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模板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件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d3a4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优化程序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设计评审与修改
设计评审
组织专家对设计文档进行评审,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修改完善
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文档进行修改完善,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要求。
版本控制
对设计文档进行版本控制,以便追踪变更历史和进行版本比较。
03 设计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传统设计方法
基于经验和试错
效率。
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敏捷开发方法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快速迭代开发,及时响应变化,提高软件开发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面向对象编程(OOP)
将现实世界的事物抽象为对象,通过类和对象实现软件的可重用性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用户满 意度。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件
目 录
• 引言 • 设计程序的基本步骤 • 设计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实际应用 •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学习建议
01 引言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概念
设计程序
指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所遵循的一 系列有序的步骤和流程,以确保 设计过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学习创新思维方法, 如发散性思维、逆向 思维等,提高创意生 成能力。
关注设计领域的新动态和新趋势
了解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和趋势,如智能设计、可持续 设计等。
关注设计相关的行业会议、展 览和论坛等活动,拓展设计视 野和人脉资源。
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潮,如 服务设计、系统设计等,提高 设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
促进创新发展
设计程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推动设 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 工艺的应用和推广。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82fe4d453610661fd9f401.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设计程序与方法/ Program & Method of Design课程编号:1303070011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课程学时/学分:42课时/2.5学分实验(创作、制作、上机)42学时/2.5学分:讲课32、其它实践学时10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进行产品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和方法、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流程、现代设计方法发展前沿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设计师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设计方法、程序和评价方法。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和方法、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流程、现代设计方法发展前沿。
实验教学内容:产品设计流程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在掌握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
着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掌握创新思维和方法。
2.掌握现代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3. 掌握优良设计的评价方法。
4. 了解现代设计方法发展前沿。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1.总学时分配2.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工业设计概论、造型基础、设计表达、色彩设计等后续课程:产品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最终成绩以考试和命题设计形式作为全部作业为依据进行综合的评价考核(作业数量、质量、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出勤等)。
评价参考标准:考试 70% ;命题设计 30%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1.《工业设计方法学》.简召全主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2.《产品系统设计(产品设计2)》.吴翔编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3.《设计的展开—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序》孙颖莹等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鲁晓波,赵超编著.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5.《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实务》[德]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6. 按任课教师自编制定的实践指导书为准。
《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c054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8.png)
《程序设计方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程序设计方法学2.课程英文名称:Programming Methodology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上机18学时)6.总学分: 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程序设计方法学是信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概况,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描述方法、设计技术和设计工具,学习程序结构分析方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设计策略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系统分析能力和较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 第一章程序设计方法学简介(4学时)教学内容: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结构程序设计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特点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重点: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定义;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特点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结构程序设计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2.第二章结构化程序(4学时)教学内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及一些新的控制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了解一些新的控制结构。
教学重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
教学难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
3.第五章程序正确性证明(10学时)教学内容: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定义、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定义,并掌握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教学难点: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4.第六章结构化程序的正确性证明(4学时)教学内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大纲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0b9bcf195f312b3169a534.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ign program and methods课程代码:0708221603 学时数:理论授课18/实践18 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素质拓展课程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先修课程:设计概论、艺术概论、工业设计史、空间设计基础、人体工程学考核方式:考查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选修课,重点介绍设计方法学、设计程序、设计策划、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管理等几种现代设计方法,目的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较具体地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采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范围和思路,并初步掌握某些现代设计方法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绪论课程内容:1、现代设计的概念和特点;2、环境设计的三个阶段和一般进程;3、部分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基本要求:1、掌握现代设计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环境设计的三个基本阶段。
(二)设计方法学课程内容:1、设计方法学的涵义及研究对象;2、创新思维与技法。
