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 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3. 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如:小明的苹果数量是小红的苹果数量的一半。
(3)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倍”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延伸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倍”的概念和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逐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确保学生对“倍”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作业1. 教材练习题。
2. 家长辅助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倍”的实例,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3. 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资源1. 教材。
2. 练习题。
3. 生活中的实例。
十、教学时间1课时注:本教案为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能与其他版本教材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比较引入,揭题师:会读这个字吗?(板书:比)生:比师:会比吗?生:会师:比一比,老师左、右手里的铅笔支数,你有什么发现?生:同样多师:左手有3支,右手也有3支,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
那,再来比一比?生:左手比右手少2支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右手比左手多2支师:也就是说5比3多,3比5少过渡:我们知道两个数相比,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比,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板书: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倍。
(板书:倍的认识)小棒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常常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今天,我们也需要它的帮助。
二、认识“2倍”等,建立概念1、学习“倍”的`意义:(1)、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师:我们先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生摆,老师把同学们摆的画出来;我们把3根小棒圈起来,看作1份,以3根为1份;我们在第二排摆2份,会吗?生:会,学生摆师:哪位同学上台将它画出来?其余同学画在题单上。
生:画师:小老师,你告诉大家:你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6根师:你们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齐答:6根师:小老师,你为什么在第二排摆6根小棒呢?生:第一排摆3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2份,2_3=6根。
师:我们以3根为1份,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3.摆的时候,可以把这2份隔开一点;画的时候,还可一份一份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6里面有几个3?生说:2个3师:板书: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生:齐读师:看图会说吗?生:会,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师: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生:6和3比产生的师:6和3比,6里面有2个3,6就是3的2倍。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到第33页至35页的“倍的认识”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能够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难点: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规律,引出“倍”的概念。
例如,展示3张图片,每张图片有3个物品,让学生说出这是1倍的3张,还是3倍的1张。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例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求2的3倍的过程,让学生明白2的3倍就是2个2相加,即2+2+2=6。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求3的2倍、4的3倍等。
4. 小组讨论与探究(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讨论求5的2倍应该如何计算,引导学生发现5的2倍就是5乘以2,即5×2=10。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倍的认识”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乘法计算。
例如:倍的认识:倍: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例如求2的3倍,就是2×3=6七、作业设计:1. 求下列各数的几倍,并写出计算过程:2的4倍3的5倍4的6倍答案:2的4倍:2×4=83的5倍:3×5=154的6倍:4×6=242. 小组讨论:如何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举例说明。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材的章节是“倍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能够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5只小鸟和3只小鸟,问学生:“5是3的几倍呢?”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倍的概念:解释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将另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倍数。
3. 演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PPT展示5只小鸟和3只小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5个3,表示5是3的5倍。
4. 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尝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把结果写在练习本上。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例题,如:求12是4的几倍?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讲解解题过程。
6.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倍的认识:1. 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将另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倍数。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这个数去乘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倍数。
七、作业设计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将结果写出来。
例:求8是2的几倍?答案:8是2的4倍。
2. 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例:小明有15个糖果,他想把糖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5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倍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例⑴例2,课堂活动第1习题及练习十八第1习题。
【教学目的】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剖析、解释,培养学生剖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领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老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老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老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学生1:……老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1本、2本、3本、4本)(闪动)老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
