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一、村庄就像一个小宇宙。

江村,这个小小的村庄在费先生的笔下就像一个完整的小宇宙,啥东西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

从经济方面看,那可真是个复杂又有趣的体系。

这里面有农业,种稻子啊啥的,就像这个小宇宙的基础能量源。

农民们天天在田里忙活,跟土地打交道,那土地就像一个魔法宝库,你精心伺候它,它就给你产出粮食。

但是呢,光靠种地还不行,还得有副业。

就像家里光有主食没有配菜可不行一样。

缫丝业就是江村很重要的副业,这就像是给这个小宇宙的经济增加了一些高级的装备。

妇女们在这个副业里可是起着超级大的作用,她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忙着缫丝,给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

这让我觉得一个村庄的经济不是单一的,而是像一个拼图,各个小块儿得拼在一起才完整。

二、人际关系像一张大网。

在江村,人际关系也是特别好玩的。

这村子里的人啊,就像一群相互关联的小蚂蚁,谁跟谁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就像一个个小细胞。

家庭里的长辈就像是细胞核,有着很大的权力。

比如说家里的经济大权啦,还有对子孙婚姻大事的决定权之类的。

然后家庭和家庭之间又通过婚姻、宗族关系连在一起,就编织成了一张超级大的人际关系网。

这张网可神奇了,在村子里,不管是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还是有啥纠纷需要解决,都是靠着这张网的力量。

而且这种人际关系还影响着经济呢。

比如说,亲戚之间借钱、借农具啥的,都是很常见的事儿。

这就像是这个小宇宙里的信息和资源交换,靠着人际关系这张网来传递和调配。

三、传统与变革的博弈。

江村也面临着传统和变革的大问题。

传统的东西就像村子里那些老房子,稳稳当当的,大家都习惯了。

像那些古老的耕作方式、家庭结构、社会习俗,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大家觉得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可是呢,外面的世界在变,就像一阵大风吹过来。

缫丝业就面临着这种变革的冲击。

以前传统的手工缫丝慢慢不行了,因为有了外面更先进的机器缫丝。

这就像传统的小帆船遇到了大轮船,有点招架不住了。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20100700169 张涵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全书共计十六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

贯穿全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

初读下来,最大的感觉便是不同于《寻乌调查》的简洁短炼,《江村经济》用另一种平实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崭新的体验。

就像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关于这个村庄的故事,不由得便入了神沉了进去。

故事讲完了,一个挥之不去质朴的江南村庄形象已经在脑海中深深印了下来。

全书详尽着重的刻画了中国文化、宗教和政治体系,把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特别是农民生活的节俭和对礼仪习俗的重视,这也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东西。

例如,“配偶由父母选就,”“结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保证生育男儿事像算命先生明白提出的要求”,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对于生产力的重视,这也导致了书中所提到的男女比例失调,贫困家的男子不易找到媳妇。

还如生活中的各种禁忌,“不能踩踏或糟蹋稻米”、“妇女在月经期间不准接触灶王爷神龛前的任何东西”、“任何字纸都应仔细的收集起来”。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很多习俗都已经遗失了,不过小时候去农村亲戚家拜访对他们对谷子的珍惜程度还是历历在目。

还有复杂礼节禁忌繁多的家庭关系,涉及财产、继承、亲属和丧葬婚嫁。

书中描写的内容正是文化传承过程中影响最为久远的习俗,最真实的农民生活情况。

本书前言作者就提到,观察这个村庄的经济问题,只有在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是才能有所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工业的发展,生丝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是以传统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家庭副业在家庭经济预算中的重要性。

江村经济的变迁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本书引入了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调查,这点也更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而不只是单纯的描述问题的表象。

这一角度在第十二章对蚕丝业的分析中运用广泛。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有感初闻此书之名,总感觉这是一篇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实地观察报告,可是在自己耐着性子的阅读之下,忽然发现本书所要说的东西其实不是那么简单。

《江村经济》虽然以“经济”为题,可是其内容却含涵盖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派和交易等方面,其依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观察写成的,本书旨在说明当地区的经济系统与当地与特别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地区的小型的社会构造关系。

和中国大多数乡村同样,在经济渐渐发展的时代,这个小乡村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费老这本书主要就是经过实地的观察来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以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看到的对于《江村经济》的介绍中知道,这本着作是费老的博士论文,于是,侧重去剖析了一下本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序言,在序言中,费老主要论述了本书检查的重要性。

第二章是检查地区,主假如对选择“江村”这个观点的界定、描绘和介绍和选择这个地区的原由。

第三章至十五章,主假如详尽介绍“江村”内部的各样和乡村发展亲密有关的内容,包含家的内涵、“江村”的财富和继承以及家属关系的拓展、户与乡村、“江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农民的劳作日程、“江村”的农业、土地据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本,最后作者在最后一章做了自己的总结,他指出在这个村里,当时经济冷清的直接原由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败, () 并且仅推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均匀地权其实不可以最后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可是这些改革也是乡村发展必需的、不行缺乏的手段。

