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导学案答案
敕勒歌(导学案)
课题课题:敕勒歌导学案主备人审核时间授课点拨【学习目标】1、认识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了解乐府民歌的特色。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学习鉴赏这首诗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法,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主动参与,激情发言,展现自我。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鉴赏这首诗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法,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朗读、探究讨论点拨法【导航塔】【导学流程】一、课前自主预习(整理在作业本上)1、朗读背诵全诗,说说这首诗描写了草原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展示1、自主测评(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北朝民歌()敕勒歌()见牛羊()穹庐()笼盖()(2)、《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敕勒族的民歌。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代()编著的乐府诗歌总集,主要辑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众多如:《》《》等。
2、走进文本(1)、明确学习目标。
(2)、小组互动:(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朗读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情感丰富。
)要求:小组协作,积极参与,小组成员点评)(3)探究展示(注意: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探究】:先独立思考,有疑难再与本组成员共同讨论。
【展示】:积极发言,快速高效,板书工整规范,语言简明扼要,倾听认真仔细,做好笔记。
【问题】1、这首民歌是怎样描写敕勒川大草原的景象?从歌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全歌表达了敕勒族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问题】2、现在的敕勒川,到处是一片黄沙飞舞,早以不现昔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美之景,请结合你知道的信息,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乐府民歌“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本课是本学期继第四单元接触古诗后第二次学习古诗,与之前的古诗学习不同的是这首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代表作之一,这与其它的格律诗在格式与韵律节奏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除了感受古诗的特点外,还可以再渗透一点民歌的特色。
再则,对于“敕勒”这一古代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生活的大草原江南的学生也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尽量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
基于本诗中的生字比较简单,在学习生字更注重关注识字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利用识字方法科学识记生字。
在学习诗歌时,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与其它课文朗读的不同,利用“小棒”分隔线来帮助学生学习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
在理解诗句时,不拘泥于本诗的学习,关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前的联系与区别,学习“川”字时,与第四单元《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川”字比较着理解,让学生根据字典中的意思选一选,辨一辨,既巩固了之前所学,又理解了的新意思,提升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诗句中的不同含义,积累学习古诗的经验、方法。
本单元学习主题是“想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加深对大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感受,通过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敕勒歌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一)认识5个生字,会写“阴”等字。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古诗。
(三)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感受大草原的美丽富饶和敕勒人民热爱家乡情感。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语文书、铅笔盒(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图片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揭题1.听《敕勒歌》相关的小故事。
敕勒歌导学案
敕勒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我们要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感受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领略敕勒民族的风土人情。
通过学习,我们要理解诗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象,体会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共鸣。
我们还要关注诗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学习诗人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色,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敕勒歌》,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敕勒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敕勒歌》是一首_____(朝代)时期的民歌,描绘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2. 诗中“敕勒川,阴山下”一句点明了敕勒川位于_____(方位)阴山脚下。
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一幅_____(特点)的草原画卷。
二、选择题1. 下列对《敕勒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B.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
C.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写牧草长得又齐又密,没有一丝风,牧草遮住泥土,看不见牛羊。
D. 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一体,既有民歌的豪迈气质,又有诗文的清丽气息。
三、简答题1. 《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你认为《敕勒歌》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草原特色的诗句是哪一句?为什么?三、全诗译文《敕勒歌》译文如下: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这首诗描绘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9 敕勒歌学案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9 敕勒歌学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9 敕勒歌学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9 敕勒歌学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9.敕勒歌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朗读课文,能够诗歌的主要意思和意境.3、达标练习(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穹庐()见牛羊()天似( )(lǒng)()盖(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