(板书课习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老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认真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渐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均衡到均衡)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老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老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老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老师:方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老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学生1:2倍。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6页。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倍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学会用乘法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相关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乘法表示一个数的几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表示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含义,以及如何用乘法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倍”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3个苹果,然后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6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发现第二幅图片的苹果是第一幅图片的两倍。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用PPT展示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例如,展示3的2倍是6,3的3倍是9。
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他们对于“倍”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计算2的3倍是多少,3的4倍是多少等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乘法表示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讲解一道题目:小华有3个苹果,他想知道他的苹果是小红的几倍。
通过讲解,让学生学会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倍”的概念和如何用乘法表示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倍的概念: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表示方法:2的3倍= 2 × 3 = 63的4倍= 3 × 4 = 12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目:2的4倍是多少?5的3倍是多少?2. 应用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知道他的苹果是小红的几倍。
《倍的认识》(教案)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 经历“倍”概念初步形成的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 能正确说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初步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 初步渗透比的思想方法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会用“倍”来描述两种事物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孩子们,喜欢喜洋洋和懒洋洋吗?最近青青草原要举行做手工比赛,你们看懒洋洋剪了2朵红花,喜洋洋剪了6朵蓝花。
板贴出示:2朵红花和6朵蓝花。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黑板上红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吗?(红花比蓝花少4朵;蓝色比红花多4朵。
)师:我们能用比较多和少来表示它们的相差关系。
其实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倍来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倍可不好理解。
你能接受挑战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1 。
摆花朵。
(初步认识倍)。
师:孩子们请看黑板,如果我们把2朵红花圈起来看作1份。
师圈出红花再板书:1份。
师:6朵蓝花有这样的几份?师:你能像老师这样圈一圈吗?师:把2朵红花看作1份,蓝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蓝花朵数是红花的3倍。
板书:蓝花朵数是红花的3倍。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蓝花朵数是红花的3倍。
师:如果老师再加上两朵蓝花,现在蓝花朵数是红花的几倍?(4倍)师:你是怎么想的?师改板书4倍。
师:如果老师再加上2朵红花,蓝花朵数是红花的几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小结:孩子们很聪明。
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发现:把2朵红花看作1份,蓝花朵数有几个2,就是红花的几倍。
2、教学例2。
摆小棒.(突破1倍的认识)。
师:同学们,现在你对“倍”这个新朋友有感觉了吗?好,那请你拿出小棒,我们来摆一摆。
请看要求:第一行摆:3根小棒。
第二行摆:9根小棒。
想一想,怎样摆可以一眼看出两行小棒的倍数关系?师:在摆之前老师请一个小助手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生摆好后,师:谁能说说第二行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师:请你从第2行里拿走3根小棒,现在第二行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师:好,现在请你再从第二行里拿走3根小棒,你还能用倍数关系来表示两行小棒的关系吗?同桌讨论讨论。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7页例1和第38页的“做一做”。
主要学习了“倍的认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倍”的概念,能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棒、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一: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问小明比小华少几个苹果?情景二: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问小华比小明多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PPT展示例1: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问小华比小明多几倍?讲解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理解“倍”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小华比小明多几倍。
(3) 讲解除法计算过程,强调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倍”的概念和除法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倍的认识:1. 什么是倍?2. 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除法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学生用书第37页的“做一做”。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倍”的概念和除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教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学生1:……教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1本2本3本4本)(闪动)教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教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教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教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教师: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教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学生1:2倍。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倍”的概念,知道“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几倍”的含义。
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如:小猫钓鱼、小兔子拔萝卜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事物,并提出问题:“你能用数学的眼光看看这些图片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倍”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展示两个物体的数量关系,如:3个苹果和1个橘子,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用“倍”来描述这种数量关系,即3个苹果是1个橘子的3倍。
(3)让学生举例说明“倍”的概念,如:5个桃子是2个香蕉的几倍?2.讲解“几倍”的含义(1)教师用课件展示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如:4个球和8个球。