在书的最后,费老希望“将来的一代”能够经过此书,正视时代的问题,创建一个崭新的中国。

在看本书的时候,上看了一下对于此书的介绍与评论,认识到此书形成背景,知道了费老在新婚老婆去世和自己重伤的打击之下仍没有阻拦他对学术追求的脚步,内心非常敬重,并且在本书中,费老对于学术那种谨慎求真的精神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此刻检查报告能够说是数不胜数,可是像费老这样在一片检查报告里使用这样之多的专业数学模型和其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倒是很难遇到的,并且在本书中,作者依据自己检查的内容提出了很对拥有建设性的建议,对可是甚至此刻中国乡村的发展拥有很高的借鉴意义!读后有感》20— 019指以主一、深入学习课改、、、增强教学过程(((((、增强教研组凝二、教研组要增强、教研组活动要、踊跃开展听评、进一步制作、我校日10月 1210月 1312月 1112月 2818 四镇化生下年中第20XX—019学一本进一步确定以的教育教课理课程改革作为教课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书评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书评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对中国小农经济“过密化”的几点思考—评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王小飞)黄宗智先生早在1990年于美国出版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

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中译本《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该书对黄宗旨早先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提出的“内卷化”理论,进一步深化为“过密化”。

从而进一步提出了“过密型商品化”以及“内卷化”增长。

得出了结论:1350至1950期间中国长三角农民的糊口农业长期延续,直到80年代后这一地区通过乡村工业和副业的发展而实现了农业的“反过密化”。

黄宗智先生的过密化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和讨论。

但黄宗智教授的研究博采众家之长,却又独树一帜,“他把中国经济作为一个结构—功能意义上的整体把握,明确指出西方模式的理论无法概括中国的历史实际”。

“构建一种独创的分析模式”(王爱平2004)。

兹就本书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述,并赘以笔者之几点疑问,以就正于作者和时贤。

一、本书评介传统观点认为,商品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能推动经济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中国农村经济之所以长期落后的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转变为商品经济。

黄宗智不认为如此,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商品化早在明清时期就得到发展,但这种商品化是过密型的,是一种不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商品化。

黄宗智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早在1350至1850年几个世纪里,中国就存在产粮区产棉区,粮食与棉花制品的贸易非常兴旺。

苏南是著名的谷仓,松江则衣批天下。

并崔生出了一系列著名商业市镇。

劳动力的商品化,则表现在做长工和短工形式。

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外出做长工或短工,但是,短工多数为一般农户所雇用,目的是弥补人力的不足。

所以黄宗智判断在当时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并没有随着粮棉产品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而出现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江村经济第七章读后感

江村经济第七章读后感

江村经济第七章读后感这一章一开头就给我一种特别接地气的感觉,讲消费嘛,这可是和每家每户都息息相关的事儿。

费老写得那叫一个细致,感觉他把村民们口袋里的钱怎么花的,都摸得门儿清。

他提到村里的消费分成了不同的种类,就像我们现在分什么刚需消费和非刚需消费似的。

村民们首先得顾着吃穿住这些基本的东西。

看到这里,我就想啊,这不管啥时候,填饱肚子、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都是最重要的。

不过呢,这村里边的消费也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他们的经济收入,这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赚钱多了,花钱的时候底气就足一点呗。

要是收成不好,那花钱就得捏着点。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关于礼仪方面的消费。

这村子里的人可讲究了,逢年过节啊、婚丧嫁娶啊,都得有相应的消费。

这种消费好像不完全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在村子这个大家庭里的面子和人情关系。

比如说办个婚礼,那得摆酒席,请亲朋好友来吃吃喝喝,这花销可不小。

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有时候为了一些人情世故也会有一些额外的支出,看来这种文化传统还真的是源远流长呢。

还有就是教育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在当时的江村,感觉教育方面的消费好像还不是特别受重视,毕竟大家都忙着填饱肚子。

但费老的描述里也能看出有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有点像刚刚开始萌芽的种子。

娱乐方面呢,虽然不像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但村民们也有自己的小乐趣,哪怕是花点小钱去凑个热闹啥的。

读完这一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江村的消费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

它反映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这就好比是一面镜子,从消费这一个角度,我们能看到整个江村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等等。

而且啊,费老写得这么详细,让我这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有一种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村子里,和村民们一起盘算着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呢。

这一章让我对江村的了解又深了一层,就像拼图一样,又找到了一块很重要的碎片。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读《江村经济》——探究上世纪初中国的乡土经济商学院李国鹏在班主任李政军教授的鼓励下,终于读完了《江村经济》一书,在做了必要的准备后,我决定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对这本书的一知半解写下来,80年前,费孝通教授对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研究,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写下了著名的《江村经济》,这一被称为“人类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巨作。

