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 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⑴房室传导阻滞。

(2) 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⑶急性心肌梗死。

(4) 窦房结功能不全。

(5) 室上性心动过速。

(6) 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 IflL管迷走性晕厥。

(8) 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 心脏移植患者。

2. 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 超速抑制治疗。

⑶病窦综合征。

⑷心动过缓。

⑸心脏骤停。

(6) 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 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 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 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 重度主动脉反流。

2. 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 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3 手术安排
确定手术时间,并告知患者应该在手术前几 小时内禁食。
4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停止或调整使用的药物,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期间的医疗护理措施
麻醉管理
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患者的麻醉状态,并确保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痛。
术中监测
通过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确保手术过程顺利。
3 心理支持
护士会与患者进行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减轻疼痛对其 情绪的影响。
术后卧床休息和活动限制
1 卧床休息
患者需要在术后休息一段时间,以帮助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护士会确保患者有足够的 休息时间。
2 活动限制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和护士的建议,限制剧烈运动和重物承载,以避免对心脏起搏器造成 压力。
心脏起搏器术后饮食
1 液体饮食
患者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 内,需要逐渐过渡到液体 饮食,以避免对消化系统 造成过大负担。
2 软食或半流质饮食
在医生和护士指导下,患 者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或 半流质饮食,以满足身体 的营养需求。
3 健康饮食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健康 饮食的重要性,包括控制 盐分摄入和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
3 康复计划
护士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慢慢恢复活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
切口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
1 伤口清洁
护士会定期清洁伤口,更换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2 感染预防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感染预防的知识,如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3 定期随访
护士会安排患者定期随访,检查伤口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感染。
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1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了解植入指南将帮助 您更好地准备手术及了解其后续护理。
适应症和指南
适应症
慢性心脏病、晕厥、心肌病和短暂性意识丧失 等都是心脏起搏器适应症的表现。
指南
与您的医生共同决定植入起搏器的最佳时间和 类型。术后需要遵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定期复 查。
植入前的准备
医生咨询
在植入起搏器前,医生将会询问您关于过去和现在 的健康状况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
X线检查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植入 位置和调试情况。
手术前要快速空腹
手术前 6 小时内请勿进食和饮水。
植入手术步骤和技术
1
局部麻醉
手术期间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
2
插入导管
医生会在手术中插入导管,引导起搏器通过静脉插入心脏。通常需要约一小时的手术时间。
3
检查和调试
完成植入后,医生将确保起搏器在适当的位置并进行调试。
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
休息
手术后需要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
避免磁性物品
避免使用磁性物品,如手机、耳机、磁扣等, 以免干扰起搏器。
定期检查
每个月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起搏器正常 运转。
就医
如果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异常症状,应及 时就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护
保持身体健康,遵循医生的嘱咐,定期检查和更换 电池。
监测
1. 每月定期检查,检查心脏及起搏器的状态可靠。 2. 定期上传数据,心脏专家可通过云端监测其
状态。
小结和建议
心脏健康管理
心脏监测仪、心理疏导等是心脏健康的重要工具, 有助于提早发现问题并预防心脏疾病。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障碍和心律不齐的医疗设备。

在植入起搏器后,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 起搏器术后的常见问题(1)局部切口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发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电极移位:有时,起搏器电极位置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3)起搏器电池耗尽:起搏器电池的寿命通常为5-10年,但实际寿命可能因使用频率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关注电池寿命,并及时备案电池更替工作。

3.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患者应避免抓挠或搔抓切口,以防感染。

切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水浸泡或受潮。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切口,并定期更换敷料。

(2)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起搏器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告知医生。

(3)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起搏情况。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极位置,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向患者提供起搏器知识和自我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起搏器的作用、常见问题和护理措施。

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自我护理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磁场干扰等内容。

(5)定期随访和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评估工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护理常规指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注意。

护理常规
以下是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遵守的护理常规:
1.定期随访:定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的随访。

随访时医生将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

2.避免强磁场:避免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环境,如MRI扫描设备等。

强磁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造成干扰。

3.避免电磁干扰:避免使用电磁干扰较强的设备,如手机、电磁炉等靠近心脏起搏器。

这些设备可能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保持身体清洁: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清洗患者手术切口。