基本要求:1、了解设计方法学的涵义及研究对象;2、理解并能够确定技术系统;3、掌握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与步骤;4、掌握评价决策方法中的技术经济评价法和模糊评价法。
本章重点:掌握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与步骤(三)设计程序课程内容:1、设计的准备阶段;2、设计的构思阶段;3、设计的定案阶段;4、设计的审核阶段;1、设计的管理阶段;基本要求:1、了解设计程序的基本特征;2、掌握设计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设计构思阶段本章难点:设计的管理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在了解了设计方法与程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分组(限四人)各自收集一个成功的设计案例的完整创作过程之详实资料,并对此做出整理和分析,形成PPT报告进行汇报。
三、课程学时分配建议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对于教学重点内容应安排习题。
习题作业应加强原理方面与应用的训练。
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应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熟悉标准与规范等的作用。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ac101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5.png)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1000字《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程序设计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程序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基本要求1.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2.熟悉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特点,并能够灵活应用;3.具备使用程序开发工具、调试工具和优化工具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文档编写能力;5.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1.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1.1 程序设计的含义和意义1.2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编程思路1.3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4 基本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1.5 文件操作和输入输出2.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特点2.1 数据类型和表达式2.2 控制结构和函数2.3 数组和指针2.4 结构体和联合体2.5 文件操作和输入输出3.程序开发工具、调试工具和优化工具的使用3.1 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3.2 调试工具和调试技巧3.3 性能优化工具和技术4.程序设计风格和文档编写能力4.1 程序设计规范和风格4.2 程序设计文档的编写和管理5.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和创新能力5.1 综合案例实践5.2 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和解决方案5.3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五、教学方法1.理论课采用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的形式,充分体现程序设计的应用价值和实际应用场景,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实验课采用分组或个人进行,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来熟悉和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课程设计采用项目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案例分析和讨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e307f6a680203d8cf2f24be.png)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Process and Methods of Product课程编码:050420212学时: 32 实验学时:8 学分:2适应对象:产品设计专业14级学生先修课程:设计表现技法、设计速写,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为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让同学门了解产品设计的程序,熟悉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方法。
重点掌握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
2.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程序。
3.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与设计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述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概述1-2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关系1-3了解工业设计的社会作用1-4了解工业设计师的素质以及工作界面重点了解: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难点: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关系的把握第二章:设计程序授课学时:16基本要求:1-1学习接受项目,制定计划1-2把握市场调研,寻找问题1-3学会分析问题,提出概念1-4知道设计展开,优化方案1-5继续深入设计,开始模型制作1-6开始设计制图编制报告1-7最后设计展示,综合评价重点:把握设计的程序难点:切入实际的课题进行设计第三章: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和设计方法授课学时:12基本要求:1-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法则1-2把握形式美法则1-3把握经济性原则重点:掌握形式美法则难点:经济性跟形式美的结合三:实验1.实验项目一览表2.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设计师工作界面了解。
目的:通过对学生导入工业设计概念,了解作为一名设计师的基本工作平台和产品由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要求:认识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工作内容等基础知识。
四.学时分配五:教材及参考教材:教材:《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何小佑编著2006年参考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陈国强编著2011年《产品设计》吴国荣主编2008年六:课程考核形式: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产品设计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产品设计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c9920019e8b8f67d1cb93f.png)
产品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一、授课课题: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授课形式:理论讲课与实践性指导授课时间:教案主笔:陈剑荣二、教学目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是产品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产品设计课的入门课,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练习使学生把握产品设计基本思维方式和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技巧,在未来的产品设计课程中具有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合理地运用设计方法和程序。
三、教学要求:1、具备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2、具有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程序的能力;3、具有掌握对产品设计的体验方法;4、具有产品设计模型制作的能力;5、具备在产品设计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共72课时)六、考核办法分以下几个内容:1、课堂四个快题练习,每题25分计100分;课程课题设计:产品创新、产品模型、产品报告书分三个内容打分,计100分;按以上两大内容合成,第一项占课程学习成绩总分的30%,第二项占总分的70%。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6(38+18),学分数:3.5)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以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为核心,介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重点介绍了Visual Basic语言中程序的调试技术、文件访问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等,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实习,深刻理解和领会Windows程序设计的特点和风格,掌握其方法和要领,学会可视化程序设计的通用方法和步骤。
能够较快地掌握同类的编程语言,如:Delphi 等。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VB概述教学内容:1.VB的特点2.VB的启动和退出3.VB的集成开发环境教学要求:介绍Visual Basic的特点、熟悉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定制系统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方法。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件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2ffa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2.png)
本课程简介将带您踏上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探索之旅。我们将讨论课程的目标 和重点,梳理课程大纲和教学安排,并介绍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案例分析 和实践,我们将帮助您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最后,我们将评估学生的 学习成果并提供反馈,以便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让我们一起探索设计程序 与方法的魅力吧!
