、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简答题目类型:1.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核算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2.国民经济指一国或地区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3.经济领土指由该国政府实行有效经济控制的区域在确定的经济领土上,该国公民、货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不受国界的限制一国经济领土的基础是该国的地理疆域,但是,它并不等同于地理疆域4.常住单位如果一个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标准5.机构单位是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6.基层单位即产业活动单位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具有相应收支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它只是生产决策的单位,难以进行独立的财务决策7.交易是指两个机构单位之间按照相互协议而进行的活动8.经济流量反映一段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9.经济存量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的拥有量的总量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的对应关系:就特定时期而言,经济流量是在期初经济存量基础上发生的,然后经济流量改变了经济存量,使之从期初状态变化为期末状态10.国内生产总值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11.中间产品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12.最终产品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13.工厂法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14.产品法以农产品为单位,按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计算各种农林牧渔产品的价值,然后加总.15.固定资本消耗大体相当于固定资产折旧指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一般采用直线法计算当期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总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总价值×年综合折旧率16.国民生产总值GDP反映了一时期一国各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即在此期间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GNP是反映一国从生产中所获收入总量的指标17.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目的是满足住户及成员个人生活需要是指为获得消费用货物和服务而承担的费用支出为了实现消费,可能是货币性购买支出,也可能是通过实物性分配获得的,还可能是在自给生产方式下获得的,在后两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实现这些消费的支出数额18.公共消费支出主要部分是政府消费支出,此外还包括为住户服务的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最终消费支出从提供对象看:一是针对居民住户确定的某类人或某类住户提供的;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而产生的;从消费提供方式看:一是由政府等机构补贴某些部门,使其免费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货物和服务;二是政府等部门作为非市场生产者直接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19.资本形成从使用角度--代表用于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从积累角度--花费于生产资本积累上的投资支出20.存货又称库存,是指各单位出于各种目的持有的、处于流动状态的货物;是指生产单位生产的,在处置之前有生产单位持有的产品,或者是一个单位持有的,有其他单位生产的,本单位将用于以后的中间消耗或转售的产品.2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22.投入产出表上世纪30年代由列昂惕夫提出.1936年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记录和描述--国民经济各种产品来源与去向的棋盘式平衡表;分析和建模--投入产出模型用于分析各类经济问题;23.产品部门基于同质生产单位来定义同质生产单位与基层单位的区别在于:后者既包括主要生产活动,又包括次要生产活动,而前者只能包括一种生产活动24.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实际支付的价格25.生产者价格是购买者价格扣除商业附加费、运输费后的部分26.直接消耗系数从计算结果到模型参数直接解释虽由宏观数据得到,但通过相除的形式已具有微观技术定额的含义,且技术是稳定的深刻解释两个技术假定各种投入之间不能替代的Leontief生产函数同质性假定27.完全消耗系数生产j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中间产品的完全消耗量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将各产品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完全消耗系数表或完全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B表示.28.影响力系数后向关联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和除以所有完全消耗系数之合计.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和除以完全消耗系数各列和的平均值.29.感应度系数前向关联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行和除以所有完全消耗系数之合计.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行和除以完全消耗系数各行和的平均值.30.资金流量狭义的资金流量:主要指金融交易流量广义的资金流量: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价值收支流量是指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过程体现了与实物循环对应的价值循环31.资金流量统计也称资金流量核算或资金循环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部分,系统地反映了一国或地区中各主要机构部门的资金流量和流向,包括跨国和跨地区的资金活动.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32.非金融投资非金融投资是指各部门进行的非金融资产交易.33.原始收入初始收入,以增加值为起点,经过收入初次分配,最后形成各机构部门的初始收入.34.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体现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结果的总量,是机构部门当期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的最大数额.可支配收入=初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35.转移转移是指这样一种形式的交易,即一个机构单位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并未同时从后一机构单位获得任何货物、服务或资产作为回报.在某些交易中,虽然双方都交换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并不对等,或者没有严格的数量关系,这种交易也被视为转移.36.经常转移/资本转移区分二者的根据是转移的对象是不是资产,或是否与资产形成有关,如果是资产,则为资本转移,否则为经常转移;如果转移的对象本身不是资产,但接受转移一方要以形成资产为目的使用,则应归入资本转移,否则为经常转移.