”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读书的过程中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不像其他经济学作品,大量数据的堆叠而导致枯燥乏味,相反,他却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村风景,是人读来易懂生趣。

有人说,《江村经济》是一首舒缓的民谣,让普通人看得懂的经济报告。

不是数字,不是数据,不是结论。

它展开了一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鸡犬相闻的乡村画卷。

费孝通是经济学家中的文人,他有文人的悲悯情怀。

书在前言中,一句话点明了全书的主旨,“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费教授以一个村子为研究单位,但显然它所代表的通性不仅仅据显现于这个小村落,透过这个村落的经济现象我们可以找到当时改革的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受到的阻力。

我将先以四个部分来简述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第一部分,是序言和调查区域(第一二章);第二部分,是家,财产的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生活(第三四五六七章)第三部分,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第四部分是中国的土地问题。

简述每一部分是不局限于该部分或按照顺序来写,而是结合全书来写的。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江村经济》读后感人类学一直是我极为向往、尊重、推崇的学科。

尽管我还在所谓的象牙塔中学习,未曾在社会摸滚打爬,但人性之复杂,性格之迥异,行为之令人费解,言语之令人迷惑,只要是社会的人,就都有过为之不安,徘徊,迷惘的感受。

人是社会的人,了解一个人也许更算是心理学的范畴,但研究社会中的一个群体,那么是人类学的范畴〔这个说法当然不科学,却是我比拟直接的感受〕。

我看的第一本人类学的著作,应该算是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

当时我就为这位美国女性人类学家所揭露的日本民族矛盾性所震撼,但这种震撼又夹杂着不安和恐慌这本书对一个民族性格的剖析实在太犀利了,倘假设书中所言大局部都是准确的,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可能通过这本书所反映的该群体特有的人性的弱点,到达控制,乃至于摧毁的目的〔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这本书正是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为分析掌控日本所专门开展的工程〕。

假入这本书描写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我们中国人,那我们恐怕就得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

但换一个角度想,人类学也同样是我大中国的机遇所在,对外而言,尽管我中国一向推崇与世无争,但掌握这精神武器总是有备无患;对内而言,研究我国人之性格、传统、习俗和文化,对于我国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

费孝通博士书写的《江村经济》一书毫无疑问就是这种尝试的始祖。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通过本书,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拙以为本书是观察、了解中国农民生活的精品读本,书中所写的现象,从某种程度而言,仍未过时;书中所采用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微型社会来以点带面的研究方法,也沿用至今。

回到阅读的内容。

首先是有费孝通博士的老师马林科夫斯基所书写的激情洋溢,高度评价的序言。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江村经济读后感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村经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村经济读后感1《江村经济》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一本书,是根据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说明的是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尽管这是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但是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

有些问题知道今天都还没有确定的有效的方针对其进行解决。

农村劳动力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在当时只是处于萌芽的趋势,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这也正好说明了费教授的先见之明。

在本书中的第十章有关农业提到:“前两年村里有两台抽水泵……然而这种机器尚未被普遍的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

”注意了,这这两台抽水泵在村里已经存在了两年,根据当地的地域宽广来说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得以推广的了,但是它偏偏就是没有被普遍的采用,而其根本原因也已经明确了。

也就是说在当时来说,当地的农民们就一家就已经害怕劳动力过剩了,相当于吃闲饭吧,害怕失业。

也就是说至少从那时开始村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而在本书当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可以说是强调每个家庭都不敢要过多的孩子,怕养不起,就算养大了也还是个问题,因为财产的再分配问题,也即是人均占地量又将减少。

造成劳动力过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量过快;二是农业机械化。

人口增长虽然在当地来说是受到压制,但是人口还是得增长的,人均占地量也是快速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

然而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来了更大的挑战,农业机械化接着来了,如果机械化得到普遍的应用的话,那又将有大批的农民沦为剩余劳动力。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从人类学角度读<江村经济>有感》读《江村经济》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文化的对话。

读到作者细致地描述江村的家庭关系时,我感觉就像是被带到了那个江南水乡的小村落里。

作者提到家庭在经济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比如家户如何管理土地、如何组织生产,这种家庭与经济的紧密联系是非常有趣的。

这让我想起在我老家的农村,虽然和江村相隔甚远,但过去的情况也有相似之处。

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长辈会合理安排家中每一个劳动力去田里干活或者从事一些副业,整个家庭的收支管理也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特别触动我的是江村丝织业的发展与变迁这个部分。

这个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从市场竞争到技术变革,它的兴衰反映了整个江村经济结构在外部影响下的调整。

我想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丝织业的故事,更是想通过这个微观现象展现出在全球化冲击下传统农村经济该何去何从。

当初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在想,其实这种兴衰变换在现代社会的很多地方也都存在。