课程目标与重点
1 培养设计思维
2 掌握设计工具
通过本课程,您将学会 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意识和灵活思 维。
我们将介绍各种设计工 具和软件,帮助您提高 设计效率和作品质量。
3 理解设计程序
您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了解设计程序 与方法的理论和实践, 掌握设计过程中的关键 要素和技巧。
课程大纲与教学安排
模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案例分析与实践
1
实践项目
2
参与实际设计项目,锻炼设计能力,
实践所学的设计程序与方法。
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经典设计案例,了解优秀设 计作品背后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创意展示
展示和分享您的创意设计作品,与同 学交流,获得更多灵感和反馈。
学生评估与反馈
项目评估
根据设计项目的完成情况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理解程度。
设计基础理论 设计工具与软件 设计过程与方法 案例分析与实践 学生评估与反馈
教学方法与策略
互动教学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和案例 研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 思考。
实践项目
通过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将 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升学 生的设计能力。
个性化辅导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 力。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1)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8974f4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3.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1)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通过讲解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 熟悉各种软件设计模式;
3. 掌握使用UML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的能力;
4. 能够完成中型规模软件的设计工作;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软件设计的几种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详解各种软件设计模式,包括工厂模式、代理模式、命令模式、观察者模式、单例模式等;
4. UM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5. 基于UML的软件设计实践;
6. 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工具和技术;
7. 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基本技巧;
8. 中型规模软件的设计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 以案例为主线,强化实践环节;
3. 采用小组授课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式
1. 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占30%);
2. 实训作业和实践项目(占40%);
3. 期末考试(占30%)。
六、教材
1.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作者:Roger S. Pressman;
2. 《UML基础教程》(第2版),作者:Martin Fowler;
3. 《Head First设计模式》(中文版),作者:Eric Freeman、Elisabeth Freeman、Kathy Sierra、Bert Bates。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d3a3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3.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问题描述在本课程设计中,将实现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
该系统需要能够完成以下功能:1.添加图书2.删除图书3.查询图书4.修改图书信息5.借阅图书6.归还图书系统中需要维护图书的基本信息,如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分类、价格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图书的借阅情况。
设计思路本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每一本图书看作一个对象,拥有各自的属性和方法。
使用Python语言进行编写,使用PyCharm作为开发环境。
首先,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每本图书的属性,该怎样表示和存储。
这里考虑使用字典来表示每本图书的基本信息和借阅情况。
具体地,一个图书的字典包括以下键值:•bookID:图书编号(自动生成)•bookName:图书名称•author:作者•publisher:出版社•publishDate:出版日期•category:分类•price:价格•status:借阅状态(0为未借出,1为已借出)在系统启动时,从文件系统中读取并解析存储所有图书信息的文件,将每本图书表示为一个字典,并存储在一个列表中。
在程序运行时,所有操作都是基于这个列表进行的。
接下来,考虑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这里将使用Python类来封装这些功能。
具体地,将设立一个名为Library的类,该类包含图书信息列表的初始化、保存和读取,图书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修改,以及借阅和归还功能。
其中,图书信息列表的初始化和保存/读取功能可以通过定义一个基类实现,而借阅和归还功能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开发。
具体的类结构如下:class Book:passclass Library:passclass Borrow(Library):passclass Return(Library):pass其中,Book类封装了一个字典,用于表示一本图书;Library类封装了一系列对图书列表进行操作的方法;Borrow类和Return类分别继承了Library类,并用于实现借书和还书功能。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cb9d9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3.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Program and Method of Product Design)学院: 艺术学院执笔人:专业负责人:制定(修订)时间: 年月一、课程基本信息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标】1.明确设计的重要性2.了解设计、程序、方法【教学内容】1.何为设计?2.引入设计程序与方法【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程序、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解:设计中的程序与方法运用掌握:程序与方法的重要性【本章重点】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位置【本章难点】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思考拓展】通过案例分析设计程序与方法第二章产品设计程序与新产品开发流程(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产品的程序分类2.基本掌握新产品开发流程与产品改良流程的不同【教学内容】1.以人为中心的思想2.新产品开发流程【基本要求】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中所涉及到的五类人理解:设计中所涉及到的五类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新产品的开发流程与产品改良流程的不同【本章重点】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本章难点】新产品开发流程【思考拓展】通过案例,分析各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创新思维及创造思维2.基本掌握创新思维的各种方法【教学内容】1.创新思维形式2.创新思维的方法3. 现代设计方法及研究【基本要求】了解:创新思维及创造思维理解:创新思维的各种方法掌握:创新思维的各种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本章重点】创新思维方法【本章难点】现代设计方法及研究【思考拓展】通过案例,了解创新思维方法的应用第四章现代设计程序分析及应用(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设计程序的构成2.