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实现正义

合集下载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摘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最基本动力;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主要手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重要基础;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高标准;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最强保障。

[关键词]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原则公平正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公正”,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基本权利,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又平等的分配,简要地说,就是指社会发展人人参与、社会成果人人享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传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和丰富。

本文就这一重要论述的基本依据及公平正义的实现原则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学界的深入研究。

一、理论依据: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马克思之前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苦心求索过公平正义的真谛,都曾为实现公平正义而作出牺牲。

但是,由于受阶级立场局限和缺乏科学世界观指导,他们没有找到社会不公正的根本原因及其变革途径,因而,他们的理想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首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公平正义作为一种理想受制于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不同阶级的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各不相同,公平正义也因此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表现形式和实现维度。

正如马克思所强调:“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也就是说,公平正义应该通过创建一定的物质文化条件加以实现。

浅议我国当前教育正义实现 ——从罗尔斯《正义论》的视角

浅议我国当前教育正义实现 ——从罗尔斯《正义论》的视角

浅议我国当前教育正义实现——从罗尔斯《正义论》的视角摘要: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并且认为正义可通过对主要社会制度的修改来调节社会各领域中不平等现象,并解决不平等问题。

改善不平等现象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是罗尔斯笔下正义的主要功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由于缺乏实践所得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当前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存在许多不够正义和平等的现象,应通过借鉴正确的理论,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教育更趋向于正义。

关键词:正义论;教育;正义无论是发达且相对制度较为完善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正处于变革探索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在其各个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问题,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

要解决这些不平等需要通过逐步改革来实现,而在原有领域中的重新建构的重要价值与原则正是正义的内涵所在。

只有在正义原则规范下的变革才是合理的,教育领域中的变革亦是如此,是由教育正义规导下才能完成。

罗尔斯曾说,正义是处理社会压制和不平等事实的根本理念,是社会变革需要不断唤醒的价值诉求。

由此可见,正义在广泛社会领域的重要性。

一、内涵视角下的正义与教育正义什么是正义?“正义”这个名词及概念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正义”不仅用来描述人的行为准则,更用于评价人的行为尺度。

到了近代,在西方一些思想家的著作里,“正义”更多地被赋予一种评价的功能,主要是专门评价社会制度是否合乎道德标准。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真理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因此,许多法律和法规,无论多么高效及有序,只要它是不公平的,必须进行改革或废除。

尽管人类活动在不断的演进,但社会的主要价值和正义是不能妥协的。

正义不仅是维护公共生活和促进合作的公益性,更要在有序的环境下,以保护公众的生命。

因此,政治正义和社会正义的首要价值是正义的,政治改革亦是如此,政治的方式必须表现出正义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正义与社会正义是属于同一类别的正义,教育公平是不同于覆盖面广的正义概念,教育正义存在于这种独特的业务领域。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策解读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策解读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策解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并不断加大力度,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方式的基本方略,旨在建立起公平、公正、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有效衔接。

本文将对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进行解读。

一、法治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新时代中国加强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以宪法权威为统领,以人权保障为核心,注重创新法治方式,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

为了实现法治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结合,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系列政策,包括:1.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强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综合治理、综合执法、综合服务相结合。

通过加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实现基层治理、社会治理和公平正义的有机衔接。

2. 推动反腐败斗争:中国政府始终将反腐败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通过建立和完善反腐败法律制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公正、廉洁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3.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中国政府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推动建立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加强劳资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等,为劳动者提供公平正义保障。

二、坚持法治思维促进公平正义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坚持法治思维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平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积极推动以下政策:1. 坚决打击腐败行为:中国政府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一切腐败行为。

通过建立反腐败惩治体系,加强反腐败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依法打击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腐败行为,使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共识。

2. 加强司法独立和公正性建设:中国政府在推动司法独立和公正性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加强审判权的独立、公正的实践,增加司法公信力,为人民提供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

中国的法制与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的法制与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的法制与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法律体系正不断完善,以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制和社会公平正义紧密相连,它们共同为保障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法制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概念、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与社会发展、司法改革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中国法制的概念包括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法律实施等几个方面。

