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自考)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00183消费经济学复习重点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资料第一讲绪论消费经济学是研究消费的经济学,因此,要弄清什么是消费经济学,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消费。
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满足需要的行为,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因此,广义的消费包括两个部分,即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1)生产消费:生产过程发生的各种生产资料及劳动者体力、脑力的消耗,显然,生产消费属于生产行为或生产过程本身,包含在生产之中,属于中间消费。
(2)生活消费: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与消耗,由于产品经过生活消费,其使用价值就消失了,因此,他属于最终消费。
狭义的消费,指的就是生活消费。
同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样,任何消费过程也包含三个要素:消费者:即人,是消费的主体,人只有在消费中才能称之为现实的消费者。
消费对象:指被消费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消费工具:指将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结合起来的媒介物,又称之为消费手段。
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消费资料,是消费的客体。
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发生作用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资料的力量或者能力,我们称之为消费力,通俗点讲,消费力就是指居民购买各种消费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消费力反映了消费者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性。
消费的两重属性自然过程属性——自然属性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自然属性所满足的是人们的生存性和功能性需要,比如人们对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因此,消费的自然属性是生理学、营养学、商品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社会过程属性——社会属性是指消费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行为,而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之月下,在人们相互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与过程。
消费的社会属性,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消费主体的社会性:消费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个人,而是处在某种关系中的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消费的社会性。
消费观念的社会性: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着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群体、阶层和名族经常有不同的消费观念。
成人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考点
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个总量及其变化。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单个市场或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考点二: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他的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
手段是通过税赋减少不利于生产的消费支出。
2、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魁奈,重农学派代表,主张减少奢侈品生产,保护农业。
西斯蒙,法国小资产阶级代表。
考点三:消费者行为的层次考点四:消费者的行为特征1、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追求满足的最大化,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
2、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3、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4、示范性:消费者受周围人的影响。
5、复杂性。
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考点一:预算约束与预算约束线1、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2、预算约束线,指消费者用完其所有收入能够买到的价格已定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预算约束线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价格的变动和收入的变动。
考点二: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1、正常商品: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更高的收入将导致更高的消费2、低档商品: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
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更高的收入将导致更低的消费。
考点三: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2、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低档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
考点四: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2、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动,导致其需求量的变动。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课件讲义
消费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重点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重点第四章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重点第五章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六章 消费信贷 难点第七章 消费函数 重点第八章 消费需求 重点第九章 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第十章 消费结构第十一章 消费方式 第十二章 消费者保护考试大纲能力要求课程特点课程特点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题型解读题量分值25×1F255×2F105×3F151×8F86×5F301×12F1243题100分考试题型举例-单项选择题【答案】D考试题型举例-多项选择题【答案】ABCD家庭收入水平是微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考试题型举例-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计算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简答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论述题【参考答案】自学方法指导自学方法指导应试注意事项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考点2 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参考答案】考点3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考点3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真题示例【答案】A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真题示例【答案】B考点2 收入与消费考点2 收入与消费真题示例【答案】A考点3 价格与消费真题示例【答案】B考点4 边际效用递减真题示例【参考答案】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
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