(2)引导学生发现:8个球是4个球的2倍,因为8除以4等于2。
(3)让学生举例说明“几倍”的含义,如:12个鸡蛋是6个鸡蛋的几倍?(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填空题:5个梨是2个桃子的______倍。
(2)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个苹果是3个橘子的2倍B.3个苹果是6个橘子的2倍C.6个苹果是3个橘子的3倍(3)应用题:小华有4个铅笔,小明有多少个铅笔,如果小明的铅笔是3倍于小华的铅笔?2.教师批改练习题,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道拓展题:一个班级有40个男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个女生?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形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概念,掌握了“几倍”的含义。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2. “倍”的计算方法3. “倍”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倍”的概念,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倍”的关系。
2. 探究新知-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倍”的计算方法。
- 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倍”的计算方法。
- 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3. 应用拓展-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和计算。
- 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提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倍”的更多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倍”的计算方法。
2. 请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倍”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倍”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理解“倍”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应用拓展部分应用拓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详细介绍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开展“倍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单元“认识倍数”的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以及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倍数的概念,能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吃的糖果有多少块呢?”然后邀请几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他们的答案。
接着,我会提问:“如果有2块糖果,我们可以吃1块,那么2块糖果是1块糖果的几倍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概念讲解: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会趁机引入“倍”的概念,解释:“同学们,如果2块糖果是1块糖果的2倍,那么我们就说2是1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
”3. 乘法口诀学习:4. 例题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我会选取几个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如:已知一个数是3,求它的2倍、3倍、4倍是多少?我会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如:已知一个数是5,求它的3倍、4倍、5倍是多少?6.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我们说c是a的b倍,也说a是c的1/b倍。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育英小学蒋程芳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83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九1题.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教、学具准备:小棒,题单.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蓝精灵之歌,让孩子们一起唱.师:这是什么歌啊?(蓝精灵)瞧!(出示PPT)今天咱们可爱的蓝精灵们带来了很多的水果,咋们去看看吧!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PPT出示3个苹果,6个梨子.师:瞧,这是蓝爸爸的水果,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生:苹果比梨子少3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3比6小,6比3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2个3,3+3=6.师:在比较两个数的时候,除了发现数量之间有多和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板书:倍)师:关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它.(补充板书:倍的认识)二、认识“2倍”,建立概念1、学习“倍”的意义:(1)、分一分,说一说师:如果把第一排的3个苹果圈起来看作一份(PPT演示),那么第二排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在题单上圈一圈.(学生活动,师巡视正确圈法.)(抽生上台汇报)师:说说你是怎么圈的?生:我是三个,三个圈的.(师在黑板上演示)师: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两份.像这样(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苹果的数量看作一份,在6个梨子里能圈出2个3,也就是这样的两份,我们可以说6里面有2个3,也可以说6是3的2倍,这就是6和3的倍数关系.师:大家跟我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它们的倍数关系.(隐藏三句话)师:如果没有这三句话了,你还能说吗?(抽生说,师板贴)(2)、PPT出示不同的“2倍”关系师:说的真棒,蓝妹妹和聪聪也带来了些水果,他们也比较了梨和苹果的倍数关系,请看,这是蓝妹妹的水果,她说梨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下面是聪聪的水果,他也说他的梨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他们说的对吗?(PPT出示图,学生观察图,然后判断蓝妹妹的话)生:对的.师:别着急下结论,请大家像刚才(师指黑板)这样,在题单上圈一圈,填一填,然后再判断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师巡视,指导台下学生汇报,在抽生上台汇报.)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吧?(提醒学生“先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学生汇报:两个两个圈,发现4里面有2个2,4是2的两倍,所以梨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所以蓝妹妹说的是正确的,聪聪的水果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份,在梨子里面4个4个圈,发现8里面有2个4,8是4的两倍,所以聪聪也说对了.(学生互动评价)师:看来大家都能判断,真能干!师依次出示三幅图(包括前面的)追问:那同学们请看蓝爸爸的水果,蓝妹妹的水果,聪聪的水果,是一样多的吗?(不是)那为什么都是2倍的关系呢?小组讨论一下,待会请同学汇报.生:因为梨子的数量都是苹果的两份那么多./因为梨子都圈的两份.师:那是把什么看作一份来圈的呢?(学生回答,若有学生提到了苹果)师:大家从不同中看到了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苹果与梨子的数量都是一份与两份的关系.(3)判断笨笨的话,巩固一份数.师:接下来再来看看笨笨的水果,(出示PPT)判断一下他说对了吗?生:错了.师故弄玄虚:怎么会错呢,你看它圈的就是两份啊?(生回答,如果生提到应该两个两个的圈,师追问为什么样2个2个的圈呢?引导学生关注苹果的数量,也就是一份数.)师:看来圈的时候不能随意圈,要看准了一份数是多少再圈.那按照你们的想法改成两个两个的圈,现在你能说说苹果和黎的倍数关系吗?(生说,师出示PPT)生:还可以把苹果的数量变成3朵.(视情况而定)师评价:真不错,能用新学的知识帮助笨笨.师:蓝妹妹也遇到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三、强化“一份数”,强化概念.(1)出示书上例二10朵红花.①师:看(出示10朵红花)这是她摘的10朵小红花.出示问题: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你遇到什么问题?(生:没有黄花.)看来只知道一个数量还不能比较,那你们猜猜黄花可能会有几朵呢?(学生猜)(教师PPT出示两朵黄花)师:那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能)打开书82页,看到例2,圈一圈,填一填,然后同桌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教学生回答,抽生汇报展示,给予表扬.)师小声提醒:想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生回答)②师:哦,现在我们知道了当黄花是2朵的时候,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那如果黄花变成刚刚大家猜的5朵,1朵,10朵,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小组合作,在第二张题单上画一画,圈一圈.