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理解诗歌的主要意思。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答: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答:2、问题展示①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答:②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给我们如下的感觉答:③你知道这首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吗?答:3、课堂总结4、拓展交流有感情地描述诗境: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敕勒(chì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天似(sì)笼盖(lǒng)(2)略(3)①敕勒川,阴山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法,认识“似、庐”等6个生字,通过观察,会写”阴、似、野“等五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并熟读成诵。
3.通过抓景物、想画面的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流程:开门见山,认识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北朝民歌,谁能读好题目?认识”敕勒”。
敕勒是一个民族,我们就可以说:“敕勒族”。
谁能读好这些和“敕勒“有关的词语:敕勒川、敕勒术、敕勒歌。
(生读)3.再读课题。
二、初读民歌,自主识字1.自由读读《敕勒歌》,圈画出你认为不好认的字。
2.学情反馈。
(1)”敕勒“(2)“似”:组词。
相机教学第二种读音“似的”(shì)(3)“穹庐”:《望庐山瀑布》、出示图片蒙古包。
(4)笼盖:找近义词。
(笼罩)(5)野:组词。
(6)苍苍:注意平舌音、后鼻音。
(7)茫茫:注意后鼻音。
(8)见:结合注释教学,同“现”。
(古今字)3.齐读学生提取出的难认字。
三、再读民歌,读出节奏。
1.读好了生字,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你还会读吗?请你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2.抽生朗读。
3.划分歌词节奏。
4.自由练读。
5.抽生读。
6.全班齐读。
想想这首民歌写了哪些景物?四、抓景物,想画面,走进民歌。
1.民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草原、草、牛羊)2.诗人通过写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丽图画呢?让我们逐句走进它。
“敕勒川,阴山下“齐读,教学“敕勒川“,”川“和什么有关,(水),”川“字(出示图片),中间是水,两边是岸,所以这里的“川”是平原的意思。
所以“敕勒川”便是敕勒草原。
请你看看插图,找一找敕勒川,再找一找阴山,敕勒川就在?(阴山下)再读诗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出示图片,你看,这就是穹庐。
认识它吗?(蒙古包)天空就像蒙古包一样笼盖住了敕勒草原。
《敕勒歌》课后练习解答
《敕勒歌》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包含了热爱自己家园,赞美辽阔大草原的情感)首先,这样的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即对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家的热爱之情。
穹庐,即蒙古包是草原牧民的居所,蒙古包的方便搬迁成了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天空大地,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见出草原人对自己家园的热爱的情感。
其次,草原特点的反映,表现了赞美草原、赞美家乡的自豪情感。
草原的空旷使四向所见皆如此,而抬头所见的顶部天空又变得“隆起”,天空显得既特别高远又特别亲近,就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笼盖着四野。
也恐怕只有无比辽阔的草原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和想象。
显然,这样的感觉和想象,充满了赞美自己的草原、自己的家乡的自豪之情。
第二题(突出草原的瀚海苍茫。
“见牛羊”句见人,给人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从课文的注释中可以知道,“天苍苍,野茫茫”可以理解为天地苍茫一片,旷远迷茫,这正是大草原辽阔无边、人烟稀少的特点。
参见下课《静默草原》:草原的辽阔使人觉得“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诗中不写人,而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
这是读者能自然产生的并且是富有生机的联想。
而且这些牛羊原先藏在草丛中,可见草的丰茂,一片壮阔草海;一有风吹草动就随处呈现牛羊,又可见牛羊的众多,这真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
就这一句不仅给了我们人类在此生息的信息,而且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生机、活力。
更重要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对比下,是在强调、渲染广大草原的旷远辽阔,似乎只剩下苍茫自然的背景下出现的。
在这样的背景对比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 犹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 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第二问,能注意对比,说出上述三点感觉中的一点即可。
第三题第1句的“见”通“现”,意为出现、显现。
敕勒歌导学案
《敕勒歌》导学案授课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 、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的音、义。
3、赏析诗句,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草原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1、3【学习重点】目标3【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作品简介(一)作品介绍《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作者:《敕勒歌》选自《杂歌谣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篇,其作者相传是东魏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
(二)相关知识乐府: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
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词意:①敕.()勒.()川.:②苍苍..:③穹.()庐.:④见.():(2)欣赏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
(3)朗读诗歌。
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民歌写了哪些景物?2、文章哪些诗句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势?包含了作者什么情感?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可以表现天高海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感情?2、诗中为什么不重点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静有动,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美感,请举例赏析。
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小组讨论会的的结果加以明确。
五、达标测试1、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风吹草低见.牛羊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背诵、默写诗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阴、似”等六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苍、茫”二字,借助生活经验,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4.感受到草原天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象,体会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入题,了解背景1.谈话引入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特别美的景物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交流家乡的景色。
