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十年来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两次转向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面。
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
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英文标题】The Paradigms of American Sinology and the State of Historical Studies in China【作者】杨念群【作者简介】杨念群(1964),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北京 100872【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概念化倾向、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等问题,认为历史学的资治功能不仅应体现在对现代化运动提供历史的借鉴和说明,同时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现代性现象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评,从而增强自身的反思能力。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ld viewof American Sinology and historical studies in China;the trend ofabstractionin American Sinology;and the post-modern re-examination of Chinese history.The author argues that history should not only explain and draw lessons from modernization but it should also critically exam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关键词】美国/中国学/范式转变/现实处境[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00)04-0065-12一、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如果从源流上考察,美国现代中国学可以说是在反传统汉学的境况下诞生的。
美国教育与伦理
美国教育与伦理——汉学大师陈启云55载治学感悟一、开篇中西道德伦理之不同中西对道德伦理认知之不同,一跟语言有关,另一则是观念问题。
西方言胜于行,通过语言让你知道什么是真、善、美,西方的观念真理最重要,真理要靠语言来表达;而中国则是行胜于言,什么是善什么是好,在中国这是行为的问题,中国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者立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ladies and gentlemen(台下笑声)。
今天很难得,有机会跟各位谈一谈人文跟道德精神方面的问题。
当初汉青学院负责人跟我联系时,跟我讲让围绕道德修养这方面的问题,我是犹豫了相当久,真的很犹豫。
儒家道德理想中,有几句话:“言教者讼,身教者从”,道德修养这个问题不是可讲的,应该是身体力行,越讲得好的话,那道德越糟。
这人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所以我当时犹豫了下。
中国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者立言”,“讲”不是很重要。
但我在西方学习、工作、生活了五十多年,西方的看法是刚刚相反。
比如说西方学术的老祖宗苏格拉底,他最有名的就是常在街头跟年轻人对话聊天,谈就是“言”,为什么不以身作则、身教,而是找年轻人聊天呢?他们的道理是,大部分人做坏事,但他不知道那是坏事;一旦告诉他那是坏事,他就不做了。
所以他要跟年轻人聊天,告诉他们什么是善,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只要知道了,他们就不做了。
中国人就是,知跟行是两段。
清华大学校庆时,校内有一句话叫“行比言重要”。
我看到后,好几次都想跟清华大学校长写信,把那个去掉。
在西方是“言比行更重要”,中国是“行比言重要”,这一点要记得非常清楚。
由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追求真、善、美,最重要的是“真”,是真善不是假善,真是第一个。
西方研究中国科学最有名的学者叫李约瑟,他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一书开篇就提到,“在中国,历史为万学之母”。
怎么说呢?比如六经皆史也,我们的先秦诸子都是先见、先圣、先贤言行的记录。
我们的国学四部——经、史、子、集都是跟历史有关的,都跟人有关。
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发展
❖ 刘大年:
❖ 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一是要求民族独 立,二是要求中国近代化。从西方侵略中国 这一天起,就是民族运动的开始,也就在我 们面前提出了近代化的问题。”(刘大年: 《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 究》1996年第6期)
❖ 著名史学家黎澍
1979年的两篇文章:
❖ 《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 件》;
❖ “我以为唯物史观底要义是告诉我们:历史 上一切制度底变化是随着经济制度底变化而 变化的。我们因为这个要义底指示,在创造 将来的历史上,得了三个教训:一种经济制 度要崩坏时,其他制度也必然要跟着崩坏, 是不能用人力来保守的;我们对于改造社会 底主张,不可蔑视现社会经济的事实;我们 改造社会,应当首先从改造经济制度入手。”
❖ “地理学也,地质学也,人种学也,言语学 也,群学也,政治学也,宗教学也,法律学 也,平准学也(即日本所谓经济学),皆与 史学有直接之关系。其他如哲学范围所属之 伦理学、心理学、论理学、文章学及天然科 学范围所属之天文学、物质学、化学、生理 学,其理论亦常与史学有间接之关系,何一 而非主观所当凭藉者!取诸学之公理公例, 而参伍钩距之,虽未尽适用,而所得又必多 矣。”
❖ 1903年,中国达识译社翻译的日本学者幸德 秋水的《社会主义精髓》出版。
❖ 重要观点:
❖ “有史以来,不问何处何时,一切社会之所 以组织者,必以经济的生产及交换之方法为 根底。即如其时代之政治及历史,要亦不能 外此而得解释。”
❖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五四运 动之后,唯物史观成为被首先介绍的内容 。
❖ (10)五四运动前后,唯物史观达到如下共识: ❖ 第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唯物史观可以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是共产党熟悉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根据;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课件
中 国
经济 政治 (1)十月革命后,苏联探 (1)一战后,建 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 立起重新划 路,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 分世界的凡 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尔赛—华盛 斯大林模式及二战后的一 顿体系 (2)二战后,美 系列改革,最终失败 西 (2)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 苏对峙的两 方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 极格局形成 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3)90年代以 新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 来,随着苏 联解体,两 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3)二战以来,世界经济 极格局终结, 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浪潮 多极化趋势 加强 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 邓
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 于 ( A )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理解材料。结合 列 宁、邓小平实行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可知苏俄实行新经济政 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都是开放的政策,故选A。苏 美、中美曾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故排除B项。苏俄实行新经
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
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
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
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美苏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 交产生的影响 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 援 助 中 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 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
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2019年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2019年当代国际关系论文篇一:当代国际关系论文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如同许多国家关系一样,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令人如雾里看花一般。
建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关系一直保持着神秘的“不正常关系”。
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才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促成中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至今,中美建交已走过50多个年头。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