持切口干燥和清洁可以预防感染。

5.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但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6.注意体征变化:密切注意身体状况的任何变化,如疼痛、肿胀、感染迹象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家人和医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可以促进康复。

结论
遵守上述护理常规对于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至关重要。

同时,患者还应与医生保持定期联系,及时咨询和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合
理的护理和医疗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心脏起搏器,保持良好
的生活质量。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术前评估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2.术前检查是否完善3.青霉素有无过敏术前干预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简要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并发症,消除疑虑。

2.术前禁食6-8小时,禁水4小时。

3.起搏器植入部位应清洗干净,但避免擦伤皮肤,在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

4.训练床上大小便。

术后评估1.了解手术情况:起搏器植入型号,术中出血2.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神志3.穿刺部位情况:有无出血、血肿、疼痛、皮下气肿4.起搏器工作情况的观察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6.心理支持术后干预措施1.常规心电监护术后常规做12导联EKG以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贴电极片时需避开起搏器植入部位。

2.体位术后沙袋压迫12小时,24小时内保持平卧位或抬高床头30°,限制肩关节活动。

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肘关节适当运动。

24小时后嘱患者取半卧位,无不适者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

3.皮肤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次日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红肿,皮下气肿。

如无并发症,一般拆线时间为7-10天。

4.饮食嘱多饮水,易消化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如牛奶)。

5.常见并发症5.1 感染:局部伤口红、肿、热、痛,囊袋内有感染分泌物。

原因:无菌操作不严密,导管难插,手术时间长,埋藏处皮肤过度紧张,术后囊内积血。

5.2 囊袋血肿:与术前未停抗凝药,术中止血不充分有关。

5.3 电极脱位或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

多表现为起搏失灵或感知不良。

5.4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在早期。

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及性能不同等原因。

5.5 起搏器综合征: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血管搏动、头胀、头昏等症状,通过程控调整起搏频率,尽可能恢复其自身心律或适当调高起搏频率后症状好转。

教育1.体位及活动起搏器植入后,埋入起搏器的一侧手臂在1-2周内不要高举,但可以轻微活动手臂。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质控手册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质控手册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质控手册第一章总则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是指针对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有明确起搏器治疗有效指征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借助X线影像设备,循静脉系统置入一根或数根起搏电极并将其与埋植于胸前皮下的脉冲发生器相连接,通过适时、适当的向心脏发放电脉冲以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病人寿命的治疗方法。

自第一台埋植式永久起搏器问世以来,心脏起搏治疗距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伴随着医学科学研究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工作方式及解剖位置分布的逐渐明了;同时得益于电子学技术、电池技术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今天的起搏器在功能上较最初的产品有了飞跃的发展,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心脏起搏治疗使众多的心脏疾患得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除症状性心动过缓的病人外,新的起搏治疗指征不断涌现,包括部分心衰患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神经心源性晕厥和颈动脉窦过敏患者等在药物和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从相应的起搏治疗获益。

相当数量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也为在以上心脏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临床工作者也据此制定了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指南。

当然,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故为了能使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正确并安全的施行,我们制定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质控总则如下:一、本市开展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单位必须是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必须为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

二、新开展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程序申报,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I类适应证根据病情状况,有明确证据或专家们一致认为起搏治疗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II类适应证根据病情状况,起搏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效果证据不足或专家们的意见有分歧;II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II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III类适应证根据病情状况,专家们一致认为起搏治疗无效,甚至某些情况下对患者有害,因此不需要/不应该植入心脏起搏器。

10-3心脏起搏器诊疗护理规范

10-3心脏起搏器诊疗护理规范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诊疗及护理规范一、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诊疗规范我科医护人员对于起搏器适应症严格按照2013ESC心脏起博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植入性心脏起博治疗》指南,所有人员能明确掌握指南内容。

目前主要的适应证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严重的心跳慢、心脏收缩无力、心跳骤停等心脏疾病。

科室相关人员能清楚掌握:1.窦房结功能障碍永久性起搏治疗建议:包括I 类适应证;IIa类适应证; IIb类适应证;III类适应证。

2. 成人获得性完全性房室阻滞永久性起搏治疗建议:包括I 类适应证;IIa类适应证; IIb类适应证;3.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永久性起搏治疗建议: 包括I 类适应证;IIa 类适应证。