法律法规是法制的基础,它们规范了社会行为、保护了人民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

法律体系是法制建设的核心,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

法律实施则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包括司法机关的审判、行政机关的执法等。

这些方面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法制的基本框架。

中国法制的建设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多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和修改法律法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先后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反恶势力法》等一系列法律,加强了对人民权益的保护,提升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此外,中国还注重法治文化的弘扬,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然而,中国的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法律实施仍存在一些不足,司法公正和审判质量有待提高。

这需要中国进一步加强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体制,提升司法公正,以保证法律的公正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法制的存在和发展旨在通过正当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而社会公平正义则通过法制的保障,促进社会各个方面的公正和均衡。

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例如通过减贫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机会,解决贫困问题;通过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解决教育不公问题。

同时,中国也在推进司法改革,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司法公正,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的法制与社会公平正义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和影响着社会进步和稳定。

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法治建设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一、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法治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法治的核心是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通过法治,国家和社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控各方面的关系,使各种利益得到有序分配,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中国不断推进法律的科学、系统、完备。

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公民的权益获得有效保护,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中国加强了司法改革,提高了法院审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是紧密相关的。

法治建设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法治机制的建立,各种利益得到合理分配,权责与义务得到明确,确保社会资源和权益的公平公正。

法治的实施也使得社会公平正义不再仅依赖于个人的善意和道德底线,而是有着明确的规则和制度保障。

同时,社会公平正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对权益受损者的保护,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在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仍然较低,法律遵从意识和法治观念还需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法律执行和司法公正性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和行业仍然存在着法律执行不力和不公正的情况。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问题2011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010471 张弦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了出来,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的一个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公平正义的作用也越发重要。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公正是一个古老恒久的话题,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社会公正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正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正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这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影响我国社会公正的基础性因素。

比如,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无法彻底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所以也就难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完全公正。

再如,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仍然很低,处于世界后列,还属于比较穷的国家。

这决定了我们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水平还比较低,而且很不完善,不断完善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可见,看待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应该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的历史背景,否则对社会公正就有可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者:张泽林来源:《发展》2018年第06期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尺度。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一贯追求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社会公平正义,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是否合理的价值理念,是人们从人格上、法律上追求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的衡量标准。

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看,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认识有所不同,今天人们认为“不公正”的现象,历史上可能曾经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公正”的;而今天人们认为“公平”的事情,以后极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它是一个抽象的、历史性的概念。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平正义在不同领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在经济领域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所体现的公平竞争,在社会领域则广泛体现在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发展需求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诸多方面,因此它又是一个具体的、相对性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通常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的是非观、荣辱观。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克服平均主义、尽快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吃“大锅饭”的局面,党中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公平”的概念。

《报告》指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加上了“社会正义”的概念,要求全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坚持社会公正在我国转型期的重要性

坚持社会公正在我国转型期的重要性

坚持社会公正在我国转型期的重要性摘要:社会公正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明我们应该遵循正义和平等的原则。

在当今的转型期,社会公正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正在追求财富和物质的时刻,但不应忘记公正的价值。

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本文将由三个层次来论证社会公正在我国转型期的重要性:比较分析,对历史和政治环境的考察,以及对公正本身的定义和思考。

关键词:社会公正,转型期,比较分析,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定义,思考。

正文:社会公正是指所有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管其出身、财富或者政治地位如何。

公正有助于国家之间的和平,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在中国,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许多人处境艰难。

同时,新兴财富阶层正贪婪地追求财富,而忽视公正的价值。

因此,社会公正在我国转型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首先,本文将对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讨论其在我国转型时期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下的情况下,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而贪婪只会毁坏社会的结构。

因此,财富分配应该以公正的方式进行。

在这方面,公正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使贫困人口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其次,本文将对历史和政治环境进行考察,例如政府的行为、基本法的内容、经济改革的进度。

这些方面将允许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公正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考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本文将讨论社会公正本身的定义以及对它的思考。

社会公正本身被定义为所有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管其出身、财富或者政治地位如何。

在公正的原则上,只有当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此外,本文将讨论社会公正如何能够帮助国家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问题。

总之,从比较分析的角度,通过对历史和政治环境的考察,以及对社会公正本身的定义和思考,本文论证了社会公正在我国转型期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出身或财富的不公正待遇,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