基本掌握现代设计程序的应用【教学内容】1、设计程序的构成2、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3、企业应用设计程序分析【基本要求】了解:了解设计程序的构成理解: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掌握:企业应用设计程序分析【本章重点】企业应用设计程序分析【本章难点】企业应用设计程序分析【思考拓展】通过案例,基本掌握现代设计程序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设计程序分解后的各个步骤【教学内容】1、调查与分析2、概念与构想3、方案表现与优化4、评价与实施【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程序分解后的各个步骤理解:调查与构想的重要性掌握:方案表现与优化【本章重点】概念与构想【本章难点】评价与实施【思考拓展】通过案例,了解产品设计程序分解后的各个步骤。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大纲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fd78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1.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A.课程名称:设计程序与方法B.课程编号:XXXXC.学分:3D.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E.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F.课程性质:主干课程G.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掌握设计程序与方法的能力,包括分析需求、设计算法、编写代码、测试与调试等各个方面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A.理论部分1.程序设计基础a.程序设计方法论b.程序设计生命周期c.程序设计范式2.需求分析与设计a.需求获取与分析b.需求规格说明c.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3.算法设计与分析a.基本算法概念b.递归算法c.动态规划算法d.贪心算法e.分治算法4.编程技巧与风格a.模块化编程思想b.代码复用与封装c.编程风格规范与规约5.软件测试与调试a.测试方法与策略b.调试技巧与工具6.软件项目管理a.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b.软件配置管理c.软件质量管理7.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a.常见程序设计问题与解决方法b.成功软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B.实践部分1.编程实践a.通过多个编程作业,学生将进行实际的程序设计、编写和调试,提高编程能力和理解程度。
2.小组项目a.学生将参与一个小组项目,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与调试等环节。
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实践报告a.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实践报告,总结实践部分的项目经验和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A.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结合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与互动3.实践项目指导与辅导B.评估方式1.课堂测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程中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2.编程作业:占总成绩的30%,学生需要完成多个编程作业,评估编码质量和实现效果。
3.小组项目:占总成绩的30%,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
4.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10%,评估学生对实践部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参考教材A.《程序设计与方法》B.《软件项目管理实务》C.《算法导论》D.《代码整洁之道》五、学生要求A.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编程经验。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剖析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367579f111f18583d05ad8.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 适用专业[ ]课程承担单位[ ] 学时[ ]制定人[ ] 制定日期[ ]审核人[ ] 审核日期[ ]批准人[ ] 批准日期[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采用任务体系教学,通过学习工业产品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以及产品造型的质量评价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一机一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一般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设计任务,配合其他人员完成一般家电产品、家具产品、电子设备等工业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以“电热水壶设计”、“移动硬盘造型设计”项目为载体,将工业设计方法、程序、市场调研、专利等知识融到项目中进行讲解。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要素,是达到工业设计职业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完成前导任务是“本专业相关的美术基础训练”,为本课程学习提供理论知识与必备技能。
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与创新设计》提供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产品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先掌握必要的设计手段和设计理论知识,继而获得岗位所需的实际产品设计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设计的各种方法;2.学会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工业产品的策划和设计;3.能与团队协作完成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任务。
(二)能力目标1.学会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2.掌握和运用工业产品设计的各种理念和方法流程;3.对现有产品具有分析能力;4.能运用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规律进行工业产品造型设计;5.能运用产品的仿生设计、绿色设计、概念设计、人机工程学等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进行产品设计。
设计程序与方法 教学大纲
![设计程序与方法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728c307f1922791788e856.png)
设计程序与方法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311X10课程名称:设计程序与方法/Procedure and Methodology of Design课程类别:学科教育课程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造型基础二维设计三维设计适用专业:产品设计教材、教学参考书:1、《设计程序与方法》,高筠、怀伟、俞书伟,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2、《工业设计方法》,卢一舟、华梅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鲁晓波、赵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田野、王妮娜,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何晓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为产品设计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产品设计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掌握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其中的设计方法,通过了解程序与方法的重要作用,明确设计的科学性、方法性、技巧性和规律性。
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设计的内容和实质意义,掌握产品设计的正确思路和方法,达到以理论指导设计实践的目的,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设计产品,为今后的设计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设计的的基本概念;了解产品设计的程序;对设计调查与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基本掌握;了解设计思维的形成与培养方法,掌握多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形式,对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程序及程序中的各种有较全面的掌握。
