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2)

合集下载

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管理心理学》

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管理心理学》

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课程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12讲第一节环境与管理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环境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1、环境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而言的;某一主体的环境是根据该主体的规模和活动范围来界定的。

根据该主体的规模和活动范围来界定的。

2、主体在变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体。

交换,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体与主体无关的外部条件不能称之为该主体的环境。

外部条件不能称之为该主体的环境。

3、环境是外部因素的总和。

主体的内部因素和状况不能称之为该主体的环境。

《管理心理学》课程二、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1顺从环境;2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1.顺从环境;2.与环境和谐相处;3.主宰环境等。

主宰环境等。

三、环境管理的意义第二节物理环境管理—、自然环境与心理(一)天气状况与心理人体总是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一般是37℃人体总是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一般是37℃),这个温度若有变化就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产生病理变化。

(二)山水花草与心理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三)自然环境的美化自然环境的美化是改造环境的积极措施《管理心理学》课程二、工作环境与心理(一)照明:涉及到照明的强度和分配合适的采光是人们从事工作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光照太弱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使人容易疲劳。

(二)声音:有噪音、音乐噪声是一种使人感到烦躁、扰乱、不舒服或者有害于听觉的声响,它对人具有各种程度的危害,轻则干扰听觉,降低语言的清晰度;重则损害听觉。

音乐对劳动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

它象每一个心理因素一样,在实际进行播放时,应非常谨慎;不然,不仅不能带来希望的效果,而且可能是有害的。

(三)色彩: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四)仪器设计:是工程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第一节与第二节

环境保护第一节与第二节
2021/3/11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全境被浓 雾覆盖,这是由于温度逆增,致使燃煤产生 的烟雾不断积累,烟雾中的三 氧化二铁促使 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 面形成的酸雾。四天中死去人数比常年同期 约多4000 人。因患支气管炎、肺炎、肺癌、 肺结核、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成倍增加。接 连几次的烟雾,使13000人因此丧生。这就是
美国洛杉矶由于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发生了光化学烟雾。本世 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就出现了一种浅蓝色的烟雾。这种烟雾有时连 续几天不散,使许多人喉咙发炎,眼睛、鼻子受到刺激,还出现头痛 、恶心等症状。经过长期调查研究,直到1951年才发现这种烟雾是汽 车尾气造成的。当时,洛杉矶有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1.6万升 。这些汽车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在日光紫外 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2021/3/11
2021/3/11
什么是社会环境?
3、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 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 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人类生活、生产和环境
人类社会就是在与环境密切联 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 不断向前发展的。
2021/3/11
(二)环境科学的内容与分支
• 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现在一般分成三类: • 基础环境学、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 1、基础环境学: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
2021/3/11
2021/3/11
2021/3/11
2021/3/11
2021/3/11
2021/3/11
第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第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第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荒漠化
土地不断扩大。 第四、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天然植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重点整理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

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不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所指的是狭义环境问题。

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1.环境科学的产生:环境科学是伴随着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的。

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交叉为特点的综合科学,它以环境学位核心,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工程科学、环境社会科学、环境人文科学、环境管理科学等主要分支学科。

2.环境科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环境科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调整和控制人类行为的方法以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协同演进的目的。

从根本意义上来看,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全过程。

三、环境管理任务1.转变环境观念2.调整环境行为3.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4.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一、政府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二、企业1.作为管理主体的企业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三、公众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公众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于发展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手段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 90年代初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又通过了《里约宣言》4.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二、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1.环境管理学: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

环境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第七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就是以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规划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

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发展是主要方面。

所以环境管理就是管理人类行为和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由这种意义上来讲,环境管理主要是管理人类事务的,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管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1 战略性;②综合性;③系统性;④可协调性;⑤广泛性(群众性);⑥实用性。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范围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

2.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城市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地区环境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管理等。