程序正义在中国路径及实现

程序正义在中国路径及实现

程序正义在中国的路径及实现摘要:正义是社会永恒追求的目标,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利益集团错综复杂。

程序正义所蕴含的正义理念,尤其需要我们的重视。

程序正义理念是我们从国外引进来的理念。

在中国,我们从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和物质条件来看,目前的社会能够进一步推动实现程序正义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程序正义民族精神经验论我国目前正处在迈向现代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社会多样化的利益集团的纷争也向我们的现代法制理念实施提出了挑战。

克服这样的困难,需要我们综合各方经验来解决问题。

”程序正义”理念本身蕴含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有助于我国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我国大众法律意识的形成和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

我们需要在挖掘本身的特色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程序正义的发展。

一、程序正义在中国的现状程序正义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所以我国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

(一)程序正义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在我国,”程序正义”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探讨。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的主要观点有:季卫东学者认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一味强调经济技术先行而轻视制度层面做法是不可取的。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信息和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交流,这一交流促进了契约关系和市场组织的发育,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

在这一情形下,就需要通过程序来重建社会共识、整顿竞争秩序。

随后季卫东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具有多元化契机,当前的社会结构转型正在进一步加剧多元化的进程,所以,有更多的理由来承认程序在多元调整方面的决定性意义。

陈瑞华学者认为:程序正义的独立性可以保证那些其权益可能受到裁判结论有利或不利影响的人受到公正的对待,这种公正对待的核心其实是使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内在价值得到尊重;可以保证裁判结论具有正当性;可以对被裁判者以及社会公众对裁判结论公正性的接受具有极为明显的保障作用。

①陈小文学者提出,英美法系中的经验论哲学思想促使民众认为”程序先于权利”观念的形成,大陆法系受唯理论的影响,则侧重于法典化形式,重视演绎推理。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快速经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

在这个信息爆炸、资本主义浪潮席卷的时代,谈及公平与正义,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口号,更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关切和思考。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是公平与正义的一大挑战。

虽然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数以亿计的人脱离了贫困线,但是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大城市里高房价、高物价使得中低收入者难以负担,而我们所看到的富豪、明星们却过着奢靡的生活。

财富的不平等反映了当前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

其次,教育公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大争议。

虽然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城乡之间、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之间的教育机会差异依然存在。

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简陋,教师素质不高,而富裕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设备和优秀的师资团队。

这导致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富裕家庭同等的教育资源,进而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此外,法律公正和司法公信也是现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公平与正义挑战。

虽然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司法不公、官员滥用权力等问题。

有钱有势的人能够通过金钱和关系轻易逃避法律的制裁,而底层人民则往往因为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不利而承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这种法律执行的不公,进一步侵蚀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信任。

然而,尽管我们面临着种种的挑战,也不能忽视中国政府在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地区收入增长的积极努力、教育资源的下沉,这些都是政府为了实现长治久安所付出的努力。

政府还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反腐败工作,努力构建廉洁政府。

这些举措无疑对公平与正义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我们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首先,在财富分配上,政府应尽力减少贫富差距,推进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政策。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公平正义社会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公平正义社会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公平正义社会一直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一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随着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全面依法治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法律的确立与实施为社会公正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中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被陆续制定出台。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规范,还明确了社会公共利益的界限,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

例如,儿童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制定,使得儿童和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法律实施的严格性也加强了社会的公正性。

其次,依法治国的推动,有助于建立一个法治社会,为公平正义奠定基础。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统一的准则,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律。

这样,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享受权益,避免了权力的滥用和犯罪的发生。

而且,法律的平等性也能减少社会的不平等,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支持。

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人们的利益冲突可以在法庭上得到解决,而非通过非法手段争夺利益,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此外,全面依法治国还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能和公正性。

通过法治理念的推动,政府机构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公正执行政策,使得政府的决策更规范、公正。

政府的行政权力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需要依靠法律的制约和监督。

这样,政府的决策更具有合理性和公正性,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然而,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法律标准的适用和执行存在不足。

由于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复杂的社会结构,法律的适用和执行存在差异,导致公平正义的实现有所滞后。

其次,法治体系的建设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

尽管中国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对于法律的认知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