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
热点专题二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热点解读】近代化(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具体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习俗的近代化等。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按其性质分为资本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两类范畴的近代化。
近代化的产生途径有“内源型”和“后发型”两种,“内源型”指的是西欧国家,主要是由于内部因素积累而实现的自我转变。
“后发型”指的是亚、非、拉大多数国家,其走向近代化的途径不是来自于内部因素,而是受到外部的刺激之后进行的“回应”和“学习”。
【史实链接】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史实链接点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美、德)。
史实链接点②:近代中国追求民主政治的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追求等)。
史实链接点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史实链接点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历程(1954年宪法、三大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方略)。
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史实链接点①: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历程(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史实链接点②: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历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等)。
史实链接点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工业化的历程。
史实链接点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史实链接点①: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史实链接点②:近代欧洲民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史实链接点③: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卷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检查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明白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正确,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四十五万年前,欧美大多数北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
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在其他社会变革中所否定。
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书》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庄,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定性,提出各朝代气候变革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
对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气候变化的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这五千年的最初一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
这一月温度变化比现在要高35℃。
(2)在稍早些,有一颗到土下探明,未发现温度在公元前1050年公元前400年(公元前1250年)和前几周,变化微小为12℃。
(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期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
(4)上述循环中,任何夏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
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
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是青少年和最年年可以而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
(5)在十九世纪的寒冷中,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
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
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季节,都是由西气压的控制。
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
相反,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北而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寒冷而中国温和。
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大陆都要同时出现严寒。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夏、商、周为“三代”,春秋战国为“列国时代”B、秦、汉、三国为“三国时代”,晋、南北朝为“南北朝时代”C、隋、唐、五代为“五代十国”,宋、元、明为“南宋时代”D、明、清、民国为“清朝时代”,中华民国为“民国时代”2、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司马光3、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特点是封建割据和城邦自治B、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C、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是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中世纪欧洲的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所突破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朝的中央官制?A. 丞相府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郎中令5、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是为了:A. 削弱诸侯王的实力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行儒家思想D. A与B都对6、《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司马光C. 班固D. 范晔7、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史学之父”?A. 陈寅恪B. 胡适C. 梁启超D. 蔡元培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八七会议D. 五卅运动9、以下哪一部著作是司马迁所著?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汉时期的治国方略?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C. 独尊儒术D. 重农抑商11、唐代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主要考察什么内容?A. 经义B. 诗赋C. 律令D. 文书12、明朝初年的“洪武之治”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A. 明太祖朱元璋B. 明成祖朱棣C. 明仁宗朱高炽D. 明宣宗朱瞻基1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分期,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为近代史B. 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现代史C.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史D.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为现代史14、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父”?A. 郭沫若B. 毛泽东C. 陈独秀D. 鲁迅15、关于《史记》的作者,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孔子B. 孟子C. 司马迁D. 荀子16、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 司马迁B. 班固C. 杜甫D. 范仲淹17、下列哪项不属于“二十四史”之一?A. 《三国志》B. 《资治通鉴》C. 《后汉书》D. 《宋史》18、以下哪项不是“史学五大流派”之一?A. 历史实证学派B. 历史唯物主义学派C. 历史相对主义学派D. 历史心理学派19、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司马迁B.班固C.司马光D.杜佑 20、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以何种体裁撰写史书?A.纪传体B.编年体C.纪事本末体D.国别体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阅读以下史料,回答问题。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清季史料入门》
China Administration:Three Studies(ed.with ssu—yu Teng),HUP,1960.