经常转移包括两个部分:政府间或政府与国际组织间的转移,其他部门之间的转移. 37.储蓄经常账户的来源与使用之差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之后的余额,等于调整后可支配收入用于实际消费之后的余额,这一余额即为储蓄,代表收入用于消费之后的节余.从经济意义上看,储蓄是下一个环节即非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38.金融资产是经济资产的一种类型,它体现为一单位债权人未来从另一单位债务人获得一笔或一系列支付的要求权.金融资产的这种要求权决定了它与非金融资产的一个显着差异,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具有对称性货币黄金除外.金融资产对应着金融负债,从机构单位角度来说,即债权人对应着债务人.39.生产资产生产出来的资本,同时又作为投入品进入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个类别.40.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以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在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41.通货通货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铸币,既包括本币,也包括外币.通货是发行机构的负债,持有者的资产.42.存款存款指金融机构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信用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住户储蓄存款、财政存款、外汇存款和其他存款等.存款是持有者的资产,存款机构的负债.43.金融交易金融交易是指涉及机构单位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所有交易,包括金融债权和负债的产生和清偿.44.非生产性资产非生产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以外的方式形成的的非金融资产,既包括天然存在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地下矿藏等自然资源,也包括通过法律或社会程序产生的一些无形资产,如合约、租约和许可,以及商誉和营销资产.45.重估价核算重估价核算记录由于价格水平变化引起的资产、负债和资产净值的价值变化,这类变化称为持有损益.包括了国内拥有的各种对外资产或负债由于市场价格和汇率变动而导致的持有损益.46.资产负债比资产负债比率=负债/资产47.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率=国内生产总值/非金融资产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国民财富48.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率49.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50.对外经济活动是指一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与国外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主要类别:对外贸易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对外投资活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外收入分配活动:包括投资收益分配和劳动报酬分配对外转移活动:包括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51.对外经济核算一段时期内对外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纪录.目的是以国际通用方法反映当期一国对外经济的整体状况.必要性:独立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金流量核算以及资产负债核算而存在是各国核算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52.国际收支核算又称国际收支统计核心: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概括当期所有对外经济交易活动,并按照交易对象的性质进行具体区分方法:借贷记账法,复式记录53.经常账户经常账户又称经常项目,记录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以及收入分配交易,具体区分为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三个项目.生产账户,反映生产过程及其成果收入分配账户,反映收入分配过程及总收入的形成收入使用账户,反映收入用于消费支出以及节余形成的储蓄54.资本账户记录对外发生的资本转移和无形非生产资产交易反映基于储蓄进行的非金融投资55.金融账户涉及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包括资产和负债的产生和清偿反映通过金融交易形成的金融投资56.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常住单位为了在其他国家的企业中获得长远利益而进行的投资.57.证券投资包括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投资者进行这类投资往往是为了获得价差收益或财产收入,而不是为了控制企业经营.58.国际投资头寸是指常住单位拥有的国外资产存量、对外负债存量以及净头寸其中净头寸是资产存量减去负债存量的净额大体体现了各时期国际投资交易的积累结果主要是指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存量59.外贸依存度一定时期内货物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以此反映国内经济与国际贸易市场的联系和前者对后者的依赖程度.60.国民财富指一国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总和,是衡量一国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定经济实力的指标.61.收入初次分配账户P224初始收入分配账户记录了各机构部门依据其对生产的贡献而获得收入的过成和结果.62.收入再分配账户收入初次分配结束后,各部门还要进一步发生收入再分配,即各种名目的经常转移,这些要在收入再分配账户中记录.63.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64.PPI出厂价格指数也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用以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来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65.股票价格指数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综合性指标.6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取费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以下是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2.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如何计算?3. 什么是经济增长?如何计算?4. 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 什么是物价总水平?6. 什么是投资?如何计算?7. 什么是对外经济贸易?如何计算经济贸易平衡?【答案】1.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总规模、总量、结构、运动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涉及到计量、核算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数据,包括生产、收入和支出等。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计算GDP有三种方法: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出法是将国内生产的各种产品按市场价值相加,收入法是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支出法是将最终产品的支出相加。