《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消费经济学(1)研究对象:消费;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1、消费者(1)定义: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家庭和团体;(2)行为层次:1)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2)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在衣食住行等类项目间的选择;3)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在商品、品牌、规格等具体方式间的选择;(3)行为特征:1)效用最大化原则(基本准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2)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3)不可逆性:①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影响,而且也受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4)示范性:消费者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收入水平、习惯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5)复杂性(绝对特征);第二章消费者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1、消费决策(1)基本要素:1)最大化目标(与效用和偏好有关);2)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与预算约束有关);(2)影响因素:1)社会阶层:①定义: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对永久的同类人群;②特点:a、同阶层的人比不同阶层的人行为更相近;b、人们根据所处的社会阶层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c、社会阶层是由多变量而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d、人一生中所处的社会阶层可改变;③影响:a、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都表现出不同;b、较高阶层对较低阶层的消费方式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2)社会文化因素:①影响:a、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消费观念;b、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和消费习惯;c、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方式不同,其消费方式不尽相同;d、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消费者出现不同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②内容:民族亚文化群、宗教文化群、地理亚文化群、年龄亚文化群;3)心理因素(价值观念):①恩格斯需要(资料)分类:生存需要(资料)、享受需要(资料)、发展需要(资料);②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③社会心理特征: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低收入阶层表现为高收入消费特点)、消费流行; 4)市场发育程度:①劳动力市场;②金融市场;③消费品市场;2、预算约束(1)定义: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2)公式:M=PxQx+PyQy(预算约束线);1)M:消费者收入;2)Px:商品x单价;3)Py:商品y单价;4)Q:购买商品数量;(3)斜率:-Px/Py(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数,斜率越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大);(4)变动:1)价格变动:①收入不变,某一商品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围绕一点向左旋转移动;②收入不变,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时,预算约束线围绕一点向右旋转移动;③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向左下平行移动;④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向右上平行移动;2)收入变动:①价格不变,收入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向右上(外)平行移动;②价格不变,收入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向左下(内)平行移动;3)价格与收入同时变动:预算约束线斜率和截距同时变动;第二节收入与消费1、收入(1)地位:1)消费的基础;2)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根本因素;(2)预期收入: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水平的预期;2、商品商品定义需求收入弹性符号具体类别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正大于1 奢侈品小于1 生活必需品低档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负小于0 - 3、弹性(1)定义: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2)内涵:1)这个概念是相对变化而言;2)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4、需求收入弹性(1)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2)公式: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收入变化百分比;(3)用途:收入弹性符号用于区分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5、恩格尔曲线(1)定义: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2)类别:恩格尔曲线图形内涵图形生活必需品缓慢向右上方倾斜;商品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需求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于收入增长速度;高档商品陡峭向右上方倾斜;商品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需求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于收入增长速度;第三节价格与消费1、需求曲线(1)定义: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函数关系集合图形;(2)具体内容:商品内容需求曲线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同向右下方倾斜低档商品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大多数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课程代码】0018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消费者行为不仅受自身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被称为消费者行为的(D)A、习惯性B、复杂性C、不可逆性D、示范性2、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为(D)A、示范性B、习惯性C、复杂性D、效用最大化3、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则表明(A)A、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B、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C、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等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D、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增加的百分比4、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引起预算线(A)A、平行向外移动B、平行向内移动C、向右转动D、向左转动5、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B)A、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其它商品的需求产生的影响B、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C、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D、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6、谨慎动机越小,人们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间进行的储蓄就会(B)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7、下列选项中,属于目标储蓄动机特点的是(D)A、无特定的目的B、存款时间相对较长C、存贷款分离D、存贷款融于一体8、就消费者投资而言,以下投资对象流动性最强的是(B)A、实物投资B、金融投资C、教育投资D、不动产投资9、相对于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的优势在于(D)A、投资收益更高B、不存在管理费用C、不存在管理风险D、具有专业管理效果10、经济学家认为即使没有其他任何变化,工资水平的下降同样会导致劳动力队伍中妇女数量的(B)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1、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D)A、向前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B、向左下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C、向左