(师下台指导,巡视时,可随意提醒用画圆代替画花.)学生汇报:(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规范:画了几朵黄花,怎么圈的,发现了什么?)生1:我第2排画的5朵黄花,把它看作一份,在10里面圈出了2个5,所以10是5的2倍.(跟我一样想法的同学请举手)生2:我第2排画的1朵黄花,把它看作一份,在10里面圈出了10个1,所以10是1的10倍.生3:我第2排画的10朵黄花,把它看作一份,在10里面圈出了1个10,所以10是10的1倍.师强调一倍:当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时候,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倍.(PPT出示四种分法)师引导学生对比:再来观察一下,你们看红花的朵数一直没有变,为什么它与黄花的倍数关系却不一样呢?生:因为黄花的数量在变.师:瞧,他观察到了一份数在变,所以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咱么又在相同中发现了不同.(2)、小结:师:看来同学们对“倍”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接着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四、运用巩固,形成概念1、画一画PPT出示操作要求:画圆和三角形,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生动手画,师抽动作快的在黑板上用圆磁铁摆,抽两组不同的摆法,摆好后,学生介绍自己的摆法.)师:两位同学做得非常棒,让咱们一眼可以看出是3倍的关系,老师故意打乱了这个同学摆法,现在黄圆片还是三角形的3倍吗?生:是的.师:没看出来啊?(学生说不清楚,请她上台摆)师:也就是虽然它们的位置变了但什么没变?(数量)师:看来我们不能只关注物体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它的数量,生活中许多物体不会都摆的整整齐齐让我们很方便地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当遇到这种情形时数数来找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很重要.比如下面一道题就是这样.2、看图说倍数关系(出示开心牧场情景图)师:瞧,这些小动物站的多乱啊,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师:同学们真能干,那现在只有数字没有图像了,你们能找到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吗?3、游戏出示15、5,3五、课堂小结师: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六、课堂评价师:今天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你能找到这里的倍数关系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呢?(时间不够明天再来交流)。
倍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选择了教材第三单元的第57页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倍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课中,求一个数的几倍和几和几相比较是教学的重点,而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形成数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等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也让学生准备了学具,如小棒、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如果我们每排摆3张桌子,那么6排一共是多少张桌子?”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理解倍数的概念。
2. 自主探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出3的倍数,如3、6、9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倍数之间的关系。
3. 合作交流: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摆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5. 巩固练习: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如“求5的3倍是多少?”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求倍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倍的认识”四个大字,并在旁边列出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求8的4倍是多少?”答案是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对倍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上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数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倍数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教室里的桌子作为实践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倍数的概念。
我问道:“如果我们每排摆3张桌子,那么6排一共是多少张桌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情境与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为后续的抽象思维打下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倍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倍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倍”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倍”在数量比较中的应用。
3. “倍”的描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表示方法,运用“倍”进行数量比较。
2. 教学难点:运用“倍”描述数量关系,理解“倍”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倍”的概念,举例说明“倍”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比较,加深对“倍”的理解。
4.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倍”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倍”。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对“倍”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对“倍”的认识是否清晰,对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本质,避免死记硬背。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讲解“倍”的概念、表示方法、应用及描述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倍”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比较的能力。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清晰地表述“倍”的概念。
2.能够辨认和使用“倍数”的概念。
3.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增”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1.“倍”的概念。
2.“倍数”的概念及其运用。
3.“倍增”的概念及其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1.理解“倍”的概念,正确描述“倍数”。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增”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地表述“倍”的概念及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2.能够通过实际物品对比,理解“倍增”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1.用于演示的教学工具:真实物品、图片或幻灯片。
2.学生使用的教具:工具书、教材、练习册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六、教学方法讲课法、讨论法、实验法、课堂演示法。
七、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首先,教师需要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倍’吗?”,并向学生解释“倍”的概念及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第二步:引入“倍数”的概念接着,教师会从具体物品出发,引导学生对“倍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让学生猜测其他物品的“倍数”。
第三步:引入“倍增”的概念最后,教师会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倍增”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增”的概念。