《清代的政府:三项研究》
East Asia:The Great Tradition(with E.O.Reischauer),HUP,1960.
1967 在剑桥①举行六十大寿庆祝会;费维恺(Albert Feuerwerker)、莫菲(Rhoads Murphey)、芮玛丽(Mary Wright)等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入门》(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作贺礼
1968 当选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1972 夏天,与威尔玛重访中国
《中国:人民的中央王国与美利坚合众国》
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ed.and contrib.),HUP,1968.
《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
New Views of China’s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Service Center for Teachers of History,1969.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五十年来xxxx分期研究述评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
近五十年来(1950——2000年),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
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xxxx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xx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61年,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
以此为契机,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
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
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80年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60年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
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
【正文】五十年来,在新中国的史学研究领域里,社会史研究曾经历了从冷落到恢复兴起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从这曲折的经历中,也可看到中国大陆史学界在摆脱“左”的禁锢,拓展研究层面、更新研究方法所取得的进步。
一社会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或是一种研究范式,大概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末,与法国年鉴学派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至少在30至40年代,曾一度辉煌,先后出现过不少颇具学术分量的著述,像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潘光旦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等。
另如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1930年版)和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版),也有大量篇幅涉及社会史的内容。
此外,在30年代还先后出版过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集辑的《社会史料丛编》4册(北平研究院1935 年版)和瞿宣颖所编的《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3 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都对社会史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界普遍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教育,广大史学工作者盼望能在新的研究领域里有所树建,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诸如对中国古代史分期、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汉民族形成、中国近代史分期等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对于考察社会心态、人们生活方式等这些属于社会史研究的课题,则相对显得冷落了。
如果说,人们开初冷落社会史,是被讨论的热点所吸引,努力使史学研究靠近现实,那么政治上“左”的思潮的蔓延,使得人们害怕乃至不得不加以疏远了。
尽管如此,在50到60年代初,仍有一些学者在有关婚姻、家庭、家族及其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像1950年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出版的董家遵:《中国收继婚之史的研究》,林乃燊:《中国古代烹调和饮食——从烹调和饮食看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水平和阶级生活》(《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马起:《婚姻和家庭在历史上的演变》(《东北人大学报》1956年第6期),陈直:《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 期),于省吾:《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赵守俨:《唐代婚姻礼俗考略》(《文史》第3辑,1963年),武伯伦:《唐长安郊区的研究》(《文史》第3辑,1963 年),左云鹏:《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64年第4期)等。
欧阳华:中国近代化探索(四条主线)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 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 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考点 4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 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2012 年广东佛山)胡适先生晚年曾说:“当年我在上 海居住的时候,清华大学闹风潮。张歆海等几个人想要找我出 来当校长。我复了一个白话电报:不干了,谢谢。”先生谈起 的“往事”发生在(B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C.中共“一大”开会期间 D.清华大学创办时期
2.(2011 年广东深圳)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D ) ①“自强” ②“民主” ③“求富” ④“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11 年广东佛山)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
