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术后感染的防治医学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作者:王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分析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进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容易造成术后囊袋感染的因素,同时总结相关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囊袋感染,发生率为2.67%,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未再次出现感染。
结论:囊袋感染是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比较棘手的问题,对患者开展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此类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apsular bag infection after permanent artificial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 patients undergoing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factors prone to postoperative capsular bag infection were explored,and related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2 cases of capsular bag infection occurred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2.67%.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argeted care. All patients healed well and no infection occurred again. Conclusion: Bag infec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fter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Preventive care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uch complication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Keywords: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postoperative capsular bag infec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中圖分类号】R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是治疗患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该术的适应证范围越来越广,获得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措施
一、概述心脏起搏术是一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重要方法,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心脏起搏术后伤口的护理措施。
二、伤口护理原则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4. 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三、具体护理措施1. 术后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每日更换敷料,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沾水,如需洗澡,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2. 伤口换药(1)伤口拆线前,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伤口拆线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挤压。
(3)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 伤口部位的保护(1)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部位受到撞击。
(2)伤口部位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
(3)睡觉时,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受压。
4. 心理护理(1)向患者讲解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伤口护理的认识。
(2)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3)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注意事项1. 伤口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 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护理原则,做好伤口护理工作,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植入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植入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屠金娟;秦丰明【摘要】回顾分析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87例,术后并发感染13例,其术后并发感染原因包括:患者伴有基础疾病;手术因素,如手术持续时间长、装置囊袋不合适、囊袋血肿;术前备皮不到位,术后伤口敷料有渗液、渗血未及时换药。
预防对策:基础疾病控制,加强术前宣教;认真贯彻手术无菌操作原则,增强医护配合能力;术前规范备皮,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出院后随访。
本组11例患者积极换药、加强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有10例抗感染成功,随访期间(术后2~5年)未再发囊袋感染,1例感染反复发作予持续换药;1例将原起搏器消毒后重新置入治愈;1例去除原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对侧置植入新起搏器后痊愈。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16(023)013【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感染;护理【作者】屠金娟;秦丰明【作者单位】绍兴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绍兴 312000;绍兴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绍兴 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4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早期主要治疗“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起搏器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充血性心力衰竭,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都具用很好的临床疗效。
随着手术的广泛开展,并发症的防治也日益重视。
囊袋感染是起搏器植入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研究报道感染发生率为0.13%~19.90%[1],国内研究报道为 0.4%~14.3%[2]。