第四步:巩固知识在巩固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完成“倍增”图表、做题和讨论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八、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口头检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需要着重展示实物,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和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入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倍数”和“倍增”的概念,在巩固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倍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倍,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倍的概念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进行辅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倍的概念的重要性。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探究新知环节探究新知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倍的概念,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3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精选3篇(一)教案设计: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用不同的数进行相乘,求出相应的倍数。
3. 学会使用倍数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实物。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倍数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课堂上学过的整数和正数的概念。
二、呈现(10分钟)1. 通过白板上的数线图,向学生介绍倍数的含义。
如:在数线上找到一个点表示2,从这个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这样移动的点都被称为2的倍数。
2. 向学生出示一些实物,如铅笔、橡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物的数量,然后问学生有没有更多的相同物品,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
三、讲解(10分钟)1. 通过课本上关于倍的认识的例题,向学生解释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2. 解释倍数的概念后,通过练习册上的例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进行相乘,求出相应的倍数。
四、练习(15分钟)1. 根据课本和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通过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通过复习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倍数的概念和特点。
2. 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并讲解正确答案。
六、拓展(5分钟)1.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探索,以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七、作业布置(2分钟)1. 布置练习册上关于倍的认识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教案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倍数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倍的概念和认识。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画图和实物认识倍的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倍的概念和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应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入“倍”的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倍”。
2. 提问:看看这张纸片,我们折叠一次会变成两张纸,这是第几倍呢?Step 2 观察和实物认识(10分钟)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纸片。
2. 要求学生将纸片按照折痕的形式折叠几次,观察折叠前后的变化。
3. 引导学生讨论折叠前后纸片的变化,并引出“倍”的概念。
Step 3 示范和操练(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道具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能够应用倍的概念进行认识,如:一支铅笔变成两支铅笔是1倍,一块蛋糕变成两块蛋糕是1倍,等等。
2.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些实物进行拼凑,观察实物的变化,找出倍的关系,并报告给整个班级。
Step 4 拓展(10分钟)1. 进一步讨论实际生活中倍的应用,如:当我们乘坐公交车时,车票上的价格是原来的几倍?2.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关倍的问题,如:如果一台机器每分钟能够生产20支铅笔,那么30分钟能够生产多少支铅笔?Step 5 总结和小结(5分钟)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2.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倍的认识思考问题:- 折叠一张纸变成两张纸是几倍?- 乘坐公交车,车票的价格是原来的几倍?实践应用:- 一台机器每分钟生产20支铅笔,30分钟能够生产多少支铅笔?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观察和实物认识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倍的概念。
然后通过示范和操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应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第七次修改)
育英小学蒋程芳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83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九1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
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具准备:小棒,题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蓝精灵之歌,让孩子们一起唱。
师:这是什么歌啊?(蓝精灵)瞧!(出示PPT)今天咱们可爱的蓝精灵们带来了很多的
水果,咋们去看看吧!
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
PPT出示3个苹果,6个梨子。
师:瞧,这是蓝爸爸的水果,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比梨子少3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3比6小,6比3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2个3,3+3=6.
师:在比较两个数的时候,除了发现数量之间有多和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
(板书:倍)
师:关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它。
(补充板书:倍的认识)
二、认识“2倍”,建立概念
1、学习“倍”的意义:
(1)、分一分,说一说
师:如果把第一排的3个苹果圈起来看作一份(PPT演示),那么第二排6个梨子里有这
样的几份呢?请你在题单上圈一圈。
(学生活动,师巡视正确圈法。
)
(抽生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圈的?
生:我是三个,三个圈的。
(师在黑板上演示)
师: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两份。
像这样(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苹果的数量看作一份,在6个梨子里能圈出2个3,也就是这样的两份,我们可以说6里面有2个3,也可以说6是3的2倍,这就是6和3的倍数关系。
师:大家跟我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它们的倍数关系。
(隐藏三句话)
师:如果没有这三句话了,你还能说吗?(抽生说,师板贴)
(2)、PPT出示不同的“2倍”关系
师:说的真棒,蓝妹妹和聪聪也带来了些水果,他们也比较了梨和苹果的倍数关系,请
看,这是蓝妹妹的水果,她说梨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
下面是聪聪的水果,他也说他的梨
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他们说的对吗?(PPT出示图,学生观察图,然后判断蓝妹妹的话)生:对的。
师:别着急下结论,请大家像刚才(师指黑板)这样,在题单上圈一圈,填一填,然后
再判断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师巡视,指导台下学生汇报,在抽生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吧?(提醒学生“先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
)学生汇报:两个两个圈,发现4里面有2个2,4是2的两倍,所以梨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所以蓝妹妹说的是正确的,聪聪的水果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份,在梨子里面4个4个圈,发现8里面有2个4,8是4的两倍,所以聪聪也说对了。
(学生互动评价)师:看来大家都能判断,真能干!
