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知识目标: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如果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描绘了法国社会的风俗史,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鲁迅的杂文深刻反映了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那么,在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鲁迅先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民族不朽的灵魂。

)正像同学们所讲,鲁迅先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民族不朽的灵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人格的写照。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鲁迅高度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而事实上,伟人也拥有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能自主梳理文章内容,提升独立通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3.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预习成果】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ǎo( 舀 )汤gē( 疙 )瘩kāi( 揩 )桌子绞.肉( jiǎo )吩fù( 咐) láo( 唠 )叨调羹.( gēng ) 咳嗽.( sou )抹.杀( mǒ ) 草率.( shuài ) 校.对( jiào ) 深恶.痛绝( wù )2.根据意思写出字词。

____揩____:擦,抹。

____存心____:心里怀有的念头。

____悠然____:悠闲的样子。

____不以为然____: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____深恶痛绝____:厌恶、痛恨到极点。

3.文学常识填空。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____张迺莹____,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____生死场____》《____呼兰河传____》等。

写作背景链接:本文节选自箫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生活上的良师益友;萧红是鲁迅忠实的读者,对鲁迅有着浓厚的感情。

鲁迅去世之后,萧红曾多次在文章中抒发对他的哀悼之情。

二、我的疑问【课文感知】1.本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鲁迅先生的?答案: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夜谈沉思、饮食习惯、开玩笑、读青年来信、不在意校样、看电影、翻书休息、夜里工作、尝鱼丸、包书和病中工作。

2.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琐事,从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品质或特性?答案:乐观开朗、平易近人;自然朴素、人情练达;简单随和、体恤他人;不同寻常,忘我精神;幽默风趣、童心未泯;爱护青年;乐观精神。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当堂习作小结教师提出习作要求:
运用今天学过的一种写作方
法来描写一下你身边的同学,要
突显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师结
合照片引导孩子开拓思路,思考
合适的写作素材并进行写作练
习。

感谢萧红教会我们用貌似不经心
的背后写出了对鲁迅的深刻了
解,从貌似轻描淡写的内里写出
了对鲁迅炽烈的情感。

所以我们
要以一颗饱有热情的心来感知生
活,看一朵花开,赏一朵云飘,
品一段青春!
作业:课后完成当堂习作
同学们先结合日常生活
来说素材,然后当堂进行
习作练习,最后由同学结
合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点
评。

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表达
能力以及赏析
能力。

三、板书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以小见大显中心
动词准确现精神
细节描写摹人物
侧面烘托衬品格。

(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 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外赏读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 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 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 实与虚伪, 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 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 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 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 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 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 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外赏读
2.第二段,为什么详写鲁迅先生的相貌、声 音和姿势? _主__要___为__了__表__现__鲁__迅__先___生__平__凡__中__见__伟__大___。 _“__为___了__突__出__其__思__想__的___深__刻__”__或__“__作__者___ _特__别___熟__悉__鲁__迅__先__生__,___对__鲁__迅__先__生__情___感__ _真__挚__,__记__忆__深__刻__”__等_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__)___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内精读
2.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 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 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_不__能__简__化__,__连__用__7__个__“__陪__”__会__起__到__强__化__感__ _情__色__彩___的__作__用__,__给__人__以__更__深__的___意__境__,__使__ _读__者__对___鲁__迅__先__生__花__大__把__时__间__专___心__陪__客__人__ _产__生__更__强__烈__的__反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

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无数人。了解他的生平,对我们理解那个时代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鲁迅先生的描绘。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和他在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举例:课文中提到鲁迅先生的著作、翻译、文学批评等方面的贡献,以及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举例:课文中“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可以洞察一切”等句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
(3)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如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家国情怀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课文中描绘的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本节课将围绕以下要点展开: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
问题补充: xx年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七年级,语文,教育出版社
网友答案:答案共22页。

提供此答案是为了帮助大家做完题后对照答案,请勿直接抄袭,请认准:【答案网】下载答案,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注意:限于篇幅,继续查看z q nf【co m】其它页答案,请自行点击下面链接打开。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5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6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7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8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9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0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1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2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3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4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5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6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7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8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19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20页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21页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第22页本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并能正确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课。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教学辅助材料: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知道这幅图片或视频中的人物、事物吗?- 你对这些人物、事物有什么了解?步骤二:预习导入1.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与本课内容进行关联,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

2. 引导学生预测本课的内容和主题,并与同桌进行讨论。

步骤三:课文阅读与理解1. 分段朗读课文,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2.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3. 进行课文理解的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步骤四:语言运用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答,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步骤五:拓展延伸1. 给学生展示与本课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历史背景、相关名人等,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完成练习题等,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2. 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3. 理解文章中表达的主旨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伟人的崇敬和尊重之情。

【导学步骤】导学一:导入新课1. 老师与学生简单交流,了解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程度;2. 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主题和内容:这是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回忆了他的形象、风貌,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3.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问题和疑惑。