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D、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12、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所占比重(A)A、增加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3、下列各贷款中,贷款利率弹性最低的是(A)A、住房抵押贷款B、房地产开发贷款C、流动资金贷款D、固定资产贷款14、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消费倾向主观因素的是(C)A、财政政策B、利息率C、谨慎D、工资单位15、提出“持久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B)A、萨伊B、弗里德曼C、罗斯托D、杜生贝16、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是(D)A、国民收入总量与投资总量之比B、国民收入增量与投资总量之比C、国民收入总量与投资增量之比D、国民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17、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C)A、滞后型消费模式B、早熟型消费模式C、同步型消费模式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18、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是(C)A、PPIB、RPIC、CPID、PMI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费政策目标的是(B)A、稳定经济B、扩大社会收入差距C、缓和经济波动D、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20、下列选项中,属于服务消费支出的是(C)A、服装消费B、汽车消费C、文化娱乐消费D、食品消费21、消费者通过货币支出反映的消费结构是(A)A、消费支出结构B、投资结构C、收入结构D、产业结构2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教育消费的是(C)A、旅游B、疗养院C、文化馆D、交通通讯2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A)A、个人消费B、公共消费C、政府消费D、国家消费24、某保健品企业过度宣传其产品的保健效果,导致消费者对这种不正当的企业行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体现了(C)A、消费的分散性B、消费者小额购买索赔不经济C、消费决策的可诱导性D、负的外部性25、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成立于(D)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60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a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24.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嘉图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消费者行为的特征:①效用最大化原则、②习惯性、③不可逆性、④示性、⑤复杂性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示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30.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经济体系中消费与储蓄的决策(三)
经济体系中消费与储蓄的决策(三)二、企业拥有资本,居民拥有企业股份(私有经济模型)在上一节中,我们做了最基本的假设:假设企业既不拥有资本,也不进行投资,并且也不持续存在。
但是真实世界里,企业不但拥有大量资本,而且也进行投资,并且企业往往存在很多年的时间,“百年老店”比比皆是!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假设条件,增加更多的约束因素,使构建的模型更加贴近于现实世界。
假设企业拥有资本,居民不拥有资本,那么企业投入资本,居民投入劳动形成产出。
由于居民不拥有资本,因此企业获得资本的回报,居民获得劳动的回报。
企业获得了资本的回报,因此企业能够积累资本并长期存在,于是企业的所有权成为关键的问题,因为谁拥有了企业的所有权,谁就能够获得资本的回报。
假设模型对应的是一个私有制社会——企业的所有权为居民所拥有,居民持有企业股份。
我们同样可以建立居民的消费与储蓄决策模型以及整体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
设资本为K,企业股份为S,劳动为L,工资率为W,股权分红为d,股价为V,居民的消费为C。
第一期:期初的资本投入为K0,劳动投入为L(居民每期都无弹性的提供所有的劳动),居民持有的企业股份为S0,工资率为W1,股权分红为d1,一期居民的消费为C1。
第二期:期初的资本投入为K1,劳动投入为L(居民每期都无弹性的提供所有的劳动),居民持有的企业股份为S1,工资率为W2,股权分红为d2,二期居民的消费为C2,建立模型的示意图:1.在私有经济社会中,居民的消费与储蓄的决策模型:居民行为分析:在第一期期初,居民投入劳动L,并拥有企业股份S0。
在第一期,居民获得工资收入W1*L 以及股份分红S0*d1。
当获得股份分红后,居民可以将手中的企业股权自由交易(此时的交易价格是V1),交易之后在第一期期末居民手中的企业股份变为S1。
在第二期期初,居民投入劳动L,并拥有企业股份S1。
在第二期,居民获得工资收入W2*L以及股份分红S1*d2。
由于在第二期期末,企业将不再经营,企业进行清算,企业的股价将归零。
第3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3.1 储蓄的动机分析
举例: 假设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且计划工作到65岁,该人将在 80岁时去世。因此工作时间M为45年(65—20),生活 年数N为60年(80—20)(这里假定该人20岁之前的生 命开支由其父母为其支付,不由自己支付)。每年劳动收 入Y为30000元, 终身收入=Y×M=30000×45=1350000(元) 年均消费 C=1350000/60=22500=M/N×Y=45/60×30000=0.75×3 0000 年均储蓄 S=(N-M)/N×Y=(1-0.75)×30000 =0.25×30000
3.2 预算约束、利率与储蓄
3.2.3 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1.利率变化产生的替代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的 成本低了。因此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年老时消费得更多,而 年轻时消费更少。也就是替代效应使储蓄更多。 2.利率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消费者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他现在 的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只要两个时期的消费品都是正常物 品,消费者就会倾向于利用这种福利的增加在两个时期享 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储蓄减少。
5
10
年轻时的消费 (万元)
3.2 预算约束、利率与储蓄
当利率从10%升为20% 1.高利率增加储蓄 (1)更高的利率使预算约束 线向外移动; (2)导致年轻时消费减少、 储蓄增加; (3)从而年老时的消费增加 得多。
年老时 的消费 E’ I2 E I1
年轻时的消费 (万元)
3.2 预算约束、利率与储蓄
3.3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 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 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主要包 括各种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 补充津贴、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 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 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 自立能力。主要包括老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 青少年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_重点讲义(绝密)
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消费经济学》复习考试资料
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它反映了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入水平变化的情况,这在西方被称为消费的“掣轮作用〃。
(5)示范性
消费者的行为方法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4)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那么说明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超过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因而该商品是奢侈品,或者说是高档商品;反之,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那么该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这两种商品需求收入弹性上的差异导致它们的恩格尔曲线形状不同。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属于低档商品。
12、预期收入(单项选择、名词解释)★★