师依次出示三幅图(包括前面的)追问:那同学们请看蓝爸爸的水果,蓝妹妹的水果,
聪聪的水果,是一样多的吗?(不是)那为什么都是2倍的关系呢?小组讨论一下,待会请同学汇报。
生:因为梨子的数量都是苹果的两份那么多。
/因为梨子都圈的两份。
师:那是把什么看作一份来圈的呢?(学生回答,若有学生提到了苹果)
师:大家从不同中看到了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苹果与梨子的数量都是一份与两份的关系。
(3)判断笨笨的话,巩固一份数。
师:接下来再来看看笨笨的水果,(出示PPT)判断一下他说对了吗?
生:错了。
师故弄玄虚:怎么会错呢,你看它圈的就是两份啊?(生回答,如果生提到应该两个两个的
圈,师追问为什么样2个2个的圈呢?引导学生关注苹果的数量,也就是一份数。
)
师:看来圈的时候不能随意圈,要看准了一份数是多少再圈。
那按照你们的想法改成两个两
个的圈,现在你能说说苹果和黎的倍数关系吗?(生说,师出示PPT)
生:还可以把苹果的数量变成3朵。
(视情况而定)
师评价:真不错,能用新学的知识帮助笨笨。
师:蓝妹妹也遇到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三、强化“一份数”,强化概念。
(1)出示书上例二10朵红花。
①师:看(出示10朵红花)这是她摘的10朵小红花。
出示问题: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你遇到什么问题?(生:没有黄花。
)看来只知道一个数量还不能比较,那你们猜猜黄花可能会有几朵呢?(学生猜)
(教师PPT出示两朵黄花)
师:那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能)打开书82页,看到例2,圈一圈,填一填,然后同桌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教学生回答,抽生汇报展示,给予表扬。
)师小声提醒:想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
(生回答)
②师:哦,现在我们知道了当黄花是2朵的时候,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
那如果黄花变成刚刚大家猜的5朵,1朵,10朵,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小组合作,在第
二张题单上画一画,圈一圈。
(师下台指导,巡视时,可随意提醒用画圆代替画花。
)学生汇报:(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规范:画了几朵黄花,怎么圈的,发现了什么?)
生1:我第2排画的5朵黄花,把它看作一份,在10里面圈出了2个5,所以10是5的2倍。
(跟我一样想法的同学请举手)
生2:我第2排画的1朵黄花,把它看作一份,在10里面圈出了10个1,所以10是1的10倍。
生3:我第2排画的10朵黄花,把它看作一份,在10里面圈出了1个10,所以10是10的1倍。
师强调一倍:当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时候,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倍。
(PPT出示四种分法)
师引导学生对比:再来观察一下,你们看红花的朵数一直没有变,为什么它与黄花的倍
数关系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黄花的数量在变。
师:瞧,他观察到了一份数在变,所以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咱么又在相同中发现了
不同。
(2)、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对“倍”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接着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四、运用巩固,形成概念
1、画一画
PPT出示操作要求:画圆和三角形,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
(生动手画,师抽动作快的在黑板上用圆磁铁摆,抽两组不同的摆法,摆好后,学生介
绍自己的摆法。
)
师:两位同学做得非常棒,让咱们一眼可以看出是3倍的关系,老师故意打乱了这个同学摆法,现在黄圆片还是三角形的3倍吗?
生:是的。
师:没看出来啊?
(学生说不清楚,请她上台摆)
师:也就是虽然它们的位置变了但什么没变?(数量)
师:看来我们不能只关注物体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它的数量,生活中许多物体
不会都摆的整整齐齐让我们很方便地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当遇到这种情形时数数来找数与
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很重要。
比如下面一道题就是这样。
2、看图说倍数关系
(出示开心牧场情景图)
师:瞧,这些小动物站的多乱啊,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真能干,那现在只有数字没有图像了,你们能找到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3、游戏
出示15、5,3
五、课堂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课堂评价
师:今天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你能找到这里的倍数关系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呢?(时间不够明天再来交流)。