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并保障公平正义的社会,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此外,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法律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

浅谈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

浅谈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2019-09-04摘要:中国梦是中国⼈的梦,也是我们未来奋⽃的⽬标。

⽽公平正义正是实现这⼀梦想的基础和前提。

本⽂着重从这⼀⾓度出发,结合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公平正义是制度⾰新的⾸要价值,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个⽅⾯来阐述我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平正义;中国梦;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D616⽂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6-3315(2014)03-166-001公平正义本⾝是⼈类社会活动的⼀个基本原则,当我们⾝处社会这个⼤环境中的时候,这个规则通常是不以个⼈意志为转移的,它可能来⾃多⽅⾯。

对⼀个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俨然已经成了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对其成员具有凝聚⼒、向⼼⼒和感召⼒的重要源泉。

中国梦,是⼈民的梦,所以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有个⼈梦想的成真,⽽只有个⼈梦想的实现,才有伟⼤中国梦的实现。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需要有⼀个公平发展的空间,⼀个⼈⼈愿意为梦想⽽努⼒、⼈⼈有机会成就梦想的舞台,公平正义理当成为撑起中国梦的重要基⽯。

⼀、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70多年前,在《可爱的中国》⾥,同志曾预⾔:“中国⼀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那时的中国,处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处处都是⽇新⽉异的变⾰,明媚的花园,将取代凄凉的荒地!”70多年后,“活跃的创造”早已超越先烈勾勒的愿景,“⽇新⽉异的改变”更让全世界惊叹。

“中国梦”的茁壮,充实着每个⼈的梦想。

回⾸最近⼗年的发展历程,公平正义的理念⽇渐深⼊⼈⼼,特别是在实践基础上达成的理念共识,⽇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坚固基⽯。

“平均”与“总量”的尴尬反差,“个富”与“共富”的局部失衡,“民富”与“国强”的共同企盼,昭⽰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物质的丰沛,还要有圆梦的舞台。

这个舞台,正是⼗⼋⼤强调的,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只有如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固有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分析近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挑战呈现多样化的面貌,并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首先,收入分配不均是当前中国社会最突出的公平问题之一。

虽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中产阶级的增长乏力。

一些地区、行业和群体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各地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

在解决这一挑战上,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税收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等。

然而,要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还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更全面的政策改革。

其次,教育公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教育是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和减少阶级差距的重要渠道,但是当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成为了公平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教学质量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仍然相对落后。

此外,高等教育进入门槛过高,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因此,中国亟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争取实现教育公平。

同时,在司法领域,中国也面临着公平与正义的挑战。

尽管中国在近年来加强了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了对法官的培训和监管,然而,司法独立和公正的问题仍然存在。

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至关重要。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司法改革,加大对司法机关的人员和资源投入,提高司法公正性,为公民提供公平的司法环境。

此外,当代社会公平与正义挑战也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医疗保障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此外,医疗资源不均衡现象同样严重,一些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足,而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难以获得良好的医疗保障。

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政府的未来发展策略

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政府的未来发展策略

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政府的未来发展策略社会公平与正义: 中国政府的未来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中国政府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府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制定策略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领域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失业者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二、改革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实现财富再分配的有效工具。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增加对财富差距过大的个人和企业的税务监管力度,确保财富分配公平合理。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三、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基础。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提高公办学校的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素质,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

四、加强就业机会就业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用工和劳动强度过大的现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帮助他们实现城乡公平发展。

五、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保障。

中国政府应该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治执行力度。

政府还应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提高社会公正度。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权益受损群体的司法保护,确保公民享有公正的法律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在未来发展中应制定全面的战略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主探索的一种制度及发展道路,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

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成为了重要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内涵和实践,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一、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公平正义倡导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念,旨在构建一个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与利益的平衡。

首先,公平正义表现在政治体制和司法系统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公平与司法公正,建立了独立、公正、廉洁的司法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公平正义的保障。

通过反腐倡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地打击了腐败现象,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公平正义还体现在经济领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共同富裕,追求社会的经济公平。

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缩小了贫富差距,增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公平正义还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普惠教育,通过扩大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推动了医疗体制改革,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程度,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加大了住房保障力度,努力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为人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