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囊袋破溃,迁延不愈或感染进一步扩散,出现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心内科近5年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发生相关感染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减少感染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护理发布时间:2021-05-07T15:59:49.29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作者:杨敏慧[导读] 回顾总结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护理经验,尽快促进患者康复。
杨敏慧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回顾总结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护理经验,尽快促进患者康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至2019年收住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8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结论:分析发现,引发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原因、囊袋大小、慢性渗血及手术操作,在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可治愈。
结果:给予个性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体现起搏器术后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囊袋感染;护理干预现代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医学的发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数量不断增加。
但心脏永久起搏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常伴随一些并发症,其中囊袋感染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甚至危及生命[1]。
本院对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对症处理和精心的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性7例,女性1例。
囊袋感染发病时间:1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1月内发生囊袋感染;7例发生于置入术半年后。
3例患者局部皮肤发红,无破溃,血象正常,血培养阴性,局部皮肤消毒。
5例患者皮肤破溃,囊袋红肿。
患者入院后进行心脏B超明确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赘生物,取出起搏器系统彻底消毒,使用双氧水、甲硝唑、生理盐水及PVP碘反复冲洗囊袋等。
予血培养及伤口分泌物培养,明确细菌种类予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其中1例患者进行电极拔除术,2例起搏器原位置入,2例异位植入。
经积极对症治疗后,8例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障碍和心律不齐的医疗设备。
在植入起搏器后,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 起搏器术后的常见问题(1)局部切口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发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电极移位:有时,起搏器电极位置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3)起搏器电池耗尽:起搏器电池的寿命通常为5-10年,但实际寿命可能因使用频率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关注电池寿命,并及时备案电池更替工作。
3.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患者应避免抓挠或搔抓切口,以防感染。
切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水浸泡或受潮。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切口,并定期更换敷料。
(2)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起搏器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告知医生。
(3)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起搏情况。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极位置,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向患者提供起搏器知识和自我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起搏器的作用、常见问题和护理措施。
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自我护理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磁场干扰等内容。
(5)定期随访和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评估工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预防
心 脏起 搏 器 3 7 6例囊 袋 感 染 发生 率 进 行 统计 分 析 ,
感 染发 生 率为 1 . 3 % ,其 中局部 囊 袋轻 度 肿胀 3 例,
以探讨减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感染发生率的
有效 预 防措 施 。 m L注射器于囊袋波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 的预 防
郑冬冬 , 张 剑 , 陆 齐 , 王 益 , 钱红继 , 王 政 华
( 南通 大学 附属 医院心 内科 , 江苏 2 2 6 0 0 1 )
[ 摘 要】 目的: 探讨减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发生率 的措施 。方法 : 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人起搏器
电极导线 ,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3 7 6台次。结果 : 围手术期发生囊袋浅表皮肤感染 5 例, 感染发生率为 1 . 3 %, 表现 为局部囊袋轻度肿胀 , 未破溃 , 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减张抽吸后治愈。术后随访 至今无囊 袋破溃 、 菌血症及感染性心 内 膜炎发生 。结论 : 注重导管室环境消毒 、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止血 , 抗生素预防使用 , 术后严 密观察 、 及时换药是预防 感染 的重要环节。
形 成 。术后均 随访 1 2 个月。 1 . 3 结果 围手 术期 发 生囊 袋 浅 表皮 肤感 染 5例 ,
难, 病症迁延反复, 个别病例甚至 因败血症等原 因死
亡, 因此对 起搏 器感 染应 引起 足够重 视 。 本文 对我 院
心 内科 白 2 0 1 0年 8月一2 0 1 3年 1 2月 植 人 永 久 性
上植入者 中 7 5 %的患 者 同 时伴 有 一 种 以 上 的 并 发 症。 对 于高龄 、 糖 尿病 、 肾病 、 肿瘤及 有 呼吸道 道疾 患 者, 长期 服用 糖 皮 质 激 素 、 口服 抗 凝 剂 、 植入前 2 4 h 发热 , 植入前 还在 使用 临 时起搏 器 , 永久 性 中心静 脉 置 管等 都是 感 染 的危 险 因素 . 应 视 为感 染高 危 人群 。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体会
位 ;④ 嘱患 者术后 1 个 内避 免术 侧 手臂 的 过度 高举 或 过伸 等动
2 并 发 症 的预 防和 护 理
21 术前健 康宣教 :健康 宣教在 临床处 置 I宵很 大作用 ,可 以使 . { 1
患者 更好 的 了解 自己的病情 ,建 立康 复的 决心 ,以便 与 医护人 员
5 参考 文献 3 并 发 症 的护 理 31 囊 袋破 溃 1 :起搏 器植人 术后 5 发生 ,该患 者术后 电极 下 . 例 d 端皮 肤变青 紫伴 疼痛 ,经减 少活 动后 无好转 ,故 再次 手术制 作囊
袋 。原 因考 虑患 者为 老年人 伴糖 尿病 ,起搏 器囊 袋过 小 、分 离未 达胸 大肌筋 膜表 面及皮 下组 织过 小有 关 。为减少 囊袋 破溃发 生 , 起搏 器位置 应远 离肩关 节 ,避免 术后 患者上 肢及 肩关 节活 动引起
[] 3 杨鼎 颐, 治焯 . 心脏起 搏 和临床 心脏 电生理 学 【 . : 黄 人 M] 西安 西
安 大学 版 ,0 31 1 2 0 :0 .