3.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的计算方式是:当前年度GDP-上年度GDP ÷上年度GDP ×100%。

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

它的计算方法是在不同时期测量和比较相同品种和规格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然后将这些价格加权平均,以得到CPI。

5. 物价总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变动的综合表现。

它是用价格指数变化值来计算的,反映了物品和服务的总体涨跌情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6. 投资是指将借入的、筹集的或拥有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为。

它的计算方法是: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货币资金净增加。

7. 对外经济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经济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资本和转让费用等的收支平衡情况。

计算方法是净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 .A 2.C 3. A 4.B 5.C6. A 7. C 8.D 9. A 10.B 11. C 12.A 13.D 14. B 15.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 2.ACD 3.ABC 4.ABC 5.ABDE DE DE DE6.ABCE 7.AB 8.ABC 9.ACDE 10.AC CD三、判断分析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V. 乂. X・,・,・乂. 乂. X・,・乂. X四、名词解释题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2.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置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其计算公式:GDP=C+I+G+ 〔X-M 〕3.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折旧+间接税净额=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4.生产法:也叫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 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 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农业和采矿业的增值+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增值+交通和公用事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和不动产、劳务、政府的增值5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公式表示为:某年实际GDP■工g x y I〕6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某年名又GDP=E©X H〕 J-]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计算公式:某年人均〔GDP〕= 某年全国GDP/某年平均人口数8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9.国民收入〔NI〕: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 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10 .个人收入〔PI〕: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11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1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 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13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名义GDP 中扣除各种自然资本消耗之后,再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绿色GDP=GDP-GDP1-GDP2-GDP3五、计算题1 .〔1〕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856.3+274.9+43.2+184.5+98.3=3457.2〔10 亿人民币〕〔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457.2+365.3=3822.5〔10 亿人民币〕〔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3822.5+256.4=4078.9〔10 亿人民币〕〔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利=3457.2-〔184.5+242.0〕+111.4+245.6+55.5=3443.2〔10 亿人民币〕〔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3443.2-442.2=3001〔10 亿人民币〕〔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3001-43.2-2334.6 =623.2〔10 亿人民币〕2.〔1〕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C+I+G+ 〔X-M 〕=1832.3+403.8+667.9+339.6-286.3)=2957.3〔100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2957.3-302.3=2655〔100亿人民币〕〔2〕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2002.8+135.7+38.3+168.9+689.1+3 02.3=2681.3〔100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2681.3-302.3=2379〔亿人民币〕3.(1) 200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 5 >28+8. 0X46+6. 6X40+4, 8 >72+3, 0>65 +7. 4 Mo=98+368+264+345. 6+165+222=1130.6200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 8X32+9. 4 >64+7. 8X48+5, 6 >66+3, 5 >60+8. 0M8=121. 6+507. 6+374. 4+481. 6+210+304=1999.2(2) 200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5X32+8. 0>64+6. 6X48+4, 8 >66+3, 0>60+7. 4 >38=112+432+316. 8+412. 8+180+281. 2=1734.8六、问做题1 .简述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假设条件经济是封闭型的,不存在对外贸易;政府和经济活动没有关系.在两部门经济中, 家庭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从企业得到生产要素的报酬,包括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厂商运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商品和劳务提供应居民, 家庭用所得的收入购置厂商生产的商品和劳务.2.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答: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GDP 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计入GDP 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非生产性劳务在现代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非生产性劳务虽然不同于物质生产, 但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 折旧是对原有资本存量消耗的补偿. 折旧可以反映资本设备的更新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 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程度.计入一定时期的GDP 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3.简述三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第一,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是从使用角度考察, GDP 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置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其计算公式如下:GDP=C+I+G+ 〔X-M 〕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工程:1.消费支出2.投资支出3.政府购置4.净出口(1)耐用品支出(2)非耐用品支出(3)劳务支出(1)固定投资(2)存货投资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购买(1)出口(+)(2)进口(-)第二,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 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收入总和+ 折旧+间接税净额=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 + (间接税-政府补贴)第三,生产法,也叫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 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 GDP是由不同的行业生产的,从生产方面衡量GDP就是把GDP 的生产按行业分类,然后把各行业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值加总起来就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为了防止重复计算,在计算各行业的GDP 时,应采用增值法.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农业和采矿业的增值+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增值+交通和公用事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和不动产、劳务、政府的增值4.比拟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二者都是计算GDP 的方法,商品和劳务实际产出量的变化是引起二者变化的一个因素.区别:名义GDP 的计算因素之一是价格变化;实际GDP 那么不然;名义GDP 值大于实际GDP 值.5.简述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与关系第一,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 即新增加的产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第二,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民收入简称NI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第三,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个人收入简称PI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第四,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 ,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税.6.GDP 的缺陷与调整缺欠:第一, GDP 不能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本钱. GDP 总量的增长,只反映一定时期的最终产品的增加, 但没有反映为此所付出的社会本钱, 如能源消耗等.第二, GDP 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体经济活动.表现之一GDP 是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的,因此非市场交易活动无法被计入.如自给性的个生产与劳务.表现之二非法经济活动没有计入GDP.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非法经济活动.如黑市交易等.第三, GDP 不能反映环境污染和生态状况.第四, GDP 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类行为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福利.GDP 反映了总产量水平及其变化.但是人们所得到的福利却不一定和总产量同方向变化. 如产量的增加有可能伴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减少, 闲暇所带来的福利就会减少.调整:加上闲暇和地下经济的数据, 减去环境污染的损害.7.试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和计算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名义GDP 中扣除各种自然资本消耗之后, 再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绿色GDP=GDP-GDP1-GDP2-GDP3GDP1 是指人类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 造成生态资源可持续增长水平的减少所形成的GDP;GDP2 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所形成的GDP;GDP3 是指人文因素造成的GDP 的虚数.绿色GDP 是较为科学的,但计算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良和完善.。