(2)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响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即需求价格弹性二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①富有弹性。这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即价格的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的增加。如奢侈品(汽车、黄金手饰)
②单位弹性。这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即需求量的变化正好等于价格的变化。
6、消费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者行为(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1)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根本经济单位。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家庭,还可以是肯定的团体。
(2)消费者行为包含三个层次:
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
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
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一一购置选择。
12)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局部。
00183 消费经济学 精讲(课程精讲班)
课程知识框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第四章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第五章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
消费经济学
第六章 消费信贷
第七章 消费函数
第八章 消费需求
第九章 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章 消费结构
第十一章 消费方式
第十二章 消费者保护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知识点3 微观消费与宏观消费的关系
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
两者之间并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首先,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
题的基础。由于总量消费是成千上万个微观消费主体选择的结果,
所以消费经济学对宏观消费问题的分析必然要以微观消费问题,即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及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为基础。
。
第一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知识点2 微观消费问题
消费决策问题是指单个消费者或家庭会如何分配他们收入;储
蓄决策、投资决策和劳动供给决策是指他们有关储蓄多少,如何将
储蓄用于投资以及工作多长时间的决策。考察这些决策为的是要分
析它们是如何受到收入、价格、利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概述
消费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逐渐分化为两
个方向。
其一,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行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
消费者动机、消费心理、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
其二,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
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等。
消费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宏观消费问题和
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00183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消费与储蓄的决策与经济波动
经济过热时期的消费与储蓄决策
消费增加:经 济过热时期, 消费者信心增 强,消费需求
增加
储蓄减少:经 济过热时期, 人们更倾向于 消费而非储蓄,
储蓄率下降
投资增加:经 济过热时期, 企业更倾向于 扩大投资,以 应对市场需求
物价上涨:经 济过热时期, 市场需求增加, 物价水平上涨
如何应对经济波动中的消费与储蓄 决策
06.
政策建议和未 来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消费与储蓄的决策
02
消费与储蓄的定义
消费:个人或家庭 为了满足基本生活 需要而进行的购买 和消耗商品及服务 的行为
储蓄:个人或家庭 将收入中未用于消 费的部分进行存储 的行为,通常用于 未来的投资或应急 支出
消费与储蓄的决策因素
收入水平:收入越高,消费和储蓄能力越强 消费习惯:个人习惯和偏好对消费和储蓄决策产生影响 未来预期: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影响消费和储蓄决策 利率水平:利率高低影响储蓄意愿和消费成本
消费与储蓄的决策在经济波动中的 表现
04
经济繁荣时期的消费与储蓄决策
储蓄减少:人们更愿意将资 金用于消费和投资
投资增加:企业扩大生产, 增加投资
消费增加:人们收入增加, 消费意愿增强
物价上涨:需求增加,导致 物价普遍上涨
经济衰退时期的消费与储蓄决策
消费减少:消费者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优先考虑必需品的支出 储蓄增加:消费者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不确定性 信贷紧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减少贷款,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更难以获得融资 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导致企业裁员和破产,失业率上升,影响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能力
消费与储蓄的相互影响
消费与储蓄对个 人财务状况的影 响:消费增加会 导致储蓄减少, 反之亦然。
《消费经济学》第3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3.3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 延伸阅读: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储蓄率 下降
➢ 人口抚养比率与家庭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密切 相关。对于家庭而言,抚养比率高意味着需要赡 养的家庭成员多,消费支出多,储蓄低;反之则储 蓄高。而对于国民储蓄而言,当企业储蓄率和政 府储蓄率不变时,由于人口老龄化造成人口抚养 比率持续上升,将直接导致家庭储蓄率和国民储 蓄率的下降。更进一步地,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 对企业经营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 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国民 储蓄率的下降。
3.3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 3.3.4 消费观念
➢ 消费观念的变化
(1)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2)超前型消费被更多消费者接受。 (3)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观念出现。
3.3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 延伸阅读: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 养老金制度的演变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威胁,启动养老金制度改革,引入个人缴费,由现收现 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通过历时20年的养老金制 度改革,中国初步形成了基本养老与补充养老相结合 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 金、自愿性商业保险和养老储蓄等在内的多层次养 老保障制度框架。2009年和2011年试行的新型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填补了中 国养老金制度的空缺,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 全覆盖。
第03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学习目的
本章将分三节来说明人们的储蓄动机、影响储 蓄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它们是:(1)储蓄的动机 分析;(2)预算约束、利率与储蓄;(3)影响储蓄 的其他因素,包括社会保障制度、资本市场、税 收制度和消费观念等。
3.1 储蓄的动机分析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00183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自考)
二、谨慎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谨慎储蓄来源于生命周期储蓄无法解决的 另一个问题。即一些人们想要得到的重要 东西市场上并不存在。比如,一个人在一 生的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风险。一部分 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得以转移, 但是保险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 在这些紧急情况出现时有钱应付,人们就 必须储蓄。