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它“表
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这次危机是( C )
失败 不改变封建制度,仅仅将近代西方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肌体上
昙花一现
考点2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序幕:__公__车__上__书__。 2.领导人:__康__有__为__和梁启超。 3.内容: (1)政治上,改革__政__府__机__构__,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__工__矿__企__业__。 (3)文化上,开办__新__式__学__堂__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 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普通用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永乐元年,有官员提出对朝贡人员携带的用来贸易的货物征税,明成祖却认为:“今夷人慕义道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同时,政府还隆重接待朝贡者,并承担其一切开支。
这些举措意在()A. 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B. 维持传统的宗藩体制C.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 解决沿海的倭患问题2.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由此可见,他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A. 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 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 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3. 如表中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查所占比例对比统计据表推知,1960年到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变化说明()A. 社会制度影响媒体报道B. 战后两级格局发生变化C. 中苏关系恶化影响报道D. 中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4.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区治理往往引入企业管理方法,英国也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交给相关公司承担。
这些现象()A. 反映社区权力单一化组织化B. 是代议制民主制在基层的缩影C. 体现社区治理的市场化趋势D. 是三权分立模式在基层的体现5. 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最初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105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
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
这表明()A. 气候因素导致农业革命B. 农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C. 人口增多推动房屋变迁D. 叙利亚是人类文明起源6. 咖啡进入意大利时被认为是异教徒的邪恶饮品,受到来自教会的抵制。
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
”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1.历程(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控制中国。
20世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5)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6)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走向和解;1979年中美建交。
(8)中美正式建交后,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认识(1)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都从本国利益出发,以比较务实、比较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
但在军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台湾问题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双方仍有很大的分歧。
(2)应全面、辩证与冷静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
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
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
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第一是运用理论的局限。很多的历史学家在分析和探讨近代史分期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从整个历史全局笼统地来进行某一个或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研究,这样就会忽视细节,研究的内容的结果也就不太精确了。
第二是研究内容的局限。五十年代的这场讨论,加强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研究,也很好的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特别是“三次革命高潮”及后来的什么“八大事件”的总体概括,在当时肯定是具有先进意义的,可是,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到了后来这样的概括也就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关于其他的分期标准还有金冲及提出的“以生产方式的表征和阶级斗争的表征相结合作为分期标准”;李荣华提出的“通过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全面考察,以其表现出的特点作为分期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分期标准。
以上这些,是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标准及划分阶段的讨论,主要代表就是胡绳、孙守仁、金冲及等人物。在他们的带动下,五十年代期间,展开的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体现出某些局限性。
这场讨论是以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中,胡绳首先提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为开端的。解释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关系到如何分清近代史体系问题,并且胡绳把分期问题的讨论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文革前(1954年—1957年)以分期问题为讨论主题,另一个是文革后以基本线索为讨论主题。对于近代史的分期问题,许多历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分期标准,从而也就产生了各异的分期的划分阶段。