国民经济核算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答案

一、简答题(40分)1、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5分)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1)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 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2、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5分)指标单位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 45258 45711 43067 46947 48401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 42607 45935 53612 62815 7619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 95933 102398 116694 136515 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 36898 43202 55118 70073 88604(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1)增加值就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每个部门的增加值是该部门所有生产单位增加值之和,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为国内生产总值。

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机构单位增加值说明一个机构单位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数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

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十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是反映生产净成果,体现生产过程的附加价值,并作为收入分配的起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计算依据。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

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

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1、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

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

2、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2012《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题-解答解析

2012《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题-解答解析

2012年《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陈正伟 2012-5-20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核算 p3经济领土 p13常住单位 p13机构单位 p15基层单位 p17经济流量 p20经济存量 p20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 p44综合生产观 p35中间产品 p42最终产品 p42生产者价格 p45购买者价格 p45基本价格 45增加值 p54工厂法 p49产品法p50第四章资金流量 p135非金融投资 p138/157/158国民总收入 p149国民可支配收入 p153经常转移 p151资本转移 p151实物社会转移 p154储蓄 pp156第五章金融交易 p179金融资产 p175货币黄金p176通货 p176净金融投资 p179第六章经济资产p198积累核算 p218永续盘存法 p208重估价核算 p221名义持有损益 p224中性持有损益 p224实际持有损益p225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 p237国际收支核算表 p241经常帐户 p243离岸价格 p246到岸价格 p246二、思考题第一章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p32.SNA-1993显示出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p93.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原则是什么?p13-144.举例说明什么是机构单位?什么是基层单位?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P15-175.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对其构成部分进行简要说明。

P296.简述三次产业划分的原则。

见笔记7.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性原则。

见笔记8.简述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第二章1.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注意哪些要点?p522.为什么总增加值比净增加值在实践中应用得更加广泛?p80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总收入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p804.比较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的定义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p805.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57-64第四章1、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如何确定?它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何联系?p1352、说明资金流量核算中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内容和特点。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解答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解答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解答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及意义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目的是了解和衡量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和意义: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表示一国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国民经济核算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表示国家内居民和企业在境内和境外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总和,包括国内和对外交易。

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国民在一定时间内参与生产活动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利润、以及政府转移支付等。

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在于:1.揭示经济发展状况:通过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结构,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2.评估经济政策效果: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对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依据,政府可以根据核算数据来调整和改进经济政策。

3.国际比较和竞争:国民经济核算可以使不同国家的经济数据具有可比性,并为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提供数据支持。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包括资产和收入两个视角的核算原理。

1.资产视角的核算原理:资产视角主要关注经济单位的资产变动和资产配置情况。

基本原理是按照经济主体和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包括资金流入和流出、投资和储蓄、资本形成和消耗等。

2.收入视角的核算原理:收入视角主要关注经济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按收入来源和用途进行分类,包括工资、利润、税收、转移支付等。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是在不同视角下对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统计,从而得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核算指标,包括GDP、GNP和国民收入等。