(1)个人生命周期的消费可能是多少? 个人生命周期的消费可能是多少? 给定工作时间M 来自于个人劳动的) 给定工作时间M年(来自于个人劳动的) 终身收入为Y 终身收入为Y×M 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最大可能消费支出为Y 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最大可能消费支出为Y×M。 个人如何在其生命周期内分配储蓄与消费? (2)个人如何在其生命周期内分配储蓄与消费? 生命周期内消费等于终身收入 C×N二YM (3.1) 两边同除以N就得到每年的计划消费水平C 两边同除以N就得到每年的计划消费水平C: C=Y× C=Y×M/N (3.2) M/N:一生中用于工作的时间比重 M/N:一生中用于工作的时间比重 储蓄函数 S=Y× S=Y×(N-M)/N (3.3) 3.3)
其他类别的储蓄动机
理财储蓄。储蓄的最直接动机是追求利息, 理财储蓄 。 储蓄的最直接动机是追求利息 ,利息率常常对 消费产生影响。当利息率升高, 消费产生影响 。 当利息率升高 , 这种储蓄回报的增加改变 了未来消费和现在消费之间的相对价格, 了未来消费和现在消费之间的相对价格 , 使得推迟消费更 具吸引力。所以,实际利息率的增加对储蓄率有正效应。 具吸引力。所以,实际利息率的增加对储蓄率有正效应。 节俭储蓄。这是典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储蓄动机和倾向。 节俭储蓄。这是典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储蓄动机和倾向。 我国人民素有节俭的传统,节俭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我国人民素有节俭的传统,节俭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加 上现有金融资产选择余地狭小,以安全性、稳定性、 上现有金融资产选择余地狭小,以安全性、稳定性、灵活 性为特征的储蓄存款理所当然成为老百姓的首选, 性为特征的储蓄存款理所当然成为老百姓的首选,使储蓄 存款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存款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 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 费变动。 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 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 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3、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1.利率变化产生的替代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而言,年老 时消费的成本低了。因此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年老 时消费得更多,而年轻时消费更少。也就是替代 效应使储蓄更多。 2.利率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消费者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他现在的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只要两个时期的消 费品都是正常物品,消费者就会倾向于利用这种 福利的增加在两个时期享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储蓄减少。
3 .利率对储蓄的最终影响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 取决于替代效应 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储 蓄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消费者储 蓄减少。 消费者选择理论说明利率提高既可能鼓励储蓄, 也可能抑制储蓄。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这种结果令人失望。
二、生命周期储蓄 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是储蓄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 , 这个动机被称为生命周期储蓄。人们在他们工作 的时期存钱 , 以便在退休后能够享用消费 , 这是麻 省理工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佛兰科· 莫迪利安尼强 调的储蓄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人是在比工作年数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 的储蓄和消费行为的,人们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 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为目标,把储蓄看成是为年 老时的消费所做的准备。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 抚和社会互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 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 体系。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已经成 为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 度。
2、现收现付社会保障体系对储蓄的影响 什么是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 它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上:如果工作人数超过退 休人数的数量足够大,那么,对当前的工作征收 相对低的税应能够直接为现在退休的人员提供数 量可观的收入。这被称为现收现付体系,它有别 于那种账户里的钱随着时间不断积累,并在人们 退休后再付还给他们的标准养老金。 社会保障计划是一种税收计划而不是储蓄账户。 它通过对当前的工人征税(T)来筹集资金,政府支 付给现在退休人员的钱必须来自于这笔资金。
二、谨慎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谨慎储蓄来源于生命周期储蓄无法解决的 另一个问题。即一些人们想要得到的重要 东西市场上并不存在。比如,一个人在一 生的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风险。一部分 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得以转移, 但是保险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 在这些紧急情况出现时有钱应付,人们就 必须储蓄。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 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 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 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 无子女的老人;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 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 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 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 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 的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制度的逐渐成熟,年金缴费 和支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不断扩大的年金赤字意味公共储蓄的下 降;如果这一赤字是通过增加税收来弥补,那么 还意味着会降低私人储蓄。抵消公共养老金计划 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制 度的逐渐成熟,年金缴费和支出之间的差距不断 扩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扩大的年 金赤字意味公共储蓄的下降;如果这一赤字是通 过增加税收来弥补,那么还意味着会降低私人储 蓄。
(1)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 对个人储 蓄的影响 社会保障会对个人储蓄产生两种方向相反 的影响,其一是“资产替代效 应”(asset—substitution effect),即人 们从公共养老金计划当中获得的养老收益 会降低为退休消费而进行资产积累的需要, 减少储蓄;
其二是退休效应(retirement effect),因为与生 活状况调查有关的社会保障能够增加储蓄,因而可 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 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又反过来要求人们在工作期 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增加储蓄。个人储蓄的净 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 1929—1971年间(不包括1941—1946),美国的 社会保障制度大约减少了50%的个人储蓄,即社 会保障提供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具有“挤 出效应”。, 什么是挤出效应?