)2.背景介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你看,她来了......(勒勒出场,介绍自己的民族、家乡。
)3.相机识字根据字理理解“阴”字,并学会用“阴”组词。
(1)通过勒勒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她的家乡在阴山脚下。
(出示词语“阴山”及阴山图)(2)原来勒勒的家乡有一座山叫作“阴山”,和老师读——“阴山”。
4.创设情境勒勒介绍自己的生活场景,并歌唱《敕勒歌》,邀请同学们进行比试。
5.板书课题那咱们就来学一学来自勒勒家乡的这首民歌《敕勒歌》。
(相机板书课题。
)一起读一读它的名字。
生齐读——《敕勒歌》。
过渡:这首敕勒族民歌呀,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是一首北朝民歌。
二、读课文,正字音1.自由读文师:那现在咱们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还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师:读好了吗?要是读好了,咱们读给同桌听一听,他读得好,请你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个赞,有不准确的地方你就当当小老师帮他纠正一下。
3.指生读诗歌,请同学评价、正字音,注意“似”和“见”的读音。
4.齐读诗歌。
三、想象与理解,随文识字1.朗读、理解诗歌第一句。
(1)认识“穹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敕勒川》教案[教学目标]1. 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在《画家乡》这篇课文中认识了一位小朋友青青,他的家乡在哪儿?对,他的家乡在美丽的大草原,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课件出示课题:敕勒歌 )4.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
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敕勒歌的导学案及答案
《敕勒歌的导学案及答案.doc》敕勒歌的导学案及答案【预习检测】(一)对于敕勒歌和乐府你了解多少?《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doc/108395139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敕勒歌》导学案
《敕勒歌》导学案【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会更有力)1、了解《敕勒歌》和乐府诗集等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领略壮美的草原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21教育3、学习文章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体会构思的巧妙。
(难点)4、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课堂学习】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qiónɡ()庐见()牛羊天似()笼()盖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2. 青色。
()3. 辽阔,深远。
()4. 同"现",呈现。
()三、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 风吹草低见牛羊四、思考探究。
1.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2.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五、阅读理解。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地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
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
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 "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2. 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3.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丰富认知1、师: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道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请看大屏幕——2、出示PPT1:看!草原的天空,蓝得如此纯净;地上的牧草,长得如此丰茂!PPT2: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啊,看一眼,就会让人心醉神迷!PPT3:看这些小丘(用教鞭指示),它们的线条是那么柔美!PPT4:看这些在草原上纵马飞奔的牧民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而美好!3、(出示PPT5)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指名说。
4、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出示PPT6,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5、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
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
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
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6、指名说、背。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指板书)——《敕勒歌》(课前用黑纸覆盖)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1、(出示PPT7)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2、学生跟师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3、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
合作要求: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4、请各组代表上台诵读古诗,强调只请前五名,要求各组代表争取机会,踊跃上台。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1、师:大家的诗歌读得真好,可我想问一句:读懂了吗?“敕勒”是什么意思?“敕勒”是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它后来与另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融合到了一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中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围绕“想象”为主题进行编排,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利用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领略了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欣赏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感受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带你们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
(播放视频)看看这是哪?用一句完整的话形容一下这个地方。
(这是美丽的大草原)2.介绍本课诗歌背景,引入课文。
同学们,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就生活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敕勒族(板书“敕勒”)。
敕勒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这片草原上就流传着一首优美的民歌,它叫敕勒歌。
板书课题,强调“歌”的书写。
这首民歌被收集整理在《乐府诗集》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民歌。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注重景的描绘、情的生成。
情景交融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