比如一些传统手工艺小镇,他们有的凭借创新转型又焕发生机,有的却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

比如关于书中一些社会学专业术语的阐述,有时候会让我阅读节奏停顿一下。

但是,这也促使我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来加深理解。

后来我明白了,正是因为这些术语的准确性,才使得《江村经济》从学术角度上成为一本无可替代的著作。

再说说江村的土地制度。

作者深入探讨了土地的所有权、租赁形式等。

我觉得这种土地制度的探讨对理解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非常有帮助。

同时,这还让我联想到现在土地流转等乡村发展新政策,它们像是一种传承与变革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呼应。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江村经济》仿佛一幅描绘乡村社会生活画卷。

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研究一个小村落的经济现象,可以折射出这么多重要的关于文化、社会、人类发展的宏大命题。

这也给我未来的学习和思考带来了启发。

在看待事物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它自身,更要去探寻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等多方面因素。

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 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读《长江三

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 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读《长江三

【摘要】在1350至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及在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先进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水平。

追其根源是小农经济的过密化发展,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中国农村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根源。

【关键词】过密化;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亚当斯密曾说过,自由市场竞争和个人对财富的追求会带来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也认为商品化会导致小农经济发生质的变化。

然而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黄宗智指出,从1350年至1978年长达六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经济始终体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

何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又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并不是缘于简单的泥沙沉积,而是由于长江干流和海潮相互作用,以及8-12世纪中心地块的某些部分淤水和底层下陷的综合作用。

从地形上看(如图1),太湖的东南沿岸是该区域地势最低处,吴江县的海拔仅有1.7米。

而离中心较远的地方,地面逐渐升高,太湖的西部至西南部分的海拔高达50米以上。

从作物上看(如图2),旱地作物棉花主要种植在盆地外围的高地上,面积达到了60%,而低地的种植面积则不足20%;水稻的种植情况恰好与此相反,由于水稻插秧时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所以适于种植在供水便利的低洼处。

在东湖东岸最低洼的地区,田间种植水稻,圩上植桑以防止水土流失[1]。

(图1)(图2)早在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便已经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水稻种植和桑蚕业非常先进。

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冬小麦已作为水稻收获后的第二茬作物种植。

在这一时期,人口增长到了470万,而人均耕种面积下降到3-5亩。

此时,再提高作物的复种程度已无可能,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只能向劳动更为密集的经济作物生产。

一、桑蚕业的过密化从桑蚕业来看,养蚕得到的单位耕地面积总收入比水稻高得多。

一亩桑园可饲育2-10余筐蚕,平均下来也有7到8筐。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读后感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读后感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读后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读后感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读后感,请大家参阅!《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5)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逊先生的一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三农问题”的学术著作,也可以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阐释我们对于农村土地等要素市场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当我开始读此书的(序言)(一、二)时,我的认识是:失序的农业,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可能性存在的事实,但是就其在要素市场下的运作机制,又该如何去避免其继续失序,或者说如何去面对我们所不能回避的某些问题,如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价格调节机制等。

作为北京大学林毅夫先生的博士导师,约翰逊教授在生前对中国的关注,我想不会比国内的某些学者少,而只会是更多。

他的研究别有韵味,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子承父业”形成了一种民族心理的巨大反差,即:他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选择了“父承子业”,其对中国的研究兴趣萌发与加深,都是因为其女儿凯伊·安·约翰逊。

在此书的中译本序言(二)中写道:处于对苏联农业的组织及其绩效的研究,我曾经尝试理解中国的发展。

但是,我对中国产生兴趣,主要得归功于我(约翰逊)的女儿凯伊·安·约翰逊(kayAnnjohnson)并且,格外令人韵思的是,他的女儿的博士论文即是对中国的研究,即《中国的妇女、家庭和农民革命》,遗憾的是至今我都未读过这本研究中国农村的书,而是先入为主的去接触了她的父亲约翰逊教授的这本《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这本书的要旨,用约翰逊本人的话说,即为:农民的福利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多少的资源(包括人力的,物质的和金融的),还取决于要素市场运作状况(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市场)。

(序言(二))他继续强调,···产出价格水平的高低只会影响到投入到农业中的生产资源的数量,但是对那些资源的报酬并没有影响,土地除外。

分析长江角洲地区的家庭状况,行业发展状况。去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长江角洲地区的家庭状况,行业发展状况。去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长江角洲地区的家庭状况,行业发展状况。

去经济发展状况黄宗智可谓是农业领域的祛魅大师,将马克思的阶级主义、舒尔茨的经济形式主义、波兰尼的实体主义三种农业分析范式、和施坚雅的共同体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确信、集体化的批判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赞誉等等历史观念全部打碎在华北和长江两个农业领域。