3.专业环境管理按行业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以及各行业、企业的环境管理。

按环境要素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草地湿地及沿海滩涂、地质等环境管理。

(2)按管理性质分类1.环境计划管理计划能促进和保证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任务是制定、执行、检查和调整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规划,使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落实环境规划,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如调查、监测、评价、检查、交流、研究和污染防治等都属于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环境问题(严格)环境科学中的环境问题——不包括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1、农业文明以前的远古时代---不存在2、农业文明时代---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3、工业文明时代——环境灾难具体: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耗竭、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有害废气物分类:1、按性质分: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水等),二次污染问题(酸雨、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矿藏资源衰竭问题(煤炭、石油)2、介质:大气、水体、土壤3:、产生原因:农业、工业、生活环境4、地理空间:局地、区域、全球产生的原因:单个的生产厂商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结果——环境外部性,环境资源为可自由取用的公共物品根源:人类将自己异化与大自然,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意志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随意操纵人类社会物质流动:索取资源——加工——流通——消费——弃置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最后背)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1、探索自然环境演化规律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3、探索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4、揭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6、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三、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根本目的: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已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了的自然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一、环境管理的主体——由谁来管政府:环境管理中的主导性力量企业:既与政府、公众的管理行为互动,又发挥着推动作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环境管理的最终推动着与直接受益者二、环境管理的对象——管什么管理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三、环境管理的内容按管理领域划分:1、要素环境管理---水、气、声等自然环境要素2、产业环境管理---人类社会的产业活动,工农业等3区域环境管理---城市、农村等4、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落到环境管理的主体上按环境物质流分:1、自然资源环境管理2、产业环境管理3、废弃物环境管理4、区域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重点中心(国家环境管理、全球环境管理)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外部性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最后背)生命周期评价(LCA)二、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内涵、特点1、概念和内涵——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2、特点:首先,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科学其次,环境管理学是综合性科学再次,环境管理学是正在发展的科学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简介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1、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国务院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机构……. 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5、地方环境管理机构二、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基本政策、基本方针、基本政策:1、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2、基本方针:i、三十二字方针ii、三同步、三统一方针3、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1、“老三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建建设项目中防止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新五项制度: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2、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3、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4、污染集中控制制度5、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三、中国环境管理中的环境投资(最后背)环境投资:是指社会各有关投资主体从社会的积累资金和各种补偿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数量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与其相关联的经济活动。

第二章 环境管理概述

第二章 环境管理概述

技术上:则致力于研究开发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废弃物填埋场等。
理论研究:基础环境学开始形成。
机构上:全国性环境保护机构
措施上:规划、EIA
标志着环境管理逐步被人们重视并开始 发展起来。但这一阶段工作仍以控制工业环 境的污染为主。
第三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 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 一书,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 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 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 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 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 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 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二、环境管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
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 进入50年代以后,最初的单项治理阶段。 对环境问题主要是考虑污染的控制,同时利用各种手 段去限制排污。未提出环境管理的概念。
第二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 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公害”问题,即局部的污染问题 环境管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 实质上只是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成 了治理污染的代名词。 表现在: 单 纯 治 理 颁 布 条 例 技 术 研 究
第四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 发展问题, 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1992年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LCA 不同的领域里进行了探索 : -Life MIP -Multi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17课程名称:环境管理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学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树立大系统观念—大环境管理思想;介绍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环境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管理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领域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环境管理的行政、法律、技术、经济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正确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环境管理的原理、制度和实施。