4. 心肌梗死急性期后永久性起搏治疗建议: I 类适应证;IIa类适应证; IIb类适应证;III类适应证。

5. 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及神经介导性晕厥起搏治疗建议。

6.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起搏治疗建议。

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规范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焦虑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主要的心理反应,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起搏器治疗的开展给许多这类患者带来福音。

但它作为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可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致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通过向患者介绍其病变的性质、起搏器安装的意义,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同时邀请已接受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从而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1.2 术前常规描记心电图,记录患者的心率、心律,密切观察心电图中的P波及QRS波和时限。

观察并记录,备齐各种急救药品,核对除颤仪的性能及生理记录仪的准确性,备齐术后监护仪等设备。

1.3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1.4术前1天做好抗生素过敏试验,并做好记录。

1.5术前晚可口服镇静药物保持良好的睡眠,术前4-6小时禁食。

起搏器植入后注意事项

起搏器植入后注意事项

起搏器植入后注意事项
1. 避免磁场和电波干扰: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强磁场,例如MRI等。

同时,也要避免接近电子设备、手机、微波炉等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

2. 避免强烈物理碰撞:由于起搏器植入后在患者身体内,因此需要确保避免激烈的运动、跑步、跳跃、举重等运动或活动,以防止起搏器移位或损坏。

3. 定期进行起搏器检查:患者需要根据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确保起搏器运行正常。

4. 注意药物选择:一些药物会干扰起搏器功能,因此需要遵循医嘱,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5. 注意口腔卫生:起搏器植入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避免口腔感染等可能影响起搏器功能的疾病。

6. 注意食物选择:患者需要遵循医嘱,注意食物的选择,避免摄入过多的盐、糖等物质,以保持身体健康。

7. 注意紫外线照射:大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影响起搏器植入的皮肤区域,因此需要避免直接暴露在太阳下。

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患者可以选择穿长袖、长裤等
遮阳衣物。

10-1心脏起搏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10-1心脏起搏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植入性起搏器临床使用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使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我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使用管理体系,降低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和《关于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3〕61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从事植入性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临床医师,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资格。

二、建立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的领用台账。

医院使用科室领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时,应索取产品供货商的合法证件,核对产品的规格、型号、失效期。

认真填写领用台账,内容应有:产品名称、领用日期、生产企业、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灭菌产品)、产品有效期、产品注册证编号、领用科室及领用人、发货人签名等。

三、临床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前必须进行医患沟通,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四、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科室应仔细核对产品标识(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如有)、序列号等),应建立产品使用台帐。

使用记录(病历)应详细记录产品标识(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如有)、序列号等),能反应产品的唯一性,满足全过程追踪监测;五、规范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使用:术前必须进行医患沟通,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使用心脏起搏器,术前谈话中应说明选择的类型,使用的目的、价格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向患者知情告知,同时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包括:使用心脏起搏器的益处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发生风险后的处理内容。

手术室核对并记录保存所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基本信息: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灭菌批号(灭菌产品)、产品有效期、产品注册证编号、检验合格报告、领用日期、手术日期、手术医师姓名、患者姓名(患者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XX医院术中、术后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和管理临床技术规范

XX医院术中、术后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和管理临床技术规范

XX医院术中、术后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和管理临床技术规范【适应证】1.术前有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

2.术前、术中有恶性室型心律失常,术后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

3.术中分析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较慢者。

4.术中心律变化明显的患者。

5.心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

6.心脏重度增大的患者。

7.婴幼儿心脏手术。

8.心律失常如房颤的外科治疗。

【术前准备】大部分心脏手术一般选用单腔临时起搏器,房颤外科治疗选用双腔临时起搏器。

【操作方法及程序】1.成人在术中安置临时起搏器导线时,应选择没有血管的右心室表面,用带针的导线在心外膜下穿行5mm,避免血管损伤;缝合深度1~2mm,避免损伤心肌;两电极间距离应>15mm,避免接触发生短路;缝合局部有出血者,应缝扎或压迫止血。

剪除针,并将导线绕几个弯曲,以免滑脱。

双腔导线:心房的导线,缝合于右心房表面,防止出血。

部分情况下可将导线的另外一极缝合于膈面心包,在右心室表面仅缝合1支电极导线。

2.小儿由于心室壁薄,直接缝合容易造成损伤,可用滑线将电极导线固定于右心室表面。

【术后处理】1.单腔临时起搏器的管理(1)开启起搏器,观察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2)调整心率,数值是当前患者自主心率的基础上增加10~20/min。