分析出中国小农是在极度过密化和阶级分化基础上形成的生存导向的农业结构。

这本书比《华北》丰富的部分在于对长江三角洲农业特点的总结和对建国后农业发展的分析。

“直率地将,80年代的市场化农业在作物生产上并不比在1350至1950的600年间或集体化农业的30年间干得好。

”商品化非但没有削弱小农家庭生产存在的基础,反而刺激了这一生产,并使之成为支持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化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妇女和其他农民家庭成员进入生产领域。

而长江三角洲的经营式农业由于商品化城市化经济带来的充分就业机会、当地的多层次劳动结构(妇女的工作隔离)及经商和读书的更高收益而导致的劳动力成本相对高昂而逐渐衰落。

而对比之下,长江三角洲的农业高度家庭化,家中妇女老幼辅助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经营,导致了手工业和农业的高度集约化和低成本。

“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迫使农业和手工业的收入下降时,两者的结合只能是越来越强。

两者只有相互依靠,才能使小农家庭维持生计。

这就形成了小农家庭赖以支撑生活的双拐”农民参与市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缴租、支付生产开支、出售和纳税,这些都是为了生存的理性行为而非追求利润,这种商业关系“不是城乡交换的互惠关系,而是受剥削和为活命挣扎。

部分贸易是由农村剩余向城镇的单向度流动构成的,其主要形式是纳租而非交换。

”“小农买卖的大部分产品是马克思主义所谓的‘小商品’一类的生活必需品。

土地市场很大程度上仍为不可转让的原则支配。

信贷市场为互惠原则和维持生计所支配,而长工劳动力市场则为社会关系所支配。

女工、童工的生产劳动力供给与市场机会之间的差距,说明并证实了农村存在着就业不足和剩余劳动力的事实。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乡村工业化“农村产业”用在这里是指小城镇和村庄梧桐,尝试由/乡(香公社拥有)和旅/管治tive乡(村),或民间团体和个人。

应该有别于国有企业,县或省级“集体”的工业,通常在较大的城镇和城市选址。

它也应区别于私营工业的城市地区。

“都市型工业”一般吸引了来自市区的劳动力居民并没有对农村就业的直接影响。

农村-工业巨龙企业相反,主要是聘请村民。

Huayangqiao说明了城市和非常不同的影响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就业模式。

国有城镇企业只占33 185个村民谁到1950年至1985年非农业就业转移; 2 46名来自Xubushanqiao; 13 55从更“高级”Xilihangbang,其中有更密切的接触与华阳城市,以及84 18Xuejiada,这直接毗邻镇(附录表草4)。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欠standably仍然被认为,是“外”,而不是遥远从他们的存在的具体现实。

这是社队工业企业真正提出在村民生活的重要区别。

(正如刚才,我应坚持和便利条件公社旅,即使单位正式改为乡镇和广告1983年以后ministrative村)。

公社第一次来到工厂从上世纪70年代聘用的农民越来越多。

由1985年,公社企业占80 Huayangqiao工作,经济增长与发展农业如对农业转变过程中的章节明清聚乙烯荒漠化问题,“增长”是指总产出中的任何一种扩张;“去发展“的,以提高其生产力的增长伴随着每单位劳工和“合”的增长伴随着下降每单位产量的劳动。

本章首先回顾了创纪录在农业中的变化(即作物生产)在松江*,然后前胺对这些变化的动态,最后,关系到宋江泽民的故事,全国的趋势。

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要着眼于长江三角洲主要- 我所采用的过程-既有的优势和劣势。

狭义的重点许可证持续关注一个地区作为一个综合实体,并在相互关系的不同层面。

这本书的核心是对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推定,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事代理。

各个方面,它会被显示,与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交流。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书报告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书报告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书报告在《长江三角洲》一书中,黄宗智认为在从1350年至1978年的六个多世纪里,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经济始终体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农业总产出在边际劳动报酬极低的条件下增长,亦即劳动过密化;而在1978年之后该地区则体现出没有增长的发展,即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虽然耕地的亩产量并没有增长。

从1350年至1850年长三角地区发达的过密型增长的小家庭农场经济抑制了雇佣农场经济的发展。

从1850年开始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主义加剧了长三角小农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却没有改变其过密型增长的倾向。

1949年之后强大的国家权力促进了长三角农业的资本化,但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和集体生产制度抵消了其对劳动过密化的影响。

直到1970年代末之后,农业劳动力使用的过密化才随着工业化进程尤其是乡村工业的普及而减退,农村劳动力的报酬也几百年来第一次冲破了生存线而稳定于相对较高水平。

自明初的“棉花革命”起长江三角洲的桑棉和粮食作物脱离了自产自销的前商品时代而变得高度商品化(黄宗智2014:38,45)。

如在19世纪30年代,长江三角洲每年大约输出四千万匹棉布到全国各地,而为了完成这一输出量,长三角的每家农户每年需工作117天(黄宗智 2014:40)。

然而与斯密和马克思的理论预测相反,农村的商品化强化而非削弱了长江三角洲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场经济(黄宗智 2014:38)。