胡绳提出“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作为划分的标准”,他提出的以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为“三次革命高潮”。并且他还提出了具体的七个历史阶段:1840-1850年,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64—189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形成时期;1895-1900年,近代史的第二次革命高涨时期;1901-1905年,资产阶级同盟团体开始革命;1905-1912年,政权让位给袁世凯(第三次革命高涨时期);1912-1919年,资产阶级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北师大版巩固辅导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们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答案】:
【解析】: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内战百科》
材料六: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保路运动
D、创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
【解析】: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学科。
在近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概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及未来展望,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学科的内涵与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历史学研究改变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主的研究倾向,逐渐向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元领域拓展。
据统计,近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界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增长了数十倍,研究领域也日益广泛。
在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方面,考古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考古学通过对遗址、文物等的研究,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文明成就和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古文字学则通过对古代文字的研究,解读了古代文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民族学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研究,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地理学则通过对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近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例如,在考古学领域,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文明起源理论;在古文字学领域,成功释读了数批殷墟甲骨文,推动了古文字学的发展;在民族学领域,对各民族文化的研究深入展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在历史地理学领域,通过对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之近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缺乏原创性理论构建、跨学科研究方法需进一步完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更加紧密结合等。
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更加重视,这将为历史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入推进,未来历史学研究将会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
智慧树答案中国历史地理(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下面哪一个题目不属于历史地理研究的范围答案:重访千年古城2.历史地图的主要特点是答案:显示的是过去的地理要素3.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4.孔子说“礼失求诸野”,这里的“诸野”可以理解为答案:地域文化5.地域文化的前提是()。
答案:该区域的文化和周围区域文化有明显的差异第二章1.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集大成者,著有《历代舆地图》。
答案:杨守敬2.开始,整个东亚地区都进入到低温气候,气温比现在低1.8℃。
答案:123.公元前1100年左右为近5000年来第一个,持续时间达200年。
答案:寒冷期4.明清小冰期,又称,由于地方志的兴起,对灾害气象的关注和记载比以往世代更多。
答案:方志期5.第四纪又被称为,到距今1万年左右的全新世时期,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
答案:灵生代6.在《古地理学》中,提出,更新世早期中国气候已经明显分成三个动态大区:东部季风区、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
答案:周延儒7.在中,我国气候普遍寒冷,代表寒冷气候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遗体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大量发现。
答案:大理冰期8.汉武帝时已经将农牧分界线推至以北地区,并在东汉时期形成农牧杂处的过渡带。
答案:河套9.根据满志敏和朱士光以及王铮等人的研究,以后是气候转折的过渡期,寒冷干燥天气持续到五代时期。
答案:九世纪10.《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作者是答案:竺可桢第三章1.是植被变迁的主导因素,但是历史时期的人为因素也不可小觑。
答案:气候2.在结束后的全新世,由于全球性的温暖湿润气候,形成了现今植物分布的区域状态。
答案:第四纪冰期3.在我国主要分为三个地段,西北的草原和荒漠、北部的草原和荒漠、东部自北而南分布的各种。
答案:林带4.新石器时代,温带和亚热带北界高于现在的纬度,其中暖温带考扩东北、华北与黄土高原的大部分。
答案:2-3个5.距今年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大量木结构房屋遗存,柱洞面积之大,足以证明当时所用木料的粗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十年来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两次转向作者:乔新华文章来源: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网点击数:1060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17日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向。