二、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旨在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使人们享有社会安宁和幸福。

首先,社会和谐表现在社会稳定与社会治安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加强社会管理、推动法治建设,实现了社会治安状况的不断改善。

政府加强了对公共安全的投入,有效预防和打击了各种犯罪行为,保障了人民的生命权、财产权和人身安全。

浅析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

浅析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

浅析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摘要】中国当前社会存在着诸多公平问题,主要包括财富分配不均、教育资源不公平、医疗资源不平衡、就业机会不均等以及社会福利差距大。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了社会阶层的逐渐固化,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会加剧城乡差距和卫生差距,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则会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而社会福利差距大更是拉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出台更加公平的政策,加强监管和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

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稳定。

【关键词】财富分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机会,社会福利,公平问题,中国当前社会,重视。

1. 引言1.1 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议题,不仅关乎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公平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矛盾,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公平问题更显突出。

在财富分配方面,富人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财富分配不均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也比较普遍,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医疗资源不平衡导致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就业机会不均等、社会福利差距大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性。

中国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改革,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和安定的生活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2. 正文2.1 财富分配不均财富分配不均是中国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的集中现象愈发突出。

一方面,社会上富豪阶层的财富迅速增长,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贫困人口的数量依然庞大,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公正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方式

公正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方式

公正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方式作者:张雯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8期摘要:古往今来,哲学家们都对公正进行过探讨,回顾这一历程,他们对公正的阐释,更多地将其视为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或最高美德。

马克思的公正理念真正揭示了其赖以存在的根基,表达了一种相称关系,其实质是经济关系的价值反映,同时也是上层建筑的一种价值反映。

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公正需要进一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制度建设维护人的权利、不断满足人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马克思;公正;内涵;实现方式一、公正的基本内涵纵观人类历史,众多哲学家对公正都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所讨论的公正理念主要集中在伦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领域。

概括起来,公正就是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应得。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具有智慧、意志和节制的“公正”的国家。

以此可以把人划分为三种:即求感官的满足和身体的享受者;求荣誉和成就者;陶冶理性、追求真理者。

一个国家有这三种人,也就有了智慧、意志和节制三种美德,三种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从而使社会井然有序。

一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就具备了“公正”的美德。

在柏拉图看来,“公正”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其它美德实现的最高境界,所谓公正其实就是实现或体现了最高的“善”的城邦。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包含两个因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认为相等的人就该配给到相等的事物。

”[1]158在他看来,评价法律的最高标准是正义,而使正义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可靠、最有利的保障就是法律。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美德,“中道”则是美德的特性。

正义就是一个人获得的东西是他应得的。

法律的好坏,应当以是否合乎正义为准。

近代以来,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成为西方公正理论的核心精神。

休谟认为“公共的效用是正义的唯一起源。

”[2]35这种对公正的阐释在功利主义者眼中被视为是一种双赢。

在他们看来,人的天性是利己的,人的最高目标是获得个人幸福。

做个正义的中国人作文素材

做个正义的中国人作文素材

做个正义的中国人作文素材《正义之光,耀我中华》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美德。

做一个正义的中国人,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正义的真谛。

包拯,被誉为“包青天”,他公正执法,不畏权贵,为百姓伸张正义,留下了千古美名。

岳飞,精忠报国,抵御外敌,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浴血奋战,虽遭奸人陷害,但他的正义精神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正义依然是我们前行的灯塔。

“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时刻,强忍剧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停车操作,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用自己的双腿换来了学生的平安。

他们用平凡的举动,展现了不平凡的正义之光。

然而,正义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看到有人遭受欺凌时,挺身而出,给予帮助;当我们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时,勇敢发声,维护公正;当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做违法乱纪之事,这都是在践行正义。

做一个正义的中国人,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不迷失自我,坚守道德底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退缩不前,勇敢地追求真理。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明辨是非,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正义。

正义是社会的基石,是民族的脊梁。

让我们每个人都怀揣正义之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行动传递正义的力量,让正义之光闪耀中华大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正义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治与公平正义

法治与公平正义

法治与公平正义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法治和公平正义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法治和公平正义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法治是治国的基石,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需要法律作为基本准则,作为国家行政的规范,来保证公民、组织和社会的合法权益和稳定秩序。