第三节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一、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 助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 核心部分。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 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 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 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 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 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 性质。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 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 相对应的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 应的收入补偿权利。在有的国家,社会保险的一些项目还 覆盖全体国民。
第二节 储蓄的其他动机
一、遗产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1、遗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 而进行储蓄。 (1)遗产动机越大,人们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间进 行的储蓄就越多; (2)遗产动机越小,人们工作年间增加的储蓄就 越少。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总量上,少数相对富有的 人的遗产储蓄要大于多数较穷的人们的生命周期 储蓄。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 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 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 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育、 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补充津贴、 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 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 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 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主要包括老人福利、 妇女福利、儿童福利、青少年福利、残疾人福利 等。
谨慎动机的大小与储蓄的多少是同方向变 动的。谨慎动机越大,储蓄得越多;谨慎 动机越小,储蓄得越少。 随着社会进步程度的提高和物质文明的发 展,人们的谨慎储蓄动机将不断得弱化。
三、目标储蓄及其影响 1、目标储蓄是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 诸如支付购买住宅的现金、或为了支付孩 子的教育费用而进行的。也被称为定向存 款。 2、特点:(1)稳定的目的;(2)存货款 融于一体;(3)存款时间相对来说较短。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 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 抚恤和妥善安置。主要包括向烈属、军属、 复员退伍军人、残废军人提供抚恤金、优 待金、补金;举办荣誉军人疗养院、光荣 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为军队离退休干 部提供服务等。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 会保障,其目的在于安定军心,维护国家 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第一节 预算约束与储蓄
储蓄决策是指在现在的收入是一定的情况下,这 些收入是今天消费C还是明天消费S。 一、两阶段的预算约束 1、“年轻时消费”与”年老时消费”之间的选择
当利率从10%升为20% 1.高利率增加储蓄(图3—2(a)) (1)更高的利率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 (2)导致年轻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3)从而年老时的消费增加得多。 2.高利率减少储蓄(图3—2(b)) (1)更高的利率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 (2)导致年轻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3)从而年老时的消费增加得少。
其他类别的储蓄动机
理财储蓄。储蓄的最直接动机是追求利息 ,利息率常常对 消费产生影响。当利息率升高 , 这种储蓄回报的增加改变 了未来消费和现在消费之间的相对价格 , 使得推迟消费更 具吸引力。所以,实际利息率的增加对储蓄率有正效应。 节俭储蓄。这是典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储蓄动机和倾向。 我国人民素有节俭的传统,节俭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加 上现有金融资产选择余地狭小,以安全性、稳定性、灵活 性为特征的储蓄存款理所当然成为老百姓的首选,使储蓄 存款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基本要求:从微观角度,理解储蓄与收入、消费、投
资、信贷之间彼此制约的关系,了解人们储蓄的一般动机 和原因,掌握利率因素和非利率因素对储蓄所造成的影响 ,并正确认识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和基本国情的特 殊性,理解我国高储蓄的历史缘由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预算约束与储蓄 储蓄的其他动机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高储蓄的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1)个人生命周期的消费可能是多少? 给定工作时间M年(来自于个人劳动的) 终身收入为Y×M 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最大可能消费支出为Y×M。 (2)个人如何在其生命周期内分配储蓄与消费? 生命周期内消费等于终身收入 C×N二YM (3.1) 两边同除以N就得到每年的计划消费水平C: C=Y×M/N (3.2) M/N:一生中用于工作的时间比重 储蓄函数 S=Y×(N-M)/N (3.3)
(5)社会互助。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 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 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社会互助具有自愿 和非营利的特征,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 捐赠和成员自愿交费,政府往往从税收等 方面给予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包括: 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群众性互助 互济;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 助;城乡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互助 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