一是从“西方中心主义”到“中国中心观”的转变,二是从“中国中心观”到“时空双向交叉比较史观”的转变。
前者以柯文为代表,探讨了中国史研究中以何者为参照系的问题;后者以加州学派王国斌为代表,探讨了单向度参照系的科学性和如何比较的问题。
从比较史观而言,“中国中心观”蕴涵的方法论意义即是要摆脱中国史研究中被动、片面而绝对地以西欧经验为参照系的束缚,强调从中国内部探索中国历史的真相,进而探讨隐藏其后的历史观———传统与现代性问题,意欲重新检讨中国史研究始终为西方现代化的普遍性进程提供一个地区性注脚的依附局面,它推动了中国史研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但“中国中心观”因过分注重内在因素而对外在影响重视不够而遭遇尴尬,且在本质上未能完全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羁绊。
王国斌的“空间与时间的双向交叉比较史观”则彻底抛弃了中心和边缘的观念,有助于学界走出不论是“西方中心主义”还是“中国中心观”在某种程度上所导致的尴尬局面,从而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域打开了另一扇透视中国的新视窗,标志着世纪之交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又一新转向。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受费正清与李文森等人影响,一直都以西欧经验作为参照系。
简言之,该时期美国学者主要围绕“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展开对中国史的研究。
而在国内,学术界对于现代化过程普遍采取简单笼统的认同态度,而没有对现代化的各种理论框架提出反思性的批判,远未形成具有本土解释和反思能力的有效性框架。
但从70年代以来,在美国逐渐发展起一种与之相反的日益明显的趋势,在对上述三种以西方为出发点之模式产生质疑和提出挑战的同时,倡导以中国史为出发点,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并力主进行多学科协作研究。
柯文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新动向并加以理论阐述,称之为“中国中心观”。
从而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垄断地位,摆脱了中国史研究中被动、片面而且绝对地以西欧经验为参照系的束缚,为科学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打开了新视窗。
事实证明,自1984年柯文倡导的“中国中心观”以来,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域(尤指近世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对中国传统制度和社会变迁因素的分析渐呈多元并趋、群论争鸣的态势,出现了诸如施坚雅的区域经济理论,萧公权、周锡瑞的士绅社会理论,罗威廉的市民社会分析,黄宗智的“经济过密化”分析,杜赞奇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及乡村基层政权内卷化的研究,艾尔曼的文化资本解释方法等。
这种“中国中心观”扭转了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中国史研究局面,并意欲走
得更远更彻底,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即是一例。
黄宗智等学者则号召在中国研究中彻底抛弃西方认识规范,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学,但事实上在许多具体研究中还未能彻底摆脱西方中心主义。
毋庸讳言,相对“西方中心主义”而言,“中国中心观”确实具有库恩所说的范式变革作用。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方法论也遭遇尴尬。
巴勒克拉夫曾指出:“推进当代历史研究不仅在于集中批判欧洲中心论,而且还必须在其他方面付出同样巨大的努力去克服民族和种族的局限性,抛弃中心和边缘的观念,不论这个中心是位于欧洲还是位于中国。
”吴承明也指出“中国中心观”并非认识中国特色的最佳途径。
而柯文本人在面对“中国中心观”的各种评论中也有新的阐发。
王国斌敏锐地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倾向,认为欧洲中心论的世界观固然失之偏颇,但从其他的中心论出发来进行比较,情形亦然。
所以,他不赞成任何以“中国经验”或“欧洲经验”为准的单向估量,主张在中国与欧洲历史之间作互动式的往复比较。
“时空双向交叉比较史观”就是在全面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观”基础上提出的,其核心就是探讨单向度参照系的科学性和究竟如何进行比较的问题。
与柯文否定“欧洲中心论”不同,王国斌既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又不拒绝欧洲经验。
他认为:“不应因为反对欧洲中心论,就断言以欧洲为标准来进行比较不对;相反,我们应当扩大这种比较,为了进行更多层面的比较,我们特别应当以中国的标准来评价欧洲。
”王国斌从完全肯定或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的怪圈中跳了出来。
更具意义的是,他同样拒绝在“中国中心观”上存在的极端的危险倾向———中国绝对核心论,从而避免了比较史观中的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的弊端。
他在为《白银资本》所写的序言中说:“他向中国人也提出了另一种挑战,即超越中国的绝对核心论,用一种体系架构来更仔细地考察中国的变化与欧洲的变化之间的平行关系,更周全地考察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而这正是他在《转变的中国》一书中要表达的真意。
正是在这样一种独特眼光的关照下,王国斌提出了“对称性观点”、“前瞻性分析”、“回顾性分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李伯重把它归纳为“空间与时间的双向交叉比较”研究方法。
具体地说:“在空间方面,不仅从欧洲的立场出发看中国,而且也从中国的立场看欧洲;而在时间方面,则不仅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过去,而且也站在先前某一点看后来。
”简言之,从西看中与自中视西相结合,同时从今察古和由前思后相并行。
较之以往那种时空分离和单向性的比较,这种比较当然更为全面和科学。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加州学派另一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所展开的有关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争论,无疑也会深化中国史的研究。
该书不是把中国作为欧洲假定的对立面,而是把所有的比较对象(英国、西欧、日本、印度)都进行互相对照。
而在中国学者中,李伯重提出的“江南模式”就是在全面检讨原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中西历史的互动比较中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的典范。
“空间与时间的双向交叉比较史观”对中国的区域社会史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比如对华南和华北的研究,可以通过互为主体,既比较两个区域的“异”,又比较两者的“同”,来考察各自的特色。
如果能对中国各大区域都做这样的比较研究,最终描绘出来的将是一幅更加生动全面的历史画卷。
来源: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