导学二:阅读导引1. 给学生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 用简洁的词语描述一下鲁迅先生的形象和风貌,让学生对他的外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3. 引导学生阅读一段关于鲁迅先生的描写文段,让学生对他的个性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4. 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阅读这篇文章有什么可以收获的地方?导学三:思考探究1.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形成自己对文章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感受和敬仰之情;3.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尊重之情。

导学四: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了解一下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呐喊》、《狂人日记》等,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2. 学生可以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如朗读鲁迅先生的名篇,观看相关电影或纪录片等,进一步加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和感受。

导学五:小结归纳1. 学生通过导学活动,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内容和主题有了初步的了解;2.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对鲁迅先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3. 学生通过延伸拓展,对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和贡献有了更多的了解。

【课后作业】1. 跟家长和亲朋好友聊一聊鲁迅先生,了解他们对鲁迅先生的看法和评价;2. 回顾一下导学中提到的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选择一部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鲁迅先生高贵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渎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笑和走路的特点.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3.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笑和走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了解鲁迅.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从题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本文主要是介绍鲁迅先生的.对于鲁迅先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谁来说一说。

3.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认识鲁迅。

4.导入:今天,我们就随作者萧红走进鲁迅先生,看看在萧红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提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1)默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不济解剖咳嗽踌躇遭殃(2)思考:课文讲了几件事?试着给它们加小标题。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精品教案

3.《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篇自读课文。

节选的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十四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读者眼前可以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

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上学期,学生阅读完了《朝花夕拾》,深入阅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仅停留在严肃刚直却令人望而生畏的印象上,本文的阅读会让学生对鲁迅有更全面的认知。

同时本文结构散漫,多个细节描写的片段缀连,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表达不适应,需要老师引领和指导。

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简单的“圈点批注”读书法,能够尝试自主疏通文章大意,初步感知文章语言,为本课使用“圈点批注”品析语言和表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学习目标:1.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初一语文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初一语文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初一语文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读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学习本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

但她在散的创作上也有十分突出的成就。

她的散“凭着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胡风语),以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切感受清新、明朗、自然、直率、坦白地吐露出,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

例如,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她的《回忆鲁迅先生》就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也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在本中,由于作者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崇敬缅怀之情,素材又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显得真实感人。

自主预习案(一)给加点字注音:咳嗽( ) 筵( )会窘( ) 抽屉( ) 阖( ) 踌躇( ) 虔( )诚抹( )杀肋( )膜紊( )乱唠叨( ) 隔三差( )五(二) 默读,初步感知。

读完本,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三)本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合作探究案(一)本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八小事,这十八小事,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二)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一篇描写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和人格魅力的文章。

文章通过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展现了鲁迅先生坚定的信仰、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本课节选了文章的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鲁迅先生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可能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一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鲁迅先生的录音、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等,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解释生僻词语,概括段落大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第一课时预习自测:1.阅读“知识链接”,勾画出重点内容。

2.阅读课本全文,勾画重难点和疑点。

3.填空: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的散文。

4.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虔( )诚紊()乱肋()膜噢()的一声抽屉()解剖()遭殃()踌躇()()喘()着窘()迫鉴()赏阖()一阖眼睛5.标出文中其它你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自主学习: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并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全文所写生活片段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从中能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或:请举例分析本文细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把全文划分为若干小节,标注小节序号,并以小标题(最好四字)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

(这是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阅读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例:内容范围小标题性格特点内容范围小标题性格特点第一小节笑声明朗乐观爽朗第二小节走路轻捷干练敏捷第三小节鉴赏服饰博学睿智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

其代表作有、,等,她被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2.鲁迅,原名,又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在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笔名“”。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个课时,时间约为40分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章中对鲁迅的评价和描述;2、掌握借鉴作者语言表达方式,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述鲁迅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探讨人生意义;2、探究阅读中的情感色彩,学会从阅读中汲取情感营养。

【学情分析】鲁迅是我国近代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思想影响着后世。

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提高作用。

而且,鲁迅的一生中涵盖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和朗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口语表达的能力;2、理解文中鲁迅的事迹和思想,在情感上有所收获。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文章感受到鲁迅的思想与精神;2、掌握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请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进入本课程内容。

二、自主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以课文为主,辅以注释和例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并作好心理准备,以参与老师后续的教学活动。

三、整合感悟阅读完文本后,由老师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回顾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通过提问,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缕清文章的脉络,加深学生对鲁迅的印象。

四、语言表达坊间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老师可以选取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朗读。

请学生尝试跟读,对每个字的含义和发音进行解释和比对,讨论作者旨在表达的感情,体验语言的表达形式,提高听说读写的发展。

五、情感体验展示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器材充分表达综合能力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述能力,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鲁迅的思考和情感。

六、总结检查本节课结束了,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充分表扬,并鼓励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学习。

对学生理解掌握不够熟练的部分进行温故知新,重点反复讲解。

同时,教师向学生留下鲁迅的名言,让学生注意积累人生经验,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年级下册语文优佳学案2,3课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优佳学案2,3课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优佳学案2,3课答案1、“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