(3)输出功率确定:敏感度调整非同步,逐渐增加输出功率,观察心电监护显示的心率是否与临时起搏器的心率一致;每一次起搏是否有与起搏心率一致的心脏机械活动(即相应的有创动脉血压波形);无创动脉监测者,可通过血氧饱和度波形进行相应判断。

如果只有起搏信号,没有相应心脏收缩,可继续增加输出电压。

一般情况,术后刚刚安置在心脏表面的临时起搏器,起搏器的输出域值在3~5mV足够,如果需要较大的输出域值,需要进一步检查其原因,在能够触发心脏电—机械活动的最低输出功率基础上增加2mV。

随时间推移,连接于心脏表面的临时起搏导线由于纤维包裹,输出电压需要增加,直至15~20mV,如仍不能起搏,可交换电极(即“+”、“-”极互换或重新选择不同部位置入心外膜电极)。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感染的诊断、预防和处理指南(全文)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感染的诊断、预防和处理指南(全文)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感染的诊断、预防和处理指南(全文)英国抗感染治疗学会(BSAC),英国心律学会(BHRS),英国心血管学会(BCS),英国心脏瓣膜学会(BHVS)及英国心脏超声学会联合发布近年来随着心脏植入器械的植入数量的不断增长,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包括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CRT-D)的感染发生率在美国及英国都在不断上升。

CIED感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特别是与心腔内感染相关的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具有致命危险。

据相关文献报道,其全因死亡率可能高达35%。

因此CIED感染具有难以诊断、难以管理的特点。

本指南的目的在于:(1)提高CIED植入患者的护理质量;(2)为相关医疗从业人员提供教育资源,(3)鼓励多学科协作共同应对CIED感染;(4)通过临床证据相关建议提出对CIED感染诊断、治疗、管控和预防的标准方法;(5)为未来研究和监控提供建议。

本指南旨在协助对于英国疑似或确定CIED感染患者的临床处理,并用于未来相关专业学会的教育发展。

本指南中涉及的问题将在每一章节的开始提出。

目录1. 简介2. 方法2.1 研究方向及目的2.2 利益相关方阐述2.3 文献综述2.4 意见达成及指南制定3. 流行病学3.1 英国CIED感染的发生率3.2 CIED感染是否可以衡量并报道3.3 CIED感染的危险因素有3.4 与CIED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为3.5 CIED感染的死亡风险3.6 CIED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3.7 最敏感的抗感染物质为3.8 植入后不同时期感染的病因是否相同4.发病机理5. 临床诊断5.1 CIED感染的临床特点5.2 血液感染的CIED感染患者风险如何6. CIED感染的心脏超声及其他影像表现6.1 胸部放射影像的作用6.2 心脏超声的诊断准确性6.3 如何进行心脏超声检查6.4 FDG-PET/CT扫描的作用7. 微生物采样及处理7.1 确定CIED感染需要收集那些样品7.2 何时进行血液培养7.3 移除时如何进行囊袋培养7.4 处理时该使用何种实验室方法8. 定义8.1 植入早期感染8.2 简单囊袋感染8.3 复杂囊袋感染8.4 CIED导线感染(CIED-LI)8.5 CIED相关自身或异体瓣膜心内膜炎9. CIED感染的处理9.1 如何处理感染器械9.1.1 植入后早期感染9.1.2 囊袋感染、导线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9.1.3 何时倾向于器械移除9.1.4 不建议或拒绝移除CIED患者的比例9.1.5 若不能移除,CIED感染患者如何处理9.1.6 如何处理移除的CIEDs9.1.7 囊袋皮肤破溃后如何处理9.1.8 何时进行再植入9.1.9 如何进行临时起搏9.2 抗感染处理原则9.2.1 生物膜与CIED感染9.2.2 早期感染选择何种抗生素9.2.3 简单囊袋感染推荐使用何种抗菌药9.2.4 复杂囊袋感染推荐使用何种抗菌药9.2.5 CIED-LI或CIED-IE推荐使用何种抗菌药9.2.6 CIED挽救尝试后的生活方式9.2.7 CIED感染抗菌治疗的最佳途径9.2.8 CIED感染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9.2.9 CIED无法移除时,应如何治疗10.感染预防10.1 CIED植入的手术场所10.2 术者经验是否影响感染概率10.3 是否应该减少临时起搏以减少感染10.4 有感染征象的患者是否应该进行CIED手术10.5 患者在植入CIED前是否应该排除葡萄球菌感染10.6 CIED植入术如何进行抗凝治疗10.7 CIED植入前需要进行哪些感染防控措施10.8 CIED植入术前如何进行备皮10.9 抗生素应用10.9.1 CIED植入术是否应该进行系统性抗生素预防10.9.2 何时进行预防抗生素治疗10.9.3 内容包括哪些10.9.4 植入后囊袋是否应该进行抗生素冲洗10.10 哪些手术因素会影响感染风险10.11 术后伤口的处理1.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CIEDs问世以来,心脏永久起搏器(PPMs)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CRTD)就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2)协助检查: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如血尿常规、胸部X线、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