法治的实现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予以惩罚,使社会实现秩序和稳定。

而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重要补充,是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公平正义是一切阶级、阶层、群体获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歧视、不受压迫的正义。

在当前社会中,公平正义包括了对物质财富的公正分配、教育机会的公正分配、就业机会的公正分配等等。

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保证法治基础下的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

法治和公平正义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法治的保障,公平正义就无从谈起。

而没有公平正义的实现,法治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法律是公正的制度,而公正需要法律作为制度的支撑。

一方面,法治的实现需要公平正义的指引和引导;另一方面,公平正义需要依靠法治的机制进行实现。

在当前的中国,法治和公平正义的实现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是制度环境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法律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法律标准的完备性、法律监督的有效性、司法体系的公正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次是执行力度的问题。

法律制定后的落实情况,通常并不是理想的。

许多法律在制定时虽然明确了其相关要求和执行方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阻滞。

最后是意识问题。

法治和公平正义的实现也需要大众的认知和合理的态度,但是在当前社会中,还存在着一些人对法律的认知不足和对公平正义缺乏认识的现象。

为了实现法治和公平正义,中国需要进行深化改革,改进现有的法律制度、监督机制、司法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这需要国家采取有力的措施和举措,提高法律制度和执行力度,并大力加强公平正义意识教育。

中 国梦如何助力社会公平正义

中 国梦如何助力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梦如何助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梦如何助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梦”,这三个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而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那么,中国梦究竟如何助力社会公平正义呢?首先,中国梦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梦强调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整体规划。

在这个梦想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公正的社会待遇。

当全体人民都朝着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时,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推动社会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

例如,中国梦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要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许多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条件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朝着社会公平正义迈出的坚实步伐。

其次,中国梦激发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意识。

梦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中国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有权利和义务追求公平正义。

当人们心中怀揣着中国梦,就会更加关注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参与到维护公平正义的行动中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发声,呼吁社会关注和解决。

这种公众意识的觉醒,正是中国梦激发的结果。

同时,中国梦也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变不公平的现状,为实现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者,中国梦促进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现中国梦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而公平正义的制度是保障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经济领域,我国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保障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在教育领域,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当今中国实现正义
周末,我们一群朋友约好聚餐,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

在南京这样的背景下,此时也就是一天当中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的开始。

霓虹灯下的街景带着点朦胧,让我有种迷蒙的感觉。

一群人走着,嘻闹着。

恍惚间,南理工北门的一个角落,一个孤寂的身影存在一片喧闹中,还有那把诉说着哀伤的二胡。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中,我顿时间清醒过来,现实就这样铺天盖地地压下来……
是的,我们在享受着生活,享受着繁荣经济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快速交通、便捷通讯,享受着种种!可是就在我们沉湎于这样的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一些从来也没有想到过的问题似乎是一夜之间横现在我们眼前。

当毒奶粉事件东窗事发,鸡蛋中也检出三聚氰胺,关乎人们生命安全也不能让人放心,一场有关“我们还能吃什么”的讨论摆在人们的面前;当曾被媒体报道为“最牛黑煤矿”的陕西省蒲城县高阳镇会通沟边的清泉煤矿(2号副井),在2008年10月12日晚8点左右又一次发生矿工井下死亡事故,矿主仅用25.8万元和一份“事故隐瞒协议”瞒住了真相。

记者将真实情况反映,蒲城县煤炭局和陕西省煤监局渭南分局却无人过问和查处,黑煤矿依旧未关闭;当深圳海事局的党组书记林嘉祥“猥亵11岁女童”事件被曝,“闺女快跑,林书记来了!”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当“动用私刑”再次在江苏盐城阜宁县城管局市容环卫科科长刘萍身上发生,他花5年的时间才为自己找到了说法,而在这个“刑讯逼供”过程中唯一一个没有动手的检查
官不久后辞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教书”的说法在流传;当13岁的女孩因为为汶川地震捐了40元而被母亲打死;当北京的刘志华、江苏的姜人杰等相继落入法网……
我们意识到,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丢弃了最原始、也最重要的东西——正义,没有了正义,再繁华的都市也只是徒有浮华;没有了正义,再长的生命也不再美丽!
而正义究竟是什么呢?麦金太尔说,正义是给予每个人,包括他自己所应得的东西以及不以一他们的应得不相容的方式对待他们的一种安排;柏拉图则认为,西方社会四主德有理智、正义、节制和勇敢,其中正义被规定为“履行自己的义务”,是其他诸德实现的最高境界,没有正义,其他诸德也就失去了最高目的。