”对这个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判断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正确答案)递进关系2、修辞手法: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单选题] *比喻拟人(正确答案)比拟夸张3、1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

B.《小石潭记》先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C.《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都采用的逻辑顺序。

(正确答案)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孰(谁,哪一个)能无感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吾B.彼(那些)童子之师夫庸(岂,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赠送)之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正确答案)5、“睿智”的“睿”的正确读音是“ruì”。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7、1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他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志气,再穷也不能丢掉真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 3 课回想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课设计教课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第 1周:课题回想鲁迅先生主备人侯磊课时安排 2课时第 2课时讲课人使用日期教材剖析教课目的1.学习作者浅白朴素、清爽隽永的语言和蔼于生活杂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领会鲁迅平时生活中的开朗与温情,以及作者衷心的敬爱之情。

领会作者经过细节、平时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课重点、难点感悟平庸生活中鲁迅之真切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朗诵品尝,把握细节,沉醉教课资源多媒体课件教课方法感悟学习要求或学法教师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指导栏第二课时一、回首上节内容。

二、感悟平庸鲁迅之中包含的不平庸:(感悟真人迅)假如体、明亮的笑、风趣体了他和我一也是有喜、怒、哀、的“普通人”。

但是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仿佛品出了异于常人的迅,有些感,我忧如又看到了“俯首甘孺子牛”的迅。

学生再品发掘文字背后的迅,在那些看似平庸的言行中能否含着非凡之。

(同学再次研文,回答,教引深入,适充背景)明确:“内心的喜”“忧如不一切”“ 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目光”“想象” “安” “深思” “得”“校瞿秋白的《海上述林》”⋯⋯(重点)明亮背后的澄澈,捷背后的定,致背后的厚,体背后的原,以及不是表露的天真、窘境而不弃追求,我看到了一个真的迅,即真人迅,而“真”恰好不易做到,特别在那的年月能难得,实堪称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切而铸就伟大。

三、深入商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1、深入商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2、同学可发布怀疑3、学习作者看似任意,但倾注满腔诚挚,善用细节等生活杂事勾画出真切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能够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日又经过萧红的回想,展此刻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切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怀、扶助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庸而真切的平时生活中的,也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庸之中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十分引壶觞以自酌引:举起、端起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达到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望感吾生之行休休:停止
D.齐彭殇为妄作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正确答案)
2、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3、1即席发言具有随机性、临场性的特点,要求反应速度快。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4、关于《故都的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文章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是,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正确答案)
课文多出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明(视力)足以察秋毫之末如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B.始速(招致)祸焉沛公则置(放弃,丢下)车骑
C.籍(登记)吏民,封府库朝济(成功)而夕设版焉(正确答案)
D.素善(与……友善、交好)留侯张良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
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吮吸shǔn 翘盼qiáo
B、花蕊xī静谧bì(正确答案)
C、睥睨nì缥缈miǎo
D、走廊láng 萌生méng
7、直到本世纪60年代,将地面()结果与卫星和火箭()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激光的物理性描述。

[单选题] *观察观测
观测探测(正确答案)
观察探测
探测观察
8、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9、关联词选用:()怎么样,()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

[单选题] *只有才
不仅还
不但而且
不管都(正确答案)
10、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1、1“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这样的代称很多,如“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2、关联词: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

[单选题] *特别
甚至(正确答案)
因此
所以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名词,道理。

(正确答案) 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道:名词,方法。

C.伐无道,诛暴秦。

道:名词,道义。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动词,取道。

1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偏僻(piān)杜撰(zhuàn)
B、稀罕(gàn)溺爱(ruò)(正确答案)
C、辜负(gū)风骚(sāo)
D、愚蠢(chǔn)纨绔(kù)
1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偏僻(piān)杜撰(zhuàn)
B、稀罕(gàn)溺爱(ruò)(正确答案)
C、辜负(gū)风骚(sāo)
D、愚蠢(chǔn)纨绔(kù)
1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
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
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
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
17、1《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18、1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判断题] *对
错(正确答案)
1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气喘quǎn 包裹guó
B、脱缰jiāng 监视jiān(正确答案)
C、抵挡dāng 怨恨yuān
D、凫水fù跳跃yào
20、1《红楼梦》中“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1、1小说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2、1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是杜牧。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3、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埋怨(mán)目睹(dǔ)对峙(zhì)
B、弊病(bì)栖息(qī)烘托(hōng)
C、绷带(bēng)骤然(zhòu)哽咽(yè)
D、吹嘘(xū)浮躁(cào)停滞(dài)(正确答案)
2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钦佩jīn战战兢兢kè(正确答案)
B、萧瑟xiāo溘然长逝kè
C、精湛zhàn 侃侃而谈kǎn
D、妊娠rèn 目瞪口呆dèng
26、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7、“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28、1《荷花淀》是孙犁的散文。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9、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
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
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
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
30、“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