[ 收稿 E期 :2 1—72 编校 :周浩 】 l 0 00 —1
提供 咨 询服 务 。对植 入起搏 器患 者提 供相关 知识 服 务 ,即术前 、
适应 证 ,告 知其 植入起 搏器 的必要 性 ,简单 介绍 手术 的过程 ,说
明在 胸部作 小切 口、创 伤小 ,从 静脉导 入 电极 心房或 心室 ,在
胸部 植 入起 搏 器 并 与 电极 相连 发 挥 起搏 作 用 . .手术 时 间短 、微 创 、无痛 苦 ,治疗缓 慢性 心理 失常 效果好 ,能 很快 缓解症 状 ,提 高 生活质 最。
淡 、 消化 、低 盐 、低脂 、 低胆 困醇 的饮食 ,保 持大便 通畅 。 易 2 心 理 护理 :术前 应 向患 者及 家 属介 永 久起 搏器 植 入术 的 . 2
起搏器术后感染的识别和处理
自从1958年第一台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植人人体以 来,半个世纪里全世界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已超过3百万 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已成为临床成熟 的常规治疗技术。同心脏起搏器一样,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 器(ICD)在20余年间功能不断完善,植入技术犹如植入普 通心脏起搏器一样方便,已成为预防心律失常所致心脏性猝 死唯一有效手段。这些心脏器械的应用挽救了众多心脏病 患者的生命。但术后感染作为一个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 视。 1流行病学 起搏器感染的发生率国外文献报道为0.1 3%一 19.9%【2)】,死亡率为27%一66%【4.5】,国内报道感染发生率 为2.1%【6J。大约有25%的感染发生在急性期,即起搏器植 入后l一2个月内。发生在8一12个月的迟发感染也有报 道。Klug等"1研究发现,急性期感染多发生于首次植入起 搏器,约占79%,而慢性感染则通常发生于对原有起搏器的 二次操作或置换。总的来看,第一次植入起搏器后感染的发 生率显著低于起搏器置换后感染的发生率p1。起搏器感染 可局限于囊袋部位,约为69%,也可播散至心内膜导致感染 性心内膜炎,约10%【8J。2004年法国的一项关于起搏器相 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每年每百万例接 受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中有550例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ICD感染发生率大约为0—3.9%¨””J。与心脏起搏器 一样,大多数感染发生于囊袋局部,并且大约62%的感染发 生于ICD更换后,显著多于初次植入后¨“。 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感染的发生似乎 增加得更快。Cabell等¨刮进行的一项医疗保险调查告诉我 们,每l 000个医疗保险受益人中起搏器感染的人数由1990 年的0.94人增加至1999年的2.11人,lO年间增加了 124%。人口老龄化及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扩大使得起搏器 植人数量在增加,而感染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起搏器植入 增加的比例,这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包括病人的高 龄、体弱,对起搏器感染的认识和诊断的提高,以及人口寿命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60例通过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治疗后应做好预防工作,患者一旦出现感染应通过合理抗生素全身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处理,获得满意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感染;感染因素;护理效果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为一种通过埋藏在皮下和插入心脏电极导管相连的人工心脏起搏器,其发放特定频率脉冲电流给患者心脏产生一定刺激,进而代替心脏起搏点使得患者心脏搏动的方法。
其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等各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具有一定改善作用,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在采用该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极易出现术后感染,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尽可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1]。
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通过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53±5.14)岁;10例为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8例为病窦综合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1.24±6.32)岁;9例为房室传导阻滞、3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8例为病窦综合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给予其对症、饮食、生活、环境和药物等护理措施。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护理进展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24]庄绪荣,张丽萍.失能老人养老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2016,38(3):47 57.[25]孙金明.中国失能老人照料需求及照料满足感研究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J].调研世界,2018,(5):25 31.[26]洪燕,蒋艳.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支持性策略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1):26 29.[27]张玉琼.构建失能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社会网络为视角[J].老龄科学研究,2015,3(6):48 57.[28]QuailJM,WolfsonC,LippmanA.Unmetneedforassistancetoperformactivitiesofdailylivingandpsychologicaldistressincommunity dwellingelderlywomen[J].CanJAging,2011,30(4):591 602.[29]医疗保险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081号建议的答复[Z].2016 7 14.[30]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400号建议的答复[Z].2019 7 17.(本文编辑:李小玲)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04.005工作单位:201399 上海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心血管内科傅咏华:女,本科,主管护师金敏真:通信作者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医院浦菁人才计划(PJ201602)收稿日期:2019-06-21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护理进展傅咏华 金敏真摘要 综述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护理进展,并发症的护理主要包括囊袋感染、囊袋积液、起搏器电极脱位或断裂、起搏器工作障碍及综合征等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起搏器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被应用在临床之上,自此开始其植入率与日俱增。
