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试行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主要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
主要体征:鼻黏膜肿胀,色淡白或色红,鼻腔可有清稀分泌物。
病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征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变应性鼻炎包括: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病史及症状:具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间具有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
2.检查:鼻腔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以上。有条件者可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查。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外变应原(花粉)为主;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1年内半数以上的日子里有上述症状,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内变应原(螨、室内尘土等)为主。
(二)证候诊断
1.肺气虚寒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平素畏风怕冷,自汗,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鼻黏膜肿胀淡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2.脾气虚弱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困倦;鼻黏膜色淡,肿胀明显;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弱。
3.肾阳不足证
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样;伴有形寒肢冷,夜尿清长,神疲乏力,腰膝痠软;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4.肺经伏热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咽痒,咳嗽,口干烦热;鼻黏膜充血肿胀;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气虚寒证
治法: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桂枝、芍药、麻黄、干姜、细辛、炙甘草、半夏、五味子、葛根、黄芪。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等。
2.脾气虚弱证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苍耳子、辛夷花、白芷。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
3.肾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肾阳,通利鼻窍。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茱萸、怀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熟附子、桂枝、麻黄。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4.肺经伏热证
治法: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推荐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黄芩、栀子、石膏、知母、桑白皮、辛夷花、枇杷叶、升麻、麦冬、麻黄。
中成药:辛夷鼻炎丸等。
(二)外治法
滴鼻法:应用具有芳香通窍功效的滴鼻剂。
(三)针灸疗法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体针:选用迎香、鼻通、合谷、百会、足三里等穴。肺气虚加肺俞,脾气虚加脾俞,肾阳虚加肾俞。
2.穴位敷贴:用生白芥子等研粉,用生姜汁调和,取少许放在胶布上,敷贴于百劳、大椎等穴上。
3.耳穴贴压:选神门、内鼻、外鼻、肺、脾、肾、过敏点等穴,以王不留行贴压。
4.穴位注射:可选取迎香、合谷等穴,药物可选黄芪注射液等。
5.穴位埋线:取迎香、肺俞、坛中、上星、大椎、至阳等。脾虚者加脾俞;肾虚者加肾俞、太溪;阳气虚者加大椎、至阳、手三里、足三里。
6.灸法:选迎香、风池、印堂、百会、大椎、足三里等穴,悬灸、隔姜灸或热敏灸。
(四)其他疗法
1.局部按摩:用手指于鼻梁两侧上下摩擦。
2.理疗:激光、微波等。
(五)预防与护理
1.避免接触变应原。
2.避免过食生冷发物。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制定)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显效:疗效指数≥66%
有效:疗效指数 26%~66%
无效:疗效指数﹤26%。
(二)评价方法
1.主要症状和体征的量化分级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
2.兼症量化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