壮美秀丽的草原风光出现在孩子面前,调动了他们内心的情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情入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目标导航1、会认“敕”、“勒”、“穹”、“笼”、“见”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设计说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
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身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
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和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课堂描述: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生1:我去过汉口江滩,那儿的景色很美。
我还在那里放了风筝的。
生2:我到过张家界,那儿的山泉可以喝,喝起来很清凉。
生3:我到咸宁的星星竹海去玩过,那里的竹子很多就像一片竹子的大海,所以就叫星星竹海。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生(深思一下,摇摇头小声):没去过。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生(纷纷举手,请一生读):敕勒歌(“敕”读成了平舌音)。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生:敕勒歌。
师(笑了):这次读准了!(又请几名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在黑板上写了“39”,生立刻翻书)二、初读古诗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生迫不和待地自由读古诗,师巡视,指导读准字音)师(出示双横线里的生字):这些字谁会读?生(生举手,请一生读):“敕”“勒”“穹”“笼”“见”(把“见”成“jiàn”了)师(指着“见”):看看拼音,这个字在这儿读什么音?生:见(xiàn)师(笑着点点头):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想: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有,美好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实、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
所以本课以阅读赏识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有、宽敞和漂亮,体会敕勒族美好安康的神奇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喜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制造一个安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漂亮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漂亮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老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或许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
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敕勒川,阴山下。
”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
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宽广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
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方,饱含了草原牧民喜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苍、茫”二字。
2.学习阅读经典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文字含义和修辞手法,深入解读诗中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体会诗中浓厚的感情。
教学设计一、解题入诗(板书“敕勒歌”,生齐读。
)1.“敕勒”解(师根据学生交流反馈小结)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很混乱的时期,当时南北分裂,南朝由汉族掌控,北朝主要由少数民族掌控。
敕勒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历史悠久,以骑马放牧为生。
“敕勒川”就因这个民族长期聚居在这片大草原而得名,《敕勒歌》就是敕勒族人创作的诗歌,当时在北方广泛传唱。
(出示全诗)同学们都预习了,我们先齐读这首诗。
2.“野”正音有同学把“笼盖四野”的“野”读成了yǎ。
有人说这是古音,有些课外书也这样注音。
可是,据古音韵学专家们研究,“野”在当时并不读yǎ,应该是现代汉语里没有的读音。
我们用现代语音说话,字音表示意思,如果读成所谓的古音,很多人听不懂,读诗就失去了交际的意义。
所以,我们应该用国家规范的字音读古诗,诗中的“野”都读yě。
读古诗有些字不能押韵了,这是古今语音变化的结果。
好,我们正确地读一遍“笼盖四野”。
(评:名篇往往是字字珠玑,深含用意。
学读名篇,首先要字字品味。
名篇教学就从这里引导学生。
现在有些人倡导所谓的读古诗用古音,其实,其“古音”多不符合古音韵。
读古诗还是读今音为好。
)二、解字读全诗1.(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这个“川”是什么意思?(出示:)甲骨文“川”字,像一条河流的形状,本义就是河流。
可是,“敕勒川”的“川”指河流吗?对,不是,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大河的河面平而宽广,于是,“川”就引申指宽广平坦的大平原或者大草原。
理解了“川”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了敕勒川是个辽阔的大草原。
这片大草原北面还有座长长的大山叫——阴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敕勒歌》导学案答案
导读:【预习检测】
(一)对于敕勒歌和乐府你了解多少?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
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二)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chìsìqiónglǒngxiàn
2、平川,平原。
辽阔,深远。
通“现”,显现,出现。
【导学过程】
二、议一议
(二)教师设置疑难:
1、我看到了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肥壮的牛羊……
2、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3、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4、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三、品一品
1、穹庐: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做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眺,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写出了牧民与天地的不可分割性,既有
广阔之势,又有亲切之感。
2、“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使草原的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
四、写一写
1、《天堂》、《敖包相会》、《草原夜色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听草原歌曲如听天籁之音,给人空旷的感觉,那纯洁的嗓音,仿佛清新的风,荡涤我们久历尘世的心灵。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黄毯悄然换绿萍,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③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霄。
2、站在阴山脚下仰望天空,蓝蓝的天幕上漂浮着白白的、棉花糖似的云朵。
眼前,是一片碧绿,绿的鲜明,绿的透亮,绿的生机勃勃,阵阵风儿吹过,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掀起一片一片的草浪,露出了时隐时现、吃得津津有味的肥壮牛羊。
不远处,有像无际天穹的一顶顶毡帐。
帐外,牧民们端着奶茶,拿着手抓羊肉,扭着秧歌,还有那身着暗蓝色布料、金色装饰,纯金“皇冠”的精致民族服装的小姑娘,跳着娴熟的舞蹈,在欢迎四方宾客。
此时,我们觉得这好客的牧民、绝美的舞蹈、热闹的场面、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白白的云朵构成了一幅原生态美的图画。
多么奇妙的世界,多么美丽的草原!
3、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