(3)皮肤准备:植入起搏器备皮范围在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临时起搏器通常经股静脉,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4)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5)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必要时可留置导尿。

(6)术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抗生素一次。

(7)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2、术后护理(1)休息与活动:植入式起搏器者需保持平卧位或略左侧卧位8~12h,避免右侧卧位。

如患者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30~60°。

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

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需绝对卧床,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

(2)监测: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

监测病人的心电图以发现心律失常,确保起搏器功能正常,出院前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起搏功能测试。

(3)伤口护理与观察:植入式起搏器者伤口局部盐袋加压6h,术后24h换药1 次,伤口无异常可2~3天换药1次,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紫、波动感等,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如切口愈合良好,一般术后第7天拆线。

临时起搏者每天换药,防止感染。

(4)监测体温变化,常规应用抗生素2~3天,预防感染。

禁用活血化瘀药物,防止皮下淤血。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郑** 审核人:童** 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器械植入后感染的处理原则-指南推荐

器械植入后感染的处理原则-指南推荐

器械植入后感染的处理原则-指南推荐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发生率迅速增长。

美国的资料显示,CIED感染自2004年的1.53%上升为2008年的2.41%。

新近Mittal S等的研究(Heart Rhythm. 2014 Apr;11(4):595-601)显示,1651例患者术后6月感染发病率为1.5%,器械类型与手术方式对感染发病率具有明显影响,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组合是CRT-D术后1月内再行导线重置或囊袋血肿清除者,高达33%,其次是ICD升级治疗,为18%。

感染率增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CRT/CRTD及ICD的广泛应用:患者多为心衰,需要植入多根导线,手术时间长,再次手术可能性大(脱位等)等;②.长寿:一方面高龄伴发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高龄致更换次数增加,而更换感染率高于初装3倍;③.患者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增加,如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致囊袋积血可能性增加等。

1 感染的表现形式及诊断感染表现形式有四种:①.囊袋浅表皮肤感染:仅限于皮肤或切口,少见。

②.单纯囊袋感染:无全身反应,最常见。

③.血行感染: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少见,可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

④.IE:可有全身反应,多为囊袋感染沿着导线累及到心腔内,也可能为血行播散所致。

IE明显恶化预后。

CIED感染的诊断并不困难。

大部分囊袋呈局部炎症反应或皮肤破溃暴露出脉冲发生器和/或电极导线。

全身发热或中毒症状少见。

血培养可阳性,白细胞可增多。

在局限囊袋内感染时心脏超声检查多为正常。

心脏超声不能区分异常团块为血栓还是赘生物,应结合临床及血培养结果。

经食管超声(TEE)更确切,但TEE未观察到附着物并不能排除感染累及电极导线。

2 感染的常见原因及危害囊袋感染常见的原因包括:①.消毒不严格,如腋下未消毒、多种原因需转移至对侧手术时;②.手术操作不谨慎,如术者手套碰到助手后背、指引钢丝的更换过程中碰到其他非消毒物体等;③.导管室空气消毒不严格;④.术中出现紧急临床事件时,如CRT/CRTD术中发生左心衰时。