国民经济核算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核算名词解释

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综合生产观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增加值工厂法产品法二、思考题1、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注意哪些要点?2、为什么总增加值比净增加值在实践中应用得更加广泛?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总收入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4、比较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的定义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5、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中心是(D )A社会财富B居民生活水平C国内生产净值D国内生产总值2、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B)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劳动D毒品生产3、下列各项中,属于货物性服务产品的是(A )A运输邮电业的生产活动成果B金融中介的生产活动成果C文教卫生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D信息咨询业的生产活动成果4、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活动的定义,一个企业的(D )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之中A主要生产活动B次要生产活动C辅助生产活动D B和C5、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不属于最终产品的是(B )A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B用作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C由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D被出口到国外的粮食6、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D )A总是对的B总是错的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7、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运输业的总产出实际上等于()A支出成本B营业收入C客运收入D货运收入8、建筑业总产出核算采用了(D )A工厂法B产品法C销售收入—成本D工厂法兼产品法9、国民经济核算的固定资本消耗不等同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者还包括住户和非企业单位所拥有固定资本的折旧B两者对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不同C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建立在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上,不存在主观估算色彩D前者需要对部分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虚拟估算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间消耗的是()A原材料的运输费B大型机器设备更新C雇员的培训费D对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费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A财产税B增值税C养路费D销售税12、支出法是立足于()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的A最终产品B增加值C成品D中间产品13、支出法核算GDP采用的计量价格是()A生产者价格B要素价格C基本价格D购买者价格14、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应该计入()A工业总产出B工业增加值C建筑业总产出D房地产总产出15、从国民经济整体看,下列各项不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之核算对象的是()A土地改良B建筑设备的净购买C计算机软件开发D购置二手设备的投资额16、下列关于存货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贯彻现期市场价格对存货变化进行估价B存货变化是当期货物入库价值与出库价值的差额C存货变化是期末存货价值与期初存货价值的差额D如果当期的生产(或进口)大于当期使用时,存货变化为正17、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其结果应该是()A完全相等B不必相等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上不一定相等D实际上相等但理论上没有意义18、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根源在于本国与国外之间发生的()流动A经常流动B现期收入与财产税C要素收入D资本转移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经济生产范畴的是()A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的巡逻活动B原始森林的生长C休产假在家抚育婴儿的活动D小保姆在雇主家照看小孩的活动E农民种植粮食的活动2、下列属于服务产出的是()A教育B餐饮C国防治安D建筑业E咨询业3、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主要有()A生产法B产品法C支出法D工厂法E收入法4、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记录时间和估价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货物和服务的记录时间B以市场价格对货物和服务进行估价C在没有市场交易的情况下,按往年价格进行估价D在没有市场交易的情况下,按类似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估价E每笔交易都要在交易双方按相同的时间和价值记录、估价5、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D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E大学生缴纳的学费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6、下列关于中间消耗和固定资本消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作中间消耗的服务中包含了劳动报酬部分B固定资本消耗与中间消耗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固定资本消耗体现为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但并不一定表现为实物上的减少D与企业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中中间产品一般采用现价计算E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固定资本消耗相当于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固定资产折旧7、下列各项属于劳动者报酬核算对象的是()A工资B奖金C福利费用D补助和补贴E单位代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金8、存货主要包括()A在制品存货B制成品存货C转卖商品存货D材料和用品存货E国家物质储备9、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定成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B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C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D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计为固定资本形成E我国勘探队员在重庆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10、在生产法角度看,下列哪几项应计入GDP()A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B银行从企业获得的贷款利息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救济金D在旧车市场购买旧车支付的中介费E企业自建但尚未完工的厂房价值五、判断题1、原始森林的自然生长应该包括在经济生产的范围之内,因为森林具有造纸等经济用途()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经济生产活动都纳入到了生产核算范围中()3、某商品房的建筑工程于去年完成但在今年实现销售,因此应按照销售金额计入今年的GDP()4、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部分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5、用生产法计算产出一般要采用基本价格;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则需要采用购买者价格()6、在经济分析中,可以将总产出指标作为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指标使用()7、由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且企业产品销售额资料容易收集到,因此可以使用当期产品销售额资料代替当期产出()8、营业盈余与生产单位当期生产经营所获得营业利润有相似之处,代表资本要素从当期生产中最初获得的报酬()9、由于农业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经常存在跨核算期间的情况,因此目前中国采用了简化处理的方法,即什么时候收获产品,什么时候计算产出()10、在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的住房按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当期住户部门的增加值()六、计算题1、现有某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核算有关资料:总产出11143.49亿元,中间消耗7930.68亿元,固定资产折旧524.06亿元,劳动者报酬1427.73亿元,生产税净额420.60亿元,营业盈余834.32亿元,农村居民消费147.71亿元,城市居民消费901.80亿元,政府消费650.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1913.12亿元,存货增加96.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497.12亿元。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简答论述重点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简答论述重点