通过《环境管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原则和方法,熟悉本专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有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清和掌握宏观与微观两种环境管理的区别;2.了解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3.明确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管理的涵义1.主要内容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的发展过程;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发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环境管理的微观和宏观含义;了解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二节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论1.主要内容环境管理的手段;环境管理的方法论。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制定环境法律法规
组建执法队伍 法律 运用法律武器, 手段 依法管理环境 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 的各种关系 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 或刑事制裁
手段
含义
具体内容 税收和 财政补 收费制 贴、信 度 贷优惠 环境税、补助金 资源使 制度、 用费 税收减 免 市场交 易 押 金 市场干 制 预、责 度 任保险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确定环境保护的方针大计 具体管理 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工 作 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框架 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 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 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保护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 利用、化害为利)、途径(依靠群众,大家动 手)、目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基本方针
“三河三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三峡库区水 国家行动 污染治理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渤海 方 案 碧海行动计划工程,“两控区”火电厂脱硫工程, 北京碧水蓝天工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 能区工程,重点建设7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危 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 设工程,国家环境科技创新工程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管理的对象 层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1 约束方向 个人的消费需 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 个人 求和不良环境 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 行为 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生产全过程中 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 企业 的污染物排放 理排放,同时需要对企 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 洁生产
运用税收、 征收有偿使 经济 用费以及奖 手段 励、罚款等 间接手段管 理环境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1.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 A.制定法规B.环境管理C.公众参与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解析: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属于环境管理的目的。

答案: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靠技术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B.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C.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D.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明显错误。

答案:A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据此完成3~4题。

3.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

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 )①个人②企业③政府④地区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A.国家和政府 B.个人和企业C.地区和行业 D.部门和单位解析:第3题,环境管理的对象是指被管理者,个人、企业应属于环境管理的对象,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第4题,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的方针,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答案:3.C 4.A5.在环境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的是( )A.企业 B.个人C.政府 D.非政府环保组织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

下图表示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预测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2013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一)环境管理的含义1. 环境管理的提出1972年,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2)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2. 环境管理的含义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一书,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1987年,多诺尔在《环境管理专业实践》中认为环境管理是一个桥梁专业,它致力于系统方法发展信息协调技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根据定量和未来学的观点,处理人工环境的问题。

库克(Cooke)等在其《环境管理中的地形学》(1990)中采用类似的定义,将环境管理描述为人类利用土地、大气、植物和水的一系列活动。

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1992年赖斯对管理的定义:通过在有组织的群体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们发挥其成绩的环境,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管理的含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以生态理论为科学指导的原则 以经济发展为战略依据的原则 区域性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的类型
第六章
按时间跨度划分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 重大政策、措施;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容是: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 区划、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修改项目及环 境保护投资的估算和筹集渠道等;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规划目标的建立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方法的选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技术保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预测分析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2、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向对人类经济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4、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 第二节、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二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迄今为止,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类也由完全依赖环境、具备初步改造环境的能力发展到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

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以往文明中的缺陷和弊端。

环境规划和管理就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而采取的主要行动。

它标志着人类“野蛮征服”自然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开始进入新的文明阶段,即“绿色文明”阶段。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一)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国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因而规划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

环境规划不是理想化的产物,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和支持能力。

因此,规划是有条件的历史最优化,是一种合理安排。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所谓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所谓宏观环境管理是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

一、环境保护法在空间的适用范 围 在空间的适用范围指环境保护法在哪些地方、区域有效力。
可分为 “域内效力”原则 和 “域外效力”原则。 “域内效力”原则:指法律的效力及于国家主权所管辖的领域的
规定。 “域外效力”原则即可在本国领域以外生效的原则。 一般都以有关国家缔结的国际条约为依据,才得以顺利贯彻
(二)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的效力及于该地区
地方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制定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规 章(包括少数民族地方自治法规)只在该辖区内的环境 保护领域或者该领域的某一方面有效力。
如《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三)我国某些环境保护法律具有“域外效力”
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为了防止域外单位或 者个人危害我国的环境权益,国家的某些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也实行“域外效力”原则。即可在本国领域外生 效的原则。
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刑法》就是如此。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条第3款规定:“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就是说,在我国管辖海城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包括我国和外国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了污染损害 我国海洋环境的行为,我国有关行政机关可依据 该法追究其责任。
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
第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上) 第三节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下)
第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概述
一、概述 二、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三、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概述
一、概述 1.老三项制度的作用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中的老三项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 和排污收费制度。这些制度对我国20世纪70年代 初以来,预防和控制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和环保队伍的自身建 设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