根据满铁的统计资料,20世纪3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上不存在华北平原那样的经营式农业(即通常雇用3个或更多人手维持的农场)(黄宗智 2014:51)。

究其原因,长三角地区小型家庭农场(包括自耕农和佃农)通过将妇女、儿童、老人等过去未曾利用的零成本辅助劳动力吸收进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黄宗智 2014:66),挤垮了出于习俗等原因仅依仗高成本男性劳动力的雇佣农场(黄宗智 2014:55)。

与此同时,持续的人口增长带来的耕地不足,使家庭小农场为了追求更高的单位耕地面积总收入而选择种植和加工棉桑等经济作物,尽管这样做单位日净收入可能低于种稻(黄宗智2014:67~74)。

《江村经济》的读后感

《江村经济》的读后感

《江村经济》的读后感《江村经济》的读后感初闻此书之名,总觉得这是一篇关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实地考察报告,但是在自己耐着性子的阅读之下,突然发现本书所要说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简单。

《江村经济》虽说以“经济”为题,但是其内容却含涵盖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方面,其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本书旨在说明本地域的经济体系与本地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地区的小型的社会结构关系。

和中国大部分农村一样,在经济逐渐发展的时代,这个小乡村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费老这本书主要就是通过实地的考察来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以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看到的关于《江村经济》的介绍中知道,这本着作是费老的博士,于是,着重去分析了一下本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前言,在前言中,费老主要阐述了本书调查的重要性。

第二章是调查地域,主要是对选择“江村”这个概念的界定、描述和介绍和选择这个地域的理由。

第三章至十五章,主要是详细介绍“江村”内部的各种和乡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家的内涵、“江村”的财产和继承以及亲属关系的拓展、户与村落、“江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农民的劳作日程、“江村”的农业、土地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最后作者在最后一章做了自己的总结,他指出在这个村里,当时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而且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是这些改革也是乡村发展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书的'最后,费老希望“未来的一代”可以通过此书,正视时代的问题,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在看本书的时候,上网看了一下关于此书的介绍与评价,了解到此书形成背景,知道了费老在新婚妻子逝世和自己重伤的打击之下仍没有阻挡他对学术追求的脚步,心里很是敬佩,而且在本书中,费老对于学术那种严谨求真的精神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当今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但是像费老这样在一片调查报告里使用如此之多的专业数学模型和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却是很难遇见的,而且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提出了很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但是甚至现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 读后感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 读后感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读后感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区域研究的典型,作为黄宗智老师的区域研究代表作之一,本书与《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共同奠定了黄在中国乡村社会区域研究的农村经济史研究中的地位。

同时拜读了这两本区域研究的代表作,我觉得黄在两地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极大的共通性,这说明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是有一定的普适性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自己对本书的读后感:第一部分归纳总结作者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一书中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则对支撑着两本书的核心理论“过密化”也就是《华北》一书中的“内卷化”作出具体的阐述说明。

第一部分本书的研究方法一:本书所讲述的大致内容《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一书的研究,从时间上来看,上起1368年,下止1988年,长达62年。

由篇幅而言,全书正文共十六章(中文约336页),其中论述了1368一1949年间情况的第一编,共七章(约147页),而论述1949一1988年间情况的第二编则共六章(约158页)。

在第一编中,若扣去有关1949一1950年间的部份,则此书真正论述太平天国之前明清长三角社会经济史(1368一1850年)的部分,粗略估算仅占本文1/4的篇幅。

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一项长期历史趋势的研究,总是前略而后详。

而且,本书第二编,由于时代较近,可见资料较多(特别是黄尽了极大努力,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地调查资料),所以分析更为透彻,论述更为精采,可以说是全书重点之所在。

从内容的分布来看,本书以1949年作为两篇的分界点,前一篇主要讲述了1350到1950长达六个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的蓬勃商品化和城市发展的进程;第二篇则讲述了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时间里长三角地区农业的集体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材料和研究论证方法与《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一文相类似,作者对于论证材料的选取,力求的都是客观具体的一手材料,本书中作者采用的主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满铁的惯性调查为基础,结合作者自己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八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华北地区现有的事实基础,进行对比写作分析。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全书分为十六章,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本章是全书内容的引子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

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本章从地理状况、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了调查地区的情况,并阐述了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原因。

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分别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活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第四部分是第十六章,作者根据上文描述,指出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

作者认为,“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

”作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改进技术;二是社会再组织;三是“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1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位于太湖附近的开弦弓村,由于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水稻的种植和桑蚕的饲养,因此,一直以来水稻就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作物,又因为便利的水路交通,蚕丝业也成为“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且“农民从事家庭蚕丝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作者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农村混合型的经济结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一般人认为中国仅是农业大国的说法,从当时农村看来,中国是农工业大国,只是农村工业是分散型的,未能使人易于觉察。