心脏起搏器植入感染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起搏器植入感染的护理PPT课件
导致心跳过快
3
心脏起搏器植入 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感染
01
严格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细菌进入人体
02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03
药物预防: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04
保持伤口清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细菌滋生
05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预防感染的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04
出院指导:包括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建议
植入后护理不当
植入后未定期 进行心脏起搏 5
器功能检测 植入后未按照 医生建议进行 4
康复训练
1 植入后未及时 更换敷料
2 植入后未定期 进行伤口消毒
植入后未注意 3 个人卫生,导
致细菌感染
患者自身因素
糖尿病 营养不良 长期使用抗生素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症状
01
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
变化
02
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


04
定期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05
发现感染症状后,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
处理,如抗感染治疗、伤口处理等
加强患者教育与心理护理
1 教育患者了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感染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维护起搏器,避免感染 3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 4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5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
心脏起搏器植入 感染的症状

心血管质控分中心介入诊疗管理规范——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

心血管质控分中心介入诊疗管理规范——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

心血管质控分中心介入诊疗管理规范——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一、介入室管理血管造影室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呼吸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有存放导管、导丝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5.应当配备八导联以上(含八导联)的多导电生理仪及射频消融仪。

二、重症监护室管理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起搏器介入诊疗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专业危重病人救治要求。

3.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等项目监测。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5.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三、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管理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和无创性心血管成像与血流动力学检查。

2.有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至少2名具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起搏器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起搏器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起搏器介入(器械植入)诊疗医师管理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

2.有3年以上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卫生部认定的起搏器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经2名以上具有相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5.近5年累计独立完成起搏器介入治疗病例100例以上,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相关的医疗事故,心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相关死亡率低于0.5%。

植入性器材管理制度

植入性器材管理制度

植入性器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规范植入性器材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植入性器材的选择、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各个环节。

三、植入性器材的分类根据不同功能和用途,植入性器材可分为心脏起搏器类、人工关节和血管支架类、植入式除颤器类等。

四、植入性器材的选择1.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植入性器材。

2. 在选择植入性器材时,医疗机构应考虑器材的质量、性能、适用范围、耐用性和价格等因素,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 医疗机构应建立植入性器材的档案,包括器材的品名、注册证号、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有效期限等信息,以确保植入性器材的可追溯性和管理。

五、植入性器材的使用1.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植入性器材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确保器材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2. 在植入性器材手术中,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器材和设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3. 医疗机构应对植入性器材的植入部位和方式进行标记和记录,以便后续管理和随访。

六、植入性器材的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植入性器材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器材的采购、入库、分发、验收和回收等工作。

2. 在植入性器材的管理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植入性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废。

4. 医疗机构应建立植入性器材的随访制度,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确保器材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植入性器材的质量控制1.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植入性器材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对器材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对植入性器材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医疗机构应建立器材使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器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八、违规处罚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医疗机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开除等。

手术室植入物管理制度守则及规程

手术室植入物管理制度守则及规程

手术室植入物管理制度(1)所有植入物使用必须符合《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入制度》及相关规定。

建立外来器械及手术植入物的管理制度,所有植入物必须是国家批准的人工假体,同时必须具备法人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的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税务登记证。

(2)外来器械(包括厂商提供骨科植入物专用手术器械)必须在手术开始前的24小时前送到供应室,供应室接到器械后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

(3)植入物的每一灭菌循环,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且为阴性时方可使用。

(4)一般情况下快速灭菌,等离子灭菌均不能用于植入物灭菌。

当出现紧急情况(如突发性创伤性病人需要骨钉,钢板等)时应记录备案后,才能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前使用植入物,待监测结果出来后也需追踪记录在案,记录保证完全的追溯性。

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前使用植入物应视为特例,而不是操作常规。

对紧急情况必须分析提前使用原因和填写改进措施,以便日后改善。

(5)植入物使用记录应可追溯到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商、供应商。

以上资料一式两份,一份留病历(粘贴在《手术护理安全核查单》或其它指定位置),另一份保存于科室。

(6)可吸收植入物,每包装只可一次使用,开包后未用或用后剩余部分,不可再包装使用。

例如:可吸收吻合器,可吸收闭合夹。

手术室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流程术前一天,由科主任向药剂科提出器械使用申请同时将手术通知单和所需器械清单送到手术室及供应室。

通知相应的器械供应商检查植入型器械符合生物监测供应室护士接到器械后,再次确认外来器械信息,专人清洗打包消毒术后,植入物使用记录应可追溯到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商、供应商。