2、能力要求:要求达到以下能力:现场调研能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和提取概念能力;概念与设计手法转化能力;设计表达能力。
3、素质要求: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对社会责任感;厚重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美学品味;极佳的团队合作与交流意识。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课时为64,期间安排三个课内实践环节,共20个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适用专业[ ]
课程承担单位[ ] 学时[ ]
制定人[ ] 制定日期[ ]
审核人[ ] 审核日期[ ]
批准人[ ] 批准日期[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采用任务体系教学,通过学习工业产品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以及产品造型的质量评价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一机一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一般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设计任务,配合其他人员完成一般家电产品、家具产品、电子设备等工业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以“电热水壶设计”、“移动硬盘造型设计”项目为载体,将工业设计方法、程序、市场调研、专利等知识融到项目中进行讲解。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要素,是达到工业设计职业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完成前导任务是“本专业相关的美术基础训练”,为本课程学习提供理论知识与必备技能。
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与创新设计》提供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产品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先掌握必要的设计手段和设计理论知识,继而获得岗位所需的实际产品设计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设计的各种方法;
2.学会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工业产品的策划和设计;
3.能与团队协作完成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任务。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2.掌握和运用工业产品设计的各种理念和方法流程;
3.对现有产品具有分析能力;
4.能运用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规律进行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5.能运用产品的仿生设计、绿色设计、概念设计、人机工程学等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进行产品设计。
(三)素质目标
1.综合运用工业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2.学会团队协作;
3.完成工业产品的策划、调研、定位、草案、绘图、样品制作等完整流程。
三、设计思路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融合了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通过引入企业的实际产品设计案例作为课程设计的内容,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形态、技术经济等基本要素,掌握产品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开发或提案设计。
从而在知识、生活、感觉、创造和开发等作为设计师必备的条件方面得以全面提高,为走向社会、开发设计新产品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课时分配
(二)任务单元
五、课程实施与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规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师生互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开始时教师教授内容多,学生自学内容少,最后是教师教授内容少,学生自学内容多。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倾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相结合方式,把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等手段充实到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整理了大量的设计案例、设计方法、设计思维方法、图片、视频等信息素材,使理论知识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项目教学:在课堂上对虚拟项目进行讨论和设计,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及对今后工作的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给学生某个特定的任务,例如,拿着调研表格去某个地点做调研;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某个任务的资料收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取某个成功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包括接受项目、分析项目、定位人群、市场调研、资料汇总、设计理念、设计草图、产品模型制作等设计流程,可以使学生完整的了解设计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今后的设计。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共同研讨确定调研、设计方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引导学生课后利用教学资源、项目资源、网络资源自主查阅文献、自主设计,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有条件的可采取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考核学生的能力。
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
1.成绩评定方式
2.考核内容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良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材选用坚持依据该课程标准,优选高职高专教材。
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教材应按完成工作过程/项目/任务的需求和岗位操作规程,综合职业技能证书组织教材内容,理论够用为度,增加实验实训的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应图文并茂、精炼、准确、科学,便于理解和掌握;教材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知识及时地纳入教材,贴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材中内容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推荐教材《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江杉主编,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专业教室、专业实训室。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注重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仿真案例、教学录相、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教案等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要丰富、图文并茂,教学内容要来源于生产实践,要有实际利用价值。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参考资源如下:
《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鲁晓波、赵超编著,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陈国强编著,201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徐伯初编著,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