2 造成农村经济萧条的根源一般认为,农村经济萧条是源于内外交困和阶级的压迫,但作者却有独到见解:“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

”“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

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作者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了外来因素西方工业扩张,挤压了中国农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导致中国乡土工业的衰退,造成农村经济萧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工业化与乡村发展——《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读书笔记(07级政治学理论张继明)内容摘要:本文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这本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经典专著的读书笔记。

该书综观从135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全部历史,提出与传统经典理论相悖的理论。

用“过密化”理论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的“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一套新的分析理论来解释乡村社会的发展问题。

本文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读者的拜读感受,首先是关于著作的研究状况、材料和方法。

其次是著作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

最后是关于读书的研究性思考: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发展。

关键词:笔记;过密化:乡村发展中国社会的底层乡村是有故事的。

小农经济的传统,把自然经济的更替与变迁演绎的淋淋尽致;宗法制度上的等级秩序,把农民安土重迁刨食于土地编织的丝丝入扣。

农民、农业、农村中国乡土社会的三元素融合凝聚传唱着农业文明的轨迹。

想深入的了解中国社会,把握中国社会传承的内在逻辑,就必须去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了解他们繁衍生息、发动社会前进的农业。

设身处地的感受乡村社会的生活,感悟农民的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才能了解中国社会未来前进路径与趋向。

才能用一幅全景式的画面描绘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传统元素的腐朽一面,侵蚀着中国社会的前进;纷争动乱搅和着文明创造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写了中国的封建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榜着历史的新纪元。

于是彻底改造了中国社会全貌的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突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依然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源。

“变则通”,时至今日,以改革为动力的当代中国的建设依然延续着农村是社会前进的突破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乡村工业化书写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貌。

拜读了华裔学者黄宗智的中国乡村社会的专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以下简称长三角),使读者加倍感受中国乡村社会的广阔、农民的忧伤与幸福、农业的凋敝与前进。

作者以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纵横六百年,阐述了长江三角洲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研究状况、材料和方法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长三角》可以说是一部区域研究的典型。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区域研究在农村社会研究领域还是比较少的,而且研究的成果很成功的更少。

黄宗智以《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和《长三角》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两部专著,可以说是中国乡村社会区域研究的农村经济史研究的里程碑。

在《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中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还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宗教与乡村政治的关系。

同时黄宗智还将自然村和国家一并放入20世纪上半叶华北社会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

与黄宗智利用相同的满铁“惯行调查”的资料所撰写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的杜赞奇,同样也是一部探讨20世纪上半叶国家和村庄关系的经典之作。

提出了“国家政权建设”和“文化的权力网络”两个中心概念。

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国家政权在下沉的过程中,建设是表象、汲取经济利益是实质所谓“国家政权建设”只不过是国家与乡村连接机制变异的“政权内卷化”。

由此衍生“保护型经纪”和“赢利型经纪”两类变异物,将华北农村的社会发展束缚在一种没有发展的境地。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市场经济研究并且提出发展模型的著作是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为了阐明市场结构的空间体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其经济和社会范畴。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施坚雅把本来只是一种应用工具的模型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市场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施坚雅提出了一种村庄发展模式。

当然还有关于中国南方宗族研究以及关于中国乡土文化研究的著作也有一系列,但是有影响的太少。

《长三角》分两大部分,分别描述了从1350年到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蓬勃商品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以及从1950年到1980年的30年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

主要以上世纪30年代的满铁“惯行调查”为基础,结合作者自身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8个自然村实地调查,通过与华北地区的比较分析,来阐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农农业为什么始终处于糊口水平。

并试图说明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集体工业的发展和乡镇工业的发展。

学术研究讲究有问题才有研究的价值。

黄宗智认为历史研究必须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从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取理论。

并要求理论的提出,从事实中来,还要回到历史事实中去验证,力求避免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理论或者政治化了的理论阻碍对历史事实的把握。

作者分析了两代学术,既“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争辩,引发出后世研究对之的怀疑,在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之余,是否要打破这种规范认识的危机。

同时,强调实证研究揭示的研究发现的悖论,既经典理论与长江三角洲发展事实的不符。

一是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出现商品化的事实而该地区没有发展也是事实;二是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形式已经在出现而该地区的小农家庭生产依然是主导。

黄宗智以不同旁人的视角,纵横全局的分析,揭示原因内的原因,提出“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个概念来诠释他的“过密化”的理论。

他强调微观的社会研究,从方法的角度看,微观的社会研究有助于摆脱既有的规范信息,如果研究仅仅只是局限于宏观和量化的分析就无法打破规范研究的危机了。

也就很难突破社会研究的狭隘的从理论到理论的视角了。

对此且不论其提倡和使用的利用史料的微观实证研究及跨越学科界限,并在分析时综合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的方法所带给我们的启发,单就其所主张的对“规范认识”的问题化和进行批判性反思就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这一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史学研究,而是涉及各个领域。