美国在1993 ~ 2008年期间的植入总量一直攀升到96%左右,但当时的感染率也很高,约增加至210%,在1996 ~ 2003年期间由感染引发住院的概率也提高了约3.1倍,全部的感染概率约达到0.13% ~19.9%。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从而感染的情况可能使住院的概率增加,住院的时间和费用也会增加,对于感染症状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难度,甚至有一些患者会因引发败血症等致死,所以应重视预防工作。
鉴于此,为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出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措施。
一、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感染类型起搏器的感染通常按照程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囊袋浅表皮肤感染,这种感染主要的症状是局部的皮肤出现刺痒或者红肿的情况;囊袋感染,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囊袋形成死腔、破溃或者肿胀的情况,还会产生脓性分泌物,且局部的皮肤会出现缺血和坏死的症状;血行感染,此时则主要伴随全身性的感染症状,会出现败血症、菌血症,同时伴随白细胞升高及发热的症状;感染性心内膜炎,该症状和血行感染的症状相似,进行血培养检查呈现阳性,进行超声检查则可发现形成了赘生物。
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措施1、术前准备时即可开始做好预防首先要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经过多项研究调查发现,大多数的起搏器感染患者均伴随心力衰竭、肾衰竭以及糖尿病等病症,且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中有75%的植入起搏器者同时存在超过一种的并发症。
感染的高危人群大都存在以下情况:在进行植入起搏器手术之前仍在使用临时起搏器的、进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在植入手术24小时之前存在发热症状的、口服抗凝剂的、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呼吸道疾病、肿瘤、肾病、糖尿病的高龄患者。
对于这些情况,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就应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以便预防植入感染。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感染原因及对策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感染原因及对策
陈宏勃;张玉秋;张基昌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5(026)012
【摘要】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
感染是安置埋藏式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感染有直接的,也有继发的,正确的预防感染是埋藏式起搏器成功的关键。
我院从1989年7月-2003年12月共植入心脏起搏器262例,发生感染4例,感染发生率1.5%.现将有关预防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处理对策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342)
【作者】陈宏勃;张玉秋;张基昌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J], 金海英;荆丽敏;王向党;孟荣英;韩青
2.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感染原因及对策 [J], 陈宏勃;张玉秋;张基昌
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 [J], 穆景辉
4.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感染与出血的护理 [J], 金惠仙
5.糖尿病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措施研究 [J], 俞辰荣;陈琦;刘晓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双侧伤口反复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西南国防医药2019年8月第29卷第8期胆囊壁结节状或局部增厚病灶不能简单认为是息肉等良性病变,结石性胆囊炎与胆囊肿瘤并存的可能性,不能被结石的症状所掩盖或忽略,应该深入检查排除恶性可能。
三是术前需临床、影像及检验学等资料综合分析,肿瘤相关生化指标异常有利于肿瘤的筛查。
本例术后查静脉血中CA199、CA125都明显升高,提示胃肠道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引导临床有针对性对胃肠道深入检查,从而发现原发灶明确诊断。
文献报道,胆囊转移多是在原发肿瘤术后多年发现,而且孤立性转移罕见[2,5]。
转移途径有血行、淋巴及直接侵犯等多途径。
解剖学上,胃与胆囊有共同的淋巴回流系统[10],所以,胃癌可以经过淋巴转移至胆囊。
本例胃外器官仅于胆囊内见转移灶,且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提示以淋巴转移的途径可能性大。
本例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石性胆囊炎与合并胆囊局部增厚的肿瘤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超声显示肿瘤部位稍强回声是微小差异征象,易被忽视,CT或MRI增强检查有利于鉴别。
鉴别的难点在于胆囊转移性癌与原发胆囊癌的鉴别,有文献报道,后者为多血管型,显著强化,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有助于诊断,而前者一般没有那么多血管供应[6]。
实际临床工作中,单纯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区分胆囊病灶的原发或转移有困难,PET/CT对于胆囊转移灶及原发灶检测诊断有帮助。
总结本病例:一是提示常规胆囊切除术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二是术前诊断要求临床、影像及检验多方面结合,不能单纯满足常见病的诊断,特别是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征象存在可疑或细微差异时,要进一步排除合并其他恶性病变可能,最大程度避免术前漏诊或误诊。