其实,正义乃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公正、平等联系在一起,首先它是作为人的理想性存在,作为判断一定体制中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意义,作为衡量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自我实现的标尺而设定的,它是社会体制的内在精神或理想性规定,它被誉为“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是平等的一种形式。

有人说,没有对财富的追逐,人们就不会生存和发展下去,也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没有了道德对人们求利行为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人们的求利行为将失去许多光彩。

那么如何在社会中实现正义?
首先在政治方面,政治作为上层建筑,主导着一个社会的动态。

要实现正义,制度上,就要以人为本,建立适合大众的政策。

社会的
理想不是在求索一种完善而没有变化的制度性的乌托邦形态,而是在探求一种精神生活的知识,以及这种无限制的和谐增长所需要的永无断绝的动力。

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治问题在根本上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人们为金融危机而惶恐不安,救不救楼市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政府对于这些政策的制定最能显出正义与否,我无法用一个专家的角度去讨论该不该救楼市,只是当“中国如果不救楼市,有多少贪官死在开发商怀抱里”这样的言论在网上流传时,政策制定者们也应当注意到。

而起征点的提高,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人说这个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大部分人,可以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

便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却说“把富人的钱征了以后来补贴给穷人,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平衡财富。

但是,如此,谁还愿意去赚钱呢?”所以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要考虑多个因素,从而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正义。

自古以来,法律似乎就一直是正义的代言人。

现如今,我们也一直在不断地修改、完善我们的法律,我们也一直在崇尚德治,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缺乏法律。

利用一些强制的手段,让那些危害社会的个别现象受到处罚,从而维护众人的利益,实现正义。

当然,在我们思考我们的法律是否不够完善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那些我们努力制定出来的法律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当众多执法个人或单位知法犯法,甚至还有“官官相护”时,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又往前倒退,回到“刑不上大夫”的时代。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变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时,我们又能怎么想?所以
实施法律是完善法律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法律不是万能的,因为它无法解决伦理的问题。

“法德并举”也是被推崇的一项措施。

要从根本上实现正义,我们还要发挥道德的力量。

人类之所以会和别的种群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人们的思想里有道德伦理。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伦理越来越被忽视,如课堂上所说,现在重点要解决的是道德教育和官德问题。

加强道德教育,不是说只是在小学或者初高中加一门考试的项目,而是要真正地让那些思想注入到青少年的大脑中去。

不能让社会的物质心态也影响了孩子纯真的心灵。

我们总是以社会前进的名义抛弃我们曾经的那些传统思想,却不想连我们的根本都被我们遗忘。

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成,我们自己却不重视,当一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走时,我们该如何自处?重视中国文化,也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吁。

另一方面,社会正义更需要的是政府维护,正义在社会上的地位,更要看执政官员的道德。

因为官员是社会的领航员,如果连方向都错了,又哪来的成功到达胜利的彼岸?和谐社会建设中,廉政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政府各项举措也依次实行,我们期待着新气象的早日到来!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还要注意,徒有正义感,只能坏事。

金庸的武侠里总是有这样的一些情节,一个有正义感的汉子,没有什么武功,总是受人欺负。

但他始终抱有侠义的精神。

终于有一天,这个人在某某山洞找到了一本武功秘籍,然后苦练十年,终成正果。

最后,就可以行走江湖,扶正匡义了。

引用到我们身上,也就是说,在青年时期,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静心求学,苦练内功,不为俗事所累。


十年之后修成正果,再出走江湖,行侠仗义。

社会正义的形成需要经历的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社会的改革也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让我们乐观地看待社会存在的问题,苦练内功,也祝福我们可以尽快的实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王引兰《伦理学初探》,中国社会出版社
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吉林人民出版社
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江苏人民出版社
龚群《社会伦理十讲》,中国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