其中,我们至少领会到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理论模型,而应寻求中国理论的自主。

对于我们的过去,无论变化形式还是推动力都不同于西方,所以其理论无法直接转译到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如果真的可以,我们就无需花费如此大的精力为不同模式进行经验证明和理论概括了。

黄宗智的研究旨趣始终围绕一个问题,一个萦怀于心的问题,即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如何将我们对中国未来图景的理论设想带入到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研究中来?这种理论关怀表现了其深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相信只有这种勤于反思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引导我们走上理论诉求的正途。

二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1)过密化,指的是总产出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发展。

(2)单纯的的密集化,指的是产出或产值以与劳动投入相同的速度发展。

(3)发展,指的是产出扩展快于劳动投入,带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的增加。

或者是劳动生产率在密集化状况下,保持不变。

在过密化状况下边际递减,在发展下扩展。

发展不仅回伴随人口压力的发生,而且伴随着劳动的分工,增加单位劳动力的资本投入或技术投入。

黄宗智对于长达6个世纪的长江下游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亦或者是没有发展的分析,我们应该体会到农民之于土地,在我国的所谓的糊口农业左右农民命运的时候,就等同于水之于鱼。

既然,农民无法摆脱土地,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无能为力呢。

这显然才是没有增长的发展原因的所在。

在此我们可以了解分析到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相对于其它地区是发达的,而且是非常发达。

这一时期的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考虑到先进技术和原材料投入到土地或当时家庭手工业发展,使农村越来越向精细化和复杂化方向扩展,农业甚至在整个农村出现了“过密化”现象。

而这种“过密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比如妇女以及有一些劳动能力的孩子;另一方面是当时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口生存问题的解决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在土地资源既有的情况下,技术的落后、原料的匮乏,这不仅带来了农业的低劳动生产率,而且也增添了小农家庭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面对生存是第一需要,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扩大对农业的劳动力的投入就成了首选,毕竟商业化的传统依然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同时农民也没有足够的物力、财礼和能力去经商或者把家庭手工业做大做强。

相比较而言,劳动力的过度投入就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因为农民除了劳动力还有什么?在这种长期的“过密化”增长状况下,小农家庭的生产、生活和市场行为充满着更多的风险。

首先来分析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及小农选择逻辑。

“过密化”理论,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与《长三角》两书中都有提及,他提出的“过密化”理论在国内外学界激起很大反响。

以“边际报酬递减”为基本特征的农业“过密化”(或称“内卷化”)理论构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

“内卷化”一词首先由康德提出。

后来,吉尔茨在研究爪洼水稻农业的过程中,发现在殖民和后殖民时代的爪洼,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一直未实现质的突破,亦即未曾导致人均产值的提高,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于是吉尔茨称这种现象为农业“内卷化”。

农业“内卷化”的实质是农业的极端“密集化”经营导致边际报酬递减。

黄宗智在两本书中改造了吉尔茨的“内卷化”理论,以边际报酬为尺度提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从而他把农村经济变迁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单纯的密集化,产出或产值以与劳动投入相同的速率扩展;另一种是“过密化”,总产出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扩展;第三,发展,即产出扩展快于劳动投入,带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的增加。

并且他把这三种情况与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认为“劳动生产率在密集化状态下保持不变,在过密状态下递减,在发展状况下扩展”。

从上述评价体系出发,黄宗智用了大量实证资料和数据来分析研究,并通过与经典理论的比较研究,来论证长三角区域农业发展的过密化的原因所在,他认为,长期以来,长三角的小农经济不仅农业,而且家庭手工业都呈现出“过密化”特点,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状态在近代农村经济的商品化浪潮中并未有所改观“过密型商品化”反而使小农家庭生产单位更加完备,这种完备的小农家庭生产最终清除了类似资本主义的经营式农场农业。

同时他论述道:“过密化”现象从明清时期一直持续到1980年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乡镇企业的勃兴从农业中抽走了过剩的劳动力出现了“反过密化”后,才有了质的变化。

1980年前,由于农业劳动力特别是辅助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不断增长的人口只能挤在有限的土地上劳作,总产量增加总是被劳动生产率降低所抵消,农业根本没有积累去发展,“过密化”就这样长期反复上演。

明清以来长三角农村的“过密化”使小农家庭面临的风险复杂化和多样化了。

在遭遇的风险面前,小农的生存状态是分析小农选择逻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长三角,尽管农村“过密化”现象一直没有改观,但商品化和小农家庭多样化经营,勉强能使小农家庭维持在生存与不能生存的临界点,可能有少量剩余去抵御一定的风险,当然,决不会有足够剩余去防御过多过大的风险,抽走剩余过多,就会威胁到小农家庭的稳定甚至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