[1]Spar wasser C,Krupenski M,Radomsky J,et al.Gallbladdermetastasi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Urol Int,1997,58(4):257-258.[2]李晓鸥,吴继华,李成林,等.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3):241-242.[3]Takebayashi M,Toyota N,Noaka K,et al.Two cases ofgallbladder metastasis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J].Journal of Japan Surgical Association,2006,67:2717-2722.[4]Fleres F,Rossitto M,Foti A,et al.Metastasis of the gallbladderfrom the breast cancer[J].Ann Ital Chir,2014,85:335-342. [5]Hart CM,Haisley KR,Lanciault C,et al.Node-negativeesophageal cancer with short-interval isolated metastasis to the gallbladder:a case report[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7,29(1):115-117.[6]Yoon WJ,Yoon YB,Kim YJ,et al.Metastasis to the gallbladder: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of20cases in South Korea[J].World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15(38):4806-4809. [7]Bilici A,Seker M,Oven Ustaalioglu BB,et al.Gallbladdermetastasis secondary to gastric cancer as a first site of recurrence presented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Turkish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23(6):764-768.[8]徐仲航,金殷植,房学东.胃印戒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10):1196-1200.[9]Takebayashi M,Toyota N,Noaka K,et al.Two cases ofgallbladder metastasis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J].Journal of Japan Surgical Association,2006,67:2717-2722. [10]陈亚进.胆囊的解剖学特点及胆囊癌浸润转移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3):207-209.(收稿日期:2019-06-05)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双侧伤口反复感染的治疗及护理钟菁,王江,赵佩群,张辉敏,邓涵丹,田敏,张丽敏,张艺[关键词]起搏器;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541.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188(2019)08-0908-03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9.08.039自从1952年瑞典的Senning医师和Elmqvist工程师研制出第1台可植入人体的心脏起搏器以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逐步广泛开展。
医院感染如何减少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如何减少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然而,与此同时,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医院感染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减少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这种感染的风险。
1. 严格执行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前后,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使用洗手液或者含酒精的消毒剂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并确保手部干燥。
此外,适时更换手套也是必要的。
2. 选择适当的手术环境手术环境的选择对于减少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手术室应具备正常的通风设备和无尘环境。
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灭菌也是十分重要的。
3. 定期更换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的寿命通常为5至10年。
在寿命到期之前,定期更换心脏起搏器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更换心脏起搏器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任何污染。
4.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临床需要,医生可以考虑在手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然而,使用抗生素的决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并在严密监测下进行。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感染风险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
5. 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检查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感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感染的迹象。
医生可以通过胸部X光、超声心动图和血液培养等检查手段来评估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和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6. 宣传教育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而言,宣传教育是减少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的关键。
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和感染防控的认识,加强对感染症状的识别和处理,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
7. 充分沟通和交流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需要医疗团队的多学科合作。
医生、护士、感染科医生以及患者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交流是成功减少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风险的关键。
通过互相交流患者病情、手术计划以及感染风险等信息,可以提高各方对控制感染的共识和合作。
起搏器感染的预防
起搏器感染的预防
哈率应<2% ,大系列资料的感染发生率<1%。
感染的发生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切口或起搏系统污 染所致
手术时间过长 脉冲发生器过大、囊袋过小,造成局部压迫