国民经济核算: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特定时点上的结果和各重要总量指示及其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测定,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全貌。

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单位在某一时点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及金融资产和负债关系的平衡表,它是由机构单位和资产负债项目纵横交叉组成的矩形阵。

国民经济流通:指经过生产环节之后出现的社会产品从商品的生产者向商品的使用者转移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泛指一切生产成果的流通,从狭义的角度来考察,国民经济流通仅指有形产品货物的流通。

商品流通的特征:商品流通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

2、商品流通必须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3、商品流通必须是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

最终消费核算统计必须遵行的原则:1、使用和生产范围相一致的原则。

2、消费支出和货币支出区别开的原则。

3、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原则。

4、耐用品消费原则上应采用分期分摊的原则。

国民财富:一国或一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拥有的所有财富的总额,它是衡量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

国民财产,指一国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它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但不包括自然资源。

社会产品:一定时间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个概念包括以下特征:社会性、生产性、劳动性、有用性、时期性。

国内总产出: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的常住单位所生产的所有货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它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服务产品的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以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宏观经济指数:反映宏观经济综合运行情况的综合指数,它是以增加值为权数对各行业景气指数进而加权计算而得到的综合指数。

国民经济效益:以全社会或国民经济运行对对象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生产的生产要素消耗水平。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民收入(NI)3. 支出法4. 生产法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答案: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全部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

2. 国民收入(NI): 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

3. 支出法: GDP核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

4. 生产法: GDP核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来核算GDP。

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由联合国统计署制定的一套全面的、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核算体系,用于描述经济活动及其结果。

二、填空题(5道题)1.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2. 支出法GDP的四大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

3.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____。

4. 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家庭中____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5. 国民经济核算中,最终消费支出包括____和____。

答案:1.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2.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3. 经济增长速度4. 食品支出5.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GDP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a. 生产总量b. 生活水平c. 经济健康状况d. 收入分配情况2. 下列哪一种支出不包括在支出法GDP中()。

a. 消费支出b. 投资支出c. 政府购买d. 转移支付3. 国民收入等于()。

a. GDPb. GDP -折旧c. GDP -间接税d. GDP -折旧-间接税+ 补贴4. 下列关于生产法计算GD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包括所有企业的总收入b. 仅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c. 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d. 包括所有产品的市场价格5. GDP平减指数主要用来反映()。

国民经济核算解读

国民经济核算解读

国民经济核算解读一、主要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GDP这个概念,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货币金融大会)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实际GDP(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不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生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3.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实际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x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4.价格:当年价格: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如工厂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业的零售价格等。

使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数字,是为了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当年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和流通、生产和分配、生产和消费进行经济核算和综合平衡。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有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

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

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都使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数字。

不变价格: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它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统计术语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

5.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名词解释 1.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它是反映微观生产单位生产成果的重要统计指标,是为宏观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的重要内容。

2.收入分配:可以从一个年度、季度或月度上来理解,它是一个具体时期生产活动创造形成的价值,分配给社会各方面形成的所有收入和支出的过程和内容。

收入分配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收入初次分配,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二是收入再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3.金融资产:是经济资产的组成部分,是以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等)、货币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资产。

金融资产是由各机构单位及国外之间的各种金融交易累积形成的。

4.社会劳动者:社会劳动者是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2.国内生产总值: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3.非金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

4.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一国或地区宏观总体上的统计核算,以微观企业法人、各级政府和居民住户的资产为基础开展统计核算。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答:(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为制定和分析政策及宏观调控管理服务。

(2)从内容上说,是揭示运行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及相互联系。

(3)从方法上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实现对运行系统的描述。

(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将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什么是中间消耗?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答:中间消耗是指机构单位一定时期,在生产货物和服务的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题目类型:
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常住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上具体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3.中间投入(中间消耗):指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固定资产和购买的珍贵物品的价值。

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4.营业盈余:指生产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5.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

6.流量和存量: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测量的量,它具有时间量纲,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如收入、产值等。