以上资料一式两份,一份留病历(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或其它指定位置),另一份保存于药剂科。

外来器械由手术室护士签字后送往供应室清洗消毒后再由供应商带走。

非感染性的器械按常规清洁处理,感染性手术先消毒后清洁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管理规范
2 .1 术前准备
2.1.1 控制基础疾病:相关研究表明,感染患者多数伴有糖尿病、肾衰竭、心力衰竭等病;年龄 65 岁以上植入者中 75%的患者同时伴有一种以上的并发症。

对于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有呼吸道道疾患
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凝剂、植入前24h发热,植入前还在使用临时起搏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等都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视为感染高危人群。

术前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适当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能降低植人的感染率。

I 类切口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起搏器置人是不同于 I 类手术切口的,用药适应证更强。

高危患者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适度放宽,可术前3 天使用,因该类患者有隐陛感染风险。

对于口服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患者,我中心术前 12 小时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本组有3 例轻度囊袋感染术前服用抗凝以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史;单独口服阿司匹林者可按时手术。

2.1.2 手术室及时间:随着心脏介入广泛开展,许多医学中心都有心内科独立导管室,本组做法是将冠脉手术与起搏电生理手术时间分开 (急诊除外 ) ,严格导管室管理,规范消毒清洁制度,夜间急诊 PC I术后仍需再次例行消毒手术室,起搏器手术尽量安排在电生理手术之前。

对于症状严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者长 Q T 导致晕厥及晕厥先兆者,及时给予手术,减少临时起搏器的保留时间,减少感染几率,此类患者术后抗生素治疗宜加强。

2.1_3 器材环境:研究发现在植入装置感染患者腋前皮肤,存在与感染致病相同的菌株,提示腋下及周围皮肤是引发植入装置感染的高危险区。

手术医师严格术前洗手消毒,这对于减少感染发生也尤为重要。

事实上因术前手部清洁不够规范,以及手套穿戴错误造成的感染并不鲜见;我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多次抽查采样.菌落数为 0 cf u/ cm 2。

手术衣、机头套以及铺巾为高温高压消毒,而非一次性手术装备。

2.2 术中处理
注意规范手术步骤,减少术中出血,囊袋选择大小适合,导线缠绕合理顺柔。

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手术时间及射线暴露时间。

术中给予无菌干燥纱布囊袋填塞,不需常规冲洗囊袋,术中严格
止血,术毕单线逐层缝合,不留死腔。

术前口服华发令或双联抗血小板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

2 .
3 术后处理
2.3.1 换药与用药:术后给予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局部制动 24 小时,老年、消瘦、皮下脂肪菲薄者制动时间延至 48~ 72 小时。

给予术后 3 日每日
换药,局部有渗出者给于乙醇纱布湿敷,严重者每日可两次换药。

如局部无渗出,给于清洁无菌敷料覆盖,病隔日换药。

夏天、高温或高危感染人群坚持每日换药直至拆线出院。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或波动感。

术后第2 日恢复使用低分子肝素,根据患者切口情况酌情减量。

常规抗感染治疗,对于体温轻度升高者,可能为出血吸收。

若白细胞升高,应给于金葡菌敏感抗生素经验性治疗网,根据血培养抗生素联合使用。

2.3.2 预防囊袋血肿:血肿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不论植入装置是初次植入还是更换性植入,都要严格预防囊袋血肿。

预防措施:
(1) 电刀彻底烧灼止血;
(2 )囊袋内放置浸泡过抗生素的海绵压迫止血;
(3)囊袋局部使用凝血酶药物;
(4 )囊袋充分冲洗,既能冲出组织碎片,还能暴露正在出血的出血点;
(5)使用抗生素液进行囊袋冲洗;
(6 )切口采用单线缝合,避免术后发生皮下蜂窝织炎;
(7)皮肤缝合后加压包扎 12~ 24 小时减少血肿发生;
(8) 避免使用肝素做为抗凝的桥接治疗;
(9 )血肿导致皮肤张力增加时,可适当引流,抽空血肿腔,但禁忌应用普通针头抽吸囊袋内血肿,其可导致囊袋感染。

局部红肿明显或有波动感压力较大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加强抗感染,更换起搏器植入部位,等待或者暂缓处理者易造成复杂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