缺血或磨破皮肤 囊袋内血肿形成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早期和晚期的感染也可由其他细菌引 起(包括真菌)
1/3~1/2的感染发生于新植入者,其余 发生于再次手术行脉冲发生器更换和 导管重新放置者
感染发生后,细菌可黏附与起搏系统(如电 极导管)的表面形成菌落,其表面履盖的分 泌物具有防止机体和抗菌药物攻击的作用。 因此,单用抗生素治疗常难以奏效,最彻底 的解决方法是将起搏系统全部取出。
感染的起搏器取出后如何处理
一种是起搏器取出后立即在远离感染 的部位重新植入新的起搏系统
另一种方法是先取出感染的起搏系统 ,如果需要,即行临时起搏术,待感 染基本控制后在对侧植入新的起搏系 统
电极导管感染
可轻至皮肤溃破(erosion)形成窦道; 重至危及生命的全身感染(败血症)。如不 拔出电极导管持续,持续感染所致的死亡率 可高达66%。因此,即使在老年的高危患者 ,如果必要也应行导管拨除术(包括开胸拨 除导管)。
在术前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行囊袋修复。
病例介绍
老年男性,尿毒症并脑梗塞后遗症,语言表 达尚清楚,无肢体运动障碍,1年半前在我 院血液透析1个月时出现三度房室阻滞,气 短并乏力加重,决定起搏器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搏器术后感染的防治医学
起搏器是一种用来维持心脏正常节律的装置,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来说,起搏器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术后感染是术后并发症中的一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我们需要加强对其防治的医学研究。
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严谨,手术中患者暴露时间过久,手术器械不洁净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其次,患者自身因素也会影响感染的发生。
比如,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等都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防治术后感染的关键在于预防。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
在手术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器械的洁净,并及时更换手术场地布草等。
手术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术后伤口进行定期观察,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另外,在术后感染的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术后感染一旦发生,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在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后,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同时,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也是术后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
理治疗包括适当的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局部热敷和冷敷等。
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的几率。
此外,术后感染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手术本身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负担,而术后感染更是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因此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与理解,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并战胜困难,加速康复的进程。
综上所述,起搏器术后感染的防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手术中的操作规范、术后的伤口护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心理护理等。
只有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除了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手术中的操作规范以及术后的伤口护理等医务人员的关键操作,患者自身也应该积极参与术后感染的防治。
首先,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他们应该与医生详细沟通,并在手术前向医生提出所有可能的疑问和担忧。
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包括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和参与术后护理,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其次,患者应该积极参与术后的伤口护理工作。
医务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伤口的位置、大小、护理方法等信息,并教会患者如何正确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等。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日常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触碰到
不洁净物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患者还应该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术后感染防治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特别是要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免疫功能。
此外,患者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的休息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几率。
在术后感染的防治中,家属的支持和协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照顾。
他们可以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的伤口护理工作,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此外,家属还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术后感染的防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仅有医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参与同样重要。
通过加强对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手术中的操作规范、术后的伤口护理以及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合理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