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量的量,它没有时间量纲,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量的总量,如期初资产、负债等。

a,它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行业)部7、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中间投入系数,记为
ij
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8、财产收入:指因提供和使用财产(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土地及无形资产)所形成的收入转移,包括利息、红利和租金。

b(i, j =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9、完全消耗系数:记为
ij
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各轮次间接消耗之和。

10、可支配收入:各部门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形成的最终收入总量。

是各部门可自行支配用于消费和储蓄(投资)的收入。

11、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各机构部门一定时期内能够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全部投资和费用。

存货增加是一定时期内入库货物总价值与出库货物总价值的差额。

12、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简答题目类型:
1.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包括:国民生产核算、国民收入分配核算、国民收入使用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价格核算和人力资源、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核算等。

2.什么是产业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和产品部门分类?
答:产业部门分类,就是按照从事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对产业活动单位所作的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分类,就是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对机构单位所作的部门分类。

在联合国1993 年修订的SNA中,机构部门分为如下5 个部门: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住户与住户部门以及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

产品部门分类,就是按经济用途、原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同质性,对产品所作的部门分类。

3.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
价值。

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
(1)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
(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
(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4.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它有哪三种表现形态?有几种核算方法?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会的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5.如何运用直接计算法和间接推算法核算居民个人消费支出总量。

答: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即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a) 直接法:按照消费实际量,加总计算消费支出。

根据住户调查资料把用于居民个人
直接消费的货物和服务价值量加总起来计算消费支出。

一般可从购买者和出售者两方面
取得资料:社会商品零售统计资料中居民消费零售部分;居民生活服务部门的营业收入
费用资料;农村收益分配调查统计资料;城乡住户调查资料等。

b) 间接推算法:利用分配核算资料依据收支平衡来推算消费支出。

根据居民部门的可
支配收入扣除相当于储蓄的非金融投资和金融净投资其差额即为消费支出。

(居民部门
的可支配总收入扣除储蓄的差额)。

6.简述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答: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第一象限是中间产品象限,是投入产出表最基本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各部门的产品周转情况和经济技术联系。

其中的数据有两层含义,既反映各横栏中各产品提供部门生产的产品数量及产品的去向,又反映纵栏各部门的产品消耗情况及来自哪个部门;第二象限是最终产品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情况。

这个部分既反映了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又反映了最终产品用于消费、固定资产形成、存货增加、出口数量及结构,描述了各社会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第三象限是再分配象限,反映社会最终产品经过多次再分配之后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

7.简述经济存量和流量的概念,并简述二者的关系。

答: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测量的量,它具有时间量纲,如收入、产值等。

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量的量,它没有时间量纲,如期初资产、负债等。

流量和存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中一对十分重要的概念,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般说来,存量是流量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流量发生的结果。

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便是期末存量。

在经济中,许多流量都有与其直接对应的存量,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相对应,但也有一些流量没有直接对应的存量,如进出口、工资等。

8.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账户法与会计帐户而言的特点。

答:
1)帐户中所设的科目均为统计指标,用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交易内容和资产负债状况。

其中交易包括市场上供求方式实现部分,也包括非市场上所发生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等内容。

帐户设置的体系是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各个阶段分设帐户并连为整体的。

2)帐户根据平衡关系设置平衡项,它是保证帐户左边合计等于右边合计的剩余项,在经济内容上反映由帐户其他各指标共同决定的变量,帐户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平衡项连接的。

3)帐户及帐户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市场运行中的经济联系,因此核算对象主要是在机构单位基础上,揭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
机联系。

4)对双边交易实施四式记帐核算。

因为一笔经济活动的交易涉及两个机构单位,所以这笔经济交易要同时在这两个机构单位采用一致的复式记帐核算,每隔机构单位均复式记帐,所以两个机构单位合起来就构成四式记帐。

9.两种生产概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自从经济学产生以后,就存在着两种生产概念:狭义生产概念和广义生产概念。

狭义生产认为只有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只有为社会创造物质产品和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才是生产活动。

广义生产概念认为生产活动既包括为社会创造物质产品的活动,也包括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活动。

10.简述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答:现行价格内生产总值又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它是按核算期通行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包含了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

而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时,把当期价格折算成某一固定期的价格,它反映了生产活动成果的真实变动,使不同时期的价值具有可比性。

生产法和支出法可以进行不变价格核算,收入法一般不能进行不变价格核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